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周朝。殷商的子孙却都要服从周朝,可见天意不是固定不变的。殷商的臣下美丽睿智的,都到周都助祭。’孔子说过:‘仁德的力量是不能按人数多少计算的。君王如果重视仁德,就能天下无敌。’现在许多诸侯想无敌于天下,却又不遵循仁义之道,这就像热得厉害却不洗澡。《诗经·大雅。桑柔》说:‘谁能够热得厉害时却不去洗澡呢?’”
五
【原文】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①。’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注释】
①沧浪一诗:这四句歌辞是楚歌。
【译文】
孟子说:“怎能和不仁德的人谈论什么呢?这些人处在危险之中却心安理得,灾难临头却以为是吉利,把导致亡国灭家的事还当成是乐事。不仁德的人如果还可以和他谈论,那又怎么会发生亡国灭家的事呢?从前有首小孩子唱的歌:‘沧浪的水清亮呀,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混浊呀,可以洗我的双脚。’孔子说:‘弟子们听着!水清就洗帽缨,水浊就洗双脚,这都是水本身决定的。’对人来说,一定先有自招侮辱的地方,然后别人才会侮辱你;对家来说,一定先有自招毁灭的原因,然后别人才会毁灭它;对国来说,一定先有自讨攻伐的暴政,然后别国才攻伐它。《尚书·太甲》说:‘上天降下的灾祸可以躲避,自己作的孽却是逃不掉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六
【原文】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①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②者,鹯③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④,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⑤。’此之谓也。”
【注释】
①圹:旷野。
②爵:同“雀”。
③鹯:一种似鹞的猛禽。
④畜:同“蓄”,储备。
⑤《诗》云一句:出自《诗·大雅·桑柔》。淑:善;载:则,就;胥:皆,都。
【译文】
孟子说:“桀、纣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了自己百姓的拥戴;失去百姓拥戴,是因为失去百姓的心。得到天下有办法:得到百姓的心,就得到百姓。得到百姓的心有办法:百姓想得到的,就替他们积聚,百姓憎恶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而已。百姓归附仁德,就像水往低处流,兽往旷野走一样。所以替深潭把鱼驱赶到那里去的是水獭,替丛林把鸟雀赶去那里的是鹞鹰,替商汤、周武王把百姓赶到他们那里的是夏桀和殷纣。如果天下君王爱好仁政,那么诸侯都会替他把百姓赶到他那里,他不想得到天下,也是不可能的。可是现在那些想统一天下的人,就好像得了七年的病却要找三年的陈艾来医治一样,如果平时不注意积蓄,一辈子也找不到。如果不决心施行仁政,一辈子都会忧愁蒙受耻辱,以致于陷入身死国亡的地步。《诗经·大雅·桑柔》说:‘这些人怎么能把事情办好,只能是沉沦自溺罢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七
【原文】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②,哀哉!”
【注释】
①旷:动词,意为空出。
②由:遵循。
【译文】
孟子说:“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论什么;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一起做什么。开口就非难礼仪,这是害自己;认为自己不能坚持仁义,这是抛弃自己。仁,是人类最安乐的住宅;义,是人类最光明的大道。空着安乐的住宅不去住,放弃光明大道不去走,真是可悲呀!”
八
【原文】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①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 未有能动者也。”
【注释】
①获:取得信任。
【注释】
孟子说:“职位低却还得不到上级信任,是不能把百姓治理好的。获得上级信任有它的办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也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取得朋友的信任有它的办法,服侍父母得不到父母的信任,也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取得父母满意有它的办法,反省自己不真诚,也就不能使父母满意;使自己真诚有它的办法,不明白何为善,也就不能使自己真诚。所以,真诚是自然的规律,追求真诚是做人的规律。真诚到了极点却还不能做感动别人的事,从来没有过;不真诚是不可能感动别人的。”
九
【原文】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①,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②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
【注释】
①作:兴起。
②西伯:周文王。
【译文】
孟子说:“伯夷为躲避商纣,住到北海边上,听说文王兴起来,就兴奋地说:‘为什么不去归附呢!我听说西伯很注意赡养老人。’姜太公躲避商纣,住在北海边上,听说文王兴起来,就兴奋地说:‘为什么不去归附呢!我听说西伯很注意瞻养老人。’这两位老人是天下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们都归附文王,这就等于天下所有你老长辈都归附文王了。天下所有的你老长辈都归附文王了,他们的晚辈还能归附到哪里呢?如果诸侯中有能施行文王那样的仁政的,七年之内,一定能执政天下。”
十
【原文】
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①,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争地似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②草莱、任土地③者次之。”
【注释】
①求也一句:求:孔子的弟子冉有;季氏:当时于鲁国执掌大权的季孙氏;宰:家臣:②辞:开垦。
③任土地:以地分授百姓,使之任耕稼之责。
【译文】
孟子说:“冉求担任李氏的总管,不但不能改变季氏的德行,还把季氏的田租增长了一倍。孔子就说过:‘冉求不是我的门徒,弟子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声讨他。’从这点看,君王不施行仁政,帮助他聚敛钱财的臣下,都是被孔子唾弃的人,何况那些帮助君王进行战争的人呢?为争夺土地而进行战争,战死的人漫山遍野;为夺取城池而交战,战死的人全城都是。这就叫做为争夺土地而去吃人肉,罪行深重,即使处死也不能偿清:所以好战的人应该到最严厉的刑罚,连结诸侯挑起战争的人受次一等刑罚,迫使百姓开荒种地以求增加田租的人受再次一等刑罚。”
十一
【原文】
孟子曰:“存①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嘹②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③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④哉?”
【注释】
①存:观察。
②晾:明亮。
③眊(mào):昏暗。
④廋:藏匿。
【译文】
孟子说:“长在人身上的器官,没有比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会掩盖住一个人的邪恶。心术正,眼睛就明亮;心术不正,眼睛就浑浊。一边听一个人说话,一边看他的眼睛,这个人的内心能躲藏哪里呢?”
十二
【原文】
淳于髡①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②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注释】
①淳于髡:姓淳于,名髡,齐国人。曾仕于齐威王、齐宣王、齐惠王三朝。
②权:变通。
【译文】
淳于髡说:“男女之间传递东西时手不相互接触,这是礼的要求吗?”孟子说:“正是礼的要求。”淳于髡又问:“如果嫂嫂掉进水里,那么是否可以伸手拉她?”孟子说:“嫂嫂落水而不伸手拉她,这简直是豺狼。男女之间交接东西时手不相触碰,这是礼的要求;嫂嫂落水伸手去拽,这则是变通。”淳于髡说:“现在天下都掉进水里,您不伸手去救,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天下都掉在水里,应用道义去救;嫂嫂掉进水里,应手去拉:您要我用手去挽救于天下吗?”
十三
【原文】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曾子养曾晳①,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②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注释】
①曾哲: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 ②曾元:曾参的儿子。
【译文】
孟子说:“服侍谁最重要,服侍父母最重要。那守护什么最重要?守护自身最重要。保持了自己节操又能侍好父母的人,我听说过;丧失自身节操却能服侍好父母的人,我却没听说过。有谁不做服侍之事呢?而服侍父母是服侍的根本;有谁没有守护之事呢?而守护自身是服侍的根本。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每顿饭一定要有酒肉;撤下桌子时,一定要请示剩下的给谁;问起有没有剩下的,一定回答说‘有’。曾皙死了以后,曾子的儿子曾元奉养曾子,每顿饭也一定有酒肉,撤下桌子时,不再请示剩下的给谁了;问起有没有剩下的,就说‘没有了’。意思是将剩下的下次再送给曾子吃这就叫做供养父母的口腹。像曾子那样,那可以叫做养护父母的心意。服侍父母像曾子那样,就行了。”
十四
【原文】
孟子曰:“人不足与适①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②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注释】
①适:同“谪”,批评,指责。
②格:纠正。
【译文】
孟子说:“一个不值得指责的人,那么他怎样执政也就不值得批评。只有贤明高尚的人才能纠正君主思想上的错误。君主仁爱,就没有谁不仁爱;君主讲道义,就没有谁不讲道义;君主行为端正。就没有谁不端正。只要君主的思想端正了,国家也就稳定了。”
十五
【原文】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
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
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曰:“子来几日矣?”
曰:“昔者①。”
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
曰:“舍馆未定。”
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曰:“克有罪。”
【译文】
乐正子跟从子敖来到了齐国。乐正子去拜见孟子。孟子说:“您也来看我吗?”乐正子回答说:“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孟子说:“你到齐国几天了?”乐正子说:“昨天来的”孟子说:“既然是昨天来的,那么我说这话不应该的吗?”乐正子解释说:“因为我的住处还没找好。”孟子说:“你听说过非要找到住处才去拜见长辈的规矩吗?”乐正子 说:“我有过错。”
十六
【原文】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①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注释】
①文:修饰。
【译文】
孟子说:“仁的本质是服侍父母,义的本质服从兄长,智的本质是明白仁和义并不舍弃;礼的本质是调节、修饰上述两项内容;乐的主要是乐于实行这两项,那么快乐就产生了;快乐一旦产生就不可停止了,不可停止,就不知不觉的手舞足蹈了。”
十七
【原文】
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①厎豫②,瞽瞍厎豫而天下化,鼓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注释】
①瞽瞍:舜的父亲。
②底豫:底,致;豫,快乐。
【译文】
孟子说:“天下的人都非常高兴地归附自己,但把天下人都非常高兴地归附自己这件事,看得如同草芥一样,只有舜才能做到。这样,不能取得父母的欢心,就不可以做人;不能顺从父母的意志,就不可以做儿子。舜竭尽服侍父母的准则而他父亲瞽瞍很高兴,瞽瞍一高兴,天下的风气就大变,瞽瞍一高兴,天下父子间的准则就确定了,这就叫做大孝。”
离娄 下
一
【原文】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①,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②,卒于毕郢③(yǐng影),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④,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注释】
①诸冯、负夏、鸣条:都是地名,大致在我国东部,今已不明其详。
②岐周:周朝兴于岐一带,故称岐周。岐,山名,在今陕西岐山县。
③毕郢:地名,在今陕西咸阳市东。
④符节:古代朝廷用作凭证的信物,用竹、木或金属制成,剖成两半,各执其一,使用时以两片相合来验真假。这里用宋比喻事物两相吻合。
【译文】
孟子说:“舜出生于诸冯,后迁居到负夏,死于鸣条,应该说算是一个东方人。文王出生于岐周,死于毕郢,应该说是个西方人。他们生活的地方相距一千多里,时代相差一千多年,但能使自己的理想在中国实现,就像符节相合,完全一样。一个是先代圣王,一个是后代圣五,他们的准则却是一样的。”
二
【原文】
子产①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zhēn真)洧(wěi伟)。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注释】
①子产:春秋时郑国大夫,姓公孙,名侨,字子产。
【译文】
子产生持郑国的政治,用他所乘的车子帮别人渡过溱水和洧水。孟子说:“子产虽然给人带来点恩惠,却不懂得如何去搞政治。如果十一月修成人行桥,十二月修成车行桥,百姓就不用担心过河了。君子如果搞好了政治,出行时驱使路人回避都可以,怎能一个人一个人地帮他们过河呢?所以执政的人,若一个个地讨人们欢心,时间就太不够用了。”
三
【原文】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译文】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如果君王把臣子看做手足,那臣子就会把君王看做腹心;如果君王把臣子看做犬马,那臣子就会把君王看做平民;如果君王把臣子看做泥土小草,那臣子就会把君王看做仇敌。”
齐宣王说:“按照礼规,臣子要为曾服待过的君王穿一段时间孝服,在怎样的情况下臣子才会为他穿孝服呢?”
孟子说:“臣子的劝谏要照办,臣子的建议要听取,恩惠要落实到百姓;臣子固故离开本国,君王就要派人当向导带他出境,还要先派人到他要去的目的地作安置;离开三年不回来,才收回他的田地住房。这叫做三有礼。这样,臣子就会为他穿孝服了。现在做臣子的,劝谏不被采纳,建议不能听取,恩惠也落实不到百姓;臣子因故离开,君王就把他拘留起来,还想尽办法在他目的地设置种种障碍;离开当天,就收回他的田地和住房。这叫做仇敌,既然是仇敌,哪还有为他穿孝服的呢?”
四
【原文】
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译文】
孟子说:“如果没有罪过却把士人杀掉,那么大夫就可以离去,没有罪却把百姓杀死,那么士人就可以搬迁。”
五
【原文】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译文】
孟子说:“君王仁爱就没有谁会不仁爱,君王坚守道义就没有谁会不坚守道义。”
六
【原文】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
【译文】
孟子说:“中正的人帮助不中正的人,有才能的人提携低才能的人,所以人们乐意有贤能的父兄。如果中正的人鄙弃不中正的人,有才能的人鄙弃低才能的人,那贤能与不贤能的距离,相近得连寸也量不出来了。”
七
【原文】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译文】
孟子说:“君子在学问上达到精深的境界靠的是正确的方法,这就做到自己有所体会。自己有体会,就掌握得牢固;掌握得牢固,就会积累深厚;积累深厚,就能左右逢源,取之不尽,所以君子总要自己有所体会。”
八
【原文】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孟子说:“以善来取胜别人,是不能够取胜的;以善来熏陶别人,才能使天下人归顺。天下人心不服却能统一天下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九
【原文】
孟子曰:“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①,蔽贤者当之。”
【注释】
①不祥之实:这句话费解,古人也曾怀疑文中可能有掉的字。
【译文】
孟子说:“言论没有真实内容是不好的。不好的结果,应由埋没贤才的人来承担。”
十
【原文】
徐子①曰:“仲尼亟(qì弃)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kuài快)皆盈;其涸(hé河)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wèn问)过情,君子耻之。”
【注释】
①徐子:名辟,孟子弟子。
【译文】
徐子说:“孔子对水有几次的称赞,说‘水啊,水啊!’那他赞美水的什么呢?”
孟子说:“有源头的泉水滚滚奔流,昼夜不停,灌满坑洼,又向前进,直到大海。有源头的水就是这样,孔子正是赞美它这一点。
“如果是没有源头,七八月间,雨水集中,大水沟渠都满了,但干枯起来却很快。所以如果名声超过实际,君子认为是可耻的。”
十一
【原文】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ěr尔),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译文】
孟子说:“夏、禹不喜欢美酒,喜欢有益的话;商汤坚持中正,选拔贤才不拘于常规;周文王把百姓看做受了伤的人,(百般安抚),追求真理(永不满足),发现了却好似没发现一祥;周武王不轻慢朝廷近臣,也不遗忘边疆远臣。周公想兼有三代君王的长处,来施行四位君王的事业;他们的经验有不适合现实的,就仰头思考,黑夜接着白天继续思索;如果侥幸豁然领悟了,便坐着急等天亮实行。”
十二
【原文】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棒杌》(táo wù桃物)①,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注释】
①《乘》、《梼杌》:分别为晋国与楚国的史书名。
【译文】
孟子说:“圣王的业绩消亡了,《诗经》也就不再有新篇章了;《诗经》没有新篇章,孔子就编写了《春秋》。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都是一样的:事迹都是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类,行文都是史书的写法。(但《春秋》有它的独到之处,)孔子说:‘《诗经》扬善贬恶的旨全被我汲取了。’”
十三
【原文】
逢(páng旁)蒙①。学射于羿(yì易)②,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
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
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③侵卫,卫使庾(yú杂)公之斯④追之。子灌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⑤,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
【注释】
①逄蒙:人名,是羿的家人,也是羿的学生。
②羿:相传是夏代有穷氏部落首领,善于射箭。他推翻了夏代统治,夺得王位,不久因喜狩猎,不理民事,被家众杀死。
③子濯孺子:人名,郑国的大夫。
④庾公之斯:人名,卫国的大夫。名中“之”字是助字,古人名字中常夹一助字,下文的“尹公之他”亦是如此。
⑤尹公之他:人名,卫国人。
【译文】
逄蒙跟羿学习射箭,把羿的技术全学完了。心想天下只有羿超过自己了,于是就杀了羿。孟子说:“这事羿也有错。”
公明仪说:“好像没什么错吧。”
孟子说:“错误不过小一点罢了,怎能没有错呢?从前郑国派子濯孺子侵犯卫国,卫国派庾公之斯去追击他。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不能拿弓,我要被杀死了!’问他的驾车人说:‘追击我的人是谁?’驾车人说:‘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说:‘我能活命了。’车夫说:‘庾公之斯是卫国善于射箭的人,您倒反说“我能活命”,这是为什么呢?’子濯孺子说:‘庾公之斯跟尹公之他学射箭,尹公之他跟我学射箭。尹公之他是个正派人,他所选择的学友也一定也是正派的。’庾公之斯追上了,问:‘您为什么不拿弓?’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不能拿弓。’庾公之斯说:‘我跟尹公之他学射,尹公之他跟您学射。我不忍心反过来用您的技术害您。尽管这样,但今天的事,是国家的公事,我不敢不执行。’他就抽出箭,在车轮上敲了几下,折去了金属箭头,射了四箭才回去。”
十四
【原文】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别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译文】
孟子说“天下谈论万物的本性,只要寻求缘由就行了。这个缘由,以顺乎自然为根本。人们讨厌聪明,是因为聪明也往往会凿附会。如果聪明人像禹疏导水流一样,就没有人讨厌聪明了。禹疏导水流,就是顺着自然去做的。如果聪明人也能顺着自然去做,那就相当聪明了。天很高,星辰很远,如果能推求事物的缘由,那么千年之后的冬至日,也可以坐着就推算出来。”
十五
【原文】
公行子①有子之丧,右师②往吊。入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欢言,孟子独不与欢言,是欢简也。”
孟子闻之,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
【注释】
①公行子:齐国大夫。
②右师:官名,这里指齐王宠臣王,字子敖。
【译文】
公行子举办儿子的丧事,右师前去吊唁。一进门,有人在他进门时就跟他说话,有的人等他坐下后到他座位旁后跟他说话。孟子没有跟右师说话,右师不高兴地说:“诸位大夫都跟我打招呼,唯独孟子不跟我说话,这就是怠慢我。”
孟子听说这件事后,说“礼节规定,在朝廷中不能跨过座位互相说话,也不越过台阶相互拱手行礼。我按礼节办,子敖却以为我怠慢?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十六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译文】
孟子说:“君子与常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所怀的心思。君子把仁放在心上,也把礼放在心上。仁爱的人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会持久不变地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持久不变地尊敬他。如果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不讲理,那么君子必然自我反省:我一定是不仁爱了,我一定是失礼了。要不这事怎么会发生呢?他通过反省,自己是仁爱的,自己是有礼的,而那人还这样横蛮不讲理,君子必然再自我反省:我一定是忠诚。要是反省自己是忠诚的,那人还是这样横蛮不讲理,君子就会说:‘这不过是个狂人罢了。像这样,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跟禽兽又有什么好计较的呢?’所以君子有终生的忧虑,没有突如其来的祸患。这样的忧虑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成为天下的榜样,可流传到后世,我却还不免是一个普通人。这是可忧虑的。忧虑又怎幺办呢?力求像舜一样就行了。至于君子所担心的祸患,是没有的。不是仁爱的事我不做,不合礼节的事我不干。即使有突如其来的祸患,君子也就不必怕了。”
十七
【原文】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①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pī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注释】
①颜子:孔子弟子,即颜回,名渊。
【译文】
禹、稷都处在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而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颜子处在政治混乱的时代,住在窄巷里,一筐饭,一瓢水,别人都吃不消这种苦,颜子却一点都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孔子也称赞他。
孟子说:“禹、稷和颜回(处世态度不同),道理却是相同的。禹想着天下有被大水淹没的人,好像是自己淹没他们;稷想着天下饥饿的人,好像是自己使他们饥饿,所以这样着急。禹、稷同颜子要是换一换处境,都会这样做的(颜子也会急百姓所急,禹、稷也会自得其乐。)如果现在有同屋的人在斗殴,就要去制止他们,哪怕披头散发帽带都没有结好就去制止也行(禹、稷就像这样);如果地方上有人在斗殴,如果也披头散发顾不上结帽带就去制止,就糊涂了,哪怕关起门来都是可以的(颜子就像这样)。”
十八
【原文】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有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同“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同“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罪之大者,是则章子已矣。”
【译文】
公都子说:“匡章,全国人都说他不孝,您却与他交往,还很有礼貌地对待他,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世俗认为不孝的表现有五条:四肢不勤,不顾供养父母,是一不孝;赌博下棋喜欢喝酒,不顾供养父母,是二不孝;喜欢钱财,偏爱妻子儿女,不顾供养父母,是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耻辱,是四不孝;喜欢蛮勇,斗殴凶暴,并危及父母,是五不孝。章子在这五条里占一条吗?章子是因为父子间督策为善才彼此合不来的。督策他人为善,是朋友之间的原则;父子间相互督策为善,是最伤感情的。章子难道不想有夫妻、母子的天伦之乐吗?因为得罪了父亲,不能亲近,于是把妻子赶走了,把孩子也赶走了,一辈子不要人侍奉。他的设想,认为不这样做,就是更大的罪过,这就是章子的品行。”
十九
【原文】
曾子居武城①,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反。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沈犹行②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犹有负刍③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
子思④居于卫,有齐寇。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jí及)去,君谁与守?”
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
【注释】
①武城:鲁国邑名。
②沈犹行:曾子弟子,姓沈犹,名行。
③负刍:人名。
④子思:孔了的孙子孔,字子思。
【译文】
曾子住在武城,有越国军前来进犯。有人说:“敌寇来到了,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曾子(临行前)说:“不要让别人寄居在我的屋子里,别毁坏那些草木。”敌寇退了,曾子就说:“把我的墙屋修理好,我要回来了。”敌寇退了,曾子回来了。他的弟子说:”武城守官待您这样忠诚而且恭敬,敌寇到来,就先撤离,使百姓看您的样;敌寇一退,您就回来,这样恐怕不太好吧。”沈犹行说:“这不是你所了解的。以前先生住在我那儿,负刍作乱起祸,跟从先生的有70个人,没有一个过问这件事的。”
子思住在卫国,有齐国军队入侵。有人说:“敌寇到了,您为什么不离开呢?”子思说:“如果我离开,君王跟谁一起守卫呢?”
孟子说:“曾子、子思所走的道路是一样的。曾子,是老师,是父兄一辈的人;子思,是臣子,是地位低微的小官。曾子、子思如果换一换地位,也都会这样做的。”
二十
【原文】
储子①曰:“王使人(jiàn见)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
【注释】
①储子:齐国人。
【译文】
储子说:“齐王暗中派人偷看您,您真的有什么地方与别人不同吗?”孟子说:“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呢?就是尧舜也跟普通人相同的。”
二十一
【原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内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啊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yí移)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墙(fán烦)问,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shàn善)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注释】
①良人:当时称丈夫为良人。
【译文】
有个齐国人,和一妻一妾住在一起。丈夫每次出门,就一定吃饱了酒肉才回家。妻子问他同哪些人一块吃喝,他就说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他妻子告诉他的小妾说:“丈夫出去,就一定吃饱了酒肉才回家,问他跟谁一块吃喝,他说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从来没看到有显达体面的人上我们家来,我要暗暗察看他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早上起来,她躲躲闪闪地跟在丈夫后面,看他往哪里去,但全城并没有一个人站下来跟他说话,最后他到了城东坟地,走向祭扫坟墓的人,乞讨剩余的祭食。吃不够,又张望着到别的扫墓人那儿去讨。这就是他吃饱喝足的门道。
妻子回到家里,把实情告诉了小妾,又说:“丈夫,是我们巴望靠他一辈子的人,可是现在他居然像这样!”她就跟小妾在庭院里把她们的丈夫咒骂了一顿,一起哭泣着。但丈夫并不知道这事.歪歪倒倒、神气活现地从外面进来,又在他的妻妾面前摆起架子。
从君子看来,人们用来追求当官发财的手段,能不使他们的妻妾感到羞耻而相对哭泣的,也真是太少了。
万章 上
一
【原文】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①何为其号泣也?”
孟子曰:“怨慕②也。”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曰:“长息③问于公明高④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足恝⑤,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帝⑥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⑦天下而迁之⑧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⑨;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⑩。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注释】
①旻天:天空。
②怨慕:既怨自己不被父母喜欢,又思念她们。
③长息:公明高弟子。
④公明高:曾子弟子。
⑤恝:没有忧愁的样子。
⑥帝:尧。
⑦胥:观察。
⑧迁之:交给他。
⑨少艾:美少女。艾,美好。
⑩热中:内心焦躁。
【译文】
万章问:“大舜到田野间,对着天空又哭又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呢?
孟子说:“因为他既埋怨又思念。”
万章说:“‘父母喜欢他,就应该高兴并永远记住。父母不喜欢他,就应该辛劳而不埋怨。’那么大舜在埋怨父母吗?”
孟子说:“长息问公明高:‘大釜到田间去,我已经听您讲解过了,向苍天哭诉父母,我还不懂。’公明高说:‘这就不是你能理解的了。’公明高认为孝子之心不该无忧无虑:‘我努力耕田,尽一个做儿子的责任。父母不喜欢我,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尧派自己的孩子,其中有九个儿子两个女儿,还有百官.准备了充足的牛羊、仓库等,在田间为舜服务。天下士人很多到了舜这里,尧将对舜考察然后把天下都交给他。因为不被父母喜欢,舜就像走投无路的人无所依靠。让天下士人喜欢,这是人的欲望,但这并不能解舜的忧愁。喜欢美貌的女性,也是人的愿望,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也不能解除舜的忧愁。富裕是人的愿望,可富有天下也不能解除舜的忧愁。做大官是人的愿望,可舜贵为天子,也不能解除他的忧愁。别人喜欢、美貌的女子、富、贵,不能解除他的忧愁,只有让父母高兴才能解除自己的忧愁。人小时候,留恋自己的父母;知道喜欢女色了,就开始思念美貌少女;有了老婆孩子,就爱慕自己的老婆孩子;出仕了就爱自己的君主,要是不被君主喜欢,内心就很焦虑。大孝之人,一辈子都会爱恋他的父母。五十岁还在爱恋着父母,从大舜身上就可以看出来。”
二
【原文】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①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
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②父母,足以不告也。”
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③舜而不告,何也?”
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万章曰:“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象④曰:‘谟盖都君咸我绩⑤。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弋联,琴联,弤⑥,朕。二嫂,使治朕栖⑦。’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⑧思君耳。’忸怩⑨。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⑨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
曰:“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曰:“然则舜伪喜者与?”
曰:“否。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⑩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11)蔫;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12),难罔以非其道(13)。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奚伪焉?”
