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陈郡谢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034抽丝剥茧
元晔没有收回那笛子,只是将一端轻轻叠在掌心,问她:“为何?”
他待人接物,一向与人为善,语气算不上质问,只是不明白。
秋姜没有抬头,平缓地说:“三娘年幼,嫁娶自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何敢私相授受?有违礼法,于自幼所承所受之学相悖。”
“我要听真话。”他的声音忽然有些严厉。不是她的拒绝,是因为她此刻的敷衍。
秋姜沉默了会儿,抬起望向他,这一次不再躲闪:“那日与君畅谈,摒弃前嫌,三娘视君为知己,君子之交淡如水,浅谈便可,深交未免徒生怨怼。”
元晔深深地望着他。
她笑了笑:“君素雅量,必不会因此怨怼于三娘,然否?”
他失笑了,闭上眼睛,微微点头:“三娘确实性情中人,直言不讳,晔怎会心生怨怼?但愿今日之事,如那消散的云烟般散去,不必挂怀。”
秋姜略一福身:“夜深了,郎君早些歇息。”敛了广袖转身离去。
元晔只看到她的身影悄然掠过长廊,不过片刻,便消失在深处,低头看了看手中笛子,将之别回腰间,微微一哂,有些自嘲,又有些无奈。
此生第一次求爱,便这样被人拒绝,他心里多少有些戚戚然。
有脚步声从后传来,元晔低头抚摸那玉笛,笑道:“兰奴,你要笑话我,便尽情笑话吧。我也不知道自己竟然会看上区区一黄毛小姑?”
兰奴见他认出自己,也不再躲藏,走上前愤愤不平道:“她的眼睛瞎了!邸下是北朝第一美男子,精通君子六艺,文武双全,冠绝南北,看上她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可她偏偏就拒绝了。”元晔不是个喜欢藏匿心事的人,尤其是这样的情感之事,他虽然不算太过失落,到底有些怅惘,“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今日为何这样唐突?人与人,也许天生如此吧。我与她投缘,见地相同,又觉得她与众不同,不若我平生见过的其他女子。”
也许,这只是欣赏吧。他自己也摸不太准——到底是少年心性——元晔失笑,为自己难得一刻的冲动而有些微微懊恼。
不过,他素来旷达,遂一笑置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喜欢便喜欢了,拒绝便拒绝了,也比整日压在心底强。
兰奴虽然有些吃味,却更不忍他失落难过,心里咒骂谢秋姜,嘴上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汉人女子,又非胡女,嫁娶哪里有任凭自己做主的?等回了江陵,邸下将之告知大王,然后纳彩、问名、纳吉一一践行,到时候由不得她使性子。”
元晔却道:“强扭的瓜不甜,何必呢?”今天他也只是一时冲动,究竟是欣赏居多还是喜欢居多,他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何况,眼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怎么能因儿女私情而倦怠呢?
兰奴又想起一事,忙道:“差点忘了,荆州来信,世子正招兵买马,欲行举义。”
李元晔一震,猝然回头:“这样的大事,为何不早说?此时时机尚未成熟,怎能草率行事?”
