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庶女的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分量的批条,谁敢放人?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不出几日,陈大太太便上了门,却是向王氏提出解除婚约来的。
这次见面还是王氏离开泉州后第一次见到陈大太太,陈大太太仍旧是一身富贵打扮,只是一反从前的热切,对待王氏就像对待一个普通妇人,她拿出两万两银子的银票,一是提出了解除唐松和陈三姑娘的婚约,二是请王氏高抬贵手,放了那几个被关进顺天府大牢的陈家小子,只是陈大太太到底有些自视太高,她说话拿腔拿调一副贵妇的派头,言谈间甚至抱怨起了王氏不顾情面,一下子就把王氏激怒了。
在王氏看来,陈家至少也应该先跟她道歉才对,而不是一上来就攀关系,几句不冷不热的话,就想把陈三姑娘从上一桩婚约中摘出来,还想让她放了那几个关在牢里的,他陈家未免太自视甚高异想天开了。
陈大太太敢拍下两万两银票,王氏猜她身上应该至少带了五万两银子的银票,有心为难她一下,便冷笑一声,“当初咱们两家订亲,那一场热闹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呢,”她指尖捏起银票一角抖了抖,轻轻甩到陈大太太身上,“两万两银票就想坏了我儿的婚姻前程?好走不送了——”
陈大太太的确是想撂挑子走人的,如今她女儿在齐王府里,陈家上下谁敢得罪她?若不是为着女儿,她万万不会走这一趟,可是想到王氏的威胁,再看看对方那愤恨的模样,陈大太太也怕事情闹大了对女儿不利,便又笑着坐下了,“是我不好,您别为了我生气了,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她想了想,“我知道哥儿以后是有大好前程的,可惜我们姐儿没这福气,我这儿还有自己的私房银子三万两,凑成五万两……您就不要和我太计较了。”
陈大太太此次这般前倨后恭,更让王氏瞧她不起,轻轻呷了口茶,对李嬷嬷道,“你去一趟王家,就说——”眼角余光瞥见陈大太太关切地望过来,王氏慢吞吞道,“就说陈家实在小气,只肯出些小钱消灾,叫舅老爷看着办吧,只要人别马上弄死了就成,请他替他外甥好好出出气,回头我们老爷请他吃酒。”
陈大太太变了脸色,“别、别别!您这是何必?大家各自留些脸面,以后也好说话不是?”
王氏冷冷地扫了她一眼,“你家可未曾给我留什么脸面。”
王氏知道那几个被扣的陈家子弟中有一个是大太太的娘家弟弟,这厮就是个怂包,进了牢房略一吓唬就招了:这群人听说齐王府里美人多,喝了几两猫尿便不知自己是谁了,约定好夜里翻墙去瞧美人去。
只是还没来得及去翻墙,就被锁进了牢里。
王氏手上慢腾腾的撇着茶沫,“听说你那个弟弟胆子大得很,别人略一怂恿,他就敢闯齐王府,说什么齐王府里美眷如花,要好好的饱一饱眼福……”
陈大太太猛地站了起来,“这不可能!”见王氏不似说笑,她冷汗直冒,勉强扯了扯嘴角,“那几个都是我陈家的子弟,我娘家弟弟如今还在泉州呢,您可别诈我。”
“那就试试啊,那牢房里自有人收拾那些个不听话的,在里头只要不死,就是瘸了、瞎了、残了,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陈大太太脸色大变,“您这是威胁我?”
王氏笑笑,“岂敢?你可是齐王岳家,我怎么敢?”