【注释】
①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语出《诗经·国风·南山》。
②怼:怨。
③妻:嫁女。
④象:舜的同父异母弟。
⑤谟盖都君成我绩:谋杀舜都是我的功劳。谟,谋划。盖,井。指疏井时杀害舜的办法。都君,指舜。咸,都。绩,功。
⑥弤:雕弓。
⑦使治朕栖:让她们为我铺床。栖,床。
⑧郁陶:思念很深。
⑨忸怩:惭愧的样子。
⑩校人:管理池塘约小官
(11)圉圉:受限制的样子。
(12)欺以其方:用合清理的方法欺骗。
(13)罔以非其道:用不合情理的事去欺蒙。
【译文】
万章说:“《诗经》上说:‘娶妻该怎么办?必定得先告知父母。’如果这话是真的,大舜应该最遵守这句话,可他没告知父母就娶妻了,这是为何呢?”
孟子说:“先报告了便娶不到妻子了。男女成婚,是人生的大伦常。如果报告父母,就要废弃伦常从而怨恨父母,所以就不报告他们了。”万章说:“大舜没禀告父母就娶妻,我已经听您解释了。可尧要自己的把女儿嫁给舜也不告诉舜的父母,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尧也知道告诉舜的父母也就不能把女儿缘给舜了。”
万章说,“父母派舜修缮仓库,可他们抽掉梯子,舜父亲瞽瞍放火烧了仓库。派舜去打井,瞽瞍一出来,丑即把井埋住。象说:‘用打井的办法杀舜都是我的功劳。牛羊、仓库都给父母。干戈、琴、雕弓都归我。两位嫂子给我铺床。’象到了舜的宫殿,舜正在床上弹琴,象说:‘想你想得好苦啊。’说完露出惭愧的神色。舜说:‘这些百官,你帮我治理吧。’我不知道舜难道还不明白象要杀自己吗?”
孟子说:“怎么会不知道呢?不过象忧愁他也忧愁,象高兴他也高兴。”
万章说:“这么说来,舜是不是在假装高兴呢?”
孟子说:“不是的,过去有人送一条活鱼给子产,子产让管池塘的小官把它放入池塘。可这小官把鱼煮吃了,却回去报告子产说:‘刚放进水中,还不太敢动,不久就欢乐起,突然游走了。’子产说:‘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啊!’到了它该去的地方啊!’管池塘的小官出来跟人说:‘谁说子产聪明呢?我把鱼煮吃了,他却说: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所以君子可用合乎情理的事去欺骗,难以用不合情理的事去欺骗。象用爱兄长的办法去欺骗舜,因此舜真心相信且真的很高兴,怎么会假装高兴呢?”
三
【原文】
咸丘蒙①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②。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③!’不识此语诚然乎哉?”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④也。《尧典》⑤曰:‘二十有八载,放勋⑥乃徂落⑦,百姓如丧考妣⑧,三年,四海遏密八音⑨。’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⑩。’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11)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12)此之谓也。《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瞍亦允若。’(13)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注释】
①成丘蒙:孟子弟子。
②蹙:不安的样子。
③岌岌乎:危险的样子。
④摄:代理。
⑤《尧典》:《尚书》篇名。记载尧舜禅让之事。
⑥放勋:尧的号。
⑦徂落:去世。
⑧考妣:对去世的父母的称呼。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
⑨遏密八音:停止演奏音乐。八音,八种材料所制成的乐器所发出的声音。
⑩贤劳:因为贤能而劳苦。
(11)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语出《诗经·大雅·云汉》。意为周剩下的老百姓,都没有活下来。
(12)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语出《诗经·大雅·下武》。经常讲孝不忘孝,可以做天下的楷模。
(13)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鼓瞍亦允若:语出《尚书·大禹谟》。祗,敬。载,事。夔夔斋栗,恭敬,谨慎、恐惧的样子。允,真诚。若,顺。舜恭敬谨慎,战战兢兢地去见父亲,父亲也被感动了,父子关系恢复正常。
【译文】
咸丘蒙问道:“古语说:‘道德非常高尚的人,君主不能把他当成臣子,父亲不能把他当成儿子。’舜即天子之位,尧带着众诸侯朝见他,舜的父亲瞽瞍也朝拜舜。舜见了他父亲,脸上显出不安的神色。孔子说:‘这时候的天下很危险啊!因为人伦关系的错乱让天下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不知道这话对不对?”
孟子说:“这并不是正人君子话,而是齐国东部乡人的流言。尧老的时候由舜代理天子。《尧典》说:‘舜摄政二十八年,尧去世了。老百姓像自己的父母去世那样伤心。三年之中,天下没有演奏音乐的。’孔子说:‘天上没有两颗太阳,老百姓也不会有两个王。’如果舜已经做了天子,又带领天下诸侯替尧守丧三年,等于是有两个天子了。”
咸丘蒙说:“舜没有以尧为臣,我已知道了。《诗经》上说:‘整个天下都是君王的领土,从内陆到海边,所有人民都是君主的臣下。’舜己经做了天子,请问瞽瞍怎能不做他的臣呢?”
孟子说:“这首诗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为王事辛苦而不能供养自己的父母,是说‘都是君王的臣,只有我有才能却更辛苦。’所以解说《诗经》的主题的理解。用自己的心去领会作诗者要表达的思想,才能懂得诗的真实含义。如果仅就文辞的表面意义去理解,《云汉》诗中有‘周剩下的老百姓没有再活下来的。’如果这话是真的,就等于周没有后代了,孝子最后的孝亲行为,就是让父母受到尊敬的极点,是用天下的财物供养父母。作为天子的父亲,这是受到的最大的尊敬。用天下的财去供养,是赡养父母的最高境界。《诗经》上说:‘常常说着孝顺父母别忘记,可作为天下的准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尚书》上说:‘舜孝敬他的父亲,战战兢兢地来到父亲面前,父亲也变得和顺了。’这就是瞽瞍不能把舜看作一般的儿子。”
四
【原文】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 :“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一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译文】
万章说:“尧把天下交给了舜,的确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是这样。天子不能把天下交给别人。”
万章说:“那么舜得到天下,又是谁给他的呢?”
孟子说:“是天给他的。”
万章说:“天把天下给他,是先谆谆教导他然后再给他吗?”
孟子说:“不是的。天不说话,是用行为和事来暗示他的。”
万章说:“怎样用行为和事件暗示呢?”
孟子说:“天子能把人推荐给天,可不能让天给人天下。诸侯能把人推荐给天子,可不能让天子给人诸侯之位。大夫能向诸侯推荐人,可也不能让诸侯给人大夫之位。过去尧把舜推荐给天天就受了,在民间公布,老百姓也接受了。所以说天不说话,用行为与事件暗示他罢了。”
万章说:“请问,向天推荐天接受了,在民间公布老百姓也接受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孟子说:“派他主持祭祀而各种神都愿意享受祭品,这就是天接受他。让他主持事务事情办得很好,老百姓很安乐,这就是老百姓接受他。是上天把天下给了他,是人民把天下给了他,所以说,‘天子不能把天下送给别人。舜帮助尧治理天下二十八年,这不是单凭人力就能做到的,这是天意。尧去世了,三年的丧期结束,舜回避尧的儿子,一直到了南河之南。可天下人要朝拜天子的,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却去舜那里;打官司的人,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却去舜那里:唱歌的人,也不歌颂尧的儿子却歌颂舜。所以说这是天意。这之后他才到中原,登上天子之位。如果舜住着尧的宫殿,逼迫尧的儿子,则是篡夺,不是天给的。《太誓》上说:‘天的眼睛就是百姓的眼睛,天的耳朵实际上就是百姓的耳朵。’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五
【原文】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而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①未立,外丙②二年,仲壬四年。太甲③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注释】
①太丁:汤的太子,未得立而死。
②外丙:太丁的弟弟。下文件壬也是太丁的弟弟。
③太甲:太丁之子。
【译文】
万章问道:“人们说‘到了大禹,道德就衰微了,不把天子之位传给贤人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是这样。天要传给贤人,则传给贤人;天要传给儿子,则传给儿子。过去舜向天推荐禹。十七年之后,舜去世了。过了三年丧期,禹到阳城回避舜的儿子,可天下的老百姓跟随他,就像尧死后不跟从尧的儿子而跟从舜一样。禹向天推荐益,过了七年,禹去世了。过了三年丧期,益到箕山的北面去回避禹的儿子。朝见和打官司的人不到益那里却到启那里,说:‘他是我们君王的儿子’唱歌的人也是歌颂启而不歌颂益,说:‘他是我们国君的儿子呀。’尧的儿子丹朱不贤能,舜的儿子也不贤能;舜辅佐尧、禹辅佐舜,经历的时间长,对老百姓施恩比较久,夏启贤能,能够继承禹的治国方法;而益辅佐禹的时间短,对老百姓施以恩惠的时间不够长。舜、禹、益之间,相距已很久远。他们的儿子是贤还是不肖,这是天决定的。没有谁叫她们这样的,却这么去做了,这是天意。不用谁招致就来了的,这是命啊。一般的人想要得到天下,道德一定要像舜、禹而且有天子替他们向天推荐。孔子没有人把他向天推荐,所以孔子没能统治天下。从前代继承取得天下的人,上天要废弃他,一定是桀、纣这样的人。所以益、伊尹、周公没能取得天下。伊尹辅佐商汤统一了天下。汤去世后,太子太丁没即位而死,太丁的弟弟外丙继位二年,仲壬即位四年。太甲改变了商汤的法律,伊尹把他流放到桐,在桐待了三年,太甲后悔了,自己埋怨自己,在桐逐渐向仁义方向转化。后来能听伊尹训诫自己,又迁回毫地。周公之所以没统治天下,也就像益与夏、伊尹与商的关系。孔子说:‘尧、舜是禅让,夏、商、周三代是父子相承,但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
六
【原文】
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①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缪公。’信乎?”
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②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注释】
①百里奚:春秋末期虞国人,后被当做奴隶卖到秦国,辅佐秦穆公成就霸业。
②垂棘之鐾与屈产之乘:垂棘,地名。屈,地名。乘,四匹良马。
【译文】
万章问道:“有人说,‘百里奚把自己卖到秦国养牲口的人家,价钱是五张羊皮。以喂牛的机会去求见秦穆公。’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是这样。这是喜欢造遥的人编造的。百里奚是虞国人。晋国用垂棘产的玉璧与屈地产的四匹良马,借道虞国去讨伐虢国。官之奇劝谏,但百里奚没有劝谏,知道虞君劝不好就干脆离开虞国。到了泰国,百里奚已经七十岁了,如果不知道靠喂牛去求见秦穆公是低下的事,能说是聪明吗?不能劝谏就不劝谏,能说不聪明吗?知道虞国将要灭亡而提早离开,不能说是不聪明。在秦国被人举荐,知道穆公可以有大的作为就辅佐他,能说不聪明吗?在秦国做国相能让君王显名声于天下,并流传到后世,不贤能的人能做到这些吗?把自己卖掉去成就他的君主,就连乡下普通洁身自好的人也是不会干,你说贤者会去干吗?”
万章 下
一
【原文】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即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译文】
孟子说:“伯夷眼睛从来不看不好的色彩,耳朵从来不听不好的音乐;不合道义的君主他不侍奉,不合道义的百姓他不治理;天下太平就进取,天下混乱就隐居。在那些政治横暴的国家,人们凶恶的地方,他也能居住不下去。觉得这与道德水平普通的人交往,就像穿着上朝的衣服坐在泥巴炭灰土,纣当权的时候,伯夷就隐居在北海边,等待政治的清明。听到过伯夷的风采的,贪夫也会廉洁,胆小的人也能下定决心从善。
“伊尹说:‘什么样的君主不是侍奉呢?什么样的民众不得管理呢?’天下太平要做官,天下混乱也要做官。说‘上天生下了百姓,让其中先明白道理的去教导后明白道理的。我是天生的人中先明白道理的一类人,我国用圣贤之道教育老百姓。’他认为天下老百姓中即使最普通的男女有没得到尧、舜之君的恩惠的,好像是自己把他们推进沟中,他自觉地担起天下的重担。柳下惠不认为侍奉不好的君主是耻辱,他不推辞做小官;做官时推荐贤人,处理政事按照准则,没官做了也不埋怨,处于穷困之中也不忧愁。与一般民众交往,很有点恋恋不舍:‘你是你,我是我,你即使光着身子在我身边,又怎能污染到我呢?’所以听到柳下惠风采的人,气量小的人也趸得宽容,到薄的人也变得宽厚。孔子离开齐国时,淘的米还没滤干就走了。离开鲁国时说:‘要慢慢走啊,离开祖国的办法应该如此。’能够快走就快走,能够久留就久留,能够住下就住下,能够出仕就出仕,这是孔子啊。”
孟子说:“伯夷,是圣人中的清高的人。伊尹,是圣人中有责任感的人。柳下惠,是圣人中的随和的人。孔子,是圣人中能够随情况变化而变化的人。孔子可说集中了前代圣人所有的优点。所谓集中了前圣的优点,也就像演奏音乐是由敲击钟开头,最后击磬结束一样。开始敲击钟,是起个好头,后来击玉磬,是结好尾。好开头,是靠聪明起作用,好结尾,就要靠圣心起作用了。聪明像技巧。圣贤像是力量。这就像从百步之外射箭,能射到,这是你的力量大,要是射中了,就不单是靠的力量了。”
二
【原文】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①,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②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人云则入③,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舞,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注释】
①孟献子:鲁国大夫仲孙蔑。
②费惠公:费国国君。
③入云则入:(亥唐)说进来,晋平公才敢进来。
【译文】
万章问道:“请问交朋友的原则是什么?”
孟子说:“不倚仗自己年长,不倚仗自己尊贵,不倚仗自己兄弟有人做官而与人交朋友。交朋友要看他的道德水平,而不能有所依靠。孟献子是有四百匹马的大家之长,他有五位朋友:乐正裘、牧忡,另外三人我忘记了。孟献子与五人做朋友的时候,是忘了自己地位的。这五个人也是如此,如果献子以自己的地位与他们交往,那他们就不愿与献子做朋友了。不单是富贵的大夫之家这样,小国的国君也有这样的。费惠公说:‘我对于子思,是把他当成老师。我对颜般,是用平等的朋友关系对待。王顺、长息两个人则是侍奉我的。’不单是小国的君主这样,即使是大国的君主也有这样的。晋平公对于亥唐就是这样。亥唐说进来,晋平公才敢进去,亥唐说坐下,晋平公才坐下,亥唐说吃饭吧,晋平公就吃饭。即使吃的是粗粮青菜,晋平公也要吃饱,他不敢不吃饱。但也就仅此而已。晋平公并不与亥唐共居高位,共同处理政事,共同分享爵禄。这是尊贤的方法,而不是王公贵人尊贤的方法。舜去拜见尧,尧把女婿安排在别宫居住,也招待舜,两人多替做宾主,这是天子跟普通人的交往。地位低的尊重地位高的,叫尊重贵人。地位高尊重地位低的,叫尊重贤人。尊重贵人和尊敬贤人,在本质上却是一样的。”
三
【原文】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译文】
孟子说:“做官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摆脱贫困,但偶尔也有因为贫困而做官的。娶妻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妻子从事生产,但也有时也为了生产财物。因为贫穷才做官,就要辞掉高贵的而任卑贱的,辞去待遇优厚的而任待遇菲薄的。辞去尊贵的而任低下的,辞去待遇优厚的而任待遇菲薄的,什么职位最合适呢?守关打更。孔子曾经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他说:‘把账算好就行了。’他也曾做管理放牧的官,说:‘牛羊能茁壮成长就行了。’职位低而说些与位子不相称的话,那是罪过。在别人朝廷里做大官的主张却没法推行,那是一种耻辱。”
四
【原文】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
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日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①为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
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
曰:“往役,义也。住见,不义也。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
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曰:“敢问招虞人何以?”
曰:“以皮冠。庶人以旃②,士以旂③,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④”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然则孔子非与?”
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
【注释】
①传质:见面时互赠礼物。质,同“贽”。
②旃:旗帜弯曲的把柄。指锦旗。
③旂:有两龙交叉图案的旗。
④语出《诗经·小雅·大东》。底,同“砥”,磨刀石,平坦之意。
【译文】
万章说:“请问士子不去见诸侯,是何原因呢?”
孟子说:“住在城市的叫市井臣民,住在乡下的叫草野臣民,但都是百姓。百姓没有资格互赠礼物为臣,就不敢见诸侯,这是礼的规定。”
万章说:“作为百姓,要他去服役,他就去服役;君王想见他,要他来相见,却不来。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去服役,是应该约。去见,是不应该的。君王想见他,那是因为什么呢?”
万章说:“因为他博学多闻,因为他是个贤人。”
孟子说:“因为他博学多闻想见他,可天子都不召见自己的老师,更何况诸侯呢?如果因为他是贤人,我还没有听说想见贤人而召他来见的。鲁缪公多次见子思,说:‘用古代千乘之国与士人交友的方式与您相处,怎么样呢?’子思不高兴,说:‘古代人这样说,是侍奉士人,难道是说与士人做朋友吗?’子思不高兴,他内心能不这样想:‘按地位,你是君,我是臣,怎能和你做朋友?接道德水平,你只能侍奉我,怎么能和我做朋友?’千乘之国的君主,想跟他做朋友都不成,更何况要召见他呢?齐景公去打猎,用旌旗召唤虞人前来,虞人没有来,齐景公要处死他们。孔子说:‘有志于仁义的人不怕因正义而死无葬身之地,勇敢的人也不怕被杀头。’孔子称赞虞人什么呢?是称赞他们不按召见他们的礼节他们就不前往。”
万章说:“请问召唤虞人前来应该以什么礼仪呢?”
孟子说:“用皮帽子。召唤老百姓前来用锦旗,召唤士人前来用织着两条相交的龙的旗。召唤大夫前来要用旗杆带羽毛的旗。用召唤大夫的办法召唤虞人,虞人死也不敢去。用召唤士人的办法去召唤老百姓,老百姓怎敢去呢?更何况用召唤不贤的人的办法去召唤贤人呢?想见贤人却不用召唤贤人的办法,就像想进来却又闭门一样。义,是人们的大路;礼,是院子的大门。只有君子才能走这条路,出入这扇门。《诗经》上说:‘周的大路平坦得像磨刀石,直得像箭杆。君子的行为,是小人学习的典范。’”
万章问:“听说孔子是‘国君要召见他不等驾好车他就出发’,孔子错了吗?”
孟子谎:“孔子官职在身,国君用招唤官的办法召他,他自然立即前往。”
告子 上
一
【原文】
告子曰:“性,犹杞柳①也;义,犹桮棬②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梧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注释】
①杞柳:杨柳科植物,其枝条可用来编制器物。
②桮棬:桮同“杯”。杯棬,一种木制的饮器。
【译文】
告子说:“人的本胜就像杞柳树;仁义就像杯盘。把人的本性改变为仁义,就像把杞柳树制成杯盘。孟子说:“你是顺着杞柳的本性去把它改制成杯盘呢,还是破坏杞柳的本性去把它改制成杯盘呢?如果要破坏杞柳的本性才把它制成杯盘,那么也要破坏人的本性去改变为仁义吗?率领天下的的人来损害仁义的,一定是您的这种理论吧!”
二
【原文】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①;激②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注释】
①颡(sǎng):额头
②激:阻截水流使水位提高。
【译文】
告子说:‘人的本性就像急流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子就问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子就向西流。人的本性并没有善和不善的区别,好比水没有东流与西流的定向一样。”孟子说:“水确实没有东流与西流的定向,但没有向上与向下的定向吗?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处流。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现在我们拍打水使它翻腾起来,水就可以高过额头;阻截水流使它倒流,就可以把它引上高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这只是形势才使它这样的。人可以使他做不好的事,他的本性的变化也就像这水一样”。
三
【原文】
告子日:“生之渭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译文】
告子说:“天生的东西就叫本性”。孟子说:“天生的东西就叫本性,就像所有的白色都叫做白吗?”告子说:“是的。”孟子又问:“白色羽毛的白像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像白玉的白吗?”告子说:“是的。”孟子说:“那么狗的本性像牛的本性,牛的本性像人的本性吗?”
四
【原文】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①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注释】
①耆:同“嗜”。
【译文】
告子说:“食欲与性欲,全是人的本性。仁,是内在的东西,不是外在东西;义,却是外在的东西,不是内在的东西。”孟子问:“凭什么说仁是内在的东西,义是外在的东西呢?”告子说:“对方年长我就尊敬他,这种尊敬之心并不是我早就有;就像某个东西是白的我就认为它是白的,这是根据它的外表是白的,所以说它是外在的。”孟子说:“白马的白与白人的白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同情老马和尊敬老人是否有什么区别呢?您说的义是在长者一方呢,还是在尊敬长者的一方呢?”告子说:“是我的弟弟我就爱他,是秦国人的弟弟我就不爱他,这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原因才高兴地这么做,所以说仁是内在的东西。尊敬楚国的老人,也尊敬我自己的老人,这是因为年长这个内在的原因。我高兴这么做,所以说义是外在的东西。”孟子说:“喜欢吃秦国人的烤肉,和喜欢吃自己的烤肉,没有什么不同。其它事物也有这样的情况,那么喜欢吃烤肉的心理也是外在的吗?”
五
【原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
曰:“敬兄。”
“酌则谁先?”
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①,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②之敬在乡人。’”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曰:“冬曰则饮汤,夏曰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注释】
①尸:古人在祭祀时用男女幼童为受祭代理人,称之为“尸”。
②斯须:暂时。
【译文】
孟季子问都子说:为何说义是内在东西?”公都子说:“表达我内心的尊敬,所以说它就是内在的东西。”孟季子说:“有本乡人比您的大哥大一岁,那您该尊敬谁?”公都子说:“尊敬哥哥。”盂季子说:“那么如果敬酒先给敬谁?”公都子说:‘先敬洒给乡人。”孟季子说:“您内心尊敬的是自己的大哥,而行动上表现的却是尊敬本乡人,可见义果真是外在的,并不是出于内心的:”公都子不能回答,把这些话告诉了孟子。孟子说:“(你可以反问他:)是尊敬叔父还是尊敬弟弟呢?他会说‘尊敬叔父’。你就问他:‘弟弟如果做受祭的代理人,那你应该尊敬谁?’他会说‘尊敬弟弟’。你说:‘那你刚才为什么说尊敬叔父呢?’他会说:‘这是因为现在弟弟处在受尊敬的位置上。’你就说:‘我说尊敬本乡人也是因为他处在客人的位置上。平时的尊敬在大哥,暂时的尊敬在于本乡人。”季于听到这些话后,说:“尊敬叔父是尊敬,尊敬弟弟也是尊敬,可见义果真是外在的,并不是出于内心的。”公都子说:“冬天喝热水,夏天喝凉水,那么饮食也是外在的吗?”
六
【原文】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暂,非由外铄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②:’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注释】
①铄:授予。
②天生一句:引自《诗·大雅·烝民》。
【译文】
公都子说:“告子说:‘人的本性没有善与不善的区别’,也有人说:‘人的本性可以使它善,也可以使它不善;所以周文王、周武王兴起时,百姓就喜欢从善;而周幽王、周厉王出现,百姓就喜欢从暴。’也有的人说:‘有的人本性善,有的人本性不善。所以,以尧这样的圣人为君王,也有像这样的恶人为臣属;以瞽瞍这样的恶人为父亲,也有舜这样的圣人做他的儿子;有纣这样暴虐的侄儿,而且做了君王,却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仁人做他的叔父和大臣。’现在您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那么他们说的都不对吗。’孟子说:“如果从人的天生性情来说,那是可以使它善良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的善良。至于有不善的人,那不是天生资质的原因。同情怜悯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怜悯之心,属于仁;羞耻之心,属于义;恭敬之心,属于礼;是非之心,属于智。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授予我的,而是我自己本来就有的,只不过没有思考罢了。所以说:‘追求就得到它,放弃就失掉它。’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就在于不能充分发挥个人先天的资质。《诗经·大雅·烝民》说:‘上天生育了人类,万物都有其本来法则。百姓掌握这些法则,就喜爱美好的德行。’孔子说:‘创作这首诗的人,很懂得事物的法则!有万物就有规则,百姓掌握了规则,就喜爱美好的德行了。”
七
【原文】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①;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②麦,播种而耰③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④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⑤,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⑥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⑦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⑧: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⑨之悦我口。”
【注释】
①赖:懒惰。
②辫(móu):大麦。
③耰(yōu):耙土盖种。
④日至:夏至。
⑤硗:贫瘠。
⑥蒉:草编的筐。
⑦易牙:齐桓公的宠臣,擅烹饪。
⑧子都:《诗·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毛传》云:“子都,世之美好者也。”
⑨刍豢:牲畜。
【译文】
孟子说:“处在丰收年成,年轻人大多懒惰;处在灾荒年成,年轻人大多强横;这不是上天赋予的资质不同,而是使他们的性情变坏的外部环境造成的。比如现在有人种植大麦,播种后,又耙地,如果土质一样,播种的时间也一样,麦苗就会蓬勃长起来,到夏至时都会成熟。即使有所不同,那也是土质的肥沃和贫瘠的不同、雨水供给的多少和种植者的管理有差别造成的。所以,凡是同类的东西都是相似的,为什么一提到人就怀疑呢?圣人也和我们也是同类。所以龙子说:‘即使不了解脚的大小就编草鞋,我也知道不会编成草筐。鞋子相似,是因为天下人的脚形是大致相同的。’嘴巴对味道也有共同的嗜好,易牙就先掌握了我们这个嗜好的口味。如果嘴巴对于味道的好坏,其本来的性质人有很大不同,就像狗、马和我们不同类一样,那么天下人为什么都喜欢易牙的口味呢?说到口昧,天下的人都希望调到易牙那样,这是因为天下的嘴巴对味道都有一个相近的标准。对耳朵来说也是这样,说到声音,天下的人都希望奏出师旷那样的音乐,这是因为天下的耳朵对音乐都有一个相近的标准。就是对眼睛来说也是这样。说到子都,天下的人都说他美。如果不认为子都美,那是没有眼睛的人。所以说,嘴巴对于味道,有共同的辨别标准;耳朵对于声音,有共同的听觉;眼腈对于容貌,有共同的美感。至于人的内心,就偏偏没有什么共同的嗜好吗?内心一致的嗜好又是什么呢?是理,是义。圣人不过比我们先获得了大家一致认定的东西。所以理义使我内心畅快,就像猪、狗、牛、羊的肉使我嘴巴舒服。”
八
【原文】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②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③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④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⑤,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⑥。惟心之谓与?”
