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鲁班传人在美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形象不粗俗,待人接物,有情有理。他们讲究外表干净利落,看不惯不修边幅;讲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着不能拖腰拉胯,坐着不能身歪体斜;讲究吃相,年轻的学徒可以狼吞虎咽,为师的不能有紧吃大嚼的饥迫样,嘴巴不可发出让人讨厌的声响;言谈风趣,但从不毫无顾忌的哈哈大笑,绝无低级下流话;讲究衣不露体,大热天照样穿长裤,甚至不挽起裤腿,任凭汗流浃背,也不赤膊光膀子。等等。自尊,自爱,自贵,培养和树立良好的手艺人形象,是他们从学徒开始就努力修习的功课。

    自傲的深处是自卑

    木匠的性格大多直率,说话做事直来直去,不绕弯子,可以说,朴实无华是他们的作风。但人们总感觉与木匠相处不易,总觉得有一面无形的盾牌挡在面前,尤其是木匠同行之间,这种感觉更明显。在木匠随和而又严肃的仪态中,有一股独特的高傲气,以防范戒备方式表现出来,既不拒人千里,也不过分亲近。

    旧时的观念,把社会行业分为上九流和下九流,木匠们因工匠属于上九流而引以为荣,为不屈居人下而自豪,为受到社会的尊重而骄傲。木匠们因为自己拥有人人有用的一技之长,绝不会主动请求雇主的业务,相反,是等着雇主慕名上门来“请求”自己去做活,雇主本是主人,但此时似乎没了主人的硬气。这种地位的倒置,也加重了木匠们位在人上的心理。乡人和雇主对手艺人的热情和优待,由来已久,经久成习,这在客观上更增强了木匠们的优越感,成为助长他们傲气的温床。木匠们为享受到别人尊重而得意,然而,木匠们在骄傲和得意之余,常常顾影自怜,长年背着个家伙斗子,走东村去西庄,出张家进李家,早出晚归,辛辛苦苦,为了什么?不过是为了生活混口饭吃。受到优待,是雇主的客气,是多年沿袭下来的习惯,是要用优质服务回报人家的。归根到底,不过是靠手艺和力气伺候人罢了。他们没有忘记这个行业的性质,清醒地知道自己的身份。他们学成了这行手艺,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沿着这条生活道路走下去。他们在矛盾中生活,既有骄傲的资本,也有被看不起的原由,于是与人相处时,总是处于戒备状态,非常敏感。

    木匠们常为了不值得的小事较真,为几句无足轻重的话语发生口角争执,甚至翻脸伤和气。他们总爱把自己放在至高的位置,要求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自褒,自傲,自负,几乎是他们每个人的心态和脾性。他们喜欢听褒奖话,尽管褒奖中多有恭维。他们把对别人的褒奖也认为是对自己的贬低。他们容不得当面批评,甚至把善意的批评也当做贬斥,把良好的建议当作嘲讽,予以抵触或反唇相讥。他们认定“艺人相轻”是祖辈相传的真理,悟不出艺人相捧也会带来益处。有时差错就摆在面前,也要强找理由进行辩解。绝不心悦诚服地承认错误。他们顽强摆出师傅的架子,认为这样才有尊严。此时,徒弟常常是替罪羊,把错误推在徒弟身上,当众训斥一顿,既解脱自己的窘境,又在人前树威立尊。

    人自尊、自爱本是好事,有一点傲气也无可厚非,但木匠的自尊心太强,强的老虎屁股摸不得。

    尽管“四级木工相当中级知识分子”,尽管他们努力完善自己,但木匠终归是木匠。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气质和形象。

    木匠也有沮丧时

    平日里,木匠们总能受到雇主们客人般的招待。虽不是嘉宾贵客的待遇,但茶饭热情,语言亲切,至少让人置身于欢快的气氛中。然而也有大煞风景的时候,不是主人不热情,实在是热情不起来。

    有一种活儿,没的商量,只要找到头上,木匠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赶往事主家,原先的雇主决不阻拦,只需打个招呼就行。这种活儿就是赶制棺材,也叫赶热活。有人去世,没有现成的棺材装殓,只得赶紧赶制。

