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要震动;如果神没有了灵性,那么神恐怕就消失了;如果河谷没有了水,那么河谷恐怕就枯竭了;如果万物不能繁衍,那么万物恐怕就绝种了;如果侯王不能把天下治理得吉庆祥和,那么他的高贵地位恐怕就会垮台了。因此,尊贵以低贱为其根本,高物以其底层为基础。由于这个道理,所以侯王谦称自己为孤家,为寡人,为不谷,这不就是表示以低贱作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 所以追求过多的荣誉结果就得不到。为人不要追求像玉那样明亮夺目,而应像顽石那样坚硬有声威。

    【解析】

    这一章讲“道”的普遍意义。正道而行,依道而用,侯王不能加我以贵,天下不能鄙我为贱,名利不有,荣辱不至,生死不渝。

    理之始谓一,数之元谓一,一者乃大道之本体。天地之象,得一而成;天地之体,得一而尽;天地之变,得一而变;天地之化,得一而化。

    人能得此“一”,处静恬淡,不偏不倚,进入“道即我身,我身即道”的境界,往往不见有为之迹,用之却无往而不利也。

    总而言之,本章开头就是讲道的普通性、重要性、不论是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是来源于道,如果失去了道,一切都不会再存在下去。

    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①道之动,弱者②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③,有生于无④。

    【注释】

    ①反者:循环往复。

    ②弱者:柔弱、渺小。

    ③有:这里指道的有形质,与第一章中的“有名万物之母”的“有”相同,但不是“有无相生”的“有”字。

    ④无:与第一章中的“无名天地之始”的“无”相同,但不同于“有无相生”的“无”。此处的“无”指超现实世界的形上之道。

    【译文】

    道的运动变化,往往是循环往复的;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解析】

    在本章里,老子用极其简练的文字,讲述了“道”的运动变化法则和“道”产生天下万物的作用。本章说明道的本体是奥妙虚无的,道的运行则是反复循环的。

    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的哲理,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与本质。“反者道之动”,一是说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其实不经过任何努力、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转化。“弱者道之用”,是说“道”在发挥作用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这不完全是消极的,同样也有积极的一面。道并不使万物感到有什么强迫的力量,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和成长。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讲“有”和“无”时,并不把“无”当作第一性的东西,把“有”当作第二性的东西,而是把“有”与“无”当成相互对立的范畴。

    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①闻道,勤而行之;中士②闻道,若存若亡;下士③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④有之:明道若昧⑤,进道若退,夷道若纇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⑦;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⑧;质真若渝⑨。大方无隅⑩;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⑾。

    【注释】

    ①上士:上智之士,才智之人。

    ②中士:中等之智,平庸之人。

    ③下士:下愚之智,愚劣之人。

    ④建言:有如成语、俗语、谚语。

    ⑤昧:幽暗,愚暗。

    ⑥夷道若纇:夷,平坦;纇,崎岖不平、坎坷曲折。

    ⑦大白若辱:辱,黑垢,屈辱。一说此名应在“大方无隅”一句之前。

    ⑧建德若偷:刚健的德好像怠惰的样子。偷:侥薄,不足状。

    ⑨质真若渝:渝,变污。质朴而纯真好像浑浊。

    ⑩大方无隅:最方整的东西却没有角。隅,角落、墙角。

    ⑾善贷且成:贷,施与、给予。引伸为帮助、辅助之意。此句意为:道使万物善始善终,而万物自始至终也离不开道。

    【译文】

    有上等修养的人听了道的理念,就笃信不疑地按照它去修养自身;有中等修养的人听了道的理念,将信将疑;下等修养的人听了道的理念,哈哈大笑。不被有些人嘲笑,就不足以成为道了。因此常言有这样的概括: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大的器物要很晚才能制成;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解析】

    此章老子重点讲如何依道修德。首先老子以上士、中士、下士闻道开篇,说明道的理念需要有高深的修养才能完全理解,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理解得了的。“士”,古时对知识分子阶层的通称。这里借指对道的理念修养的不同层次的人。“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是讲道反常规之处。

    然后老子讲德,“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下足,建德若偷”是讲德的理念的博大精深,讲德的理念也与道的理念一样具有反常规的地方。老子所说的德,是用他的道的思想而独自创立的理念,与儒家的德概念完全不同,因此绝不能把老子的德混同于儒家的德。

    这一章引用了十二句古人说过的话,列举了一系列构成矛盾的事物双方,表明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统一关系,它们彼此相异,互相对立,又是互相依存,彼此具有统一性,从矛盾的观点,说明相反相成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④,冲气以为和⑤。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⑥,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⑦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⑧。

    【注释】

    ①一:这是用以代替道这一概念的数字表示,即道是绝对独一无二的。

    ②二:指阴气、阳气。“道”的本身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阴阳二气所含育的统一体即是“道”。因此,对立着的双方都包含在“一”中。

    ③三:即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成万物。

    ④负阴而抱阳:背阴而向阳。负:背。

    ⑤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互相冲突交和而成为均匀和谐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统一体。冲:冲突、交融。

    ⑥孤、寡、不谷:这些都是古时候君主用以自称的谦词。

    ⑦强梁:强而有力者。

    ⑧教父:生则称母,教则称父。有根本和指导思想的意思。父,有的学者解释为“始”,有的解释为“本”,有的解释为“规矩”。

    【译文】

    道以其看不见的手创造了一个可以裂变成任何物种的基本因素:这个基本因素由一个裂变为二个,产生了天和地:由两个裂变成为三个,产生了可以养育万物的自然环境;由天地和可以养育万物的自然环境而产生了万物。世间的万事万物都背负着阴而怀抱着阳,中间用气把阴阳调合在一起。世间的大多数人所厌恶的,惟有孤、寡和不谷,而王公却把孤、寡和不谷作为自己的称谓。因此,对于世间万物而言,有时损害它反而使它得益,有时让它得益它反而受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横霸道的人不得好死,我要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解析】

    这一章的前半部分讲的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老子说到“一”、“二”、“三”这几个数字,这并不是把一、二、三看作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它们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老子还讲了矛盾的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事物相反相成;双方并非不变,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这一章再次表达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第四十三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①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②,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③及之④。

    【注释】

    ①驰骋:形容马奔跑的样子。

    ②无有入无间:无形的力量能够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无有:指不见形象的东西。

    ③希:一本作“稀”,稀少。

    ④及之:比得上。

    【译文】

    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却能在最坚硬的东西中往来穿梭。它能以“无有”之柔,进入“无间”之强,由此我才知道“无为”的益处所在。不言之教和一切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好处,天下几乎没有什么其他东西能比得上。

    【解析】

    此章老子讲道在创造世间的万事万物时,都采用阴阳合体的办法,在阴阳之间用气进行隔离,以气调合阴阳。老子所讲的道,强调的是阴阳的均衡。他认为:道的运行规律就是掌握阴阳的均衡,道在对世间的万事万物施以制约的手段时,阳盛则抑阳补阴,阴盛则抑阴补阳。增益与受损,增益属于阳,受损属于阴。人如果强行使自己多得增益就要受到道的惩罚,如果实行无为从而受损,将能得到道的关照。不言之教和无为之治都是以阴柔为其宗旨的,所以老子总是强调为人要顺其自然,为治要无为而治。

    空气、水乃是无形的东西,愈是无形的东西,所产生的力量愈大。君不见水滴石穿,风吹树拔,但很少人能懂得这个道理。

    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①?得②与亡孰病③?是故,甚爱必大费④,多藏必厚亡⑤。故知足不辱⑥,知止不殆⑦,可以长久。

    【注释】

    ①多:轻重的意思;货,财富。

    ②得:指名利。

    ③病:有害。

    ④甚爱必大费:过于爱名就必定要付出很大的耗费。甚:过分。费:损耗,损伤。

    ⑤多藏必厚亡:丰厚的藏货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

    ⑥故知足不辱:今本没有“故”字,据帛书补之。

    ⑦殆:危殆。

    【译文】

    名位与身家性命相比哪个更重要?身家性命和财物相比哪个更有价值?获取与丢失相比哪个更有害?从上述比较出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过分爱惜自己的名位必然会付出更多的代价,过多积累财富必然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人如果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什么祸患,由此才可以保得生命的长久。