陈大太太露出个难看的笑容,“这话可不是浑说的……”
“这话自然不是我浑说的,是你那好侄儿们,哦,还有你那好弟弟——亲口说的,说他姐姐是齐王的岳母,谁敢动他,就是蔑视齐王殿下。”
陈大太太简直要被弟弟蠢哭,她张了张嘴,王氏笑笑,继续道,“可巧了,那天正好有人听着了这话,一时激愤就把那胡言乱语之人打了一顿,至于这话会不会传到齐王或是王妃的耳朵里,可就不好说了呢。”
“是你……”
王氏总算占据了上风,她解气的哼了一声,笑道,“怎么会是我?自然也不会是我兄弟,好像是……是谁来着?张家的人?我记得齐王妃娘家就姓张,是京城大姓呢。”
陈大太太的脸色变得刷白刷白的,几乎要坐不住,她万分后悔,既后悔当初跟唐家结亲,也后悔把女儿送进齐王府之前没把唐家安抚好,最后悔的还是她一时心软,同意了胞弟与她一同进京,若非如此,胞弟又怎么会受这样的罪?
大太太留下了五万两银子,魂不守舍的走了,又过了一天,陈大太太再次登门,送上了三万两银票,她与王氏哭诉了一番,“您也知道我们家,人口多,房头多,实在是拿不出来了,要是叫人知道了,不光家里要闹,就是我们姐儿在王府里也不好过,之前是我们做的不对,是我们错了,还请您高抬贵手,饶了我们这一遭。”
王氏解气地看着哭得眼睛都肿了的陈大太太,笑吟吟的没有说话。
陈大太太也不敢狠催,只是赖着不肯走,小心侍奉着王氏。
唐松中午回来取书,李嬷嬷悄悄告诉了他,他深深皱起眉,“陈家太太还在?”
“在,和太太吃饭呢。”
唐松悄悄回屋拿出了陈三姑娘的庚帖,陈大太太瞧见他,一时竟不敢与之对视,唐松向她问了好,王氏问,“今儿怎么晌午就回来了?”
唐松道,“回来取两册书。”
他从书册中拿出了当初定亲时的婚书,当着陈家大太太的面将婚书烧了,陈大太太喜不自禁,“哥儿实在是个好人,将来必能飞黄腾达、封阁拜相!”
王氏不客气地打发走了陈大太太,看看儿子,嗔怒道,“便宜她了!”
唐松笑笑,对王氏道,“母亲就不要生气了,大丈夫何患无妻?她家女儿既然甘愿做妾,我便成全她,只是不知她将来有没有母仪天下的命。”
这几句话说的清清淡淡,王氏却听得愣住了,过了一会儿,她笑了起来,“我的儿,就是有志气!罢了,她家既然出了银子,咱们且饶她一回。”叫过李嬷嬷来,从匣子里取了一万两银子,让李嬷嬷送去自己娘家,“这银子给舅老爷,再备几样好礼给老太太。”
正月十五,庶民们要去街上看灯,唐家却是不必,唐府年年正月十五都要办灯会,一大家子人一边赏灯一边听戏,热热闹闹的,时间倒也过得飞快,眼看就到了宵禁的时候,戏台上唱得咿咿呀呀,许多人却无心于此,她们悄悄地观察着太夫人,太夫人却好似八面来风巍然不动,一点儿也没有受到影响的样子——太夫人心里却着实有些不安,每年的今天,宫中都要赏下花灯来,虽说不是圣上亲赏,可妃子们赏下的东西谁能说不是圣上的雨露君恩呢?今年是怎么了?
直到外头婆子领进来两个穿着厚实宫服的小黄门,众人才悄悄松了口气,两个小黄门一人手里提了盏灯,脆生生的行礼问好,“今儿淑妃娘娘酒宴上多喝了两盅,怕耽误往各家送灯,特地请了殿下挑的灯,这寿比南山灯是老夫人的,四季平安灯是给林夫人的,但愿平安喜乐方好。”
太夫人笑着叫了赏,叫人取过那灯来,问小黄门,“娘娘可还有什么话?”
