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碧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雪鳞从辽东到贝尔加湖东奔西走了一年半,也马不停蹄地打了一年半仗。队伍从亡命时的四十九人扩展到鼎盛时的六万人,再到大战后剩下的四万整,损失很大,收获不小。算下来,从最初的麒麟队到现在的国防军,李雪鳞麾下总共有两万两千多名各族战士马革裹尸,重伤失去战斗力的也一万有余,而他们的对手则连军带民,献上了足足三十万条人命。盛极一时的晃豁坛部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
“……因此可以说‘山洪’完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甚至有所超越。我们在最后一战中的损失远远小于计划容忍范围,这使得战后我们能够从晃豁坛手中平稳接过辽东的支配权,不会导致一些骑墙派的异动。事实上还有不少部族眼巴巴地要加入我们,甚至包括一些苏合的成员。”
从天兴四年元月说起,一个小时将一年半的战斗捋了一遍。一场场有代表性的战斗被毫不藏私地端上台面。有对付阿古拉部的运动战、有对付苏合平民的特种战、有一锤定音的大迂回突袭战。李雪鳞本就口才上佳,不仅将战斗经过说得简明扼要又跌宕起伏,还配上了对双方表现的剖析。完全中立的视角甚至让人怀疑这些仗是不是他打的。可是不得不承认,经他这么一分析,原本觉得云山雾罩的大破苏合传奇变得像是两人在演武场上对打一般,你来我往的拆招都看得清清楚楚。
就在文官和武官都听得津津有味时,李雪鳞最后一句话引起了满堂哗然。
“苏合?李将军,你都已经把他们十几万军民钉在桩子上了,苏合人不找你拼命反倒来投军?”刘云峰长期戍守西南苗疆,对游牧民了解不多,完全无法接受这种匪夷所思的事实。
“就算他们来投了,你也敢收?真不知是苏合人在犯浑还是你……”刘云峰摇摇头,在晋王刀子般的目光下总算把最后几个字咽了回去。
“事情要区别对待,刘将军。我军中曾有些从战奴升上来的士兵,这次都清退到了预备役和军马场。但苏合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些地处偏远的部族长期受到排挤,甚至为了争夺牧场被同族刀枪相向。其实苏合人只是统称,就像我们自称汉人,可汉人打汉人的事难道还少了?”
胡四海捻着美髯,笑眯眯地接上话茬:“阳朔老弟,你虽然折损了这许多,可也收了不少。一进一出恐怕还是赚了吧?想让你吃亏可不容易。”
李雪鳞恭恭敬敬施了个半礼:“胡将军客气了。如果从兵员总数来说,因为得到了契丹等族的集体效忠,我已经有了两个满编的军,每军六万人。但训练成能够适应从大兵团作战到小规模渗透的一线部队需要花不少时间。所以暂时也还算不上得了多少强援。倒是这些人因为要集中到一处参加训练,吃用开销实在惊人,仅凭各族的供养已经难以为继。”
晋王叹了口气——这还不是变着法子开始讨要封赏了。一支战斗力惊人却在喊着饿肚子的大军,和一群冬天出来觅食的野狼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在大夏无力与之一战的情况下,明知是在养虎为患也只好先让它吃饱,度过眼前的危机再说。
大夏表面上还在歌舞升平,真正关心国事,脑子不糊涂的人都明白形势严峻到了什么地步。祸国殃民的商税是第一大罪,白白给了各地贪官无限制剥削的口实,还引发一连串恶果。土地兼并、自然灾害、再加上民间的盗匪,这些要命的事已然像白蚁一样将巍峨的帝国大厦蛀空了。苏合人几千骑进犯中原,烧杀抢掠数月之久,又狠狠给了大夏的威权一巴掌。
然后好不容易等来一场胜利,却是由于外人的施舍。当然,窃取这个荣誉来粉饰将倾的大厦也不是不可能。李雪鳞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谈这事。
晋王再次叹了口气:“咱们明人便不说暗话了。阳朔,你这个情老夫记着。毕竟这平定北疆的功劳都得记在你头上。”
“王爷谬赞……”
晋王举起手打断他:“你就别假客气了。阳朔,你要什么,老夫知道。老夫……大夏能给你什么,你心里也有数。老夫虽也有过起疑的时候,可在心底里从未拿你当敌人看,你可明白?”