【注释】
①牛山:位于今山东临淄之南。
②郊:动词,意为位于之郊。
③蘖(niè):树木的新芽。
④濯濯:光秃的样子。
⑤平旦之气:清明之气。
⑥乡:同“向”。
【译文】
孟子说:“牛山的树木曾很丰美,因为牛山处在大城市的郊区,有很多人用斧子去砍伐,那还能有丰美吗?尽管树木日夜生长着,雨露在滋润着,不是没有新条嫩芽长出来,却随即又有人在那里放牧牛羊,所以就变得光秃秃的。人们看到牛山光秃秃的,就以为它根本不曾有过高大树木,难道这是山的本来的面目吗?即使以人身上存在的东西来讲,哪里是人的本性就没有仁义之心呢?有人丧失了善良之心,正如斧子砍伐树木一样,天天去砍伐,树木还能丰美吗?人日夜养成的善心,每天天明时产生一点向善的欲望,与一般人相近之处也有一点点;可是第二天白天的所作所为,又使这一点点善心在利欲束缚下丧失了。反复的束缚和丧失向善之心,那么他在夜里养成的一点向善之心就不能保存;夜里养成的向善之心不能保存,他就和禽兽差不多了。人们看到他像禽兽,就认为他不曾有过善披的资质,难道这是人的先天的本性吗?所以如果能得到培养,没有什么东西就不会生长起来;如果不能得到培养,没有什么东西不会消亡。孔子说:‘抓住它它就存在,放弃它它就消亡;进出没有一定时候,也就不知道它的方向。’说的就是人心吧?”
九
【原文】
孟子说:“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今夫弈之为数②,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③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①或:同“惑”。
②数:技巧。
③缴(zhuó):系住箭尾的绳子,用于射鸟。
【译文】
孟子说:“对于君王的不明智不要感到疑惑。即使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晒它一天而冻它十天,它也不会再生长了。我见到齐王的次数太少了,我一离开,那些使他昏乱的人就会到他身边,我对他刚刚萌生的向善之心又能有什么帮助?下围棋作为一门技艺,是种小技巧;但如果不专心致志,是学不好的。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假使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弈秋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另一个虽也在听讲,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要飞进来,应拿起弓箭去射它。尽管他与前一个人在一起学习,棋艺却不如前一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吗?必然不是这样的。”
十
【原文】
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者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①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②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③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④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①豆:盛装食物的器皿。
②嘑尔:吆喝。
③蹴:践踏。
④乡:同“向”,以前。
【译文】
孟子说:“鱼是我喜欢的,熊掌也是我喜欢的。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获得,就不要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热爱的,正义也是我热爱的,如果两样东西不能一齐获得,就牺牲生命去取得正义。生命是我所热爱的,而所爱的东西还有超过生命的,所以我不能因热爱生命就苟且偷生;死亡是我憎恶的,而所憎恶的东西还有超过死亡的,所以祸患也有不躲避的。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存生命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憎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避祸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采用这个办法就可以生存,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采用这个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所以说有比生命更值得热爱的东西,有比死亡更令人憎恶的东西。不仅仅贤能的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有这种想法,只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命,得不到就要死。如果吆喝着给他,就是过路的穷人也不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就连乞丐也不屑。有的人对万钟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那么多的俸禄对我能增加点什么呢?为了住宅的豪华、妻妾的侍奉、相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过去宁死也不肯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豪华而接受了;过去宁死也不肯接受的,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过去宁死也不肯接受的,现在却为了相识的穷苦人的感激而接受了。这种行为难道不能停止吗(如果不停止),则丧失了他的本性。”
十一
【原文】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①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注释】
①信:同“伸”。
【译文】
孟子说:“现在有个人的无名指无法伸直,虽不妨碍他正常做事,但如果有人能使它伸直,他就走到秦国、楚国这么遥远的路(去求医),也不觉得远,因为他的手指不如别人。手指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心性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就叫不知轻重。”
十二
【原文】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①,舍其梧槚②,养其③棘,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④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注释】
①场师:园艺师。
②槚(jià):梓树。
③:酸枣。
④狼疾:同“狼藉”。
【译文】
孟子说:“人对自己身体的每个部分都爱护。都爱护,就要都保养好。没有一小块皮肤不爱护,就没有一小块皮肤不保养好。所以考察一个人善不善于保养好自己,还有别的办法吗?不过是看他注重身体的哪一部分罢了。身体的组成部分有重要不重要的,有大的有小的,不能因为小的部分而损害了大的部分,不能因为不重要的部分而损害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的部分的是小人,而保养大的部分的是君子。假如有一位园艺师,不培养梧桐、梓树,却去培养酸枣、荆棘,那他一定不是个合格的园艺师。为了保养好自己的一个指头而丧失了肩背,自己却还知道的人,那他就是个思维混乱的人。只讲究吃喝的人,别人就看不起他,因为他只保养小的部分而失去了大的部分。如果讲究吃喝的人没有丢开品德的修养,那么吃喝的目的难道就仅仅是为了长一点儿皮肉吗?”
十三
【原文】
公都子问曰:“钧①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②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③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注释】
①钧:同“均”,同。 ②官:五官之“官”。 ③我:人类。
【译文】
公都子问:“同样的人,有的人成了君子,而的人成了小人,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注重依从身体重要器官需要的成了君子,只注重满足身体次要器官欲望的成了小人。”公都子说:“同样是人,有的注重依从身体重要器官的需要,有的只注重满足身体次要器官的欲望,又是为什么呢?”孟子说:“耳朵眼睛这些器官没有思考功能,因而被外物所蒙蔽。它们仅仅是物,它们一与外物相接触,就只能被外物引向迷途了。心这个器官的功能是思考,运用心的思考功能就会获得仁义,不思考就得不到。这是上天赋予人类的重要器官。先确立重要器官的作用,那么次要器官就无法把人的本性夺去,这样就能成为君子。”
十四
【原文】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已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①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②之味也;令闻广誉趣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
【注释】
①赵孟:春秋时晋国的大臣赵盾,孟是他的字。
②膏粱:珍馐美味。
【译文】
孟子说:“希望尊贵是人们的共同的心态。但每个人自已身上都有值得自己尊贵的地方,只是没有想过罢了。别人给予的尊贵,并不是真正的尊贵。赵孟所给予尊贵的人,赵孟也同样能使他低贱。《诗经·大雅·既醉》说:‘酒已经喝得酣畅了,德行也已经饱受了。’说的是仁义之心已经具备了,因而也就不羡慕别人珍馐佳肴的美味了;广为赞誉的美好的名声已归于自身,也就不希望别人的绣花衣服了。”
告子 下
一
【原文】
任人①有问屋庐子②曰:“礼与食孰重?”
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
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与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
屋庐子不能应,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③楼。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④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⑤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则不得食,则将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注释】
①任人:任国人。任国在今山东省济宁市。
②屋庐子:名连,孟子的弟子。
③岑(cén):高。
④翅:辞。
⑤(zhěn):扭、转。
【译文】
有任国人问屋庐子:“礼仪与饮食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屋庐子说:“礼仪。”
任国人又问:“男女关系与礼仪相比哪一个更重要?”
屋庐子说:“礼仪。
任国人说:“按礼仪去找东西吃,就得饿死;不按礼仪找东西吃,就能吃到,也一定要按照礼仪吗?按礼仪去迎亲,就娶不到妻子;不按礼仪去迎亲,就娶得到妻子,也一定得按礼仪吗?”
屋庐子不能应答,第二天到邹国去,将此事告知孟子。
孟子说:“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什么难呢?不把握根本而去比较末端,一寸厚的木板放在高处可以使它比高楼还高。金属比羽毛重,难道是说一个小金属带钩的重量比一车羽毛的重量重吗?拿饮食的重要性与礼仪的细枝末节来比较,岂止是饮食的问题重要呢?拿男女关系的重要性与礼仪的轻微处来比较,岂止是男女关系重要呢?你去回答他:‘扭着兄长的手臂来夺食物,就可以得到食物,不扭就没有;你会扭着兄长的手臂吗?翻过东边邻屋的墙去抢他家的姑娘,就可以得到妻子;不去抢,就得不到你会去抢她吗?”
二
【原文】
曹交①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②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③,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注释】
①曹交:曹国国君弟。
②乌获:传说中的大力士。
③弟悌(tì):孝悌之“悌”。
【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能够成为尧舜,这样的说法正确吗?”
孟子说:“正确”。
曹交问:“ 听说周文王身高十尺,商汤王身高九尺,现在我九尺四寸多一点,只会吃饭,怎样才能成为尧舜呢?”
孟子说:“这和身高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去做就行了。这里有个人,力量不能提起一只小鸡,那就是没力气的人了:现在说他能举起三千斤,那就是有力气的人了。那么,要是举得起乌获能举起的重量,这样他就成了乌获了。人难道最担心的是不胜任吗?而是不去做罢了。慢慢地走在长者后面就可说是孝悌,快步走在长者前面就是不孝。慢慢地走这件事,难道是人们做不到的吗?而是不做罢了。尧舜的美德,只是孝悌而已。你穿尧的衣服,讲尧的话,做尧的事,你就是尧了。你穿桀的衣服,讲桀的话,做桀的事,你就是桀了。”
曹交说:“我要拜见邹国国君,向他借一所客馆,我要留下来在您门下学习。”
孟子说:“圣人的大道像大路一样,难道很难知晓吗?只怕人们不去探求罢了。你可以回去自己探求,老师很多。”
三
【原文】
宋①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②,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③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④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注释】
①宋:姓宋名。战国著名学者。
②石丘:地名。
③遇:遇合。指被国君听从。
④号:打的旗号。
【译文】
宋要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遇到他,问道:先生要去哪里去呢?”
宋说:“我听说秦、楚要打仗,我到楚国去,游说楚国罢兵:如果楚王不听我的,我再到秦国劝说秦王罢兵。他们两人中肯定有人听从我的。”
孟子说:“我不问您具体的游说办法,我只想听听您劝谏他们的主要内容。您想怎样劝他们呢?”
宋说:“我将说战争的危害。”
孟子说:“您的理想算是远大了,但您的名义则不行。先生用利害关系游说秦、楚国君,秦王、楚王贪图利益罢兵,这样士兵是因为有利益才乐于罢兵的。做人大臣的,抱着求利的目的去侍奉君主;做人儿子的,抱着求利的目的去侍奉父亲;做人弟弟的,抱着求利的目的的去侍奉兄长。这样的话,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最终会没有仁义,只能以互相利用的目的去交往。这样还能保存国家,是不可能的。先生如果用仁义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喜欢仁义而罢兵,这样士兵们都喜欢罢兵并都喜欢仁义了。做人大臣的,心中存着仁义去侍奉君王;做人儿子的,心中存着仁义去侍奉父亲;做人弟弟的,心中存着仁义去侍奉兄长;这样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就摆脱了利益关系,而用仁义的方式相互交往,这样还不能称王子天下的,还没有发生过。何必一开口就说到利呢?”
四
【原文】
淳于髡日:“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曰: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
曰:“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
曰:“昔者王豹①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②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有诸内,必形诸外。为其事而无其功者,髡未尝睹之也。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
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③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注释】
①王豹:卫国人,著名歌唱家。
②绵驹:齐国人,著名歌唱家。
③税冕(miǎn):脱帽。税,同“脱”。
【译文】
淳于髡说:“有人把名声和事功看得很重,还是有志于拯救天下的;有人不看重声名和事功,而是想独善其身的。先生位在齐国三卿之中,名声和事功还没有得到齐王和下属的认可就离去了,仁者就这样吗?”
孟子说:“处在较低的地位上,不用自己的贤才去侍奉水平不高的人,伯夷是这样;五次到商汤那里,又五次到夏桀那里,伊尹是这样;不把侍奉不好的君王当成耻辱,也不推辞小官,是柳下惠。三个人做法不同,但他们根本上是相同的。相同的是什么呢?也就是仁爱。君子也就是仁爱罢了,为何做法都一样呢?”
淳于髡说:“鲁缪公的时候,公仪休做鲁国国相,泄柳、子思做大臣,可鲁国的削弱更加严重了。像这种情况说明贤人大概对国家没什么好处吧!”
孟子说:“虞国不重用百里奚就亡国了,秦穆公重用百里奚从而称霸于诸侯。不用贤人国家就会灭亡,即使想生存,能得到么?”
淳于髡说:“过去歌唱家王豹住在淇水附近,河西的人都善唱歌;绵驹住在高唐,齐国西部都善唱歌;华周和杞梁的妻子会哭她们的丈夫,国家的风俗因而改变。内在有什么内容一定会表现出来。做了事情而竟没什么功劳,我还从没见过。所以,齐国没有贤人,要是有,我一定能知道。”
孟子说:“孔子做鲁国的司寇,不被重用,跟随国君祀,祭肉也没送给大夫。孔子没脱礼帽就离开了鲁国。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孔子是因为没分到祭肉离开鲁国的,知道情况的人知道孔子是因为鲁君与季孙氏不知礼术才离开的。孔子想以轻微的罪名离开鲁国,他不想随便离开。君子的行为,大众本来就是不知道的。”
五
【原文】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①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②。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③在位,则有让。一不朝则贬其爵:再小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④。是故天子讨而不伐⑤,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搂⑥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⑦,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⑧无遏籴⑨!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⑩,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注释】
①三王:夏禹、商汤、周文、周武王。
②庆以地:增加封地作为奖励。
③掊(p6u)克:聚敛钱财的人。
④六师移之:天子的军队去讨伐该诸侯。
⑤讨而不伐:只声讨而不亲自攻伐。讨,宣布罪状并命下属攻伐。伐,奉命进攻。
⑥搂:联合。
⑦官事无摄:不要一身兼多任。
⑧曲防:到处修建堤坝。
⑨遏籴(dí):禁止粮食买卖。
⑩逢君之恶:引导君主走向错误。
【译文】
孟子说:“春秋五霸是三王的罪人。现在的诸侯又是五霸的罪人;现在的大夫又是现在诸侯的罪人。天子去诸侯那里视察,叫巡狩。诸侯朝觐天子,叫做述职。春天视察耕种的情况,帮助不能度过春荒的人,秋天视察收成情况,救济不能生活的穷人。到了诸侯的封地,见荒地开垦了,农田管理得很好,老年人得到了奉养,又尊重贤德之人,有本事的人都有一定的职位,就奖励,以封赏更多的土地去奖励。到了诸侯的封地,看到土地荒芜,老人没得到供养,又不尊重贤德之人,贪财的人还在高位,就要谴责。一次不朝觐就贬损他的爵位;第二次不朝觐就缩小他的封地;第三次再不朝觐,天子就会指派军队讨伐这个诸侯。所以天子只声讨而不征伐,诸侯只征伐而不可声讨。五霸,是联合一部分诸侯攻打别的诸侯。所以说:五霸是三王的罪人。春秋五霸之中,齐桓公功业最大。他在葵丘会盟诸侯,只是把祭祀的牲口捆起来,并没有杀掉,把会盟的文书放在牲口身上,也没有吸血。第一次盟誓说:‘诛杀不孝的人,不要轻易废掉嫡子,不要把妾当成正妻。’第二次盟誓说:‘尊重贤人,培育人才,表彰道德高尚的人。’第三次盟誓说:‘尊敬老人,爱护小孩,不要忘掉宾客和旅行者。’第四次盟誓说:‘士人不能世袭职位,也不能一人身兼数职,一定要选拔士人,不能任意杀戮大夫。’第五次盟誓说:‘不能随意修筑堤防危害邻国,当发生饥荒时,不能禁止邻国从自己国家买粮食,不能有封爵而不告知天子。’并说:‘凡是一起盟誓的,已盟誓之后,要相互和好,不能打仗。’现在的诸侯都违反这五种禁令,所以说,今天的诸侯是五霸的罪人。帮助君王犯错误,罪还不算大。引导君王犯错误,罪过就大了。现在的大夫,都在引导君王犯错误,所以说:现在的大夫,是现在诸侯的罪人。”
六
【原文】
白圭①日:“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
孟子曰:“子之道,貉②也。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
曰:“不可。器不足用也。”
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③,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注释】
①白圭:名丹,周人。
②貉(mò):同“貊”,北方部族名。
③饔飧(yōng ūon):用食物招待客人。
【译文】
白圭说:“我想收取二十分之一租税,怎么样?”
孟子说:“你的办法,是北方貉国的方。一个有万家人口的都城,却只有一个制陶工人,行吗?”
白圭:“不行。陶器不够用。”
孟子说:“貉国,不出产五谷,只生长黍。没有城市、宫室,也没有宗庙祭祀的礼仪,没有诸侯间的交结招待,没有各级官吏,所以百分之五的税率也就够了。现在生活在中原地区,抛弃人伦,不要管理社会的人,怎么能行呢?制陶工人太少,都不能治理好国家,更何况没有管理者呢?想把税率定得比尧、舜的十分之一还轻的,只不过是大貉、小貉罢了。欲把税率定得超过尧、舜的,只不过是大桀、小桀罢了。”
七
【原文】
白圭日:“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译文】
白圭说:“我治理水患的水平,能超过大禹。”
子说:“你错了。大禹治水,是按照水的本性,因此大禹把海当成水的归宿。现在您却把邻国当成畜水的沟壑。水逆行,叫做洚水。洚水也就是洪灾,这不是有仁德的人做的,所以你错了。”
八
【原文】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
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
曰:“否。”
“有知虑乎?”
曰:“否。”
“多闻识乎?”
曰:“否。”
“然则奚为喜而不寐?”
曰:“其为人也好善。”
“好善足乎?”
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①,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
【注释】
①訑訑(yíyí):拒绝接受别人善言的声音。
【译文】
鲁国想让乐正克执政。孟子说:“我听说这件事,高兴得都没睡着觉。”
公孙丑问:“乐正克能力很强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乐正克能够深谋远虑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他知识渊博吗?”
孟子说:“也不。”
公孙丑问:“那你为什么还高兴得睡不着呢?”
孟子说:“他喜欢采纳别人的善言。”
公孙丑问:“喜欢采纳善言就能治理国家?”
孟子说:“喜欢采纳善言,治理天下就会很从容,更何况是治理鲁国呢?一个人如果喜欢采纳善言,四海之内人们都会不远千里来告诉他好办法。一个人如果不好采纳别人好的意见,他就会说:‘唉唉,我已经知道了。’唉唉的声音和样子,能把人拒之千里之外。士人被挡在千里之外,拍马逢迎的人就到了跟前。跟拍马逢迎的人在一起,想治理好国家,那可能吗?”
九
【原文】
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
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日:‘吾大者不能行其道,义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译文】
陈臻问:“古代的君子在什么情况下才去做官呢?”
孟子说:“有三种情况可以去做,有三种情况也可以不做。君王恭敬地迎接自己,行为都符合礼节,并且说要实行自己的主张,就可以去做官了;恭敬依然恭敬,但并未实行自己的主张,就可以辞职。其次虽没说要实行自己的主张,但是迎接自己时很恭敬,行为又都符合礼节,也可以去做官;这样的情况,礼数一亏便可辞职。最坏的情况是,早晚两顿饭都没有,饿得出不了门。君主知道了,说:‘我大的方面不能推行他的主张,又不能听从他的话,却让他在我的国土上挨饿,我觉得是耻辱。’周济他,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是为了免于饿死罢了。”
十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①举于版筑②之间,胶鬲③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上,孙叔敖④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⑤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①傅说:“殷高宗大臣,名说,在傅岩筑城,故称为傅说。
②版筑:古代修筑城墙的方法。
③胶鬲(gé):周文王大臣。
④孙叔敖:楚庄王令尹,原先隐居在海边。
⑤曾:同“增”。
【译文】
孟子说:“舜是从田间被举荐出来,傅说在筑城的奴隶中被提拔出来,胶鬲是从贩卖鱼盐的商人中被提拔上来,管仲是从监狱中被提拔上来,孙叔敖是从海边隐居的地方被楚庄王提拔上来,百里奚是在市场上被提拔上来。所以说,上天要让某个人担以重任,一定会让某人的心志忍受痛苦,劳累他的筋骨,饿他的身体,让他穷困让他事事不能如愿,这是考验他的心性和毅力,提高他的水平。常人都会犯错误,多犯几次错误才能彻底改过。一个人只有内心被困扰,整天想着某件事,才能奋发。表现在脸上,发出声音,然后才能让人明白。在国中没有遵守法度的大臣和贤良的辅佐,外边又没有敌人,这样的国家总要灭亡的。从这里可知人的生存在于忧患,而死亡则因太安逸了。”
尽心 上
一
【原文】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①,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注释】
①夭寿不贰:夭,夭折,短命。寿,长寿。贰,不专一。
【译文】
孟子说:“充分扩大自己的善良,就是懂得了人的本性。懂得了人的本性,也就懂得天命了。保持住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足对待天命的办法。短命也好,长寿也好,都不三心二意,只是培养身心以等到天命,这也就是人安身立命的方法。”
二
【原文】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①死者,非正命也。”
【注释】
①桎梏:音zhì gù,古代用来拘系罪人手脚的刑具,“在手曰桎,在脚曰梏”。此处指犯罪。
【译文】
孟子说:“天下的事没有一件不是命运决定的,只要顺理而行,所接受的便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就不会站在危墙之下。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接受的是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接受的则不是正命。”
三
【原文】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文】
孟子说:“追求则得到,放弃则失去,这种追求是有益于收获的追求,因为所追求的对象存在于我的内心。追求也有一定的方式,至于得到与得不到,则只听由命运决定,这种追求是无益于收获的追求,因为所追求的对象仅存在于我的内心之外。”
四
【原文】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①焉,习矣而不察②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③也。”
【注释】
①著:明白
②察:知道。
③众:庶,一般人。
【译文】
孟子说:“做了却不知晓其中的道理;习惯了却不知道其所以然;一生都从这条大道走去,却还不了解这是什么道路,这的确是个一般的人。”
五
【原文】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译文】
孟子说:“羞耻对人而言,关系很大。那些搞阴谋诡计,于奸诈机谋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使用羞耻的。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还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六
【原文】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译文】
孟子说:“古代的贤能君主喜欢好言善行,因而忘记了自己的权势富贵;古代的贤能之士也是这样,乐于走他自己的道路,因而就忘记了别人的权势富贵,所以王公如果不对他恭敬尽礼,就不能与他多次相见。相见的次数尚且不多,更何况要他作臣下呢?”
七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器③;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④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⑤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往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释】
①宋勾践:人名.已不可考。
②游:朱熹注云:“游,游说也。”
③嚣嚣:赵岐注云:“自得无欲之貌。”
④穷:不得志,不显贵。
⑤得己:自得。
【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给你讲讲游说之事。别人知晓我,我自得其乐;别人不知晓我,我也能自得其乐。”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自得其乐呢?”
孟子答道:“尊尚德,乐于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所以,士人在不得志时,不失去义;得志时,不离开道。不得志时不失义,所以自得其乐;得志时不离开道,所以百姓不至于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就恩加于百姓;不得志就修养自己的品德,以此表现在世人面前。不得志就只修善自身,得志就足以恩惠施天下。”
八
【原文】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①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注释】
①兴:朱熹注云:“兴者,感动奋发之意。”
【译文】
孟子说:“等待周文王出现才奋发的人,那是一般百姓。那些英雄豪杰,即便是没有周文王,也能奋发。”
九
【原文】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①,如其自视欿然②,则过人远矣。”
【注释】
①韩魏之家:指春秋时晋国的韩氏、魏氏两家大臣。
②欿然:欿,音kǎn,段玉裁《说文》注云:“《孟子》假欿为坎,谓视盈若虚也。”
【译文】
孟子说:“把春秋时韩魏两家大臣的财富加于其身,如果他仍视盈若虚,这样的人就是远远超出一般人的人。”
十
【原文】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译文】
孟子说:“如果役使老百姓是为了使他们生活安逸,那么老百姓即使劳苦也不会产生怨恨。如果杀人是为了使老百姓得以生存,那么人即使被杀也不会有怨恨杀他人的心理。”
十一
【原文】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①如也,王者之民皞皞②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③,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④,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注释】
①驩虞:欢娱。
②皞皞:朱熹注云:“广大自得之貌。’ ③庸:功也。
④神:如神之意。
【译文】
孟子说:“霸主(的功业显著,恩惠易见),所以他的老百姓欢喜快乐;圣王(的功德浩荡),所以他的老百姓心情舒畅。百姓被杀也不怨恨;得到好处也不知是谁的功绩;百姓每天都向好的方面发燕尾服,也不知是谁让他们如此。圣人经过的地方,百姓得到教化;圣人所在的国度,教人经过的地方,百姓得到教化;圣人所在的国度,教化如神。圣王之政浩浩荡荡,上与天,下与地同时运转,怎么能说只是小小的补益呢?”
十二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①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注释】
①孩提:赵歧注云:“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孩,小儿笑。
【译文】
孟子说:“人不通过学习就能做到的,这是良能;不通过思考就知道的,这是良知。二三岁的小孩没有不爱他父母的,等他长大后,没有不知道尊敬自己兄长的。亲爱自己的父母是仁,尊敬自己的兄长是义,没有其他原因,只因这两种品德通行于天下。”
十三
【原文】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①然莫之能御②也。”
【注释】
①沛:水流的样子。
②御:阻止。
【译文】
孟子说:“舜住在深山的时候,住处只有树木和石头,外出只有鹿和野猪,他跟深山里的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等到他听见一句好话,看见一种好的行为,(他便去身体力行),就像江河决口一般,一泻千里,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住他。”
十四
【原文】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译文】
孟子说:“不要让别人做他不想去做的事,不要去索取别人不想给予的东西,就这样而已。”
十五
【原文】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①者,恒②存乎疢疾③。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④,其虑患也深,故达⑤。”
【注释】
①德慧术知:赵岐注云:“德行、知慧、道术、才智。”
②恒:经常。
③疢疾:疢,音chèn,朱熹注云:“疢疾.犹灾患也。”
④危:不安。
⑤达:朱熹注云:“达,滑之选于事理。”
【译文】
孟子说:“人之所以有道德、聪明、道术、才智,因为人要经常面对灾患。只有被孤立的臣子、庶出的儿子,他们时常心中不安,考虑灾患之事也非常深刻,所以才能通达事理。
十六
【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①,兄弟无故②,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③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注释】
①存:存在,与“亡”相对。
②故:灾患丧病。
③怍:惭愧。
【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趣,但称王于天下是不在其中。父母亲都健在,兄弟没有灾患,是第一种乐趣;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所以君子有三种乐趣,但称王于天下并不在其中。”
十七
【原文】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①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②,见于面,盎③于背,施④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注释】
①大行:行政于天下。
②睟然:眸,音cuì。赵岐注云:“睟然,润泽之貌。”
③盎:显现。
④施:延及
【译文】
孟子说:“拥有广大的国土、众多的人民,这是君子所希望的,但他的乐趣不在这上面;居于天下的中央,使天下的老百姓得以安定生活,才是君子感到快乐的事情,然而他的本性不在这上面。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理想通行于天下,不会因此而有所增加;即使他不得志而隐居,不会因此而有所减少,因为这是本性已经固定的原因。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扎根于心中,表现出的神色纯和温润,它表现于君子的颜面,表现于君子的肩背,延及于君子四肢的动作,因此不必言语,别人便一目了然。”
十八
【原文】
孟子曰:“易①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注释】
①易:赵岐注云:“易,治也。”
【译文】
孟子说:“耕种好田地,减轻税收,就可以让百姓富足。按时食用,依礼消费,财物是不会用尽的。百姓没有水和火,就不能生活,黄昏傍晚敲别人的门去要水和火,没有不给的,为什么呢?因为水、火极多的缘故。圣人治理天下,使粮食如同水、火一样多。如果粮食如同水、火一样多了,哪里还会有百姓不去仁爱的呢?”
