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极品小郡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连续几日,韩健都在为关中叛乱的事忙碌,关中叛军虽然退守一隅,但有兵马和粮草甚至是地方百姓的拥护,一时三刻无法彻底清剿。便在此时,从南方的来信到了他手上,是司马藉写来的,当韩健看过信上的内容,便觉得事情不妙。
朱同敬死而未僵,在其逃离到江赣一代后,迅速招募了人马并且有临江王旧部的支持。司马藉的意思是,为了不令南齐内部陷入动乱中,已经展开与朱同敬的和解,同意在朱同敬不临朝的情况下,将朱同敬敕封为下一任的临江王,坐拥江赣地区。
这对魏朝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因为,这将意味南朝权力争锋尚未停止,那南朝还将继续内乱,对江北的休养生息有利。但坏事是留下朱同敬这个隐患,朱同敬的野心明显要强于惠王萧翎,若他将来重新执掌南朝国政,对北方的威胁将会更大。
等韩健把司马藉信中的内容呈报给杨瑞,杨瑞则显得漠不关心。杨瑞这几天都让杨曦陪她去会见大臣,说是要锻炼杨曦的从政能力,但每次杨曦坐在一边好像个死人,连个旁听者都算不上,杨瑞更不会去问他的意见。本来杨瑞是要韩健来培养他这个弟弟的,韩健不上心,她也不勉强,只是象征性让杨曦出席了几次烨安阁≠v的会议,到后面杨曦也不怎么出来,还是继续躲在他的宫殿里当个缩头乌龟。
眼看到了年底。洛阳一切都平稳下来,关中的叛乱却是悬而未决,韩崔氏几次派遣兵马征讨残余的西王府叛军都是无功而返,眼看要过冬,加上军中粮草紧张,战事也只能拖到来年。而北方形势也趋于缓和。在林恪奉命往北方后,通过其斡旋基本解决了地方上军中抢劫之事,而渤海国移民的乱子却未好转。杨瑞几次督促林恪将事情办成,但毕竟林恪只是一介文臣,于地方军政之事插手不上。对此杨瑞也是鞭长莫及。
东王府里却也还安稳,随着韩健留在洛阳城里的时间变多。东王府里也有了一些变化。一者是林小夙怀孕已经有四五个月,行动多有不便,军中后勤补给之事她已经完全放手交给了宋素卿。而府中另一名女眷,也是正妃之一的顾欣儿也怀孕在身,眼看东王府里要添丁,府里也是喜气洋洋,韩健的几个姨娘对此很关心。女人终究是要过一定的年岁,她们反而对于东王府的添嗣问题更关心。
洛阳城里的平静,一直持续到十二月月中。到此时。京城中一切安稳,好像谁都不记得这两年中所发生的战乱。但也就在北方一片升平之时,韩健得到消息,说是关中叛军在秘密联络鲜卑人,准备引鲜卑人南下关中。
消息最开始是从李云那里得来的,韩健将信将疑,毕竟整个东王府的情报体系对此毫无所查。本身鲜卑人是游牧民族,在长时间草原上的生活后。他们的习惯是冬天躲在帐篷里,等来年开春以后再行劫掠。如今正是寒冬。就算关中西王府的叛军有意想借用鲜卑人的力量,但鲜卑人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性。
但后来韩健逐渐得到的情况看,消息是属实的。鲜卑人也的确有趁着冬季南下的打算,若真是如此的话,那将意味着来年一整年都要面对鲜卑人的滋扰和入侵,鲜卑人的骑兵来无影去无风。之前鲜卑人南下之所以会被打退,是因整个北方已经被鲜卑人劫掠一空,鲜卑人动了攻下城池而长治北方关南之地的打算。但因林詹所部的骁勇和苏廷夏所部的蛮力,还有地方百姓的反抗激烈,才令鲜卑人感觉到还是抢劫才是他们的作风。之后鲜卑人北撤后,鲜卑人已有一年多未再南下。