    【解析】

    此章老子讲的是如何看待人生追求的问题。老子认为:人的最高追求应该是生命的长久,而名位、财物等都要耗费人的精力,从而损伤人的寿命。因此为人要学会知足长乐、适可而止。

    这一章是以名与货和人的自身价值对比,也就是要人自重、自爱。虚名和人的生命、货利与人的价值哪一个更可贵?这是老子在本章里向人们提出的尖锐问题,这也是每个人都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老子宣传的是这样一种人生观,人要贵生重己,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知足知乐,这样才可以避免遇到危难。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①若缺,其用不弊②。大盈若冲③,其用不穷。大直若屈④,大巧若拙,大辩若讷⑤。静胜躁,寒胜热⑥。清静为天下正⑦。

    【注释】

    ①大成:最为完满的东西。成:完美也。

    ②弊:敝,穷尽。

    ③冲:盅也,中空。

    ④屈:曲。

    ⑤讷:拙嘴笨舌。

    ⑥静胜躁,寒胜热: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

    ⑦正:通“政”。

    【译文】

    即使是天下最完美的东西,都好似有缺陷,但无损它的效用;即使是天下最充实的东西,都好像虚空,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最正直的人,有时也须委曲求全;最有巧思的人,有时也须笨拙行事;最能巧辩的人,有时也会显得木讷难言。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因此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解析】

    这一章在内容上和行文上,都可以说是四十一章的继续,是讲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

    “大成若缺,其用不敌;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是讲道之理念的本质。道的理念是非常成熟和完满的理论,但有些人不能正确理解它,因为在这些人看来,好像这个理论缺少现实指导意义。“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是举例说明道的理念之所以容易被人误解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人们的感觉和认识上常常出现误差,比如把特别直的东西看成弯的,把非常巧的东西看成拙的,把非常能思辩的人看成木讷的人一样。

    实际上,这个理论的价值就是它适用于对任何事物的指导,是个普遍真理。

    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①走马以粪②,天下无道,戎马③生于郊④。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⑤。

    【注释】

    ①却:屏去,退回。

    ②走马以粪:此句意为用战马耕种田地。走马:战马。粪:耕种,播种。

    ③戎马:战马,配备戎装之骑。

    ④生于郊:指牝马生驹于战地的郊外。

    ⑤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这一种满足,才是永久的满足。

    【译文】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做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一切的灾祸都出于不知足,一切的罪过都由于贪欲。所以,“知足”这一种满足,才是永久的满足。

    【解析】

    此章是老子一贯的反对战争的思想的再阐述。与此前对反对战争的论述不同,此前老子多从战争的危害和战争的违道上去阐述。

    贪欲引起战争,战争导致亡国灭种。老子认为战争是由于封建统治者不知足、贪心重所引起的,只要是能知足,满足于现状,不贪求什么,就不会发生战争。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①,见天道②。其出弥③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④,不为⑤而成。

    【注释】

    ①窥牖:窥,从小孔隙里看。牖:窗户。

    ②天道: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③弥:越。

    ④不见而明:此句意为不窥见而明天道。一本作“不见而名”。

    ⑤不为:无为、不妄为。

    【译文】

    不用出门,就知道天下所发生的大事;不用开窗往天上看,就知道天道的运行规律。行走的地方越远,所知道的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亲见而能了解 “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解析】

    这一章主要谈的是哲学上的认识论,讲如何认识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是讲对事物的认识不必借助眼、耳、鼻、舌、身的感觉器官去感知,只须用头脑去思考就够了。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是用圣人的不行、不见和不为来说明立论的正确。老子这里所说的圣人并非指哪些人物,而是由于当时都有盲目崇拜圣人的心理,所以老子以圣人之如何如何来强化论证的力度。

    老子强调内省功夫的重要,他认为认识客观事物不必到实践中去,只要坐在屋子里潜心思考就行了。老子的这一思想与后来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所提倡的“顿悟”很相似。佛经说佛祖盘腿坐在菩提树下,七日七夜下吃不喝苦心冥想,终于悟得了佛法。老子的这一思想,是与他的无为而无不为的世界观紧相互应的,也可以说是其自然无为思想在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上的运用。

    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日益①,为道日损②,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③,取④天下⑤常以无事⑥;及其有事⑦,不足以取天下。

    【注释】

    ①为学日益:为学,是反映探求外物的知识,做学问。此处的“学”当指政教礼乐。益:指增加人的智巧。

    ②为道日损:为道,是通过冥想或体验的途径,领悟事物未分化状态的“道”。此处的“道”,指自然之道,无为之道。日损,指情欲文饰日渐泯损。

    ③无为而无不为: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④取:治、摄化之意。

    ⑤天下:治理天下

    ⑥无事:即无扰攘之事。

    ⑦有事:繁苛政举在骚扰民生。

    【译文】

    做学问贵累积,要一天比一天增进;修道贵减私欲,要一天比一天减少,最后至于无为的地步。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解析】

    本章讲“为学”和“为道”的问题。老子先讲“为学”,是求外在的经验知识,经验知识愈积累愈多。他轻视外在的经验知识,认为这种知识掌握得越多,私欲妄见也就层出不穷。

    人之欲私不去,则学问之功不纯;名利之心不除,则大道之理不得。只有“清静无为”,没有私欲妄见的人才可以治理国家。因而,老子希望人们走“为道”的路。“无为”表面看来,似乎是一种后退的手段,但真正的目的,则在于避开前进中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占据主动,以达到“无不为”的最终目的。

    第四十九章

    【原文】

    圣人常无心①,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②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③焉为天下浑其心④,百姓皆注其耳目⑤,圣人皆孩之⑥。

    【注释】

    ①常无心:一本作无常心。意为长久保持无私心。

    ②德:假借为“得”。德:得也。

    ③歙歙:收敛状。歙:意为吸气。此处指收敛意欲。

    ④浑其心:使人心思化归于浑朴。

    ⑤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都使用自己的智谋,生出许多事端。

    ⑥圣人皆孩之:圣人使百姓们都回复到婴孩般纯真质朴的状态。

    【译文】

    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了,从而使人人向善。对于诚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于不诚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可以得到诚信了,从而使人人守信。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欲望,使天下的心思都归于浑朴。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

    【解析】

    此章老子讲“圣人”的人际交往观。他认为:道德修养完美的人必须具备两方面的人格修养:一是不善善亦不恶恶,要做到善者善待,恶者亦善待;信者信待,不信者亦信待。二是没有自身的利益追求,以每一个百姓的利益为利益,尽自己所能,满足每一个老百姓的要求。这两方面的人格要求都是从自然无为的道理生发出来的。

    “圣人”是老子理想中的执政者。老子把以“道”治天下的希望寄托给一个理想的“圣人”,在他的治理下,人人都回复到婴儿般纯真的状态。

    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①,生之徒②,十有三③;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④,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⑤。盖闻善摄生者⑥,陆行不遇兕⑦虎,入军不被甲兵⑧。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⑨。

    【注释】

    ①出生入死:出世为生,入地为死。一说离开了生存必然走向死亡。

    ②生之徒:生之徒即长寿之人。徒,应释为类。

    ③十有三:十分之三。

    ④人之生,动之死地:人本来可以长生的,却意外地走向死亡之路。

    ⑤生生之厚:由于求生的欲望太强,营养过剩,因而奉养过厚了。

    ⑥摄生者:摄生指养生之道,即保养自己。

    ⑦兕:似牛,属于犀牛类的动物。

    ⑧不被甲兵:战争中不穿铠甲。

    ⑨无死地:没有进入死亡范围。

    【译文】

    综观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历程,长寿者只不过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也有十分之三,人为了谋生而客死他乡的人又有十分之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人们都把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看得太重的缘故。曾经听到有人说过: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躲避犀牛和老虎,在军队里当兵也不穿铠甲。犀牛遇到他也不顶他,老虎遇到他也不扑他,与人对阵兵器也砍刺不到他。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他还没有到应死的时候,也没有到应死的地点。

