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配合默契(一更) (1/2)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执宰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总兵大人!”率领明定号船队的自然是苏州镇海卫卫指挥使罗海,领着船队的一干将领前去拜见了抵达港口的李云天。
罗海已经听了明军在三江府的两场大捷,这使得他对李云天是愈加得敬佩,很显然这两场胜仗是李云天指挥的,交趾的那些明军将领们早就被叛军给打懵了,看来李云天并非浪得虚名,确实有着卓越的军事才华。
由于明定号船队的运输能力有限,每次最多只能运送六七千名百姓,而按照行程来算的话,从苏州太仓港启程的大明水师要在一个多月后才能抵达清化港,因此清化城的军民们不得不逐批离开。
按照李云天的命令,队伍中的老人和妇女儿童先走,其余的人在清化港就地扎营,按照次序依次离开,军队负责压阵,最后登船。
为了能保证聚集在清化港的军民们能过得安心,李云天特意用明定号从新安府调来了粮食,彻底解决了大家的吃饭问题,极大地安抚了百姓们的情绪。
至此,清化府出现了交趾战场上的一大怪异现象:十几万明军军民围聚在清化港,而清化城里的叛军则视若无睹,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军民相继乘船离开。
清化城明军军民的这次撤退后来被史学家们称为“清化大撤退”,成功撤离了清化府的这十几万军民日后成为了重建交趾的一支重要力量,对稳定和发展交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被后世之人交口称赞。
与此同时,清化大撤退也成为了后人怀疑李云天与黎利在交趾战场上有秘密协议的重要佐证,但由于不是直接证据,故而无法证明叛军不追击与李云天有关,或许叛军是贪图清化城里的安逸生活而不想再与明军死战。
根据清化府史料的记载,叛军将领进城后立刻瓜分了那些逃走的大户人家房产和商铺,这也从侧面表明了叛军已无追击明军军民的心思。
李云天一直在新安府待了一个多月才离开,由于清化城出来的军民不愿意再跋涉去宣化府和太原府等地,因此纷纷留在了新安府。
虽然一下子多出来了十几万人,但新安府府衙并没有慌乱,而是有条不紊地将那些清化城军民在新安府境内妥善安置。
这并非是新安府府衙办事效率高,只是新安府府衙在执行李云天的安置方案而已,在来交趾之前李云天就已经考虑到了清化城军民撤退后的去处,故而将新安府作为了重要的安置。
宣化府和太原府等地虽也是李云天的备用安置,但自古以来百姓们就不喜欢背井离乡,故而李云天就将精力放在了新安府上。
新安府此时已经从广西调来了大量的粮食、农具和生活用品,足以确保清化城军民的衣食起居,因此百姓们情绪稳定,秩序井然。
随着黎戈率军进入清化城,黎利暗中给谅江城叛军守将下令,让他将主力部队调往交州城,以防明军突袭,并且派来了一名心腹将领接替其在谅江城的防务。
谅江城叛军守将自然不清楚这是黎利调虎离山的计策,因此率领着谅江城的叛军主力驰援交州城。
就在谅江城叛军主力走后的第二天,新安府和谅山府的明军集结了一万兵力,回合后向谅江城进发。
谅江城里此时有七千多名叛军,按理他们凭借着谅江城的城防完全可以固守待援,可是新任谅江城叛军守将却下令弃城而逃,带上忠于叛军的军民离开谅江城前往交州府。
这使得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谅江城,原本有明军将领主动求战,想要追击逃走的叛军军民,但是却被领军的明军主将拒绝,让他们前去收复谅江府下属的各州县。
因此,在李云天和黎利的默契配合下,谅江城的叛军军民顺利进入交州府境内,这意味着两人的合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自从宣德帝下令王通率军来交趾平叛以来,这还是明军第一次夺回一个府的治所,使得新安府、谅山府、建昌府、太原府、宣化府和三江府等明军控制地区的军民大受鼓舞,士气大涨。
与此同时,从苏州赶来的大明水师抵达了云屯港,一共有大大的船只近百艘,密密麻麻地停泊在云屯港港口处,吸引了众多百姓前去看热闹,群情兴奋,士气随之高涨。
在李云天的推波助澜下,骁武军已经乘坐海船赶来新安府并且参与了攻打谅江城的消息不胫而走,既鼓舞振奋了明军军民,也使得叛军大吃了一惊,万万没有想到大明竟然会调水师来运兵。
