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回到古代开银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刘知州背靠了伍相公这座大山,而伍相公的千金、当朝皇后又刚好生出了官家的嫡长子,圣眷正浓,他才免于处罚。在这种情况下,刘知州怎么可能还减低上供给朝廷的钱财?应该是增加才对啊。他难道就不想挽回圣心,讨好官家?
如果非要找一个既能让刘知州讨好官家,增加上供给朝廷的财帛,又不需要那么多车船运送出川的可能,那么就只剩下一个了。
那就是刘知州预备上书官家,提高铜钱上缴比例。
原先川内的上缴比例是铜钱三成,铁钱七成,但铁钱既笨重不值价,又容易生锈难以保存。除了西北战区能用到一点外几乎没用。而铜钱却几乎是全国除川蜀外的硬通货。何况铜铁钱的国朝官价还是四比一,与黑市相差几倍,就是朝廷收了铁钱也大大的不划算。
十数年前,还是太宗临朝时,时任知州就曾经上书要求提高过铜钱上缴比例,大获圣心。难保如今这位刘知州不有样学样。
铁钱便宜却还占空间,十三、四个才当一个铜钱,若是提高铜钱上缴比重,那需要的车船自然就少了。
笑歌又大致计算了下提高多少铜钱比重可以节省多少车船,发现算下来提高一成铜钱所节省的车船与明年少定之数恰恰吻合。
这如何不令她兴奋?
川内铜钱本来就因为禁令已然稀缺,此时再上调铜钱比重,绝对会大幅推高铜铁钱的比价。怕是二十个铁钱兑换一个铜钱都不为过。而现在不过才十三四个铁钱兑换一个铜钱。
当然,这还只是一例孤证。不能据此就下注。
但很快笑歌又发现了第二件稀奇之事。
刘知州并非世家大族出身,能攀上伍相公这条线,全靠认了伍相公的儿女亲家资政殿大学士万修杰做所谓的“姑表兄弟”。而之所以有这一层关系,是因为他们是一榜进士,当初因着同年方才相交相好,后来刘知州又与万修杰叙了族谱,这才把八竿子扯不着的亲戚关系硬是连上了。所以刘知州没有多少家族势力相帮,这么多年来全靠自己才爬到知益州的位置上来。换句话说,刘知州的手头并不宽裕,背后没有雄厚财力支撑。他是贪了许多钱财,但送出去维护关系的更多,加之还要保持一府的奢侈开销,不疯狂敛财又能如何?
从往年的记录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
现在正是年节下,不仅是俸禄发放、朝廷赏赐最为集中的时刻,也是各家各府大把开支结账的时候。每年到这年关将至时知州府都难免向金杏楼之类的卖出大把铜钱。
但今年却丝毫没有动静。
这说明什么?
要不就是刘知州把钱用到川外去了,因着今年他官途不顺,需要更多的钱财额外上下打点送礼。而要不就是他知道自己要上奏提高铜钱上缴比例,这铜钱在年后必然大涨,所以舍不得现在卖出,大肆囤积。
笑歌需要查探的第二件事正在于此。
刘知州手头的钱到底去了哪里?
若是去了中京城,这种大额的铜钱流动,通常来说不会直接就大张旗鼓的自己找车船运走。而是通过柜坊汇兑出去。
这时代的柜坊已经初具现代银行的“雏形”。具备简单的存取功能,只是存钱不仅不给利息,还会一贯钱收三十文的“手续费”。至于“汇兑业务”,那也是从前朝起就有的,那时叫“飞钱”。譬如你在益州存入一贯钱,柜坊会给你一个凭证,上面有印鉴和一些隐秘的花押用以防伪。然后你手持这个凭证,就可以去中京城,或是别的什么城市取钱,只要那里有这家柜坊的分号就可以。
大老板义哥在益州城的铜铁钱黑市摸爬滚打二十余年,这钱与钱之间当然是相通的,与柜坊的联系亦不在少数。运用义哥的势力,秘密查探一下刘知州是否有向川外汇兑过大额铜钱自然不是难事。
而今日送过来的消息就正正是这查探的结果,并且还出乎笑歌意料的好。
阿诚不仅查出刘知州没有往外汇兑过大额钱财,而且还查到刘知州在“乾丰柜坊”存有大笔铜钱未动,更妙的是,他还向“乾丰柜坊”的对头“天德柜坊”临时拆借了一大笔铁钱。
他这一存一借本来做得很隐秘,还特意找了两家死对头。应该就是怕柜坊间同行交流,走漏了风声。
若不是笑歌于细微处发现了端倪,专门拜托义哥去查探,谁也想不到刘知州竟做了这样奇怪的一件事。
表面上看,不过是给度支司的红包较往年大了些,刘知州没有找金杏兑换铁钱这样不起眼的小事,但顺着这微弱的线索细细追查下来,背后却全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那就是铜钱即将大涨!
笑歌越想越兴奋,就像饥饿已久的鲨鱼终于闻到血腥的气息。
分析到现在,她起码有七成把握。她深深的知道这就是她等待良久的大机会,正如阿诚临走时所说的,他们一起来做一场大买卖!
