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碧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兴六年的正月里,一万黑衣铁骑浩浩荡荡地在辽州到京城的官道上跑了个来回。
“嘿嘿,这自家的地头就是舒服。上次入关时费了老半天口舌,这回直接就能过了。王爷,我们再加把劲,司令官在辽州等着呢。”
李衍没有和其他官员一样坐在车里,而是要了匹军马和冷钢并肩前行。听得这话只能苦笑一下。雄伟的山海关就在眼前,墙头上插的也是大夏的旗号。但在关楼顶上飘扬的却是赤龙凌空和麒麟逐日。
大夏官军因为李雪鳞而产生了旗帜鲜明的两派。以刘云峰为首的主张强硬对待,不能让渤海国侵吞天下的野心得逞。而胡四海和左克平等人则认为大家都是一脉相承的血族,李雪鳞至少能扫荡外敌,也没有对大夏构成实质性的伤害。是当下最不可或缺的人物。顺理成章地,倒李派因为很贴李毅的心而被调回京畿周围防守,边关重地反而是挺李派居多。要不然上次冷钢也没那么容易就能说通山海关守将,南下接应李雪鳞。
李衍当然知道山海关的守将是谁。他临走时安排了喜欢左右逢源的左克平坐镇在此。这位独臂将军向来不轻易得罪任何一方,想来会对李雪鳞表面上恭敬,同时又对朝廷尽忠。没想到在局势逼迫之下反而被对方轻易就占了个便宜。
“冷将军,你上次见左将军时他可还好?”
“左将军?哦,气色不错,那时受的重伤也差不多恢复了。我们司令官也常称赞在喜峰、古北两口死战不退的贵军将领,还在回程时由我陪着去看望了左将军,当场就给了个少将军衔和一个师的番号。”冷钢摇着脑袋,一脸艳羡,“少将!一个师!我们这边凭战功晋升的可有多难!但人家手下那么多兵,不这么做也说不过去。”
“少将……”李衍抬头望望关楼上李雪鳞的旗帜,“渤海王为何不在燕州?冷将军所说的‘政府工作会议’应当已散了吧?”
“燕州是名义上的首府,但我们现阶段的战略重心还是在辽州。司令官对于接下来的战局做了规划,认为有必要将辽州到海参崴这一片土地建成可以同时支持两个方向大规模战争的大后方。这就需要至少上百万人口的大移民和十年时间来建设。司令官正在操作这个计划。”
李衍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移民百万?这笔钱从何处来。朝廷也曾想屯边,无奈耗费巨大而作罢。渤海王总不见得只用两年时间就从草原聚拢起几十上百万两的现银。冷将军,你也是知兵的。自辽州北去一马平川,易攻难守。若是平地筑城,十年功夫难有起色。还不如将关内富庶之地充塞填实,好过另起炉灶。”
冷钢笑道:“王爷这些话还是去问我们司令官吧。我说到底只是个带兵打仗的,不会去深究原委。我们这些军官只需要知道司令官接下来想做什么就行了,而他已经有了一整套的方案。”
“冷将军知道的已经比大夏一般官吏多得多了。”李衍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渤海王对你们一直便是如此开诚布公?”