    过去,家里有老人,孝敬的儿女都会提前把棺材做好,找地方存放起来,以防临期着忙。老人也愿意看到自己在未来那个世界的“房子”。棺材也叫寿材,听起来有些喜气。老丧为喜。有的老人寿数长,寿材存放多年后,陈旧走形,不得不拆开重新做过。如果提前没准备好,人去世了,只好临时现赶。常是好几个木匠,从各处集中到事主家,昼夜不停,直到做成为止。

    这样的活儿,每年都有几次。加夜班更是常事。木匠们叫“打夜作”。打夜作是要加工钱的,就象现在加夜班拿双份工资一样。现在打工最多承包计件形式,多干多挣。过去木匠做活几乎全是按日记工,绝少承包。木匠总觉得有力气没地方卖。打夜作虽然仍按日计酬,但白天黑夜都干活,有双份收入进项,可以说发了一点“灾难”小财。但这个钱可不是好挣的。首先,在夜里干活,虽有照明,但明黑天不如暗白日,总不及白天光亮,不得眼,容易出红伤,不安全。干活时要处处加小心。木匠给私人家干活,是没有劳动保护的,出了红伤事故,只能自己歇息治疗。更让人不得劲的,是干活和小歇的环境不佳。有的死者在屋里停尸,木匠在屋外院子里干活。乡村习俗死者生前好友和亲属后辈,闻知丧讯,都要赶来祭奠悼念,在死者灵床前烧化纸钱,并放声一哭,以示悲痛。守灵的亲属也不时地嚎啕一阵,为的是召唤死者灵魂不要远去。空气中时时弥漫着呛鼻熏脑的烧纸气味,阵阵哭声震颤着灯光惨淡的夜空---凄戚阴晦的气氛笼罩着整座院落。有的丧家屋子少,木匠吃饭时要进到屋里(工间歇息绝不进屋的,即使是冬天,也在院子里喝水小歇),床上躺着死者,尸身上蒙盖着被子,屋里有一种特有的气味,不知是尸味还是烧纸味,或是二者的混合味,使人呼吸憋闷不畅,心蹙胃翻。木匠干了半宿活儿,无奈饥肠需要充填,于是大家闷了头吃饭,很少说话,若在平时,几个木匠聚在一起,少不了天南地北,趣事新闻地山侃。而此时饭食似乎变了味道,人也没了胃口,木匠大多吃不好,草草了事。有的守灵者,该哭了就要哭一哭,不管木匠正在用饭,尤其第一声起哭,冷不丁响起,更深夜静,着实让人心颤肝抖。木匠们个个神态木然,面色凄苦,语言空乏,口气唏嘘,没有了平日里“师傅”的神采,没法再端“师傅”的架势。无奈,他们从事了这个职业,赶上什么算什么,他们此时,不过是亡者冥去的送行者。骄傲的师傅们也有神情沮丧的时候。

    拙匠人,巧主人

    木匠给人做活,并非完全独立做主,随心所欲,有时会直接受到限制,不能彻底发挥专长。与雇主意见相左,是经常发生的事。按照“拙匠人,巧主人”的施业原则,最终只能遵从雇主的决定,也是没办法的事。雇主们的脾气秉性,以及对木活加工技术的认知程度,大有差异,但他们是主人,这一点是相同的。主人有决定权。

    有的雇主,雇过或多次雇过木匠,或比较了解手艺人的职业作为,相信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人品,也理解他们的苦衷,经验教会了他如何选择被雇者,他特会处理与被雇者的关系。在交代过工作的内容、样式和标准后,放心地让人去干,他不以主人自居,用建议的方式提出意见,用商量的口气提出要求,更多地听取木匠的意见,考虑后,尽量采纳。他要与木匠一起共同做好自己的事情,结果是达到了目的,还建立了友情。双方皆大欢喜。

