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曾国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欧阳兆熊《水窗春呓》卷上《陈广敷踪迹》:"道光戊申,江右陈广敷偕其兄懿叔来潭,客余家者数月。""广敷工医,兼工相人之术。其推八字,不用财官印绶,合《说文》及诸子精义,融液成文,推测皆验。时霞仙犹布衣,即言其颧骨足以断制大事。谓筠仙为今之房、杜。曾文正时至京师,推其造为杜祁公、文潞国一流人物,不能歧韩、范也。广敷自言无匡时之位而有匡时之略,常欲佐一巨公,展其抱负。乃自兵事起,浪游黔蜀,不一至兵间,殊不可解。吾独怪其言天下将大乱,戡乱之人皆在三湘,时粤贼尚未起事,而能前知如此。"郭嵩焘五年前中进士点翰林,还未散馆,母亲便病逝,几个月后,父亲又跟着母亲去了,于是他母忧、父忧一起丁。太平军围长沙时,他估计马上就会到湘阴来,遂举家迁移东山梓木洞。在幽深的山谷里,郭嵩焘诗酒逍遥,宛如世外神仙。这几天好友陈敷来访,他天天陪着陈敷谈天说地,访僧问道。陈敷字广敷,江西新城人,比郭嵩焘大十余岁,长得颀长清癯。陈敷为学颇杂,三教九流、天文地理,他都曾用功钻研过;更兼精通相面拆字、卜卦扶乩、奇门遁甲、阴阳风水,颇有点江湖术士的味道。
这天,郭嵩焘正与陈敷畅谈江湖趣事,家人送来左宗棠的信。
"这真是一句老话所说的:洞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郭嵩焘看完信,十分感慨地说,并随手将信递给陈敷,"我来梓木洞才多久,就好像与世隔绝了似的。不知季高已当上巡抚的师爷,更不知涤生已奔丧回到荷叶塘。真正是神仙好做,世人难为。"郭嵩焘说话间,陈敷已把信浏览了一遍,笑着说: "左师爷请你当说客哩!"
"我和涤生相交十多年,他的为人,我最清楚。这个使命我大概完成不了。"《清史稿·曾国藩传》:"咸丰三年,粤寇破江宁,据为伪都,分党北犯河南、直隶,天下骚动,而国藩已前奉旨为团练于长沙。初,国藩欲疏请终制,郭嵩焘曰:公素具澄清之抱,今不乘时自效,如君父何?且墨经从戎,古训也。遂不复辞,取明戚继光遗法,募农民朴实壮健者,朝夕训练之。将领率用诸生,统众数不逾五百,号湘勇。腾书遐迩,虽卑贱与钧礼。山野材智之士感其诚,莫不往见,人人皆以曾公可与言事。""也未见得。"陈敷头靠墙壁,悠悠和和地说,"曾涤生侍郎,我虽未见过面,但听不少人说过,此人志大才高,识见闳通,是当今廷臣中的凤毛麟角。他素抱澄清寰宇之志,现遇绝好机会,岂会放过?我看他的推辞,只是做做样子而已。筠仙此去,我包你马到成功。""兄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郭嵩焘摇摇头说,"曾涤生虽胸有大志,但处事却极为谨慎。一事当前,顾虑甚多。这样大的事情,要说动他,颇不容易。况且他在籍守制,亦是实情。别人墨绖在身,可以戴孝办事,官场中甚至还有隐丧不发的丑闻。但曾涤生素来拘于名节,他不会做那种惹人取笑的事。再说他一介书生,练勇带兵,非其所长,能否有大的成效,他也不能不有所顾虑。"陈敷笑笑:"你还记得他的那首古风么?" "不知你说的是哪一首?"
