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1627崛起南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虽然现在崖城官府在崖州大部分地区的影响力已经日渐式微,但执委会也并不打算近期就完全接管官府的职能,大明官府这层皮的存在对于穿越集团的发展还能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未来一段时期内不但要维持其存在,还要设法利用崖城官府来增加穿越集团在琼州岛上的影响力。
当然,执委会的这种策略也不乏试验性质,毕竟要如何在琼州岛上与大明官府共存,尚且没有相关的经验事例可以借鉴,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逐步架空地方官府的方式似乎可行性还比较强,这基本是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周边环境的稳定,让穿越集团得以快速地充实自身的实力。而这个架空的度也很重要,多了难免激起大明官员的仇视和反抗,发生不必要的冲突,而少了则会让执委会的政策在地区范围内无法得到贯彻执行,影响发展大计。
施耐德在崖州待了两天,基本敲定了土地归属权的大部分问题。章青等崖州官员虽然未必会对执委会的咄咄逼人感到心服口服,但处在当下的环境之中,他们最好的选择也只能是配合。
如今崖州上上下下都知道海汉人的辖区内生活太平,收入又高,而且不受官府的压榨,迁往胜利港地区生活的民众已经不再像最初的时候,只有一些破产无依的人,自从胜利港这边搞了周年庆之后,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有田有产的崖城居民试图到胜利港附近圈地置业的情况。
这个风潮的发起者真要说来,又得记在罗升东头上。第一批在胜利港置业的崖城权贵人物,基本都是由罗升东拉来的。当这些人去过胜利港,实地看过当地的生活环境之后,很快就打消了心中的疑虑——胜利港无论是生活环境、社会治安还是物资供给水平,都已经远远超过了崖城。
当然选择继续留在崖城生活的人也不在少数,毕竟胜利港出产的物资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崖城的输送,甚至定期还会有来自安南的船只送来一船一船的优质煤炭和稻米,一部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比起过去都有了明显的降低。但在他们享受这种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必须要面对本地可雇佣劳动力日渐减少所带来的种种不便。
随着三亚新城区的开发,穿越集团这边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仅仅是各种基建工程所需的劳动力,就达数千人之多。由于海汉人给的报酬高,务工期间还能管吃管住,来到新城开发区打工的大明民众越来越多,其中不少人在抵达胜利港接受了短期的洗脑式宣传之后,便决定了要加入归化民籍,以求得到更好的工作待遇。
当然民政部门也并没有把归化民籍贯与大明国民的身份分割对立起来处理,对普通民众的宣传口径依然是他们将继续保有大明国民的身份——只是管理他们的部门不再是大明的地方官府,而是海汉人组成的最高执委会。
普通民众对于在崖州究竟谁了说算这种事也并不会特别上心,他们所关心的内容基本都脱离不了衣食住行这类生存所需,只要海汉执委会能提供给他们更好的生活环境,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其实都不会在意今后自己的户籍是在崖城还是在胜利港。
在大陆方向,成功击退了多路流寇围攻,并且在战斗中击毙官府通缉多年的匪首廖大鼻,这样的战绩让李家庄在很短时间内就成为了整个广东民间的热门话题。有不少大户人家都托了各种关系找李家打听,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他们击退了数千流寇的围攻,李家也趁着这个势头,给刚刚开业不久的“金盾保安”作了一次极好的宣传活动。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匪首廖大鼻的尸首被送到广州官府之后,虽然认尸领赏都比较顺利,但却没能得到头面人物的嘉奖。不过想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李家之前就与广东官场一把手李逢节闹翻了脸,人家没主动找“福瑞丰”的麻烦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但出了李家庄的这桩事情之后,省内各地民间自行组织民团的风潮一下子就爆发了。但凡类似李家庄这样的宗族聚居村寨,都纷纷开始组织护庄护寨的地方武装,而这些自发性的组织毫无例外地将效仿的对象定为了战绩显赫的李家庄民团,纷纷派人到李家庄拜访,希望能够获得一些技术性的指导。