    有的雇主,对木活的施工技术,缺乏了解,他以主人的身份坚持己见,对木匠提出的意见,漠然置之,不予重视。好象木匠是在故弄玄虚,无中生有,添麻烦。木匠虽然很为难,但也没办法,最终仍要听从主人的决定。这种情况下,难免不出问题。曾有一房主,盖房做木架时,木匠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其中一根看似粗壮的明柁柁料提出异议,几次建议更换。雇主先是疑惑,而后不置可否,最后否定了木匠的意见。房子建成后,柁体果然承不住房顶的沉重压力,发生断裂,不得不重新更换。房主损失了财力,木匠也损失了名誉,因为外界人不知内情,只知柁是木匠做的,不知木匠当时有建议。结果是双方都不满意。又有人打做家具,坚持让木匠使用半干的木料,家具做成后,发生走形。事后,雇主不提起木匠曾反对使用湿料,只怪木匠手艺潮。对这样的雇主,木匠最是无奈,正确的意见遭到否定,施工又不能因此半途中断,只能听之任之。

    还有个别雇主,因了他是主人,似乎木活知识比专业木匠还专业,要木匠这样做或那样做,使木匠干也不是,不干也不是,放不开手脚。这样的人,大多爱挑剔,对做成的木活,看这里不行,看那里也不好,简直一无是处。最后,活儿干完,不欢而散。“拙匠人,巧主人”,对这样的雇主,木匠只有忍耐。

    都说“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却不知,事事全由东,问题由此生。为难的是手艺人。

    木匠与雇主的关系,在劳务存续期间,基本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向雇主提要求,看上去很象在支使雇主,实际上是为了完成工作的需要,诸如提供施工的计划,所需的材料,干活的场地,以及其他什么,等等。没有(除了工钱)向雇主要求其他个人利益的权力。施工中,木匠进行的似乎是自己做主的制做,其实是不超越雇主意志范围的被动劳动。这是这种临时劳务的存续原则,这个原则在劳务关系成立的同时,也一起产生了。木匠为能得到业务和工钱回报,就必须认可这种关系,遵从雇主的意志,服从雇主的支配,之所以对某些雇主持听之任之,忍耐的态度,主要原因也是这种关系的先期存在。即使是心性高傲,脾气暴躁的木匠,尽管他完全出于维护雇主利益的一片忠心,面对雇主的无知无理,也决然不会公然对抗,更不会罢工而去。“宁和明白人吵架,不和糊涂人说话”就是这个理。木匠的好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多年的随人就缘,平静无事状态下积累起来的。公开对抗雇主的意志和决定,绝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也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适合认定了做木匠职业的人。

    行业陋习---臭说人

    木匠们在与雇主和以后可能是雇主的人交往中,表现得谦和随顺,知情达理,在对待同行人时,却常是唯我独尊,不可冒犯。同行是木匠施业中直接或间接共事的人,搭作散作是常有的事。木匠搭作,有几种情况。帮作只是其中一种,互相间尚能生出忆念或感激之情。有时遇到大活或急活,自己人少,也要请人来临时帮忙,请的多是平日里关系相处较好的,至少是自己认为还行的人。也有由雇主直接把几拨木匠聚拢在一起的情况,若用的人少时,雇主多能征询一下头拨木匠的意见,问一问再找谁合适,若用的人多,或者合适人来不了,那就只能随遇拼凑了。这种情况,木匠也无所谓,干的是活,挣得是钱,和谁搭作并不重要,只是心里不痛快而已。

    木匠临时搭作在一起时,互相谦让,待人以礼,客客气气,看着一团和气,其实各自都存有戒备心。手艺人大都头脑机敏,说话伶牙利齿,当面指斥人时,尚能顾碍情面,指东说西,指桑骂槐,或者借题发挥,含沙射影,若背后贬损人时,言辞犀利,毫无顾忌,几近刻薄。当面客气,互不干犯,为的是和气生财,顺利地把活干完,工钱挣到手,然后散作,各奔东西。有的人不等走到家,闲言烂语即起,刚才的一团和气,此时飞到了九霄云外。这种搭作不过是权宜之计,互相利用罢了。