韩健将消息先发给了关中的韩崔氏和韩昭氏,让她们小心防备。虽说东王府在关中布置了兵马,但若鲜卑人突然南下,以关中人马的数量还是难以抗衡,韩健怕就怕鲜卑人不走北关一线,若是从河套地区绕道南下的话,鲜卑人会以西凉旧地和关中作为主要进攻之地,阳关就成为防守中的重中之重。西凉旧地本身是靠地形的险要来镇守,在此时也算不上是什么中原繁华之地,朝廷的兵马在西凉一地驻扎很艰苦,加上西凉旧地没有什么大的城堡和要塞,若鲜卑人取道西凉旧地,西凉旧地则基本是不战自溃。
……
……
腊月十九,皇宫烨安阁内,杨瑞端坐在书桌之后,她旁边椅子上坐着的,一侧是韩健,另一侧则是仍旧为太子的杨曦。
在烨安阁内,此时聚集了诸多的武将和谋臣,这些人都是朝廷体系的武将,也有一些兵部大臣。眼下正在商讨的,也正是鲜卑人南下入侵的议题。
本来这种会议韩健是不会来的,纸上谈兵也没多少意思,这些朝廷的武将本来就没有实权,最多是负责一些战略上的研讨,最后还不定会被接纳。但杨瑞却执意让韩健来,同时连胆小怕事的杨曦也一同叫来。韩健在一边一坐便是一个多时辰,也是听了一个时辰而未出口。
这些武将和谋臣商讨的倒是好像有理有据,基本为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鲜卑人不敢趁着冬天时候南下,因鲜卑人后勤粮草供给困难,再者是草原上的“蛮夷”不会适应关中的气候。第二个观点,则恰恰相反,说是鲜卑人会趁着冬天南下,但只要是朝廷和东王府调度有方的话,可以将鲜卑人阻挡在魏朝国土以外,只是要调动兵马的数量比预期要高一些,而且要征调大批的粮草物资。
对此韩健则不置可否,其实杨瑞也看出来,韩健对于这些武将和谋臣的话根本听不进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算韩健现在能容忍朝廷的存在,也不会重用眼前这些武将和谋臣,那这些人的想法和做法就无法得到韩健的赞同。
杨瑞话也很少。只是会顺着意思问上几句,讨论之事基本由这些人自己来完成。到后面两派人反倒是自己吵了起来,都觉得各自的意见有理。
“好了!”见争吵不休,杨瑞尤其气恼一声喝,烨安阁内才重新安静下来。
杨瑞看了畏畏缩缩的杨曦一眼,再看... -->>
连续几日,韩健都在为关中叛乱的事忙碌,关中叛军虽然退守一隅,但有兵马和粮草甚至是地方百姓的拥护,一时三刻无法彻底清剿。便在此时,从南方的来信到了他手上,是司马藉写来的,当韩健看过信上的内容,便觉得事情不妙。
朱同敬死而未僵,在其逃离到江赣一代后,迅速招募了人马并且有临江王旧部的支持。司马藉的意思是,为了不令南齐内部陷入动乱中,已经展开与朱同敬的和解,同意在朱同敬不临朝的情况下,将朱同敬敕封为下一任的临江王,坐拥江赣地区。
这对魏朝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因为,这将意味南朝权力争锋尚未停止,那南朝还将继续内乱,对江北的休养生息有利。但坏事是留下朱同敬这个隐患,朱同敬的野心明显要强于惠王萧翎,若他将来重新执掌南朝国政,对北方的威胁将会更大。
等韩健把司马藉信中的内容呈报给杨瑞,杨瑞则显得漠不关心。杨瑞这几天都让杨曦陪她去会见大臣,说是要锻炼杨曦的从政能力,但每次杨曦坐在一边好像个死人,连个旁听者都算不上,杨瑞更不会去问他的意见。本来杨瑞是要韩健来培养他这个弟弟的,韩健不上心,她也不勉强,只是象征性让杨曦出席了几次烨安阁≠v的会议,到后面杨曦也不怎么出来,还是继续躲在他的宫殿里当个缩头乌龟。
眼看到了年底。洛阳一切都平稳下来,关中的叛乱却是悬而未决,韩崔氏几次派遣兵马征讨残余的西王府叛军都是无功而返,眼看要过冬,加上军中粮草紧张,战事也只能拖到来年。而北方形势也趋于缓和。在林恪奉命往北方后,通过其斡旋基本解决了地方上军中抢劫之事,而渤海国移民的乱子却未好转。杨瑞几次督促林恪将事情办成,但毕竟林恪只是一介文臣,于地方军政之事插手不上。对此杨瑞也是鞭长莫及。
