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1852铁血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同志是你们体制里面真正的称呼?”左宗棠从来没想到过这世界上还有这等事。在八月的烈日下,左宗棠的脸上一片油亮,或许是这几天吃肉,恢复了些油水。又或者是左宗棠因为过于惊讶开始冒汗?
左宗棠并不在乎这个,其实他现在对自己外在的表现完全没了感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圣人教诲。三纲五常则是后面的一些所谓补充。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秩序。以黑成刚对韦泽的崇拜,左宗棠很怀疑韦泽让黑成刚去死,黑成刚也会毫不犹豫的践行韦泽的命令。但是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光复军中竟然是以“同志”来作为真正的称呼。
“同志”可是比拜把子还要更严重的事情。拜把子那是个人关系,同志则是韦泽认同了其他人与韦泽有着同样的理念,同样的追求。这等于是把皇权拿出来与其他人一起共享。如果韦泽仅仅是称孤道寡,自封万岁。他即便是出了大错,下了罪己诏,那也不过是皇帝的个人问题。
一旦有了这么多同志,韦泽如果“失道”,直接导致的就是还有很多“坚持正道”的人在,那么废了韦泽就有了非常正当的理由。韦泽看着不是个蠢材,可这样的做法比蠢材更加不如。
黑成刚明显误解了左宗棠的意思,他微笑着说道:“左先生,你若是加入了我们,你也是我们的同志。我很喜欢这个叫法,大家都一样,谁都不能欺负人啊。”
这是欺负人的事情么?这是一个朝廷自己能否安泰的问题啊!左宗棠里面呐喊着。他本以为韦泽是个新的皇帝,却没想到这个人只是个狂徒罢了。这种政治安排,政治组织哪里有朝廷的模样,这就是彻头彻尾的瞎搞。而韦泽这做法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望之不似人君”!
左宗棠感到非常失望,连之后的参观也变得意兴阑珊起来。这看似红火的局面在他眼中已经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要一场冲击就能轰然崩塌。满清竟然败给了这样的狂徒,左宗棠想来就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此时满清朝廷并没有感觉不可思议,满清朝廷也没有力气感觉不思议了。覆灭的浪潮一**袭来,每一波就有可能导致满清朝廷的彻底覆灭,两宫太后与绰号“鬼子六”的恭亲王奕訢组成的政治联盟此时只能挣扎求存。
原本满清最强的敌人是太平天国,天京之变后太平天国内耗,分裂。这给了满清以喘息之机,经过数年奋战,眼瞅就要解决掉太平天国。可就在此时,一直龟缩在岭南的前太平天国叛将韦泽突然从岭南杀出来,整个天下局势大变。韦泽占据了淮河以南的丰饶地区。太平天国跑去了西北。
而满清朝廷的对手则大大降格,以前在满清的面前根本不算事的捻军猛地膨胀起来,肆虐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就是这么一支只能被称为土匪的武装力量,眼下竟然成了有可能摧毁满清的武装力量。这等变化让满清这边无言以对。
事到如此,其实满清这边也没有了所谓震惊,或者羞耻。很现实的问题就在于,满清以前好歹知道太平军与光复军中比较重要的人员名称。突然蹦出来的捻军行踪不定,往来如风,还都是生面孔。各种消息都是“某地出现了XXX名敌军”,或者某地捻匪云集。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有多少敌人,敌人都是谁,满清朝廷是两眼一抹黑。
朝廷拿不出方略,朝臣在此时争论不休。而光复军的《告满清官员书》一度只在淮河以南,或者说主要在长江以南存在。此时这种文书在北京也开始出现了。文书内容就是反复告知汉人官员,凡是家族在光复军控制区的,他们就可以返乡。光复军不追究他们投靠满清的行动。如果这帮人还认不清形势,负隅顽抗,那最后的结果他们就只能自己承受了。
淮河以南是官员的重点出身之地,所谓满朝进士半桐城,就是指桐城学派的发展,以及桐城学派在八股文上的研究水平。而桐城学派所覆盖的地区基本都落入了光复军手中。满清都已经沦为在捻军的攻击下苟延残喘的水平,在这等覆灭之前,那些只是想来当官的人自然选择了自己和自家家族的利益。
不少官员开始从京城、从直隶、从河南、从山东山西等地的官位上消失。留下文书说自己走了的还算是够仗义,很多人连这等勇气都没有,直接把官印一挂,拍屁股走人。当然,还有更恶劣的,人走了,官印也给带走。
虽然这些人保留官印的目的或许是作为一个纪念,或者是准备传给子孙当作古董。但是官印可不是弄块萝卜就能刻的章。正式文书是需要验章的,把官印带走之后,想把官印更改,需要一整套手续,不更改的话,原先的制度就完蛋了。弄块萝卜刻个章就管用了么?这不是开玩笑么!
更重要的是,大量官员的流失直接导致的是原有的制度运行出了大问题。这不是突然间少了几个人,而是突然间少了几百号人。虽然满清冗官巨大,但是冗官不是傻瓜。在满清八面威风的时候,大家当不上官。那满清要完蛋的时候,谁又肯出来给满清陪葬。
当然,也有过把瘾就死的人存在,可这等人满清朝廷还真不敢用他们。满清此时需要的是能够拯救他们的人,而不是那些想当官想疯了的家伙。
“怎么办?”这个问题摆在了满清朝廷面前。
最终商量出来的结果意外的正经,“征召曾国藩进京!”
曾国藩虽然深深的被咸丰皇帝忌惮,但是这个人毕竟有上佳表现。差点解决了太平天国,整顿了涡阳,消灭了涡阳的捻军。还有效的管理起涡阳,让湘军不再向朝廷索要粮食。这等人在此时必须用。
!!
