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1852铁血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件事,先在河北进行征兵。每一个村都必须都出最少两名18岁以上22岁以下的男性。把我们的条件说清楚,谁家是军属,三年的服役期间,直系亲属不用交税。”到了北京之后韦泽没有去住紫禁城,而是去了圆明园。在圆明园设下司令部之后,韦泽立刻开始布置工作。
“然后呢?”一众北方司令部人员都拿着笔记本记录,阮希浩记完之后问道。
“土改的问题暂时到此为止,然后就是修铁路和消灭满清。”韦泽答道。
司令部人员面面相觑,大家完全没想到韦泽竟然轻飘飘的就把土改的问题先这么撂在这里。阮希浩好歹跟了韦泽这么久,他问道:“都督,这么搞是不是太仓促了。我们的税收体系根本就没有建设起来呢。这免税也无从免起啊。”
韦泽点点头,“嗯,也是。那就告诉他们,谁参军,再给一家三块鹰洋的补贴。”
听了这驴头不对马嘴的回答,阮希浩连忙说道:“都督,这又不是拉丁,给钱干什么。”
“这地方上根本就没有配合咱们工作的人,这不是问题啊。拉来这些年轻人,这立刻就有了配合工作的人了。”韦泽笑道。
“他们怎么可能立刻就听咱们的话?”阮希浩马上反驳道。
“一天两天当然不行,一个月两个月你再试试看。我们要通过思想工作让这些新入伍的同志成为我们队伍中的一员。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地主的孩子会来当兵么?”韦泽解释着自己的思路。
“地主的孩子当然不肯当兵了!”这是北方司令部的共同看法。大家打仗这么久,不是湘军那种地主武装,地主家都是竭尽全力避免与战争有什么瓜葛。
意见既然高度统一,韦泽继续解释起来,“北方俗话说,好汉不当兵,好铁不捻钉。也就是说,只有地方上混的不如意,或者实在是穷的过不下去的年轻人才会来我们这里当兵。而这些人对传统的势力会是一个什么态度?大家有想过没有?”
光复军自从在安徽开始经营,其实直接移植了相当先进的正规政府体制,从税收到兵役都是如此。阮希浩他们接触的就是这些,所以到了河北之后也开始按部就班的这么做。问题在于当年长江流域的人民真的生活艰困,造反的军队来了之后大家肯跟着走。
某个满清文人笔记里面有个笑话,据说同治年间一个御使看了某个武官的晋升履历,然后抨击道:“这个人年年升官,定然是走了什么门路!”同僚对他说:“那人是镇压粤匪造反立下的功劳。”那个御使说:“粤匪造反?好像听说过,但是和这有个毛的关系!”
这则笑话的真实性其实挺值得怀疑,不过北方受到太平天国的影响很小也是个事实。捻军一度进入河北,但是很快就去了河南山东一带活动,光复军杀进河北的时候满清也没力量抵抗,所以除了各种贯穿满清时代的年年大小规模的农民自发起义抗争之外,河北对改朝换代的感觉并不大。
不过北方司令部里面的同志毕竟是造反起家的,只是一品味韦泽话里面的意思,大家就有些明白过来了。那些社会下层不得不靠当兵来混生活的人,都是旧时代的受害者,至少也是被压迫者。每个村子里面两个人出来当兵,看着不是什么。但是真的能把整个河北各个村子的这种人给聚集起来,那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那我们要给他们讲什么?”阮希浩问。
韦泽答道:“我们先讲的肯定是我们的纪律,但是在政治上对他们进行全面教育之前,我们应该先听听他们要说什么。另外呢,这些部队暂时不要派上前线,我们现在修铁路需要人力,正好可以让他们做这些工作。如果我们能够和这些战士们有更多了解,其实也可以和他们进行讨论,看看他们能否到他们所在的村子里面帮我们拉来更多参加劳动的人。北方和咱们南方不同,南方只要有地,正常年景下没有遭到横征暴敛,勉强还是能活下去的。可北方就不同,北方有地也未必能活下去。而且北方一年里面得有小半年其实没事干,能够拉来的劳动力数量可远比大家能想到的多。”
听着韦泽的解释,阮希浩忍不住问道:“都督,你来过北方么?”