    【解析】

    趋吉避凶,不过分贪求情欲,乃自然养生之道,可保百年之身。人们只要能够依照天道行事,他就不会走向死亡的领域,外患也就不能侵入其身——这便是老子的无为思想,无所为便能得到一切。

    老子生在乱世,诗歌因时而作。他看到人生危机四伏,生命随时随地受到威胁,因此主张不要靠战争、抢夺来保护自己,不要以奢侈的生活方法来营养自己,而是清静无为、恪守“道”的原则。不妄为、不伤害别人,别人自然也就不会伤害你。这就可以排除造成人们寿命短促的人为因素,可以使人延年益寿。老子以无所为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人们进行教导,帮助人们分析利与弊,是希望人们能够做到少私寡欲、清静质朴、纯真自然。

    第五十一章

    【原文】

    道生①之,德畜②之,物形③之,势④成⑤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⑥。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⑦,养⑧之覆⑨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⑩。

    【注释】

    ①生:创造,生化。

    ②畜:畜养,包容。

    ③形:成形。

    ④势:万物生长的自然环境。

    ⑤成:成就。

    ⑥莫之命而常自然:不干涉或主宰万物,而任万物自化自成。

    ⑦亭之毒之:化育它。毒,成熟。

    ⑧养:爱养、护养。

    ⑨覆:覆盖,保护之意。

    ⑩玄德:即上德。它产生万物而不居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有深而不可测之德。

    【译文】

    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各种物质合成万物的各自形状,自然变化的规律促使万物成长壮大,所以万物没有不崇敬道且看重德的。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看重,就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顺其自然。因而,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生长万物而不居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解析】

    本章讲的是“德” 和“道”的作用。 “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但“道”和“德”并不干涉自然界万物的生长繁衍规律,而是顺其自然,任其发展。“德”是“道”的化身,是“道”的人世间的具体作用。“道”和“德”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了解到“道”、“德”与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老子提出“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见解,说明万物是在无为自然状态中生长的。

    万物的生长、发育、繁衍,完全是处于自然状态下各自适应着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而生长的,并不含有什么主观的意识,不可能有所谓主持者加以安排,然后才能生长的,整个过程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不具有任何目的,而且不被占居、不被主宰。

    这便是老子无神论的思想。他反对鬼神术数、有神论的表现,否定了作为世界主宰的神的存在,这在当时的思想领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第五十二章

    【原文】

    天下有始①,以为天下母②。既得其母,以知其子③;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④,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⑤,终身不救。见小曰明⑥,守柔曰强⑦。用其光,复归其明⑧,无遗身殃⑨,是为袭常⑩。

    【注释】

    ①始:本始,此处指“道”。

    ②母:本、根源,此处指“道”。

    ③子:末、派生物,指由“母”所产生的万物。

    ④. 塞其兑,闭其门:塞住嗜欲的孔穴,闭上欲念的门径。兑,指口,引伸为孔穴。门,指门径。

    ⑤开其兑,济其事:打开嗜欲的孔穴,增加纷杂的事件。

    ⑥见小曰明:能察见细微,才叫做“明”。小,细微。

    ⑦强:强健,自强不息。

    ⑧用其光,复归其明:光向外照射,明向内透亮。发光体本身为“明”,照向外物为光。

    ⑨无遗身殃:不给自己带来灾祸。

    ⑩袭常:袭承常道。

    【译文】

    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这个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叫做“明”;能够持守柔弱的,叫做“强”。运用其光芒,返照内在的明,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叫做万世不绝的“常道”。

    【解析】

    本章讲述了在哲学上的认识论问题。在本章中,老子又一次使用了“母”、“子”这对概念。所谓“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正是把概念形成的理论证明,当作对具体事物认识的方法了。

    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所生,道是天下万物的母亲,自然天地万物皆生于道,就必须接受道的统驭和支配。道是不可感知的,道也不会像人类那样用语言对人发出指令,但是道可以通过它的表现形式德让你体会得到道对天地万物的要求。修德就是体道,就是顺从于道。自然和无为是道之德的本质属性,因此顺从于道就是实行自然无为。

    此章老子所讲的顺从于道亦是强调:不能接受世俗物欲的诱惑,不能为满足物欲去奔波劳顿。在此章老子用母子关系去比附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子女的血管中流淌着母亲的血,应该具有母亲的品性,因此天地万物都应该承袭母亲的品性,而像母亲所表现于外的德那样,做到自然无为。

    老子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引用了辩证的方法,他的“知母”、“知子”的观点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之一,这种思想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引领了新一轮的文化思潮。

    第五十三章

    【原文】

    使我①介②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③是畏。大道甚夷④,而民好径⑤。朝甚除⑥,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⑦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⑧竽。非道也哉!

    【注释】

    ①我:我,指有道的圣人。老子在这里托言自己。

    ②介:微小,一点点状。

    ③施:斜行。

    ④夷:平坦。

    ⑤径:小径。

    ⑥除:治理。

    ⑦厌:通“餍”,饱足。

    ⑧盗:偷盗。

    【译文】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顿然领悟到一个道理:在宽阔的大路上行走,最怕的是走了斜路,这就是为什么大道非常宽阔平坦,而老百姓却喜好走小径的道理。朝阳最明亮的时候它就跃出了地平面,田地过多就出现了荒芜的现象,仓库过大里面就显得空虚。穿华美的衣服,佩带锋利的宝剑,吃美食饮美酒甚至到厌食的地步,拥有的财产达到用不完的程度,这是强盗头子所为,是违背道的。

    【解析】

    此章老子通过讲过犹不及的道理,引申出在人生历程中奢侈不如简朴的道理。

    “朝甚除”,是指早晨的天空到了最明亮的时候太阳也就升高了。对此句的理解,诸家多数人认为朝是朝庭之朝,从而此句意为:把朝庭装饰得华美;又把“田甚芜”、“仓甚虚”理解为:由于朝庭装饰华美了,从而使田园非常荒芜,仓库非常空虚。愚以为,此解很难说得通,一是此句并无因果关系,完全是一种并列的语句形式;二是老子在此一段并没有论及人事,只是在说明一个过犹不及的道理。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资货有余,是为盗竽,非道哉”是从上述的自然之理而推及人事,人事的发展亦与自然之理一样,过犹不及,因而奢侈不如简朴。老子一向认为道之理在于为用不为利,为腹不为目,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索取以可资生为度,超过这个度就要受到道的惩罚。老子认为,拥有的资财应有正常之度,超过了这个度,余下的资财就犹如盗窃来的一样。

    第五十四章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①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②。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③;修之于邦④,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⑤,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注释】

    ①抱:抱持。

    ②子孙以祭祀不辍:辍,停止、断绝、终止。此句意为:祖祖孙孙都能够遵守“善建”、“善抱”的道理,后代的香火就不会终止。

    ③长:尊崇。

    ④邦:一本作“国”。

    ⑤故以身观察,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自身察看观照别人;以自家察看观照别家;以自乡察看观照别乡。

    【译文】

    善于立法的人自己就被禁锢在法律的规范之内拔不出身子,善于聚拢徒众的人自己也被聚拢在徒众之中脱不出自身,子孙对其的祭祀总不间断。把德修炼到一个人身上,德表现出来的是纯真;修炼到一家,德表现出来的是富裕;修炼到一乡,德表现出来的是邻里相处和睦久远;修炼到一邦,德表现出来的是丰饶;修炼到整个天下,德表现出来的则是自由平等。因此以是否纯真去观察一个人是否有德,以是否富裕观察一个家是否有德,以邻里相处是否和睦久远观察一个乡是否有德,以邦国的经济是否丰饶观察一个邦国是否有德,以天下百姓是否都自由平等观察天下是否有德。我凭借什么去确认天下的社会状况是好还是坏呢?就是靠用这个标准。

