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沐兰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后,决心为父母报仇。在部分鹤林士子的襄助下,经过近十年的筹谋,他组织起一支军队,并取得西方一个名为岐康的游牧民族的支持,以“除昏君,救万民”为旗号,兴兵造反。
叛军以一次奇袭攻破大晋边境防线,歼灭大晋守军三十万。而后势如破竹,越过马连山,一路长驱直入,迅速逼近京城。
大晋军队节节败退,薛邑惊慌失措,采纳群臣谏言,紧急启用已辞官归隐多年的老将解鹏,也就是解国公的祖先。
七十岁高龄的解鹏于危急之中授命挂帅,率兵奋起还击,历经一年零三个月,将叛军逼退至马连山。终因年事已高,在最后一战中不幸落马身亡。
主帅阵亡,晋军士气大伤。叛军亦损失惨重,无力再战,退至马连山以西。杜坚拒绝谈判,杀掉薛邑派出的使臣,占据大晋三分一的国土,自拥为帝,立国号为“魏”。
薛邑随后发起数次征伐,欲夺回失去的国土,均未能如愿,最终抱恨而崩。
魏国一面利用临边的游牧民族牵制大晋兵力,一面广纳流民,开垦荒田,壮大国力,最终在中原站稳了脚跟。
连年征战之下,大晋国库虚耗严重,已无力再战,被迫接受疆土割裂的事实,承认魏国为“友邻”。
大晋和魏国本是同根同源,直至今日,中原列国还习惯性地称呼它们前晋、后魏。
三百余年间,晋魏摩擦不断,两国边境时有战争爆发。只因两国兵力相当,又有马连山这道天堑横在中间,谁都不曾讨到便宜。
两国的最后一战是在十三四年之前,魏国兴兵大举犯边,遭到解国公所率领的解家军的迎头痛击。魏国损失惨重,退兵求和。奉上大批金银财帛和骏马牛羊,并将皇二子作为质子送往大晋。
依解国公的意思,理应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以雪三百年前分疆裂国之耻。先帝却痴迷于魏国进贡的美女,强令解国公退兵。
解国公蒙冤惨死之后,曾有不少人担心魏国会趁虚而入,再度犯边,然而并没有。五年前,一直作为质子生活在大晋的魏国二皇子突然亡故,魏国非但没有追查二皇子死因,还送上大量财帛,又将年仅十一岁的三皇子送到大晋,继续充当质子。
沐兰方才在宫门外见到的那个少年,正是魏国的三皇子杜舜文。
魏国这种忍气吞声的做法,使得身为质子的杜舜文备受蔑视。加之他本身性格懦弱,不似其兄那般圆滑世故,时常遭到皇室子孙和世家子弟的欺辱。
新帝登基之后,他的境遇愈发地糟了,被果亲王和那些世家子弟捉弄取乐已成家常便饭,果亲王甚至当众称其为“本王的玩物”。
沐兰此前从未见过杜舜文,更没有去过魏国,实在想不通那似曾相识的感觉从何而来,只能归为错觉。
遂按下这一头,跟安老太君问起另一件比较在意的事情,“祖母,您说的那户人家是怎一回事?”
——(未完待续。)
后,决心为父母报仇。在部分鹤林士子的襄助下,经过近十年的筹谋,他组织起一支军队,并取得西方一个名为岐康的游牧民族的支持,以“除昏君,救万民”为旗号,兴兵造反。
叛军以一次奇袭攻破大晋边境防线,歼灭大晋守军三十万。而后势如破竹,越过马连山,一路长驱直入,迅速逼近京城。
大晋军队节节败退,薛邑惊慌失措,采纳群臣谏言,紧急启用已辞官归隐多年的老将解鹏,也就是解国公的祖先。
七十岁高龄的解鹏于危急之中授命挂帅,率兵奋起还击,历经一年零三个月,将叛军逼退至马连山。终因年事已高,在最后一战中不幸落马身亡。
主帅阵亡,晋军士气大伤。叛军亦损失惨重,无力再战,退至马连山以西。杜坚拒绝谈判,杀掉薛邑派出的使臣,占据大晋三分一的国土,自拥为帝,立国号为“魏”。
薛邑随后发起数次征伐,欲夺回失去的国土,均未能如愿,最终抱恨而崩。
魏国一面利用临边的游牧民族牵制大晋兵力,一面广纳流民,开垦荒田,壮大国力,最终在中原站稳了脚跟。
连年征战之下,大晋国库虚耗严重,已无力再战,被迫接受疆土割裂的事实,承认魏国为“友邻”。
大晋和魏国本是同根同源,直至今日,中原列国还习惯性地称呼它们前晋、后魏。
三百余年间,晋魏摩擦不断,两国边境时有战争爆发。只因两国兵力相当,又有马连山这道天堑横在中间,谁都不曾讨到便宜。
两国的最后一战是在十三四年之前,魏国兴兵大举犯边,遭到解国公所率领的解家军的迎头痛击。魏国损失惨重,退兵求和。奉上大批金银财帛和骏马牛羊,并将皇二子作为质子送往大晋。
依解国公的意思,理应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以雪三百年前分疆裂国之耻。先帝却痴迷于魏国进贡的美女,强令解国公退兵。
解国公蒙冤惨死之后,曾有不少人担心魏国会趁虚而入,再度犯边,然而并没有。五年前,一直作为质子生活在大晋的魏国二皇子突然亡故,魏国非但没有追查二皇子死因,还送上大量财帛,又将年仅十一岁的三皇子送到大晋,继续充当质子。
沐兰方才在宫门外见到的那个少年,正是魏国的三皇子杜舜文。
魏国这种忍气吞声的做法,使得身为质子的杜舜文备受蔑视。加之他本身性格懦弱,不似其兄那般圆滑世故,时常遭到皇室子孙和世家子弟的欺辱。
新帝登基之后,他的境遇愈发地糟了,被果亲王和那些世家子弟捉弄取乐已成家常便饭,果亲王甚至当众称其为“本王的玩物”。
沐兰此前从未见过杜舜文,更没有去过魏国,实在想不通那似曾相识的感觉从何而来,只能归为错觉。
遂按下这一头,跟安老太君问起另一件比较在意的事情,“祖母,您说的那户人家是怎一回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