李雪鳞万万想不到晋王居然敢当着满屋子文武的面说这话,将他准备好的套路全都堵了回去——
这就是差距吗?我虽然能够打胜仗,能凭借军队巧取豪夺,却未必有这样的气魄豁出权位给效忠的朝廷争取最后一点利益。
与文武高官们一样,李雪鳞也感到震惊。但和他们不同的是,这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年轻人没有将内心的动摇表露在脸上。虽然在听到晋王可称得上推心置腹的表白时,他确实有那么一会儿感到心里头热乎乎的。
本书首发http://www..com,请来首发站订阅正版,支持作者更新!
经过几轮交锋,晋王已经显出些疲态,甚至有点顺水推舟的意思了。他今年四十六岁,以李雪鳞的标准看来仍属壮年,在古代却已是不折不扣的老人。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岁的年代*,比身体更容易衰弱的是内心。晋王确实觉得有些累了。朝中,自己的儿子在瞎胡闹。边疆,这个一度想收做养子的李阳朔在目的明确地胡闹。夹在中间实在不怎么好受。
既然如此,便试试看两头押宝吧。毕竟李雪鳞那模棱两可的身世也可以当作真正的皇家血脉。关键是长房一脉坐了百多年的江山,也算颇得人心,想要造反不是那么容易。以李雪鳞的头脑和行事风格,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要挥师进京的蠢事绝对做不出来。
晋王和气地说道:“阳朔,老夫不知还能在这中书令的位子上坐多久,也不知王爵什么时候会被收回去。你开出的条件虽然为难,也不是办不到。老夫能做主的就先准了吧。让我想想……你要讨个藩王,没问题。渤海郡王如何?你要封邑,没问题。以定州(保定)为界,现今归属渤海道的土地在界北的便由你辖制。你要租借,没问题。便按你开出的条件,长城以北五百里也暂归你管。只要交上双倍税收,交一年便由你管一年,以三十年为限。对了,你曾说另会交给朝廷钱粮。这样吧,每年十万两白银,谷麦以亩产二石计,每年五万石,如何?长城以北应缴的赋税不包括在内。”
“……谢王爷。”
“你的士卒便由你统领。十二万大军,老夫也不能真给你十二万人的粮饷官衔,便算作两支禁军——赤麒和赤麟。你要给麾下众人封个官阶,没问题。只要是军中应有的,不超出禁军额度,递送兵部报批便是。至于粮饷,由你自行解决。”
“……谢王爷。”
明明是晋王主动答应他的条件,李雪鳞却觉得有些狼狈,只能像个应声虫般任由对方主导着谈判的节奏。
差距啊!舍得与舍不得之间,一层纸的距离便隔出当朝宰辅与草原军阀的差距。
晋王扳着指头道:“说到兵马,老夫记得你答应过帮着朝廷组建骑兵,每年五千。没什么问题罢?”
“没问题。五千人,一人双马,配备全套兵甲。”
晋王点点头:“差不多了罢?”
“王爷,我的封邑中官员如何委派?”
“你将名单递到吏部,该由哪儿派还是哪儿派。”
“谢王爷。最后还有两件事请王爷酌情定夺。”
“还有?说吧。”
李雪鳞看了眼耶律宏和阿史那哲伦,道:“末将既是大夏的人,这尺寸微功便是大夏的。契丹等族感沐天威天恩,诚心内附。末将向王爷讨个政策,便让他们在末将的封邑里择处居住,与大夏百姓一视同仁,可否?”
晋王直到数年后才明白李雪鳞这个请求的奥妙所在。此刻听来,外族内附是给大夏脸上贴了金块,高兴还来不及。再说李雪鳞也给他们划定了地盘,想得到很是周全。
“此乃善举,准了。改日让有意内附的夷酋进京面圣,向陛下当面陈请,也给他们些封赏。不过既然是在你的封邑里定居,便不得随意越界到其他州县,否则视为寻衅。这点可能做到?”
“可以。若是普通汉人百姓迁居进出,朝廷能否放行?”