十九
【原文】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①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②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注释】
①孳孳:音zīzī,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②跖:zhí,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大盗。
【译文】
孟子说:“鸡叫便起,努力行善,就是像舜一类的人;鸡叫便起,努力求利,就是像盗跖一类的人。如果想知道舜与盗跖的差别,没有别的,只要看看是行善还是求利便知晓了。”
二十
【原文】
孟子曰:“杨子①取②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③利天下,为之。子莫④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注释】
①杨子:人名,即杨朱。
②取:主张。
③摩顶放踵:赵岐注云:“摩秃其顶,下至于踵。”
④子莫:赵岐注云:“鲁之贤人也。”
【译文】
孟子说:“杨子主张为我,拔一根毫毛而利于天下,这样的事都不肯干。墨子主求兼爱,摩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有利于天下,一切都肯王。子莫主张中道。主张中道也差不多。但如果主张中道却不灵活,不懂得变通,那便是执著在一点上。之所以要厌恶执著于一点,是因为它有损仁义之道,是只取一点而放弃其余的。”
二十一
【原文】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①掘井,掘井九轫②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注释】
①辟若:辟,音pì,通“譬”。辟若,比如。
②轫:同“仞”,七尺日仞。赵岐注云:“轫,八尺也。”
【译文】
孟子说:“做事情好比打井,如果打进六七丈还不见泉水,那只能是一口废井。”
二十二
【原文】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①,恶②知其非有也。”
【注释】
①归:归还。
②恶,音wū,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译文】
孟子说:“尧舜实行仁义,是出于本性的;商汤、周武王实行仁义,则是亲身体验,努力推行;春秋五霸实行仁义,则只是假借仁义,借此谋利。但是,如果久借而不还,又怎么能知道仁义是不是不变成他自己的呢?”
二十三
【原文】
王子垫①问日:“士何事?”
孟子曰:“尚志。”
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注释】
①王子垫:赵歧注云:“齐王于,名垫。”
【译文】
王子垫问道:“士人是干什么事呢?”
孟子答道:“士人使得自己的志向高尚。”
王子垫又问:“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志向高尚呢?”
孟子答道:“行仁与义。杀一个没有罪过的人,这不是仁;不是自己的却拿了归自己,这不是义。居住之处在哪里呢?在于仁;行走的路在哪里呢?在于义。居住于仁,依义行走。”
二十四
【原文】
孟子曰:“仲子①,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台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注释】
①仲于:陈仲子
【译文】
孟子说:“陈仲子,假如不合道理地把齐国交给他,他也不会接受,别人相信这话是真的。但是,他那种义不过是抛弃一筐饭一碗汤的义。人的罪过没有超过不要父兄君臣上下的了,(而陈仲子却这样做了)。只因为一个人有小节操,便相信他也会有大的节操,这怎么能行呢?”
二十五
【原文】
桃应①问曰:“舜为天子,皋陶②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③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诉④然,乐而忘天下。”
【注释】
①桃应:赵岐注云:“孟子弟子。”
②皋陶:读如gāo yáo,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
③蹝:亦作“屣’,音xǐ,没有脚跟的鞋子。
④䜣:同“欣”
【译文】
桃应问道:“舜做天子,皋陶为法官,但假如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那该怎么办呢?”
孟子答道:“把他逮捕起来。”
桃应又问:“那舜不会阻止吗?”
孟子答道:“舜怎么会阻止呢?逮捕是有根据的啊。”
桃应问道:“那舜又该怎么办呢?”
孟子答道:“舜把抛弃天子之位看得跟被抛弃的破烂鞋子一样。(如果那样的话),舜会偷偷地背着父亲逃走,沿着海边住下来,一生也会很快乐,快乐得把天子之位给忘掉。”
二十六
【原文】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①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②。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注释】
①喟:叹息。
②垤泽之门:垤,音dié。即宋东城南门。
【译文】
孟子从范来到齐国,远远地看见了齐王的儿子,长长地叹息道:“环境改变气度,奉养改变体质,环境真是很重要的呀!他难道不也是人的儿吗?”
孟子说:“王子的住所、车马和衣服多半与别人相同,为什么王子却是那样的呢?就因为他所居住的环境使他那样;更何况以天下为自己住处的人呢?鲁国的国君来到宋国,在宋国的东南城门下呼喊,守门人说:‘他并不是我的国君,为何声音和我们国君的声音那么相像呢?这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环境相似罢了。’”
二十七
【原文】
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①之丧,犹愈于已乎?”
孟子曰:“是犹或紾②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悌而已矣。”
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己,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注释】
①期:音jī,一周年。
②紾:音zhěn,扭转,弯曲。
【译文】
齐宣王想缩短服丧时间。公孙丑说:“服丧一周年,不是还比完全不服丧的的人要强些吗?”
孟子说:“这好比有人在扭他兄长的胳膊,你却说慢慢地扭吧。只要教导他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行了。”
王子有死了母亲的,王子的老师为他请求服丧几个月。公孙丑问道:“像这样的事情,又怎么样呢?”
孟子说:“这是由于王子想把三年的丧期服完,却办不到。那么,纵然多服丧一天也比不服丧的要好,这是为那些没有人禁止他服丧自己却不去服丧的人说的。”
二十八
【原文】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注释】
①彀率:音gòu lǜ,按射中目标的需要把弓拉开的程度。
【译文】
公孙丑说:“圣人之道既高深又完美,像登天一样很难达到。为什么不使它改变得容易达到,而使别人每天去努力呢?
孟子说:“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的工人而去改变、废弃绳墨规矩,羿也不会因为拙劣的射手而去改变拉弓的彀率。君子拉满弓却不发箭,只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君子在正确道路之中站住,有能力的人便会自己跟随而来。”
二十九
【原文】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译文】
孟子说:“天下清明,君子得志,‘道’也就得以实施;天下黑暗,君子为守‘道’,也就不惜因‘道’而死;没有听说过歪曲‘道’来逢迎王侯的。”
三十
【原文】
公都子曰:“滕更①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注释】
①滕更:赵岐注云:“滕君之弟,来学于孟子者也。”
【译文】
公都子说:“滕更在先生门下学习时,似乎应该以礼貌待之,但先生您却不回答他的问题,为什么?”
孟子说:“仗着自己地位尊贵而发问,仗着自己的贤能而发问,仗着自己年长而发问,仗着自己功劳卓著而发问,仗着自己是故交而发问,这些发问我都不予以回答。这五条之中,滕更就已经占了两条,(所以我不回答他)。”
三十一
【原文】
孟子曰:“于不可已①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注释】
①已:朱熹注云:“已,止也。”
【译文】
孟子说:“对不可以停止的事情却停止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停止的;对应当厚待的人却给予薄待,那就没有谁不可以薄待了。前进迅猛的人,后退也就会很迅速。”
三十二
【原文】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①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光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②、小功察;放饭③流歠④,而问无齿决⑤,是之谓不知务。”
【注释】
①知者无不知:第一个“知”同“智’,第二个“知”为知道”。
②缌:音sī,指缌麻三月的孝服。缌麻三月是五种孝服中最轻的,用熟布为孝服,服丧三个月。
③小功:五月的孝服。如外孙为外祖父母带孝,服丧五个月。
④流歠:歠,音chuò,饮,啜。赵岐注云:“流歠,长歠也。”
⑤齿决:古人用餐湿肉用牙齿啃断,干肉只用手折断。如果在长者面前以牙齿咬断干肉,这是不礼貌的吃相。此处的“齿决”指以牙齿啃断干肉。
【译文】
孟子说:“智者是没有什么不应该知道的,但急于当前重要之事;仁者没有不仁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人。尧舜的智慧不能完全知道所有的事物,那是因为他们急于知道首要的任务;尧舜的仁德不能普爱所有的人,那是因为他们急于爱亲人和贤人。如果不能为父母服三年的丧期,却对于缌麻三月、小功五月的丧期仔细讲求;在长者面前大口吃饭,大口喝汤,却讲究不用牙齿啃断干肉,这就叫做不识大礼。”
尽心 下
一
【原文】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公孙丑问曰:“何谓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译文】
孟子说:“梁惠王真是太不仁了!仁者是把他所喜爱的(恩惠)普施于他所不喜爱的人,而不仁者则把他所不喜爱的推及给他所喜爱的人。”
公孙丑听了,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孟子说:“梁惠王为了争夺土地,驱使他的老百姓去作战,使他们暴尸野外。吃了大败仗,准备再战,又怕不能取胜,因此驱使他所喜爱的子弟去献身,这就是把他所不喜爱的(祸害)扩展到他所喜爱的人身上的。”
二
【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吾于《武成》①了,取二三策而已矣②。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注释】
①《武成》:《尚书》中的篇名。
②策:古代在竹片上写字,一块竹片名为简,编连若干竹简名为策。大事记在策上,小事记在简上。
【译文】
孟子说:“完全的相信《尚书》,就不如没有《尚书》这部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也只不过相信它两三片竹简上的文字。仁者无敌于天下是,以最讲仁道的周武王去讨伐最不讲仁道的商纣,义军所到这处备受百姓欢迎,又怎么会发生血流成河,甚至把捣米用的大木棒都漂走的事呢?”
三
【原文】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①,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②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③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已也,焉用战?”
【注释】
①陈:同“阵”,列阵。
②革车:指兵车。
③厥角:顿首,叩头。
【译文】
孟子说:“有人说:‘我善于布阵排兵,我善于指挥打仗。’这其实是莫大的罪过。一国君主喜欢仁道,则会天下无敌。商汤南向征过北方狄人就埋怨:东向征讨,西方夷人就埋怨,他们说:‘为什么不先到我这儿来呢?’周武王讨伐殷商时,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武王对殷商的百姓道:‘不要害怕!我们是来安定你们,并不是与你们为敌的。’百姓听了,便跪拜叩头,声响如山崩。征是正的意思,各人都希望端正自己,哪里还用得着作战呢?”
四
【原文】
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①,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②,若固有之。”
【注释】
①饭糗茹草:饭、茹均作动词,吃。糗(qiu):干粮。
②果:亦作“婐”,侍。
【译文】
孟子说:“舜当年啃干粮、吞野菜时,好像要这样过一辈子;等到他当了天子,穿着麻葛单衣,弹着琴,有尧的两个女儿侍候着他,又好像本来他就已经拥有这些了。”
五
【原文】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地: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①。”
【注释】
①一间(jian):相距很近。
【译文】
孟子说:“我现在才懂得杀害别人亲属的严重性了:杀了别人的父亲,别人也会杀死他的父亲;杀了别人的兄长;别人也会杀死他的兄弟。那么,(父亲和兄弟)虽然不是自己所杀,但(和自己所杀)也没什么区别了。”
六
【原文】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译文】
孟子说:“喜好名望的人,可以把拥有千辆兵车国家谦让给别人,但如果不是喜欢名望的人,就是让他给别人一箪饭、一碗汤,他也会把不愉快的神情表现在脸上。”
七
【原文】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译文】
孟子说:“不信任仁德贤能,国家就会空虚;不讲究礼义,上下关系就会混乱;没有好的政治,国家财用就会不足。”
八
【原文】
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译文】
孟子说:“不施行仁道却能得到一个国家,这种事倒曾发生过,但不施行仁道却能得到天下,这样的事从未曾发生过!”
九
【原文】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牲牺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译文】
孟子说:“黎民百姓最重要,土神、谷神其次,君主为轻。所以,得到百姓的拥护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的做大夫。诸侯要是危害国家,就废掉他改立别的人。祭祀用的牲口长肥已经合乎标准,祭器中的祭物已洁净,祭祀更是按一定时候举行,但百姓依然遭受旱灾与水灾,那就得另立土神和谷神了。”
十
【原文】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译文】
孟子说;“圣人是百代人的老师,伯夷和柳下惠正是这样的人。所以,听到伯夷的节操的人,贪婪者也就变得廉洁了,懦弱的人也就有了独立不屈的意志了;听道柳下惠的节操的人,刻薄的人也会变得老实厚道了,心胸狭隘的人也会变得胸怀宽大了。百代之前他们奋发而为,百代之后听到他们事迹的人,没有不为之奋发的。如果不是圣人,会有这样的影响吗?更何况是那些亲自接受过(圣人)熏陶的人呢。”
十一
【原文】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去:‘忧心悄悄,愠于群①。’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殒劂问②。’文王也。”
【注释】
①忧心一句:引自《诗·邶风·柏舟》。
②肆不殄一句:引自《诗·大雅·绵》。殒:损害。问:声誉。
【译文】
貉稽说:“我不擅长分辨别人对我的损毁。”孟子说:“这没什么关系。士人都讨厌七嘴八舌的议论。《诗·邶风·柏舟》说:‘禁得住忧心如焚,一群小人把我恨。’孔子就是这样的。‘别人的怨恨不消,也无损于自己的名声。’这样的是文王。”
十二
【原文】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①间,介然②用之而成路;为间③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注释】
①蹊:足迹。②介然:始终不断。③这间:不长的时间。
【译文】
孟子对高子说:“山坡上的小路,不断地去走就成了路;隔段时间不走,它就被茅草堵塞住。现在是茅草塞住了你的心啊!”
十三
【原文】
高子曰:“禹之声,尚①文王之声。”
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以追蠡②。”
曰:“是奚足哉?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
【注释】
①尚:同“上”。
②追蠡:追:乐钟的悬钮。蠡:磨损殆尽。
【译文】
高子说:“禹的音乐要高于文王的音乐。”孟子说:“凭什么这样说呢?”高子说:“因为禹传下来的乐钟的悬钮都快断了。”孟子说:“这怎么足以证明呢?城门下面的车辙很深,难道仅仅是几匹马的力量吗?”(那是年代久远车马经过太多的缘故。禹的乐钟悬钮快断了,也可能是因为年代太久远了。)十四【原文】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①,殆不可复。”
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②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③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注释】
①发棠:棠:齐国的粮仓。发棠:开仓放粮。
②冯妇:姓冯名妇之人。
③攘臂:卷袖露臂。
【译文】
齐国闹饥荒。陈臻对孟子说:“国内百姓都认为您会再次劝说齐王打开棠邑的粮仓赈济灾民,这次恐怕不会再那样做吧。”孟子说:“再那样做就成了冯妇一样的人了。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打老虎,后来成了善人,(不再打虎了。)有一次他到野外去,很多人都在追一只老虎。老虎靠着山角,没有人敢上前捉它。人们远远看到冯妇,就快步上前迎接他。冯妇就挽起衣袖伸伸胳膊下了车。人们都高兴他这样做,但其中的士人却在讥笑他。”
十五
【原文】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①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注释】
①臭:同“嗅”,气味。
【译文】
孟子说:“嘴巴对好吃的滋味,眼睛对好看的颜色,耳朵对好听的声音,鼻子对好闻的气味,四肢对安逸舒适,这些需要都是本性,但是能否得到要靠命运安排,所以君子不认为这些是本性的必然(所以不去强求)。仁对于父与子,义对于君与臣,礼对于宾与主,智慧对于贤能的人,圣人对于天理,能否各得其宜,都属于命运,但这也是本性的必然,所以君子也不认为它们是属于命运(而是努力顺从本性,力求实现)。”
十六
【原文】
浩生不害①问曰:“乐正子何人也。”
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何谓善?何谓信?”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注释】
①浩生不害:齐国人。姓浩生名不害。
【译文】
浩生不害问:“乐正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孟子说:“是好人,很诚信的人。”浩生不害说:“什么叫好?怎么诚信?”孟子说:“值得喜欢就叫做好,那些好处确实在他身上存在就叫诚信,那些好处充满他本身就叫美,不但充满而且放出光辉就叫大,放出光辉且能化育万物的就叫圣,具有圣德且到了不可测度境界的就叫神。乐正子符合前两条,但并没有达到后四条。”
十七
【原文】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①,又从而招②之。”
【注释】
①苙:畜栏。
②招:捆绑。
【译文】
孟子说:“离开墨家的人一定会归到杨朱去,离开杨朱的人一定会归到儒家的。回归就接受他们算了。现今与杨墨学派辩论的人,就好像追赶跑掉的小猪,虽已经把它赶进猪圈了,还要捆住它的脚。”
十八
【原文】
孟子曰:“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译文】
孟子说:“有征收布帛的税,有征收粮食的税,还有使人出力的税。君子采用其中的一种,暂时不用另两种。如果同时征收两种,就会有百姓饿死;同时征收三种,就会有父子离散。”
十九
【原文】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译文】
孟子说:“诸侯的宝贝有三件:土地、百姓和政治。如果把珠玉看成是宝贝,必定会有灾祸引上身。”
二十
【原文】
盆成括①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
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
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注释】
①盆成括:齐国人。姓盆成名括。
【译文】
盆成括在齐国做官,孟子说:“盆成括快死了!”盆成括果然补杀。弟子问道:“老师您怎么知道他会被杀呢?”孟子说:“他这个人有点儿小才,却不知道君子的大道,就足以招致身之祸。”
二十一
【原文】
孟子之滕,馆于上宫。有业屦①于牖上,馆人求之弗得。或问之曰:“若是乎从者之廋②也?”
曰:“子以是为窃屦来与?”
曰:“殆非也。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求者不拒。苟以是心至,其受之而已矣。”
【注释】
①业屦:未编好的草鞋。
②廋:藏匿。
【译文】
孟子到了滕国,住到上等的旅馆中。有双还没有编好的草鞋不见了,旅馆里的人没有找到。有人问孟子说:“跟从您的人就像这样地偷拿别人东西吗?”孟子说:“您认为这些人仅是为了偷草鞋才来的吗?”那人说:“大概不是的,但您开设课程,对走的学生绝不追问,对来的学生从不拒绝。如果他们怀着求学的目的来,就接收他们罢了(所以也难免品行不好的混在其中啊)。”
二十二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①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②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
【注释】
①穿逾:穿穴逾墙。
②:获取。
【译文】
孟子说:“谁都有不忍心去做的事,把这种不忍推广到他忍心去做的事上,就是仁;每个人都有不愿意去做的事,把这种不愿意推广到他愿意去做的事上,就是义。如果人能推广不想害人的心,那么仁就用不尽了;如果人能推广不穿洞跳墙的心,那么义就用不尽了;只要能推广不接受轻视的实际言行,那么无论到哪里都不会不合乎义了。一个士人,不可以与人说话非要说,这是用言语诱惑而获利;可以与人说话却不说,这是用沉默诱惑而获利;这些都是算是穿洞跳墙一类的事情。”
二十三
【原文】
孟子曰:“言近而指①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②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注释】
①指:同“旨”。
②不下带:带:腰带。朱熹《集注》去:“古人视不下带,则带以上仍常见至近之处也。举目前之近事而至理存焉。”
【译文】
孟子说:“言语浅显是但意义深远,这是妙言;坚守简约而成效很大,这是妙法。君子的话,虽然讲的是身边的事,但也是寓含了大道理;君子所坚守的,就是修养自身而使天下太平。人们不满放弃自己的田地不种却去耕种别人的田地,要求别人的很重,但对自己的要求却很轻。”
二十四
【原文】
孟子曰:“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①德不回②,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③以俟命而已矣。”
【注释】
①经:奉行。
②回:邪曲。
③行法:依法度行事。
【译文】
孟子说:“尧舜,是按照自己本性做事的人;商汤周武王,是通过自身修养后回归到本性而做事的人。动作容貌没有不合于礼的,是美德的最高境界。为死去的人而悲哀哭泣,并不是做给活人看的。依据道德准则做事而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得到俸禄。说话一定讲信用,不是为了得到方正的名声。君子依据法度做事,(结果怎样)只有等待命运安排了。”
二十五
【原文】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①数仞,榱题②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③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胃彼哉?”
【注释】
①堂高:堂阶。
②榱题:屋檐。
③般:大。
【译文】
孟子说:“向诸侯游说,就要藐视他,不能看他高高在上的样子。殿堂的基础几丈高、屋檐数尺宽,我如果得志,不这样做。大量食物摆在眼前,侍候的姬妾数百人,我如果得志,也不这样做。饮酒作乐,驱马打猎,后面跟从上千辆车,我如果得志,更不会这样做。他做的那些事,都是我不会做的;我做的事,都是符合古代制度的,我为什么要去怕他呢?”
二十六
【原文】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①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注释】
①存:存其本心。
【译文】
孟子说:“修养心性的法没有比节制欲望更好的。一个人做人如果节制欲望,即使善良的本性失去了一些,也不会失去很多;如果欲望强烈,即使具有一些善良的本性,也不太多。”
二十七
【原文】
曾皙嗜羊枣①,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②羊枣孰美?”
孟子曰:“脍炙哉!”
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
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注释】
①羊枣:一种小柿子。
②脍炙:似指切细的烤肉。
【译文】
曾皙喜欢吃羊枣,因此曾子不忍心吃羊枣。公孙丑问孟子:“炒肉末、熏肉与羊枣哪种好吃?”孟子说:“炒肉末、熏肉!”公孙丑说:“那曾子为什么吃炒肉末和熏肉,却不吃羊枣呢?”孟子说:“炒肉末和熏肉是大家都喜欢吃的,羊枣却是个别人喜欢吃的。正如人们避讳尊长的名字却不避讳尊长的姓,因为姓是大家相同的,而名只是个别人所独有的。”
二十八
【原文】
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①之士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②。’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
曰:“如琴张③、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
“何以谓之狂也?”
曰:“其志嗲④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 其惟乡原⑤乎!乡原,德之贼也。’”
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
曰:“‘何以是叫嘐嘐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涼涼⑥?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⑦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⑧,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⑨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注释】
①党:乡里。
②不得一句:引自《论语·子路》。
③琴张:孔子的弟子子张。
④嘐(xiāo)嘐:志大言大。
⑤乡原:原:同“愿”。乡人之愿,意指同流台污的媚俗者。
⑥踽(jú)踽涼涼:弧独寂寞状。
⑦阉:低三下四。
⑧郑声:郑地乐歌。儒家认为“郑声淫,故极力排斥。
⑨反经:反:同“返”。回归正路。
【译文】
万章问孟子:“孔子在陈国时说过:‘为何不回去呢?我那些学生志向广大而狂放,进取而不忘当初的志向。’孔子为什么在陈国还去怀念鲁国那些狂放的人呢?”孟子说:“孔子说过:‘找不到不偏不倚保持中正的人与他交往,就一定会与狂放的人和狷介之士与他交往吧!狂放的人有进取心,狷介的人有的事会不去做。’孔子难道不想与保持中正的人交往吗?不能一定找到,所以只得求次一等的了。”万章说:“请问怎样的人才叫做狂放的人呢?”孟子说:“像琴张、曾皙和牧皮那样的人,就是孔子所说的狂放的人了。”万章又问:“为什么他们狂放呢?”孟子说:“他们志向远大口气也大,总说什么‘古人啊!古人啊!’可是考察他们的实际行为,却与所说的话不相符。如果找不到这种狂放的人,就想找不屑于做肮脏事的人交往,这就是狷介之士,这就又次一等了。孔子说:‘经过我家门口却不进我屋里来,我不觉得遗憾的,那只有好好先生了。好好先生是伤害道德的坏人。’”万章说:“什么样的人才叫他好好先生呢?”孟子说:“(好好先生批评狂放的人)说:‘为什么这样志向远大口气也大呢?说话不考虑能否做到,做事不考虑与自己说的话一致,只会说什么“古人啊古人啊。”(又批评狷介之士)说:‘为什么这样孤单寂寞呢?活在这个世上,就得做适应这个世界的人,让大家都说好就行了。’像阉人那样四处逢迎,讨好世俗的人,就是好好先生。”万章说:“全乡的人都说他是老好人,他无论到哪里都表现出是个老好人,孔子却认为他们伤害了道德,为什么呢?”孟子说:“这种人,要指责他举不出什么过错来,要责骂他又没有什么值得责骂的;他们只是与世俗同流合污,似乎平时忠诚老实,行为举止似乎廉洁;大家都很喜欢他们,他们自身也自以为是,但与尧舜之道却格格不入,所以说他们是伤害道德的坏人。孔子说过:‘厌恶那些表面相似而实际上完全不同的东西:厌恶狗尾草,因为怕它冒充禾苗;厌恶歪才,因为怕它冒充义理;厌恶夸夸其谈,就是因为怕它扰乱诚信;厌恶郑国的淫糜音乐,是因为怕它破坏雅乐;厌恶紫色,因为怕它混淆了红色;厌恶好好先生,是因为怕他扰乱了美德。君子使事物回归正道就行了。正道不被歪曲,百姓就会奋发振作;百姓奋发振作,那就没有邪恶了。”
二十九
【原文】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①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注释】
①散宜生:周文王时的贤臣。
【译文】
孟子说:“从尧舜到汤,一共经历五百多年;像禹、皋陶这些人,就是亲眼见到而了解尧舜之道的;像汤,就是只听到尧舜之道而了解的。从汤到文王,经历五百多年,像伊尹、莱朱这些人,就是亲眼见到而了解汤的治国之道的;像文王,就是听到汤的治国之道进而了解的。从文王到孔子,又经历五百多年,像太公望、散宜生这些人,就是亲眼见到而了解文王的治国之道的;像孔子,就是只听到文王的治国之道的。从孔子一直到现在,只经历一百多年,离圣人的时代是这样的近,距圣人的家乡也是这样的近,但却没有继承圣人事业的人,怕是以后也就没有继承圣人事业的人了。”
从周朝。殷商的子孙却都要服从周朝,可见天意不是固定不变的。殷商的臣下美丽睿智的,都到周都助祭。’孔子说过:‘仁德的力量是不能按人数多少计算的。君王如果重视仁德,就能天下无敌。’现在许多诸侯想无敌于天下,却又不遵循仁义之道,这就像热得厉害却不洗澡。《诗经·大雅。桑柔》说:‘谁能够热得厉害时却不去洗澡呢?’”
