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兰陵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
齐王府闹哄哄一片,哭声、疾跑声、惊叫声四起。
“不好了!不好了!”
齐王府东侧门哗的拉开,王府长史一脸惊惶之色出现在门口,幞头都跑掉了,急声叫道:“不好了,齐王殿下中毒了!快,快请太医!”
门外看守的金吾卫脸色大变,立即就有一名金吾卫跑去通报统领。
急报传到宫中。
皇帝因“遇刺受惊”,正在寝殿歇着,东暖阁是太上皇处政,闻报惊怒,“中毒?凌晨就犯心口痛?这会儿才知毒发?”声音里三分惊怒,七分怀疑,“不是畏罪服毒?”
入宫禀报的金吾卫统军垂着头,额上冒冷汗,不敢接这话。
太上皇沉眉一阵,冷声道:“传太医令,赴齐王府会诊。——陈宝柱,你跟着。”
金吾卫统军心道:是“会诊”不是“救人”,显见上皇陛下疑虑甚重。他脑袋垂得更低,只当自己是木头人,两耳不闻。
“喏!”仍然是东暖阁内侍阁长的陈宝柱领命退身,出阁后就疾步往太医署。
……
两刻钟后,太医令皇甫安存带着三名医正、内侍阁长陈宝柱随行探望,一起坐车赶到齐王府。
齐王昏迷不醒的躺在寝榻上,脸色乌青,嘴唇发紫,气息已经微弱近无。齐王妃、世子和几个成年长弟都双眼红肿,见太医和中官进来也不多话,只手一让,退到两边,焦急紧张的看着四位太医先后上前诊断。
皇甫安存诊脉后就冒出冷汗,如果再晚到片刻,即使药王孙先生亲至,也无能为力了。立即下针,先遏制毒素蔓延,再下药开方。但要袪除这毒,太医令却感到棘手了。和三位医正商议半晌,才开了个方子。药煎好后,由三位医正用漏斗并捏喉灌入汤药。
陈宝柱回到宫中向上皇禀报:“皇甫医令并三位太医诊断,齐王殿下中的毒是多种毒素混合,目前确定有七种毒素,还有两种未明……只能暂时延缓毒素蔓延。”
太上皇脸色沉峻。
“皇甫医令估计,至多只能延缓十四、五日……必须在此之前研出解毒之方,否则,毒入心脏,就无回天之力了。”
太上皇沉默片刻,问:“太医诊断何时中的毒?”
“皇甫医令说,应该是在三天前。”
太上皇沉着眉,目光幽森,神色莫测。
“下毒者何人?”
陈宝柱回道:“齐王世子言,是齐王殿下书房的一位司墨侍人。太医令诊断,毒就在墨汁里。……齐王殿下毒发后不久,此人也毒发而死。”
太上皇仰了下眉,“死得倒是时候。”
陈宝柱不敢接口,继续禀道:“皇甫医令说,目前两种毒素未明,太医署没有十足信心解毒,如果有药殿擅长解毒的药师相助,或许把握会多两分。”说完,呈上太医令书写的诊断医笺,上面列有七种毒的名称。
太上皇看完医笺,坐在御榻上久久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良久,太上皇闭了下眼,有些沉哑的声音道:“抄录医笺。附笺传旨三清宫,请药殿派药师协助。”眼中浮起冷嘲,“时间紧迫,有请宿王走一趟。”
陈宝柱没有应声,上皇这话不是对他说。
李祉应道:【是。】
***
当天,齐王中毒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京中文武皆闻。
“慢性剧毒?”
“三天前就中毒了?”
“昏迷不醒,性命危急?”
“太医只能延缓,没法解毒?”
“齐王只有十五日的命?”
……
先前怀疑齐王的人都目定口呆了——
三天前,那不是圣人内禅的日子吗?齐王称病不朝,难道不是托辞,真的是中毒不适而病?
然后皇帝今日祭天遇刺,跟着齐王毒发——难道齐王也是刺客行刺的目标?如果新帝遇刺身亡,齐王也毒发身亡,这是要朝堂大动荡啊!……最终,谁会最得利?——细思令人恐极呀!
当然,不乏有人怀疑齐王施的是苦肉计。
但再苦肉计,也不能拿自己的性命用计吧?——据说是七八种□□混合,万一无解,岂不是自作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齐王有这么蠢?
或者说,有这么狠?
无论贵贱,人的命只有一条,对别人狠容易,对自己狠……一些人也能做到,但狠到不顾自己的性命,有几个能做到?