“这些根本不算机密,连普通士兵都知道。司令官还责成宣传部把这些内容大批印成邸报卖给百姓,看不懂字的可以去专设的茶楼听人念。司令官说,政策好不好要老百姓说了算。真理越辩越明,有什么不满尽可以说出来,官员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打口水官司总比全面内战好得多。政策被所有人批判,改;官员被所有人批判,撤。哎,还是咱们这些军官舒服。至少打起仗来说一不二,下级要服从上级……”
李衍不再做声。冷钢很奇怪,他谈到大移民,谈到辽东大基地建设时,这位曾统揽朝政的王爷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震动。一张轻飘飘的邸报却让他面有忧色。
李衍则有点开始明白自己担心的是什么了。李雪鳞确实是个疯子,他正在逾越自古以来任何一个王朝统治者都不会去碰的底线。官僚阶层分享权力,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于君主来说,最靠得住的也就是这些身边的人,然后自上而下,一级一级赋予治理整个国家的权限。给老百姓批评议论朝政,甚至制造舆论撤换官吏的途径?这无异于和传统的士大夫阶层为敌。朝堂离民间从地理上只隔着一道墙,从政治结构上却差了十几二十级。想要依靠最底层的民众来撼动历来稳固的中坚阶层,李雪鳞的做法既没道理也没胜算。
“官员是个既得利益群体,不但掌握了社会资源还掌握了话语权,当然不可能和他们公开作对。再说了,就算我把现在的官员都撤换一遍,提拔穷苦出身的青年来顶替,不出三年,贪腐只有更甚。靠改革就能杜绝钻空子的现象是很天真的想法。再有八百……不,三百年的时间。等国家普遍富裕,民众普遍有道德和文化修养……对了,还离不开发达的通讯手段。到那时真正的政治透明才有实现的可能——像草原上溪流一般清澈透明的行政体系,任何事都经得起查证,任何人都难以有机会在众目睽睽下犯错。”
胡芝杭顾不上还有其他军政大员在场,忍不住嗓门响了起来,“但是王爷在大会上所说的完全大相径庭。王爷自己也说了,要水至清而有鱼至少得三百年后,何必现在就开罪他们!渤海万事肇始,尤缺人才,您这不是……”
“开罪?”李雪鳞愣了下,突然大笑了起来。
“王爷!”
“啊,抱歉,抱歉。总督先生,你认为我的演讲会得罪他们?嗯?你认为他们会集体罢工来要挟我?”李雪鳞止住笑,往椅背上一靠,“这样吧,我来说个故事你听听——别打岔,这不是在开玩笑——故事是这样的:有头狮子来到森林里,咬死了老虎,说从此以后他统治这片地方。狮子想凭借自己的治理让森林更加繁荣,这样他也能吃得更饱,在其他狮子想来染指时也不会让敌人得逞。但是问题来了——仅仅一头狮子没办法治理这么大片的森林,眼看着森林就会乱得一塌糊涂。而原来帮着老虎施政的狐狸又喜欢偷吃,吃得国库入不敷出,吃得国家越来越穷。总督先生,你说狮子面对这个两难境地该怎么办?”
“唔……这倒确实是两难。但两害相权取其轻……”胡芝杭看了看费泗,见对方也微微点头同意这个说法,便大声说了出来,“王爷,自古以来……”
李雪鳞毫不客气地打断他:“‘自古’?‘古’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茹毛饮血够古了吧,有人偷吃吗?没有!因为全部落就几百号人,左右都被盯着,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胆!可为什么之后贪污成了每个王朝倒闭的关键因素?”
“这……君失道,宵小行于世。但五德轮回……”
胡芝杭是个聪明人,说到这儿发觉已经踏入了李雪鳞一早设好的逻辑陷阱里,立刻把下半句话咽了回去。
