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大汉龙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荀正被杀,初战失利,次战扳回一城的纪灵突然畏缩不前,莫说是关羽看不懂,连帐下大将们也都不明白纪灵打着什么打算,很多人都以为是因为丹阳之战时徐州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因为反思了乔蕤被俘的教训,所以纪灵才没有乘胜追击。
而还有一种声音是纪灵从一开始就不看好进攻徐州,不管是上次丹阳之战还是今次,所以交战之初他才会说只需派几千人要盯紧徐州,在他发兵时再遣大军,抵御刘澜入侵就好了,这样他们是被迫防御,占据大义,能够最大的调动士兵士气与积极性,而在徐州尚未出兵时率发兵,看似是先发制人,但更像是在侵犯他州,尤其是在上一次丹阳之战失利不到数月后,不但士兵会有厌战情绪,还会让主公背上穷兵黩武的名声,殊为不智。
可是纪灵的说法并没有被袁术采纳,甚至为了坚定战前出兵信念,他亲点反对的大将纪灵为先锋,后者就算有避战的想法也无法推辞,更躲避不掉,只能代兵向梧县出征。
可这些都是谣传,其实反对的只有袁耀一人,但袁术长子的反对声音却并不能改变袁术出兵的决定,甚至父子差点反目,最后被袁术赶出了议事厅,被关了起来。
袁术今年只有四十岁,膝下子女单薄,原本重点培养的长子失了宠,这牵扯到了许多人的神经,纷纷出面为他说情,最后袁术妥协了,可袁耀这次出兵也没他什么事了,很多人都明白,这次如果胜了,那么袁耀的地位彻底不保,如果败了……
所有人都明白一旦再败结局会是个什么样子,所以说这一仗对纪灵很别扭,不能大胜,也不能大败,最好是相持的局面,叫袁术明白袁耀的建议是对的才是他的小算盘,当然他这样做的风险比较大,尤其帐下很多人都在盼着早日攻入徐州呢。
那里可不仅仅是战功吸引着他们,还有无数的战利品在等待着他们,所有人都明白先到先得的道理,如果等张勋来了,那他们能获得的财富势必要少上很多,是吃肉还是只能喝汤,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选择前者,是以营中才会在一日之间冒出各种传言,矛头直指纪灵。
这也难怪,寿春内部本就以张勋与纪灵二人为首,二人虽合,可下面的人却想出的并不融洽,出现闲言碎语一点也不奇怪,这也的事早在讨董时就发生过,所以纪灵一点也不陌生,但他只是去控制流言传播,并没有去找幕后黑手,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就算找到了又能如何,杀了他就是彻底与张勋撕破脸,不杀看押起来,最后张勋会来替他们求情,又得放了他们。没办法,这情况不仅是张勋,他纪灵也干,所以下面虽然不合,可平日里却关系还挺和睦,最少不想世上那些武人,看不惯就看不惯,不像二人这么虚与委蛇。
对于纪灵,关羽命令斥候时刻监视着袁军的动向,不敢有所丝毫怠慢,毕竟现在敌我双方的实力相差太过悬殊,他这一万人的骑兵,虽然都是军中最精锐的士兵,可在纪灵大军面前,毫无胜算。
而且第二战虽然并没有付出太大的伤亡,但主动进攻受挫在关羽看来无疑是一场失利,这彻底打消了关羽与纪灵主力决战的念想,确实不敢冒险,一旦进攻纪灵失败,那可就不是如何向主公交代的问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无疑是耐心寻找战机,只要纪灵敢动,这么大规模的行军肯定会有疏漏,可偏偏,纪灵扎下了大营,十万大军龟缩在营盘,让他只能干瞪眼,连一点反制的措施都无法施展。
这就使得关羽要么就耐着性子等刘澜,要么就像办法或者冒个险,主动去寻找战机,对于前一选项,坐以待毙,并不是关羽的做事风格,再说也太过被动了,而后移选项,这就考验将领的能力了,如何创造并抓住机会,对他极为考验。
就在这样的等待下,一连三日,关羽都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好在,午时十分,刘澜率领十万徐走进与关羽汇合了。
龙骑军没有设立营盘,两人骑马相见,听着关羽的回报整个人陷入沉思,这场战役,确实诡异,纪灵的按兵不动,难道是暗示着袁术并不愿打这一仗?
