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我一开口,就能说服所有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向马云学点公关口才,把逆境变成顺境
自如应对“话题陷阱”
人总是要遇到困扰的,这时候该怎么去做,该如何去说,就看一个人的能力了。有些人不善于处理这些问题,当被问到自己和另一个跟自己相似的人哪一个更厉害的时候,回答总是不得其要。不是夸大自己贬低对方,凭空得罪人,便是夸大对方贬低自己从而给人一种妄自菲薄的形象。
一般来说,面对这种问题,列出彼此的优缺点就够了,将客观事实说出来,其他的要听者自己去解读。
马云在接受香港《南华早报》记者刘怡的专访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记者:刚才你也谈到,阿里可能是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公司,现在舆论上通常会认为,在中国,真正进入到国际化的互联网市场竞争的互联网公司有三家:阿里、腾讯和百度,你怎么看舆论的这种判断?
马云:既然舆论说三家,那就三家。我并没有说我们最好,在管理方面,我们是领先的。腾讯是在产品和工程上比较强一点,百度是在搜索技术上比较领先一点。说到管理,我们是三家最好的。我当着他们两个人也讲过这个问题,我们再增加两万名员工,我们可以照样很好,他们可能就扛不住了。在搜索的技术上,我们今天要往前推进的话,我们跟百度是有距离的;在产品的丰富性,在对通信产品的把握和客服的体验上,我们和腾讯是有距离的,每家都有各自的特色而已。腾讯强在产品管理,百度强在搜索技术,但互联网绝不仅仅是搜索技术,在其他技术上,它就比较累一点。我们强在综合处理,综合的技术、产品和工程。我们也许没有一样东西比别人牛在哪里,但在文化和管理上,我们相对来讲好很多,所以才会导致每样东西都是普通的,但是整体的竞争力并不差。
当然毫无疑问,中国这三家是今天总体综合实力来讲最好的。但是,传统行业是“六十年河东,六十年河西”,到了工业时代,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所以,最终谁强谁弱都很难说。
这个记者的提问很尖锐,其实是隐藏着陷阱的,不管是将自己跟人比较,还是将另外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总是容易产生矛盾。一旦说不好,便成了话柄,为人所谈论了。
马云回答得就很好,他没有吹捧自己,没有给人一种狂妄的感觉,也没有去突出对手,让人觉得言不由衷,而是客观而事实地列出了几家公司的优缺点。这样,既回答了问题,又不会产生争议。
不管是公众人物也好,普通人也罢,总会遇到一些刻意挑事的问题,或者是一些问的人虽然无心,但回答不好便得罪人的问题。比如,两个女人哪个更漂亮。这时候,不管说谁漂亮都会得罪人,而如果给出一个含糊的答案,又会给人一种圆滑不真诚的印象。
此时,不妨用马云的方式,指出两个人各自的优点,但不给出最后的结论,让听者自己去想。这样既不会让被评论者感觉自己被伤害了,又能够很好地回答了问题。
在面对棘手的问题时,不要慌,口不择言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我们要思考哪种表述方式最恰当。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要说出伤害别人的话来。
在面对别人的提问时,一定要想清楚那问题背后隐藏的意义,不要只看表面。有些问题表面是很简单的,但简单回答之后,问题就变复杂了。就像前面举的例子一样,两个女人哪个更漂亮些,就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要说出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了。但如果真的第一时间说出一个人的名字,那么这个问题就变得复杂了。另外一个一定会痛恨这个说话者,觉得轻视了自己,从而内心不满。
讲话,表面看是嘴上的事情,但其实是大脑的事情。只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不说出让自己尴尬的话来。
面对责难,用事实回应最好
世事总不是都遂我们愿的,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会有人很直接地向我们提问,而且问题非常尖锐。有的是我们所不想提的事情,有的是直指我们的缺点。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怎么回答便考验一个人的智慧了。
有的人会暴怒,觉得对方是不怀好意的,是在针对我们,让我们难堪。可是用愤怒和不理性来对待这样的问题,除了让我们更加难堪之外,实在没有其他好处。有的则是回避问题,一遇到这样的问题之后,便顾左右而言他。这也不是好的回答方式。我们这次不回答,下次还会有人做出类似的提问。要知道,问题是不会因为我们不回答而消失的。它只会因为我们给出了具体的、让人满意的答案而消失。
因此,当别人提出尖锐问题的时候,回答还是必要的,但不要用情绪回答,而是针锋相对,态度上够强势,理论上够说服力才能回答,也才能将这个问题了结。
马云在接受《时尚先生》的专访中,就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记者:有一种说法是,卫哲事件后,暴露出阿里好的管理者的缺乏,是这样吗?