五
【原文】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①。’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注释】
①沧浪一诗:这四句歌辞是楚歌。
【译文】
孟子说:“怎能和不仁德的人谈论什么呢?这些人处在危险之中却心安理得,灾难临头却以为是吉利,把导致亡国灭家的事还当成是乐事。不仁德的人如果还可以和他谈论,那又怎么会发生亡国灭家的事呢?从前有首小孩子唱的歌:‘沧浪的水清亮呀,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混浊呀,可以洗我的双脚。’孔子说:‘弟子们听着!水清就洗帽缨,水浊就洗双脚,这都是水本身决定的。’对人来说,一定先有自招侮辱的地方,然后别人才会侮辱你;对家来说,一定先有自招毁灭的原因,然后别人才会毁灭它;对国来说,一定先有自讨攻伐的暴政,然后别国才攻伐它。《尚书·太甲》说:‘上天降下的灾祸可以躲避,自己作的孽却是逃不掉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六
【原文】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①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②者,鹯③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④,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⑤。’此之谓也。”
【注释】
①圹:旷野。
②爵:同“雀”。
③鹯:一种似鹞的猛禽。
④畜:同“蓄”,储备。
⑤《诗》云一句:出自《诗·大雅·桑柔》。淑:善;载:则,就;胥:皆,都。
【译文】
孟子说:“桀、纣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了自己百姓的拥戴;失去百姓拥戴,是因为失去百姓的心。得到天下有办法:得到百姓的心,就得到百姓。得到百姓的心有办法:百姓想得到的,就替他们积聚,百姓憎恶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而已。百姓归附仁德,就像水往低处流,兽往旷野走一样。所以替深潭把鱼驱赶到那里去的是水獭,替丛林把鸟雀赶去那里的是鹞鹰,替商汤、周武王把百姓赶到他们那里的是夏桀和殷纣。如果天下君王爱好仁政,那么诸侯都会替他把百姓赶到他那里,他不想得到天下,也是不可能的。可是现在那些想统一天下的人,就好像得了七年的病却要找三年的陈艾来医治一样,如果平时不注意积蓄,一辈子也找不到。如果不决心施行仁政,一辈子都会忧愁蒙受耻辱,以致于陷入身死国亡的地步。《诗经·大雅·桑柔》说:‘这些人怎么能把事情办好,只能是沉沦自溺罢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七
【原文】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②,哀哉!”
【注释】
①旷:动词,意为空出。
②由:遵循。
【译文】
孟子说:“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论什么;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一起做什么。开口就非难礼仪,这是害自己;认为自己不能坚持仁义,这是抛弃自己。仁,是人类最安乐的住宅;义,是人类最光明的大道。空着安乐的住宅不去住,放弃光明大道不去走,真是可悲呀!”
八
【原文】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①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 未有能动者也。”
【注释】
①获:取得信任。
【注释】
孟子说:“职位低却还得不到上级信任,是不能把百姓治理好的。获得上级信任有它的办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也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取得朋友的信任有它的办法,服侍父母得不到父母的信任,也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取得父母满意有它的办法,反省自己不真诚,也就不能使父母满意;使自己真诚有它的办法,不明白何为善,也就不能使自己真诚。所以,真诚是自然的规律,追求真诚是做人的规律。真诚到了极点却还不能做感动别人的事,从来没有过;不真诚是不可能感动别人的。”
九
【原文】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①,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②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
【注释】
①作:兴起。
②西伯:周文王。
【译文】
孟子说:“伯夷为躲避商纣,住到北海边上,听说文王兴起来,就兴奋地说:‘为什么不去归附呢!我听说西伯很注意赡养老人。’姜太公躲避商纣,住在北海边上,听说文王兴起来,就兴奋地说:‘为什么不去归附呢!我听说西伯很注意瞻养老人。’这两位老人是天下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们都归附文王,这就等于天下所有你老长辈都归附文王了。天下所有的你老长辈都归附文王了,他们的晚辈还能归附到哪里呢?如果诸侯中有能施行文王那样的仁政的,七年之内,一定能执政天下。”
十
【原文】
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①,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争地似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②草莱、任土地③者次之。”
【注释】
①求也一句:求:孔子的弟子冉有;季氏:当时于鲁国执掌大权的季孙氏;宰:家臣:②辞:开垦。
③任土地:以地分授百姓,使之任耕稼之责。
【译文】
孟子说:“冉求担任李氏的总管,不但不能改变季氏的德行,还把季氏的田租增长了一倍。孔子就说过:‘冉求不是我的门徒,弟子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声讨他。’从这点看,君王不施行仁政,帮助他聚敛钱财的臣下,都是被孔子唾弃的人,何况那些帮助君王进行战争的人呢?为争夺土地而进行战争,战死的人漫山遍野;为夺取城池而交战,战死的人全城都是。这就叫做为争夺土地而去吃人肉,罪行深重,即使处死也不能偿清:所以好战的人应该到最严厉的刑罚,连结诸侯挑起战争的人受次一等刑罚,迫使百姓开荒种地以求增加田租的人受再次一等刑罚。”
十一
【原文】
孟子曰:“存①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嘹②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③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④哉?”
【注释】
①存:观察。
②晾:明亮。
③眊(mào):昏暗。
④廋:藏匿。
【译文】
孟子说:“长在人身上的器官,没有比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会掩盖住一个人的邪恶。心术正,眼睛就明亮;心术不正,眼睛就浑浊。一边听一个人说话,一边看他的眼睛,这个人的内心能躲藏哪里呢?”
十二
【原文】
淳于髡①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②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注释】
①淳于髡:姓淳于,名髡,齐国人。曾仕于齐威王、齐宣王、齐惠王三朝。
②权:变通。
【译文】
淳于髡说:“男女之间传递东西时手不相互接触,这是礼的要求吗?”孟子说:“正是礼的要求。”淳于髡又问:“如果嫂嫂掉进水里,那么是否可以伸手拉她?”孟子说:“嫂嫂落水而不伸手拉她,这简直是豺狼。男女之间交接东西时手不相触碰,这是礼的要求;嫂嫂落水伸手去拽,这则是变通。”淳于髡说:“现在天下都掉进水里,您不伸手去救,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天下都掉在水里,应用道义去救;嫂嫂掉进水里,应手去拉:您要我用手去挽救于天下吗?”
十三
【原文】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曾子养曾晳①,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②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注释】
①曾哲: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 ②曾元:曾参的儿子。
【译文】
孟子说:“服侍谁最重要,服侍父母最重要。那守护什么最重要?守护自身最重要。保持了自己节操又能侍好父母的人,我听说过;丧失自身节操却能服侍好父母的人,我却没听说过。有谁不做服侍之事呢?而服侍父母是服侍的根本;有谁没有守护之事呢?而守护自身是服侍的根本。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每顿饭一定要有酒肉;撤下桌子时,一定要请示剩下的给谁;问起有没有剩下的,一定回答说‘有’。曾皙死了以后,曾子的儿子曾元奉养曾子,每顿饭也一定有酒肉,撤下桌子时,不再请示剩下的给谁了;问起有没有剩下的,就说‘没有了’。意思是将剩下的下次再送给曾子吃这就叫做供养父母的口腹。像曾子那样,那可以叫做养护父母的心意。服侍父母像曾子那样,就行了。”
十四
【原文】
孟子曰:“人不足与适①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②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注释】
①适:同“谪”,批评,指责。
②格:纠正。
【译文】
孟子说:“一个不值得指责的人,那么他怎样执政也就不值得批评。只有贤明高尚的人才能纠正君主思想上的错误。君主仁爱,就没有谁不仁爱;君主讲道义,就没有谁不讲道义;君主行为端正。就没有谁不端正。只要君主的思想端正了,国家也就稳定了。”
十五
【原文】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
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
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曰:“子来几日矣?”
曰:“昔者①。”
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
曰:“舍馆未定。”
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曰:“克有罪。”
【译文】
乐正子跟从子敖来到了齐国。乐正子去拜见孟子。孟子说:“您也来看我吗?”乐正子回答说:“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孟子说:“你到齐国几天了?”乐正子说:“昨天来的”孟子说:“既然是昨天来的,那么我说这话不应该的吗?”乐正子解释说:“因为我的住处还没找好。”孟子说:“你听说过非要找到住处才去拜见长辈的规矩吗?”乐正子 说:“我有过错。”
十六
【原文】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①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注释】
①文:修饰。
【译文】
孟子说:“仁的本质是服侍父母,义的本质服从兄长,智的本质是明白仁和义并不舍弃;礼的本质是调节、修饰上述两项内容;乐的主要是乐于实行这两项,那么快乐就产生了;快乐一旦产生就不可停止了,不可停止,就不知不觉的手舞足蹈了。”
十七
【原文】
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①厎豫②,瞽瞍厎豫而天下化,鼓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注释】
①瞽瞍:舜的父亲。
②底豫:底,致;豫,快乐。
【译文】
孟子说:“天下的人都非常高兴地归附自己,但把天下人都非常高兴地归附自己这件事,看得如同草芥一样,只有舜才能做到。这样,不能取得父母的欢心,就不可以做人;不能顺从父母的意志,就不可以做儿子。舜竭尽服侍父母的准则而他父亲瞽瞍很高兴,瞽瞍一高兴,天下的风气就大变,瞽瞍一高兴,天下父子间的准则就确定了,这就叫做大孝。”
离娄 下
一
【原文】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①,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②,卒于毕郢③(yǐng影),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④,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注释】
①诸冯、负夏、鸣条:都是地名,大致在我国东部,今已不明其详。
②岐周:周朝兴于岐一带,故称岐周。岐,山名,在今陕西岐山县。
③毕郢:地名,在今陕西咸阳市东。
④符节:古代朝廷用作凭证的信物,用竹、木或金属制成,剖成两半,各执其一,使用时以两片相合来验真假。这里用宋比喻事物两相吻合。
【译文】
孟子说:“舜出生于诸冯,后迁居到负夏,死于鸣条,应该说算是一个东方人。文王出生于岐周,死于毕郢,应该说是个西方人。他们生活的地方相距一千多里,时代相差一千多年,但能使自己的理想在中国实现,就像符节相合,完全一样。一个是先代圣王,一个是后代圣五,他们的准则却是一样的。”
二
【原文】
子产①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zhēn真)洧(wěi伟)。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注释】
①子产:春秋时郑国大夫,姓公孙,名侨,字子产。
【译文】
子产生持郑国的政治,用他所乘的车子帮别人渡过溱水和洧水。孟子说:“子产虽然给人带来点恩惠,却不懂得如何去搞政治。如果十一月修成人行桥,十二月修成车行桥,百姓就不用担心过河了。君子如果搞好了政治,出行时驱使路人回避都可以,怎能一个人一个人地帮他们过河呢?所以执政的人,若一个个地讨人们欢心,时间就太不够用了。”
三
【原文】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译文】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如果君王把臣子看做手足,那臣子就会把君王看做腹心;如果君王把臣子看做犬马,那臣子就会把君王看做平民;如果君王把臣子看做泥土小草,那臣子就会把君王看做仇敌。”
齐宣王说:“按照礼规,臣子要为曾服待过的君王穿一段时间孝服,在怎样的情况下臣子才会为他穿孝服呢?”
孟子说:“臣子的劝谏要照办,臣子的建议要听取,恩惠要落实到百姓;臣子固故离开本国,君王就要派人当向导带他出境,还要先派人到他要去的目的地作安置;离开三年不回来,才收回他的田地住房。这叫做三有礼。这样,臣子就会为他穿孝服了。现在做臣子的,劝谏不被采纳,建议不能听取,恩惠也落实不到百姓;臣子因故离开,君王就把他拘留起来,还想尽办法在他目的地设置种种障碍;离开当天,就收回他的田地和住房。这叫做仇敌,既然是仇敌,哪还有为他穿孝服的呢?”
四
【原文】
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译文】
孟子说:“如果没有罪过却把士人杀掉,那么大夫就可以离去,没有罪却把百姓杀死,那么士人就可以搬迁。”
五
【原文】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译文】
孟子说:“君王仁爱就没有谁会不仁爱,君王坚守道义就没有谁会不坚守道义。”
六
【原文】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
【译文】
孟子说:“中正的人帮助不中正的人,有才能的人提携低才能的人,所以人们乐意有贤能的父兄。如果中正的人鄙弃不中正的人,有才能的人鄙弃低才能的人,那贤能与不贤能的距离,相近得连寸也量不出来了。”
七
【原文】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译文】
孟子说:“君子在学问上达到精深的境界靠的是正确的方法,这就做到自己有所体会。自己有体会,就掌握得牢固;掌握得牢固,就会积累深厚;积累深厚,就能左右逢源,取之不尽,所以君子总要自己有所体会。”
八
【原文】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孟子说:“以善来取胜别人,是不能够取胜的;以善来熏陶别人,才能使天下人归顺。天下人心不服却能统一天下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九
【原文】
孟子曰:“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①,蔽贤者当之。”
【注释】
①不祥之实:这句话费解,古人也曾怀疑文中可能有掉的字。
【译文】
孟子说:“言论没有真实内容是不好的。不好的结果,应由埋没贤才的人来承担。”
十
【原文】
徐子①曰:“仲尼亟(qì弃)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kuài快)皆盈;其涸(hé河)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wèn问)过情,君子耻之。”
【注释】
①徐子:名辟,孟子弟子。
【译文】
徐子说:“孔子对水有几次的称赞,说‘水啊,水啊!’那他赞美水的什么呢?”
孟子说:“有源头的泉水滚滚奔流,昼夜不停,灌满坑洼,又向前进,直到大海。有源头的水就是这样,孔子正是赞美它这一点。
“如果是没有源头,七八月间,雨水集中,大水沟渠都满了,但干枯起来却很快。所以如果名声超过实际,君子认为是可耻的。”
十一
【原文】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ěr尔),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译文】
孟子说:“夏、禹不喜欢美酒,喜欢有益的话;商汤坚持中正,选拔贤才不拘于常规;周文王把百姓看做受了伤的人,(百般安抚),追求真理(永不满足),发现了却好似没发现一祥;周武王不轻慢朝廷近臣,也不遗忘边疆远臣。周公想兼有三代君王的长处,来施行四位君王的事业;他们的经验有不适合现实的,就仰头思考,黑夜接着白天继续思索;如果侥幸豁然领悟了,便坐着急等天亮实行。”
十二
【原文】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棒杌》(táo wù桃物)①,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注释】
①《乘》、《梼杌》:分别为晋国与楚国的史书名。
【译文】
孟子说:“圣王的业绩消亡了,《诗经》也就不再有新篇章了;《诗经》没有新篇章,孔子就编写了《春秋》。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都是一样的:事迹都是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类,行文都是史书的写法。(但《春秋》有它的独到之处,)孔子说:‘《诗经》扬善贬恶的旨全被我汲取了。’”
十三
【原文】
逢(páng旁)蒙①。学射于羿(yì易)②,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
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
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③侵卫,卫使庾(yú杂)公之斯④追之。子灌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⑤,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
【注释】
①逄蒙:人名,是羿的家人,也是羿的学生。
②羿:相传是夏代有穷氏部落首领,善于射箭。他推翻了夏代统治,夺得王位,不久因喜狩猎,不理民事,被家众杀死。
③子濯孺子:人名,郑国的大夫。
④庾公之斯:人名,卫国的大夫。名中“之”字是助字,古人名字中常夹一助字,下文的“尹公之他”亦是如此。
⑤尹公之他:人名,卫国人。
【译文】
逄蒙跟羿学习射箭,把羿的技术全学完了。心想天下只有羿超过自己了,于是就杀了羿。孟子说:“这事羿也有错。”
公明仪说:“好像没什么错吧。”
孟子说:“错误不过小一点罢了,怎能没有错呢?从前郑国派子濯孺子侵犯卫国,卫国派庾公之斯去追击他。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不能拿弓,我要被杀死了!’问他的驾车人说:‘追击我的人是谁?’驾车人说:‘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说:‘我能活命了。’车夫说:‘庾公之斯是卫国善于射箭的人,您倒反说“我能活命”,这是为什么呢?’子濯孺子说:‘庾公之斯跟尹公之他学射箭,尹公之他跟我学射箭。尹公之他是个正派人,他所选择的学友也一定也是正派的。’庾公之斯追上了,问:‘您为什么不拿弓?’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不能拿弓。’庾公之斯说:‘我跟尹公之他学射,尹公之他跟您学射。我不忍心反过来用您的技术害您。尽管这样,但今天的事,是国家的公事,我不敢不执行。’他就抽出箭,在车轮上敲了几下,折去了金属箭头,射了四箭才回去。”
十四
【原文】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别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译文】
孟子说“天下谈论万物的本性,只要寻求缘由就行了。这个缘由,以顺乎自然为根本。人们讨厌聪明,是因为聪明也往往会凿附会。如果聪明人像禹疏导水流一样,就没有人讨厌聪明了。禹疏导水流,就是顺着自然去做的。如果聪明人也能顺着自然去做,那就相当聪明了。天很高,星辰很远,如果能推求事物的缘由,那么千年之后的冬至日,也可以坐着就推算出来。”
十五
【原文】
公行子①有子之丧,右师②往吊。入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欢言,孟子独不与欢言,是欢简也。”
孟子闻之,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
【注释】
①公行子:齐国大夫。
②右师:官名,这里指齐王宠臣王,字子敖。
【译文】
公行子举办儿子的丧事,右师前去吊唁。一进门,有人在他进门时就跟他说话,有的人等他坐下后到他座位旁后跟他说话。孟子没有跟右师说话,右师不高兴地说:“诸位大夫都跟我打招呼,唯独孟子不跟我说话,这就是怠慢我。”
孟子听说这件事后,说“礼节规定,在朝廷中不能跨过座位互相说话,也不越过台阶相互拱手行礼。我按礼节办,子敖却以为我怠慢?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十六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译文】
孟子说:“君子与常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所怀的心思。君子把仁放在心上,也把礼放在心上。仁爱的人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会持久不变地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持久不变地尊敬他。如果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不讲理,那么君子必然自我反省:我一定是不仁爱了,我一定是失礼了。要不这事怎么会发生呢?他通过反省,自己是仁爱的,自己是有礼的,而那人还这样横蛮不讲理,君子必然再自我反省:我一定是忠诚。要是反省自己是忠诚的,那人还是这样横蛮不讲理,君子就会说:‘这不过是个狂人罢了。像这样,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跟禽兽又有什么好计较的呢?’所以君子有终生的忧虑,没有突如其来的祸患。这样的忧虑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成为天下的榜样,可流传到后世,我却还不免是一个普通人。这是可忧虑的。忧虑又怎幺办呢?力求像舜一样就行了。至于君子所担心的祸患,是没有的。不是仁爱的事我不做,不合礼节的事我不干。即使有突如其来的祸患,君子也就不必怕了。”
十七
【原文】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①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pī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注释】
①颜子:孔子弟子,即颜回,名渊。
【译文】
禹、稷都处在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而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颜子处在政治混乱的时代,住在窄巷里,一筐饭,一瓢水,别人都吃不消这种苦,颜子却一点都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孔子也称赞他。
孟子说:“禹、稷和颜回(处世态度不同),道理却是相同的。禹想着天下有被大水淹没的人,好像是自己淹没他们;稷想着天下饥饿的人,好像是自己使他们饥饿,所以这样着急。禹、稷同颜子要是换一换处境,都会这样做的(颜子也会急百姓所急,禹、稷也会自得其乐。)如果现在有同屋的人在斗殴,就要去制止他们,哪怕披头散发帽带都没有结好就去制止也行(禹、稷就像这样);如果地方上有人在斗殴,如果也披头散发顾不上结帽带就去制止,就糊涂了,哪怕关起门来都是可以的(颜子就像这样)。”
十八
【原文】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有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同“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同“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罪之大者,是则章子已矣。”
【译文】
公都子说:“匡章,全国人都说他不孝,您却与他交往,还很有礼貌地对待他,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世俗认为不孝的表现有五条:四肢不勤,不顾供养父母,是一不孝;赌博下棋喜欢喝酒,不顾供养父母,是二不孝;喜欢钱财,偏爱妻子儿女,不顾供养父母,是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耻辱,是四不孝;喜欢蛮勇,斗殴凶暴,并危及父母,是五不孝。章子在这五条里占一条吗?章子是因为父子间督策为善才彼此合不来的。督策他人为善,是朋友之间的原则;父子间相互督策为善,是最伤感情的。章子难道不想有夫妻、母子的天伦之乐吗?因为得罪了父亲,不能亲近,于是把妻子赶走了,把孩子也赶走了,一辈子不要人侍奉。他的设想,认为不这样做,就是更大的罪过,这就是章子的品行。”
十九
【原文】
曾子居武城①,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反。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沈犹行②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犹有负刍③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
子思④居于卫,有齐寇。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jí及)去,君谁与守?”
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
【注释】
①武城:鲁国邑名。
②沈犹行:曾子弟子,姓沈犹,名行。
③负刍:人名。
④子思:孔了的孙子孔,字子思。
【译文】
曾子住在武城,有越国军前来进犯。有人说:“敌寇来到了,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曾子(临行前)说:“不要让别人寄居在我的屋子里,别毁坏那些草木。”敌寇退了,曾子就说:“把我的墙屋修理好,我要回来了。”敌寇退了,曾子回来了。他的弟子说:”武城守官待您这样忠诚而且恭敬,敌寇到来,就先撤离,使百姓看您的样;敌寇一退,您就回来,这样恐怕不太好吧。”沈犹行说:“这不是你所了解的。以前先生住在我那儿,负刍作乱起祸,跟从先生的有70个人,没有一个过问这件事的。”
子思住在卫国,有齐国军队入侵。有人说:“敌寇到了,您为什么不离开呢?”子思说:“如果我离开,君王跟谁一起守卫呢?”
孟子说:“曾子、子思所走的道路是一样的。曾子,是老师,是父兄一辈的人;子思,是臣子,是地位低微的小官。曾子、子思如果换一换地位,也都会这样做的。”
二十
【原文】
储子①曰:“王使人(jiàn见)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
【注释】
①储子:齐国人。
【译文】
储子说:“齐王暗中派人偷看您,您真的有什么地方与别人不同吗?”孟子说:“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呢?就是尧舜也跟普通人相同的。”
二十一
【原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内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啊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yí移)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墙(fán烦)问,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shàn善)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注释】
①良人:当时称丈夫为良人。
【译文】
有个齐国人,和一妻一妾住在一起。丈夫每次出门,就一定吃饱了酒肉才回家。妻子问他同哪些人一块吃喝,他就说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他妻子告诉他的小妾说:“丈夫出去,就一定吃饱了酒肉才回家,问他跟谁一块吃喝,他说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从来没看到有显达体面的人上我们家来,我要暗暗察看他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早上起来,她躲躲闪闪地跟在丈夫后面,看他往哪里去,但全城并没有一个人站下来跟他说话,最后他到了城东坟地,走向祭扫坟墓的人,乞讨剩余的祭食。吃不够,又张望着到别的扫墓人那儿去讨。这就是他吃饱喝足的门道。
妻子回到家里,把实情告诉了小妾,又说:“丈夫,是我们巴望靠他一辈子的人,可是现在他居然像这样!”她就跟小妾在庭院里把她们的丈夫咒骂了一顿,一起哭泣着。但丈夫并不知道这事.歪歪倒倒、神气活现地从外面进来,又在他的妻妾面前摆起架子。
从君子看来,人们用来追求当官发财的手段,能不使他们的妻妾感到羞耻而相对哭泣的,也真是太少了。
万章 上
一
【原文】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①何为其号泣也?”
孟子曰:“怨慕②也。”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曰:“长息③问于公明高④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足恝⑤,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帝⑥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⑦天下而迁之⑧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⑨;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⑩。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注释】
①旻天:天空。
②怨慕:既怨自己不被父母喜欢,又思念她们。
③长息:公明高弟子。
④公明高:曾子弟子。
⑤恝:没有忧愁的样子。
⑥帝:尧。
⑦胥:观察。
⑧迁之:交给他。
⑨少艾:美少女。艾,美好。
⑩热中:内心焦躁。
【译文】
万章问:“大舜到田野间,对着天空又哭又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呢?
孟子说:“因为他既埋怨又思念。”
万章说:“‘父母喜欢他,就应该高兴并永远记住。父母不喜欢他,就应该辛劳而不埋怨。’那么大舜在埋怨父母吗?”
孟子说:“长息问公明高:‘大釜到田间去,我已经听您讲解过了,向苍天哭诉父母,我还不懂。’公明高说:‘这就不是你能理解的了。’公明高认为孝子之心不该无忧无虑:‘我努力耕田,尽一个做儿子的责任。父母不喜欢我,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尧派自己的孩子,其中有九个儿子两个女儿,还有百官.准备了充足的牛羊、仓库等,在田间为舜服务。天下士人很多到了舜这里,尧将对舜考察然后把天下都交给他。因为不被父母喜欢,舜就像走投无路的人无所依靠。让天下士人喜欢,这是人的欲望,但这并不能解舜的忧愁。喜欢美貌的女性,也是人的愿望,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也不能解除舜的忧愁。富裕是人的愿望,可富有天下也不能解除舜的忧愁。做大官是人的愿望,可舜贵为天子,也不能解除他的忧愁。别人喜欢、美貌的女子、富、贵,不能解除他的忧愁,只有让父母高兴才能解除自己的忧愁。人小时候,留恋自己的父母;知道喜欢女色了,就开始思念美貌少女;有了老婆孩子,就爱慕自己的老婆孩子;出仕了就爱自己的君主,要是不被君主喜欢,内心就很焦虑。大孝之人,一辈子都会爱恋他的父母。五十岁还在爱恋着父母,从大舜身上就可以看出来。”
二
【原文】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①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
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②父母,足以不告也。”
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③舜而不告,何也?”
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万章曰:“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象④曰:‘谟盖都君咸我绩⑤。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弋联,琴联,弤⑥,朕。二嫂,使治朕栖⑦。’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⑧思君耳。’忸怩⑨。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⑨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
曰:“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曰:“然则舜伪喜者与?”
曰:“否。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⑩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11)蔫;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12),难罔以非其道(13)。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奚伪焉?”
