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明末1615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万历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孙天泉领着船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崂山湾。
过了盐城海面后,西南风渐渐变弱,东北风渐起。导致风向变化莫测起来,为了控制航向,船员需要时刻注意风向,不时的调整风帆迎风面,来来回回的不得消停,都累的疲惫不堪,陈升看手下忙不过来,也参与了进去。风向减弱并不时变换,这样使得船速慢的很,一天走不了多远,可能每天只能走之前最快时三分一的路程。
另外就是过了长江后,北上的这段沿海,因为每年走的海船少,沿海能停靠补给的海湾很少。导致船员的生活水平一下子降了下来。幸运的一点就是到了北方海域后,比起南方来海面平静的很,浪小的多,天气晴朗,很少见到下雨。
当船员都累的半死,快要撑不下去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路上走了35天,大半的时间都花在了从盐城往北的这一段行程上。二十七日下午,船队终于在小管岛内海域抛锚休息,船员放下柴火船上岛打柴和取清水。
下锚后,陈升转到孙天泉的船上,见到孙天泉道:“三叔,怎么不直接靠岸找个码头,也好买些肉食,给弟兄们改善下伙食,这一路驶来,大家都累坏了。停靠在这个荒岛边上,什么也没有呀。“
孙天泉看着变得干练的陈升道:“升儿,以后要记住,俗话讲财不露白,小心使得万年船,什么时候都不能全漏了底。老家我也有四年没回来了,这边情形变得怎么样,我也不清楚。之前结交的人脉还在不在都不一定,我们这么多船,又带着这么多银两,人手反而不足。如果有人见财起意,起了坏心眼,怎么办?就算我们见事不好,开船走脱,那也没法招人了,这不是白来么?“
见陈升点头同意,孙天泉接着道:“先休息一晚,明天我和你一起只带一条小船,先上岸探探情况再说。如果能联系上之前关系,就先采买物资用船运过来,如果不能就想办法再找关系。这边的情形不能让岸上的人摸透了,就算是招人,也要分散了招,尽量不要太惹人注意,招到一批就运到这岛上来,人够了就走,尽量低调。”
陈升想了想还是孙天泉跑过两趟了,又是当代古人,比自己更了解岸上的情况,想的更周到。自己总是依照后世的思维想当然了,大明可不是法治社会,也不是信息发达的社会。鳌山卫的人就算杀了陈升等100多人,然后推到山贼,海匪的身上,没人会追究。
鳌山卫是明代开始的海防工程,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当初是为了抵御倭寇袭扰而修建的沿海军事重镇。鳌山卫城建成后,周为三里,围墙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二尺五,东西南北各有城门,护城河深为二丈五尺,宽二丈。后经两次扩建,到现在城池周长扩建为五里,外包以青砖,四门加城门楼,增铺所十余所。它集军、政、民于一身,可以说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其地位非常重要,品级也很高,卫指挥使为正三品职级。一般1卫有5600人,每卫下辖5个千户所,以1120人为1个千户所,;而鳌山卫有11个千户所,1万多军户。不过近些年,卫所军官与周围士绅豪强不停侵占军户土地,军户多沦为佃户奴仆。军户生活贫苦不堪,多有逃亡,到底还有多少人,可能连卫指挥使都不清楚。
休息了一晚,孙天泉和陈升各带手下,30来人坐着一条小船,没有去鳌山卫城,而是朝石人河方向隶属于鳌山卫一个千户所码头驶去。
路上孙天全跟陈升介绍道:“升儿,前面不远处有一处私港,是鳌山卫军官为走私私下建的,我们到那里停靠。这卫所的官都是世袭的,一般不会换人的,三叔之前都是靠林千户的关系招的人。“
跟陈升说完,孙天泉又对心腹手下石原道:“之前两次你都跟我来了,人也都跟着见过了。靠岸后,你领两个人带着礼物先去拜见林千户,大概说明下来意,条件还和之前一样。如果千户所换人了就回来,来回多注意打探下情况,多留意下周围是否有什么异常。“
原来之前孙天泉经人介绍认识了林千户,林千户牵线拜访了即墨知县。每次事前给林千户300两银子的打点费用,招够人后再给200两谢礼,即墨知县也拿这个价。如果不是带着陈升不能冒一点险,孙天泉会自己直接下船去拜见林千户的。现在只好先让石原去探探路,没什么事再让陈升上岸。