"曾侍郎的诗文,海内看重,每一篇出,士人争相传诵,我亦甚为喜爱。你是他的好友,于他的诗作自然篇篇都熟。我背几句,你就知道了。"陈敷摇头晃脑地吟唱,"生世不能学夔皋,裁量帝载归甄陶。犹当下同郭与李,手提两京还天子。三年海国困长鲸,百万民膏喂封豕。诸公密勿既不藏,吾徒迂疏尤可耻。高嵋山下有弱士,早岁儒林慕正轨。读史万卷发浩叹,余事尚须效膑起。""知道知道,这就是那首《戎行图》了。""读其诗,观其人,我以为,谨慎拘名节是其外表,其实,他是一个渴望建非常之业,立非常之功,享非常之名的英雄豪杰式的人物,而不是那种规规然恂恂然的腐儒庸吏。"郭嵩焘不禁颔首:"仁兄看人,烛幽显微,真不愧为相人高手。"关于相人,曾国藩说过这样一些话:斜正看鼻眼,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主意看脚跟,若要看条理,全在言语中。另有"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之说。
说罢,二人一齐笑起来。过一会,陈敷问:"你刚才提起相人一事,我问你一句,曾侍郎是否也信此事?""涤生最喜相人,常以善相人自居。""这就好!"陈敷得意地说,"在梓木洞白吃了半个月的饭,无可为报,我陪你到湘乡走一遭,助你一臂之力如何?"郭嵩焘是个极聪明的人,立即明白他的意思,连忙说:"好极了!有仁兄相助,一定会成功。"过几天,郭嵩焘、陈敷二人上路了。他们先到长沙见过左宗棠。左宗棠拿出一封翰林院侍讲学士周寿昌的信。郭嵩焘看完信后很高兴,说:"荇农这封信来得及时,正好为我此行增加几分力量。"便向左宗棠要了这封信,继续向湘乡走去。
这一天,二人来到湘乡县城,拣一家不起眼的小旅店住下。夜里,郭嵩焘将曾国藩的模样细细地向陈敷描绘一番,然后又将曾氏一家的情况大致说了说,并仔细画了一张路线图。
第二天一早,陈敷告别暂留县城的郭嵩焘,独自一人向荷叶塘走去。当天晚上宿在歇马镇。次日午后,陈敷远远地望见一道粉白色围墙,便知曾府已经到了。他缓步向曾府走去,见禾坪左边一口五亩大塘的塘埂上站满了人。十多条粗壮汉子正在脱衣脱裤,个个打着赤膊,只穿条短裤。湖南的初冬,天气本不太冷,且今天又是一个少见的和暖日子。那些汉子们喝足了烧酒,半醒半醉的,吆喝一声,毫不畏缩地牵着一张大网走向水中,然后一字儿摆开,向对岸游去。一会儿,塘里的鱼便吓得四处蹦跳。头大身肥的鳙鱼在水面惊慌地拱进拱出,机灵强健的鲤鱼则飞出水面,翻腾跳跃。站在塘埂上的观众,也便飞跃着跑向对岸。塘里打鱼的汉子们开始收网了。两边的人把网向中央靠拢,数百条肥大的草、鲤、鲢、青、鳙鱼东蹦西跳。阳光下,银鳞闪耀,生机勃勃,煞是逗人喜爱。
陈敷这时看见塘埂上站着一位长脸美髯,宽肩厚背,身着青布长袍的中年人,正在对人指指点点说着话,不时发出哈哈大笑声,随着渔网的挪动而移步,像个孩子似的喜笑颜开。陈敷心想:这人大概就是曾国藩了。常听人说曾国藩严肃拘谨,一天到晚正襟危坐,但眼前这人却天真毕露,纯情烂漫。难道是他的弟弟?筠仙说曾国藩有个弟弟极像他,陈敷想。他走上前问:"请问大爷,曾侍郎的府第在这里吗?" "正是,先生要找何人?"
"山人闻曾侍郎已回家奔母丧,特来会他一会。"陈敷见那人收起笑容后,两只三角眼里便射出电似的光芒,心中暗暗叫绝。
"先生会他有何事?"