兰奴道:“大王被幽禁洛阳已经达数月之久,世子也是关心则乱。具体如何,属下也不清楚。”
元晔道:“那更不宜轻举妄动!大兄素来谋事深沉,为人稳重,怎么此次这般糊涂?陛下没有诛杀家翁的打算。当日,当着群臣的面斥责家父,是为了维护君主的威严。如今大魏内忧外患,荆州又是守护南方关门的第一道屏障,一旦失陷,中原和南地疆土将岌岌可危,直接威胁到的就是洛阳,所以,他不敢轻举妄动。同理,我们也需要借着大魏王朝的庇荫来抵挡来自四面八方的契胡、高车、柔然、党项的侵扰。如果大魏灭亡了,覆巢之下岂无完卵。他既防备我们,又离不开我们。”说完便回到室内。
兰奴在书案旁细心地研磨着磨方,心情已从方才的激动怨愤中平静下来。李元晔就在她身畔,手中运笔如飞,笔法如游龙走凤,大开大合,身形却挺拔不动,只是微微弯着腰。她眼角余光看到他自鬓角垂落的一绺乌黑润泽的发丝,忽然想起一句话:“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这封书信没有任何停顿,如行云流水:
“晔自别后,归少离多,遥寄相思,不能辄止。然翁仍遭险衅,深陷囹圄,弟欲折返,而境遇不许。大国泱泱,寰宇之内。数之为帝,以为司牧。君之不仁,万物刍逮。是以匪寇为患,虎视鹰耽。兄之为难,弟感同身受。
普天之下,率土之滨,大家失道,莫非王臣。吾与子之所共侍,责无旁贷。弃之膺之,则天地不容,德行有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晓之情理,匡扶正义,内以平乱据患于襁褓之中,外可诛蠕灭獠得十年之予。人伦安乐,百姓之幸。文帝荫庇,余威犹在。逢非其时,则名不正,言不顺。昔楚庄王,三载不发,一鸣惊人,天下共睹,曹刘酒事,玄德愚郎,卧薪尝胆,后发制人。君子应知进退方,势弱稍时敛锋芒。
待而等之,不动万变。斡旋北上,翁必安返。望兄再三思量,矜愍愚弟。
珍重,勿念。”
待墨迹干涸,兰奴把捆缚的布帛递给他,见他上书“大兄亲启”,转身到门外招来了信鸽。
李元晔负手站于廊下,抬头望去,白雁振翅高飞,承载着他的希望和忧虑,飞过崇山峻岭、越过深川大河,到达千里之外的荆州。
“世子会听邸下的吗?”兰奴忧心忡忡地问道。
李元晔已经平复,轻轻一笑,笑得伫定而骄傲:“我们是亲兄弟,我心中所想,即是大兄心中所... -->>
034抽丝剥茧
元晔没有收回那笛子,只是将一端轻轻叠在掌心,问她:“为何?”
他待人接物,一向与人为善,语气算不上质问,只是不明白。
秋姜没有抬头,平缓地说:“三娘年幼,嫁娶自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何敢私相授受?有违礼法,于自幼所承所受之学相悖。”
“我要听真话。”他的声音忽然有些严厉。不是她的拒绝,是因为她此刻的敷衍。
秋姜沉默了会儿,抬起望向他,这一次不再躲闪:“那日与君畅谈,摒弃前嫌,三娘视君为知己,君子之交淡如水,浅谈便可,深交未免徒生怨怼。”
元晔深深地望着他。
她笑了笑:“君素雅量,必不会因此怨怼于三娘,然否?”
他失笑了,闭上眼睛,微微点头:“三娘确实性情中人,直言不讳,晔怎会心生怨怼?但愿今日之事,如那消散的云烟般散去,不必挂怀。”
秋姜略一福身:“夜深了,郎君早些歇息。”敛了广袖转身离去。
元晔只看到她的身影悄然掠过长廊,不过片刻,便消失在深处,低头看了看手中笛子,将之别回腰间,微微一哂,有些自嘲,又有些无奈。
此生第一次求爱,便这样被人拒绝,他心里多少有些戚戚然。
有脚步声从后传来,元晔低头抚摸那玉笛,笑道:“兰奴,你要笑话我,便尽情笑话吧。我也不知道自己竟然会看上区区一黄毛小姑?”
