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来到京城就被直接扣押而软禁的朱高炽等人,内心要说是一点都不紧张的话,那纯粹是骗人的。毕竟眼下的时局注定了他们的身份非同一般,作为藩王的质子,这三个孩子在这个节骨眼上倒也还非常团结,就连向来调皮捣蛋的朱高旭和高遂二人,也极其空前的团结在大哥朱高士身边,一点也不敢兴风作浪。压根就没有后来那般的嚣张跋扈。
要知道,在历史上的朱高煦,那可是非常嚣张的一个人,这个人历史上嚣张到了什么程度呢?
皇帝在古代是所有男人梦寐以求的地位,因为这是个至高无上的职业,就算后果是死伤无数的代价,也要拼一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个白日梦,比中奖几率还低。但对有的人来说,皇位只差临时一脚,踢准这一脚就能拿下。
不过有些人的脚法始终欠缺火候,要么立功心切打了空响炮,要么就准头太差反被踢出。永乐帝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就很倒霉,他一直觉得离皇位就差临时一脚了,却给踢歪了。
朱高煦从小就不爱读书,嚣张跋扈,不管是百姓还是大臣,只要看不顺眼就随意打骂,甚至直接杀掉。他这个人虽然不爱读书,但是喜学武术,每次打仗都很机灵。朱棣起兵造反的时候让朱高炽留在京城,只带朱高煦去冲锋。朱高煦打仗很厉害,在战场上救了他爹好几次。
有一次燕军和建文军大战白沟河的时候,朱棣被前后围攻了,大都督瞿能差点抓住朱棣。就在此刻刮起一阵大风,朱高煦率领数千精兵及时赶来,杀了瞿能救了父亲,转变了战争的结局。公元1400年12月,朱棣在东昌之战又遭受攻击,又是朱高煦率兵把朱棣救了,并击退了敌兵。
1402年6月,朱棣在浦子口打仗时再次遇险,本来打算要议和退兵的,但朱高煦带着生力军前来助阵。朱棣十分高兴,为儿子加油打气,最后击退了建文军。战后朱棣跟朱高煦说:“你好好干,你哥身体不太好”。朱高煦以为的意思是,只要我做的好,江山可能就是我的了。这句话深深藏在朱高煦心里,成为他以后的心魔。
因为这一战关系着成败,所以无比激动的他对二儿子说出了不该说的话。让朱高煦把这句话当成了父亲对他的承诺,成为了他一辈子的执念。人一旦有了执念就会很执着,执念在心中生根发芽,万分膨胀,朱高煦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对于立太子之事,朱棣觉得大儿子太软弱,小儿子又锋芒太露。但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为他爹推了一把,因为朱棣很喜欢这个小孙子,所以朱棣立了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封为汉王,封地云南。朱高煦很是失落生气,公然反抗父亲的命令,死活不去封地。如果朱高煦能忍一忍的话,也许会有机会翻身,但他没忍住。
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但朱高炽很短命,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与世长辞。太子朱瞻基知道消息后赶回京城,朱高煦却在半路布置杀手,想截杀侄子但没成功,最后朱瞻基顺利继承皇位。后来朱高煦造反了,朱瞻基亲自征战,不到一个月就找到了叔叔,朱瞻基跟他父亲一样有宽容之心,所以对朱高煦父子格外开恩。
有一次朱瞻基好心去看望叔叔,却被朱高煦一个扫堂腿给绊倒了。朱瞻基真的生气了,宽容之心彻底没有了,顿时起了杀心。他命人搬来了一个三百斤的大铜缸,把朱高煦扣在里面,被朱高煦举了起来。朱瞻基让人摁住铜缸,上面放了一堆木炭然后防火,铜缸烧红后掀开一看,朱高煦被烤熟了。
朱高煦被执念紧紧捆绑着,为了这个执念就这么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其实如果没有这么执着的话,朱瞻基对他们已经很好了,但是一个人若想不通,谁也说不通了,可谓是自作孽不可活啊!虽说我国自古就以嫡长子为尊,但也不像西欧贵族那般死板,各皇子之间还是能争上一争的。为了储君之位,皇子们不惜刀剑相向,阴谋自然更不在话下。普遍来说,有志于至尊之位的皇子,性格都较为深沉含蓄,但总有那么几个嚣张跋扈的,别的不会,就擅长“作死”,最终硬生生把自己玩死玩废。