马云:什么叫作好的管理者的缺乏?
记者:那时就还是老陆(陆兆禧)去顶上。老陆好像就变成了一个什么都能做、四处救火的人。
马云:人的强项就是人的弱项,人的弱项也可以变成人的强项。你的弱项对别人来讲,可能是个强项。老陆是在公司里面结识了很多的人。我那天跟老陆打电话就在讲,老陆,干了不少了,阿里巴巴到支付宝,支付宝到淘宝,淘宝到阿里巴巴,该休息了,休息一年两年再说。做些务虚的事情。
老陆务实比较厉害,务虚得不够。我让他做些务虚的事情,虚的是最实的。虚的事情要实做,实的事情要虚做。这是对一个人的不同的训练。比方说老陆,淘宝高速增长,老陆刚好顺势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代,什么时代就用什么样的人。再到一个时代就开始务虚了,老陆就缺口气了,那就练练虚去。虚实都能的人,才可以……只是你们看到的时候,老陆刚好被放在实的位置上去了。
这个记者提的问题就很尖锐,在他的问话中,直接带出了管理缺乏的字眼,虽然最后以提问的语气结尾,但一样会让人不舒服。面对这种问题,马云并没有表现出不快,也没有直接反驳回去说我们的公司没有任何管理上的问题。而是针锋相对,向对方也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觉得我们管理上有缺失,那缺失在哪个地方。等对方说出了具体的事情之后,再根据他的问话来回答,有理有据,不仅打击了传言,而且让对方无话可说。
这就是马云式的讲话了,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讲,而不是... -->>
向马云学点公关口才,把逆境变成顺境
自如应对“话题陷阱”
人总是要遇到困扰的,这时候该怎么去做,该如何去说,就看一个人的能力了。有些人不善于处理这些问题,当被问到自己和另一个跟自己相似的人哪一个更厉害的时候,回答总是不得其要。不是夸大自己贬低对方,凭空得罪人,便是夸大对方贬低自己从而给人一种妄自菲薄的形象。
一般来说,面对这种问题,列出彼此的优缺点就够了,将客观事实说出来,其他的要听者自己去解读。
马云在接受香港《南华早报》记者刘怡的专访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记者:刚才你也谈到,阿里可能是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公司,现在舆论上通常会认为,在中国,真正进入到国际化的互联网市场竞争的互联网公司有三家:阿里、腾讯和百度,你怎么看舆论的这种判断?
