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重生之大清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开发的蛮荒之地,也就不能为大英帝国财政做出什么贡献。因此,英国政府对这里不是很重视,也许这也是英国政府同意把该群岛卖给大清帝国的原因之一。
而北宁政府将布莱尔港扩建改造成一座现代化港口城市——西华市后,能够为在印度洋上航行的北宁商船、渔船以及北宁海军舰艇及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随着北宁各军兵种陆续进驻这里,大量军人和途经这里并进行休整的各国海员、渔民等的各种生活需求刺激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商店、饭店、旅馆等从无到有,商业、旅游业等也随之发展起来,带动了当地海产品、木材、椰子、橡胶等的出口,给当地土著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从群岛各处迁来这里定居的当地人就越来越多,而从中国沿海地区、中南半岛等地迁来这里的移民也在增加,促使西华市逐渐繁荣起来。
由于西华群岛离大清帝国本土很远,战时得不到本土及时的支持,因此,临近的缅甸大陆理所当然地就成为西华群岛的后方支援基地。在建设西华市的同时,一条连通中国云南省与缅甸的战略铁路也开始修建,起名为“滇缅铁路”。
滇缅铁路全长超过1200公里,起点为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终点是缅甸北部城镇腊戌,在腊戌与缅甸国内的中央铁路连通,向南可直达缅甸首都仰光。为了缩短铁路里程,沿途要跨越怒江和许多峡谷以及穿越许多山岭,以尽量取直线,因此就需要建造大量桥梁、隧道等,施工难度极大。北宁内卫部队工兵部队将承担这项光荣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修建滇缅铁路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巩固缅印边境防御并提升缅甸大陆对西华群岛的作战支持能力。铁路建成后,国内的军需物资和兵员就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缅甸腊戌或是再从腊戌继续向南转运至仰光港,然后从仰光港装船运往西华市,这要比从大清帝国本土经南海-印度洋海上运输线到达西华市方便、快捷的多。滇缅铁路实际上是为大清帝国西南各个内陆省份打开了直通印度洋的出海口,也将缅甸这个拥有富饶自然资源的国家与大清帝国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注定将要发挥出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作用!
缅甸的中央铁路修建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是采用1千毫米轨距的窄轨铁路,使用的还是老旧的蒸汽机车。而此时的北宁辖区铁路部门已经开始用新式的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取代蒸汽机车,采用的是1435毫米轨距的标准轨距铁路。由于滇缅铁路是按照北宁辖区的铁路标准修建的,因此也就无法与缅甸的中央铁路很好的衔接,必须在腊戌进行繁琐而费力的宽轨—窄轨转运才能到达仰光。所以,在滇缅铁路实现通车后,北宁内卫部队工兵部队立即开始实施缅甸中央铁路现代化升级改造工程。该工程完工后,北宁辖区生产的新型内燃机车就能够牵引着总装载量达到3千吨的50节新型重载车厢以120公里的时速从昆明直达仰光,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量与运行速度。
这是又一项浩大的工程,几乎相当于再建一条滇缅铁路!以更换中央铁路老旧的木制枕木这一项来说,北宁辖区的铁路设备生产厂家就需提供上千万套新型混凝土枕木!其他需提供的路用设备诸如新型机车和车厢、钢轨、电气设备等的数量同样可观。不过,这些纯援助性质的友好举措将进一步巩固缅甸与大清帝国的宗藩关系,从战略层面上来权衡,十分必要。
滇缅铁路建设期间,康凡曾多次赴沿线工地视察,并参加了怒江铁路大桥的贯通仪式,亲手剪彩。
而在沿线工地上,除了北宁内卫部队工兵部队的官兵和各类先进的工程机械在忙碌外,最有特色的就是以傣族、白族、壮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人民为主组成的筑路劳工大军。云南省是个多民族混居的省份,汉族人在其总人口中只占少数,而这支筑路劳工大军中超过80%的人都是当地少数民族。尽管他们在参与工程建设后,每人都能领到2身工程指挥部统一发放的墨绿色工作服以及黄色安全帽和防砸鞋,从外表看起来已经跟北宁内卫部队工兵部队的官兵没有什么不同,但他们却是第一批代表大清帝国出国工作的少数民族人民。可以这么说:滇缅铁路建成后,一半的功劳属于他们!
