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带船一起征用,最后引发了美国向英国宣战,结果英国人烧了美国的白宫。
西方人到中国贸易,恶劣的气候造成海员损失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候他们就会在中国沿海抓捕愚民充作水手,澳门的葡萄牙人绑架出售苦力的生意已经做了两百多年了。谢清高早期也就是上了葡萄牙人的当,以为是去码头做杂役,结果被裹挟出海了。跟一般被贩卖的苦力不同,谢清高一干就是十年,除了一开始,之后他都是自愿留在英国商船上的,不是喜欢大海,而是喜欢海外的风土人情。跟着英国人他去过南洋各地,去过北欧诸国,去过新生的美国,他一点都没有感到厌倦。
谢清高是真的不明白周琅为什么看中他,因为在他看来,他真的身无长物,他对航海本身兴趣不大,也没有自然科学的基础,很难掌握航海中需要的技巧,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不过是学会了许多他国语言罢了。真要说掌握一艘海船,在他看来,大多数夷人的水手,做的都要比他更好。
周琅神秘一笑:“因为你这双眼睛。”
谢清高疑惑:“我的眼睛?”
周琅点头:“你的眼睛!你的眼睛已经看过了这个世界。”
他用了句看似神秘很有内涵,其实什么都没说的答应应付了谢清高,然后就结束了这次拉拢,跟谢清高约定,让他用三天时间来考虑,三天后还是在这个酒馆见面,然后付了账就告辞离开了。
周琅回答谢清高问题的答案,当然不是纯粹的敷衍,但很可能谢清高没有听懂。周琅所谓的眼睛,其实指的是谢清高开眼看过这个世界,抡起来他比林则徐更有资格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只可惜他没有林则徐出名,没有林则徐地位高,因此他没有这个资格。
只是周琅不知道的是,谢清高的命运真的跟他的眼睛有关。历史上,常年的海上生活,营养不良缺乏必要的维生素让他的眼睛在三十二岁的时候就看不见了,结果被英国商船解雇,最后沦落到澳门给人口头翻译为生。幸好他遇到了一个对他的遭遇很有兴趣的老乡,将他的经历记述了下来,名为《海录》,这本书首次记录了南洋一些华人势力,后世大名鼎鼎的兰芳公司第一次出现在文字中,就是在这本书中,谢清高本人亲自到访过兰芳公司,见过罗芳伯本人。
谢清高可以口述成书,不但因为他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事实上他是识字的,虽然连秀才都没考中,可他确实上过私塾,这就已经很难得了。他还懂得英语、荷兰语甚至马来语等南洋地区一些土番的语言。他还走遍了全世界,去过欧洲和美国,仅此一项就足以让周琅邀请他了。
周琅想要做大事,自然需要有帮手,有自己的团队。完全招募一群洋人他自己都不可能放心,如果要找中国人的话,这个时代还真的很难遇到像谢清高这样的人。
但能让他以急迫的心情,立刻在酒桌上见第一面后,就许诺重利拉拢,则是因为周琅真的十分满意这个人。之前他只是从一个英国停靠商船的水手口中得知了他们船上竟然有一个自己的同乡,所以兴起之下掏钱让人将谢清高请了过来。短暂的面谈之后,他马上就认定谢清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是因为谢清高的见识,谢清高是走了很多地方,见多识广。可这些知识就是从书本上也一样可以学到,翻开几本西方人的地理学著述,恐怕比谢清高的见识更加详实。
他看重的也不是谢清高自身的能力,谢清高十八岁登上英国商船,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可一个十年的老水手,依然没有学会独自掌握航海能力,只能当杂役,本身就说明他并不具备航海的天赋。
但周琅通过沟通,他发现了谢清高内在的品质,他发现这个人是一个徐霞客式的人物。
中国人总给人一种保守的感觉,对外界缺乏好奇心,没有冒险精神,这种印象大体是不错的,大多数中国人确实是这样的,确实是小富即安,不愿意冒风险。但中国很大,中国人很多,总会出现一些另类,他们机缘巧合之下,或者是天性使然,一直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比如徐霞客,他本身出身富家,可就是喜好游历,最终游遍三山五岳,写下了著名的游记。
