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大逆转1906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S:今天第二更。月底求票啊啊啊啊……
…………………………………………
德英法之间的这场规模空前的巴黎大空战,并没有戳破中国编造的“飞艇制胜论”大坑,反而让各大列强越发认可了飞艇的作用。大伙都觉得这种在空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武器,是脆弱的飞机不能比的。
就算是这场空战的失败者,英法两国也不例外,他们并不认为这场空战是飞艇不行,而是飞机太渣没有起到掩护的作用。就好像两支舰队主力对轰前,其中一方的轻型舰艇惨败,被对方的驱逐舰雷击打乱了阵型,这样一来当然打不赢。
不过他们的想法也不能算错,这场战役的过程也却是如此。英法的飞机被打败后,就成了纯飞艇部队面对德国的飞艇飞机联合攻击,这样打起来不输才怪。
于是此战之后,各国对飞艇尤其是巨型武装飞艇这种“空中巡洋舰”的投入更加狂热,其力度已经不比主力舰差多少了。另外对于飞机这种空战“辅助”武器的投入,也是大力加强了。
中国作为空战理论和航空技术的领头羊自然不会坐着等对手追上来,这几年在中国大陆上空,出现越来越多大型飞艇和巨型飞艇的影子。飞艇虽然有种种缺点,比如容易受天气影响,风大时容易受损等等,不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文德嗣还是认为飞艇的价值相当大。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使得文德嗣越用越觉得飞艇好用,于是继续投资发展,飞艇越造越多,越造越大。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军队和各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已经拥有了330多艘大型以上的飞艇。
按照中国的划分标准,有效载重量一吨(指海拔1500米,温度15摄氏度的标准条件下的有效载重量)以下的,是超小型飞艇;有效载重量5吨以下的,是小型飞艇;有效载重量5~30吨的,是中型飞艇;30~80吨的,是大型飞艇。有效载重量80~150吨的,就是巨型飞艇。有效载重量150吨以上,就是超巨型飞艇。
中国现在最大的飞艇是翔鲸级,这是一种半硬式飞艇,长达280米,宽60米,全高55米(含尾翼和吊舱),内有30万立方米气囊,空重100吨,气囊提供的总浮力达到360吨,可用有效运载能力达到240吨的超巨型飞艇。
比原时空那个不幸挂掉的兴登堡号还大一半。不过,这款被称为翔鲸级的飞艇速度没有后来的兴登堡号那么快,因为这时的引擎出力还不足,所以它只有100公里的时速,不过这已经很够用了。
这款翔鲸级飞艇最初是以军用运输飞艇的标准建造,又是半硬式飞艇,比兴登堡那种硬式飞艇的自重更轻,又不像兴登堡号那样有豪华的内部装修和各种功能设施,因此货舱空间与载重量就比同级的硬式飞艇更大。如果拿来载人的话,一条一次最多可以运载一个标准步兵营的步兵及其装备,约9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不过后来出现的豪华客运版翔鲸级,同样也有了各种奢华的内部装修和各种功能设施,也因此有效载重量降低到了180吨,可以一次运载800名旅客进行越洋飞行。
文德嗣会觉得飞艇好用的原因,主要是国内的铁路基础太差。如果是在欧洲这样铁路网密布的地方,大运量用铁路比较好,要求快速小运量的话可以用飞机运,但此时的运输机并没有比飞艇快多少,航程也短得多,载重量更是没得比。而中国的情况让他毫无选择,铁路网的密度严重不足,飞机的运载量和航程也不足,成本还高。所以文德嗣觉得,对这个时代的中国而言,实在没有比飞艇更好的运输工具了。
举例来说,比如目前配置在藏南地区的128师所部,其平时物资消耗估计约每天24吨,一个月就要720吨,战时估计会到900吨左右。从川藏公路的起点雅安到部队所在地藏南,公路里程有大约2100公里,以目前的5吨载重卡车跑这段路平均时速约只有35公里,总共需要60小时车程,假设每天跑12小时,需要5天,算上装货卸货、检修保养,跑一趟来回需要12天,一台车一个月只能跑两趟。720吨的物资那就需要至少72辆卡车,144名司机,中间还要设立多个补给点。
而换成飞艇的话,就大不一样。因为空中航线基本上是直线,雅安到藏南的直线距离只有1000公里左右,鲲鹏级只要飞行10个小时,夜间用来装卸货,昼间用来飞行,一个来回也只需要两天。鲲鹏级在6000米高度飞行时,有效载重为120吨货物(3000米以下低空可以达到200吨)。因此只要用一艘飞艇加6名机组成员,一个月跑上六趟就行了,且运量还有上调的潜力(前述任务一个月可出动15次,极限运量1800吨)。除非内地通到藏南的铁路完成,否则还真没有其他东西能和飞艇竞争。