“这……准了。”
“是!谢王爷。”
“那第二件事... -->>
李雪鳞从辽东到贝尔加湖东奔西走了一年半,也马不停蹄地打了一年半仗。队伍从亡命时的四十九人扩展到鼎盛时的六万人,再到大战后剩下的四万整,损失很大,收获不小。算下来,从最初的麒麟队到现在的国防军,李雪鳞麾下总共有两万两千多名各族战士马革裹尸,重伤失去战斗力的也一万有余,而他们的对手则连军带民,献上了足足三十万条人命。盛极一时的晃豁坛部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
“……因此可以说‘山洪’完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甚至有所超越。我们在最后一战中的损失远远小于计划容忍范围,这使得战后我们能够从晃豁坛手中平稳接过辽东的支配权,不会导致一些骑墙派的异动。事实上还有不少部族眼巴巴地要加入我们,甚至包括一些苏合的成员。”
从天兴四年元月说起,一个小时将一年半的战斗捋了一遍。一场场有代表性的战斗被毫不藏私地端上台面。有对付阿古拉部的运动战、有对付苏合平民的特种战、有一锤定音的大迂回突袭战。李雪鳞本就口才上佳,不仅将战斗经过说得简明扼要又跌宕起伏,还配上了对双方表现的剖析。完全中立的视角甚至让人怀疑这些仗是不是他打的。可是不得不承认,经他这么一分析,原本觉得云山雾罩的大破苏合传奇变得像是两人在演武场上对打一般,你来我往的拆招都看得清清楚楚。
就在文官和武官都听得津津有味时,李雪鳞最后一句话引起了满堂哗然。
“苏合?李将军,你都已经把他们十几万军民钉在桩子上了,苏合人不找你拼命反倒来投军?”刘云峰长期戍守西南苗疆,对游牧民了解不多,完全无法接受这种匪夷所思的事实。
“就算他们来投了,你也敢收?真不知是苏合人在犯浑还是你……”刘云峰摇摇头,在晋王刀子般的目光下总算把最后几个字咽了回去。
“事情要区别对待,刘将军。我军中曾有些从战奴升上来的士兵,这次都清退到了预备役和军马场。但苏合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些地处偏远的部族长期受到排挤,甚至为了争夺牧场被同族刀枪相向。其实苏合人只是统称,就像我们自称汉人,可汉人打汉人的事难道还少了?”
胡四海捻着美髯,笑眯眯地接上话茬:“阳朔老弟,你虽然折损了这许多,可也收了不少。一进一出恐怕还是赚了吧?想让你吃亏可不容易。”
李雪鳞恭恭敬敬施了个半礼:“胡将军客气了。如果从兵员总数来说,因为得到了契丹等族的集体效忠,我已经有了两个满编的军,每军六万人。但训练成能够适应从大兵团作战到小规模渗透的一线部队需要花不少时间。所以暂时也还算不上得了多少强援。倒是这些人因为要集中到一处参加训练,吃用开销实在惊人,仅凭各族的供养已经难以为继。”
晋王叹了口气——这还不是变着法子开始讨要封赏了。一支战斗力惊人却在喊着饿肚子的大军,和一群冬天出来觅食的野狼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在大夏无力与之一战的情况下,明知是在养虎为患也只好先让它吃饱,度过眼前的危机再说。
大夏表面上还在歌舞升平,真正关心国事,脑子不糊涂的人都明白形势严峻到了什么地步。祸国殃民的商税是第一大罪,白白给了各地贪官无限制剥削的口实,还引发一连串恶果。土地兼并、自然灾害、再加上民间的盗匪,这些要命的事已然像白蚁一样将巍峨的帝国大厦蛀空了。苏合人几千骑进犯中原,烧杀抢掠数月之久,又狠狠给了大夏的威权一巴掌。
然后好不容易等来一场胜利,却是由于外人的施舍。当然,窃取这个荣誉来粉饰将倾的大厦也不是不可能。李雪鳞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谈这事。
晋王再次叹了口气:“咱们明人便不说暗话了。阳朔,你这个情老夫记着。毕竟这平定北疆的功劳都得记在你头上。”
“王爷谬赞……”
晋王举起手打断他:“你就别假客气了。阳朔,你要什么,老夫知道。老夫……大夏能给你什么,你心里也有数。老夫虽也有过起疑的时候,可在心底里从未拿你当敌人看,你可明白?”