"山人云游湘乡,见离此不远的两屏山,有一处吉壤,这块地,全湘乡县没有任何一人有此福分,唯独曾府的老太太福寿双全,可配葬在那里。故山人特来告知曾侍郎。"那人面露微笑说:"鄙人正是曾国藩。"陈敷忙说:"山人不知,适才多多冒犯大人。"说罢,连忙稽首。曾国藩爽朗一笑:"先生免礼。国藩今日在籍守丧,乃一平民百姓,先生万勿再以大人相称。贱字涤生,你就叫我国藩或涤生吧!"关于风水,曾国藩在与家人的书信中多次谈过。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八日在给诸弟信中说:"祖母大人葬后,家中诸事顺遂,祖父之病已好,予之癣疾亦愈,且骤升至二品,则风水之好可知。"又道光二十八年五月初十日在给父母的信中说:"男思好地必峰回气聚,其田必膏腴,其山必易生树木,盖气之所积,自然丰润。若硗田童山,气本不聚,鲜有佳城,如庙山宗祠各山之童涸,断无吉穴矣。大抵凡至一处,觉得气势团聚山水环抱者,乃可以寻地,否则不免误认也。"陈敷原以为曾国藩必定是个城府极深的人,见他如此爽快平易,不觉大喜,不待曾国藩问,便自我介绍:"山人乃江右陈敷,字广敷,欲往宝庆寻一友人,路过贵乡,闻大人,"陈敷话一出口,又含笑改口,"闻大爷已丁忧回籍。欲来拜谒,恨无见面之礼,也不知老太太已下葬否,遂在附近私下寻找四五天,昨日觅到一块绝好吉壤。故今日专来拜访。""难得先生如此看得起,令国藩惭愧。请先生到寒舍叙话。"曾国藩带着陈敷进了书房,荆七献茶毕,曾国藩说:"刚才先生说在两屏山觅到一吉壤,国藩全家感激不尽。实不相瞒,家母灵柩一直未下土,为的是在等地仙的消息。""寻常地仙,不过混口饭吃而已,哪里识得真正的佳城吉壤。"
"诚如先生所言。鄙人早先本不信地仙,家大父生前亦不信三姑六婆、巫师地仙。""混饭吃的油嘴地仙,固不值得相信,但风水地学却不能不信。"陈敷正色道,"当年赤松子将地学正经《青囊经》三卷授黄石公,黄石公又将它传给张良,张良广收门徒,传之四方,造福人类。其中卷《化机篇》说得好:'天有五星,地有五形,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气行于地,地丽于天,因行察气,以立人纪。'地气天文本为一体。人秉天地阴阳二气所生,岂能不信地学?地学传到东晋郭景纯先生,他着《葬书》,将地学大为发展,并使阴宅之学更臻完善。《葬书》上说:'占山之法,以势为难,而形次之。势如万马,从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千乘之葬。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势如惊蛇,曲屈徐斜,灭国亡家。势如戈矛,兵死形囚。势如流水,生人皆鬼。'可见,这阴宅之学,功夫深得很,不是轻易能探求得到的。"曾国藩听陈敷说出这番话来,知他学问渊懿,遂点头说:"先生之言很有道理。自从家祖母下葬七斗冲,鄙家发达之后,国藩也就相信阴宅地学了。""令祖母下葬七斗冲后,家里有哪些发达?""自从家祖母葬后,第二年,国藩便由从四品骤升从二品,后来六弟入国子监,九弟亦进了学。"陈敷哈哈笑道:"令祖母下葬的七斗冲,山人特地去看过。那里前滨涓水,后傍紫石山,出路仄逼,草木不丰,只能算块好地,够不上吉壤佳城。所以它只保佑得大爷官升二品,令弟亦只能入监进学。七斗冲何能跟两屏山相比!这两屏山葬地,"陈敷说到这里,有意停了一下,两目注视曾国藩,见他凛然恭听,便轻轻地说,"不是山人讨好大爷,这两屏山葬地,将保佑尊府家业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日后将成为当今天子之下第一家。"曾国藩两只三角眼里射出惊诧而灼热的光辉,激动地说:"倘若真如先生所言,国藩将以千两银子相报!"陈敷摇头,淡淡一笑,说:"山人生计自有来路,这些小技,乃兴之所至,偶一为之。漫说千两银子,便是万两黄金,山人亦分文不受。"曾国藩见陈敷并非为金钱而来,对他更加敬重,也更相信了,便客气地说:"待先生用完饭后,我陪先生一起到两屏山去看看。"