    【解析】

    此章主旨与儒家“格物、致知、诚意、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不谋而合。

    老子认为:法家以法制以求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儒家以聚徒讲学以求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都是有为,都是不但禁锢他人也禁锢自我的做法。道之德的理念,是自然无为的理念,应该用自然无为去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在老子的理想之中,以自然无为去修身,那么就会人人都变得纯真,从而消除了人心险诈;以自然无为去齐家,那么家族成员都以纯真无诈事家,从而家庭也会成为富裕的家庭;以自然无为去与乡邻相处,那么人人都以纯真对人,从而乡邻之间也能和睦久远;以自然无为去治理邦国,邦国也能兴旺发达;以自然无为去治理天下,天下百姓就都能获得自由平等。

    第五十五章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①。毒虫不螫,猛兽不据, 攫鸟②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 ③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④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⑤。

    【注释】

    ①赤子:天真无邪的婴儿。

    ②攫鸟:用脚爪抓取食物的鸟,例如鹰隼一类的鸟。

    ③ :高高地举起。

    ④使:支配。

    ⑤已:完了。

    【译文】

    含德深厚的人,有如婴儿般的天真无邪,与人无争、与物无害,故而毒蛇害虫不会伤他,猛兽野狼不会吃他,秃鹰凶鸟不会抓他。他的筋骨很柔软,小拳头却握得很紧。他不知男贪女欢之事,小生殖器却时常勃起,这是他精气足的缘故。他整天啼哭,喉咙却不会沙哑,这是他元气纯和的缘故。能保住这种纯和之气,叫“常”;能经常秉持常道,自我省察,叫作 “明”。 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死亡。

    【解析】

    老子一谈到修养工夫,往往拿婴儿作比喻。婴儿最自然,饱则喜,湿则叫,饿则哭,困则睡。道全德备的圣人,要向婴儿看齐。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是讲修德乃至深厚之境的好处。“未知牝牡之合而 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是讲阴阳的调和不必刻意为之,只要顺其自然,阴阳自会自动调节。

    老子认为:宇宙中每一种物体又都有阴阳两种属性,就生物来说,有以阴为其主体的牝,有以阳为其主体的牡。牝、牡的阴阳平衡是以xìng交配的形式出现,当牝之阴盛、牡之阳盛之时,通过牝牡交合,就可实现阴阳平衡。因此牝、牡的xìng交配,并非只是一种生物意识的反映,而更是一种阴阳平衡的需要。“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就是说以阳为其主体的牡之性器官的勃起,并非仅是意识中的性欲念所使然,更为重要的是牡之体内阴阳失衡,阳过盛之所至。婴儿并不懂得牝牡之合,但yīn茎也会勃起就是明证。

    老子又认为:除物种之有阴体、阳体之分,可通过牝牡交合实现阴阳平衡外,万物又都为阴阳之合体,中间以气之运行自动调节阴阳之平衡。“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就是说体内阳过盛,气自动抑阳,冲击声带以泄阳。终日号是气自动抑阳的表现,通过号以达阴阳之衡,所以号而不哑。否则婴儿本无欲念之想,何以号之?

    此章老子通过讲“德修至深厚之境就达到自然无为之境,到达自然无为之境就能实现百害不侵”,从而阐述人之本体的阴阳调合不必刻意为之,只要顺其自然阴阳自会自动调合。

    第五十六章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②,是谓玄同③。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注释】

    ①塞其兑,闭其门:塞堵嗜欲的孔窍,关闭起嗜欲的门径。兑:穴窍。

    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此句意为挫去其锐气,解除其纷扰,平和其光耀,混同其尘世。纷:纷争,纠纷。光:光芒。尘:尘土,尘垢。

    ③玄同:玄妙齐同,道德很高的人。

    【译文】

    通达道的理念的人不用语言去表达道,用语言去表达道的人是不懂得道的人。懂得道的理念就要堵塞住那些可视、可听、可味的信道,关闭住那些世俗烦扰可以进入的门户,挫磨自己那些锋锐之处,解除自己那些无谓的纷扰,掩去自己的光芒,混同于尘世,同道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说的同于道。因此就应该做到:对待他人不可因其与自己亲近而亲近他,不可因其与自己疏远而疏远他;不可因其曾有利于自己而还利于他,不可因其曾有害于自己而害他;不可因其尊敬自己而尊敬他,不可因其轻贱自己而轻贱他。由此就能够得到普天下之人的爱戴。

    【解析】

    此章老子主要论述人如何才能同于道的问题。老子认为:人的品性的最高修为就是同于道,即以道之品性为己之品性。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说道具有挫磨万物锋锐、解除万物纷扰、把光和热均匀分配给万物、为万物创造一个可资生存的大地的功能。人要按照道的要求自行挫磨去自身之锋锐,自行解除自身之纷扰,自行与道融为一体。怎样按照道的要求去同于道呢?具体应做到“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第五十七章

    【原文】

    以正①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②:天下多忌讳③,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④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注释】

    ①正:正道。

    ②以此:用这个事实。

    ③忌讳:禁令、避讳。

    ④奇物:淫巧奇异之物。

    【译文】

    治理国家要用正道,用兵要用奇道,夺取天下要用和平的方式。我是如何得出上述结论的呢? 因为我发现这样一些事实:人世间存在的忌讳越多,老百姓就越贫穷;老百姓手里占有的武器越多,国家越不安定;人的创造力越高,邪风怪事越不断地涌现;国家的法令越多,盗贼越多。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做到了无为,老百姓就自我化育;我喜欢安静,老百姓就自然走入正道;我坚持与邻邦和平共处,老百姓就自然可以富裕起来;我没有对物质利益的穷奢极欲的追求,老百姓自然也会养成淳朴节俭的习惯。”

    【解析】

    此章老子讲的是在道的理念所指导下的为政之道。老子的《道德经》在阐述为政之道时,通篇都贯穿着自然无为的思想,他从不同侧面纵谈自然无为的必要性。此章他从为政的总原则、历史的经验教训、统治者的表率作用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他自己的治国方略。

    与前些章只强调以自然无为治国不同,在此章老子也承认当其时代亦需要对民有所规范,但这种规范应该从大的方面着手,不应抓鸡毛蒜皮的小事;应该以不伤害老百姓为原则,所做规范的内容条款应该是含蓄的,使人感觉不到的。应该说老子的意思还是强调为政要自然无为,有为只是暂时的,一旦民之迷成民之明,有为应该马上转为无为,而且即使有为,也应是有限度的为。

    第五十八章

    【原文】

    其政闷闷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⑤。人之迷,其日固久⑥。是以圣人方而不割⑦,廉而不刿⑧,直而不肆⑨,光而不耀⑩。

    【注释】

    ①闷闷:浑朴宽厚的意思。

    ②淳淳:纯朴厚道。

    ③察察:严厉、苛刻。

    ④缺缺:抱怨,不满足。

    ⑤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方正、端正。奇,反常、邪。善,善良。妖,邪恶。这句话意为:正的变为邪的,善的变成恶的。

    ⑥人之迷,其日固久:人的迷惑于祸、福之门,而不知其循环相生之理者,其为时日必已久矣。

    ⑦方而不割:方正而不割伤人。

    ⑧廉而不刿:廉,锐利;刿,割伤。

    ⑨直而不肆:直率而不放肆。

    ⑩光而不耀:光亮而不刺眼。

    【译文】

    为政宽厚浑朴,人民就纯厚忠诚;为政者精明严苛,人民就狡黠、抱怨。所以灾祸的里面隐藏着幸福,幸福的下面也往往潜伏着灾祸,谁又知道他的究竟呢?它们并没有绝对的标准。

    正的可以转变成邪的,善的可能演变成恶的,人们已被它迷惑很久了。 因此圣人的处世治事,方正但不至于生硬,廉洁但不会去伤人,正直但不会放肆,展现光芒但不刺眼。

    【解析】

    本章讲的是政治、社会、人生方面的辩证法原理。有关本章的探讨,学者们各抒己见,有的学者认为各段落之间的文义不一致,不连贯,但是我们依然尊重了原文。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句,古往今来都是著名的哲学命题,往往被学者们征引来说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认识事物的辩证方法,是老子哲学研究上最浓重的一笔。