东王府里却也还安稳,随着韩健留在洛阳城里的时间变多。东王府里也有了一些变化。一者是林小夙怀孕已经有四五个月,行动多有不便,军中后勤补给之事她已经完全放手交给了宋素卿。而府中另一名女眷,也是正妃之一的顾欣儿也怀孕在身,眼看东王府里要添丁,府里也是喜气洋洋,韩健的几个姨娘对此很关心。女人终究是要过一定的年岁,她们反而对于东王府的添嗣问题更关心。
洛阳城里的平静,一直持续到十二月月中。到此时。京城中一切安稳,好像谁都不记得这两年中所发生的战乱。但也就在北方一片升平之时,韩健得到消息,说是关中叛军在秘密联络鲜卑人,准备引鲜卑人南下关中。
消息最开始是从李云那里得来的,韩健将信将疑,毕竟整个东王府的情报体系对此毫无所查。本身鲜卑人是游牧民族,在长时间草原上的生活后。他们的习惯是冬天躲在帐篷里,等来年开春以后再行劫掠。如今正是寒冬。就算关中西王府的叛军有意想借用鲜卑人的力量,但鲜卑人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性。
但后来韩健逐渐得到的情况看,消息是属实的。鲜卑人也的确有趁着冬季南下的打算,若真是如此的话,那将意味着来年一整年都要面对鲜卑人的滋扰和入侵,鲜卑人的骑兵来无影去无风。之前鲜卑人南下之所以会被打退,是因整个北方已经被鲜卑人劫掠一空,鲜卑人动了攻下城池而长治北方关南之地的打算。但因林詹所部的骁勇和苏廷夏所部的蛮力,还有地方百姓的反抗激烈,才令鲜卑人感觉到还是抢劫才是他们的作风。之后鲜卑人北撤后,鲜卑人已有一年多未再南下。
韩健将消息先发给了关中的韩崔氏和韩昭氏,让她们小心防备。虽说东王府在关中布置了兵马,但若鲜卑人突然南下,以关中人马的数量还是难以抗衡,韩健怕就怕鲜卑人不走北关一线,若是从河套地区绕道南下的话,鲜卑人会以西凉旧地和关中作为主要进攻之地,阳关就成为防守中的重中之重。西凉旧地本身是靠地形的险要来镇守,在此时也算不上是什么中原繁华之地,朝廷的兵马在西凉一地驻扎很艰苦,加上西凉旧地没有什么大的城堡和要塞,若鲜卑人取道西凉旧地,西凉旧地则基本是不战自溃。
……
……
腊月十九,皇宫烨安阁内,杨瑞端坐在书桌之后,她旁边椅子上坐着的,一侧是韩健,另一侧则是仍旧为太子的杨曦。
在烨安阁内,此时聚集了诸多的武将和谋臣,这些人都是朝廷体系的武将,也有一些兵部大臣。眼下正在商讨的,也正是鲜卑人南下入侵的议题。
本来这种会议韩健是不会来的,纸上谈兵也没多少意思,这些朝廷的武将本来就没有实权,最多是负责一些战略上的研讨,最后还不定会被接纳。但杨瑞却执意让韩健来,同时连胆小怕事的杨曦也一同叫来。韩健在一边一坐便是一个多时辰,也是听了一个时辰而未出口。
这些武将和谋臣商讨的倒是好像有理有据,基本为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鲜卑人不敢趁着冬天时候南下,因鲜卑人后勤粮草供给困难,再者是草原上的“蛮夷”不会适应关中的气候。第二个观点,则恰恰相反,说是鲜卑人会趁着冬天南下,但只要是朝廷和东王府调度有方的话,可以将鲜卑人阻挡在魏朝国土以外,只是要调动兵马的数量比预期要高一些,而且要征调大批的粮草物资。
对此韩健则不置可否,其实杨瑞也看出来,韩健对于这些武将和谋臣的话根本听不进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算韩健现在能容忍朝廷的存在,也不会重用眼前这些武将和谋臣,那这些人的想法和做法就无法得到韩健的赞同。
杨瑞话也很少。只是会顺着意思问上几句,讨论之事基本由这些人自己来完成。到后面两派人反倒是自己吵了起来,都觉得各自的意见有理。
“好了!”见争吵不休,杨瑞尤其气恼一声喝,烨安阁内才重新安静下来。
杨瑞看了畏畏缩缩的杨曦一眼,再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