燕王朱棣从自己侄子手中夺得天下后,自然就会开始考虑储君问题。他有两个嫡出的儿子最有希望继位,长子朱高炽性情沉稳仁善,从小就沉迷读书,很得群臣的拥护,但由于长期待在书房,身材很胖,不是很得“马上皇帝”的父亲喜爱。次子朱高煦则从小随父亲一起领军,还在战争中立过功劳,长相英俊,是朱棣最喜爱的孩子。
朱高煦经常作为大军的先锋,所向披靡,还曾奋不顾身地杀入敌军中,把父亲救出来。因此,为这个儿子感到骄傲的朱棣欣慰地勉励他,还不经意间说了一句,你哥哥身体不好。这很容易让朱高煦点燃不应有的野心。最终,权衡利弊下,朱棣还是遵循古老的礼制,依然让长子作为太子,将次子封为王。朱高煦当然不会高兴,一直赖在京城不走,朱棣连续为他改了两次封地,他都嫌偏远穷困。于是,朱棣也随他去,就让他留了下来。
朱高煦第一次“作死”的事迹来了。他先是从父亲手上讨来一支名为“天策卫”的护卫军,经常出门与他人炫耀。因为李世民曾经的亲信就是“天策府”出身,于是他也以李世民自居。而李世民是什么人?杀了兄弟,逼父亲退位。此外,他还趁着皇帝在外领兵打仗,又私自招募军队,整天在街上游荡,横行不法。他总是对支持太子的大臣充满敌视,指使亲信上书陷害他们,让不少忠臣蒙冤入狱。朱棣听闻后勃然大怒,差点想要直接废掉他,还是太子求情,才将他赶去封地。
按理来说,既然丢了继承权,那就老老实实当个衣食无忧的王爷,那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然而,他还是不安分。朱棣死后太子继位,然而这个大哥身体实在太差,只干了10个月就去世了。他生前立下的太子朱瞻基身在南京,他要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北京去继位。朱高煦觉得机会来了,想着自己的封地正好在二者之间,就部下埋伏,准备半道截杀这个侄子。
可惜,他的野心人人都清楚,朱瞻基压根就没走大路,而是绕小路直接到了北京继位。于是,好好的皇子,又从皇弟变成了皇叔。此时的他已经成了全天下人口中的笑料,当不了皇帝,又造不了反。朱高煦咬咬牙,干脆真的反了。造反总要有臂助,于是他想到了当年并肩作战的战友,已经高居为英国公的张辅。
他派人前去送信,张辅也非常不客气,直接把信... -->>
一来到京城就被直接扣押而软禁的朱高炽等人,内心要说是一点都不紧张的话,那纯粹是骗人的。毕竟眼下的时局注定了他们的身份非同一般,作为藩王的质子,这三个孩子在这个节骨眼上倒也还非常团结,就连向来调皮捣蛋的朱高旭和高遂二人,也极其空前的团结在大哥朱高士身边,一点也不敢兴风作浪。压根就没有后来那般的嚣张跋扈。
要知道,在历史上的朱高煦,那可是非常嚣张的一个人,这个人历史上嚣张到了什么程度呢?
皇帝在古代是所有男人梦寐以求的地位,因为这是个至高无上的职业,就算后果是死伤无数的代价,也要拼一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个白日梦,比中奖几率还低。但对有的人来说,皇位只差临时一脚,踢准这一脚就能拿下。
不过有些人的脚法始终欠缺火候,要么立功心切打了空响炮,要么就准头太差反被踢出。永乐帝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就很倒霉,他一直觉得离皇位就差临时一脚了,却给踢歪了。
朱高煦从小就不爱读书,嚣张跋扈,不管是百姓还是大臣,只要看不顺眼就随意打骂,甚至直接杀掉。他这个人虽然不爱读书,但是喜学武术,每次打仗都很机灵。朱棣起兵造反的时候让朱高炽留在京城,只带朱高煦去冲锋。朱高煦打仗很厉害,在战场上救了他爹好几次。
有一次燕军和建文军大战白沟河的时候,朱棣被前后围攻了,大都督瞿能差点抓住朱棣。就在此刻刮起一阵大风,朱高煦率领数千精兵及时赶来,杀了瞿能救了父亲,转变了战争的结局。公元1400年12月,朱棣在东昌之战又遭受攻击,又是朱高煦率兵把朱棣救了,并击退了敌兵。
1402年6月,朱棣在浦子口打仗时再次遇险,本来打算要议和退兵的,但朱高煦带着生力军前来助阵。朱棣十分高兴,为儿子加油打气,最后击退了建文军。战后朱棣跟朱高煦说:“你好好干,你哥身体不太好”。朱高煦以为的意思是,只要我做的好,江山可能就是我的了。这句话深深藏在朱高煦心里,成为他以后的心魔。
