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行者玄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寺内大讲堂前僧俗齐集,格外热闹,却原来是住持慧因长老邀请到了慈悲寺的玄会法师来寺中设坛,讲说《大般泥洹经》。

    玄奘自然是慕名前来听讲的。

    接近正午时分,玄会法师刚刚讲完离座,坐在玄奘身边的一位僧人便悄悄问道:“请问这位师兄,会法师方才所讲的,是《大般涅槃经》吧?”

    玄奘有些犹豫,严格地讲,这两部经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还不小。但它们又确实是从同一部经典中翻译而来,因此,说是一部经也无不可。

    看着这位同修困惑的目光,玄奘略一迟疑,点了点头,说:“算是吧。”

    那僧人顿时如释重负,笑逐颜开:“这就好。我这次到长安,就是应师父之命,专程来学习《大般涅槃经》的!”

    玄奘忍不住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同修,二十四五岁的年纪,黝黑的脸庞,壮壮实实的身材,看上去显得敦厚质朴。

    “敢问师兄上下,宝刹何方?”玄奘问道。

    “小僧乃是秦州南廓寺僧人,法名孝达,”僧人爽朗地说道,“还未请教师兄上下?”

    “参学僧,玄奘。”

    听到这个名字,孝达忍不住面露惊喜之色:“小僧听说,京城大觉寺里,也有一位法号叫玄奘的大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及各家学说,犹擅《摄论》、《涅槃》、《毗昙》等经,可惜孝达初来长安,尚无缘拜见。师兄与大师同名,可曾见过他吗?”

    “不敢,贫僧便是挂单于大觉寺的玄奘。”

    “你就是玄奘法师?!”孝达惊讶至极,再次上下打量着他,“我一到长安就听到你的名字,还当是位年高德诏的老法师呢!”

    “阿弥陀佛。”玄奘合掌诵了一声佛号。

    这位名叫孝达的秦州僧人看上去极为开朗洒脱,两人年纪又相仿,因此很快便熟捻起来。

    “听师父说,《大般涅槃经》是佛陀示现圆寂前所讲的最后一部大经,位列大乘五大部经涅槃部之首。他要我这次来长安,定要好好修习,回去之后也好登坛讲经,光大南廓寺。”

    原来这孝达是专程来长安学这一部经的,玄奘觉得自己有必要跟他说清楚些。

    “玄会法师方才所讲,乃是由东晋法显大师与佛陀跋陀罗大师共同翻译的,全名叫做《佛说大般泥洹经》,而师兄您说的《大般涅槃经》则是北凉昙无谶大师的重译,虽说此两者均为《涅槃经》的译本,但还是有些不同之处的。”

    “这样啊,”孝达抓了抓脑袋,奇怪地问道,“既然是同一部经,为什么要翻译两次呢?”

    “理解不同。”

    “可孝达记得,昙无谶大师也是东晋时期的人吧?”

    “没错。”玄奘答道。

    孝达觉得不可理喻:“照这么说,这两位译师同处一个时代,怎么会理解不同?”

    玄奘苦笑:“同处一个时代,为什么就不能理解不同?人的思想是没有范本的。”

    看到孝达仍是一副不理解的样子,玄奘也有些无语,只能叹口气,对他说道:“玄会大师乃是京师讲解《泥洹经》的翘楚,玄奘这段日子一直都在听他讲经,获益非浅。方才师兄在此听经,想必也有同感吧?”

    孝达犹犹豫豫地点了点头——老实说,他没听懂多少。

    “既如此,师兄尽管继续随玄会法师习经,玄奘另外抄有《大般涅槃经》一部,可送与师兄,也算与师兄结个法缘。”

    “多谢法师!”孝达大喜过望,忙起身行礼。

    “真想不到啊,《涅槃经》居然真有两个完全不同的译本!”僧寮内,孝达翻看着玄奘送来的《大般涅槃经》,一脸的难以置信,“我如何才能知道哪个译本是正确的,哪个译本更符合佛陀教理呢?”