谢清高也是这样的人,他十八岁误入英国商船之后,并没有像其他苦力那样,发现自己受骗之后,想尽办法逃亡,或者是等合同到期之后回国,而是一干就是十年,跟着英国人跑遍了全世界。他不热爱航海,大海上的生活他并不向往,他向往的是大海的彼岸,为了到大海的彼岸,他愿意忍受艰难的漂泊,就好像徐霞客为了山顶的风光,可以忍受跋山涉水的艰苦一样。
周琅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这样的人,他其实并不热衷于财富,可他前世却无数次创业,他享受的是创业成功后的愉悦,至于真的挣了多少钱,反倒并没有什么概念,也没有自虐到享受创业过程中艰辛的程度。
自己是这样的人,所以就更能理解这种心中有一股劲驱动的人的力量,一旦给予他们合适的平台,这种人能做出的成绩,远超那些单纯为了钱或者前途的人。
仅仅是谢清高的见识就已经是周琅求之不得的理想合作伙伴了,更何况这还是一个心中有“劲头”的特殊人,所以周琅迫不及待的就在酒桌上向他发出了邀请。
而这一次的招聘是很成功的,三天之后,谢清高明确的答复了周琅,愿跟跟着周琅干。至于干什么,谢清高没有详细问,表示“唯马首是瞻”。
周琅也不需要谢清高马上投入工作,让他先向英国商船辞职,然后搬进了自己的别墅。暂时周琅的计划还无法启动,在没有拉来第一笔投资之前,什么都不能做。
至于启动计划,目前该有的基本都有了,计划书已经完备,核心团队也招来了谢清高,短期内也不可能找到更多合适的人,因为在印度他很难在遇到一个中国人,所以一开始他只能依靠西方人或者印度人。
之后就是开启计划,拉来投资,然后买船出航了。
但目前他还缺少一个合适的契机将他的计划抛出来,因为他在这里的人脉关系,还没有达到跟那些有能力投资他的人建立紧密且信赖的关系,凭空抛出一份计划,能拉来投资的可能性为零。
周琅本来打算慢慢扩展自己的人脉资源,他现在距离成功已经越来越近了,虽然他还无法挤入东印度公司的高层圈子,但随着慢慢跟中低层的英国职员进行社交,已经开始有一些中层贵族官员在小聚会上邀请他,当然主要还是他中国人的特殊身份,可继续这么下去,周琅相信自己出色的社交能力,会让他慢慢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人物。
这本是一个长期计划,周琅本来是计划用一年时间来扩展人脉的,可他没想到机会来的这么快,因为就在十天之后,整个印度的英国人中就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从伦敦来的消息声称,英国国王决定派遣正式使臣前往中国,以给中国皇帝乾隆拜寿的名义,打通两国间的全面贸易。
这个消息对于所有在印度经商的英国人来说,无异于一剂强心针,因为中国跟印度一样都是让西方人充满想象力的国度,对于那些已经在富庶的印度发了财的商人,他们很希冀中国商道的开放能给他们带来新的巨额财富,对于那些在印度没有找到机会的商人来说,中国则成为他们翻身的一个希望。
总之对财富充满了渴望的英国人,加上中国这个在西方流行了几百年的财富传说的刺激下,整个印度的英国人都谈论起了中国。
这让周琅认定,他的风口来了,传说就是一头猪迎着风口都能起飞,此时是推出他的计划的绝佳时机。
带船一起征用,最后引发了美国向英国宣战,结果英国人烧了美国的白宫。
西方人到中国贸易,恶劣的气候造成海员损失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候他们就会在中国沿海抓捕愚民充作水手,澳门的葡萄牙人绑架出售苦力的生意已经做了两百多年了。谢清高早期也就是上了葡萄牙人的当,以为是去码头做杂役,结果被裹挟出海了。跟一般被贩卖的苦力不同,谢清高一干就是十年,除了一开始,之后他都是自愿留在英国商船上的,不是喜欢大海,而是喜欢海外的风土人情。跟着英国人他去过南洋各地,去过北欧诸国,去过新生的美国,他一点都没有感到厌倦。
谢清高是真的不明白周琅为什么看中他,因为在他看来,他真的身无长物,他对航海本身兴趣不大,也没有自然科学的基础,很难掌握航海中需要的技巧,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不过是学会了许多他国语言罢了。真要说掌握一艘海船,在他看来,大多数夷人的水手,做的都要比他更好。
周琅神秘一笑:“因为你这双眼睛。”
谢清高疑惑:“我的眼睛?”