疑心齐王行刺皇帝的人便动摇了大半。
很多人怀疑的矛头直指和大唐敌对的四个帝国,燕周、乌古斯、欧罗顿、大食——会是哪一个?更甚或是,四大敌对帝国联手?
再联系到秦国公主在南部湾遭受伏击,生死未卜,如果未来皇储、皇帝、最有能力的亲王都相继遇袭、遇刺、中毒身亡,一旦太上皇晏驾,谁能担起大唐帝国?……很多不明李毓祯遇伏真相的官员,根据朝中传出的消息,都认定了秦国公主是与靖安司出任务,被敌国宗师伏击,这一前后联系,都义愤填膺了。而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这种敌国刺杀的传言,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向长安坊间和京城之外流去。
……
不管百官们如何猜疑、义愤,次日皇帝祭祖社的典礼依然如期举行。
祭太庙是告之祖宗,新帝即位,请祖宗英灵庇佑;祭社稷坛是向土地神和五谷神宣告新天子即位担负苍生,祈求赐予丰年,五谷丰登。皇帝在卯初着衮冕祭服,入太庙;卯正,登社稷坛。太庙和社稷坛都在皇城内,这一次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两大祭典都顺利完成。
社稷坛祭礼毕,内侍宣皇帝口旨:辰正二刻,圣人临朝宣政殿,三品以上爵勋、五品以上文武职官、七品以上台谏官,上朝听旨。
政事堂六位宰相都已猜到皇帝要宣什么旨——裴昶和崔希真对视一眼,微微颔首,各有成算;魏重润的面色沉重,眼下隐有青色;邵崇廉同样一副思虑甚重的模样;张夷直和郑执中互相飞了个眼色,又不动声色的向一些京朝官示意。
宰执文武百僚各怀心思,均回衙署换下祭服,穿上公服,便立即前往宣政殿。
辰正二刻,宣政钟敲响,百官分文武立班。皇帝换了赭黄龙袍的公服驾御宣政殿,升御座。众臣在坐席上跽拜后直身,内侍宣道:“听旨——”
众臣叉手立于方寸,跽坐垂首而听。
内侍展开宣纸朗朗而读。
……果然,这是皇帝拟立秦国公主李毓祯为皇太子的旨意。
但尚未经过中书门下签押,只是圣人旨意,而不是正式册立皇太子的制书。
这就有进言的余地。
内侍才退下,中书侍郎郑执中就当先上言,持笏抬首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妥。秦国殿下昏迷不醒,迄今生死未卜,焉可册立为皇太子?……帝国之皇储,不可如此儿戏……请陛下三思!”
郑执中话音方落,跟着一位谏官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妥。……”
又一卿官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妥!……”
……
一个接一个的官员上言反对,中心意思就一个——秦国公主不苏醒,就不能册立为皇太子。一位御史犀利又尖刻的道:“这是国家立储,不是民间冲喜。”
皇帝平静的听着,目光和神情一如既往的平和宽厚,抬手轻拍了一下凭几。
内侍立即上前一步,高喝:“静——”
群臣肃静跽坐。
皇帝平和的神色敛去,带着几分冷淡道:“诸卿意见,具本上奏。”说罢起身拂袖,径自而去。
内侍干脆高喝:“退、朝!”一个旋身,蹬蹬蹬的利索跟上。
一殿朝臣面面相觑:谁说圣人当太子时平和宽厚的?——这不气性挺大嘛!
崔希真翻着白眼,从锦垫上起身,嗤笑一声,“你们以为圣人是仁宗皇帝?”
——新帝宽厚,但不是仁宗,会憋气容忍你们。
他的目光扫视众臣,尤其在那位说“这是国家立储,不是民间冲喜”的殿中侍御史脸上盯了片刻,仿佛刀子刮骨……那位殿中侍御史硬梗着头不动,手臂上的汗毛却已悚立。
崔希真轻蔑的瞥了他一眼,若无其事的移开目光。
裴昶环顾众臣僚道:“诸君慎重考虑,不要误国误己。各衙主官回去传令:限明日申时落衙之前,五品以上京朝官,御史台、谏议院诸品官,均需具本,直呈政事堂——遵旨之议,具以蓝本;有异议的,具以白本,不得混淆。凡不具本,或延宕者,均以渎职论罪!”说到最后一句声色俱厉,气度凛严令人生畏,帝国首相的威势瞬间凌驾于众臣之上。
众官不由拱手言喏。
那些原本想骑墙观望的,也不得不打消了主意,心里权衡着利弊轻重,思虑着自己究竟站哪边。
一个站位错误,跌落的就是当前及今后的仕途。
bsp; ***
齐王府闹哄哄一片,哭声、疾跑声、惊叫声四起。
“不好了!不好了!”