【注释】
①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语出《诗经·国风·南山》。
②怼:怨。
③妻:嫁女。
④象:舜的同父异母弟。
⑤谟盖都君成我绩:谋杀舜都是我的功劳。谟,谋划。盖,井。指疏井时杀害舜的办法。都君,指舜。咸,都。绩,功。
⑥弤:雕弓。
⑦使治朕栖:让她们为我铺床。栖,床。
⑧郁陶:思念很深。
⑨忸怩:惭愧的样子。
⑩校人:管理池塘约小官
(11)圉圉:受限制的样子。
(12)欺以其方:用合清理的方法欺骗。
(13)罔以非其道:用不合情理的事去欺蒙。
【译文】
万章说:“《诗经》上说:‘娶妻该怎么办?必定得先告知父母。’如果这话是真的,大舜应该最遵守这句话,可他没告知父母就娶妻了,这是为何呢?”
孟子说:“先报告了便娶不到妻子了。男女成婚,是人生的大伦常。如果报告父母,就要废弃伦常从而怨恨父母,所以就不报告他们了。”万章说:“大舜没禀告父母就娶妻,我已经听您解释了。可尧要自己的把女儿嫁给舜也不告诉舜的父母,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尧也知道告诉舜的父母也就不能把女儿缘给舜了。”
万章说,“父母派舜修缮仓库,可他们抽掉梯子,舜父亲瞽瞍放火烧了仓库。派舜去打井,瞽瞍一出来,丑即把井埋住。象说:‘用打井的办法杀舜都是我的功劳。牛羊、仓库都给父母。干戈、琴、雕弓都归我。两位嫂子给我铺床。’象到了舜的宫殿,舜正在床上弹琴,象说:‘想你想得好苦啊。’说完露出惭愧的神色。舜说:‘这些百官,你帮我治理吧。’我不知道舜难道还不明白象要杀自己吗?”
孟子说:“怎么会不知道呢?不过象忧愁他也忧愁,象高兴他也高兴。”
万章说:“这么说来,舜是不是在假装高兴呢?”
孟子说:“不是的,过去有人送一条活鱼给子产,子产让管池塘的小官把它放入池塘。可这小官把鱼煮吃了,却回去报告子产说:‘刚放进水中,还不太敢动,不久就欢乐起,突然游走了。’子产说:‘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啊!’到了它该去的地方啊!’管池塘的小官出来跟人说:‘谁说子产聪明呢?我把鱼煮吃了,他却说: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所以君子可用合乎情理的事去欺骗,难以用不合情理的事去欺骗。象用爱兄长的办法去欺骗舜,因此舜真心相信且真的很高兴,怎么会假装高兴呢?”
三
【原文】
咸丘蒙①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②。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③!’不识此语诚然乎哉?”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④也。《尧典》⑤曰:‘二十有八载,放勋⑥乃徂落⑦,百姓如丧考妣⑧,三年,四海遏密八音⑨。’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⑩。’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11)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12)此之谓也。《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瞍亦允若。’(13)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注释】
①成丘蒙:孟子弟子。
②蹙:不安的样子。
③岌岌乎:危险的样子。
④摄:代理。
⑤《尧典》:《尚书》篇名。记载尧舜禅让之事。
⑥放勋:尧的号。
⑦徂落:去世。
⑧考妣:对去世的父母的称呼。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
⑨遏密八音:停止演奏音乐。八音,八种材料所制成的乐器所发出的声音。
⑩贤劳:因为贤能而劳苦。
(11)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语出《诗经·大雅·云汉》。意为周剩下的老百姓,都没有活下来。
(12)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语出《诗经·大雅·下武》。经常讲孝不忘孝,可以做天下的楷模。
(13)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鼓瞍亦允若:语出《尚书·大禹谟》。祗,敬。载,事。夔夔斋栗,恭敬,谨慎、恐惧的样子。允,真诚。若,顺。舜恭敬谨慎,战战兢兢地去见父亲,父亲也被感动了,父子关系恢复正常。
【译文】
咸丘蒙问道:“古语说:‘道德非常高尚的人,君主不能把他当成臣子,父亲不能把他当成儿子。’舜即天子之位,尧带着众诸侯朝见他,舜的父亲瞽瞍也朝拜舜。舜见了他父亲,脸上显出不安的神色。孔子说:‘这时候的天下很危险啊!因为人伦关系的错乱让天下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不知道这话对不对?”
孟子说:“这并不是正人君子话,而是齐国东部乡人的流言。尧老的时候由舜代理天子。《尧典》说:‘舜摄政二十八年,尧去世了。老百姓像自己的父母去世那样伤心。三年之中,天下没有演奏音乐的。’孔子说:‘天上没有两颗太阳,老百姓也不会有两个王。’如果舜已经做了天子,又带领天下诸侯替尧守丧三年,等于是有两个天子了。”
咸丘蒙说:“舜没有以尧为臣,我已知道了。《诗经》上说:‘整个天下都是君王的领土,从内陆到海边,所有人民都是君主的臣下。’舜己经做了天子,请问瞽瞍怎能不做他的臣呢?”
孟子说:“这首诗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为王事辛苦而不能供养自己的父母,是说‘都是君王的臣,只有我有才能却更辛苦。’所以解说《诗经》的主题的理解。用自己的心去领会作诗者要表达的思想,才能懂得诗的真实含义。如果仅就文辞的表面意义去理解,《云汉》诗中有‘周剩下的老百姓没有再活下来的。’如果这话是真的,就等于周没有后代了,孝子最后的孝亲行为,就是让父母受到尊敬的极点,是用天下的财物供养父母。作为天子的父亲,这是受到的最大的尊敬。用天下的财去供养,是赡养父母的最高境界。《诗经》上说:‘常常说着孝顺父母别忘记,可作为天下的准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尚书》上说:‘舜孝敬他的父亲,战战兢兢地来到父亲面前,父亲也变得和顺了。’这就是瞽瞍不能把舜看作一般的儿子。”
四
【原文】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 :“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一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译文】
万章说:“尧把天下交给了舜,的确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是这样。天子不能把天下交给别人。”
万章说:“那么舜得到天下,又是谁给他的呢?”
孟子说:“是天给他的。”
万章说:“天把天下给他,是先谆谆教导他然后再给他吗?”
孟子说:“不是的。天不说话,是用行为和事来暗示他的。”
万章说:“怎样用行为和事件暗示呢?”
孟子说:“天子能把人推荐给天,可不能让天给人天下。诸侯能把人推荐给天子,可不能让天子给人诸侯之位。大夫能向诸侯推荐人,可也不能让诸侯给人大夫之位。过去尧把舜推荐给天天就受了,在民间公布,老百姓也接受了。所以说天不说话,用行为与事件暗示他罢了。”
万章说:“请问,向天推荐天接受了,在民间公布老百姓也接受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孟子说:“派他主持祭祀而各种神都愿意享受祭品,这就是天接受他。让他主持事务事情办得很好,老百姓很安乐,这就是老百姓接受他。是上天把天下给了他,是人民把天下给了他,所以说,‘天子不能把天下送给别人。舜帮助尧治理天下二十八年,这不是单凭人力就能做到的,这是天意。尧去世了,三年的丧期结束,舜回避尧的儿子,一直到了南河之南。可天下人要朝拜天子的,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却去舜那里;打官司的人,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却去舜那里:唱歌的人,也不歌颂尧的儿子却歌颂舜。所以说这是天意。这之后他才到中原,登上天子之位。如果舜住着尧的宫殿,逼迫尧的儿子,则是篡夺,不是天给的。《太誓》上说:‘天的眼睛就是百姓的眼睛,天的耳朵实际上就是百姓的耳朵。’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五
【原文】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而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①未立,外丙②二年,仲壬四年。太甲③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注释】
①太丁:汤的太子,未得立而死。
②外丙:太丁的弟弟。下文件壬也是太丁的弟弟。
③太甲:太丁之子。
【译文】
万章问道:“人们说‘到了大禹,道德就衰微了,不把天子之位传给贤人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是这样。天要传给贤人,则传给贤人;天要传给儿子,则传给儿子。过去舜向天推荐禹。十七年之后,舜去世了。过了三年丧期,禹到阳城回避舜的儿子,可天下的老百姓跟随他,就像尧死后不跟从尧的儿子而跟从舜一样。禹向天推荐益,过了七年,禹去世了。过了三年丧期,益到箕山的北面去回避禹的儿子。朝见和打官司的人不到益那里却到启那里,说:‘他是我们君王的儿子’唱歌的人也是歌颂启而不歌颂益,说:‘他是我们国君的儿子呀。’尧的儿子丹朱不贤能,舜的儿子也不贤能;舜辅佐尧、禹辅佐舜,经历的时间长,对老百姓施恩比较久,夏启贤能,能够继承禹的治国方法;而益辅佐禹的时间短,对老百姓施以恩惠的时间不够长。舜、禹、益之间,相距已很久远。他们的儿子是贤还是不肖,这是天决定的。没有谁叫她们这样的,却这么去做了,这是天意。不用谁招致就来了的,这是命啊。一般的人想要得到天下,道德一定要像舜、禹而且有天子替他们向天推荐。孔子没有人把他向天推荐,所以孔子没能统治天下。从前代继承取得天下的人,上天要废弃他,一定是桀、纣这样的人。所以益、伊尹、周公没能取得天下。伊尹辅佐商汤统一了天下。汤去世后,太子太丁没即位而死,太丁的弟弟外丙继位二年,仲壬即位四年。太甲改变了商汤的法律,伊尹把他流放到桐,在桐待了三年,太甲后悔了,自己埋怨自己,在桐逐渐向仁义方向转化。后来能听伊尹训诫自己,又迁回毫地。周公之所以没统治天下,也就像益与夏、伊尹与商的关系。孔子说:‘尧、舜是禅让,夏、商、周三代是父子相承,但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
六
【原文】
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①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缪公。’信乎?”
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②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注释】
①百里奚:春秋末期虞国人,后被当做奴隶卖到秦国,辅佐秦穆公成就霸业。
②垂棘之鐾与屈产之乘:垂棘,地名。屈,地名。乘,四匹良马。
【译文】
万章问道:“有人说,‘百里奚把自己卖到秦国养牲口的人家,价钱是五张羊皮。以喂牛的机会去求见秦穆公。’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是这样。这是喜欢造遥的人编造的。百里奚是虞国人。晋国用垂棘产的玉璧与屈地产的四匹良马,借道虞国去讨伐虢国。官之奇劝谏,但百里奚没有劝谏,知道虞君劝不好就干脆离开虞国。到了泰国,百里奚已经七十岁了,如果不知道靠喂牛去求见秦穆公是低下的事,能说是聪明吗?不能劝谏就不劝谏,能说不聪明吗?知道虞国将要灭亡而提早离开,不能说是不聪明。在秦国被人举荐,知道穆公可以有大的作为就辅佐他,能说不聪明吗?在秦国做国相能让君王显名声于天下,并流传到后世,不贤能的人能做到这些吗?把自己卖掉去成就他的君主,就连乡下普通洁身自好的人也是不会干,你说贤者会去干吗?”
万章 下
一
【原文】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即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译文】
孟子说:“伯夷眼睛从来不看不好的色彩,耳朵从来不听不好的音乐;不合道义的君主他不侍奉,不合道义的百姓他不治理;天下太平就进取,天下混乱就隐居。在那些政治横暴的国家,人们凶恶的地方,他也能居住不下去。觉得这与道德水平普通的人交往,就像穿着上朝的衣服坐在泥巴炭灰土,纣当权的时候,伯夷就隐居在北海边,等待政治的清明。听到过伯夷的风采的,贪夫也会廉洁,胆小的人也能下定决心从善。
“伊尹说:‘什么样的君主不是侍奉呢?什么样的民众不得管理呢?’天下太平要做官,天下混乱也要做官。说‘上天生下了百姓,让其中先明白道理的去教导后明白道理的。我是天生的人中先明白道理的一类人,我国用圣贤之道教育老百姓。’他认为天下老百姓中即使最普通的男女有没得到尧、舜之君的恩惠的,好像是自己把他们推进沟中,他自觉地担起天下的重担。柳下惠不认为侍奉不好的君主是耻辱,他不推辞做小官;做官时推荐贤人,处理政事按照准则,没官做了也不埋怨,处于穷困之中也不忧愁。与一般民众交往,很有点恋恋不舍:‘你是你,我是我,你即使光着身子在我身边,又怎能污染到我呢?’所以听到柳下惠风采的人,气量小的人也趸得宽容,到薄的人也变得宽厚。孔子离开齐国时,淘的米还没滤干就走了。离开鲁国时说:‘要慢慢走啊,离开祖国的办法应该如此。’能够快走就快走,能够久留就久留,能够住下就住下,能够出仕就出仕,这是孔子啊。”
孟子说:“伯夷,是圣人中的清高的人。伊尹,是圣人中有责任感的人。柳下惠,是圣人中的随和的人。孔子,是圣人中能够随情况变化而变化的人。孔子可说集中了前代圣人所有的优点。所谓集中了前圣的优点,也就像演奏音乐是由敲击钟开头,最后击磬结束一样。开始敲击钟,是起个好头,后来击玉磬,是结好尾。好开头,是靠聪明起作用,好结尾,就要靠圣心起作用了。聪明像技巧。圣贤像是力量。这就像从百步之外射箭,能射到,这是你的力量大,要是射中了,就不单是靠的力量了。”
二
【原文】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①,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②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人云则入③,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舞,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注释】
①孟献子:鲁国大夫仲孙蔑。
②费惠公:费国国君。
③入云则入:(亥唐)说进来,晋平公才敢进来。
【译文】
万章问道:“请问交朋友的原则是什么?”
孟子说:“不倚仗自己年长,不倚仗自己尊贵,不倚仗自己兄弟有人做官而与人交朋友。交朋友要看他的道德水平,而不能有所依靠。孟献子是有四百匹马的大家之长,他有五位朋友:乐正裘、牧忡,另外三人我忘记了。孟献子与五人做朋友的时候,是忘了自己地位的。这五个人也是如此,如果献子以自己的地位与他们交往,那他们就不愿与献子做朋友了。不单是富贵的大夫之家这样,小国的国君也有这样的。费惠公说:‘我对于子思,是把他当成老师。我对颜般,是用平等的朋友关系对待。王顺、长息两个人则是侍奉我的。’不单是小国的君主这样,即使是大国的君主也有这样的。晋平公对于亥唐就是这样。亥唐说进来,晋平公才敢进去,亥唐说坐下,晋平公才坐下,亥唐说吃饭吧,晋平公就吃饭。即使吃的是粗粮青菜,晋平公也要吃饱,他不敢不吃饱。但也就仅此而已。晋平公并不与亥唐共居高位,共同处理政事,共同分享爵禄。这是尊贤的方法,而不是王公贵人尊贤的方法。舜去拜见尧,尧把女婿安排在别宫居住,也招待舜,两人多替做宾主,这是天子跟普通人的交往。地位低的尊重地位高的,叫尊重贵人。地位高尊重地位低的,叫尊重贤人。尊重贵人和尊敬贤人,在本质上却是一样的。”
三
【原文】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译文】
孟子说:“做官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摆脱贫困,但偶尔也有因为贫困而做官的。娶妻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妻子从事生产,但也有时也为了生产财物。因为贫穷才做官,就要辞掉高贵的而任卑贱的,辞去待遇优厚的而任待遇菲薄的。辞去尊贵的而任低下的,辞去待遇优厚的而任待遇菲薄的,什么职位最合适呢?守关打更。孔子曾经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他说:‘把账算好就行了。’他也曾做管理放牧的官,说:‘牛羊能茁壮成长就行了。’职位低而说些与位子不相称的话,那是罪过。在别人朝廷里做大官的主张却没法推行,那是一种耻辱。”
四
【原文】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
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日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①为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
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
曰:“往役,义也。住见,不义也。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
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曰:“敢问招虞人何以?”
曰:“以皮冠。庶人以旃②,士以旂③,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④”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然则孔子非与?”
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
【注释】
①传质:见面时互赠礼物。质,同“贽”。
②旃:旗帜弯曲的把柄。指锦旗。
③旂:有两龙交叉图案的旗。
④语出《诗经·小雅·大东》。底,同“砥”,磨刀石,平坦之意。
【译文】
万章说:“请问士子不去见诸侯,是何原因呢?”
孟子说:“住在城市的叫市井臣民,住在乡下的叫草野臣民,但都是百姓。百姓没有资格互赠礼物为臣,就不敢见诸侯,这是礼的规定。”
万章说:“作为百姓,要他去服役,他就去服役;君王想见他,要他来相见,却不来。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去服役,是应该约。去见,是不应该的。君王想见他,那是因为什么呢?”
万章说:“因为他博学多闻,因为他是个贤人。”
孟子说:“因为他博学多闻想见他,可天子都不召见自己的老师,更何况诸侯呢?如果因为他是贤人,我还没有听说想见贤人而召他来见的。鲁缪公多次见子思,说:‘用古代千乘之国与士人交友的方式与您相处,怎么样呢?’子思不高兴,说:‘古代人这样说,是侍奉士人,难道是说与士人做朋友吗?’子思不高兴,他内心能不这样想:‘按地位,你是君,我是臣,怎能和你做朋友?接道德水平,你只能侍奉我,怎么能和我做朋友?’千乘之国的君主,想跟他做朋友都不成,更何况要召见他呢?齐景公去打猎,用旌旗召唤虞人前来,虞人没有来,齐景公要处死他们。孔子说:‘有志于仁义的人不怕因正义而死无葬身之地,勇敢的人也不怕被杀头。’孔子称赞虞人什么呢?是称赞他们不按召见他们的礼节他们就不前往。”
万章说:“请问召唤虞人前来应该以什么礼仪呢?”
孟子说:“用皮帽子。召唤老百姓前来用锦旗,召唤士人前来用织着两条相交的龙的旗。召唤大夫前来要用旗杆带羽毛的旗。用召唤大夫的办法召唤虞人,虞人死也不敢去。用召唤士人的办法去召唤老百姓,老百姓怎敢去呢?更何况用召唤不贤的人的办法去召唤贤人呢?想见贤人却不用召唤贤人的办法,就像想进来却又闭门一样。义,是人们的大路;礼,是院子的大门。只有君子才能走这条路,出入这扇门。《诗经》上说:‘周的大路平坦得像磨刀石,直得像箭杆。君子的行为,是小人学习的典范。’”
万章问:“听说孔子是‘国君要召见他不等驾好车他就出发’,孔子错了吗?”
孟子谎:“孔子官职在身,国君用招唤官的办法召他,他自然立即前往。”
告子 上
一
【原文】
告子曰:“性,犹杞柳①也;义,犹桮棬②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梧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注释】
①杞柳:杨柳科植物,其枝条可用来编制器物。
②桮棬:桮同“杯”。杯棬,一种木制的饮器。
【译文】
告子说:“人的本胜就像杞柳树;仁义就像杯盘。把人的本性改变为仁义,就像把杞柳树制成杯盘。孟子说:“你是顺着杞柳的本性去把它改制成杯盘呢,还是破坏杞柳的本性去把它改制成杯盘呢?如果要破坏杞柳的本性才把它制成杯盘,那么也要破坏人的本性去改变为仁义吗?率领天下的的人来损害仁义的,一定是您的这种理论吧!”
二
【原文】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①;激②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注释】
①颡(sǎng):额头
②激:阻截水流使水位提高。
【译文】
告子说:‘人的本性就像急流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子就问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子就向西流。人的本性并没有善和不善的区别,好比水没有东流与西流的定向一样。”孟子说:“水确实没有东流与西流的定向,但没有向上与向下的定向吗?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处流。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现在我们拍打水使它翻腾起来,水就可以高过额头;阻截水流使它倒流,就可以把它引上高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这只是形势才使它这样的。人可以使他做不好的事,他的本性的变化也就像这水一样”。
三
【原文】
告子日:“生之渭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译文】
告子说:“天生的东西就叫本性”。孟子说:“天生的东西就叫本性,就像所有的白色都叫做白吗?”告子说:“是的。”孟子又问:“白色羽毛的白像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像白玉的白吗?”告子说:“是的。”孟子说:“那么狗的本性像牛的本性,牛的本性像人的本性吗?”
四
【原文】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①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注释】
①耆:同“嗜”。
【译文】
告子说:“食欲与性欲,全是人的本性。仁,是内在的东西,不是外在东西;义,却是外在的东西,不是内在的东西。”孟子问:“凭什么说仁是内在的东西,义是外在的东西呢?”告子说:“对方年长我就尊敬他,这种尊敬之心并不是我早就有;就像某个东西是白的我就认为它是白的,这是根据它的外表是白的,所以说它是外在的。”孟子说:“白马的白与白人的白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同情老马和尊敬老人是否有什么区别呢?您说的义是在长者一方呢,还是在尊敬长者的一方呢?”告子说:“是我的弟弟我就爱他,是秦国人的弟弟我就不爱他,这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原因才高兴地这么做,所以说仁是内在的东西。尊敬楚国的老人,也尊敬我自己的老人,这是因为年长这个内在的原因。我高兴这么做,所以说义是外在的东西。”孟子说:“喜欢吃秦国人的烤肉,和喜欢吃自己的烤肉,没有什么不同。其它事物也有这样的情况,那么喜欢吃烤肉的心理也是外在的吗?”
五
【原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
曰:“敬兄。”
“酌则谁先?”
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①,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②之敬在乡人。’”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曰:“冬曰则饮汤,夏曰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注释】
①尸:古人在祭祀时用男女幼童为受祭代理人,称之为“尸”。
②斯须:暂时。
【译文】
孟季子问都子说:为何说义是内在东西?”公都子说:“表达我内心的尊敬,所以说它就是内在的东西。”孟季子说:“有本乡人比您的大哥大一岁,那您该尊敬谁?”公都子说:“尊敬哥哥。”盂季子说:“那么如果敬酒先给敬谁?”公都子说:‘先敬洒给乡人。”孟季子说:“您内心尊敬的是自己的大哥,而行动上表现的却是尊敬本乡人,可见义果真是外在的,并不是出于内心的:”公都子不能回答,把这些话告诉了孟子。孟子说:“(你可以反问他:)是尊敬叔父还是尊敬弟弟呢?他会说‘尊敬叔父’。你就问他:‘弟弟如果做受祭的代理人,那你应该尊敬谁?’他会说‘尊敬弟弟’。你说:‘那你刚才为什么说尊敬叔父呢?’他会说:‘这是因为现在弟弟处在受尊敬的位置上。’你就说:‘我说尊敬本乡人也是因为他处在客人的位置上。平时的尊敬在大哥,暂时的尊敬在于本乡人。”季于听到这些话后,说:“尊敬叔父是尊敬,尊敬弟弟也是尊敬,可见义果真是外在的,并不是出于内心的。”公都子说:“冬天喝热水,夏天喝凉水,那么饮食也是外在的吗?”
六
【原文】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暂,非由外铄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②:’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注释】
①铄:授予。
②天生一句:引自《诗·大雅·烝民》。
【译文】
公都子说:“告子说:‘人的本性没有善与不善的区别’,也有人说:‘人的本性可以使它善,也可以使它不善;所以周文王、周武王兴起时,百姓就喜欢从善;而周幽王、周厉王出现,百姓就喜欢从暴。’也有的人说:‘有的人本性善,有的人本性不善。所以,以尧这样的圣人为君王,也有像这样的恶人为臣属;以瞽瞍这样的恶人为父亲,也有舜这样的圣人做他的儿子;有纣这样暴虐的侄儿,而且做了君王,却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仁人做他的叔父和大臣。’现在您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那么他们说的都不对吗。’孟子说:“如果从人的天生性情来说,那是可以使它善良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的善良。至于有不善的人,那不是天生资质的原因。同情怜悯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怜悯之心,属于仁;羞耻之心,属于义;恭敬之心,属于礼;是非之心,属于智。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授予我的,而是我自己本来就有的,只不过没有思考罢了。所以说:‘追求就得到它,放弃就失掉它。’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就在于不能充分发挥个人先天的资质。《诗经·大雅·烝民》说:‘上天生育了人类,万物都有其本来法则。百姓掌握这些法则,就喜爱美好的德行。’孔子说:‘创作这首诗的人,很懂得事物的法则!有万物就有规则,百姓掌握了规则,就喜爱美好的德行了。”
七
【原文】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①;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②麦,播种而耰③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④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⑤,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⑥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⑦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⑧: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⑨之悦我口。”
【注释】
①赖:懒惰。
②辫(móu):大麦。
③耰(yōu):耙土盖种。
④日至:夏至。
⑤硗:贫瘠。
⑥蒉:草编的筐。
⑦易牙:齐桓公的宠臣,擅烹饪。
⑧子都:《诗·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毛传》云:“子都,世之美好者也。”
⑨刍豢:牲畜。
【译文】
孟子说:“处在丰收年成,年轻人大多懒惰;处在灾荒年成,年轻人大多强横;这不是上天赋予的资质不同,而是使他们的性情变坏的外部环境造成的。比如现在有人种植大麦,播种后,又耙地,如果土质一样,播种的时间也一样,麦苗就会蓬勃长起来,到夏至时都会成熟。即使有所不同,那也是土质的肥沃和贫瘠的不同、雨水供给的多少和种植者的管理有差别造成的。所以,凡是同类的东西都是相似的,为什么一提到人就怀疑呢?圣人也和我们也是同类。所以龙子说:‘即使不了解脚的大小就编草鞋,我也知道不会编成草筐。鞋子相似,是因为天下人的脚形是大致相同的。’嘴巴对味道也有共同的嗜好,易牙就先掌握了我们这个嗜好的口味。如果嘴巴对于味道的好坏,其本来的性质人有很大不同,就像狗、马和我们不同类一样,那么天下人为什么都喜欢易牙的口味呢?说到口昧,天下的人都希望调到易牙那样,这是因为天下的嘴巴对味道都有一个相近的标准。对耳朵来说也是这样,说到声音,天下的人都希望奏出师旷那样的音乐,这是因为天下的耳朵对音乐都有一个相近的标准。就是对眼睛来说也是这样。说到子都,天下的人都说他美。如果不认为子都美,那是没有眼睛的人。所以说,嘴巴对于味道,有共同的辨别标准;耳朵对于声音,有共同的听觉;眼腈对于容貌,有共同的美感。至于人的内心,就偏偏没有什么共同的嗜好吗?内心一致的嗜好又是什么呢?是理,是义。圣人不过比我们先获得了大家一致认定的东西。所以理义使我内心畅快,就像猪、狗、牛、羊的肉使我嘴巴舒服。”
八
【原文】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②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③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④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⑤,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⑥。惟心之谓与?”
