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大明小官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
------
正如赵鹏所想的那样,造谣中伤只是李谦给他上的一道开胃小菜,真正的杀招还在后头。
如今的情景,与当日他们赵家泼李谦污水何其相似?反正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当事人的名声基本上是要臭了。
不同的是,李谦当时凭着一股子高风亮节,硬是将臭名转化为美名,反而因此收获了个善人的名声,倒也算是因祸得福。
李谦惯用的老套路是打草惊蛇,屡试不爽的一招。
如此行事,也的的确确是存着那么几分乱其阵脚,继而迫使赵家父子主动露出破绽的心思,不过那并非重点。
事实上,他这回采用的是阳谋。第一步先投石问路,光明正大地亮开了架势,明摆着就是要告诉赵家——
我现在出手对付你了,接招吧!
而赵家要么会自乱阵脚,让李谦一举攻破,要么也只能是选择静观其变,严密关注事态发展。
如若他们选择前者,那么李谦再出手时自然就会更加轻松省力些;真要是后者也没关系,因为李谦使得这一手本就不是什么阴谋诡计,而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阳谋不同于阴谋,更为准确的说,阳谋其实要比阴谋更加高明。因为阴谋往往存在破绽,一旦被对手识破就会失效,毕竟没人会傻到明知有诈还主动往里钻。
阳谋则不然,它是通过一种光明正大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通常没有破绽可寻。
简单点来说,就是我出了招,无论你怎么接,都依然无法摆脱困境。这一点,历史上早已得到过无数次的证明,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汉武帝的推恩令了。
当然了,李谦这一手其实也没什么新奇的地方。至少在他看来,这无非是市井争斗中惯用的一种小手段而已,终究上不得什么大台面。如果不是赵家父子背后有个傅家在撑腰,他都不屑于去使用这样的小小伎俩。
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何须如此费心思量的算计?更多时候拼的是实力,是背景,是后台!仅此而已。
假设赵家没有颖国公府做后盾,李谦翻手就能灭了他。同理,若是李谦没有这么多重身份的庇护,赵家一样可以轻易干掉他------
归根结底,这才是核心问题所在,谋略只是锦上添花。
在一切强大的实力面前,所有的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而阳谋,最终拼的还是双方的实力。
坦白说,赵家在京城有颖国公府这样的靠山,确实是足以在家乡横着走了,也没几个人愿意去得罪他们。
但李谦这回还真就打算捋一捋虎须,因为据他所知,在原先的历史上,这位洪武年间的勋贵,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曾七战七胜、为大明朝立下过赫赫功劳的开国将领,似乎是继蓝玉之后栽的跟头,遭到了朱元璋的猜忌------也就是说,这一家其实风光不了几年了。
作为一名穿越者,李谦对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虽不甚熟悉,但大体的走向,重要事件乃至个别比较有名的人物的结局,他还是有所了解的,甚至就连这时期许多有名的诗词,他记忆中都印象颇深。
因此对于明初四大案,靖难之役,土木堡之变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他并不会感到陌生;而明朝开创的特务系统“厂卫”,内阁制度及卫所兵制,他也大致知道一些;至于朱元璋和朱棣等一干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李谦更是不可能全无了解的。
这便是他的优势所在了。
你不是现在风光么?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估计再要不了几年就倒大霉了,我怕你做甚?
更何况,远水难解近渴,京城傅家的触手想要探到浙江来,又哪会那么容易?
所以说,在短期内,这注定是只属于李赵两家的争斗,旁人就算要插手,也使不上多大的力气。
不过,事情在交代下去之后,李谦就没再怎么花费心力了。
既然事前都安排部署好了,只需按照计划进行下去就好,审案的事情自有知县老爷去操心,自己只要关注一下进度就可以了。
李谦发现,自打重活了一遭后,自己变得越发懒了,王知县不给自己高薪也是对的,毕竟真没上过几天班------
不过他总还是有些羞耻心的,不干活白拿钱也说不过去,因此老早便向对方提过辞去塾师一职。
奈何王知县死活不肯答应,只说他有空便教,“生病时”让小荣来顶替就成------
于是,李谦便把自己的那份束脩划归给了荣荣代领,实际上是不打算再要了,他则每日都安心待在家里“养病”了。
事实上,久静思动,李谦也确实打算出门逛逛了。
无奈的是,他现在成了家喻户晓的“绝世好男人”,一出门就容易被围堵,倒有那么几分后世大明星的味道。
关键是,虚荣心虽然得到了小小的满足,却也着实让人感到困扰。毕竟,没人喜欢天天出去都让人像看猴子似的围观,有那大胆的甚至还会趁乱在他身上揩油------不过是男的!兔儿爷!