齐王府东侧门哗的拉开,王府长史一脸惊惶之色出现在门口,幞头都跑掉了,急声叫道:“不好了,齐王殿下中毒了!快,快请太医!”
门外看守的金吾卫脸色大变,立即就有一名金吾卫跑去通报统领。
急报传到宫中。
皇帝因“遇刺受惊”,正在寝殿歇着,东暖阁是太上皇处政,闻报惊怒,“中毒?凌晨就犯心口痛?这会儿才知毒发?”声音里三分惊怒,七分怀疑,“不是畏罪服毒?”
入宫禀报的金吾卫统军垂着头,额上冒冷汗,不敢接这话。
太上皇沉眉一阵,冷声道:“传太医令,赴齐王府会诊。——陈宝柱,你跟着。”
金吾卫统军心道:是“会诊”不是“救人”,显见上皇陛下疑虑甚重。他脑袋垂得更低,只当自己是木头人,两耳不闻。
“喏!”仍然是东暖阁内侍阁长的陈宝柱领命退身,出阁后就疾步往太医署。
……
两刻钟后,太医令皇甫安存带着三名医正、内侍阁长陈宝柱随行探望,一起坐车赶到齐王府。
齐王昏迷不醒的躺在寝榻上,脸色乌青,嘴唇发紫,气息已经微弱近无。齐王妃、世子和几个成年长弟都双眼红肿,见太医和中官进来也不多话,只手一让,退到两边,焦急紧张的看着四位太医先后上前诊断。
皇甫安存诊脉后就冒出冷汗,如果再晚到片刻,即使药王孙先生亲至,也无能为力了。立即下针,先遏制毒素蔓延,再下药开方。但要袪除这毒,太医令却感到棘手了。和三位医正商议半晌,才开了个方子。药煎好后,由三位医正用漏斗并捏喉灌入汤药。
陈宝柱回到宫中向上皇禀报:“皇甫医令并三位太医诊断,齐王殿下中的毒是多种毒素混合,目前确定有七种毒素,还有两种未明……只能暂时延缓毒素蔓延。”
太上皇脸色沉峻。
“皇甫医令估计,至多只能延缓十四、五日……必须在此之前研出解毒之方,否则,毒入心脏,就无回天之力了。”
太上皇沉默片刻,问:“太医诊断何时中的毒?”
“皇甫医令说,应该是在三天前。”
太上皇沉着眉,目光幽森,神色莫测。
“下毒者何人?”
陈宝柱回道:“齐王世子言,是齐王殿下书房的一位司墨侍人。太医令诊断,毒就在墨汁里。……齐王殿下毒发后不久,此人也毒发而死。”
太上皇仰了下眉,“死得倒是时候。”
陈宝柱不敢接口,继续禀道:“皇甫医令说,目前两种毒素未明,太医署没有十足信心解毒,如果有药殿擅长解毒的药师相助,或许把握会多两分。”说完,呈上太医令书写的诊断医笺,上面列有七种毒的名称。
太上皇看完医笺,坐在御榻上久久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良久,太上皇闭了下眼,有些沉哑的声音道:“抄录医笺。附笺传旨三清宫,请药殿派药师协助。”眼中浮起冷嘲,“时间紧迫,有请宿王走一趟。”
陈宝柱没有应声,上皇这话不是对他说。
李祉应道:【是。】
***
当天,齐王中毒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京中文武皆闻。
“慢性剧毒?”
“三天前就中毒了?”
“昏迷不醒,性命危急?”
“太医只能延缓,没法解毒?”
“齐王只有十五日的命?”
……
先前怀疑齐王的人都目定口呆了——
三天前,那不是圣人内禅的日子吗?齐王称病不朝,难道不是托辞,真的是中毒不适而病?
然后皇帝今日祭天遇刺,跟着齐王毒发——难道齐王也是刺客行刺的目标?如果新帝遇刺身亡,齐王也毒发身亡,这是要朝堂大动荡啊!……最终,谁会最得利?——细思令人恐极呀!
当然,不乏有人怀疑齐王施的是苦肉计。
但再苦肉计,也不能拿自己的性命用计吧?——据说是七八种□□混合,万一无解,岂不是自作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齐王有这么蠢?
或者说,有这么狠?
无论贵贱,人的命只有一条,对别人狠容易,对自己狠……一些人也能做到,但狠到不顾自己的性命,有几个能做到?