【注释】
①牛山:位于今山东临淄之南。
②郊:动词,意为位于之郊。
③蘖(niè):树木的新芽。
④濯濯:光秃的样子。
⑤平旦之气:清明之气。
⑥乡:同“向”。
【译文】
孟子说:“牛山的树木曾很丰美,因为牛山处在大城市的郊区,有很多人用斧子去砍伐,那还能有丰美吗?尽管树木日夜生长着,雨露在滋润着,不是没有新条嫩芽长出来,却随即又有人在那里放牧牛羊,所以就变得光秃秃的。人们看到牛山光秃秃的,就以为它根本不曾有过高大树木,难道这是山的本来的面目吗?即使以人身上存在的东西来讲,哪里是人的本性就没有仁义之心呢?有人丧失了善良之心,正如斧子砍伐树木一样,天天去砍伐,树木还能丰美吗?人日夜养成的善心,每天天明时产生一点向善的欲望,与一般人相近之处也有一点点;可是第二天白天的所作所为,又使这一点点善心在利欲束缚下丧失了。反复的束缚和丧失向善之心,那么他在夜里养成的一点向善之心就不能保存;夜里养成的向善之心不能保存,他就和禽兽差不多了。人们看到他像禽兽,就认为他不曾有过善披的资质,难道这是人的先天的本性吗?所以如果能得到培养,没有什么东西就不会生长起来;如果不能得到培养,没有什么东西不会消亡。孔子说:‘抓住它它就存在,放弃它它就消亡;进出没有一定时候,也就不知道它的方向。’说的就是人心吧?”
九
【原文】
孟子说:“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今夫弈之为数②,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③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①或:同“惑”。
②数:技巧。
③缴(zhuó):系住箭尾的绳子,用于射鸟。
【译文】
孟子说:“对于君王的不明智不要感到疑惑。即使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晒它一天而冻它十天,它也不会再生长了。我见到齐王的次数太少了,我一离开,那些使他昏乱的人就会到他身边,我对他刚刚萌生的向善之心又能有什么帮助?下围棋作为一门技艺,是种小技巧;但如果不专心致志,是学不好的。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假使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弈秋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另一个虽也在听讲,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要飞进来,应拿起弓箭去射它。尽管他与前一个人在一起学习,棋艺却不如前一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吗?必然不是这样的。”
十
【原文】
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者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①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②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③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④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①豆:盛装食物的器皿。
②嘑尔:吆喝。
③蹴:践踏。
④乡:同“向”,以前。
【译文】
孟子说:“鱼是我喜欢的,熊掌也是我喜欢的。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获得,就不要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热爱的,正义也是我热爱的,如果两样东西不能一齐获得,就牺牲生命去取得正义。生命是我所热爱的,而所爱的东西还有超过生命的,所以我不能因热爱生命就苟且偷生;死亡是我憎恶的,而所憎恶的东西还有超过死亡的,所以祸患也有不躲避的。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存生命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憎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避祸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采用这个办法就可以生存,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采用这个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所以说有比生命更值得热爱的东西,有比死亡更令人憎恶的东西。不仅仅贤能的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有这种想法,只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命,得不到就要死。如果吆喝着给他,就是过路的穷人也不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就连乞丐也不屑。有的人对万钟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那么多的俸禄对我能增加点什么呢?为了住宅的豪华、妻妾的侍奉、相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过去宁死也不肯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豪华而接受了;过去宁死也不肯接受的,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过去宁死也不肯接受的,现在却为了相识的穷苦人的感激而接受了。这种行为难道不能停止吗(如果不停止),则丧失了他的本性。”
十一
【原文】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①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注释】
①信:同“伸”。
【译文】
孟子说:“现在有个人的无名指无法伸直,虽不妨碍他正常做事,但如果有人能使它伸直,他就走到秦国、楚国这么遥远的路(去求医),也不觉得远,因为他的手指不如别人。手指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心性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就叫不知轻重。”
十二
【原文】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①,舍其梧槚②,养其③棘,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④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注释】
①场师:园艺师。
②槚(jià):梓树。
③:酸枣。
④狼疾:同“狼藉”。
【译文】
孟子说:“人对自己身体的每个部分都爱护。都爱护,就要都保养好。没有一小块皮肤不爱护,就没有一小块皮肤不保养好。所以考察一个人善不善于保养好自己,还有别的办法吗?不过是看他注重身体的哪一部分罢了。身体的组成部分有重要不重要的,有大的有小的,不能因为小的部分而损害了大的部分,不能因为不重要的部分而损害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的部分的是小人,而保养大的部分的是君子。假如有一位园艺师,不培养梧桐、梓树,却去培养酸枣、荆棘,那他一定不是个合格的园艺师。为了保养好自己的一个指头而丧失了肩背,自己却还知道的人,那他就是个思维混乱的人。只讲究吃喝的人,别人就看不起他,因为他只保养小的部分而失去了大的部分。如果讲究吃喝的人没有丢开品德的修养,那么吃喝的目的难道就仅仅是为了长一点儿皮肉吗?”
十三
【原文】
公都子问曰:“钧①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②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③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注释】
①钧:同“均”,同。 ②官:五官之“官”。 ③我:人类。
【译文】
公都子问:“同样的人,有的人成了君子,而的人成了小人,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注重依从身体重要器官需要的成了君子,只注重满足身体次要器官欲望的成了小人。”公都子说:“同样是人,有的注重依从身体重要器官的需要,有的只注重满足身体次要器官的欲望,又是为什么呢?”孟子说:“耳朵眼睛这些器官没有思考功能,因而被外物所蒙蔽。它们仅仅是物,它们一与外物相接触,就只能被外物引向迷途了。心这个器官的功能是思考,运用心的思考功能就会获得仁义,不思考就得不到。这是上天赋予人类的重要器官。先确立重要器官的作用,那么次要器官就无法把人的本性夺去,这样就能成为君子。”
十四
【原文】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已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①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②之味也;令闻广誉趣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
【注释】
①赵孟:春秋时晋国的大臣赵盾,孟是他的字。
②膏粱:珍馐美味。
【译文】
孟子说:“希望尊贵是人们的共同的心态。但每个人自已身上都有值得自己尊贵的地方,只是没有想过罢了。别人给予的尊贵,并不是真正的尊贵。赵孟所给予尊贵的人,赵孟也同样能使他低贱。《诗经·大雅·既醉》说:‘酒已经喝得酣畅了,德行也已经饱受了。’说的是仁义之心已经具备了,因而也就不羡慕别人珍馐佳肴的美味了;广为赞誉的美好的名声已归于自身,也就不希望别人的绣花衣服了。”
告子 下
一
【原文】
任人①有问屋庐子②曰:“礼与食孰重?”
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
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与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
屋庐子不能应,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③楼。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④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⑤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则不得食,则将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注释】
①任人:任国人。任国在今山东省济宁市。
②屋庐子:名连,孟子的弟子。
③岑(cén):高。
④翅:辞。
⑤(zhěn):扭、转。
【译文】
有任国人问屋庐子:“礼仪与饮食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屋庐子说:“礼仪。”
任国人又问:“男女关系与礼仪相比哪一个更重要?”
屋庐子说:“礼仪。
任国人说:“按礼仪去找东西吃,就得饿死;不按礼仪找东西吃,就能吃到,也一定要按照礼仪吗?按礼仪去迎亲,就娶不到妻子;不按礼仪去迎亲,就娶得到妻子,也一定得按礼仪吗?”
屋庐子不能应答,第二天到邹国去,将此事告知孟子。
孟子说:“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什么难呢?不把握根本而去比较末端,一寸厚的木板放在高处可以使它比高楼还高。金属比羽毛重,难道是说一个小金属带钩的重量比一车羽毛的重量重吗?拿饮食的重要性与礼仪的细枝末节来比较,岂止是饮食的问题重要呢?拿男女关系的重要性与礼仪的轻微处来比较,岂止是男女关系重要呢?你去回答他:‘扭着兄长的手臂来夺食物,就可以得到食物,不扭就没有;你会扭着兄长的手臂吗?翻过东边邻屋的墙去抢他家的姑娘,就可以得到妻子;不去抢,就得不到你会去抢她吗?”
二
【原文】
曹交①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②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③,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注释】
①曹交:曹国国君弟。
②乌获:传说中的大力士。
③弟悌(tì):孝悌之“悌”。
【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能够成为尧舜,这样的说法正确吗?”
孟子说:“正确”。
曹交问:“ 听说周文王身高十尺,商汤王身高九尺,现在我九尺四寸多一点,只会吃饭,怎样才能成为尧舜呢?”
孟子说:“这和身高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去做就行了。这里有个人,力量不能提起一只小鸡,那就是没力气的人了:现在说他能举起三千斤,那就是有力气的人了。那么,要是举得起乌获能举起的重量,这样他就成了乌获了。人难道最担心的是不胜任吗?而是不去做罢了。慢慢地走在长者后面就可说是孝悌,快步走在长者前面就是不孝。慢慢地走这件事,难道是人们做不到的吗?而是不做罢了。尧舜的美德,只是孝悌而已。你穿尧的衣服,讲尧的话,做尧的事,你就是尧了。你穿桀的衣服,讲桀的话,做桀的事,你就是桀了。”
曹交说:“我要拜见邹国国君,向他借一所客馆,我要留下来在您门下学习。”
孟子说:“圣人的大道像大路一样,难道很难知晓吗?只怕人们不去探求罢了。你可以回去自己探求,老师很多。”
三
【原文】
宋①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②,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③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④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注释】
①宋:姓宋名。战国著名学者。
②石丘:地名。
③遇:遇合。指被国君听从。
④号:打的旗号。
【译文】
宋要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遇到他,问道:先生要去哪里去呢?”
宋说:“我听说秦、楚要打仗,我到楚国去,游说楚国罢兵:如果楚王不听我的,我再到秦国劝说秦王罢兵。他们两人中肯定有人听从我的。”
孟子说:“我不问您具体的游说办法,我只想听听您劝谏他们的主要内容。您想怎样劝他们呢?”
宋说:“我将说战争的危害。”
孟子说:“您的理想算是远大了,但您的名义则不行。先生用利害关系游说秦、楚国君,秦王、楚王贪图利益罢兵,这样士兵是因为有利益才乐于罢兵的。做人大臣的,抱着求利的目的去侍奉君主;做人儿子的,抱着求利的目的去侍奉父亲;做人弟弟的,抱着求利的目的的去侍奉兄长。这样的话,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最终会没有仁义,只能以互相利用的目的去交往。这样还能保存国家,是不可能的。先生如果用仁义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喜欢仁义而罢兵,这样士兵们都喜欢罢兵并都喜欢仁义了。做人大臣的,心中存着仁义去侍奉君王;做人儿子的,心中存着仁义去侍奉父亲;做人弟弟的,心中存着仁义去侍奉兄长;这样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就摆脱了利益关系,而用仁义的方式相互交往,这样还不能称王子天下的,还没有发生过。何必一开口就说到利呢?”
四
【原文】
淳于髡日:“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曰: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
曰:“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
曰:“昔者王豹①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②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有诸内,必形诸外。为其事而无其功者,髡未尝睹之也。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
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③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注释】
①王豹:卫国人,著名歌唱家。
②绵驹:齐国人,著名歌唱家。
③税冕(miǎn):脱帽。税,同“脱”。
【译文】
淳于髡说:“有人把名声和事功看得很重,还是有志于拯救天下的;有人不看重声名和事功,而是想独善其身的。先生位在齐国三卿之中,名声和事功还没有得到齐王和下属的认可就离去了,仁者就这样吗?”
孟子说:“处在较低的地位上,不用自己的贤才去侍奉水平不高的人,伯夷是这样;五次到商汤那里,又五次到夏桀那里,伊尹是这样;不把侍奉不好的君王当成耻辱,也不推辞小官,是柳下惠。三个人做法不同,但他们根本上是相同的。相同的是什么呢?也就是仁爱。君子也就是仁爱罢了,为何做法都一样呢?”
淳于髡说:“鲁缪公的时候,公仪休做鲁国国相,泄柳、子思做大臣,可鲁国的削弱更加严重了。像这种情况说明贤人大概对国家没什么好处吧!”
孟子说:“虞国不重用百里奚就亡国了,秦穆公重用百里奚从而称霸于诸侯。不用贤人国家就会灭亡,即使想生存,能得到么?”
淳于髡说:“过去歌唱家王豹住在淇水附近,河西的人都善唱歌;绵驹住在高唐,齐国西部都善唱歌;华周和杞梁的妻子会哭她们的丈夫,国家的风俗因而改变。内在有什么内容一定会表现出来。做了事情而竟没什么功劳,我还从没见过。所以,齐国没有贤人,要是有,我一定能知道。”
孟子说:“孔子做鲁国的司寇,不被重用,跟随国君祀,祭肉也没送给大夫。孔子没脱礼帽就离开了鲁国。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孔子是因为没分到祭肉离开鲁国的,知道情况的人知道孔子是因为鲁君与季孙氏不知礼术才离开的。孔子想以轻微的罪名离开鲁国,他不想随便离开。君子的行为,大众本来就是不知道的。”
五
【原文】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①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②。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③在位,则有让。一不朝则贬其爵:再小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④。是故天子讨而不伐⑤,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搂⑥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⑦,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⑧无遏籴⑨!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⑩,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注释】
①三王:夏禹、商汤、周文、周武王。
②庆以地:增加封地作为奖励。
③掊(p6u)克:聚敛钱财的人。
④六师移之:天子的军队去讨伐该诸侯。
⑤讨而不伐:只声讨而不亲自攻伐。讨,宣布罪状并命下属攻伐。伐,奉命进攻。
⑥搂:联合。
⑦官事无摄:不要一身兼多任。
⑧曲防:到处修建堤坝。
⑨遏籴(dí):禁止粮食买卖。
⑩逢君之恶:引导君主走向错误。
【译文】
孟子说:“春秋五霸是三王的罪人。现在的诸侯又是五霸的罪人;现在的大夫又是现在诸侯的罪人。天子去诸侯那里视察,叫巡狩。诸侯朝觐天子,叫做述职。春天视察耕种的情况,帮助不能度过春荒的人,秋天视察收成情况,救济不能生活的穷人。到了诸侯的封地,见荒地开垦了,农田管理得很好,老年人得到了奉养,又尊重贤德之人,有本事的人都有一定的职位,就奖励,以封赏更多的土地去奖励。到了诸侯的封地,看到土地荒芜,老人没得到供养,又不尊重贤德之人,贪财的人还在高位,就要谴责。一次不朝觐就贬损他的爵位;第二次不朝觐就缩小他的封地;第三次再不朝觐,天子就会指派军队讨伐这个诸侯。所以天子只声讨而不征伐,诸侯只征伐而不可声讨。五霸,是联合一部分诸侯攻打别的诸侯。所以说:五霸是三王的罪人。春秋五霸之中,齐桓公功业最大。他在葵丘会盟诸侯,只是把祭祀的牲口捆起来,并没有杀掉,把会盟的文书放在牲口身上,也没有吸血。第一次盟誓说:‘诛杀不孝的人,不要轻易废掉嫡子,不要把妾当成正妻。’第二次盟誓说:‘尊重贤人,培育人才,表彰道德高尚的人。’第三次盟誓说:‘尊敬老人,爱护小孩,不要忘掉宾客和旅行者。’第四次盟誓说:‘士人不能世袭职位,也不能一人身兼数职,一定要选拔士人,不能任意杀戮大夫。’第五次盟誓说:‘不能随意修筑堤防危害邻国,当发生饥荒时,不能禁止邻国从自己国家买粮食,不能有封爵而不告知天子。’并说:‘凡是一起盟誓的,已盟誓之后,要相互和好,不能打仗。’现在的诸侯都违反这五种禁令,所以说,今天的诸侯是五霸的罪人。帮助君王犯错误,罪还不算大。引导君王犯错误,罪过就大了。现在的大夫,都在引导君王犯错误,所以说:现在的大夫,是现在诸侯的罪人。”
六
【原文】
白圭①日:“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
孟子曰:“子之道,貉②也。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
曰:“不可。器不足用也。”
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③,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注释】
①白圭:名丹,周人。
②貉(mò):同“貊”,北方部族名。
③饔飧(yōng ūon):用食物招待客人。
【译文】
白圭说:“我想收取二十分之一租税,怎么样?”
孟子说:“你的办法,是北方貉国的方。一个有万家人口的都城,却只有一个制陶工人,行吗?”
白圭:“不行。陶器不够用。”
孟子说:“貉国,不出产五谷,只生长黍。没有城市、宫室,也没有宗庙祭祀的礼仪,没有诸侯间的交结招待,没有各级官吏,所以百分之五的税率也就够了。现在生活在中原地区,抛弃人伦,不要管理社会的人,怎么能行呢?制陶工人太少,都不能治理好国家,更何况没有管理者呢?想把税率定得比尧、舜的十分之一还轻的,只不过是大貉、小貉罢了。欲把税率定得超过尧、舜的,只不过是大桀、小桀罢了。”
七
【原文】
白圭日:“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译文】
白圭说:“我治理水患的水平,能超过大禹。”
子说:“你错了。大禹治水,是按照水的本性,因此大禹把海当成水的归宿。现在您却把邻国当成畜水的沟壑。水逆行,叫做洚水。洚水也就是洪灾,这不是有仁德的人做的,所以你错了。”
八
【原文】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
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
曰:“否。”
“有知虑乎?”
曰:“否。”
“多闻识乎?”
曰:“否。”
“然则奚为喜而不寐?”
曰:“其为人也好善。”
“好善足乎?”
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①,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
【注释】
①訑訑(yíyí):拒绝接受别人善言的声音。
【译文】
鲁国想让乐正克执政。孟子说:“我听说这件事,高兴得都没睡着觉。”
公孙丑问:“乐正克能力很强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乐正克能够深谋远虑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他知识渊博吗?”
孟子说:“也不。”
公孙丑问:“那你为什么还高兴得睡不着呢?”
孟子说:“他喜欢采纳别人的善言。”
公孙丑问:“喜欢采纳善言就能治理国家?”
孟子说:“喜欢采纳善言,治理天下就会很从容,更何况是治理鲁国呢?一个人如果喜欢采纳善言,四海之内人们都会不远千里来告诉他好办法。一个人如果不好采纳别人好的意见,他就会说:‘唉唉,我已经知道了。’唉唉的声音和样子,能把人拒之千里之外。士人被挡在千里之外,拍马逢迎的人就到了跟前。跟拍马逢迎的人在一起,想治理好国家,那可能吗?”
九
【原文】
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
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日:‘吾大者不能行其道,义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译文】
陈臻问:“古代的君子在什么情况下才去做官呢?”
孟子说:“有三种情况可以去做,有三种情况也可以不做。君王恭敬地迎接自己,行为都符合礼节,并且说要实行自己的主张,就可以去做官了;恭敬依然恭敬,但并未实行自己的主张,就可以辞职。其次虽没说要实行自己的主张,但是迎接自己时很恭敬,行为又都符合礼节,也可以去做官;这样的情况,礼数一亏便可辞职。最坏的情况是,早晚两顿饭都没有,饿得出不了门。君主知道了,说:‘我大的方面不能推行他的主张,又不能听从他的话,却让他在我的国土上挨饿,我觉得是耻辱。’周济他,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是为了免于饿死罢了。”
十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①举于版筑②之间,胶鬲③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上,孙叔敖④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⑤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①傅说:“殷高宗大臣,名说,在傅岩筑城,故称为傅说。
②版筑:古代修筑城墙的方法。
③胶鬲(gé):周文王大臣。
④孙叔敖:楚庄王令尹,原先隐居在海边。
⑤曾:同“增”。
【译文】
孟子说:“舜是从田间被举荐出来,傅说在筑城的奴隶中被提拔出来,胶鬲是从贩卖鱼盐的商人中被提拔上来,管仲是从监狱中被提拔上来,孙叔敖是从海边隐居的地方被楚庄王提拔上来,百里奚是在市场上被提拔上来。所以说,上天要让某个人担以重任,一定会让某人的心志忍受痛苦,劳累他的筋骨,饿他的身体,让他穷困让他事事不能如愿,这是考验他的心性和毅力,提高他的水平。常人都会犯错误,多犯几次错误才能彻底改过。一个人只有内心被困扰,整天想着某件事,才能奋发。表现在脸上,发出声音,然后才能让人明白。在国中没有遵守法度的大臣和贤良的辅佐,外边又没有敌人,这样的国家总要灭亡的。从这里可知人的生存在于忧患,而死亡则因太安逸了。”
尽心 上
一
【原文】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①,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注释】
①夭寿不贰:夭,夭折,短命。寿,长寿。贰,不专一。
【译文】
孟子说:“充分扩大自己的善良,就是懂得了人的本性。懂得了人的本性,也就懂得天命了。保持住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足对待天命的办法。短命也好,长寿也好,都不三心二意,只是培养身心以等到天命,这也就是人安身立命的方法。”
二
【原文】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①死者,非正命也。”
【注释】
①桎梏:音zhì gù,古代用来拘系罪人手脚的刑具,“在手曰桎,在脚曰梏”。此处指犯罪。
【译文】
孟子说:“天下的事没有一件不是命运决定的,只要顺理而行,所接受的便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就不会站在危墙之下。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接受的是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接受的则不是正命。”
三
【原文】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文】
孟子说:“追求则得到,放弃则失去,这种追求是有益于收获的追求,因为所追求的对象存在于我的内心。追求也有一定的方式,至于得到与得不到,则只听由命运决定,这种追求是无益于收获的追求,因为所追求的对象仅存在于我的内心之外。”
四
【原文】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①焉,习矣而不察②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③也。”
【注释】
①著:明白
②察:知道。
③众:庶,一般人。
【译文】
孟子说:“做了却不知晓其中的道理;习惯了却不知道其所以然;一生都从这条大道走去,却还不了解这是什么道路,这的确是个一般的人。”
五
【原文】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译文】
孟子说:“羞耻对人而言,关系很大。那些搞阴谋诡计,于奸诈机谋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使用羞耻的。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还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六
【原文】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译文】
孟子说:“古代的贤能君主喜欢好言善行,因而忘记了自己的权势富贵;古代的贤能之士也是这样,乐于走他自己的道路,因而就忘记了别人的权势富贵,所以王公如果不对他恭敬尽礼,就不能与他多次相见。相见的次数尚且不多,更何况要他作臣下呢?”
七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器③;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④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⑤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往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释】
①宋勾践:人名.已不可考。
②游:朱熹注云:“游,游说也。”
③嚣嚣:赵岐注云:“自得无欲之貌。”
④穷:不得志,不显贵。
⑤得己:自得。
【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给你讲讲游说之事。别人知晓我,我自得其乐;别人不知晓我,我也能自得其乐。”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自得其乐呢?”
孟子答道:“尊尚德,乐于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所以,士人在不得志时,不失去义;得志时,不离开道。不得志时不失义,所以自得其乐;得志时不离开道,所以百姓不至于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就恩加于百姓;不得志就修养自己的品德,以此表现在世人面前。不得志就只修善自身,得志就足以恩惠施天下。”
八
【原文】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①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注释】
①兴:朱熹注云:“兴者,感动奋发之意。”
【译文】
孟子说:“等待周文王出现才奋发的人,那是一般百姓。那些英雄豪杰,即便是没有周文王,也能奋发。”
九
【原文】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①,如其自视欿然②,则过人远矣。”
【注释】
①韩魏之家:指春秋时晋国的韩氏、魏氏两家大臣。
②欿然:欿,音kǎn,段玉裁《说文》注云:“《孟子》假欿为坎,谓视盈若虚也。”
【译文】
孟子说:“把春秋时韩魏两家大臣的财富加于其身,如果他仍视盈若虚,这样的人就是远远超出一般人的人。”
十
【原文】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译文】
孟子说:“如果役使老百姓是为了使他们生活安逸,那么老百姓即使劳苦也不会产生怨恨。如果杀人是为了使老百姓得以生存,那么人即使被杀也不会有怨恨杀他人的心理。”
十一
【原文】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①如也,王者之民皞皞②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③,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④,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注释】
①驩虞:欢娱。
②皞皞:朱熹注云:“广大自得之貌。’ ③庸:功也。
④神:如神之意。
【译文】
孟子说:“霸主(的功业显著,恩惠易见),所以他的老百姓欢喜快乐;圣王(的功德浩荡),所以他的老百姓心情舒畅。百姓被杀也不怨恨;得到好处也不知是谁的功绩;百姓每天都向好的方面发燕尾服,也不知是谁让他们如此。圣人经过的地方,百姓得到教化;圣人所在的国度,教人经过的地方,百姓得到教化;圣人所在的国度,教化如神。圣王之政浩浩荡荡,上与天,下与地同时运转,怎么能说只是小小的补益呢?”
十二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①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注释】
①孩提:赵歧注云:“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孩,小儿笑。
【译文】
孟子说:“人不通过学习就能做到的,这是良能;不通过思考就知道的,这是良知。二三岁的小孩没有不爱他父母的,等他长大后,没有不知道尊敬自己兄长的。亲爱自己的父母是仁,尊敬自己的兄长是义,没有其他原因,只因这两种品德通行于天下。”
十三
【原文】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①然莫之能御②也。”
【注释】
①沛:水流的样子。
②御:阻止。
【译文】
孟子说:“舜住在深山的时候,住处只有树木和石头,外出只有鹿和野猪,他跟深山里的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等到他听见一句好话,看见一种好的行为,(他便去身体力行),就像江河决口一般,一泻千里,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住他。”
十四
【原文】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译文】
孟子说:“不要让别人做他不想去做的事,不要去索取别人不想给予的东西,就这样而已。”
十五
【原文】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①者,恒②存乎疢疾③。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④,其虑患也深,故达⑤。”
【注释】
①德慧术知:赵岐注云:“德行、知慧、道术、才智。”
②恒:经常。
③疢疾:疢,音chèn,朱熹注云:“疢疾.犹灾患也。”
④危:不安。
⑤达:朱熹注云:“达,滑之选于事理。”
【译文】
孟子说:“人之所以有道德、聪明、道术、才智,因为人要经常面对灾患。只有被孤立的臣子、庶出的儿子,他们时常心中不安,考虑灾患之事也非常深刻,所以才能通达事理。
十六
【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①,兄弟无故②,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③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注释】
①存:存在,与“亡”相对。
②故:灾患丧病。
③怍:惭愧。
【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趣,但称王于天下是不在其中。父母亲都健在,兄弟没有灾患,是第一种乐趣;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所以君子有三种乐趣,但称王于天下并不在其中。”
十七
【原文】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①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②,见于面,盎③于背,施④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注释】
①大行:行政于天下。
②睟然:眸,音cuì。赵岐注云:“睟然,润泽之貌。”
③盎:显现。
④施:延及
【译文】
孟子说:“拥有广大的国土、众多的人民,这是君子所希望的,但他的乐趣不在这上面;居于天下的中央,使天下的老百姓得以安定生活,才是君子感到快乐的事情,然而他的本性不在这上面。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理想通行于天下,不会因此而有所增加;即使他不得志而隐居,不会因此而有所减少,因为这是本性已经固定的原因。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扎根于心中,表现出的神色纯和温润,它表现于君子的颜面,表现于君子的肩背,延及于君子四肢的动作,因此不必言语,别人便一目了然。”
十八
【原文】
孟子曰:“易①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注释】
①易:赵岐注云:“易,治也。”
【译文】
孟子说:“耕种好田地,减轻税收,就可以让百姓富足。按时食用,依礼消费,财物是不会用尽的。百姓没有水和火,就不能生活,黄昏傍晚敲别人的门去要水和火,没有不给的,为什么呢?因为水、火极多的缘故。圣人治理天下,使粮食如同水、火一样多。如果粮食如同水、火一样多了,哪里还会有百姓不去仁爱的呢?”