不久船驶入一个偏僻的海湾,停靠在一个年久失修的栈桥上。四周显得非常荒芜,长满了荒草与树丛,岸上一个人影也没有,这... -->>
万历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孙天泉领着船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崂山湾。
过了盐城海面后,西南风渐渐变弱,东北风渐起。导致风向变化莫测起来,为了控制航向,船员需要时刻注意风向,不时的调整风帆迎风面,来来回回的不得消停,都累的疲惫不堪,陈升看手下忙不过来,也参与了进去。风向减弱并不时变换,这样使得船速慢的很,一天走不了多远,可能每天只能走之前最快时三分一的路程。
另外就是过了长江后,北上的这段沿海,因为每年走的海船少,沿海能停靠补给的海湾很少。导致船员的生活水平一下子降了下来。幸运的一点就是到了北方海域后,比起南方来海面平静的很,浪小的多,天气晴朗,很少见到下雨。
当船员都累的半死,快要撑不下去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路上走了35天,大半的时间都花在了从盐城往北的这一段行程上。二十七日下午,船队终于在小管岛内海域抛锚休息,船员放下柴火船上岛打柴和取清水。
下锚后,陈升转到孙天泉的船上,见到孙天泉道:“三叔,怎么不直接靠岸找个码头,也好买些肉食,给弟兄们改善下伙食,这一路驶来,大家都累坏了。停靠在这个荒岛边上,什么也没有呀。“
孙天泉看着变得干练的陈升道:“升儿,以后要记住,俗话讲财不露白,小心使得万年船,什么时候都不能全漏了底。老家我也有四年没回来了,这边情形变得怎么样,我也不清楚。之前结交的人脉还在不在都不一定,我们这么多船,又带着这么多银两,人手反而不足。如果有人见财起意,起了坏心眼,怎么办?就算我们见事不好,开船走脱,那也没法招人了,这不是白来么?“
见陈升点头同意,孙天泉接着道:“先休息一晚,明天我和你一起只带一条小船,先上岸探探情况再说。如果能联系上之前关系,就先采买物资用船运过来,如果不能就想办法再找关系。这边的情形不能让岸上的人摸透了,就算是招人,也要分散了招,尽量不要太惹人注意,招到一批就运到这岛上来,人够了就走,尽量低调。”
陈升想了想还是孙天泉跑过两趟了,又是当代古人,比自己更了解岸上的情况,想的更周到。自己总是依照后世的思维想当然了,大明可不是法治社会,也不是信息发达的社会。鳌山卫的人就算杀了陈升等100多人,然后推到山贼,海匪的身上,没人会追究。
鳌山卫是明代开始的海防工程,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当初是为了抵御倭寇袭扰而修建的沿海军事重镇。鳌山卫城建成后,周为三里,围墙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二尺五,东西南北各有城门,护城河深为二丈五尺,宽二丈。后经两次扩建,到现在城池周长扩建为五里,外包以青砖,四门加城门楼,增铺所十余所。它集军、政、民于一身,可以说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其地位非常重要,品级也很高,卫指挥使为正三品职级。一般1卫有5600人,每卫下辖5个千户所,以1120人为1个千户所,;而鳌山卫有11个千户所,1万多军户。不过近些年,卫所军官与周围士绅豪强不停侵占军户土地,军户多沦为佃户奴仆。军户生活贫苦不堪,多有逃亡,到底还有多少人,可能连卫指挥使都不清楚。
休息了一晚,孙天泉和陈升各带手下,30来人坐着一条小船,没有去鳌山卫城,而是朝石人河方向隶属于鳌山卫一个千户所码头驶去。
路上孙天全跟陈升介绍道:“升儿,前面不远处有一处私港,是鳌山卫军官为走私私下建的,我们到那里停靠。这卫所的官都是世袭的,一般不会换人的,三叔之前都是靠林千户的关系招的人。“
跟陈升说完,孙天泉又对心腹手下石原道:“之前两次你都跟我来了,人也都跟着见过了。靠岸后,你领两个人带着礼物先去拜见林千户,大概说明下来意,条件还和之前一样。如果千户所换人了就回来,来回多注意打探下情况,多留意下周围是否有什么异常。“
原来之前孙天泉经人介绍认识了林千户,林千户牵线拜访了即墨知县。每次事前给林千户300两银子的打点费用,招够人后再给200两谢礼,即墨知县也拿这个价。如果不是带着陈升不能冒一点险,孙天泉会自己直接下船去拜见林千户的。现在只好先让石原去探探路,没什么事再让陈升上岸。
不久船驶入一个偏僻的海湾,停靠在一个年久失修的栈桥上。四周显得非常荒芜,长满了荒草与树丛,岸上一个人影也没有,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