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女帝师(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十九节 簸之扬之】
服侍皇后用过早膳,便择了一册诗集,缓缓念过。待念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43]时,皇后侧头望着窗下淡淡的日光怔怔不语,良久叹道:“可惜本宫不识音律,否则也能‘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了。究竟是贵妃文武双全,想去哪里便去哪里,本宫望尘莫及。”
我合了诗集,淡淡道:“心若无碍,便能长啸当歌。”
从椒房殿出来,只见内阜院的两个执事宫女匆匆进了西偏殿。我好奇心起,便跟了过去。还未走到门口,便听一个女子的声音恭敬道:“前日珠崖郡进贡了三等南珠,一等只有八颗,有鸽蛋大小;二等一百二十一颗,有龙眼大小;三等十斛,大小不一。一等南珠向来是留着赏赐使臣和外臣命妇的,二等珠或是赏人或是穿了项链珠花留着给娘娘公主们戴,三等珠是留给藏珍阁备用的。”
只听史易珠清冷的声音道:“姑姑说得是,便照此行事吧。”
那执事又道:“是。只是昨天奴婢点算二等珠时,发觉少了两颗,于是连夜彻查。原来是管库房的小邓偷偷拿了去给家里的侄子置办彩礼了。奴婢连夜将他锁起来,究竟如何处置,还请姑娘示下。”
史易珠的声音静如秋水:“叫他按双倍价钱赔补,打几板子撵出宫去吧。”
执事道:“是。想来他有一个好侄子给他养老呢。”
史易珠道:“照宫规行事便好,别的也不必多说。”
执事一怔,低低道:“是……”
接着另一个执事宫女也禀告了几件事。宫苑寂然,只有史易珠清如碎冰的声音不急不缓如涓涓细流,婉然隐于草木深深。皇后病着,贵妃走了,她处理人事,一丝不苟。
回事完毕,两人从西配殿出来,向我行了一礼,匆匆去了。私语如一息盛夏的凉意,蜿蜒入耳:“……年纪虽小,却是个有决断的……”
另一人道:“……将来也必是个娘娘……须得谨慎……”两片雪白的裙角似含糊的尾音,飘然消失于凤穿牡丹的汉白玉大照壁之后。宫中的情势如照壁上凛冽细致的刀痕一般清晰。
忽听史易珠在里面朗声道:“是玉机姐姐在外面么?”
我忙自门后闪身出现,盈盈一笑:“易珠妹妹。”
史易珠上前迎接,请我在上首坐定:“有些日子没见姐姐了。”
我笑道:“还说呢,整日说姐妹情深,上个月初六是我的生辰,妹妹竟然连个影子都不见。”
史易珠笑道:“那会儿我还在睿平郡王府服侍松阳县主,不得空入宫贺姐姐的生辰,姐姐莫怪。这些日子皇后娘娘病了,又有许多琐事要料理。哪里各个都像姐姐这般有福,每日只是作画闲谈呢。”说罢亲自奉茶。
我看着书案上高高一沓账簿,不禁笑道:“你这里的簿子都快赶上御书房案前的奏折了。”
史易珠的帕子春风般拂过绯红色衣袖,袖口的芍药次第盛开:“姐姐出入御书房多了,连书案上有几本奏折都一清二楚,果然细心。”
我自知失言,也不分辩,只淡淡道:“妹妹随皇后打理宫苑久了,自然也有机缘出入御书房。”
史易珠浅浅一笑:“姐姐就不要打趣妹妹了。听说从前姐姐身边的紫菡如今是最得宠的女御了。”
我不动声色道:“妹妹有没有听过,‘簸之扬之,糠秕在前’[44]”
史易珠摇头道:“恕我孤陋寡闻。”
我缓缓道:“紫菡连名位都没有,得宠也不过是一时的。于妹妹来说,不过是‘糠秕在前’,妹妹又何须忧愁?”
史易珠被我道破心事,面色一红道:“姐姐胡说什么!”
我诚心诚意道:“你我相交多年,我的心思妹妹是知道的,如今我只说一句:我无意步紫菡之后。”
史易珠眉心一耸:“可我听说陛下有意于姐姐。”
我微笑道:“陛下政事繁忙,不过因为我些微薄劳,多赏赐了些东西罢了。妹妹如今代皇后打理后宫,才需要正名。所谓名不正,言不顺。皇后定会为你思量的,妹妹放心便是。”
史易珠眼波如春水盈盈,三分感动三分惭愧:“是。”
正说着,外面的宫人来道:“史姑娘,藏珍阁和捣练厂的齐姑姑和黎公公求见。”于是我趁机告辞。
从守坤宫出来,绿萼便道:“史姑娘没名没分的,便执掌人事大权了。皇后当真是放心。”
我和史易珠,各有所求。强烈的渴望似深入地下的根须,牢牢抓住每一寸土地:“皇后赏识她,喜欢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慎嫔退位、皇后执掌后宫开始,便是这样的。”忽然心念一动,我微微叹息,“或许比那会儿还要早,或许在咸平十年春天初选女官时,便是如此了。”
绿萼一怔,掰着指头算道:“当年慎嫔娘娘有姑娘,周贵妃有于姑娘,皇后有史姑娘。”说着幽幽长叹,“从前于姑娘服侍皇太子殿下,最是显赫,后来宫里还有封姑娘,最美丽。如今都花一般谢了,只剩了姑娘和史姑娘。于姑娘曾说过: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凌霜犹茂。姑娘和史姑娘就是那凌霜犹茂的松柏。”
我失笑道:“你是什么时候学会这些歪比方的?”