笑歌深吸一口气,尽力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要更加冷静筹谋。
要做的事还很多。譬如还有哪些事情需要调查确认,期间如何吸筹,如何抛货,需要调动多少人手、资金……
而第一件事自然是去找大老板。
明日一早,她就去。
是刘知州背靠了伍相公这座大山,而伍相公的千金、当朝皇后又刚好生出了官家的嫡长子,圣眷正浓,他才免于处罚。在这种情况下,刘知州怎么可能还减低上供给朝廷的钱财?应该是增加才对啊。他难道就不想挽回圣心,讨好官家?
如果非要找一个既能让刘知州讨好官家,增加上供给朝廷的财帛,又不需要那么多车船运送出川的可能,那么就只剩下一个了。
那就是刘知州预备上书官家,提高铜钱上缴比例。
原先川内的上缴比例是铜钱三成,铁钱七成,但铁钱既笨重不值价,又容易生锈难以保存。除了西北战区能用到一点外几乎没用。而铜钱却几乎是全国除川蜀外的硬通货。何况铜铁钱的国朝官价还是四比一,与黑市相差几倍,就是朝廷收了铁钱也大大的不划算。
十数年前,还是太宗临朝时,时任知州就曾经上书要求提高过铜钱上缴比例,大获圣心。难保如今这位刘知州不有样学样。
铁钱便宜却还占空间,十三、四个才当一个铜钱,若是提高铜钱上缴比重,那需要的车船自然就少了。
笑歌又大致计算了下提高多少铜钱比重可以节省多少车船,发现算下来提高一成铜钱所节省的车船与明年少定之数恰恰吻合。
这如何不令她兴奋?
川内铜钱本来就因为禁令已然稀缺,此时再上调铜钱比重,绝对会大幅推高铜铁钱的比价。怕是二十个铁钱兑换一个铜钱都不为过。而现在不过才十三四个铁钱兑换一个铜钱。
当然,这还只是一例孤证。不能据此就下注。
但很快笑歌又发现了第二件稀奇之事。
刘知州并非世家大族出身,能攀上伍相公这条线,全靠认了伍相公的儿女亲家资政殿大学士万修杰做所谓的“姑表兄弟”。而之所以有这一层关系,是因为他们是一榜进士,当初因着同年方才相交相好,后来刘知州又与万修杰叙了族谱,这才把八竿子扯不着的亲戚关系硬是连上了。所以刘知州没有多少家族势力相帮,这么多年来全靠自己才爬到知益州的位置上来。换句话说,刘知州的手头并不宽裕,背后没有雄厚财力支撑。他是贪了许多钱财,但送出去维护关系的更多,加之还要保持一府的奢侈开销,不疯狂敛财又能如何?
从往年的记录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
现在正是年节下,不仅是俸禄发放、朝廷赏赐最为集中的时刻,也是各家各府大把开支结账的时候。每年到这年关将至时知州府都难免向金杏楼之类的卖出大把铜钱。
但今年却丝毫没有动静。
这说明什么?
要不就是刘知州把钱用到川外去了,因着今年他官途不顺,需要更多的钱财额外上下打点送礼。而要不就是他知道自己要上奏提高铜钱上缴比例,这铜钱在年后必然大涨,所以舍不得现在卖出,大肆囤积。
笑歌需要查探的第二件事正在于此。
刘知州手头的钱到底去了哪里?
若是去了中京城,这种大额的铜钱流动,通常来说不会直接就大张旗鼓的自己找车船运走。而是通过柜坊汇兑出去。
这时代的柜坊已经初具现代银行的“雏形”。具备简单的存取功能,只是存钱不仅不给利息,还会一贯钱收三十文的“手续费”。至于“汇兑业务”,那也是从前朝起就有的,那时叫“飞钱”。譬如你在益州存入一贯钱,柜坊会给你一个凭证,上面有印鉴和一些隐秘的花押用以防伪。然后你手持这个凭证,就可以去中京城,或是别的什么城市取钱,只要那里有这家柜坊的分号就可以。
大老板义哥在益州城的铜铁钱黑市摸爬滚打二十余年,这钱与钱之间当然是相通的,与柜坊的联系亦不在少数。运用义哥的势力,秘密查探一下刘知州是否有向川外汇兑过大额铜钱自然不是难事。
而今日送过来的消息就正正是这查探的结果,并且还出乎笑歌意料的好。
阿诚不仅查出刘知州没有往外汇兑过大额钱财,而且还查到刘知州在“乾丰柜坊”存有大笔铜钱未动,更妙的是,他还向“乾丰柜坊”的对头“天德柜坊”临时拆借了一大笔铁钱。
他这一存一借本来做得很隐秘,还特意找了两家死对头。应该就是怕柜坊间同行交流,走漏了风声。
若不是笑歌于细微处发现了端倪,专门拜托义哥去查探,谁也想不到刘知州竟做了这样奇怪的一件事。
表面上看,不过是给度支司的红包较往年大了些,刘知州没有找金杏兑换铁钱这样不起眼的小事,但顺着这微弱的线索细细追查下来,背后却全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那就是铜钱即将大涨!
笑歌越想越兴奋,就像饥饿已久的鲨鱼终于闻到血腥的气息。
分析到现在,她起码有七成把握。她深深的知道这就是她等待良久的大机会,正如阿诚临走时所说的,他们一起来做一场大买卖!
笑歌深吸一口气,尽力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要更加冷静筹谋。
要做的事还很多。譬如还有哪些事情需要调查确认,期间如何吸筹,如何抛货,需要调动多少人手、资金……
而第一件事自然是去找大老板。
明日一早,她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