有人可能认为氢气飞艇不安全,但是实际上氢气飞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危险。
比如“齐柏林伯爵”号飞艇,它在1929年-1937年的8年间,作了590次飞行,其中包括144次越洋飞行(143次飞越大西洋,1次飞越太平洋),总计170万公里,安全运送旅客三万四千多人次,直到1937年5月8日完成最后一次飞行。在1937年5月6日的兴登堡飞艇惨案后不久,所有的飞艇都停止了商业飞行。“齐柏林伯爵”号飞艇从此就被默默地禁锢在巨大的飞艇库中,再也没有重上蓝天。1940年3月,在当时德国空军元帅戈林的一纸命令下,“齐柏林伯爵”号被拆毁,构成其艇身骨架的铝材被转用在飞机生产上。
其实文德嗣一直觉得,兴登堡号惨案一发生就全面停止飞艇,其中如果不是有什么内幕,就是当权者脑子进水了。因为这完全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极为愚蠢的行为,完全不符合逻辑。只要仔细想想就知道,泰坦尼克号也是遇难了,但怎么不全面停止客轮经营呢?还有后世那么多的空难,那么多的车祸,怎么没有全面停止飞机和车辆呢?这些灾祸死的人,比飞艇失事死的人多了不知多少倍。
文德嗣认为就算是此事没有内幕,兴登堡号也只是比较倒霉而已,毕竟“齐柏林伯爵”号飞艇安全运营了8年。而且就算是兴登堡号在100米的空中失事,艇上90多人也只是死了30几个,可要是换成飞机,能活下来10个就谢天谢地了。
这么强大的运力,不拿来好好利用实在是太可惜了。当然文德嗣也尽量着手改善飞艇的运作环境和安全性能。比如说飞艇受气候影响较大,他就让人在全国各地建立气象站,每天以电报回报各地气象给中央气象局,以进行天气预测。此外,内陆特别是西北,气候情况比沿海稳定的多,就把飞艇的主要使用放在这里。不过这个年代的飞机遇上风暴,其表现也不会比飞艇好多少。
至于安全性,中国的设计师尽量加强了防火措施,如将气囊材质加上石棉布,将结构支架上防火漆之类,设置自动灭火器等等。针对硬式飞艇容易被大风吹折,破坏外壳的缺点,就从前年开始淘汰了这种构型,全面转为半硬式飞艇和软式飞艇。
另外就是把氢气飞艇拿来运货而不运人,这样就算人品实在不好爆炸了,也就没有... -->>
PS:今天第二更。月底求票啊啊啊啊……
…………………………………………
德英法之间的这场规模空前的巴黎大空战,并没有戳破中国编造的“飞艇制胜论”大坑,反而让各大列强越发认可了飞艇的作用。大伙都觉得这种在空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武器,是脆弱的飞机不能比的。
就算是这场空战的失败者,英法两国也不例外,他们并不认为这场空战是飞艇不行,而是飞机太渣没有起到掩护的作用。就好像两支舰队主力对轰前,其中一方的轻型舰艇惨败,被对方的驱逐舰雷击打乱了阵型,这样一来当然打不赢。
不过他们的想法也不能算错,这场战役的过程也却是如此。英法的飞机被打败后,就成了纯飞艇部队面对德国的飞艇飞机联合攻击,这样打起来不输才怪。
于是此战之后,各国对飞艇尤其是巨型武装飞艇这种“空中巡洋舰”的投入更加狂热,其力度已经不比主力舰差多少了。另外对于飞机这种空战“辅助”武器的投入,也是大力加强了。
中国作为空战理论和航空技术的领头羊自然不会坐着等对手追上来,这几年在中国大陆上空,出现越来越多大型飞艇和巨型飞艇的影子。飞艇虽然有种种缺点,比如容易受天气影响,风大时容易受损等等,不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文德嗣还是认为飞艇的价值相当大。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使得文德嗣越用越觉得飞艇好用,于是继续投资发展,飞艇越造越多,越造越大。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军队和各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已经拥有了330多艘大型以上的飞艇。
按照中国的划分标准,有效载重量一吨(指海拔1500米,温度15摄氏度的标准条件下的有效载重量)以下的,是超小型飞艇;有效载重量5吨以下的,是小型飞艇;有效载重量5~30吨的,是中型飞艇;30~80吨的,是大型飞艇。有效载重量80~150吨的,就是巨型飞艇。有效载重量150吨以上,就是超巨型飞艇。