    虽然老子的辩证法已经具备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的性质,但是老子还没有把客观辩证法作为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最一般的规律提出来。

    第五十九章

    【原文】

    治人事天①,莫若啬②。夫唯啬,是谓早服③;早服谓之重积德④;重积德则无不克⑤;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⑥,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⑦,长生久视⑧之道。

    【注释】

    ①治人事天: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气、养护身心。

    对“天”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为保养天赋。

    ②啬:悭吝,俭;啬夫:农夫。

    ③早服:早为准备。

    ④重积德:不断地积德。

    ⑤克:克服。

    ⑥有国之母:含有保国的意思。母:根本之道。

    ⑦根、柢:直根曰柢,须根曰根。

    ⑧长生久视:长久地维持、长久存在。

    【译文】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爱惜精神,得以能够做到早做准备;早做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没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国运长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长久维持之道。

    【解析】

    老子认为:无论是“治人”还是“事天”,都要本着节俭少费的原则。节俭少费的原则是符合道的,顺从于道做什么事都不会出现险阻,按照它的原则治理国家就会长治久安。

    “若知其极”是指不知道事物矛盾的双方可以使矛盾激化到什么样的情形。为什么不知道? 因为顺从于道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形,没有出现所以不知。“有国之母”,是指使国家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亦即指节俭少费,老子把节俭少费比作使国得以存在的母亲,是极言节俭少费之重要。“长生久视”,是指人的生命之长久,眼睛可以看得见的事物之长久。

    第六十章

    【原文】

    治大国,若烹①小鲜②,以道莅③天下,其鬼不神④。非⑤其鬼不神,其神不伤⑥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⑦。

    【注释】

    ①烹:烹煮。

    ②小鲜:小鱼。

    ③莅:临,即治理。

    ④神:灵验,神奇,意即不能作法。

    ⑤非:非但,不仅。

    ⑥伤:妨害。

    ⑦故德交归焉:让人民享受德的恩泽。

    【译文】

    治理大国就像烹煎小鱼一样必须小心谨慎。以道的理念作为统辖天下的根本法则,那些妖魔鬼怪也没有神通了。这倒不是因为那些鬼怪的神通消失了,而是它们的神通伤害不了人了。不但鬼怪的力量不足以伤害人,而且统治者也不伤害老百姓了。因而鬼怪也没有机会去伤害人了。如果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就可以让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泽。

    【解析】

    此章老子所强调的仍然是自然无为。“以道莅天下”就是强调以自然无为去治理天下。“治大国者若烹小鲜”,“小鲜”就是小鱼,小鱼没有长成,骨弱肉薄,如不断翻折,势必将小鱼煎碎。老子以此喻治国必须坚持政策的一贯性,政策多变势必扰民。遵一法以治天下,即是无为,老子实际要说的还是无为而治的思想。

    “以道莅天下”就是用自然无为去治天下,“其鬼不神”,“其鬼”在这里实际是指那些仗恃统治者而残害百姓的官吏。下文“圣人亦不伤民也”实是为“其鬼”所做的注脚,有谁可以仗恃圣人而害人?惟官吏耳! 老子以圣人指统治者,以鬼怪指官吏,实具有极大的讽刺意味。

    第六十一章

    【原文】

    大国者下流①,天下之交②,天下之牝③。牝常以静胜牡④,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⑤,小国不过欲入事人⑥。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注释】

    ①下流:居于下游、卑下之处。

    ②交:交会之处。

    ③牝:雌性。

    ④牡:雄性。

    ⑤兼畜人:把人聚在一起加以养护。

    ⑥入事人:服事于大国。

    【译文】

    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静守定而胜过雄强,这是因为它居于柔下的缘故。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和依赖;小国对大国谦下忍让,就可以见容于大国。所以,或者大国对小国谦让而取得大国的信任,或者小国对大国谦让而见容于大国。大国不要过分想统治小国,小国不要过分想顺从大国,两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国特别应该谦下忍让。

    【解析】

    此章老子讲邦国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提出了邦国之间的交往原则是“以下以取”和“下而取”的论点,特别强调“大者宜为下”。老子此一论断是针对春秋之时,大国常以暴力吞并小国的实际情况而发,期望通过此论达到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的目的。

    “天下之牝,常以静胜牡。牝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是讲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就如生物界的雌雄交配一样,雌静雄动,而雌能耐久,所以雌胜雄。以此现象推及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应像雌雄之性之交合一样,大国应以静而吸纳小国。所谓的静就是不能以强力去侵扰小国,而应与小国和平共处,以博得小国之信任,从而归附。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是讲小国以谦下对待大国,这样就能取得大国的信任。此句之“下”与上文之下不同,大国强,小国弱,小国之于大国显然处于受支配之地位,所以应以忍让和谦下去对待大国,使大国不出现疑心。

    “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是讲为何要为下。为下是一种达到目的的策略。小国以依附于大国为目的,所以小国取大国,是取得大国军事上的帮助;小国依附大国就是要寻找靠山。

    “大者宜为下”是此章所论的主旨所在。在春秋之际大国常以武力而灭小国,小国为求生存,在某大国向其加以武力侵凌时,往往以归附于另一大国以求军事援助,因此战争频仍。所以老子认为:大国以宽容的精神去对待小国,就能收服小国,从而也避免了战争。

    第六十二章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①,善人之宝②,不善人之所保③。美言可以市尊④,美行可以加人⑤。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⑥,虽有拱璧以先驷马⑦,不如坐进此道⑧。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⑨,有罪以免邪⑩?故为天下贵。

    【注释】

    ①奥:一说为深的意思,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另一说是藏,含有庇荫之意。其实两说比较接近,不必仅执其一。

    ②宝:宝贝。

    ③不善人之所保:不善之人也要保持它。保:庇护。

    ④美言可以市尊: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敬仰。

    ⑤美行可以加人: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加人:加人一等。

    ⑥三公:大臣,即太傅、太师、太保。

    ⑦拱壁以先驷马:拱壁,指双手捧着贵重的玉;驷马,四匹马驾的车。古代的献礼,轻物在先,重物在后。

    ⑧坐进此道:献上清静无为的道。坐:正襟危坐,以示隆重。

    ⑨求以得:有求就得到。

    ⑩有罪以免邪:有罪的人得到“道”,可以免去罪过。

    【译文】

    “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需要的时候还要求它庇护。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解析】

    此章老子主要阐述道的宝贵和修道所应坚守的正确目的。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是讲道的宝贵性。道的宝贵在于:道是世界物质中未被感知的存在,对万物一体同仁,它评价万物不把万物的过去行为作为评价标准,而是把现行和将来的行为作为评价标准。因此,道对于好人和坏人都是极其珍贵的宝物,同样在保全人的平安上发挥作用。

    修道的正确目的应该是以道的理念指导人的社会行为,不做违道之事,也就是不犯错误。老子的这一思想与和他同时代的儒家所提出来的“错而能改,善莫大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显然是为了感召更多的人向道。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是讲道的平等待人。也不是毫无原则地对待,而是有奖有惩。道对人的奖惩体现在道为人类设立了天子和三公上,天子和三公代表道去管理天下的百姓,去惩恶扬善。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是再次重提道之宝贵,并明确指出修道要有正确的修道目的。为了让人能了解道的宝贵程度,老子以帝王之尊的仪像来与得道相比,说即使得到了帝王之尊的地位,也不如静坐悟道。

    第六十三章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①。大小多少②。报怨以德。图③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④,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注释】

    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此句意为把无为当作为,把无事当作事,把无味当作味。为:施政,行政。