与袁术打过几次交到的刘澜心中如是想,若非如此,以袁术的性格,早就横冲直撞杀来了,哪会这么小心翼翼?
可是从在寿春的探子口中得到的线报来分析,袁术对这一仗势在必得,没有可能只是虚张声势,可是他却面对敌军而不攻,这确实值得考虑。
可要考虑,那么问题相继的也就多了,毕竟在不知道敌方到底什么打算的时候,任何的可能都必须要防备。
首先刘澜考虑的是地形的原因,在平原中,步兵并不太愿意主动与骑兵交锋,除非是防守,这也是为何骑兵会有结阵不战的说法,而若步兵主动进攻,那么骑兵就更有优势,所以纪灵按兵不动与对面是骑兵也有可能,他在等着关羽主动进攻,这也就会大大弱化地形因素,使得部队再次可以设陷阱,将徐州骑兵包围,这也的考虑不是没有可能,毕竟首战失败后的第二战让纪灵尝到了甜头,故技重施的可能更大。
但然初次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关羽的说法等待张勋,因为纪灵并没有太强的控制内对内部加以限制,如果张勋到了,两家一合计,力往一处事,那时再与徐州交战胜算更大些,不然内部勾心斗角实力大打折扣,且一旦主动与徐州军交锋,那只有一种可能,遭遇打击,毕竟矛盾的事情往往在防御时才能心往一起使,在进攻期间,才会因各自利益被不断放大,最后甚至可能彻底使得内部分裂。
其实刘澜就目前的局面来说... -->>
荀正被杀,初战失利,次战扳回一城的纪灵突然畏缩不前,莫说是关羽看不懂,连帐下大将们也都不明白纪灵打着什么打算,很多人都以为是因为丹阳之战时徐州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因为反思了乔蕤被俘的教训,所以纪灵才没有乘胜追击。
而还有一种声音是纪灵从一开始就不看好进攻徐州,不管是上次丹阳之战还是今次,所以交战之初他才会说只需派几千人要盯紧徐州,在他发兵时再遣大军,抵御刘澜入侵就好了,这样他们是被迫防御,占据大义,能够最大的调动士兵士气与积极性,而在徐州尚未出兵时率发兵,看似是先发制人,但更像是在侵犯他州,尤其是在上一次丹阳之战失利不到数月后,不但士兵会有厌战情绪,还会让主公背上穷兵黩武的名声,殊为不智。
可是纪灵的说法并没有被袁术采纳,甚至为了坚定战前出兵信念,他亲点反对的大将纪灵为先锋,后者就算有避战的想法也无法推辞,更躲避不掉,只能代兵向梧县出征。
可这些都是谣传,其实反对的只有袁耀一人,但袁术长子的反对声音却并不能改变袁术出兵的决定,甚至父子差点反目,最后被袁术赶出了议事厅,被关了起来。
袁术今年只有四十岁,膝下子女单薄,原本重点培养的长子失了宠,这牵扯到了许多人的神经,纷纷出面为他说情,最后袁术妥协了,可袁耀这次出兵也没他什么事了,很多人都明白,这次如果胜了,那么袁耀的地位彻底不保,如果败了……
所有人都明白一旦再败结局会是个什么样子,所以说这一仗对纪灵很别扭,不能大胜,也不能大败,最好是相持的局面,叫袁术明白袁耀的建议是对的才是他的小算盘,当然他这样做的风险比较大,尤其帐下很多人都在盼着早日攻入徐州呢。
那里可不仅仅是战功吸引着他们,还有无数的战利品在等待着他们,所有人都明白先到先得的道理,如果等张勋来了,那他们能获得的财富势必要少上很多,是吃肉还是只能喝汤,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选择前者,是以营中才会在一日之间冒出各种传言,矛头直指纪灵。