绿萼眨眨眼睛,笑嘻嘻道:“姑娘教奴婢读书,也有好些年了,奴婢虽然蠢笨,总归要记住些道理才行。不然不是给姑娘丢脸么?”
我笑道:“是,你很懂道理。”
皇帝从畋园回宫,便命昌平郡王依旧回西北戍守。听闻此事,我又惊又喜,派小钱打听他几时进宫向太后辞行,又专程在他出宫的路上等候。
时近午时,我站在宫墙短促的阴影中,举帕拭汗。芳馨在一旁缓缓摇着纨扇,心疼道:“姑娘是最怕热的,前些日子才在这里晕倒过,这大太阳地下,何必亲自等着?叫小钱来等着就是了。”
我摇头道:“事关锦素,我自当亲自等候,方显诚意。”
芳馨道:“只要事关于姑娘,姑娘总是不辞劳苦。”
忆起当年史易珠出卖锦素的事情,我叹道:“从我进宫初识锦素,到她流放西北,我和她也算善始善终。日后能不能见尚不可知,这是我唯一可以为她做的事情了。”
芳馨道:“于姑娘和若兰她们也走了两个月了,也不知她们在军中如何了。”
我叹道:“在军中为婢,自然不比在宫里。好在昌平郡王就要去西北了,昌平郡王是识得锦素的。只要他立刻修书回营,锦素便不用那么辛苦了。”
芳馨低低道:“可怜于姑娘的手是抓惯了笔的。”
我淡淡一笑:“锦素在景园送给我的字,无端被昌平郡王拿了去,可见他们有缘。昌平郡王侠义心肠,又是爱才之人,绝不会不顾锦素的。姑姑放心吧。”
芳馨忽... -->>
【第十九节 簸之扬之】
服侍皇后用过早膳,便择了一册诗集,缓缓念过。待念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43]时,皇后侧头望着窗下淡淡的日光怔怔不语,良久叹道:“可惜本宫不识音律,否则也能‘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了。究竟是贵妃文武双全,想去哪里便去哪里,本宫望尘莫及。”
我合了诗集,淡淡道:“心若无碍,便能长啸当歌。”
从椒房殿出来,只见内阜院的两个执事宫女匆匆进了西偏殿。我好奇心起,便跟了过去。还未走到门口,便听一个女子的声音恭敬道:“前日珠崖郡进贡了三等南珠,一等只有八颗,有鸽蛋大小;二等一百二十一颗,有龙眼大小;三等十斛,大小不一。一等南珠向来是留着赏赐使臣和外臣命妇的,二等珠或是赏人或是穿了项链珠花留着给娘娘公主们戴,三等珠是留给藏珍阁备用的。”
只听史易珠清冷的声音道:“姑姑说得是,便照此行事吧。”
那执事又道:“是。只是昨天奴婢点算二等珠时,发觉少了两颗,于是连夜彻查。原来是管库房的小邓偷偷拿了去给家里的侄子置办彩礼了。奴婢连夜将他锁起来,究竟如何处置,还请姑娘示下。”
史易珠的声音静如秋水:“叫他按双倍价钱赔补,打几板子撵出宫去吧。”
执事道:“是。想来他有一个好侄子给他养老呢。”
史易珠道:“照宫规行事便好,别的也不必多说。”
执事一怔,低低道:“是……”
接着另一个执事宫女也禀告了几件事。宫苑寂然,只有史易珠清如碎冰的声音不急不缓如涓涓细流,婉然隐于草木深深。皇后病着,贵妃走了,她处理人事,一丝不苟。
回事完毕,两人从西配殿出来,向我行了一礼,匆匆去了。私语如一息盛夏的凉意,蜿蜒入耳:“……年纪虽小,却是个有决断的……”
另一人道:“……将来也必是个娘娘……须得谨慎……”两片雪白的裙角似含糊的尾音,飘然消失于凤穿牡丹的汉白玉大照壁之后。宫中的情势如照壁上凛冽细致的刀痕一般清晰。
忽听史易珠在里面朗声道:“是玉机姐姐在外面么?”
