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变身错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接下来的几天一直都是风平浪静。被逮进局子里的那几个人,在多扣了一天之后,因为证据不足而被放走。另一方面,有关石秀珠的一系列正面报道被媒体陆续登出,石秀珠虽然不是什么财大气粗之辈,但石家老一辈的人脉好得没法说,也算是本市为数不多的老牌家族,每隔这么几年石秀珠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被评各种奖,作为本地官方悉心扶植起来的典型,石秀珠的好名声扩散得挺快。
较真地说起来,石秀珠的人生路符合了多数人的审美品味:襁褓中被父母遗弃、垃圾堆中被捡到、生死一线的时候被石家收养、然后长大成人立志报恩、为了报恩玩命苦读、然后不要任何继承权无条件地帮助石家打理公司……石秀珠的成长路线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逆袭路线,尤其是当石秀珠还是以女人的身份出现时,尤其值得大家追捧。
一言以蔽之,石秀珠的价值不仅仅在她的商业才能上,还在于其新闻价值上。一个市里,出一百个身家过亿的男性老总,一点都不稀奇,但出一个同样水准的女老总,这里头的新闻价值就大了。能在财经版上登一次,再到娱乐版上登一次,没准还能上头条。
毫无疑问,这一次对石秀珠的炒作是非常成功的,石秀珠掏给艾丽丽的“采访费”一点都不冤枉,几家媒体登上之后,很快就引发了其他媒体自发地来采访石秀珠;“荣泽”的名号也跟着响了一阵。
等这一切都折腾得差不多的时候,三伏天已经完全过去,立秋了。虽然是立秋,但想要真正凉快起来还得等中秋之后;而立秋之后没几天就是中元节,大街上到处都是烧纸钱的。也就在中元节这一天,石秀珠真的上了头条,不但上了头条,还让所有看到这条新闻的人都大叫一声:七月半啊!真见了鬼了!
登这条新闻的是一家本地报纸,同时还有一家本地论坛,报纸是头条,论坛是置顶高亮,内容是一致的:石秀珠的亲爹亲妈亲弟弟当着媒体的面,居然提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要求。
这要求让多数网民只看了眼就直接开骂了:市中心精装修房一套,进口车一辆,聘礼十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甚至还包括了公司的股权……这不是造谣,报纸上有图有真相,论坛上则更牛逼地连视频都链上了,还不带剪辑的。网络上立刻就炸了。
有心人一计算立刻估价出这些东西的总价值都上千万了;随即就有人更正说,别以为“荣泽”只是一家外贸加工厂,但“荣泽”这些年积累的国际信誉和服装工艺技术,已经让这家公司的“软实力”增分不少,单就股份这一条,就不能单纯计算荣泽的资金和固定资产,而是要开始算进“荣泽”的“软实力”了;因为你花同样的钱开服装厂,未必能接到“荣泽”那样的订单。
要知道,“荣泽”这两个字,对本地二十五岁以上的人来说,属于时代的记忆。他们都会记得小学时候印着“荣泽”两个字的运动服和中学时印着“荣泽”两个字的篮球背心,这两个字在他们心里就是“便宜”和“耐穿”的代名词,“业界良心”的最佳诠释;没穿过“荣泽”系列盗/版高仿运动服的人,绝逼不是本地人啊……
这都是以前的事儿了,如今荣泽可不敢再玩儿“盗/版”,国际官司输不起。
更多的年轻人对荣泽的印象则是,大街上经常看到的各种在后背位置上印着“荣泽服装助残捐赠”、“荣泽服装爱心捐赠”等字样的大衣和外套,它们或出现在练摊的小贩身上,或出现在人力三轮的车夫身上,反正总会在你一个不留神的时候,发现它们的存在。
没听说过石秀珠的人,总会知道“荣泽”。虽然这个名号不够响亮、气场不够大,但这家公司为本地人做了多少事,大家是看得见的。在本地人心目中,这已经不再是一家本土公司,而是代表了本地“土著”的一种独特气质,代表了懂得在赚大伙儿钞票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什么叫“企业”?只赚钱的那叫公司叫工厂,懂得承担社会责任的才是企业;只会赚钱的人只能是“老板”,懂得承担社会责任的才能叫“企业家”。
“老板”会说,厂子里一千多号人,每人每个月都得给老子挣多少多少钱;
石秀珠却总是只说一句话:“荣泽”不止是石家的事,它的兴衰关系到一千多个家庭的吃饭和生存,这是石家的责任。