    玄奘一时也不知该从何处说起。

    《大般泥洹经》与《大般涅槃经》虽然号称是根据同一经本译成,但这两个译本间的区别却是惊人的。玄奘当初对孝达说,区别不是太大,也只是担心影响他的道心罢了。

    这两部译本间的区别,决不仅仅是后者是全本,篇幅比前者大出许多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大般泥洹经》主张一阐提人不能成佛,而《大般涅槃经》则认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经过修行也能成佛。

    在这个问题上,两部经的观点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所谓“一阐提”,指的是断绝一切善根的极恶众生,没有成佛的菩提种子,就像植物种子已经干焦了一样,这样的人没有成佛的可能。

    六卷本的《大般泥洹经》先行译出,风靡建康。经中多处宣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唯独“一阐提”人例外。

    当时的竺道生大师对这种说法很不满意,他认为一阐提人固然极恶,但也是众生,并非草木瓦石,因此主张“一阐提皆得成佛”。

    这种说法,在当时可谓是闻所未闻,因而引起旧学大众的摈斥,并将他逐出僧团。

    孤掌难鸣的道生,在大众的指摘下,不得不离开建康。但他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临行前面对大众立下誓言:“如果我所说的背离佛意,就让我的身体示现恶疾;若我说的与佛法不相违背,愿舍寿之时据狮子座。”

    说罢拂衣而去。

    传说道生来到苏州虎丘,曾聚石为徒,讲说《涅槃经》。当他讲解到“一阐提”的经句时,就言明“一阐提也有佛性”,并问石头:“如我所说,契合佛心吗?”奇妙的是,石头竟然点头了。这便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佳话。

    《大般泥洹经》六卷只译了《涅槃经》的前五品,北凉玄始十年,著名译经师昙无谶来华,译出了《大般涅槃经》四十卷,首次将原经的完整面目呈现于中土世人面前。

    宋文帝元嘉七年,大本《涅槃经》流传至建康,其中果然有“一阐提人皆有佛性”的记载,与当年道生所主张的完全契合,南方大众这才佩服道生的卓越见识。

    道生获得新经,不久便开讲《涅槃经》,他因孤明先发而名声大振,远近徒众咸来皈依。

    宋文帝元嘉十一年,道生在庐山精舍讲经说法,穷理尽妙,众生正听得如痴如醉,忽然发现道生手中羽扇落地,近前一看,才发现大师已然圆寂,他完成了“愿舍寿之时据狮子座”的誓愿,在讲座上端坐而逝。

    玄奘与孝达说起这些,孝达激动地说道:“道生大师孤明先发,着实令人钦佩!弟子也觉得,一阐提既然也属世俗众生的范畴,自然也有佛性。经中穷凶极恶的阿阇世王,在接受了佛法的教导后,不是也能成佛吗?”

    玄奘审慎地说道:“或者阿阇世王不是一阐提,一阐提只是一个极少数的概念。”

    孝达摇头道:“不管人数多少,说一些人不能成佛,总归不符合众生平等的理念。”

    玄奘默然不语,他的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在佛教东传的历史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中国人翻译的佛经往往更有印度味道,而印度人和西域人翻译的佛经往往更有中国特色。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很多来华的外国人,因语言问题而受制于他们的中国助手,这反而使他们的翻译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口味;

    而中国人去印度取经求法的虽然不多,却大多是在当地求学多年后才携经归国。由于华梵兼通,使得他们不用受制于其他国人。这样一来,他们的翻译反而能够保有更多的印度本土的味道。

    法显是中国高僧,也是第一位到达印度的取经人,他提出的一阐提人不能成佛的思想却符合印度人的思维方式;而印度大师昙无谶却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么到底哪个说的才是真的呢?

    在很多中国人看来,一阐提人能不能成佛涉及到一个众生平等的道德观念,玄奘自己也倾向于道生法师的说法: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也不例外。

    既然如此,他的心中为什么会觉得不安呢?