两屏山离白杨坪只有十里路。吃完饭后,国藩带着满弟国葆,陪陈敷一起徒步来到两屏山。三个人在山前山后看了一遍,然后登上山顶。陈敷指着山势,对曾国藩说:"大爷,这两屏山乃是一只大鹏金翅鸟。你看,"陈敷遥指对面山峰说,"对面是大鹏的左翼,我们脚下是其右翼。"陈敷... -->>
欧阳兆熊《水窗春呓》卷上《陈广敷踪迹》:"道光戊申,江右陈广敷偕其兄懿叔来潭,客余家者数月。""广敷工医,兼工相人之术。其推八字,不用财官印绶,合《说文》及诸子精义,融液成文,推测皆验。时霞仙犹布衣,即言其颧骨足以断制大事。谓筠仙为今之房、杜。曾文正时至京师,推其造为杜祁公、文潞国一流人物,不能歧韩、范也。广敷自言无匡时之位而有匡时之略,常欲佐一巨公,展其抱负。乃自兵事起,浪游黔蜀,不一至兵间,殊不可解。吾独怪其言天下将大乱,戡乱之人皆在三湘,时粤贼尚未起事,而能前知如此。"郭嵩焘五年前中进士点翰林,还未散馆,母亲便病逝,几个月后,父亲又跟着母亲去了,于是他母忧、父忧一起丁。太平军围长沙时,他估计马上就会到湘阴来,遂举家迁移东山梓木洞。在幽深的山谷里,郭嵩焘诗酒逍遥,宛如世外神仙。这几天好友陈敷来访,他天天陪着陈敷谈天说地,访僧问道。陈敷字广敷,江西新城人,比郭嵩焘大十余岁,长得颀长清癯。陈敷为学颇杂,三教九流、天文地理,他都曾用功钻研过;更兼精通相面拆字、卜卦扶乩、奇门遁甲、阴阳风水,颇有点江湖术士的味道。
这天,郭嵩焘正与陈敷畅谈江湖趣事,家人送来左宗棠的信。
"这真是一句老话所说的:洞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郭嵩焘看完信,十分感慨地说,并随手将信递给陈敷,"我来梓木洞才多久,就好像与世隔绝了似的。不知季高已当上巡抚的师爷,更不知涤生已奔丧回到荷叶塘。真正是神仙好做,世人难为。"郭嵩焘说话间,陈敷已把信浏览了一遍,笑着说: "左师爷请你当说客哩!"
"我和涤生相交十多年,他的为人,我最清楚。这个使命我大概完成不了。"《清史稿·曾国藩传》:"咸丰三年,粤寇破江宁,据为伪都,分党北犯河南、直隶,天下骚动,而国藩已前奉旨为团练于长沙。初,国藩欲疏请终制,郭嵩焘曰:公素具澄清之抱,今不乘时自效,如君父何?且墨经从戎,古训也。遂不复辞,取明戚继光遗法,募农民朴实壮健者,朝夕训练之。将领率用诸生,统众数不逾五百,号湘勇。腾书遐迩,虽卑贱与钧礼。山野材智之士感其诚,莫不往见,人人皆以曾公可与言事。""也未见得。"陈敷头靠墙壁,悠悠和和地说,"曾涤生侍郎,我虽未见过面,但听不少人说过,此人志大才高,识见闳通,是当今廷臣中的凤毛麟角。他素抱澄清寰宇之志,现遇绝好机会,岂会放过?我看他的推辞,只是做做样子而已。筠仙此去,我包你马到成功。""兄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郭嵩焘摇摇头说,"曾涤生虽胸有大志,但处事却极为谨慎。一事当前,顾虑甚多。这样大的事情,要说动他,颇不容易。况且他在籍守制,亦是实情。别人墨绖在身,可以戴孝办事,官场中甚至还有隐丧不发的丑闻。但曾涤生素来拘于名节,他不会做那种惹人取笑的事。再说他一介书生,练勇带兵,非其所长,能否有大的成效,他也不能不有所顾虑。"陈敷笑笑:"你还记得他的那首古风么?" "不知你说的是哪一首?"