这可把李谦给吓坏了,自打被某个粉面男娼摸过手后,他回来用香皂洗了七遍。
之后,就再也不敢随意出门了。
>
------
------
正如赵鹏所想的那样,造谣中伤只是李谦给他上的一道开胃小菜,真正的杀招还在后头。
如今的情景,与当日他们赵家泼李谦污水何其相似?反正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当事人的名声基本上是要臭了。
不同的是,李谦当时凭着一股子高风亮节,硬是将臭名转化为美名,反而因此收获了个善人的名声,倒也算是因祸得福。
李谦惯用的老套路是打草惊蛇,屡试不爽的一招。
如此行事,也的的确确是存着那么几分乱其阵脚,继而迫使赵家父子主动露出破绽的心思,不过那并非重点。
事实上,他这回采用的是阳谋。第一步先投石问路,光明正大地亮开了架势,明摆着就是要告诉赵家——
我现在出手对付你了,接招吧!
而赵家要么会自乱阵脚,让李谦一举攻破,要么也只能是选择静观其变,严密关注事态发展。
如若他们选择前者,那么李谦再出手时自然就会更加轻松省力些;真要是后者也没关系,因为李谦使得这一手本就不是什么阴谋诡计,而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阳谋不同于阴谋,更为准确的说,阳谋其实要比阴谋更加高明。因为阴谋往往存在破绽,一旦被对手识破就会失效,毕竟没人会傻到明知有诈还主动往里钻。
阳谋则不然,它是通过一种光明正大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通常没有破绽可寻。
简单点来说,就是我出了招,无论你怎么接,都依然无法摆脱困境。这一点,历史上早已得到过无数次的证明,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汉武帝的推恩令了。
当然了,李谦这一手其实也没什么新奇的地方。至少在他看来,这无非是市井争斗中惯用的一种小手段而已,终究上不得什么大台面。如果不是赵家父子背后有个傅家在撑腰,他都不屑于去使用这样的小小伎俩。
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何须如此费心思量的算计?更多时候拼的是实力,是背景,是后台!仅此而已。
假设赵家没有颖国公府做后盾,李谦翻手就能灭了他。同理,若是李谦没有这么多重身份的庇护,赵家一样可以轻易干掉他------
归根结底,这才是核心问题所在,谋略只是锦上添花。
在一切强大的实力面前,所有的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而阳谋,最终拼的还是双方的实力。
坦白说,赵家在京城有颖国公府这样的靠山,确实是足以在家乡横着走了,也没几个人愿意去得罪他们。
但李谦这回还真就打算捋一捋虎须,因为据他所知,在原先的历史上,这位洪武年间的勋贵,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曾七战七胜、为大明朝立下过赫赫功劳的开国将领,似乎是继蓝玉之后栽的跟头,遭到了朱元璋的猜忌------也就是说,这一家其实风光不了几年了。
作为一名穿越者,李谦对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虽不甚熟悉,但大体的走向,重要事件乃至个别比较有名的人物的结局,他还是有所了解的,甚至就连这时期许多有名的诗词,他记忆中都印象颇深。
因此对于明初四大案,靖难之役,土木堡之变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他并不会感到陌生;而明朝开创的特务系统“厂卫”,内阁制度及卫所兵制,他也大致知道一些;至于朱元璋和朱棣等一干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李谦更是不可能全无了解的。
这便是他的优势所在了。
你不是现在风光么?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估计再要不了几年就倒大霉了,我怕你做甚?
更何况,远水难解近渴,京城傅家的触手想要探到浙江来,又哪会那么容易?
所以说,在短期内,这注定是只属于李赵两家的争斗,旁人就算要插手,也使不上多大的力气。
不过,事情在交代下去之后,李谦就没再怎么花费心力了。
既然事前都安排部署好了,只需按照计划进行下去就好,审案的事情自有知县老爷去操心,自己只要关注一下进度就可以了。
李谦发现,自打重活了一遭后,自己变得越发懒了,王知县不给自己高薪也是对的,毕竟真没上过几天班------
不过他总还是有些羞耻心的,不干活白拿钱也说不过去,因此老早便向对方提过辞去塾师一职。
奈何王知县死活不肯答应,只说他有空便教,“生病时”让小荣来顶替就成------
于是,李谦便把自己的那份束脩划归给了荣荣代领,实际上是不打算再要了,他则每日都安心待在家里“养病”了。
事实上,久静思动,李谦也确实打算出门逛逛了。
无奈的是,他现在成了家喻户晓的“绝世好男人”,一出门就容易被围堵,倒有那么几分后世大明星的味道。
关键是,虚荣心虽然得到了小小的满足,却也着实让人感到困扰。毕竟,没人喜欢天天出去都让人像看猴子似的围观,有那大胆的甚至还会趁乱在他身上揩油------不过是男的!兔儿爷!
这可把李谦给吓坏了,自打被某个粉面男娼摸过手后,他回来用香皂洗了七遍。
之后,就再也不敢随意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