周琅点头:“你的眼睛!你的眼睛已经看过了这个世界。”
他用了句看似神秘很有内涵,其实什么都没说的答应应付了谢清高,然后就结束了这次拉拢,跟谢清高约定,让他用三天时间来考虑,三天后还是在这个酒馆见面,然后付了账就告辞离开了。
周琅回答谢清高问题的答案,当然不是纯粹的敷衍,但很可能谢清高没有听懂。周琅所谓的眼睛,其实指的是谢清高开眼看过这个世界,抡起来他比林则徐更有资格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只可惜他没有林则徐出名,没有林则徐地位高,因此他没有这个资格。
只是周琅不知道的是,谢清高的命运真的跟他的眼睛有关。历史上,常年的海上生活,营养不良缺乏必要的维生素让他的眼睛在三十二岁的时候就看不见了,结果被英国商船解雇,最后沦落到澳门给人口头翻译为生。幸好他遇到了一个对他的遭遇很有兴趣的老乡,将他的经历记述了下来,名为《海录》,这本书首次记录了南洋一些华人势力,后世大名鼎鼎的兰芳公司第一次出现在文字中,就是在这本书中,谢清高本人亲自到访过兰芳公司,见过罗芳伯本人。
谢清高可以口述成书,不但因为他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事实上他是识字的,虽然连秀才都没考中,可他确实上过私塾,这就已经很难得了。他还懂得英语、荷兰语甚至马来语等南洋地区一些土番的语言。他还走遍了全世界,去过欧洲和美国,仅此一项就足以让周琅邀请他了。
周琅想要做大事,自然需要有帮手,有自己的团队。完全招募一群洋人他自己都不可能放心,如果要找中国人的话,这个时代还真的很难遇到像谢清高这样的人。
但能让他以急迫的心情,立刻在酒桌上见第一面后,就许诺重利拉拢,则是因为周琅真的十分满意这个人。之前他只是从一个英国停靠商船的水手口中得知了他们船上竟然有一个自己的同乡,所以兴起之下掏钱让人将谢清高请了过来。短暂的面谈之后,他马上就认定谢清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是因为谢清高的见识,谢清高是走了很多地方,见多识广。可这些知识就是从书本上也一样可以学到,翻开几本西方人的地理学著述,恐怕比谢清高的见识更加详实。
他看重的也不是谢清高自身的能力,谢清高十八岁登上英国商船,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可一个十年的老水手,依然没有学会独自掌握航海能力,只能当杂役,本身就说明他并不具备航海的天赋。
但周琅通过沟通,他发现了谢清高内在的品质,他发现这个人是一个徐霞客式的人物。
中国人总给人一种保守的感觉,对外界缺乏好奇心,没有冒险精神,这种印象大体是不错的,大多数中国人确实是这样的,确实是小富即安,不愿意冒风险。但中国很大,中国人很多,总会出现一些另类,他们机缘巧合之下,或者是天性使然,一直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比如徐霞客,他本身出身富家,可就是喜好游历,最终游遍三山五岳,写下了著名的游记。
谢清高也是这样的人,他十八岁误入英国商船之后,并没有像其他苦力那样,发现自己受骗之后,想尽办法逃亡,或者是等合同到期之后回国,而是一干就是十年,跟着英国人跑遍了全世界。他不热爱航海,大海上的生活他并不向往,他向往的是大海的彼岸,为了到大海的彼岸,他愿意忍受艰难的漂泊,就好像徐霞客为了山顶的风光,可以忍受跋山涉水的艰苦一样。
周琅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这样的人,他其实并不热衷于财富,可他前世却无数次创业,他享受的是创业成功后的愉悦,至于真的挣了多少钱,反倒并没有什么概念,也没有自虐到享受创业过程中艰辛的程度。
自己是这样的人,所以就更能理解这种心中有一股劲驱动的人的力量,一旦给予他们合适的平台,这种人能做出的成绩,远超那些单纯为了钱或者前途的人。
仅仅是谢清高的见识就已经是周琅求之不得的理想合作伙伴了,更何况这还是一个心中有“劲头”的特殊人,所以周琅迫不及待的就在酒桌上向他发出了邀请。
而这一次的招聘是很成功的,三天之后,谢清高明确的答复了周琅,愿跟跟着周琅干。至于干什么,谢清高没有详细问,表示“唯马首是瞻”。
周琅也不需要谢清高马上投入工作,让他先向英国商船辞职,然后搬进了自己的别墅。暂时周琅的计划还无法启动,在没有拉来第一笔投资之前,什么都不能做。
至于启动计划,目前该有的基本都有了,计划书已经完备,核心团队也招来了谢清高,短期内也不可能找到更多合适的人,因为在印度他很难在遇到一个中国人,所以一开始他只能依靠西方人或者印度人。
之后就是开启计划,拉来投资,然后买船出航了。
但目前他还缺少一个合适的契机将他的计划抛出来,因为他在这里的人脉关系,还没有达到跟那些有能力投资他的人建立紧密且信赖的关系,凭空抛出一份计划,能拉来投资的可能性为零。
周琅本来打算慢慢扩展自己的人脉资源,他现在距离成功已经越来越近了,虽然他还无法挤入东印度公司的高层圈子,但随着慢慢跟中低层的英国职员进行社交,已经开始有一些中层贵族官员在小聚会上邀请他,当然主要还是他中国人的特殊身份,可继续这么下去,周琅相信自己出色的社交能力,会让他慢慢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人物。
这本是一个长期计划,周琅本来是计划用一年时间来扩展人脉的,可他没想到机会来的这么快,因为就在十天之后,整个印度的英国人中就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从伦敦来的消息声称,英国国王决定派遣正式使臣前往中国,以给中国皇帝乾隆拜寿的名义,打通两国间的全面贸易。
这个消息对于所有在印度经商的英国人来说,无异于一剂强心针,因为中国跟印度一样都是让西方人充满想象力的国度,对于那些已经在富庶的印度发了财的商人,他们很希冀中国商道的开放能给他们带来新的巨额财富,对于那些在印度没有找到机会的商人来说,中国则成为他们翻身的一个希望。
总之对财富充满了渴望的英国人,加上中国这个在西方流行了几百年的财富传说的刺激下,整个印度的英国人都谈论起了中国。
这让周琅认定,他的风口来了,传说就是一头猪迎着风口都能起飞,此时是推出他的计划的绝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