疑心齐王行刺皇帝的人便动摇了大半。
很多人怀疑的矛头直指和大唐敌对的四个帝国,燕周、乌古斯、欧罗顿、大食——会是哪一个?更甚或是,四大敌对帝国联手?
再联系到秦国公主在南部湾遭受伏击,生死未卜,如果未来皇储、皇帝、最有能力的亲王都相继遇袭、遇刺、中毒身亡,一旦太上皇晏驾,谁能担起大唐帝国?……很多不明李毓祯遇伏真相的官员,根据朝中传出的消息,都认定了秦国公主是与靖安司出任务,被敌国宗师伏击,这一前后联系,都义愤填膺了。而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这种敌国刺杀的传言,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向长安坊间和京城之外流去。
……
不管百官们如何猜疑、义愤,次日皇帝祭祖社的典礼依然如期举行。
祭太庙是告之祖宗,新帝即位,请祖宗英灵庇佑;祭社稷坛是向土地神和五谷神宣告新天子即位担负苍生,祈求赐予丰年,五谷丰登。皇帝在卯初着衮冕祭服,入太庙;卯正,登社稷坛。太庙和社稷坛都在皇城内,这一次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两大祭典都顺利完成。
社稷坛祭礼毕,内侍宣皇帝口旨:辰正二刻,圣人临朝宣政殿,三品以上爵勋、五品以上文武职官、七品以上台谏官,上朝听旨。
政事堂六位宰相都已猜到皇帝要宣什么旨——裴昶和崔希真对视一眼,微微颔首,各有成算;魏重润的面色沉重,眼下隐有青色;邵崇廉同样一副思虑甚重的模样;张夷直和郑执中互相飞了个眼色,又不动声色的向一些京朝官示意。
宰执文武百僚各怀心思,均回衙署换下祭服,穿上公服,便立即前往宣政殿。
辰正二刻,宣政钟敲响,百官分文武立班。皇帝换了赭黄龙袍的公服驾御宣政殿,升御座。众臣在坐席上跽拜后直身,内侍宣道:“听旨——”
众臣叉手立于方寸,跽坐垂首而听。
内侍展开宣纸朗朗而读。
……果然,这是皇帝拟立秦国公主李毓祯为皇太子的旨意。
但尚未经过中书门下签押,只是圣人旨意,而不是正式册立皇太子的制书。
这就有进言的余地。
内侍才退下,中书侍郎郑执中就当先上言,持笏抬首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妥。秦国殿下昏迷不醒,迄今生死未卜,焉可册立为皇太子?……帝国之皇储,不可如此儿戏……请陛下三思!”
郑执中话音方落,跟着一位谏官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妥。……”
又一卿官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妥!……”
……
一个接一个的官员上言反对,中心意思就一个——秦国公主不苏醒,就不能册立为皇太子。一位御史犀利又尖刻的道:“这是国家立储,不是民间冲喜。”
皇帝平静的听着,目光和神情一如既往的平和宽厚,抬手轻拍了一下凭几。
内侍立即上前一步,高喝:“静——”
群臣肃静跽坐。
皇帝平和的神色敛去,带着几分冷淡道:“诸卿意见,具本上奏。”说罢起身拂袖,径自而去。
内侍干脆高喝:“退、朝!”一个旋身,蹬蹬蹬的利索跟上。
一殿朝臣面面相觑:谁说圣人当太子时平和宽厚的?——这不气性挺大嘛!
崔希真翻着白眼,从锦垫上起身,嗤笑一声,“你们以为圣人是仁宗皇帝?”
——新帝宽厚,但不是仁宗,会憋气容忍你们。
他的目光扫视众臣,尤其在那位说“这是国家立储,不是民间冲喜”的殿中侍御史脸上盯了片刻,仿佛刀子刮骨……那位殿中侍御史硬梗着头不动,手臂上的汗毛却已悚立。
崔希真轻蔑的瞥了他一眼,若无其事的移开目光。
裴昶环顾众臣僚道:“诸君慎重考虑,不要误国误己。各衙主官回去传令:限明日申时落衙之前,五品以上京朝官,御史台、谏议院诸品官,均需具本,直呈政事堂——遵旨之议,具以蓝本;有异议的,具以白本,不得混淆。凡不具本,或延宕者,均以渎职论罪!”说到最后一句声色俱厉,气度凛严令人生畏,帝国首相的威势瞬间凌驾于众臣之上。
众官不由拱手言喏。
那些原本想骑墙观望的,也不得不打消了主意,心里权衡着利弊轻重,思虑着自己究竟站哪边。
一个站位错误,跌落的就是当前及今后的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