石秀珠亲爹亲妈提出的条件引爆了整个舆论,之前媒体为石秀珠的宣传造势在这个时候取得了极大的收获。而媒体也... -->>
接下来的几天一直都是风平浪静。被逮进局子里的那几个人,在多扣了一天之后,因为证据不足而被放走。另一方面,有关石秀珠的一系列正面报道被媒体陆续登出,石秀珠虽然不是什么财大气粗之辈,但石家老一辈的人脉好得没法说,也算是本市为数不多的老牌家族,每隔这么几年石秀珠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被评各种奖,作为本地官方悉心扶植起来的典型,石秀珠的好名声扩散得挺快。
较真地说起来,石秀珠的人生路符合了多数人的审美品味:襁褓中被父母遗弃、垃圾堆中被捡到、生死一线的时候被石家收养、然后长大成人立志报恩、为了报恩玩命苦读、然后不要任何继承权无条件地帮助石家打理公司……石秀珠的成长路线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逆袭路线,尤其是当石秀珠还是以女人的身份出现时,尤其值得大家追捧。
一言以蔽之,石秀珠的价值不仅仅在她的商业才能上,还在于其新闻价值上。一个市里,出一百个身家过亿的男性老总,一点都不稀奇,但出一个同样水准的女老总,这里头的新闻价值就大了。能在财经版上登一次,再到娱乐版上登一次,没准还能上头条。
毫无疑问,这一次对石秀珠的炒作是非常成功的,石秀珠掏给艾丽丽的“采访费”一点都不冤枉,几家媒体登上之后,很快就引发了其他媒体自发地来采访石秀珠;“荣泽”的名号也跟着响了一阵。
等这一切都折腾得差不多的时候,三伏天已经完全过去,立秋了。虽然是立秋,但想要真正凉快起来还得等中秋之后;而立秋之后没几天就是中元节,大街上到处都是烧纸钱的。也就在中元节这一天,石秀珠真的上了头条,不但上了头条,还让所有看到这条新闻的人都大叫一声:七月半啊!真见了鬼了!
登这条新闻的是一家本地报纸,同时还有一家本地论坛,报纸是头条,论坛是置顶高亮,内容是一致的:石秀珠的亲爹亲妈亲弟弟当着媒体的面,居然提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要求。
这要求让多数网民只看了眼就直接开骂了:市中心精装修房一套,进口车一辆,聘礼十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甚至还包括了公司的股权……这不是造谣,报纸上有图有真相,论坛上则更牛逼地连视频都链上了,还不带剪辑的。网络上立刻就炸了。
有心人一计算立刻估价出这些东西的总价值都上千万了;随即就有人更正说,别以为“荣泽”只是一家外贸加工厂,但“荣泽”这些年积累的国际信誉和服装工艺技术,已经让这家公司的“软实力”增分不少,单就股份这一条,就不能单纯计算荣泽的资金和固定资产,而是要开始算进“荣泽”的“软实力”了;因为你花同样的钱开服装厂,未必能接到“荣泽”那样的订单。
要知道,“荣泽”这两个字,对本地二十五岁以上的人来说,属于时代的记忆。他们都会记得小学时候印着“荣泽”两个字的运动服和中学时印着“荣泽”两个字的篮球背心,这两个字在他们心里就是“便宜”和“耐穿”的代名词,“业界良心”的最佳诠释;没穿过“荣泽”系列盗/版高仿运动服的人,绝逼不是本地人啊……
这都是以前的事儿了,如今荣泽可不敢再玩儿“盗/版”,国际官司输不起。
更多的年轻人对荣泽的印象则是,大街上经常看到的各种在后背位置上印着“荣泽服装助残捐赠”、“荣泽服装爱心捐赠”等字样的大衣和外套,它们或出现在练摊的小贩身上,或出现在人力三轮的车夫身上,反正总会在你一个不留神的时候,发现它们的存在。
没听说过石秀珠的人,总会知道“荣泽”。虽然这个名号不够响亮、气场不够大,但这家公司为本地人做了多少事,大家是看得见的。在本地人心目中,这已经不再是一家本土公司,而是代表了本地“土著”的一种独特气质,代表了懂得在赚大伙儿钞票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什么叫“企业”?只赚钱的那叫公司叫工厂,懂得承担社会责任的才是企业;只会赚钱的人只能是“老板”,懂得承担社会责任的才能叫“企业家”。
“老板”会说,厂子里一千多号人,每人每个月都得给老子挣多少多少钱;
石秀珠却总是只说一句话:“荣泽”不止是石家的事,它的兴衰关系到一千多个家庭的吃饭和生存,这是石家的责任。
石秀珠亲爹亲妈提出的条件引爆了整个舆论,之前媒体为石秀珠的宣传造势在这个时候取得了极大的收获。而媒体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