李家自然不敢把这个事全揽下来,而是主动找到驻广办的军代表商议。在经过了执委会的认同之后,驻广办决定以李家庄为模本,先在广州城周边地区帮助建立起一批使用海汉军事编制的民团组织。
为了便于操作,规避风险,有幸成为海汉军方扶助对象的这些地方的后台老板也必须与海汉有一定的贸易往来纪录才行,部分本身就具有“琼联发”股东身份的老板可以直接选派受训人员,到胜利港接受三个月至半年不等的军事培训。
虽说这些挑出来接受培训的人员要嘛是家族子弟,要嘛是忠心的下人,想要通过洗脑让这些彻底导向海汉的难度较大,但军方仍然决定接受这些学员。军方并不指望这些受训人员回去之后能把各种地方民团全都变成了海汉协从军,但至少能让他们在受训期间树立“海汉不可战胜”这样的概念,在今后海汉势力攻略大陆的时候,这些民间武装不至于跳出来变成海汉大军的绊脚石。
当然了,武器的出口也是军方这个大型培训计划的一部分,特别是火绳枪和小口径铸铁火炮这样的产品,非常适合民间武装使用,而购买方对弹药的依赖性也能让军方今后能够更好地管控这些大明境内的民间武装势力。
六月十七日,排水量达到500吨的“探险级”战船首船“探险号”在胜利港船厂码头下水,开始进入最后的舾装阶段。这艘三桅帆船的船体基本可以视作“探索级”战船的放大型号,同时也继续采用了中西结合的“海汉式风帆”。这艘长度达五十米的战船上将会装配共计十四门12磅舰炮,以及首尾各一门的18磅长身管炮。额定的船员共一百六十八人,其中作战人员一百二十人,船员、水手及其他船上工作人员四十八人。在完成舾装正式入列之后,“探险号”战船将在至少一年的时间内充当海汉民团海军部队的旗舰,直到下一艘排水量更大,作战功能更为齐全的新型号战船下水为止。
不过至少在年内,海军和造船厂都没有继续建造更大型的作战舰船计划。这一方面是因为战船的造价实在太高昂,“探险级”战船几乎已经是目前海军预算所能承担的极限了,没有更多的开发建造费用来完成下一步的改进。另一方也是因为海军自身的维持费用就相当高,按海军的计划,年内至少要完成两艘“探险级”和八艘“探索级”战船的入列,组成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作战舰队,这就意味着海军的编制至少要在千人以上,仅靠财政拨款要支撑这么一支规模的舰队难度相当大。
说到底其实就是没钱,跟陆军相比,海军没有太多外来的油水可以用来补贴军费。... -->>
虽然现在崖城官府在崖州大部分地区的影响力已经日渐式微,但执委会也并不打算近期就完全接管官府的职能,大明官府这层皮的存在对于穿越集团的发展还能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未来一段时期内不但要维持其存在,还要设法利用崖城官府来增加穿越集团在琼州岛上的影响力。
当然,执委会的这种策略也不乏试验性质,毕竟要如何在琼州岛上与大明官府共存,尚且没有相关的经验事例可以借鉴,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逐步架空地方官府的方式似乎可行性还比较强,这基本是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周边环境的稳定,让穿越集团得以快速地充实自身的实力。而这个架空的度也很重要,多了难免激起大明官员的仇视和反抗,发生不必要的冲突,而少了则会让执委会的政策在地区范围内无法得到贯彻执行,影响发展大计。
施耐德在崖州待了两天,基本敲定了土地归属权的大部分问题。章青等崖州官员虽然未必会对执委会的咄咄逼人感到心服口服,但处在当下的环境之中,他们最好的选择也只能是配合。
如今崖州上上下下都知道海汉人的辖区内生活太平,收入又高,而且不受官府的压榨,迁往胜利港地区生活的民众已经不再像最初的时候,只有一些破产无依的人,自从胜利港这边搞了周年庆之后,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有田有产的崖城居民试图到胜利港附近圈地置业的情况。
这个风潮的发起者真要说来,又得记在罗升东头上。第一批在胜利港置业的崖城权贵人物,基本都是由罗升东拉来的。当这些人去过胜利港,实地看过当地的生活环境之后,很快就打消了心中的疑虑——胜利港无论是生活环境、社会治安还是物资供给水平,都已经远远超过了崖城。
当然选择继续留在崖城生活的人也不在少数,毕竟胜利港出产的物资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崖城的输送,甚至定期还会有来自安南的船只送来一船一船的优质煤炭和稻米,一部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比起过去都有了明显的降低。但在他们享受这种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必须要面对本地可雇佣劳动力日渐减少所带来的种种不便。