    ②大小多少: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另一解释是大的看作小,小的看作大,多的看作少,少的看作多,还有一说是,去其大,取其小,去其多,取其少。

    ③图:图谋,谋虑也。

    ④不为大:不自以为做了大事。

    【译文】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以德回报别人的怨恨。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解析】

    此章老子主要阐述他的自然无为的思想的含义。所谓无为是指为无为,因此无为的含意其实是说做任何事都不要掺杂进自身的主观意志在内,不要妄图用自身的主观意志去改变事物的客观属性,而不是什么事也不做。能够不把自身的主观意志强加于行为之中,也就做到了自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讲的自然无为其实是在讲一种抛弃主观而顺从客观的空灵澄净的思想境界。这种思想的实践解说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多事变少,少事变无,以德报怨。

    老子的哲学是一种调和的哲学,他是反对任何形式的对抗与斗争的。但老子也看到,世间之事客观上永远无法逃避矛盾与斗争的存在,因此他从“把矛盾与斗争从激烈的对抗拉回到相对平和的消弥”的愿望出发,去规划他的为无为,希望矛盾斗争在其刚刚萌生就予以消除,并通过谨慎小心的行事不产生新的矛盾与斗争。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本章主旨在于说明“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才是成就大事的必经之途。

    第六十四章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①易谋;其脆易泮②,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③;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⑤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⑥不学,复⑦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注释】

    ①兆:征兆。

    ②其脆易泮:泮,散,解。物品脆弱就容易消解。

    ③毫末:细小的萌芽。

    ④累土:堆土。

    ⑤几:几乎。

    ⑥学:这里指办事有错的教训。

    ⑦复:匡复、匡正。

    【译文】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解析】

    这一章从内容上讲与前一章相接续,仍然是谈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由于与上一章联系起来读,也可以说又返回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道理。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始于小的东西而发展起来的,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应该了解这个过程,对于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给予特别注意,杜绝它的的出现。

    老子进一步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老子依据他对人生的体验和对万物的洞察,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老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没有保持事情初始时的那种热情。老子认为,一个人应发挥智能或技能的最佳状态,只有在心理平静的自然状态下才能做到。总之,在最后关头要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出现失败的事情了。

    第六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①,将以愚之②。民之难治,以其智多③。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④;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⑤,亦稽式⑥。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⑦,然后乃至大顺⑧。

    【注释】

    ①明民:明,知晓巧诈。明民,意为让人民知晓巧诈。

    ②将以愚之:愚,敦厚、朴实,没有巧诈之心。不是愚弄、蒙昧。此句意为使老百姓无巧诈之心,敦厚朴实、善良忠厚。

    ③智多:智,巧诈、奸诈,而非为智慧、知识。

    ④贼:伤害的意思。

    ⑤两者:指上文“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⑥稽式:法式、法则,一本作“楷式”。

    ⑦与物反矣:反,通返。此句意为‘德’和事物复归于真朴。

    ⑧大顺:自然。

    【译文】

    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经常了解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和具体的事物复归到真朴,然后才能极大地顺乎于自然。

    【解析】

    此章老子重提治国方略,老子认为政治的好环,常系于统治者的处心和做法。统治者若是真诚朴质,才能导出良好的政风,有良好的政风,社会才能趋于安宁;如果统治者机巧黠滑,就会产生败坏的政风。政风败坏,人们就相互伪诈,彼此贼害,而社会将无宁日了。居于这个观点,所以老子期望统治者导民以“愚”。老子希望人们不要被智巧、争夺搞得心迷神乱,不要泯灭原始的质朴、淳厚的人性,要因顺自然,而本章所讲的“愚”,其实就是质朴、自然的另一表述。

    第六十六章

    【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①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②,必以言下之;欲先民③,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④,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⑤而不厌⑥。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释】

    ①谷:河谷。

    ②上民:居民之上。

    ③先民:居民之先。

    ④重:有压力。

    ⑤推:推举拥戴。

    ⑥厌:厌弃之。

    【译文】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解析】

    此章老子以“江海可容百谷之水,所以江海可为百谷之王”喻为政之理。这是老子《道德经》所惯用的以自然之理而推及人事之理的手法。百谷之水之所以都归入江海,是因江海所处的地理位置比百谷为低。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讲民众的感受是检验为君、为官者好坏的标准;民众的感受也是能否保住君位,官位的先决条件。

    此章与第六十一章可谓是姊妹篇,第六十一章是讲外交之道,此章则是讲内政之道。

    第六十七章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①,似不肖②。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③,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④,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⑤;俭故能广⑥;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⑦。今舍慈且⑧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注释】

    ①我“道”大:道即我,我即道。“我”不是老子的自称之词。

    ②似不肖:肖,相似之意。意为不像具体的事物。

    ③三宝:三件法宝,或三条原则。

    ④俭:啬,保守,有而不尽用。

    ⑤慈故能勇:仁慈所以能勇武。

    ⑥俭故能广:俭啬所以能大方。

    ⑦器长:器,指万物。万物的首长。

    ⑧且:犹,还要,反要。

    【译文】

    天下人能说“我道”伟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正因为它伟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那么“道”也就显得很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俭啬,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现在丢弃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丢弃了啬俭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求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援助谁,就用柔慈来保护他。

    【解析】

    这一章是“道”的自述,讲的是“道”的原则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具体运用。老子说,“道”的原则有三条(即三宝),这就是:“慈”,即爱心加上同情感;“俭”,即含藏培蓄,不奢侈,不肆为;“不敢为天下先”,是“谦让”、“不争”的思想。有“道”的人运用这三条原则,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否则,便会自取灭亡。本章实际是对《德经》三十八章以来的一个小结。

    第六十一章老子讲的是为政的外交之道,第六十六章讲的是为政的内治之道,此章则是老子综合外交、内政而讲为政的普遍之道。在单独论述外交和内政的为政之道时,老子只强调了“为下一”,此章老子在为下的基础上,提出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条原则,并据此而提出祸莫大于无敌的论点。老子认为:慈能得天助,俭能得人助,不敢为天下先则能得道之助。

    第六十八章

    【原文】

    善为士者①,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②;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③。

    【注释】

    ①善为士者:士,即武士,这里作将帅讲。此句意为善作将帅的人。

    ②不与:意为不争,不正面冲突。

    ③配天古之极:符合自然的道理。一说“古”字是衍文。

    【译文】

    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被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解析】

    这一章是专从用兵的意义上讲战略战术的原则。其中心意思在于阐明上一章所讲“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的道理。他要求人们不逞勇武,不轻易被激怒,避免与人正面冲突,充分发挥人的才智能力,善于利用别人的力量,以不争达到争的目的。老子认为,这是符合于天道的,是古老的准则。

    不争之争,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战争的最高哲学。这样的事例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比比皆是。军事上如此,人生亦然。遇事不急躁、不冲动,平心静气地认真思考,细心分辨客观现象,就可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得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第六十九章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①,而为客②;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③;攘无臂④;扔无敌⑤;执无兵⑥。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⑦,哀⑧者胜矣。

    【注释】

    ①为主:主动进攻,进犯敌人。

    ②为客:被动退守,不得已而应敌。

    ③行无行:行,行列,阵势。此句意为: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

    ④臂:意为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

    ⑤扔无敌:意为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赴。

    ⑥执无兵:兵,兵器。意为: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执。

    ⑦抗兵相若:意为两军相当。

    ⑧哀:闵、慈。

    【译文】

    自古用兵的人说得好:“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叫做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以执握一样。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悲痛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

    【解析】

    本篇从军事学的角度,谈了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老子以“主”、“客”比喻战争中的侵略者和被侵略者,主即侵略者,主动发动进攻的一方;客即被侵略者,被动应战的一方。“行无行”,犹如“为无为”,是老子的道的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行无行”就是遵道了,因此也能得道之助。以退为进,以静制动,乃战争最高指导原则。

