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崛起军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只可惜好景不长,随着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盛行,中苏两国由蜜月转为敌对,1960年苏联更是不经通知突然中断所有援助,并撤走全部驻华援助专家,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国工业体系,被苏联这么一折腾,登时陷入绝境。
一些大型项目停滞倒没什么,只要手里有图纸,还可以拿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再次上马还有希望,可要是缺乏最基本的原材料的话,那就跟直接断粮没区别,就算有图纸也没办法,没材料什么都做不了。
而这其中最严重的便75Л含镍合金钢的严重匮乏,直接导致包括59式坦克,新式152mm榴弹炮,新式57mm高射炮,等等一系列或量产,或再研的武器装备陷入停顿,甚至就连正在加速推进的核计划也不得不暂时停止,没办法,75Л含镍合金钢已然成为中国军工的骨骼,骨骼垮了,剩下的一堆肉自然是连动一下的能力都没有。
为此,中国不是没有组织过相关科技人员,开展对75Л含镍合金钢的仿制工作,可当科研人员好不容易测量出75Л含镍合金钢中各项金属原料的配比后,方才发现,其中最关键的镍,却是这个古老国家最为缺乏的东西。
无奈之下,中国只能一面在全国范围内探寻镍矿,一面利用刚刚投产的稀土作为镍的替代品,艰难而缓慢的走上了自主研制特种合金钢的道路……
前世的柏毅在看到这段历史时,尽管满眼都是成功之后的喜悦,以及艰苦奋斗的气概,但做为研究武器装备制造与维护的专业人士,柏毅却知道这其中所蕴含的困苦与无奈将是如何的浩如繁星。
更重要的是,那些许许多多的军工项目,就是因为这么一块小小的钢板而不得不停滞,没有合适的钢材做反应堆压力壳,于是中国的原子弹只能再次转入理论研究;没有堪用的装甲钢,刚刚量产的59式只听将生产线停下来,直至60年代末才恢复正常。
而这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新式57mm高射炮,因为高性能合金钢的产量迟迟上不来,新式57mm高射炮研制配给只能排在优先装备之后,直到70年代中期,特种产材产量上来了,新式57mm高射炮才得以研制成功,只是这个时候所谓的新式57mm高射炮还没等服役便已经落后……
类似这种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导致好装备服役即落后的例子还有很多,以至于当年很多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在白发苍苍之际,都会说上这么一句颇为无奈的话:“若是当年咱们国家的特种钢能跟得上,我们能做得更好!”
柏毅不是个圣人,但却是个有良心的人,他看不得那些为国鞠躬尽瘁的军工专家们的悲叹,看不得他们垂垂老矣之际还留有无可弥补的悔恨,既然前世无法改变,如今重活一世还能坐视吗?
既然他知道金昌的镍,知道白云鄂博的稀土,知道60年代苏联对中国工业的腰斩,那为何不化匕首为屠刀,以苏联人的大出血,将中国军工急需的原来材料给浇灌出来?想法很大胆,做法很简单,操作很实际,如今却是要看已经上了钩的苏联人究竟能出多少几吨血了……
只可惜好景不长,随着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盛行,中苏两国由蜜月转为敌对,1960年苏联更是不经通知突然中断所有援助,并撤走全部驻华援助专家,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国工业体系,被苏联这么一折腾,登时陷入绝境。
一些大型项目停滞倒没什么,只要手里有图纸,还可以拿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再次上马还有希望,可要是缺乏最基本的原材料的话,那就跟直接断粮没区别,就算有图纸也没办法,没材料什么都做不了。
而这其中最严重的便75Л含镍合金钢的严重匮乏,直接导致包括59式坦克,新式152mm榴弹炮,新式57mm高射炮,等等一系列或量产,或再研的武器装备陷入停顿,甚至就连正在加速推进的核计划也不得不暂时停止,没办法,75Л含镍合金钢已然成为中国军工的骨骼,骨骼垮了,剩下的一堆肉自然是连动一下的能力都没有。
为此,中国不是没有组织过相关科技人员,开展对75Л含镍合金钢的仿制工作,可当科研人员好不容易测量出75Л含镍合金钢中各项金属原料的配比后,方才发现,其中最关键的镍,却是这个古老国家最为缺乏的东西。
无奈之下,中国只能一面在全国范围内探寻镍矿,一面利用刚刚投产的稀土作为镍的替代品,艰难而缓慢的走上了自主研制特种合金钢的道路……
前世的柏毅在看到这段历史时,尽管满眼都是成功之后的喜悦,以及艰苦奋斗的气概,但做为研究武器装备制造与维护的专业人士,柏毅却知道这其中所蕴含的困苦与无奈将是如何的浩如繁星。
更重要的是,那些许许多多的军工项目,就是因为这么一块小小的钢板而不得不停滞,没有合适的钢材做反应堆压力壳,于是中国的原子弹只能再次转入理论研究;没有堪用的装甲钢,刚刚量产的59式只听将生产线停下来,直至60年代末才恢复正常。
而这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新式57mm高射炮,因为高性能合金钢的产量迟迟上不来,新式57mm高射炮研制配给只能排在优先装备之后,直到70年代中期,特种产材产量上来了,新式57mm高射炮才得以研制成功,只是这个时候所谓的新式57mm高射炮还没等服役便已经落后……
类似这种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导致好装备服役即落后的例子还有很多,以至于当年很多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在白发苍苍之际,都会说上这么一句颇为无奈的话:“若是当年咱们国家的特种钢能跟得上,我们能做得更好!”
柏毅不是个圣人,但却是个有良心的人,他看不得那些为国鞠躬尽瘁的军工专家们的悲叹,看不得他们垂垂老矣之际还留有无可弥补的悔恨,既然前世无法改变,如今重活一世还能坐视吗?
既然他知道金昌的镍,知道白云鄂博的稀土,知道60年代苏联对中国工业的腰斩,那为何不化匕首为屠刀,以苏联人的大出血,将中国军工急需的原来材料给浇灌出来?想法很大胆,做法很简单,操作很实际,如今却是要看已经上了钩的苏联人究竟能出多少几吨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