    因为玄奘毕竟是个严谨和理性之人,在他看来,佛法首先应该是属于真理层面的,其次才属于道德层面。

    真理与道德有交融,却决不是一回事,它们在佛法中也不会完全融合。

    毫无疑问,那些不相融合的部分会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巨大的痛苦。人们不喜欢痛苦,于是想方设法在真理层面的佛学中,硬生生地渗入道德层面的东西,让人们更容易接受。

    可是这么做究竟是对是错呢?背离了真理的所谓道德,是真的道德吗?

    对于这个问题,玄奘也想不大明白,他只能把话题引向别处。

    “师兄可继续听玄会法师讲《佛说大般泥洹经》,闲暇时自己诵读这部《大般涅槃经》就是。”

    “这样就行吗?”孝达还是有些不放心,“不需要弄清楚哪本是正确的吗?”

    玄奘叹道:“法显大师与昙无谶大师皆为一时之大德,只不过各自表述的方式不同罢了。师兄想学此经,这两个译本都该涉猎,互为补充,方有助益。说不定有一天,师兄自己就会豁然开朗了。”

    孝达犹犹豫豫地点了点头。

    在道岳法师的介绍下,玄奘与京城十大德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接触,他开始游学于各名师门下,就各种佛教义学问题与诸位高僧进行讨论,长安的高僧大德们都对他大加称赏,特别是法常、僧辩、玄会、慧因等法师,更有相见恨晚之感。

    在向法常、僧辩二位大德学习《摄论》时,玄奘一口气又向他们提出了十个问题。二位大德惊叹不已,对玄奘道:“法师可谓是释门千里驹啊,佛法将在你的身上得到大力弘扬,只可惜我们这些老朽看不到那一天了。”

    有了这些老法师的推崇,玄奘渐渐名动京城,很快成为长安有名的论师。

    冬季来临,长安的天气阴冷潮湿,整座城市都被包裹在一层蒙蒙的雨雾中,那雨雾飘在身上,令人感受到一股彻骨的寒冷。

    玄奘头戴斗笠,冒着细雨来到庄严寺,却见孝达带着几分神秘的语气对他说:“法师知道吗?长安城里来了位梵僧。”

    玄奘笑道:“当然是凡僧,这娑婆世界又有几位证果的圣僧呢?”

    “不是凡圣的凡!”孝达急道,“这位僧人是从佛国来的,所以叫梵僧!”

    玄奘一怔:“你是说天竺?”

    “是啊!”孝达比划着说道,“有一个好长好长的名字,叫什么波颇蜜多罗……还是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嘿,反正记不清了!大家都叫他波颇大师。我见过他了,脸黑黑的,人长得又高又瘦,像竹竿子一样!络缌胡,眼珠子淡淡的,一看就不是中原人,至于是不是来自天竺嘛……”

    他抓了抓脑袋,实话实说道:“这个,其实我也不是太清楚,反正他们都这么说的,说他从东边来,走了很远的路……”

    “东边?可佛国明明是在西边啊。”

    “是啊,我也觉得奇怪。不过他好像说,他走的是海路。”

    “这就难怪了,”玄奘点了点头,“当年法显大师西去求法,就是从海路归国的。”

    他的思绪渐渐飞散出去,想到了东汉时期白马驮经的故事,想到了西去的法显大师,想到了东来的鸠摩罗什大师,甚至,想到了四川的老胡僧伊伐罗,以及那位留经于九老洞的不知名的修行者……

    难道,自己竟真的有幸得遇圣贤?

    许久,他才将这纷飞的思绪拉回,问孝达:“不知那位大师在何处驻锡?”

    “原本就在这庄严寺里,”孝达道,“不过大师喜欢清净,寺里特别为他安排了一处精舍,让他在那里译经。”

    “译经?”玄奘心中一喜,“你是说,这位大师还带了经书来?”