兰奴见他认出自己,也不再躲藏,走上前愤愤不平道:“她的眼睛瞎了!邸下是北朝第一美男子,精通君子六艺,文武双全,冠绝南北,看上她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可她偏偏就拒绝了。”元晔不是个喜欢藏匿心事的人,尤其是这样的情感之事,他虽然不算太过失落,到底有些怅惘,“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今日为何这样唐突?人与人,也许天生如此吧。我与她投缘,见地相同,又觉得她与众不同,不若我平生见过的其他女子。”
也许,这只是欣赏吧。他自己也摸不太准——到底是少年心性——元晔失笑,为自己难得一刻的冲动而有些微微懊恼。
不过,他素来旷达,遂一笑置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喜欢便喜欢了,拒绝便拒绝了,也比整日压在心底强。
兰奴虽然有些吃味,却更不忍他失落难过,心里咒骂谢秋姜,嘴上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汉人女子,又非胡女,嫁娶哪里有任凭自己做主的?等回了江陵,邸下将之告知大王,然后纳彩、问名、纳吉一一践行,到时候由不得她使性子。”
元晔却道:“强扭的瓜不甜,何必呢?”今天他也只是一时冲动,究竟是欣赏居多还是喜欢居多,他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何况,眼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怎么能因儿女私情而倦怠呢?
兰奴又想起一事,忙道:“差点忘了,荆州来信,世子正招兵买马,欲行举义。”
李元晔一震,猝然回头:“这样的大事,为何不早说?此时时机尚未成熟,怎能草率行事?”
兰奴道:“大王被幽禁洛阳已经达数月之久,世子也是关心则乱。具体如何,属下也不清楚。”
元晔道:“那更不宜轻举妄动!大兄素来谋事深沉,为人稳重,怎么此次这般糊涂?陛下没有诛杀家翁的打算。当日,当着群臣的面斥责家父,是为了维护君主的威严。如今大魏内忧外患,荆州又是守护南方关门的第一道屏障,一旦失陷,中原和南地疆土将岌岌可危,直接威胁到的就是洛阳,所以,他不敢轻举妄动。同理,我们也需要借着大魏王朝的庇荫来抵挡来自四面八方的契胡、高车、柔然、党项的侵扰。如果大魏灭亡了,覆巢之下岂无完卵。他既防备我们,又离不开我们。”说完便回到室内。
兰奴在书案旁细心地研磨着磨方,心情已从方才的激动怨愤中平静下来。李元晔就在她身畔,手中运笔如飞,笔法如游龙走凤,大开大合,身形却挺拔不动,只是微微弯着腰。她眼角余光看到他自鬓角垂落的一绺乌黑润泽的发丝,忽然想起一句话:“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这封书信没有任何停顿,如行云流水:
“晔自别后,归少离多,遥寄相思,不能辄止。然翁仍遭险衅,深陷囹圄,弟欲折返,而境遇不许。大国泱泱,寰宇之内。数之为帝,以为司牧。君之不仁,万物刍逮。是以匪寇为患,虎视鹰耽。兄之为难,弟感同身受。
普天之下,率土之滨,大家失道,莫非王臣。吾与子之所共侍,责无旁贷。弃之膺之,则天地不容,德行有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晓之情理,匡扶正义,内以平乱据患于襁褓之中,外可诛蠕灭獠得十年之予。人伦安乐,百姓之幸。文帝荫庇,余威犹在。逢非其时,则名不正,言不顺。昔楚庄王,三载不发,一鸣惊人,天下共睹,曹刘酒事,玄德愚郎,卧薪尝胆,后发制人。君子应知进退方,势弱稍时敛锋芒。
待而等之,不动万变。斡旋北上,翁必安返。望兄再三思量,矜愍愚弟。
珍重,勿念。”
待墨迹干涸,兰奴把捆缚的布帛递给他,见他上书“大兄亲启”,转身到门外招来了信鸽。
李元晔负手站于廊下,抬头望去,白雁振翅高飞,承载着他的希望和忧虑,飞过崇山峻岭、越过深川大河,到达千里之外的荆州。
“世子会听邸下的吗?”兰奴忧心忡忡地问道。
李元晔已经平复,轻轻一笑,笑得伫定而骄傲:“我们是亲兄弟,我心中所想,即是大兄心中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