我忙自门后闪身出现,盈盈一笑:“易珠妹妹。”
史易珠上前迎接,请我在上首坐定:“有些日子没见姐姐了。”
我笑道:“还说呢,整日说姐妹情深,上个月初六是我的生辰,妹妹竟然连个影子都不见。”
史易珠笑道:“那会儿我还在睿平郡王府服侍松阳县主,不得空入宫贺姐姐的生辰,姐姐莫怪。这些日子皇后娘娘病了,又有许多琐事要料理。哪里各个都像姐姐这般有福,每日只是作画闲谈呢。”说罢亲自奉茶。
我看着书案上高高一沓账簿,不禁笑道:“你这里的簿子都快赶上御书房案前的奏折了。”
史易珠的帕子春风般拂过绯红色衣袖,袖口的芍药次第盛开:“姐姐出入御书房多了,连书案上有几本奏折都一清二楚,果然细心。”
我自知失言,也不分辩,只淡淡道:“妹妹随皇后打理宫苑久了,自然也有机缘出入御书房。”
史易珠浅浅一笑:“姐姐就不要打趣妹妹了。听说从前姐姐身边的紫菡如今是最得宠的女御了。”
我不动声色道:“妹妹有没有听过,‘簸之扬之,糠秕在前’[44]”
史易珠摇头道:“恕我孤陋寡闻。”
我缓缓道:“紫菡连名位都没有,得宠也不过是一时的。于妹妹来说,不过是‘糠秕在前’,妹妹又何须忧愁?”
史易珠被我道破心事,面色一红道:“姐姐胡说什么!”
我诚心诚意道:“你我相交多年,我的心思妹妹是知道的,如今我只说一句:我无意步紫菡之后。”
史易珠眉心一耸:“可我听说陛下有意于姐姐。”
我微笑道:“陛下政事繁忙,不过因为我些微薄劳,多赏赐了些东西罢了。妹妹如今代皇后打理后宫,才需要正名。所谓名不正,言不顺。皇后定会为你思量的,妹妹放心便是。”
史易珠眼波如春水盈盈,三分感动三分惭愧:“是。”
正说着,外面的宫人来道:“史姑娘,藏珍阁和捣练厂的齐姑姑和黎公公求见。”于是我趁机告辞。
从守坤宫出来,绿萼便道:“史姑娘没名没分的,便执掌人事大权了。皇后当真是放心。”
我和史易珠,各有所求。强烈的渴望似深入地下的根须,牢牢抓住每一寸土地:“皇后赏识她,喜欢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慎嫔退位、皇后执掌后宫开始,便是这样的。”忽然心念一动,我微微叹息,“或许比那会儿还要早,或许在咸平十年春天初选女官时,便是如此了。”
绿萼一怔,掰着指头算道:“当年慎嫔娘娘有姑娘,周贵妃有于姑娘,皇后有史姑娘。”说着幽幽长叹,“从前于姑娘服侍皇太子殿下,最是显赫,后来宫里还有封姑娘,最美丽。如今都花一般谢了,只剩了姑娘和史姑娘。于姑娘曾说过: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凌霜犹茂。姑娘和史姑娘就是那凌霜犹茂的松柏。”
我失笑道:“你是什么时候学会这些歪比方的?”
绿萼眨眨眼睛,笑嘻嘻道:“姑娘教奴婢读书,也有好些年了,奴婢虽然蠢笨,总归要记住些道理才行。不然不是给姑娘丢脸么?”
我笑道:“是,你很懂道理。”
皇帝从畋园回宫,便命昌平郡王依旧回西北戍守。听闻此事,我又惊又喜,派小钱打听他几时进宫向太后辞行,又专程在他出宫的路上等候。
时近午时,我站在宫墙短促的阴影中,举帕拭汗。芳馨在一旁缓缓摇着纨扇,心疼道:“姑娘是最怕热的,前些日子才在这里晕倒过,这大太阳地下,何必亲自等着?叫小钱来等着就是了。”
我摇头道:“事关锦素,我自当亲自等候,方显诚意。”
芳馨道:“只要事关于姑娘,姑娘总是不辞劳苦。”
忆起当年史易珠出卖锦素的事情,我叹道:“从我进宫初识锦素,到她流放西北,我和她也算善始善终。日后能不能见尚不可知,这是我唯一可以为她做的事情了。”
芳馨道:“于姑娘和若兰她们也走了两个月了,也不知她们在军中如何了。”
我叹道:“在军中为婢,自然不比在宫里。好在昌平郡王就要去西北了,昌平郡王是识得锦素的。只要他立刻修书回营,锦素便不用那么辛苦了。”
芳馨低低道:“可怜于姑娘的手是抓惯了笔的。”
我淡淡一笑:“锦素在景园送给我的字,无端被昌平郡王拿了去,可见他们有缘。昌平郡王侠义心肠,又是爱才之人,绝不会不顾锦素的。姑姑放心吧。”
芳馨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