    老子认为战争应以守为主,以守而取胜,这表现了老子反对战争的思想,同时也表明老子处世哲学中的退守、居下原则。这一章讲到“哀兵必胜,骄兵必败”的道理,成为千古兵家的军事名言。本章和前两章是相应的,都是在阐明哀、慈、柔的道理,以明不争之德。

    第七十章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①,事有君②,夫唯无知③,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④我者贵⑤。是以圣人被褐⑥而怀玉⑦。

    【注释】

    ①言有宗:言论有一定的主旨。宗:本,根源。

    ②事有君:办事有一定的根据。

    ③无知:指别人不理解。一说指自己无知。

    ④则:法则。此处用作动词,意为效法。

    ⑤贵:有如凤毛麟角更少了。

    ⑥被褐:披着粗毛衣。

    ⑦怀玉:怀抱着美玉。此处引伸为知识和才能。

    【译文】

    我讲的道理很容易明白,也很容易按要求去做,但天下人却没有人能明白,没有人能去做。常言说得好: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以我为榜样的人就更加稀少了。根据上述道理所以圣人才身披褐裘怀惴碧玉。

    【解析】

    老子慨叹大道不为人所知,不为人所行;举目斯世,相识满天下,相知无一人。圣人只好守其真,暂同其尘而已。世间最易明白的道理,人们往往不去认真研究它,反而成了最不理解的东西;世间最容易做的事,人们往往不愿去做,反而成为没人开垦的荒芜之地。而世间之事却往往是那些最容易被理解的道理才是真正的真理,最容易做的事才是最需要做好的事。

    第七十一章

    【原文】

    知①不知②,尚③矣;不知知④,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⑤。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注释】

    ①知:知道,动词。

    ②不知:无知,名词。

    ③尚:通“上”,高明。

    ④不知知: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

    ⑤病病:把病当作病。

    【译文】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解析】

    本章是“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格言的出处。在现实社会中,有一些人自以为是、不懂装懂,刚刚了解了一些事物的皮毛就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人很多。老子大不以为然,并且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老子以为:强不知以为知,病也;不强不知以为知,是不病也。只有这个态度,才能使人不断地探求真理。 “知不知”,才是最高明的。

    第七十二章

    【原文】

    民不畏威①,则大威②至。无狎③其所居,无厌④其所生。夫唯不厌⑤,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⑥,自爱不自贵⑦。故去彼取此⑧。

    【注释】

    ①民不畏威:威,指统治者的镇压和威慑。此句意为百姓们不畏惧统治者的高压政策。

    ②大威:大的暴乱,意指反抗,这个威是指人民的反抗斗争。

    ③无狎:“狎”通“狭”,意为压迫、逼迫。无狎,不要逼迫的意思。

    ④无厌:厌指压迫、阻塞的意思。

    ⑤不厌:这个厌指人民对统治者的厌恶、反抗斗争。

    ⑥不自见:不自我表现,不自我显示。

    ⑦自爱不自贵:指圣人但求自爱而不求自显高贵。

    ⑧去彼取此:指舍去“自见”、“自贵”,而取“自知”、“自爱”。

    【译文】

    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所以要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保持前者(自知、自爱)。

    【解析】

    上一章讲自知之明,是就一般情况而论的。本章着重讲统治者要有自知之明,反对采取高压政治,反对肆无忌惮地压榨百姓。他认为,老百姓一旦不畏惧统治者的残暴统治,那么可怕的反暴力斗争就要发生了。他希望统治者不要自居高贵,而要自知、自爱,抛弃自见和自贵,这样,他就不会遭到人民的反抗。

    唐太宗所提出来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为政思想,其源当在老子的“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和儒家的“以民为本”的思想。

    第七十三章

    【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①。此两者,或利或害②。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③,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然④而善谋。天网恢恢⑤,疏而不失⑥。

    【注释】

    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敢,勇敢、坚强;不敢,柔弱、软弱。此句意为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命。

    ②或利或害:勇于柔弱则利,勇于坚强则害。

    ③天之道:指自然的规律。

    ④ 然:安然、坦然。

    ⑤天网恢恢:天网指自然的范围。恢恢:广大、宽广无边。

    ⑥疏而不失: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译文】

    勇于以刚强行事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解析】

    本章主要讲人生哲学。第一层意思是柔弱胜坚强,第二层意思是天道自然。这两层意思之间是相互沟通的。

    老子认为,两种不同的勇,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一则遭害,一则存活。勇气建立在妄为蛮干的基础上,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勇气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上,就可以活命。勇与柔相结合,人们就会得到益处;勇与妄为相结合,人们就会遭受灾祸。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只要依照自然的规律变化和发展,都会有好的结果,不会有什么漏失。

    第七十四章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①者,吾得执②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③杀。夫代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⑤斫⑥。夫代大匠斫,希⑦有不伤其手者矣。

    【注释】

    ①奇:奇,奇诡、诡异。为奇指为邪作恶的人。

    ②执:拘押。

    ③司杀者:指专管杀人的人。

    ④代:代替。

    ⑤大匠:木匠。

    ⑥斫:砍削。

    ⑦希:很少。

    【译文】

    当人民不怕死的时候,为什么要以死来威吓他们呢?如果人民真怕死的话,当作奸犯科的人抓来处死后,谁还敢为非作歹?万物之生生死死,自有天道去言,你又何必代专管杀人者去杀人,就如同常人代木匠去砍削木头,很少有不伤到手的。

    【解析】

    这一章是讲老子的政治思想哲学。当时的统治者对老百姓欺压残害,根本不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而是施行苛政和酷刑,滥杀百姓,压制民众。其结果是一旦人民不忍受了,就不会畏惧死亡。

    人的自然死亡,是从“司杀者杀”的天道掌管的,但人间的君主残暴无道,把人民推向死亡线上,这从根本上悖逆了自然法则,也会因此遭到上天的惩罚。老子对于当时严刑峻法、逼使人民走向死途的情形,表示强烈的愤慨,并提出自己的批评与抗议。

    天道之恢恢,万物之生死,自有其报应,何劳人假手以代。

    第七十五章

    【原文】

    民之饥①,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②,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③,是以轻死④。夫唯无以生为⑤者,是贤⑥于贵生⑦。

    【注释】

    ①饥:谷歉收曰饥,果蔬歉收曰馑。

    ②有为:繁苛的政治,统治者强作妄为。

    ③以其上求生之厚:由于统治者奉养过于丰厚奢侈。

    ④轻死:铤而走险,以身拭法。

    ⑤无以生为:不要使生活上的奉养过分奢侈丰厚。

    ⑥贤:胜过的、超过的意思。

    ⑦贵生:厚养生命。

    【译文】

    人民之所以贫穷困苦,是由于统治者聚敛太多,赋税太重,因此人民才陷于饥馑;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是由于统治者事事干涉、政令繁苛,使人民无所适从,所以难以治理;人民之所以铤而走险,轻于犯死,是由于统治者自奉过奢,落得民穷财尽,所以人民觉得死算不了什么。只有那恬淡无欲的人,才比只顾生活享受的人要高明多了。

    【解析】

    老子在此章又对繁重的经济剥削进行指责,对统治者进行无情揭露和严正警告。他认为,税重、政烦,乃是经国济民的两大致命伤,宽容的政治比暴虐的政治要高明得多。

    “民之饥”,民众的饥饿与贫穷。在老子时代,社会的物质财富很有限,吃饱饭是民众的最为重要的生活目标。“民以食为天”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物质生产是有限的,所以老子以“民之饥”去总括人民的贫穷状态。“食税”,在春秋时代,贵族、卿、士大夫的奉禄都是以诸侯划定食邑范围的形式支付,贵族、卿、士大夫在其被划定的地域内向民众收取食税。“有为”,相对无为而提出的概念,无为是顺于自然,有为则是以威权而改变客观现状,是一种管制行为。“贵生”,以生为贵。老子认为:人的终极追求目标不应该只以生存作为目的,而应有更高的目标。按照老子的一贯思想,那个最终的目标显然就是融于道。