马云:既然舆论说三家,那就三家。我并没有说我们最好,在管理方面,我们是领先的。腾讯是在产品和工程上比较强一点,百度是在搜索技术上比较领先一点。说到管理,我们是三家最好的。我当着他们两个人也讲过这个问题,我们再增加两万名员工,我们可以照样很好,他们可能就扛不住了。在搜索的技术上,我们今天要往前推进的话,我们跟百度是有距离的;在产品的丰富性,在对通信产品的把握和客服的体验上,我们和腾讯是有距离的,每家都有各自的特色而已。腾讯强在产品管理,百度强在搜索技术,但互联网绝不仅仅是搜索技术,在其他技术上,它就比较累一点。我们强在综合处理,综合的技术、产品和工程。我们也许没有一样东西比别人牛在哪里,但在文化和管理上,我们相对来讲好很多,所以才会导致每样东西都是普通的,但是整体的竞争力并不差。
当然毫无疑问,中国这三家是今天总体综合实力来讲最好的。但是,传统行业是“六十年河东,六十年河西”,到了工业时代,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所以,最终谁强谁弱都很难说。
这个记者的提问很尖锐,其实是隐藏着陷阱的,不管是将自己跟人比较,还是将另外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总是容易产生矛盾。一旦说不好,便成了话柄,为人所谈论了。
马云回答得就很好,他没有吹捧自己,没有给人一种狂妄的感觉,也没有去突出对手,让人觉得言不由衷,而是客观而事实地列出了几家公司的优缺点。这样,既回答了问题,又不会产生争议。
不管是公众人物也好,普通人也罢,总会遇到一些刻意挑事的问题,或者是一些问的人虽然无心,但回答不好便得罪人的问题。比如,两个女人哪个更漂亮。这时候,不管说谁漂亮都会得罪人,而如果给出一个含糊的答案,又会给人一种圆滑不真诚的印象。
此时,不妨用马云的方式,指出两个人各自的优点,但不给出最后的结论,让听者自己去想。这样既不会让被评论者感觉自己被伤害了,又能够很好地回答了问题。
在面对棘手的问题时,不要慌,口不择言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我们要思考哪种表述方式最恰当。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要说出伤害别人的话来。
在面对别人的提问时,一定要想清楚那问题背后隐藏的意义,不要只看表面。有些问题表面是很简单的,但简单回答之后,问题就变复杂了。就像前面举的例子一样,两个女人哪个更漂亮些,就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要说出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了。但如果真的第一时间说出一个人的名字,那么这个问题就变得复杂了。另外一个一定会痛恨这个说话者,觉得轻视了自己,从而内心不满。
讲话,表面看是嘴上的事情,但其实是大脑的事情。只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不说出让自己尴尬的话来。
面对责难,用事实回应最好
世事总不是都遂我们愿的,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会有人很直接地向我们提问,而且问题非常尖锐。有的是我们所不想提的事情,有的是直指我们的缺点。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怎么回答便考验一个人的智慧了。
有的人会暴怒,觉得对方是不怀好意的,是在针对我们,让我们难堪。可是用愤怒和不理性来对待这样的问题,除了让我们更加难堪之外,实在没有其他好处。有的则是回避问题,一遇到这样的问题之后,便顾左右而言他。这也不是好的回答方式。我们这次不回答,下次还会有人做出类似的提问。要知道,问题是不会因为我们不回答而消失的。它只会因为我们给出了具体的、让人满意的答案而消失。
因此,当别人提出尖锐问题的时候,回答还是必要的,但不要用情绪回答,而是针锋相对,态度上够强势,理论上够说服力才能回答,也才能将这个问题了结。
马云在接受《时尚先生》的专访中,就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记者:有一种说法是,卫哲事件后,暴露出阿里好的管理者的缺乏,是这样吗?
马云:什么叫作好的管理者的缺乏?
记者:那时就还是老陆(陆兆禧)去顶上。老陆好像就变成了一个什么都能做、四处救火的人。
马云:人的强项就是人的弱项,人的弱项也可以变成人的强项。你的弱项对别人来讲,可能是个强项。老陆是在公司里面结识了很多的人。我那天跟老陆打电话就在讲,老陆,干了不少了,阿里巴巴到支付宝,支付宝到淘宝,淘宝到阿里巴巴,该休息了,休息一年两年再说。做些务虚的事情。
老陆务实比较厉害,务虚得不够。我让他做些务虚的事情,虚的是最实的。虚的事情要实做,实的事情要虚做。这是对一个人的不同的训练。比方说老陆,淘宝高速增长,老陆刚好顺势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代,什么时代就用什么样的人。再到一个时代就开始务虚了,老陆就缺口气了,那就练练虚去。虚实都能的人,才可以……只是你们看到的时候,老陆刚好被放在实的位置上去了。
这个记者提的问题就很尖锐,在他的问话中,直接带出了管理缺乏的字眼,虽然最后以提问的语气结尾,但一样会让人不舒服。面对这种问题,马云并没有表现出不快,也没有直接反驳回去说我们的公司没有任何管理上的问题。而是针锋相对,向对方也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觉得我们管理上有缺失,那缺失在哪个地方。等对方说出了具体的事情之后,再根据他的问话来回答,有理有据,不仅打击了传言,而且让对方无话可说。
这就是马云式的讲话了,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讲,而不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