随着三亚新城区的开发,穿越集团这边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仅仅是各种基建工程所需的劳动力,就达数千人之多。由于海汉人给的报酬高,务工期间还能管吃管住,来到新城开发区打工的大明民众越来越多,其中不少人在抵达胜利港接受了短期的洗脑式宣传之后,便决定了要加入归化民籍,以求得到更好的工作待遇。
当然民政部门也并没有把归化民籍贯与大明国民的身份分割对立起来处理,对普通民众的宣传口径依然是他们将继续保有大明国民的身份——只是管理他们的部门不再是大明的地方官府,而是海汉人组成的最高执委会。
普通民众对于在崖州究竟谁了说算这种事也并不会特别上心,他们所关心的内容基本都脱离不了衣食住行这类生存所需,只要海汉执委会能提供给他们更好的生活环境,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其实都不会在意今后自己的户籍是在崖城还是在胜利港。
在大陆方向,成功击退了多路流寇围攻,并且在战斗中击毙官府通缉多年的匪首廖大鼻,这样的战绩让李家庄在很短时间内就成为了整个广东民间的热门话题。有不少大户人家都托了各种关系找李家打听,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他们击退了数千流寇的围攻,李家也趁着这个势头,给刚刚开业不久的“金盾保安”作了一次极好的宣传活动。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匪首廖大鼻的尸首被送到广州官府之后,虽然认尸领赏都比较顺利,但却没能得到头面人物的嘉奖。不过想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李家之前就与广东官场一把手李逢节闹翻了脸,人家没主动找“福瑞丰”的麻烦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但出了李家庄的这桩事情之后,省内各地民间自行组织民团的风潮一下子就爆发了。但凡类似李家庄这样的宗族聚居村寨,都纷纷开始组织护庄护寨的地方武装,而这些自发性的组织毫无例外地将效仿的对象定为了战绩显赫的李家庄民团,纷纷派人到李家庄拜访,希望能够获得一些技术性的指导。
李家自然不敢把这个事全揽下来,而是主动找到驻广办的军代表商议。在经过了执委会的认同之后,驻广办决定以李家庄为模本,先在广州城周边地区帮助建立起一批使用海汉军事编制的民团组织。
为了便于操作,规避风险,有幸成为海汉军方扶助对象的这些地方的后台老板也必须与海汉有一定的贸易往来纪录才行,部分本身就具有“琼联发”股东身份的老板可以直接选派受训人员,到胜利港接受三个月至半年不等的军事培训。
虽说这些挑出来接受培训的人员要嘛是家族子弟,要嘛是忠心的下人,想要通过洗脑让这些彻底导向海汉的难度较大,但军方仍然决定接受这些学员。军方并不指望这些受训人员回去之后能把各种地方民团全都变成了海汉协从军,但至少能让他们在受训期间树立“海汉不可战胜”这样的概念,在今后海汉势力攻略大陆的时候,这些民间武装不至于跳出来变成海汉大军的绊脚石。
当然了,武器的出口也是军方这个大型培训计划的一部分,特别是火绳枪和小口径铸铁火炮这样的产品,非常适合民间武装使用,而购买方对弹药的依赖性也能让军方今后能够更好地管控这些大明境内的民间武装势力。
六月十七日,排水量达到500吨的“探险级”战船首船“探险号”在胜利港船厂码头下水,开始进入最后的舾装阶段。这艘三桅帆船的船体基本可以视作“探索级”战船的放大型号,同时也继续采用了中西结合的“海汉式风帆”。这艘长度达五十米的战船上将会装配共计十四门12磅舰炮,以及首尾各一门的18磅长身管炮。额定的船员共一百六十八人,其中作战人员一百二十人,船员、水手及其他船上工作人员四十八人。在完成舾装正式入列之后,“探险号”战船将在至少一年的时间内充当海汉民团海军部队的旗舰,直到下一艘排水量更大,作战功能更为齐全的新型号战船下水为止。
不过至少在年内,海军和造船厂都没有继续建造更大型的作战舰船计划。这一方面是因为战船的造价实在太高昂,“探险级”战船几乎已经是目前海军预算所能承担的极限了,没有更多的开发建造费用来完成下一步的改进。另一方也是因为海军自身的维持费用就相当高,按海军的计划,年内至少要完成两艘“探险级”和八艘“探索级”战船的入列,组成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作战舰队,这就意味着海军的编制至少要在千人以上,仅靠财政拨款要支撑这么一支规模的舰队难度相当大。
说到底其实就是没钱,跟陆军相比,海军没有太多外来的油水可以用来补贴军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