李雪鳞万万想不到晋王居然敢当着满屋子文武的面说这话,将他准备好的套路全都堵了回去——
这就是差距吗?我虽然能够打胜仗,能凭借军队巧取豪夺,却未必有这样的气魄豁出权位给效忠的朝廷争取最后一点利益。
与文武高官们一样,李雪鳞也感到震惊。但和他们不同的是,这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年轻人没有将内心的动摇表露在脸上。虽然在听到晋王可称得上推心置腹的表白时,他确实有那么一会儿感到心里头热乎乎的。
本书首发http://www..com,请来首发站订阅正版,支持作者更新!
经过几轮交锋,晋王已经显出些疲态,甚至有点顺水推舟的意思了。他今年四十六岁,以李雪鳞的标准看来仍属壮年,在古代却已是不折不扣的老人。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岁的年代*,比身体更容易衰弱的是内心。晋王确实觉得有些累了。朝中,自己的儿子在瞎胡闹。边疆,这个一度想收做养子的李阳朔在目的明确地胡闹。夹在中间实在不怎么好受。
既然如此,便试试看两头押宝吧。毕竟李雪鳞那模棱两可的身世也可以当作真正的皇家血脉。关键是长房一脉坐了百多年的江山,也算颇得人心,想要造反不是那么容易。以李雪鳞的头脑和行事风格,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要挥师进京的蠢事绝对做不出来。
晋王和气地说道:“阳朔,老夫不知还能在这中书令的位子上坐多久,也不知王爵什么时候会被收回去。你开出的条件虽然为难,也不是办不到。老夫能做主的就先准了吧。让我想想……你要讨个藩王,没问题。渤海郡王如何?你要封邑,没问题。以定州(保定)为界,现今归属渤海道的土地在界北的便由你辖制。你要租借,没问题。便按你开出的条件,长城以北五百里也暂归你管。只要交上双倍税收,交一年便由你管一年,以三十年为限。对了,你曾说另会交给朝廷钱粮。这样吧,每年十万两白银,谷麦以亩产二石计,每年五万石,如何?长城以北应缴的赋税不包括在内。”
“……谢王爷。”
“你的士卒便由你统领。十二万大军,老夫也不能真给你十二万人的粮饷官衔,便算作两支禁军——赤麒和赤麟。你要给麾下众人封个官阶,没问题。只要是军中应有的,不超出禁军额度,递送兵部报批便是。至于粮饷,由你自行解决。”
“……谢王爷。”
明明是晋王主动答应他的条件,李雪鳞却觉得有些狼狈,只能像个应声虫般任由对方主导着谈判的节奏。
差距啊!舍得与舍不得之间,一层纸的距离便隔出当朝宰辅与草原军阀的差距。
晋王扳着指头道:“说到兵马,老夫记得你答应过帮着朝廷组建骑兵,每年五千。没什么问题罢?”
“没问题。五千人,一人双马,配备全套兵甲。”
晋王点点头:“差不多了罢?”
“王爷,我的封邑中官员如何委派?”
“你将名单递到吏部,该由哪儿派还是哪儿派。”
“谢王爷。最后还有两件事请王爷酌情定夺。”
“还有?说吧。”
李雪鳞看了眼耶律宏和阿史那哲伦,道:“末将既是大夏的人,这尺寸微功便是大夏的。契丹等族感沐天威天恩,诚心内附。末将向王爷讨个政策,便让他们在末将的封邑里择处居住,与大夏百姓一视同仁,可否?”
晋王直到数年后才明白李雪鳞这个请求的奥妙所在。此刻听来,外族内附是给大夏脸上贴了金块,高兴还来不及。再说李雪鳞也给他们划定了地盘,想得到很是周全。
“此乃善举,准了。改日让有意内附的夷酋进京面圣,向陛下当面陈请,也给他们些封赏。不过既然是在你的封邑里定居,便不得随意越界到其他州县,否则视为寻衅。这点可能做到?”
“可以。若是普通汉人百姓迁居进出,朝廷能否放行?”
“这……准了。”
“是!谢王爷。”
“那第二件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