那小黄门道,“娘娘说了,四皇子近日有些咳嗽,娘娘想请老夫人和荣国公夫人、平南伯夫人去白鹤道院打醮,替殿下祈福。”
太夫人点了点头,“好,回头挑个好日子。”
分量的批条,谁敢放人?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不出几日,陈大太太便上了门,却是向王氏提出解除婚约来的。
这次见面还是王氏离开泉州后第一次见到陈大太太,陈大太太仍旧是一身富贵打扮,只是一反从前的热切,对待王氏就像对待一个普通妇人,她拿出两万两银子的银票,一是提出了解除唐松和陈三姑娘的婚约,二是请王氏高抬贵手,放了那几个被关进顺天府大牢的陈家小子,只是陈大太太到底有些自视太高,她说话拿腔拿调一副贵妇的派头,言谈间甚至抱怨起了王氏不顾情面,一下子就把王氏激怒了。
在王氏看来,陈家至少也应该先跟她道歉才对,而不是一上来就攀关系,几句不冷不热的话,就想把陈三姑娘从上一桩婚约中摘出来,还想让她放了那几个关在牢里的,他陈家未免太自视甚高异想天开了。
陈大太太敢拍下两万两银票,王氏猜她身上应该至少带了五万两银子的银票,有心为难她一下,便冷笑一声,“当初咱们两家订亲,那一场热闹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呢,”她指尖捏起银票一角抖了抖,轻轻甩到陈大太太身上,“两万两银票就想坏了我儿的婚姻前程?好走不送了——”
陈大太太的确是想撂挑子走人的,如今她女儿在齐王府里,陈家上下谁敢得罪她?若不是为着女儿,她万万不会走这一趟,可是想到王氏的威胁,再看看对方那愤恨的模样,陈大太太也怕事情闹大了对女儿不利,便又笑着坐下了,“是我不好,您别为了我生气了,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她想了想,“我知道哥儿以后是有大好前程的,可惜我们姐儿没这福气,我这儿还有自己的私房银子三万两,凑成五万两……您就不要和我太计较了。”
陈大太太此次这般前倨后恭,更让王氏瞧她不起,轻轻呷了口茶,对李嬷嬷道,“你去一趟王家,就说——”眼角余光瞥见陈大太太关切地望过来,王氏慢吞吞道,“就说陈家实在小气,只肯出些小钱消灾,叫舅老爷看着办吧,只要人别马上弄死了就成,请他替他外甥好好出出气,回头我们老爷请他吃酒。”
陈大太太变了脸色,“别、别别!您这是何必?大家各自留些脸面,以后也好说话不是?”
王氏冷冷地扫了她一眼,“你家可未曾给我留什么脸面。”
王氏知道那几个被扣的陈家子弟中有一个是大太太的娘家弟弟,这厮就是个怂包,进了牢房略一吓唬就招了:这群人听说齐王府里美人多,喝了几两猫尿便不知自己是谁了,约定好夜里翻墙去瞧美人去。
只是还没来得及去翻墙,就被锁进了牢里。
王氏手上慢腾腾的撇着茶沫,“听说你那个弟弟胆子大得很,别人略一怂恿,他就敢闯齐王府,说什么齐王府里美眷如花,要好好的饱一饱眼福……”
陈大太太猛地站了起来,“这不可能!”见王氏不似说笑,她冷汗直冒,勉强扯了扯嘴角,“那几个都是我陈家的子弟,我娘家弟弟如今还在泉州呢,您可别诈我。”
“那就试试啊,那牢房里自有人收拾那些个不听话的,在里头只要不死,就是瘸了、瞎了、残了,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陈大太太脸色大变,“您这是威胁我?”
王氏笑笑,“岂敢?你可是齐王岳家,我怎么敢?”