中国现在最大的飞艇是翔鲸级,这是一种半硬式飞艇,长达280米,宽60米,全高55米(含尾翼和吊舱),内有30万立方米气囊,空重100吨,气囊提供的总浮力达到360吨,可用有效运载能力达到240吨的超巨型飞艇。
比原时空那个不幸挂掉的兴登堡号还大一半。不过,这款被称为翔鲸级的飞艇速度没有后来的兴登堡号那么快,因为这时的引擎出力还不足,所以它只有100公里的时速,不过这已经很够用了。
这款翔鲸级飞艇最初是以军用运输飞艇的标准建造,又是半硬式飞艇,比兴登堡那种硬式飞艇的自重更轻,又不像兴登堡号那样有豪华的内部装修和各种功能设施,因此货舱空间与载重量就比同级的硬式飞艇更大。如果拿来载人的话,一条一次最多可以运载一个标准步兵营的步兵及其装备,约9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不过后来出现的豪华客运版翔鲸级,同样也有了各种奢华的内部装修和各种功能设施,也因此有效载重量降低到了180吨,可以一次运载800名旅客进行越洋飞行。
文德嗣会觉得飞艇好用的原因,主要是国内的铁路基础太差。如果是在欧洲这样铁路网密布的地方,大运量用铁路比较好,要求快速小运量的话可以用飞机运,但此时的运输机并没有比飞艇快多少,航程也短得多,载重量更是没得比。而中国的情况让他毫无选择,铁路网的密度严重不足,飞机的运载量和航程也不足,成本还高。所以文德嗣觉得,对这个时代的中国而言,实在没有比飞艇更好的运输工具了。
举例来说,比如目前配置在藏南地区的128师所部,其平时物资消耗估计约每天24吨,一个月就要720吨,战时估计会到900吨左右。从川藏公路的起点雅安到部队所在地藏南,公路里程有大约2100公里,以目前的5吨载重卡车跑这段路平均时速约只有35公里,总共需要60小时车程,假设每天跑12小时,需要5天,算上装货卸货、检修保养,跑一趟来回需要12天,一台车一个月只能跑两趟。720吨的物资那就需要至少72辆卡车,144名司机,中间还要设立多个补给点。
而换成飞艇的话,就大不一样。因为空中航线基本上是直线,雅安到藏南的直线距离只有1000公里左右,鲲鹏级只要飞行10个小时,夜间用来装卸货,昼间用来飞行,一个来回也只需要两天。鲲鹏级在6000米高度飞行时,有效载重为120吨货物(3000米以下低空可以达到200吨)。因此只要用一艘飞艇加6名机组成员,一个月跑上六趟就行了,且运量还有上调的潜力(前述任务一个月可出动15次,极限运量1800吨)。除非内地通到藏南的铁路完成,否则还真没有其他东西能和飞艇竞争。
有人可能认为氢气飞艇不安全,但是实际上氢气飞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危险。
比如“齐柏林伯爵”号飞艇,它在1929年-1937年的8年间,作了590次飞行,其中包括144次越洋飞行(143次飞越大西洋,1次飞越太平洋),总计170万公里,安全运送旅客三万四千多人次,直到1937年5月8日完成最后一次飞行。在1937年5月6日的兴登堡飞艇惨案后不久,所有的飞艇都停止了商业飞行。“齐柏林伯爵”号飞艇从此就被默默地禁锢在巨大的飞艇库中,再也没有重上蓝天。1940年3月,在当时德国空军元帅戈林的一纸命令下,“齐柏林伯爵”号被拆毁,构成其艇身骨架的铝材被转用在飞机生产上。
其实文德嗣一直觉得,兴登堡号惨案一发生就全面停止飞艇,其中如果不是有什么内幕,就是当权者脑子进水了。因为这完全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极为愚蠢的行为,完全不符合逻辑。只要仔细想想就知道,泰坦尼克号也是遇难了,但怎么不全面停止客轮经营呢?还有后世那么多的空难,那么多的车祸,怎么没有全面停止飞机和车辆呢?这些灾祸死的人,比飞艇失事死的人多了不知多少倍。
文德嗣认为就算是此事没有内幕,兴登堡号也只是比较倒霉而已,毕竟“齐柏林伯爵”号飞艇安全运营了8年。而且就算是兴登堡号在100米的空中失事,艇上90多人也只是死了30几个,可要是换成飞机,能活下来10个就谢天谢地了。
这么强大的运力,不拿来好好利用实在是太可惜了。当然文德嗣也尽量着手改善飞艇的运作环境和安全性能。比如说飞艇受气候影响较大,他就让人在全国各地建立气象站,每天以电报回报各地气象给中央气象局,以进行天气预测。此外,内陆特别是西北,气候情况比沿海稳定的多,就把飞艇的主要使用放在这里。不过这个年代的飞机遇上风暴,其表现也不会比飞艇好多少。
至于安全性,中国的设计师尽量加强了防火措施,如将气囊材质加上石棉布,将结构支架上防火漆之类,设置自动灭火器等等。针对硬式飞艇容易被大风吹折,破坏外壳的缺点,就从前年开始淘汰了这种构型,全面转为半硬式飞艇和软式飞艇。
另外就是把氢气飞艇拿来运货而不运人,这样就算人品实在不好爆炸了,也就没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