    第七十六章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①,其死也坚强②。草木之生也柔脆③,其死也枯槁④。故坚强者死之徒⑤,柔弱者生之徒⑥。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注释】

    ①柔弱: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

    ②坚强:指人死了以后身体就变成僵硬的了。

    ③柔脆:指草木形质的柔软脆弱。

    ④枯槁:用以形容草木的干枯。

    ⑤死之徒:徒,类的意思,属于死亡的一类。

    ⑥生之徒:属于生存的一类。

    【译文】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躯体就变僵硬了。草木生长时枝干是柔软的,死了以后枝干就枯槁了。所以强硬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解析】

    此章老子所论述的是人的德性修为问题。老子采用其惯于采用的以自然之理推及人事之理的论证方法,先以人和植物生时的躯体状态和死后的躯体状态作为比喻,说明强硬是违反自然法则的死路,柔弱是顺应自然法则的生路。但老子此论的重点并不在此,而是再一次强调人之德性修为:守柔是上乘的修为,强悍是下乘的修为。这也是老子的道柔弱胜刚强的一贯的理念。

    老子从自然界观察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道理,劝人弃强取弱,舍刚守柔。牙齿坚固,其硬无比,反而脱落;舌头柔弱软圆,得以保存。

    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不要处处显露突出,喧宾夺主。

    第七十七章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①?高者抑②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③,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④贤。

    【注释】

    ①与:通欤,语助词,当“吗”、“乎”字讲。

    ②抑:压低。

    ③人之道:指人类社会的一般法则、律例。

    ④见:表现。

    【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解析】

    此章紧承上章,上章老子讲作人的德性修为,此章老子则从道的角度指出:之所以柔弱为上,刚强为下,是因为道的法则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同时老子又指出:人之道与天之道的法则相反,亦即人的习惯做法是媚上而欺下,是拼命地搜刮穷人,再用从穷人那儿搜刮来的财货去向富者献媚。老子可谓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阶级社会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的那种见利忘义的扭曲人性。

    本文文字透露出一种朦胧的、模糊的平等与均衡思想。这是他的社会思想。他要求人类社会也应当改变“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现象,效法自然界的“损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以奉天下”,体现了他的社会财富平均化和人类平等的观念。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①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②,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③,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④。

    【注释】

    ①易:改变,替代。

    ②垢:污辱。

    ③不祥:有灾难。

    ④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好像反话一样。

    【译文】

    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它的攻坚地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对于柔能胜刚,弱能胜强的道理,天下没有人不明白,但又没有人甘于柔弱。所以圣人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这是至理名言但又好像是反话。

    【解析】

    此章老子以水的特殊作用以模拟柔能胜刚、弱能胜强的道理,主旨在于论述人之为人要勇于示弱,学会以柔克刚。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说对柔能胜刚,弱能胜强的道理,天下人都明白,但都不实行。“垢”,污垢,指以肮脏的语言或行为进行谩骂和羞辱。儒家有言“士可杀而不可辱”,正与老子所倡导的相反,但处大事而忍小辱确是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不祥”,不吉祥,指天灾人祸。国家出现天灾人祸对国君来说是一种重压,在重压之下如果采用刚硬政策则必然激起民反,只有采取怀柔之策才能渡过难关。

    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

    第七十九章

    【原文】

    和①大怨②,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③?是以圣人执左契④,而不责⑤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⑥。天道无亲⑦,常与善人。

    【注释】

    ①和:和解。

    ②大怨:大怨仇。

    ③善:好办法。

    ④左契:存根。

    ⑤责:索取所欠。

    ⑥司彻:掌管税收的官职。

    ⑦无亲:没有偏亲偏爱。

    【译文】

    调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有余留的怨恨。这能算是妥善吗?圣者虽然保存着借据的存根,但是并不向人求索偿还。有仁德的人永远持有欠据,无仁德的人则永远持着讨债的秤。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偏不倚的, 它只和善人同行。

    【解析】

    此章老子主旨仍然是论述人如何进行自我的德性修养。他以人与人之间不可能一点仇怨也没有的客观事实来说明每个人都应进行自我德性修养。人生在世与人相处,只要是熟人就难免积怨,一家人都难免有所磨擦,更何况是与他人?若想消解旧怨不结新怨,就得像圣人那样,手里拿着别人欠财物的借据,却不主动去向人讨还,借贷之人什么时候还什么时候算。绝不能像贵族的家丁那样向民众追讨租税。

    老子还警告统治者不要激化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因为积怨太深,就难以和解。用税赋去榨取百姓、用刑法去箝制百姓,都会构怨于民,而这正是治国行政的下策,一定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第八十章

    【原文】

    小国寡民①。使②有什伯③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④而不远徙⑤;虽有舟舆⑥,无所乘之;虽有甲兵⑦,无所陈⑧之。使人复结绳⑨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⑩,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

    ①小国寡民:小,使……变小。寡,使……变少。此句意为: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

    ②使:即使。

    ③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意为极多、多种多样。④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

    ⑤徙:迁移、远走。

    ⑥舆:轿子、车子。

    ⑦甲兵:武器装备。

    ⑧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

    ⑨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以绳记事。

    ⑩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

    【译文】

    最理想的社会结构是缩小邦国的疆域,使治内的百姓很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在这个小邦国里,让民众都知道爱惜自己的生命而不为货利而涉险去远方奔波;虽然有车船,但没人去乘坐;虽然有军队,但由于没有战事也无须动用。长此以往让老百姓回归到以结绳记事的那种淳朴自然的状态。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解析】

    这是老子理想中的“国家”的一幅美好蓝图,也是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农村欢乐图。老子用理想的笔墨,着力描绘了“小国寡民”的农村社会生活情景,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这个“国家”很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村庄,没有欺骗和狡诈的恶行,民风淳朴敦厚,生活安定恬淡,人们用结绳的方式记事,不会攻心斗智,也就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远途谋生。老子的这种设想,当然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研究老子小国寡民思想,要分析产生这种理想的阶级根源、时代因素以及其所企图要解决的问题。所谓小国寡民是针对当时的广土众民政策而发的。有人批评老子“忘记了在‘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原始‘乐园’中,并没有甘食美服,也没有代他们生产甘食美服的被剥削的人。老子尽管在世界观上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观上特别是在经济问题的看法上,却陷入于唯心主义的幻想”。

    这个批评是中肯的。老子面对急剧动荡变革的社会现实,感到一种失落,便开始怀念远古蒙昧时代结绳记事的原始生活,这是一种抵触情绪的发泄。

    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①不美,美言不信。善者②不辩③,辩者不善。知者不博④,博者不知。圣人不积⑤,既以为人己愈有⑥,既以与人⑦己愈多⑧。天之道,利而不害⑨。圣人之道⑩,为而不争。

    【注释】

    ①信言:信实的语言。

    ②善者:言语行为善良的人。

    ③辩:巧辩、能说会道。

    ④博:雅博,博学之义。

    ⑤圣人不积:有道的人不自私,没有占有的欲望。

    ⑥既以为人已愈有: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用来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为人:为了别人,帮助别人。

    ⑦与人:给予别人,帮助别人。

    ⑧多:与“少”相对,此处意为“丰富”。

    ⑨利而不害:使在万物得到好处而不伤害万物。

    ⑩圣人之道:圣人的行为准则。

    【译文】

    诚实的话不华丽,华美的言辞不一定诚实。德善的人不需要巧言善辩,巧辩的人德不一定善。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解析】

    本章一开头提出了三对范畴: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按照这三条原则,以“信言”、“善行”、“真知”来要求自己,做到真、善、美在自身的和谐。按照老子的思想,就是重归于“朴”,回到没有受到伪诈、智巧、争斗等世俗的污染之本性。

    本章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章,应该是全书正式的结束语。本章采用了与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三十三章、四十五章、六十四章、七十六章相类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前三句讲人生的主旨,后两句讲治世的要义。本章的格言,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例如信实、讷言、专精、利民而不争。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结合,而以真为核心。本章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