十九
【原文】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①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②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注释】
①孳孳:音zīzī,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②跖:zhí,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大盗。
【译文】
孟子说:“鸡叫便起,努力行善,就是像舜一类的人;鸡叫便起,努力求利,就是像盗跖一类的人。如果想知道舜与盗跖的差别,没有别的,只要看看是行善还是求利便知晓了。”
二十
【原文】
孟子曰:“杨子①取②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③利天下,为之。子莫④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注释】
①杨子:人名,即杨朱。
②取:主张。
③摩顶放踵:赵岐注云:“摩秃其顶,下至于踵。”
④子莫:赵岐注云:“鲁之贤人也。”
【译文】
孟子说:“杨子主张为我,拔一根毫毛而利于天下,这样的事都不肯干。墨子主求兼爱,摩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有利于天下,一切都肯王。子莫主张中道。主张中道也差不多。但如果主张中道却不灵活,不懂得变通,那便是执著在一点上。之所以要厌恶执著于一点,是因为它有损仁义之道,是只取一点而放弃其余的。”
二十一
【原文】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①掘井,掘井九轫②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注释】
①辟若:辟,音pì,通“譬”。辟若,比如。
②轫:同“仞”,七尺日仞。赵岐注云:“轫,八尺也。”
【译文】
孟子说:“做事情好比打井,如果打进六七丈还不见泉水,那只能是一口废井。”
二十二
【原文】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①,恶②知其非有也。”
【注释】
①归:归还。
②恶,音wū,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译文】
孟子说:“尧舜实行仁义,是出于本性的;商汤、周武王实行仁义,则是亲身体验,努力推行;春秋五霸实行仁义,则只是假借仁义,借此谋利。但是,如果久借而不还,又怎么能知道仁义是不是不变成他自己的呢?”
二十三
【原文】
王子垫①问日:“士何事?”
孟子曰:“尚志。”
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注释】
①王子垫:赵歧注云:“齐王于,名垫。”
【译文】
王子垫问道:“士人是干什么事呢?”
孟子答道:“士人使得自己的志向高尚。”
王子垫又问:“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志向高尚呢?”
孟子答道:“行仁与义。杀一个没有罪过的人,这不是仁;不是自己的却拿了归自己,这不是义。居住之处在哪里呢?在于仁;行走的路在哪里呢?在于义。居住于仁,依义行走。”
二十四
【原文】
孟子曰:“仲子①,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台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注释】
①仲于:陈仲子
【译文】
孟子说:“陈仲子,假如不合道理地把齐国交给他,他也不会接受,别人相信这话是真的。但是,他那种义不过是抛弃一筐饭一碗汤的义。人的罪过没有超过不要父兄君臣上下的了,(而陈仲子却这样做了)。只因为一个人有小节操,便相信他也会有大的节操,这怎么能行呢?”
二十五
【原文】
桃应①问曰:“舜为天子,皋陶②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③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诉④然,乐而忘天下。”
【注释】
①桃应:赵岐注云:“孟子弟子。”
②皋陶:读如gāo yáo,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
③蹝:亦作“屣’,音xǐ,没有脚跟的鞋子。
④䜣:同“欣”
【译文】
桃应问道:“舜做天子,皋陶为法官,但假如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那该怎么办呢?”
孟子答道:“把他逮捕起来。”
桃应又问:“那舜不会阻止吗?”
孟子答道:“舜怎么会阻止呢?逮捕是有根据的啊。”
桃应问道:“那舜又该怎么办呢?”
孟子答道:“舜把抛弃天子之位看得跟被抛弃的破烂鞋子一样。(如果那样的话),舜会偷偷地背着父亲逃走,沿着海边住下来,一生也会很快乐,快乐得把天子之位给忘掉。”
二十六
【原文】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①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②。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注释】
①喟:叹息。
②垤泽之门:垤,音dié。即宋东城南门。
【译文】
孟子从范来到齐国,远远地看见了齐王的儿子,长长地叹息道:“环境改变气度,奉养改变体质,环境真是很重要的呀!他难道不也是人的儿吗?”
孟子说:“王子的住所、车马和衣服多半与别人相同,为什么王子却是那样的呢?就因为他所居住的环境使他那样;更何况以天下为自己住处的人呢?鲁国的国君来到宋国,在宋国的东南城门下呼喊,守门人说:‘他并不是我的国君,为何声音和我们国君的声音那么相像呢?这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环境相似罢了。’”
二十七
【原文】
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①之丧,犹愈于已乎?”
孟子曰:“是犹或紾②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悌而已矣。”
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己,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注释】
①期:音jī,一周年。
②紾:音zhěn,扭转,弯曲。
【译文】
齐宣王想缩短服丧时间。公孙丑说:“服丧一周年,不是还比完全不服丧的的人要强些吗?”
孟子说:“这好比有人在扭他兄长的胳膊,你却说慢慢地扭吧。只要教导他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行了。”
王子有死了母亲的,王子的老师为他请求服丧几个月。公孙丑问道:“像这样的事情,又怎么样呢?”
孟子说:“这是由于王子想把三年的丧期服完,却办不到。那么,纵然多服丧一天也比不服丧的要好,这是为那些没有人禁止他服丧自己却不去服丧的人说的。”
二十八
【原文】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注释】
①彀率:音gòu lǜ,按射中目标的需要把弓拉开的程度。
【译文】
公孙丑说:“圣人之道既高深又完美,像登天一样很难达到。为什么不使它改变得容易达到,而使别人每天去努力呢?
孟子说:“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的工人而去改变、废弃绳墨规矩,羿也不会因为拙劣的射手而去改变拉弓的彀率。君子拉满弓却不发箭,只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君子在正确道路之中站住,有能力的人便会自己跟随而来。”
二十九
【原文】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译文】
孟子说:“天下清明,君子得志,‘道’也就得以实施;天下黑暗,君子为守‘道’,也就不惜因‘道’而死;没有听说过歪曲‘道’来逢迎王侯的。”
三十
【原文】
公都子曰:“滕更①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注释】
①滕更:赵岐注云:“滕君之弟,来学于孟子者也。”
【译文】
公都子说:“滕更在先生门下学习时,似乎应该以礼貌待之,但先生您却不回答他的问题,为什么?”
孟子说:“仗着自己地位尊贵而发问,仗着自己的贤能而发问,仗着自己年长而发问,仗着自己功劳卓著而发问,仗着自己是故交而发问,这些发问我都不予以回答。这五条之中,滕更就已经占了两条,(所以我不回答他)。”
三十一
【原文】
孟子曰:“于不可已①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注释】
①已:朱熹注云:“已,止也。”
【译文】
孟子说:“对不可以停止的事情却停止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停止的;对应当厚待的人却给予薄待,那就没有谁不可以薄待了。前进迅猛的人,后退也就会很迅速。”
三十二
【原文】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①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光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②、小功察;放饭③流歠④,而问无齿决⑤,是之谓不知务。”
【注释】
①知者无不知:第一个“知”同“智’,第二个“知”为知道”。
②缌:音sī,指缌麻三月的孝服。缌麻三月是五种孝服中最轻的,用熟布为孝服,服丧三个月。
③小功:五月的孝服。如外孙为外祖父母带孝,服丧五个月。
④流歠:歠,音chuò,饮,啜。赵岐注云:“流歠,长歠也。”
⑤齿决:古人用餐湿肉用牙齿啃断,干肉只用手折断。如果在长者面前以牙齿咬断干肉,这是不礼貌的吃相。此处的“齿决”指以牙齿啃断干肉。
【译文】
孟子说:“智者是没有什么不应该知道的,但急于当前重要之事;仁者没有不仁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人。尧舜的智慧不能完全知道所有的事物,那是因为他们急于知道首要的任务;尧舜的仁德不能普爱所有的人,那是因为他们急于爱亲人和贤人。如果不能为父母服三年的丧期,却对于缌麻三月、小功五月的丧期仔细讲求;在长者面前大口吃饭,大口喝汤,却讲究不用牙齿啃断干肉,这就叫做不识大礼。”
尽心 下
一
【原文】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公孙丑问曰:“何谓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译文】
孟子说:“梁惠王真是太不仁了!仁者是把他所喜爱的(恩惠)普施于他所不喜爱的人,而不仁者则把他所不喜爱的推及给他所喜爱的人。”
公孙丑听了,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孟子说:“梁惠王为了争夺土地,驱使他的老百姓去作战,使他们暴尸野外。吃了大败仗,准备再战,又怕不能取胜,因此驱使他所喜爱的子弟去献身,这就是把他所不喜爱的(祸害)扩展到他所喜爱的人身上的。”
二
【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吾于《武成》①了,取二三策而已矣②。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注释】
①《武成》:《尚书》中的篇名。
②策:古代在竹片上写字,一块竹片名为简,编连若干竹简名为策。大事记在策上,小事记在简上。
【译文】
孟子说:“完全的相信《尚书》,就不如没有《尚书》这部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也只不过相信它两三片竹简上的文字。仁者无敌于天下是,以最讲仁道的周武王去讨伐最不讲仁道的商纣,义军所到这处备受百姓欢迎,又怎么会发生血流成河,甚至把捣米用的大木棒都漂走的事呢?”
三
【原文】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①,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②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③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已也,焉用战?”
【注释】
①陈:同“阵”,列阵。
②革车:指兵车。
③厥角:顿首,叩头。
【译文】
孟子说:“有人说:‘我善于布阵排兵,我善于指挥打仗。’这其实是莫大的罪过。一国君主喜欢仁道,则会天下无敌。商汤南向征过北方狄人就埋怨:东向征讨,西方夷人就埋怨,他们说:‘为什么不先到我这儿来呢?’周武王讨伐殷商时,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武王对殷商的百姓道:‘不要害怕!我们是来安定你们,并不是与你们为敌的。’百姓听了,便跪拜叩头,声响如山崩。征是正的意思,各人都希望端正自己,哪里还用得着作战呢?”
四
【原文】
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①,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②,若固有之。”
【注释】
①饭糗茹草:饭、茹均作动词,吃。糗(qiu):干粮。
②果:亦作“婐”,侍。
【译文】
孟子说:“舜当年啃干粮、吞野菜时,好像要这样过一辈子;等到他当了天子,穿着麻葛单衣,弹着琴,有尧的两个女儿侍候着他,又好像本来他就已经拥有这些了。”
五
【原文】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地: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①。”
【注释】
①一间(jian):相距很近。
【译文】
孟子说:“我现在才懂得杀害别人亲属的严重性了:杀了别人的父亲,别人也会杀死他的父亲;杀了别人的兄长;别人也会杀死他的兄弟。那么,(父亲和兄弟)虽然不是自己所杀,但(和自己所杀)也没什么区别了。”
六
【原文】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译文】
孟子说:“喜好名望的人,可以把拥有千辆兵车国家谦让给别人,但如果不是喜欢名望的人,就是让他给别人一箪饭、一碗汤,他也会把不愉快的神情表现在脸上。”
七
【原文】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译文】
孟子说:“不信任仁德贤能,国家就会空虚;不讲究礼义,上下关系就会混乱;没有好的政治,国家财用就会不足。”
八
【原文】
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译文】
孟子说:“不施行仁道却能得到一个国家,这种事倒曾发生过,但不施行仁道却能得到天下,这样的事从未曾发生过!”
九
【原文】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牲牺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译文】
孟子说:“黎民百姓最重要,土神、谷神其次,君主为轻。所以,得到百姓的拥护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的做大夫。诸侯要是危害国家,就废掉他改立别的人。祭祀用的牲口长肥已经合乎标准,祭器中的祭物已洁净,祭祀更是按一定时候举行,但百姓依然遭受旱灾与水灾,那就得另立土神和谷神了。”
十
【原文】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译文】
孟子说;“圣人是百代人的老师,伯夷和柳下惠正是这样的人。所以,听到伯夷的节操的人,贪婪者也就变得廉洁了,懦弱的人也就有了独立不屈的意志了;听道柳下惠的节操的人,刻薄的人也会变得老实厚道了,心胸狭隘的人也会变得胸怀宽大了。百代之前他们奋发而为,百代之后听到他们事迹的人,没有不为之奋发的。如果不是圣人,会有这样的影响吗?更何况是那些亲自接受过(圣人)熏陶的人呢。”
十一
【原文】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去:‘忧心悄悄,愠于群①。’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殒劂问②。’文王也。”
【注释】
①忧心一句:引自《诗·邶风·柏舟》。
②肆不殄一句:引自《诗·大雅·绵》。殒:损害。问:声誉。
【译文】
貉稽说:“我不擅长分辨别人对我的损毁。”孟子说:“这没什么关系。士人都讨厌七嘴八舌的议论。《诗·邶风·柏舟》说:‘禁得住忧心如焚,一群小人把我恨。’孔子就是这样的。‘别人的怨恨不消,也无损于自己的名声。’这样的是文王。”
十二
【原文】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①间,介然②用之而成路;为间③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注释】
①蹊:足迹。②介然:始终不断。③这间:不长的时间。
【译文】
孟子对高子说:“山坡上的小路,不断地去走就成了路;隔段时间不走,它就被茅草堵塞住。现在是茅草塞住了你的心啊!”
十三
【原文】
高子曰:“禹之声,尚①文王之声。”
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以追蠡②。”
曰:“是奚足哉?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
【注释】
①尚:同“上”。
②追蠡:追:乐钟的悬钮。蠡:磨损殆尽。
【译文】
高子说:“禹的音乐要高于文王的音乐。”孟子说:“凭什么这样说呢?”高子说:“因为禹传下来的乐钟的悬钮都快断了。”孟子说:“这怎么足以证明呢?城门下面的车辙很深,难道仅仅是几匹马的力量吗?”(那是年代久远车马经过太多的缘故。禹的乐钟悬钮快断了,也可能是因为年代太久远了。)十四【原文】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①,殆不可复。”
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②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③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注释】
①发棠:棠:齐国的粮仓。发棠:开仓放粮。
②冯妇:姓冯名妇之人。
③攘臂:卷袖露臂。
【译文】
齐国闹饥荒。陈臻对孟子说:“国内百姓都认为您会再次劝说齐王打开棠邑的粮仓赈济灾民,这次恐怕不会再那样做吧。”孟子说:“再那样做就成了冯妇一样的人了。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打老虎,后来成了善人,(不再打虎了。)有一次他到野外去,很多人都在追一只老虎。老虎靠着山角,没有人敢上前捉它。人们远远看到冯妇,就快步上前迎接他。冯妇就挽起衣袖伸伸胳膊下了车。人们都高兴他这样做,但其中的士人却在讥笑他。”
十五
【原文】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①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注释】
①臭:同“嗅”,气味。
【译文】
孟子说:“嘴巴对好吃的滋味,眼睛对好看的颜色,耳朵对好听的声音,鼻子对好闻的气味,四肢对安逸舒适,这些需要都是本性,但是能否得到要靠命运安排,所以君子不认为这些是本性的必然(所以不去强求)。仁对于父与子,义对于君与臣,礼对于宾与主,智慧对于贤能的人,圣人对于天理,能否各得其宜,都属于命运,但这也是本性的必然,所以君子也不认为它们是属于命运(而是努力顺从本性,力求实现)。”
十六
【原文】
浩生不害①问曰:“乐正子何人也。”
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何谓善?何谓信?”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注释】
①浩生不害:齐国人。姓浩生名不害。
【译文】
浩生不害问:“乐正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孟子说:“是好人,很诚信的人。”浩生不害说:“什么叫好?怎么诚信?”孟子说:“值得喜欢就叫做好,那些好处确实在他身上存在就叫诚信,那些好处充满他本身就叫美,不但充满而且放出光辉就叫大,放出光辉且能化育万物的就叫圣,具有圣德且到了不可测度境界的就叫神。乐正子符合前两条,但并没有达到后四条。”
十七
【原文】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①,又从而招②之。”
【注释】
①苙:畜栏。
②招:捆绑。
【译文】
孟子说:“离开墨家的人一定会归到杨朱去,离开杨朱的人一定会归到儒家的。回归就接受他们算了。现今与杨墨学派辩论的人,就好像追赶跑掉的小猪,虽已经把它赶进猪圈了,还要捆住它的脚。”
十八
【原文】
孟子曰:“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译文】
孟子说:“有征收布帛的税,有征收粮食的税,还有使人出力的税。君子采用其中的一种,暂时不用另两种。如果同时征收两种,就会有百姓饿死;同时征收三种,就会有父子离散。”
十九
【原文】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译文】
孟子说:“诸侯的宝贝有三件:土地、百姓和政治。如果把珠玉看成是宝贝,必定会有灾祸引上身。”
二十
【原文】
盆成括①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
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
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注释】
①盆成括:齐国人。姓盆成名括。
【译文】
盆成括在齐国做官,孟子说:“盆成括快死了!”盆成括果然补杀。弟子问道:“老师您怎么知道他会被杀呢?”孟子说:“他这个人有点儿小才,却不知道君子的大道,就足以招致身之祸。”
二十一
【原文】
孟子之滕,馆于上宫。有业屦①于牖上,馆人求之弗得。或问之曰:“若是乎从者之廋②也?”
曰:“子以是为窃屦来与?”
曰:“殆非也。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求者不拒。苟以是心至,其受之而已矣。”
【注释】
①业屦:未编好的草鞋。
②廋:藏匿。
【译文】
孟子到了滕国,住到上等的旅馆中。有双还没有编好的草鞋不见了,旅馆里的人没有找到。有人问孟子说:“跟从您的人就像这样地偷拿别人东西吗?”孟子说:“您认为这些人仅是为了偷草鞋才来的吗?”那人说:“大概不是的,但您开设课程,对走的学生绝不追问,对来的学生从不拒绝。如果他们怀着求学的目的来,就接收他们罢了(所以也难免品行不好的混在其中啊)。”
二十二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①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②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
【注释】
①穿逾:穿穴逾墙。
②:获取。
【译文】
孟子说:“谁都有不忍心去做的事,把这种不忍推广到他忍心去做的事上,就是仁;每个人都有不愿意去做的事,把这种不愿意推广到他愿意去做的事上,就是义。如果人能推广不想害人的心,那么仁就用不尽了;如果人能推广不穿洞跳墙的心,那么义就用不尽了;只要能推广不接受轻视的实际言行,那么无论到哪里都不会不合乎义了。一个士人,不可以与人说话非要说,这是用言语诱惑而获利;可以与人说话却不说,这是用沉默诱惑而获利;这些都是算是穿洞跳墙一类的事情。”
二十三
【原文】
孟子曰:“言近而指①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②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注释】
①指:同“旨”。
②不下带:带:腰带。朱熹《集注》去:“古人视不下带,则带以上仍常见至近之处也。举目前之近事而至理存焉。”
【译文】
孟子说:“言语浅显是但意义深远,这是妙言;坚守简约而成效很大,这是妙法。君子的话,虽然讲的是身边的事,但也是寓含了大道理;君子所坚守的,就是修养自身而使天下太平。人们不满放弃自己的田地不种却去耕种别人的田地,要求别人的很重,但对自己的要求却很轻。”
二十四
【原文】
孟子曰:“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①德不回②,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③以俟命而已矣。”
【注释】
①经:奉行。
②回:邪曲。
③行法:依法度行事。
【译文】
孟子说:“尧舜,是按照自己本性做事的人;商汤周武王,是通过自身修养后回归到本性而做事的人。动作容貌没有不合于礼的,是美德的最高境界。为死去的人而悲哀哭泣,并不是做给活人看的。依据道德准则做事而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得到俸禄。说话一定讲信用,不是为了得到方正的名声。君子依据法度做事,(结果怎样)只有等待命运安排了。”
二十五
【原文】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①数仞,榱题②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③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胃彼哉?”
【注释】
①堂高:堂阶。
②榱题:屋檐。
③般:大。
【译文】
孟子说:“向诸侯游说,就要藐视他,不能看他高高在上的样子。殿堂的基础几丈高、屋檐数尺宽,我如果得志,不这样做。大量食物摆在眼前,侍候的姬妾数百人,我如果得志,也不这样做。饮酒作乐,驱马打猎,后面跟从上千辆车,我如果得志,更不会这样做。他做的那些事,都是我不会做的;我做的事,都是符合古代制度的,我为什么要去怕他呢?”
二十六
【原文】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①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注释】
①存:存其本心。
【译文】
孟子说:“修养心性的法没有比节制欲望更好的。一个人做人如果节制欲望,即使善良的本性失去了一些,也不会失去很多;如果欲望强烈,即使具有一些善良的本性,也不太多。”
二十七
【原文】
曾皙嗜羊枣①,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②羊枣孰美?”
孟子曰:“脍炙哉!”
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
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注释】
①羊枣:一种小柿子。
②脍炙:似指切细的烤肉。
【译文】
曾皙喜欢吃羊枣,因此曾子不忍心吃羊枣。公孙丑问孟子:“炒肉末、熏肉与羊枣哪种好吃?”孟子说:“炒肉末、熏肉!”公孙丑说:“那曾子为什么吃炒肉末和熏肉,却不吃羊枣呢?”孟子说:“炒肉末和熏肉是大家都喜欢吃的,羊枣却是个别人喜欢吃的。正如人们避讳尊长的名字却不避讳尊长的姓,因为姓是大家相同的,而名只是个别人所独有的。”
二十八
【原文】
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①之士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②。’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
曰:“如琴张③、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
“何以谓之狂也?”
曰:“其志嗲④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 其惟乡原⑤乎!乡原,德之贼也。’”
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
曰:“‘何以是叫嘐嘐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涼涼⑥?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⑦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⑧,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⑨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注释】
①党:乡里。
②不得一句:引自《论语·子路》。
③琴张:孔子的弟子子张。
④嘐(xiāo)嘐:志大言大。
⑤乡原:原:同“愿”。乡人之愿,意指同流台污的媚俗者。
⑥踽(jú)踽涼涼:弧独寂寞状。
⑦阉:低三下四。
⑧郑声:郑地乐歌。儒家认为“郑声淫,故极力排斥。
⑨反经:反:同“返”。回归正路。
【译文】
万章问孟子:“孔子在陈国时说过:‘为何不回去呢?我那些学生志向广大而狂放,进取而不忘当初的志向。’孔子为什么在陈国还去怀念鲁国那些狂放的人呢?”孟子说:“孔子说过:‘找不到不偏不倚保持中正的人与他交往,就一定会与狂放的人和狷介之士与他交往吧!狂放的人有进取心,狷介的人有的事会不去做。’孔子难道不想与保持中正的人交往吗?不能一定找到,所以只得求次一等的了。”万章说:“请问怎样的人才叫做狂放的人呢?”孟子说:“像琴张、曾皙和牧皮那样的人,就是孔子所说的狂放的人了。”万章又问:“为什么他们狂放呢?”孟子说:“他们志向远大口气也大,总说什么‘古人啊!古人啊!’可是考察他们的实际行为,却与所说的话不相符。如果找不到这种狂放的人,就想找不屑于做肮脏事的人交往,这就是狷介之士,这就又次一等了。孔子说:‘经过我家门口却不进我屋里来,我不觉得遗憾的,那只有好好先生了。好好先生是伤害道德的坏人。’”万章说:“什么样的人才叫他好好先生呢?”孟子说:“(好好先生批评狂放的人)说:‘为什么这样志向远大口气也大呢?说话不考虑能否做到,做事不考虑与自己说的话一致,只会说什么“古人啊古人啊。”(又批评狷介之士)说:‘为什么这样孤单寂寞呢?活在这个世上,就得做适应这个世界的人,让大家都说好就行了。’像阉人那样四处逢迎,讨好世俗的人,就是好好先生。”万章说:“全乡的人都说他是老好人,他无论到哪里都表现出是个老好人,孔子却认为他们伤害了道德,为什么呢?”孟子说:“这种人,要指责他举不出什么过错来,要责骂他又没有什么值得责骂的;他们只是与世俗同流合污,似乎平时忠诚老实,行为举止似乎廉洁;大家都很喜欢他们,他们自身也自以为是,但与尧舜之道却格格不入,所以说他们是伤害道德的坏人。孔子说过:‘厌恶那些表面相似而实际上完全不同的东西:厌恶狗尾草,因为怕它冒充禾苗;厌恶歪才,因为怕它冒充义理;厌恶夸夸其谈,就是因为怕它扰乱诚信;厌恶郑国的淫糜音乐,是因为怕它破坏雅乐;厌恶紫色,因为怕它混淆了红色;厌恶好好先生,是因为怕他扰乱了美德。君子使事物回归正道就行了。正道不被歪曲,百姓就会奋发振作;百姓奋发振作,那就没有邪恶了。”
二十九
【原文】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①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注释】
①散宜生:周文王时的贤臣。
【译文】
孟子说:“从尧舜到汤,一共经历五百多年;像禹、皋陶这些人,就是亲眼见到而了解尧舜之道的;像汤,就是只听到尧舜之道而了解的。从汤到文王,经历五百多年,像伊尹、莱朱这些人,就是亲眼见到而了解汤的治国之道的;像文王,就是听到汤的治国之道进而了解的。从文王到孔子,又经历五百多年,像太公望、散宜生这些人,就是亲眼见到而了解文王的治国之道的;像孔子,就是只听到文王的治国之道的。从孔子一直到现在,只经历一百多年,离圣人的时代是这样的近,距圣人的家乡也是这样的近,但却没有继承圣人事业的人,怕是以后也就没有继承圣人事业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