一身军服的渤海王从书桌后站了起来,走到沿着大帐中线坐成两排的将军、总督和部长们面前。这些人中有胡人,有久居关外的汉民,也有像两位总督一样正宗科班出身的士子。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比李雪鳞智商低。但只会在一个死循环中运转的思路让他们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来自未来的青年,他正处在一个仍在蒙昧中徘徊的时代。
李雪鳞的目光一一扫过这些以三十上下居多的年轻面孔。让他比较满意的是,不但将军们一如既往地和他目光坦然相交,文官们也已经很少有人低下头去闪避。
至少,时间在我们一边——如果能解决两个方向的威胁的话。李雪鳞在心里退让了一步。
“君失道?这真是个很方便的理由。总督先生,你应当明白这几个字背后是什么算盘。这种情况下难道还不该削弱官僚们的势力?让我们回到刚才的故事上来:狮子不想在两个他都不想要的结果中作出选择。他决定留用那些狐狸,但是又立下了规矩——你们知道这具体指什么——在这种规则下,狐狸可以安度余生并且过得比较滋润;狮子只要不做什么蠢事,也不会被动摇统治地位... -->>
天兴六年的正月里,一万黑衣铁骑浩浩荡荡地在辽州到京城的官道上跑了个来回。
“嘿嘿,这自家的地头就是舒服。上次入关时费了老半天口舌,这回直接就能过了。王爷,我们再加把劲,司令官在辽州等着呢。”
李衍没有和其他官员一样坐在车里,而是要了匹军马和冷钢并肩前行。听得这话只能苦笑一下。雄伟的山海关就在眼前,墙头上插的也是大夏的旗号。但在关楼顶上飘扬的却是赤龙凌空和麒麟逐日。
大夏官军因为李雪鳞而产生了旗帜鲜明的两派。以刘云峰为首的主张强硬对待,不能让渤海国侵吞天下的野心得逞。而胡四海和左克平等人则认为大家都是一脉相承的血族,李雪鳞至少能扫荡外敌,也没有对大夏构成实质性的伤害。是当下最不可或缺的人物。顺理成章地,倒李派因为很贴李毅的心而被调回京畿周围防守,边关重地反而是挺李派居多。要不然上次冷钢也没那么容易就能说通山海关守将,南下接应李雪鳞。
李衍当然知道山海关的守将是谁。他临走时安排了喜欢左右逢源的左克平坐镇在此。这位独臂将军向来不轻易得罪任何一方,想来会对李雪鳞表面上恭敬,同时又对朝廷尽忠。没想到在局势逼迫之下反而被对方轻易就占了个便宜。
“冷将军,你上次见左将军时他可还好?”
“左将军?哦,气色不错,那时受的重伤也差不多恢复了。我们司令官也常称赞在喜峰、古北两口死战不退的贵军将领,还在回程时由我陪着去看望了左将军,当场就给了个少将军衔和一个师的番号。”冷钢摇着脑袋,一脸艳羡,“少将!一个师!我们这边凭战功晋升的可有多难!但人家手下那么多兵,不这么做也说不过去。”
“少将……”李衍抬头望望关楼上李雪鳞的旗帜,“渤海王为何不在燕州?冷将军所说的‘政府工作会议’应当已散了吧?”
“燕州是名义上的首府,但我们现阶段的战略重心还是在辽州。司令官对于接下来的战局做了规划,认为有必要将辽州到海参崴这一片土地建成可以同时支持两个方向大规模战争的大后方。这就需要至少上百万人口的大移民和十年时间来建设。司令官正在操作这个计划。”
李衍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移民百万?这笔钱从何处来。朝廷也曾想屯边,无奈耗费巨大而作罢。渤海王总不见得只用两年时间就从草原聚拢起几十上百万两的现银。冷将军,你也是知兵的。自辽州北去一马平川,易攻难守。若是平地筑城,十年功夫难有起色。还不如将关内富庶之地充塞填实,好过另起炉灶。”
冷钢笑道:“王爷这些话还是去问我们司令官吧。我说到底只是个带兵打仗的,不会去深究原委。我们这些军官只需要知道司令官接下来想做什么就行了,而他已经有了一整套的方案。”
“冷将军知道的已经比大夏一般官吏多得多了。”李衍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渤海王对你们一直便是如此开诚布公?”