    “可不是?朝廷还派了两位大人监阅呢。”

    玄奘起身行礼道:“孝达师兄,烦你领玄奘去这位大师处拜望一下好吗?”

    他心中涌起一阵激动,这些年来,自己四处参访游学,可是,学得越多,疑问也就越多,这些疑问一天天不断困扰着他,令他难以安心。这位波颇大师如若真的来自遥远的佛国,那么,所有的疑问便都有望得到解决了。

    波颇确实是从海路来中国的,踏上大唐的土地时,正值盛夏,因而并未觉得有什么不适之处。然而半年后,当他风尘仆仆地来到都城长安,却刚好赶上入冬的第一场寒流,连续几天的坏天气,让从未经历过严寒的天竺僧人很是狼狈。

    玄奘在孝达的陪伴下进入精舍,有生以来,他第一次见到来自佛国的高僧——又黑又瘦,裹着一条厚厚的毛毡,赤足盘坐在蒲团上,在初冬的湿冷寒气中瑟瑟发抖。

    玄奘摘下斗笠,环顾了一下四周。

    精舍内有一只火盆,里面只有一些冷灰,不知多久没用了。幸好窗外堆了些木柴,显然是庄严寺替这位客僧准备的。

    玄奘轻轻叹了口气,立即出门抱了些柴薪进来,孝达取出火石火绒,替大师生起了火。

    随着火苗不停的跳动,原本湿冷的屋子渐渐暖和起来。

    三人团团围坐在火盆边,烤着火,热气让波颇觉得很舒服,将裹在身上的毡毯褪了下来。

    两位中国僧人这才注意到,这位天竺高僧居然只披了一件薄薄的褐色长衣,细长的右臂袒露着,皮肤冻得又黑又红。

    怪道他怕冷呢。孝达心想。

    玄奘用梵语笑问道:“大师从天竺来,那里想必没这么冷的天气吧?”

    波颇的双眼中刹时间流露出夺目的光彩!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在这个远离故土的地方,居然遇到了一个会说梵语的青年僧侣!

    “天竺不冷!”他激动得挥舞着手臂说,“那些商人跟我说,不要带毛毡,说这东西粗笨得很,长安人不用的!我原本以为,长安就像摩揭陀国一样,很暖和,幸好没有上当!”

    说到这里,他显得颇为自得,带着万分庆幸的表情拍了拍放在腿上的毡毯。

    玄奘觉得有些好笑,他在想,这位来自佛国的大师真的很有趣。

    他两个说得热闹,却苦了一旁的孝达,连连拉扯玄奘的衣襟:“法师,你们两个说什么呢?能不能讲人话?”

    玄奘笑道:“你可以跟他说啊。”

    这正合孝达之意,他早对这古怪的客僧产生了兴趣,笑问道:“听我师父说,天竺僧人都是修苦行的,就像大师这样,冬天穿这么少的衣服,是在修苦行吧?为何还要毛毡呢?”

    波颇眨巴着灰色的大眼睛,好半天才明白过来,这位是不会说梵语的。

    “我,不修苦行,”他将毡毯再次裹起,用生硬的汉话解释道,“苦行,那是受热,不是受冷!妖孽,提婆达多,才修苦行,我们,佛陀弟子,行中道的!”

    他说话一顿一顿的,两位中原僧侣都笑了。

    “天竺离这里很远吧?大师是怎么来的?”玄奘又问。为了照顾孝达的情绪,这次他用的是中文。

    “我,跟着商队,坐船,”波颇比划着说道,“很大的船!本来,要去,波斯的,传播佛法。波斯在打仗,不能去。有商队,往东,去狮子国。我,跟他们走……狮子国,住了很久,太久了,还想去波斯。他们说,波斯,不能去!那里,外道,到处都是。佛弟子,被他们抓住,直接绑上火刑架的!长安好,礼敬三宝,不打仗!那些商人,卖珠宝玉石的,都说好。佛门,讲因缘,我与长安,有缘的!”