"曾侍郎的诗文,海内看重,每一篇出,士人争相传诵,我亦甚为喜爱。你是他的好友,于他的诗作自然篇篇都熟。我背几句,你就知道了。"陈敷摇头晃脑地吟唱,"生世不能学夔皋,裁量帝载归甄陶。犹当下同郭与李,手提两京还天子。三年海国困长鲸,百万民膏喂封豕。诸公密勿既不藏,吾徒迂疏尤可耻。高嵋山下有弱士,早岁儒林慕正轨。读史万卷发浩叹,余事尚须效膑起。""知道知道,这就是那首《戎行图》了。""读其诗,观其人,我以为,谨慎拘名节是其外表,其实,他是一个渴望建非常之业,立非常之功,享非常之名的英雄豪杰式的人物,而不是那种规规然恂恂然的腐儒庸吏。"郭嵩焘不禁颔首:"仁兄看人,烛幽显微,真不愧为相人高手。"关于相人,曾国藩说过这样一些话:斜正看鼻眼,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主意看脚跟,若要看条理,全在言语中。另有"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之说。
说罢,二人一齐笑起来。过一会,陈敷问:"你刚才提起相人一事,我问你一句,曾侍郎是否也信此事?""涤生最喜相人,常以善相人自居。""这就好!"陈敷得意地说,"在梓木洞白吃了半个月的饭,无可为报,我陪你到湘乡走一遭,助你一臂之力如何?"郭嵩焘是个极聪明的人,立即明白他的意思,连忙说:"好极了!有仁兄相助,一定会成功。"过几天,郭嵩焘、陈敷二人上路了。他们先到长沙见过左宗棠。左宗棠拿出一封翰林院侍讲学士周寿昌的信。郭嵩焘看完信后很高兴,说:"荇农这封信来得及时,正好为我此行增加几分力量。"便向左宗棠要了这封信,继续向湘乡走去。
这一天,二人来到湘乡县城,拣一家不起眼的小旅店住下。夜里,郭嵩焘将曾国藩的模样细细地向陈敷描绘一番,然后又将曾氏一家的情况大致说了说,并仔细画了一张路线图。
第二天一早,陈敷告别暂留县城的郭嵩焘,独自一人向荷叶塘走去。当天晚上宿在歇马镇。次日午后,陈敷远远地望见一道粉白色围墙,便知曾府已经到了。他缓步向曾府走去,见禾坪左边一口五亩大塘的塘埂上站满了人。十多条粗壮汉子正在脱衣脱裤,个个打着赤膊,只穿条短裤。湖南的初冬,天气本不太冷,且今天又是一个少见的和暖日子。那些汉子们喝足了烧酒,半醒半醉的,吆喝一声,毫不畏缩地牵着一张大网走向水中,然后一字儿摆开,向对岸游去。一会儿,塘里的鱼便吓得四处蹦跳。头大身肥的鳙鱼在水面惊慌地拱进拱出,机灵强健的鲤鱼则飞出水面,翻腾跳跃。站在塘埂上的观众,也便飞跃着跑向对岸。塘里打鱼的汉子们开始收网了。两边的人把网向中央靠拢,数百条肥大的草、鲤、鲢、青、鳙鱼东蹦西跳。阳光下,银鳞闪耀,生机勃勃,煞是逗人喜爱。
陈敷这时看见塘埂上站着一位长脸美髯,宽肩厚背,身着青布长袍的中年人,正在对人指指点点说着话,不时发出哈哈大笑声,随着渔网的挪动而移步,像个孩子似的喜笑颜开。陈敷心想:这人大概就是曾国藩了。常听人说曾国藩严肃拘谨,一天到晚正襟危坐,但眼前这人却天真毕露,纯情烂漫。难道是他的弟弟?筠仙说曾国藩有个弟弟极像他,陈敷想。他走上前问:"请问大爷,曾侍郎的府第在这里吗?" "正是,先生要找何人?"
"山人闻曾侍郎已回家奔母丧,特来会他一会。"陈敷见那人收起笑容后,两只三角眼里便射出电似的光芒,心中暗暗叫绝。
"先生会他有何事?"