陈大太太露出个难看的笑容,“这话可不是浑说的……”
“这话自然不是我浑说的,是你那好侄儿们,哦,还有你那好弟弟——亲口说的,说他姐姐是齐王的岳母,谁敢动他,就是蔑视齐王殿下。”
陈大太太简直要被弟弟蠢哭,她张了张嘴,王氏笑笑,继续道,“可巧了,那天正好有人听着了这话,一时激愤就把那胡言乱语之人打了一顿,至于这话会不会传到齐王或是王妃的耳朵里,可就不好说了呢。”
“是你……”
王氏总算占据了上风,她解气的哼了一声,笑道,“怎么会是我?自然也不会是我兄弟,好像是……是谁来着?张家的人?我记得齐王妃娘家就姓张,是京城大姓呢。”
陈大太太的脸色变得刷白刷白的,几乎要坐不住,她万分后悔,既后悔当初跟唐家结亲,也后悔把女儿送进齐王府之前没把唐家安抚好,最后悔的还是她一时心软,同意了胞弟与她一同进京,若非如此,胞弟又怎么会受这样的罪?
大太太留下了五万两银子,魂不守舍的走了,又过了一天,陈大太太再次登门,送上了三万两银票,她与王氏哭诉了一番,“您也知道我们家,人口多,房头多,实在是拿不出来了,要是叫人知道了,不光家里要闹,就是我们姐儿在王府里也不好过,之前是我们做的不对,是我们错了,还请您高抬贵手,饶了我们这一遭。”
王氏解气地看着哭得眼睛都肿了的陈大太太,笑吟吟的没有说话。
陈大太太也不敢狠催,只是赖着不肯走,小心侍奉着王氏。
唐松中午回来取书,李嬷嬷悄悄告诉了他,他深深皱起眉,“陈家太太还在?”
“在,和太太吃饭呢。”
唐松悄悄回屋拿出了陈三姑娘的庚帖,陈大太太瞧见他,一时竟不敢与之对视,唐松向她问了好,王氏问,“今儿怎么晌午就回来了?”
唐松道,“回来取两册书。”
他从书册中拿出了当初定亲时的婚书,当着陈家大太太的面将婚书烧了,陈大太太喜不自禁,“哥儿实在是个好人,将来必能飞黄腾达、封阁拜相!”
王氏不客气地打发走了陈大太太,看看儿子,嗔怒道,“便宜她了!”
唐松笑笑,对王氏道,“母亲就不要生气了,大丈夫何患无妻?她家女儿既然甘愿做妾,我便成全她,只是不知她将来有没有母仪天下的命。”
这几句话说的清清淡淡,王氏却听得愣住了,过了一会儿,她笑了起来,“我的儿,就是有志气!罢了,她家既然出了银子,咱们且饶她一回。”叫过李嬷嬷来,从匣子里取了一万两银子,让李嬷嬷送去自己娘家,“这银子给舅老爷,再备几样好礼给老太太。”
正月十五,庶民们要去街上看灯,唐家却是不必,唐府年年正月十五都要办灯会,一大家子人一边赏灯一边听戏,热热闹闹的,时间倒也过得飞快,眼看就到了宵禁的时候,戏台上唱得咿咿呀呀,许多人却无心于此,她们悄悄地观察着太夫人,太夫人却好似八面来风巍然不动,一点儿也没有受到影响的样子——太夫人心里却着实有些不安,每年的今天,宫中都要赏下花灯来,虽说不是圣上亲赏,可妃子们赏下的东西谁能说不是圣上的雨露君恩呢?今年是怎么了?
直到外头婆子领进来两个穿着厚实宫服的小黄门,众人才悄悄松了口气,两个小黄门一人手里提了盏灯,脆生生的行礼问好,“今儿淑妃娘娘酒宴上多喝了两盅,怕耽误往各家送灯,特地请了殿下挑的灯,这寿比南山灯是老夫人的,四季平安灯是给林夫人的,但愿平安喜乐方好。”
太夫人笑着叫了赏,叫人取过那灯来,问小黄门,“娘娘可还有什么话?”
那小黄门道,“娘娘说了,四皇子近日有些咳嗽,娘娘想请老夫人和荣国公夫人、平南伯夫人去白鹤道院打醮,替殿下祈福。”
太夫人点了点头,“好,回头挑个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