    他临时学的汉语显然不太行,连说带比划,十分费劲,有时还夹杂着梵语甚至吐火罗语,幸好玄奘对这些语言都多多少少懂那么一点,连猜带蒙的,总算大致弄明白了他的话。

    “大师确实与中土有缘,”玄奘高兴地说,“听说,大师要在长安翻译佛典?”

    “对,翻译!”波颇说着,从怀里取出两夹贝叶经书,那细长的略微发黄的贝叶,同伊伐罗留下的《心经》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这里是数十张叠在一起,上面打了两个孔,用细绳拴着,还有两块长木板,牢牢地将它们夹住。

    波颇将其中一夹递给玄奘,玄奘小心翼翼地打开,只见贝叶上写满密密麻麻的梵文字符。

    看着这天书般的文字,孝达不禁有些好奇地问:“佛国的经书就这些吗?”

    “不,很多,很多,”波颇指了指自己,比划着说,“我,带了,整整,四十夹!海上,龙王要看经,抢了去。就剩这,两夹,我放在,这里,”他又指了指怀里,“这里,龙王,抢不走的!我说,这些,要带到,长安的,不能,都给你!”

    孝达的眼中露出失望的神色。玄奘却极为钦服,他仿佛看到海上掀起滔天的巨浪,将包扎整齐的贝叶经一股脑地卷入大海。

    “大师不避艰险,远来长安传法,定然吃了很多的苦,”他敬佩地说道,“弟子此次前来,就是要拜大师为师,学习梵文及佛陀经典。另外,弟子还有许多疑问想向大师请教。”

    波颇被这段话弄迷糊了,看到他困惑的目光,玄奘又用梵语说了一遍,波颇这才明白了玄奘的意思。

    “好,好的!”他高兴地说道,又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学佛经,没问题!我脑子里有很多很多,龙王,夺不走的!只是,长安话不好学。你,教我说!”

    “玄奘自当尽力。”玄奘道。

    两位异国僧人一拍即合。

    出了精舍,雨似乎又大了些,打在房前的青石路面上,溅起一片细小的水花。

    孝达站在屋檐下,一边系着斗笠带儿一边笑道:“这位天竺大师可真有意思,连中原话都说不好,还翻译呢。不知道以前的那些译师是不是也像他这样?”

    “师兄可别这么说,”玄奘道,“波颇大师的汉话已经很好了。”

    “这倒也是,”孝达点头道:“我还一点儿都不懂梵文呢,听着都晕。不过法师你可真厉害,那样的天书都会说!难怪人家说你是释门千里驹呢。”

    玄奘道:“是一位西来的长者教给我的。”

    他的目光望向南方的群山,露出缅怀的神情。

    “可是,”孝达依旧有些担忧:“这位波颇大师中文说成这样,能把他带来的经典翻译好吗?”

    “这个师兄不必担心,”玄奘道,“当年,鸠摩罗什大师也是西域人,但他来到中原后,很快就学会了汉话。后来,他在长安设立译场,有上千中原弟子相助。如今波颇大师远来长安传法,想来也会有中原的高僧大德协助大师翻译。师兄不是说过,朝廷派了两位大人监阅吗?”

    “对啊!”孝达恍然大悟道,“确实是需要助译的。我说奘法师你学梵文做什么,原来也是要帮波颇大师翻译佛经啊。”

    说到这里,他突然一拍大腿:“嘿!我怎么忘了这个?也不知他带《涅槃经》来没有?如果我们能看懂原本,不就可以知道哪种译本更准确了吗?”

    玄奘默然不语,他可没有孝达这么乐观,相反,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

    黄昏的朱雀大街上,清冷寂静,行人寥落,两个年轻僧人默默行走在宽阔的街道上,谁也不说话。

    许久,玄奘才轻轻叹道:“《涅槃经》还算不错的,虽然在某些地方两个译本间有出入,但多数经意是没有差别的。有些经书就没这么幸运了,译本之间的差别之大,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有这种事?”孝达奇怪地说道,“难怪佛门宗派众多,相互之间谁都不服谁呢。是不是那些译师都不懂中原语言,或者他们没有助译?”