"山人云游湘乡,见离此不远的两屏山,有一处吉壤,这块地,全湘乡县没有任何一人有此福分,唯独曾府的老太太福寿双全,可配葬在那里。故山人特来告知曾侍郎。"那人面露微笑说:"鄙人正是曾国藩。"陈敷忙说:"山人不知,适才多多冒犯大人。"说罢,连忙稽首。曾国藩爽朗一笑:"先生免礼。国藩今日在籍守丧,乃一平民百姓,先生万勿再以大人相称。贱字涤生,你就叫我国藩或涤生吧!"关于风水,曾国藩在与家人的书信中多次谈过。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八日在给诸弟信中说:"祖母大人葬后,家中诸事顺遂,祖父之病已好,予之癣疾亦愈,且骤升至二品,则风水之好可知。"又道光二十八年五月初十日在给父母的信中说:"男思好地必峰回气聚,其田必膏腴,其山必易生树木,盖气之所积,自然丰润。若硗田童山,气本不聚,鲜有佳城,如庙山宗祠各山之童涸,断无吉穴矣。大抵凡至一处,觉得气势团聚山水环抱者,乃可以寻地,否则不免误认也。"陈敷原以为曾国藩必定是个城府极深的人,见他如此爽快平易,不觉大喜,不待曾国藩问,便自我介绍:"山人乃江右陈敷,字广敷,欲往宝庆寻一友人,路过贵乡,闻大人,"陈敷话一出口,又含笑改口,"闻大爷已丁忧回籍。欲来拜谒,恨无见面之礼,也不知老太太已下葬否,遂在附近私下寻找四五天,昨日觅到一块绝好吉壤。故今日专来拜访。""难得先生如此看得起,令国藩惭愧。请先生到寒舍叙话。"曾国藩带着陈敷进了书房,荆七献茶毕,曾国藩说:"刚才先生说在两屏山觅到一吉壤,国藩全家感激不尽。实不相瞒,家母灵柩一直未下土,为的是在等地仙的消息。""寻常地仙,不过混口饭吃而已,哪里识得真正的佳城吉壤。"
"诚如先生所言。鄙人早先本不信地仙,家大父生前亦不信三姑六婆、巫师地仙。""混饭吃的油嘴地仙,固不值得相信,但风水地学却不能不信。"陈敷正色道,"当年赤松子将地学正经《青囊经》三卷授黄石公,黄石公又将它传给张良,张良广收门徒,传之四方,造福人类。其中卷《化机篇》说得好:'天有五星,地有五形,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气行于地,地丽于天,因行察气,以立人纪。'地气天文本为一体。人秉天地阴阳二气所生,岂能不信地学?地学传到东晋郭景纯先生,他着《葬书》,将地学大为发展,并使阴宅之学更臻完善。《葬书》上说:'占山之法,以势为难,而形次之。势如万马,从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千乘之葬。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势如惊蛇,曲屈徐斜,灭国亡家。势如戈矛,兵死形囚。势如流水,生人皆鬼。'可见,这阴宅之学,功夫深得很,不是轻易能探求得到的。"曾国藩听陈敷说出这番话来,知他学问渊懿,遂点头说:"先生之言很有道理。自从家祖母下葬七斗冲,鄙家发达之后,国藩也就相信阴宅地学了。""令祖母下葬七斗冲后,家里有哪些发达?""自从家祖母葬后,第二年,国藩便由从四品骤升从二品,后来六弟入国子监,九弟亦进了学。"陈敷哈哈笑道:"令祖母下葬的七斗冲,山人特地去看过。那里前滨涓水,后傍紫石山,出路仄逼,草木不丰,只能算块好地,够不上吉壤佳城。所以它只保佑得大爷官升二品,令弟亦只能入监进学。七斗冲何能跟两屏山相比!这两屏山葬地,"陈敷说到这里,有意停了一下,两目注视曾国藩,见他凛然恭听,便轻轻地说,"不是山人讨好大爷,这两屏山葬地,将保佑尊府家业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日后将成为当今天子之下第一家。"曾国藩两只三角眼里射出惊诧而灼热的光辉,激动地说:"倘若真如先生所言,国藩将以千两银子相报!"陈敷摇头,淡淡一笑,说:"山人生计自有来路,这些小技,乃兴之所至,偶一为之。漫说千两银子,便是万两黄金,山人亦分文不受。"曾国藩见陈敷并非为金钱而来,对他更加敬重,也更相信了,便客气地说:"待先生用完饭后,我陪先生一起到两屏山去看看。"
两屏山离白杨坪只有十里路。吃完饭后,国藩带着满弟国葆,陪陈敷一起徒步来到两屏山。三个人在山前山后看了一遍,然后登上山顶。陈敷指着山势,对曾国藩说:"大爷,这两屏山乃是一只大鹏金翅鸟。你看,"陈敷遥指对面山峰说,"对面是大鹏的左翼,我们脚下是其右翼。"陈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