>
“第一件事,先在河北进行征兵。每一个村都必须都出最少两名18岁以上22岁以下的男性。把我们的条件说清楚,谁家是军属,三年的服役期间,直系亲属不用交税。”到了北京之后韦泽没有去住紫禁城,而是去了圆明园。在圆明园设下司令部之后,韦泽立刻开始布置工作。
“然后呢?”一众北方司令部人员都拿着笔记本记录,阮希浩记完之后问道。
“土改的问题暂时到此为止,然后就是修铁路和消灭满清。”韦泽答道。
司令部人员面面相觑,大家完全没想到韦泽竟然轻飘飘的就把土改的问题先这么撂在这里。阮希浩好歹跟了韦泽这么久,他问道:“都督,这么搞是不是太仓促了。我们的税收体系根本就没有建设起来呢。这免税也无从免起啊。”
韦泽点点头,“嗯,也是。那就告诉他们,谁参军,再给一家三块鹰洋的补贴。”
听了这驴头不对马嘴的回答,阮希浩连忙说道:“都督,这又不是拉丁,给钱干什么。”
“这地方上根本就没有配合咱们工作的人,这不是问题啊。拉来这些年轻人,这立刻就有了配合工作的人了。”韦泽笑道。
“他们怎么可能立刻就听咱们的话?”阮希浩马上反驳道。
“一天两天当然不行,一个月两个月你再试试看。我们要通过思想工作让这些新入伍的同志成为我们队伍中的一员。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地主的孩子会来当兵么?”韦泽解释着自己的思路。
“地主的孩子当然不肯当兵了!”这是北方司令部的共同看法。大家打仗这么久,不是湘军那种地主武装,地主家都是竭尽全力避免与战争有什么瓜葛。
意见既然高度统一,韦泽继续解释起来,“北方俗话说,好汉不当兵,好铁不捻钉。也就是说,只有地方上混的不如意,或者实在是穷的过不下去的年轻人才会来我们这里当兵。而这些人对传统的势力会是一个什么态度?大家有想过没有?”
光复军自从在安徽开始经营,其实直接移植了相当先进的正规政府体制,从税收到兵役都是如此。阮希浩他们接触的就是这些,所以到了河北之后也开始按部就班的这么做。问题在于当年长江流域的人民真的生活艰困,造反的军队来了之后大家肯跟着走。
某个满清文人笔记里面有个笑话,据说同治年间一个御使看了某个武官的晋升履历,然后抨击道:“这个人年年升官,定然是走了什么门路!”同僚对他说:“那人是镇压粤匪造反立下的功劳。”那个御使说:“粤匪造反?好像听说过,但是和这有个毛的关系!”
这则笑话的真实性其实挺值得怀疑,不过北方受到太平天国的影响很小也是个事实。捻军一度进入河北,但是很快就去了河南山东一带活动,光复军杀进河北的时候满清也没力量抵抗,所以除了各种贯穿满清时代的年年大小规模的农民自发起义抗争之外,河北对改朝换代的感觉并不大。
不过北方司令部里面的同志毕竟是造反起家的,只是一品味韦泽话里面的意思,大家就有些明白过来了。那些社会下层不得不靠当兵来混生活的人,都是旧时代的受害者,至少也是被压迫者。每个村子里面两个人出来当兵,看着不是什么。但是真的能把整个河北各个村子的这种人给聚集起来,那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那我们要给他们讲什么?”阮希浩问。
韦泽答道:“我们先讲的肯定是我们的纪律,但是在政治上对他们进行全面教育之前,我们应该先听听他们要说什么。另外呢,这些部队暂时不要派上前线,我们现在修铁路需要人力,正好可以让他们做这些工作。如果我们能够和这些战士们有更多了解,其实也可以和他们进行讨论,看看他们能否到他们所在的村子里面帮我们拉来更多参加劳动的人。北方和咱们南方不同,南方只要有地,正常年景下没有遭到横征暴敛,勉强还是能活下去的。可北方就不同,北方有地也未必能活下去。而且北方一年里面得有小半年其实没事干,能够拉来的劳动力数量可远比大家能想到的多。”
听着韦泽的解释,阮希浩忍不住问道:“都督,你来过北方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