    “应该都有助译的,”玄奘道,“只是各自理解不同罢了。”

    又是一阵沉默,两个僧人谁也不说话,只听得越来越大的雨点打在斗笠上,发出“嗒嗒”的声响。

    “好了好了,不去想这些了!”孝达摆了摆脑袋,似乎要甩掉那些不愉快的想法。

    接着,他乐观地说道:“现在波颇大师从天竺带了原典来,再多的问题也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玄奘摇了摇头,忧心地说道:“近些年来,玄奘所读各类佛典,多有译文不完备者,有些甚至缺章少页,玄奘心中着实困惑难安,初时还以为,这位佛国来的波颇大师会帮助东土众生解决这些困惑和疑问,现在看来,只怕没那么简单。佛法如海,莫测高深,或许,只有亲去佛陀故乡,广求异本,方能释我心中所惑吧?”

    孝达大吃一惊:“佛陀故乡?你是说——去天竺吗?”

    玄奘没有回答,他的心中已是翻江倒海。

    去天竺,去佛陀的故乡,学习真正的佛法,这是他少年时期的梦想,只是这梦想似乎总是离他很遥远,不知何时才会成为现实。

    他不知道,从他见到波颇大师的那一刻起,这个遥远的梦想一霎时便被拉近了!那原本懵懵懂懂的念头变成了心中的一团火焰,再也难以扑灭。

    其实波颇来得很不是时候,新建立的大唐帝国并不崇佛,当今皇帝既然自称是道教祖师李耳的后裔,可想而知道教徒备受尊崇,佛教徒则屡受裁抑。

    长安的冬天很冷,而波颇的心更冷,他在精舍里译经,并无什么高僧前来相助。他不知道,由于李唐王朝对佛教的不友好态度,高僧们大多被限制了活动范围,便是想过来帮忙也都有心无力。

    更郁闷的是,两位奉旨监阅的官员成天缠着他,要他教授一些灵验的“法术”、“咒语”,搞得他不胜其扰。

    “我,早就说过,没有法术!”波颇站在精舍内,挥舞着两条长长的手臂,“佛门,是不讲,神通的!执著神通,有危险,会着魔的!”

    由于语言方面的限制,波颇无法对他们更深入地解释什么,只能反反复复这么说。

    “大师何必这么小气呢?”其中一个官员笑道,“您看我们两个,大冷的天儿,来陪您,怎么着也得显点小法术出来吧?”

    “就是啊,一点点小法术就行,”另一个也帮腔道,“想当年,来自龟兹的鸠摩罗什大师还能一口气吞下一碗钢针呢。大师您可是来自佛国,这法术方面无论如何也不会比那龟兹胡僧更差不是?要不然多没面子啊!”

    “别拿什么着魔不着魔的话来吓唬人好吧,您佛法精堪,还怕什么着魔呢?你看连我们这些俗人都不怕。”

    “只是有神通,我倒宁愿着魔呢,大师我求您了,就让我们着一回魔吧。”

    这两名监阅官一位是太仆卿张道源,另一位是他的门客张松。张道源是傅奕的好友,朝中大臣中唯一支持傅奕灭佛的就是他。

    选这么一位完全不喜佛教的大臣来为天竺僧人监阅,这本身也反映出高祖对佛教的抑制政策。

    波颇当然不知道这些事,但他还是觉得忍无可忍了:“我不要你们在这里,我不要!你们,出去!都出去!”

    张道源不高兴了:“这和尚真是不知好歹!你以为我们愿意来啊?大冷的天,要不是圣上的命令,我们才不来陪你这个怪物呢!”