由于大明水师的任务是运送停留在清化港的明军军民,故而... -->>
“总兵大人!”率领明定号船队的自然是苏州镇海卫卫指挥使罗海,领着船队的一干将领前去拜见了抵达港口的李云天。
罗海已经听了明军在三江府的两场大捷,这使得他对李云天是愈加得敬佩,很显然这两场胜仗是李云天指挥的,交趾的那些明军将领们早就被叛军给打懵了,看来李云天并非浪得虚名,确实有着卓越的军事才华。
由于明定号船队的运输能力有限,每次最多只能运送六七千名百姓,而按照行程来算的话,从苏州太仓港启程的大明水师要在一个多月后才能抵达清化港,因此清化城的军民们不得不逐批离开。
按照李云天的命令,队伍中的老人和妇女儿童先走,其余的人在清化港就地扎营,按照次序依次离开,军队负责压阵,最后登船。
为了能保证聚集在清化港的军民们能过得安心,李云天特意用明定号从新安府调来了粮食,彻底解决了大家的吃饭问题,极大地安抚了百姓们的情绪。
至此,清化府出现了交趾战场上的一大怪异现象:十几万明军军民围聚在清化港,而清化城里的叛军则视若无睹,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军民相继乘船离开。
清化城明军军民的这次撤退后来被史学家们称为“清化大撤退”,成功撤离了清化府的这十几万军民日后成为了重建交趾的一支重要力量,对稳定和发展交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被后世之人交口称赞。
与此同时,清化大撤退也成为了后人怀疑李云天与黎利在交趾战场上有秘密协议的重要佐证,但由于不是直接证据,故而无法证明叛军不追击与李云天有关,或许叛军是贪图清化城里的安逸生活而不想再与明军死战。
根据清化府史料的记载,叛军将领进城后立刻瓜分了那些逃走的大户人家房产和商铺,这也从侧面表明了叛军已无追击明军军民的心思。
李云天一直在新安府待了一个多月才离开,由于清化城出来的军民不愿意再跋涉去宣化府和太原府等地,因此纷纷留在了新安府。
虽然一下子多出来了十几万人,但新安府府衙并没有慌乱,而是有条不紊地将那些清化城军民在新安府境内妥善安置。
这并非是新安府府衙办事效率高,只是新安府府衙在执行李云天的安置方案而已,在来交趾之前李云天就已经考虑到了清化城军民撤退后的去处,故而将新安府作为了重要的安置。
宣化府和太原府等地虽也是李云天的备用安置,但自古以来百姓们就不喜欢背井离乡,故而李云天就将精力放在了新安府上。
新安府此时已经从广西调来了大量的粮食、农具和生活用品,足以确保清化城军民的衣食起居,因此百姓们情绪稳定,秩序井然。
随着黎戈率军进入清化城,黎利暗中给谅江城叛军守将下令,让他将主力部队调往交州城,以防明军突袭,并且派来了一名心腹将领接替其在谅江城的防务。
谅江城叛军守将自然不清楚这是黎利调虎离山的计策,因此率领着谅江城的叛军主力驰援交州城。
就在谅江城叛军主力走后的第二天,新安府和谅山府的明军集结了一万兵力,回合后向谅江城进发。
谅江城里此时有七千多名叛军,按理他们凭借着谅江城的城防完全可以固守待援,可是新任谅江城叛军守将却下令弃城而逃,带上忠于叛军的军民离开谅江城前往交州府。
这使得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谅江城,原本有明军将领主动求战,想要追击逃走的叛军军民,但是却被领军的明军主将拒绝,让他们前去收复谅江府下属的各州县。
因此,在李云天和黎利的默契配合下,谅江城的叛军军民顺利进入交州府境内,这意味着两人的合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自从宣德帝下令王通率军来交趾平叛以来,这还是明军第一次夺回一个府的治所,使得新安府、谅山府、建昌府、太原府、宣化府和三江府等明军控制地区的军民大受鼓舞,士气大涨。
与此同时,从苏州赶来的大明水师抵达了云屯港,一共有大大的船只近百艘,密密麻麻地停泊在云屯港港口处,吸引了众多百姓前去看热闹,群情兴奋,士气随之高涨。
在李云天的推波助澜下,骁武军已经乘坐海船赶来新安府并且参与了攻打谅江城的消息不胫而走,既鼓舞振奋了明军军民,也使得叛军大吃了一惊,万万没有想到大明竟然会调水师来运兵。
由于大明水师的任务是运送停留在清化港的明军军民,故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