因为这一战关系着成败,所以无比激动的他对二儿子说出了不该说的话。让朱高煦把这句话当成了父亲对他的承诺,成为了他一辈子的执念。人一旦有了执念就会很执着,执念在心中生根发芽,万分膨胀,朱高煦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对于立太子之事,朱棣觉得大儿子太软弱,小儿子又锋芒太露。但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为他爹推了一把,因为朱棣很喜欢这个小孙子,所以朱棣立了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封为汉王,封地云南。朱高煦很是失落生气,公然反抗父亲的命令,死活不去封地。如果朱高煦能忍一忍的话,也许会有机会翻身,但他没忍住。
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但朱高炽很短命,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与世长辞。太子朱瞻基知道消息后赶回京城,朱高煦却在半路布置杀手,想截杀侄子但没成功,最后朱瞻基顺利继承皇位。后来朱高煦造反了,朱瞻基亲自征战,不到一个月就找到了叔叔,朱瞻基跟他父亲一样有宽容之心,所以对朱高煦父子格外开恩。
有一次朱瞻基好心去看望叔叔,却被朱高煦一个扫堂腿给绊倒了。朱瞻基真的生气了,宽容之心彻底没有了,顿时起了杀心。他命人搬来了一个三百斤的大铜缸,把朱高煦扣在里面,被朱高煦举了起来。朱瞻基让人摁住铜缸,上面放了一堆木炭然后防火,铜缸烧红后掀开一看,朱高煦被烤熟了。
朱高煦被执念紧紧捆绑着,为了这个执念就这么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其实如果没有这么执着的话,朱瞻基对他们已经很好了,但是一个人若想不通,谁也说不通了,可谓是自作孽不可活啊!虽说我国自古就以嫡长子为尊,但也不像西欧贵族那般死板,各皇子之间还是能争上一争的。为了储君之位,皇子们不惜刀剑相向,阴谋自然更不在话下。普遍来说,有志于至尊之位的皇子,性格都较为深沉含蓄,但总有那么几个嚣张跋扈的,别的不会,就擅长“作死”,最终硬生生把自己玩死玩废。
燕王朱棣从自己侄子手中夺得天下后,自然就会开始考虑储君问题。他有两个嫡出的儿子最有希望继位,长子朱高炽性情沉稳仁善,从小就沉迷读书,很得群臣的拥护,但由于长期待在书房,身材很胖,不是很得“马上皇帝”的父亲喜爱。次子朱高煦则从小随父亲一起领军,还在战争中立过功劳,长相英俊,是朱棣最喜爱的孩子。
朱高煦经常作为大军的先锋,所向披靡,还曾奋不顾身地杀入敌军中,把父亲救出来。因此,为这个儿子感到骄傲的朱棣欣慰地勉励他,还不经意间说了一句,你哥哥身体不好。这很容易让朱高煦点燃不应有的野心。最终,权衡利弊下,朱棣还是遵循古老的礼制,依然让长子作为太子,将次子封为王。朱高煦当然不会高兴,一直赖在京城不走,朱棣连续为他改了两次封地,他都嫌偏远穷困。于是,朱棣也随他去,就让他留了下来。
朱高煦第一次“作死”的事迹来了。他先是从父亲手上讨来一支名为“天策卫”的护卫军,经常出门与他人炫耀。因为李世民曾经的亲信就是“天策府”出身,于是他也以李世民自居。而李世民是什么人?杀了兄弟,逼父亲退位。此外,他还趁着皇帝在外领兵打仗,又私自招募军队,整天在街上游荡,横行不法。他总是对支持太子的大臣充满敌视,指使亲信上书陷害他们,让不少忠臣蒙冤入狱。朱棣听闻后勃然大怒,差点想要直接废掉他,还是太子求情,才将他赶去封地。
按理来说,既然丢了继承权,那就老老实实当个衣食无忧的王爷,那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然而,他还是不安分。朱棣死后太子继位,然而这个大哥身体实在太差,只干了10个月就去世了。他生前立下的太子朱瞻基身在南京,他要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北京去继位。朱高煦觉得机会来了,想着自己的封地正好在二者之间,就部下埋伏,准备半道截杀这个侄子。
可惜,他的野心人人都清楚,朱瞻基压根就没走大路,而是绕小路直接到了北京继位。于是,好好的皇子,又从皇弟变成了皇叔。此时的他已经成了全天下人口中的笑料,当不了皇帝,又造不了反。朱高煦咬咬牙,干脆真的反了。造反总要有臂助,于是他想到了当年并肩作战的战友,已经高居为英国公的张辅。
他派人前去送信,张辅也非常不客气,直接把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