“这些根本不算机密,连普通士兵都知道。司令官还责成宣传部把这些内容大批印成邸报卖给百姓,看不懂字的可以去专设的茶楼听人念。司令官说,政策好不好要老百姓说了算。真理越辩越明,有什么不满尽可以说出来,官员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打口水官司总比全面内战好得多。政策被所有人批判,改;官员被所有人批判,撤。哎,还是咱们这些军官舒服。至少打起仗来说一不二,下级要服从上级……”
李衍不再做声。冷钢很奇怪,他谈到大移民,谈到辽东大基地建设时,这位曾统揽朝政的王爷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震动。一张轻飘飘的邸报却让他面有忧色。
李衍则有点开始明白自己担心的是什么了。李雪鳞确实是个疯子,他正在逾越自古以来任何一个王朝统治者都不会去碰的底线。官僚阶层分享权力,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于君主来说,最靠得住的也就是这些身边的人,然后自上而下,一级一级赋予治理整个国家的权限。给老百姓批评议论朝政,甚至制造舆论撤换官吏的途径?这无异于和传统的士大夫阶层为敌。朝堂离民间从地理上只隔着一道墙,从政治结构上却差了十几二十级。想要依靠最底层的民众来撼动历来稳固的中坚阶层,李雪鳞的做法既没道理也没胜算。
“官员是个既得利益群体,不但掌握了社会资源还掌握了话语权,当然不可能和他们公开作对。再说了,就算我把现在的官员都撤换一遍,提拔穷苦出身的青年来顶替,不出三年,贪腐只有更甚。靠改革就能杜绝钻空子的现象是很天真的想法。再有八百……不,三百年的时间。等国家普遍富裕,民众普遍有道德和文化修养……对了,还离不开发达的通讯手段。到那时真正的政治透明才有实现的可能——像草原上溪流一般清澈透明的行政体系,任何事都经得起查证,任何人都难以有机会在众目睽睽下犯错。”
胡芝杭顾不上还有其他军政大员在场,忍不住嗓门响了起来,“但是王爷在大会上所说的完全大相径庭。王爷自己也说了,要水至清而有鱼至少得三百年后,何必现在就开罪他们!渤海万事肇始,尤缺人才,您这不是……”
“开罪?”李雪鳞愣了下,突然大笑了起来。
“王爷!”
“啊,抱歉,抱歉。总督先生,你认为我的演讲会得罪他们?嗯?你认为他们会集体罢工来要挟我?”李雪鳞止住笑,往椅背上一靠,“这样吧,我来说个故事你听听——别打岔,这不是在开玩笑——故事是这样的:有头狮子来到森林里,咬死了老虎,说从此以后他统治这片地方。狮子想凭借自己的治理让森林更加繁荣,这样他也能吃得更饱,在其他狮子想来染指时也不会让敌人得逞。但是问题来了——仅仅一头狮子没办法治理这么大片的森林,眼看着森林就会乱得一塌糊涂。而原来帮着老虎施政的狐狸又喜欢偷吃,吃得国库入不敷出,吃得国家越来越穷。总督先生,你说狮子面对这个两难境地该怎么办?”
“唔……这倒确实是两难。但两害相权取其轻……”胡芝杭看了看费泗,见对方也微微点头同意这个说法,便大声说了出来,“王爷,自古以来……”
李雪鳞毫不客气地打断他:“‘自古’?‘古’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茹毛饮血够古了吧,有人偷吃吗?没有!因为全部落就几百号人,左右都被盯着,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胆!可为什么之后贪污成了每个王朝倒闭的关键因素?”
“这……君失道,宵小行于世。但五德轮回……”
胡芝杭是个聪明人,说到这儿发觉已经踏入了李雪鳞一早设好的逻辑陷阱里,立刻把下半句话咽了回去。
一身军服的渤海王从书桌后站了起来,走到沿着大帐中线坐成两排的将军、总督和部长们面前。这些人中有胡人,有久居关外的汉民,也有像两位总督一样正宗科班出身的士子。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比李雪鳞智商低。但只会在一个死循环中运转的思路让他们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来自未来的青年,他正处在一个仍在蒙昧中徘徊的时代。
李雪鳞的目光一一扫过这些以三十上下居多的年轻面孔。让他比较满意的是,不但将军们一如既往地和他目光坦然相交,文官们也已经很少有人低下头去闪避。
至少,时间在我们一边——如果能解决两个方向的威胁的话。李雪鳞在心里退让了一步。
“君失道?这真是个很方便的理由。总督先生,你应当明白这几个字背后是什么算盘。这种情况下难道还不该削弱官僚们的势力?让我们回到刚才的故事上来:狮子不想在两个他都不想要的结果中作出选择。他决定留用那些狐狸,但是又立下了规矩——你们知道这具体指什么——在这种规则下,狐狸可以安度余生并且过得比较滋润;狮子只要不做什么蠢事,也不会被动摇统治地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