“同志是你们体制里面真正的称呼?”左宗棠从来没想到过这世界上还有这等事。在八月的烈日下,左宗棠的脸上一片油亮,或许是这几天吃肉,恢复了些油水。又或者是左宗棠因为过于惊讶开始冒汗?
左宗棠并不在乎这个,其实他现在对自己外在的表现完全没了感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圣人教诲。三纲五常则是后面的一些所谓补充。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秩序。以黑成刚对韦泽的崇拜,左宗棠很怀疑韦泽让黑成刚去死,黑成刚也会毫不犹豫的践行韦泽的命令。但是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光复军中竟然是以“同志”来作为真正的称呼。
“同志”可是比拜把子还要更严重的事情。拜把子那是个人关系,同志则是韦泽认同了其他人与韦泽有着同样的理念,同样的追求。这等于是把皇权拿出来与其他人一起共享。如果韦泽仅仅是称孤道寡,自封万岁。他即便是出了大错,下了罪己诏,那也不过是皇帝的个人问题。
一旦有了这么多同志,韦泽如果“失道”,直接导致的就是还有很多“坚持正道”的人在,那么废了韦泽就有了非常正当的理由。韦泽看着不是个蠢材,可这样的做法比蠢材更加不如。
黑成刚明显误解了左宗棠的意思,他微笑着说道:“左先生,你若是加入了我们,你也是我们的同志。我很喜欢这个叫法,大家都一样,谁都不能欺负人啊。”
这是欺负人的事情么?这是一个朝廷自己能否安泰的问题啊!左宗棠里面呐喊着。他本以为韦泽是个新的皇帝,却没想到这个人只是个狂徒罢了。这种政治安排,政治组织哪里有朝廷的模样,这就是彻头彻尾的瞎搞。而韦泽这做法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望之不似人君”!
左宗棠感到非常失望,连之后的参观也变得意兴阑珊起来。这看似红火的局面在他眼中已经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要一场冲击就能轰然崩塌。满清竟然败给了这样的狂徒,左宗棠想来就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此时满清朝廷并没有感觉不可思议,满清朝廷也没有力气感觉不思议了。覆灭的浪潮一**袭来,每一波就有可能导致满清朝廷的彻底覆灭,两宫太后与绰号“鬼子六”的恭亲王奕訢组成的政治联盟此时只能挣扎求存。
原本满清最强的敌人是太平天国,天京之变后太平天国内耗,分裂。这给了满清以喘息之机,经过数年奋战,眼瞅就要解决掉太平天国。可就在此时,一直龟缩在岭南的前太平天国叛将韦泽突然从岭南杀出来,整个天下局势大变。韦泽占据了淮河以南的丰饶地区。太平天国跑去了西北。
而满清朝廷的对手则大大降格,以前在满清的面前根本不算事的捻军猛地膨胀起来,肆虐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就是这么一支只能被称为土匪的武装力量,眼下竟然成了有可能摧毁满清的武装力量。这等变化让满清这边无言以对。
事到如此,其实满清这边也没有了所谓震惊,或者羞耻。很现实的问题就在于,满清以前好歹知道太平军与光复军中比较重要的人员名称。突然蹦出来的捻军行踪不定,往来如风,还都是生面孔。各种消息都是“某地出现了XXX名敌军”,或者某地捻匪云集。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有多少敌人,敌人都是谁,满清朝廷是两眼一抹黑。
朝廷拿不出方略,朝臣在此时争论不休。而光复军的《告满清官员书》一度只在淮河以南,或者说主要在长江以南存在。此时这种文书在北京也开始出现了。文书内容就是反复告知汉人官员,凡是家族在光复军控制区的,他们就可以返乡。光复军不追究他们投靠满清的行动。如果这帮人还认不清形势,负隅顽抗,那最后的结果他们就只能自己承受了。
淮河以南是官员的重点出身之地,所谓满朝进士半桐城,就是指桐城学派的发展,以及桐城学派在八股文上的研究水平。而桐城学派所覆盖的地区基本都落入了光复军手中。满清都已经沦为在捻军的攻击下苟延残喘的水平,在这等覆灭之前,那些只是想来当官的人自然选择了自己和自家家族的利益。
不少官员开始从京城、从直隶、从河南、从山东山西等地的官位上消失。留下文书说自己走了的还算是够仗义,很多人连这等勇气都没有,直接把官印一挂,拍屁股走人。当然,还有更恶劣的,人走了,官印也给带走。
虽然这些人保留官印的目的或许是作为一个纪念,或者是准备传给子孙当作古董。但是官印可不是弄块萝卜就能刻的章。正式文书是需要验章的,把官印带走之后,想把官印更改,需要一整套手续,不更改的话,原先的制度就完蛋了。弄块萝卜刻个章就管用了么?这不是开玩笑么!
更重要的是,大量官员的流失直接导致的是原有的制度运行出了大问题。这不是突然间少了几个人,而是突然间少了几百号人。虽然满清冗官巨大,但是冗官不是傻瓜。在满清八面威风的时候,大家当不上官。那满清要完蛋的时候,谁又肯出来给满清陪葬。
当然,也有过把瘾就死的人存在,可这等人满清朝廷还真不敢用他们。满清此时需要的是能够拯救他们的人,而不是那些想当官想疯了的家伙。
“怎么办?”这个问题摆在了满清朝廷面前。
最终商量出来的结果意外的正经,“征召曾国藩进京!”
曾国藩虽然深深的被咸丰皇帝忌惮,但是这个人毕竟有上佳表现。差点解决了太平天国,整顿了涡阳,消灭了涡阳的捻军。还有效的管理起涡阳,让湘军不再向朝廷索要粮食。这等人在此时必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