在稳固了印度洋方向后,康凡就把目光转向了太平洋方向。
随着大清帝国全球海上贸易的迅猛扩展,开辟海外基地的工作就是必须要做的了。在浩瀚的大洋中,来往穿梭的北宁商船和渔船需要避风、修理、补给、救助等方面的服务。在离陆地不远的航道上航行时,依靠沿岸各国的港口可以来做这些事情,但在大洋深处的航道上,如果发生意外,海天茫茫,无法得到及时救援的船舶的后果便可想而知了。因此,康凡便准备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大西洋航线上着手建立大清帝国的前沿基地,以更好的为海上作业的商船和渔船以及船员们提供需要的服务。
再就是,太平洋对岸的美国是除去东南亚地区之外最大的大清侨民集中地,这些侨民群体拥有巨大的能量,能够对大清帝国的发展发挥重要影响,必须得加以团结,共谋大业。
所以,康凡还要在已经开通的中国—美国太平洋越洋轮船航线的基础上开通更为快捷的越洋飞机航线,与大洋彼岸的美国加强联系,而上述这些工作就需要朱迪的大力协助了。
开发的蛮荒之地,也就不能为大英帝国财政做出什么贡献。因此,英国政府对这里不是很重视,也许这也是英国政府同意把该群岛卖给大清帝国的原因之一。
而北宁政府将布莱尔港扩建改造成一座现代化港口城市——西华市后,能够为在印度洋上航行的北宁商船、渔船以及北宁海军舰艇及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随着北宁各军兵种陆续进驻这里,大量军人和途经这里并进行休整的各国海员、渔民等的各种生活需求刺激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商店、饭店、旅馆等从无到有,商业、旅游业等也随之发展起来,带动了当地海产品、木材、椰子、橡胶等的出口,给当地土著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从群岛各处迁来这里定居的当地人就越来越多,而从中国沿海地区、中南半岛等地迁来这里的移民也在增加,促使西华市逐渐繁荣起来。
由于西华群岛离大清帝国本土很远,战时得不到本土及时的支持,因此,临近的缅甸大陆理所当然地就成为西华群岛的后方支援基地。在建设西华市的同时,一条连通中国云南省与缅甸的战略铁路也开始修建,起名为“滇缅铁路”。
滇缅铁路全长超过1200公里,起点为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终点是缅甸北部城镇腊戌,在腊戌与缅甸国内的中央铁路连通,向南可直达缅甸首都仰光。为了缩短铁路里程,沿途要跨越怒江和许多峡谷以及穿越许多山岭,以尽量取直线,因此就需要建造大量桥梁、隧道等,施工难度极大。北宁内卫部队工兵部队将承担这项光荣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修建滇缅铁路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巩固缅印边境防御并提升缅甸大陆对西华群岛的作战支持能力。铁路建成后,国内的军需物资和兵员就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缅甸腊戌或是再从腊戌继续向南转运至仰光港,然后从仰光港装船运往西华市,这要比从大清帝国本土经南海-印度洋海上运输线到达西华市方便、快捷的多。滇缅铁路实际上是为大清帝国西南各个内陆省份打开了直通印度洋的出海口,也将缅甸这个拥有富饶自然资源的国家与大清帝国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注定将要发挥出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作用!
缅甸的中央铁路修建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是采用1千毫米轨距的窄轨铁路,使用的还是老旧的蒸汽机车。而此时的北宁辖区铁路部门已经开始用新式的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取代蒸汽机车,采用的是1435毫米轨距的标准轨距铁路。由于滇缅铁路是按照北宁辖区的铁路标准修建的,因此也就无法与缅甸的中央铁路很好的衔接,必须在腊戌进行繁琐而费力的宽轨—窄轨转运才能到达仰光。所以,在滇缅铁路实现通车后,北宁内卫部队工兵部队立即开始实施缅甸中央铁路现代化升级改造工程。该工程完工后,北宁辖区生产的新型内燃机车就能够牵引着总装载量达到3千吨的50节新型重载车厢以120公里的时速从昆明直达仰光,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量与运行速度。
这是又一项浩大的工程,几乎相当于再建一条滇缅铁路!以更换中央铁路老旧的木制枕木这一项来说,北宁辖区的铁路设备生产厂家就需提供上千万套新型混凝土枕木!其他需提供的路用设备诸如新型机车和车厢、钢轨、电气设备等的数量同样可观。不过,这些纯援助性质的友好举措将进一步巩固缅甸与大清帝国的宗藩关系,从战略层面上来权衡,十分必要。
滇缅铁路建设期间,康凡曾多次赴沿线工地视察,并参加了怒江铁路大桥的贯通仪式,亲手剪彩。
而在沿线工地上,除了北宁内卫部队工兵部队的官兵和各类先进的工程机械在忙碌外,最有特色的就是以傣族、白族、壮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人民为主组成的筑路劳工大军。云南省是个多民族混居的省份,汉族人在其总人口中只占少数,而这支筑路劳工大军中超过80%的人都是当地少数民族。尽管他们在参与工程建设后,每人都能领到2身工程指挥部统一发放的墨绿色工作服以及黄色安全帽和防砸鞋,从外表看起来已经跟北宁内卫部队工兵部队的官兵没有什么不同,但他们却是第一批代表大清帝国出国工作的少数民族人民。可以这么说:滇缅铁路建成后,一半的功劳属于他们!
在稳固了印度洋方向后,康凡就把目光转向了太平洋方向。
随着大清帝国全球海上贸易的迅猛扩展,开辟海外基地的工作就是必须要做的了。在浩瀚的大洋中,来往穿梭的北宁商船和渔船需要避风、修理、补给、救助等方面的服务。在离陆地不远的航道上航行时,依靠沿岸各国的港口可以来做这些事情,但在大洋深处的航道上,如果发生意外,海天茫茫,无法得到及时救援的船舶的后果便可想而知了。因此,康凡便准备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大西洋航线上着手建立大清帝国的前沿基地,以更好的为海上作业的商船和渔船以及船员们提供需要的服务。
再就是,太平洋对岸的美国是除去东南亚地区之外最大的大清侨民集中地,这些侨民群体拥有巨大的能量,能够对大清帝国的发展发挥重要影响,必须得加以团结,共谋大业。
所以,康凡还要在已经开通的中国—美国太平洋越洋轮船航线的基础上开通更为快捷的越洋飞机航线,与大洋彼岸的美国加强联系,而上述这些工作就需要朱迪的大力协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