    木匠中有不少人喜欢臭说人,三句话不离本行,把同行人的事当做聊天的内容,当着张三说李四,当着李四说张三,若当着行外人,把张三李四都说到。说某人手艺不错,但脾气暴躁;说某人脾气虽好,但脑子很笨;说某人干活慢,耗工太多;说某人干活快,但质量太糙;说某人犯糊涂锯短了大柁料;说某人逞英雄锛子砍了脚;等等。然后数说自己的英雄事迹,如何解决施工难题得到雇主夸奖,如何又快又好地完成工作受到人们称赞,诸如此类。几乎所有同行都在他之下,唯他出类拔萃,艺压群匠。

    “艺人相轻”,是技艺行业一个普遍说法。木匠这个手艺人群,自然也不例外。互不服气,互相挑剔,甚至背后臭说人,揭人短,借以制造舆论,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造成这种相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雇佣市场的竞争机制,但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认识水平。酒好不怕巷子深。行业内少有大家公认的好木匠,能被认可某一方面还行的,已经是不错的了。但乡民对谁优谁劣另有分说。优也好,劣也罢,谁也没有退出这个职业,都在干着。施业市场的竞争,一方面促使人努力提高技艺,稳定自己的一片天地,也造成有些人的晦暗心理和歪风陋习。

    不良的竞争

    为争得雇主,有活可做,撬活儿,戗活儿的事屡见不鲜。雇主本已约了张木匠,但李木匠偏能把雇主说动,不再专等老张,最终把活儿撬过来自己干。前边说过,正常情况下,谁干了前期的活儿,谁还接着干后续的活儿,但后续活儿常被人戗走。明知活儿是被人戗走的,也无奈其何。怨雇主吗?雇主有选择的权力,想雇谁就雇谁。怨戗活儿的人吗?怨也没用。最好是谁也别怨,今天你戗我,毫不客气,明天我戗你,心安理得。但一旦临时搭作,凑到一处时,依然老张老李,和气一团。这样的事,当面较不得真儿,只是心里的劲儿。

    撬活儿,戗活儿的人,大多是手艺平常的人。被撬被戗的也多是他们。雇主少,活儿少,不得不如此。手艺好,群众口碑好的木匠,不仅活儿多,雇主对他也信服,轻易不会跑活儿。即使跑个一份半份的,也无所谓,不在乎。所以也很少说同行的不是,撬别人的活儿。

    前程不美,生活不富

    木匠从三年学徒开始,到出师后帮作(满师后继续留在师作,实质上仍属帮作),到真正成熟成名,独立施业,前后需要七、八年乃至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其间所经历的坎坷艰难,耗费的心血年华,让其本人铭记在心。每个木匠都有许多自己的故事。说起往事,常是酸甜苦辣,百感交集,但最终都为修成正果感到欣慰自豪,为最终享受到人们的敬重和物质优遇而得意。

    木匠的劳动收入,说不上可观,但比起一般卖死笨力气的壮工和只有简单技术的人,确要高出许多。不仅工钱高出一大截,而且还有工钱以外的实惠酒饭烟茶。按行业习惯,除每年为旧村政会出二、三个义工外,木匠不做人情工,即使是亲朋好友,也照常给付工钱,很少有拖欠工钱追债讨账的现象,所以没有额外的收入流失。只要长年有活儿干,就有稳定的收入。以实际得到的经济利益,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是稍有余资的,至少吃饱穿暖不成问题,这在旧时,已是同样家庭人口,同等劳动力,只有少量土地的普通农民,不容易达到的水平了。

    在以工分计酬,工分值又很低的年代里,基层生产单位为了平衡这个差距,给所有小匠(木匠、石匠、瓦匠,以及鞍子匠、铁匠、补鞋匠等的总称)定出交钱买工分的制度,并伴随相应的惩罚措施。要求首当其冲的木匠,必须交出全部工钱,并规定了每月的出工天数。没有事假,伤病假,没有休息日,雨雪假,甚至打夜作也计入天数,最多时以每月的天数为准。那时一个木匠的工钱,相当于三个壮劳力的工分值。木匠深知自己的劳动价值,既要应付规定的交钱天数,又想落点剩余,真是想方设法到了千方百计的地步。

    尽管木匠的实际收入高于一般人,但木匠们还是经常叹息技艺行业流传的一句格言---“艺人不富”。叹息劳作的艰辛,叹息生活的艰苦,遗憾又无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