    “大人犯不着跟这个胡僧生气,”张松安慰张道源道:“蛮荒之地的人都这样,不可理喻。依下官看,这胡僧根本就不是天竺来的,也不知道是哪个蛮荒小国跑出来的,跑到长安打秋风来了。”

    对于他们两个的话,波颇是不太懂的,更不明白什么是“打秋风”,秋风也可以用“打”的吗?

    但他不喜欢这两个人,因而也就不打算问,干脆在蒲团上结跏趺坐,默然入定。

    张道源看着这个枯瘦的胡僧,感到有些无趣。他冷冷地说道:“哼,说什么翻译佛经,统共就带来了那么几片干树叶,还说是什么圣典?成天坐在这里装神弄鬼,半点神通也见不着。干脆回禀圣上,断了他的供养,也省得他继续骗人!”

    张松立即接口道:“大人所言极是!正当禀明圣上,以正圣听。也让那些奸佞之徒知道,长安的供养不是那么好骗的!”

    两位大人一唱一和,波颇却只管装聋作哑,一句话也不说,二人终于说累了,颇觉无趣,拂袖而出。

    刚出精舍大门,就见一位面貌清秀的青年僧人怀抱一包衣物走了过来。

    张松当即拦住,冷冷问道:“你是哪里的和尚,到这里来干什么?”

    僧人一手夹着衣物,一手置于胸前问讯道:“小僧乃大觉寺沙门玄奘,来此为波颇大师送些衣物。”

    “波颇大师?佛国来的罗汉,也会怕冷吗?”张道源说到这里,哈哈大笑,旁边的张松也跟着笑了起来。

    好在这两人见玄奘满脸稚气,身上穿的又是极普通的粗布衲衣,以为他不过是大觉寺里打杂的小僧,因而也没太在意,就大笑而去了。

    玄奘目光忧郁地望着两位大人,直到他们的背影消失在院门口,这才转身朝精舍内走去。

    看到玄奘,波颇黑黑的脸上终于露出轻松的表情。

    这个汉僧最近常来,每次都会给他带些可口的食物和暖和的衣物,还帮他劈柴生火,跟他学习梵文经典,向他请教有关佛法的各种问题,教他说正宗的长安话,有时也打听佛国及西域各国的见闻……

    波颇终于在这异乡寒冷的冬季里感受到了一股难得的暖意,同时感受到的,还有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以及中原人温和谦逊的魅力。

    而最最重要的是,玄奘说着一口虽不标准却很清晰的梵语,两人单独在一起时,用梵语交流竟是毫无障碍。对于波颇来说,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听到乡音,令他倍感亲切,无形中也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如果法师便利的话,”波颇指了指对方,又指了指自己,用梵语请求道,“每天都来这里好吗?我们翻译佛经。”

    “好啊,”玄奘高兴地说道,“弟子正求之不得,就怕弟子的梵文尚未学通,难以胜任。”

    “法师的梵文已经很好了,”波颇由衷地说道,“我们可以一边学,一边翻译。”

    玄奘立刻答应下来。事实上,他来这里的收获比波颇更大,每日里听波颇用梵文讲授佛经,这可比他在四川时的独自摸索要方便得多了。虽然有很多地方听不明白,但他还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印度佛学的魅力。

    波颇带来的佛经虽说少了些,记在脑子里的却很多。他说在他的国家,人们不习惯用笔来记录经典,而习惯于将学问记在脑子里,无论是婆罗门学者还是佛教僧侣,个个都有很强的记忆力。这一点,玄奘也早就知道;

    他还说,早期的佛教是忌用文字的,都是口传心授,他本人能记诵大小乘经典各十万颂。

    他一句一句地诵念出来,玄奘则在旁边认真地听着,记着……

    波颇或许不是天竺最好的法师,玄奘提出的很多问题他也回答不上来,但通过与这位天竺僧人的接触,玄奘再一次打开了眼界,感悟到了一种与中华文化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思维模式。

    就这样,两位异族僧人相处月余,渐成知交,他们开始相互配合,翻译波颇从天竺带过来的经书。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