这也难怪,寿春内部本就以张勋与纪灵二人为首,二人虽合,可下面的人却想出的并不融洽,出现闲言碎语一点也不奇怪,这也的事早在讨董时就发生过,所以纪灵一点也不陌生,但他只是去控制流言传播,并没有去找幕后黑手,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就算找到了又能如何,杀了他就是彻底与张勋撕破脸,不杀看押起来,最后张勋会来替他们求情,又得放了他们。没办法,这情况不仅是张勋,他纪灵也干,所以下面虽然不合,可平日里却关系还挺和睦,最少不想世上那些武人,看不惯就看不惯,不像二人这么虚与委蛇。
对于纪灵,关羽命令斥候时刻监视着袁军的动向,不敢有所丝毫怠慢,毕竟现在敌我双方的实力相差太过悬殊,他这一万人的骑兵,虽然都是军中最精锐的士兵,可在纪灵大军面前,毫无胜算。
而且第二战虽然并没有付出太大的伤亡,但主动进攻受挫在关羽看来无疑是一场失利,这彻底打消了关羽与纪灵主力决战的念想,确实不敢冒险,一旦进攻纪灵失败,那可就不是如何向主公交代的问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无疑是耐心寻找战机,只要纪灵敢动,这么大规模的行军肯定会有疏漏,可偏偏,纪灵扎下了大营,十万大军龟缩在营盘,让他只能干瞪眼,连一点反制的措施都无法施展。
这就使得关羽要么就耐着性子等刘澜,要么就像办法或者冒个险,主动去寻找战机,对于前一选项,坐以待毙,并不是关羽的做事风格,再说也太过被动了,而后移选项,这就考验将领的能力了,如何创造并抓住机会,对他极为考验。
就在这样的等待下,一连三日,关羽都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好在,午时十分,刘澜率领十万徐走进与关羽汇合了。
龙骑军没有设立营盘,两人骑马相见,听着关羽的回报整个人陷入沉思,这场战役,确实诡异,纪灵的按兵不动,难道是暗示着袁术并不愿打这一仗?
与袁术打过几次交到的刘澜心中如是想,若非如此,以袁术的性格,早就横冲直撞杀来了,哪会这么小心翼翼?
可是从在寿春的探子口中得到的线报来分析,袁术对这一仗势在必得,没有可能只是虚张声势,可是他却面对敌军而不攻,这确实值得考虑。
可要考虑,那么问题相继的也就多了,毕竟在不知道敌方到底什么打算的时候,任何的可能都必须要防备。
首先刘澜考虑的是地形的原因,在平原中,步兵并不太愿意主动与骑兵交锋,除非是防守,这也是为何骑兵会有结阵不战的说法,而若步兵主动进攻,那么骑兵就更有优势,所以纪灵按兵不动与对面是骑兵也有可能,他在等着关羽主动进攻,这也就会大大弱化地形因素,使得部队再次可以设陷阱,将徐州骑兵包围,这也的考虑不是没有可能,毕竟首战失败后的第二战让纪灵尝到了甜头,故技重施的可能更大。
但然初次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关羽的说法等待张勋,因为纪灵并没有太强的控制内对内部加以限制,如果张勋到了,两家一合计,力往一处事,那时再与徐州交战胜算更大些,不然内部勾心斗角实力大打折扣,且一旦主动与徐州军交锋,那只有一种可能,遭遇打击,毕竟矛盾的事情往往在防御时才能心往一起使,在进攻期间,才会因各自利益被不断放大,最后甚至可能彻底使得内部分裂。
其实刘澜就目前的局面来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