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疯流魏晋爆笑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果现在让你选出中国历史上三位最聪明的皇帝,你可能要花一些心思。但若是选出最傻的三位皇帝,晋惠帝司马衷一定榜上有名。但是人们之所以如此乐意把他作为傻皇帝的形象代言,多半并非基于对他生平的全面了解,而是由于他那两则流传久远的神语录。
《晋书·惠帝纪》中记载了这两则奇葩故事。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帝文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
首先来看第一则,从合理的逻辑来看,惠帝的回答当然是愚蠢可笑的,百姓既然连饭都吃不上,又怎么会有肉粥吃?但是这一生活常识对于长于深宫的王室成员而言,可能根本就算不上常识,甚至是极其陌生的内容。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晋简文帝司马昱是个聪明的皇帝,还是太子时就出任丞相处理政务,其清谈玄理的水平更是受到东晋名士们推崇。他有一次外出,看见一片绿油油的植物,于是问左右随从,"这是什么草?"随从回答说:"陛下,这不是草,而是稻谷。"以司马昱的聪慧尚且不认识稻谷,可见在晋代王室成员之中五谷不分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既然连庄稼都不认识,当然也不知道老百姓吃什么,那么惠帝的回答也就不奇怪了。
还有一个例子也能说明这个问题,清代李元伯《南亭笔记》记载,光绪帝喜欢吃鸡蛋,每日必吃四个,当时的鸡蛋大约—5文钱一个,但是内务府却告诉他四只鸡蛋要4两白银。按照光绪朝的汇率标准,一两银子相当于约一千文铜钱,按照一个鸡蛋价值5文来计算,一两银子可以购买鸡蛋00枚,4两白银购买鸡蛋8400枚。按照袁腾飞的说法,把这些鸡蛋全都打碎,光绪都能洗澡了。但是当时光绪居然相信了内务府的鸡蛋报价,可见皇帝们的生活常识缺乏到了什么程度。
由上可见,类似于"何不食肉粥"这样的神奇语录,并不是由于惠帝智商所致,乃实在是因为常识的缺乏,而这种缺乏又是普遍和平常的。皇宫和民间本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除非皇帝特别喜欢微服私访,否则皇帝和百姓基本上是老死不相往来,皇帝对百姓的饮食起居根本不了解。
王室不了解百姓,百姓也不了解王室。难免闹出笑话,《列子·杨朱》中记载了两个有趣的故事:一个是献芹,一个是献曝。
"献芹"说的是有个农夫发现自家种的芹菜特别好吃,以为发现了绝世美味,于是满怀激动地推荐给乡绅,结果乡绅吃下去以后发现一点也不好吃。献曝则是宋代一个乡野农夫常年劳作,很是辛苦,有一天偶尔发现躺在野外晒太阳实在是一种享受啊,他为自己的这一重大发现兴奋不已,其激动程度不亚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于是突发奇想:如果把这一重大发现介绍给国君一定可以获得丰厚的奖赏,申请专利也不一定。于是就急匆匆地向君王出发了。
其实这位农夫发现的就是现代人所推崇的日光浴,如果农夫认为在繁琐世事之余,晒晒太阳,对于日理万机,在过惯高门大院深宫生活的皇帝来说是最需要的。那么这个农夫就是个聪明的农夫,但事实上他当时根本不是这么想的,他之所以认为晒太阳舒服,不是因为他卓越的小资情调,而是因为他实在没有见过更好的生活,根本不知道君王有锦衣玉食,美女如云,广厦万间。所以这位农夫的行为在常人眼中就显得很可笑了。那位献芹的农夫大哥也一样,他献给富绅芹菜,不是让富绅清清肠胃,换换口味,而是因为他实在没吃过比芹菜更好的美味,更不知道富人家里吃的是什么。
惠帝也一样,这一位傻得可爱的皇帝,其实根本不知道农民家里吃什么,只是天真地把自己认为好吃的东西说出来而已。可见他只是幼稚,并不是医学意义上的那种绝对的傻。如果非要说他傻,也只是童心未泯憨态可掬的傻。
下面来看看另一则语录,这一故事看起来就更为蹊跷。蛤蟆叫是为公还是为私?这个问题正常人不会问出来,但是傻子也不会问出来,真正的傻子是不会问这样的问题的,因为傻子不会知道公、私的概念,更不会把它们和一群蛤蟆联系在一起,这确实是一种奇葩逻辑,雷人逻辑,但不是傻子的逻辑。我们之所以认为这个问题很可笑,是因为我们知道它出自惠帝之口,如果你预先不知道它出自谁之口,你并不会认为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甚至会觉得它的风格与东晋名士们语言习惯相暗合。因为在魏晋一大推奇葩语录中,这种疯疯癫癫的话实在太平常,随时都有可能被一个刚刚吃过药喝过酒,手执麈尾,清谈玄理的名士说出。现在我把它混杂在《世说新语》名士诸言之下,试着ps几个,诸位看看如何。
先把它放在阮咸名下。
"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忽闻,蛙鸣呱呱,咸顾谓诸士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众皆笑。
再把它放在刘伶名下。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何为入我衣裤中?"
时忽闻窗外蛙鸣,唧唧不已,伶曰,怪哉,此鸣者为官乎,私乎?"
可见同样是这句话,如果被阮咸或者刘伶说出,丝毫不显得没头没脑,愚蠢可笑,反倒玄远深奥,大有名士风格。
由上可见大部分的读者之所以认为惠帝傻,是因为提前被告知,而不是出于自己对于惠帝的了解和判断。事实上,仅从这两个故事来看,无法得出惠帝是个傻皇帝的推论。惠帝到底智商多少,情商几何还要详观史料。
客观地说,在晋代帝王之中惠帝的智商排名是比较靠后的,和父亲晋元帝... -->>
如果现在让你选出中国历史上三位最聪明的皇帝,你可能要花一些心思。但若是选出最傻的三位皇帝,晋惠帝司马衷一定榜上有名。但是人们之所以如此乐意把他作为傻皇帝的形象代言,多半并非基于对他生平的全面了解,而是由于他那两则流传久远的神语录。
《晋书·惠帝纪》中记载了这两则奇葩故事。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帝文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
首先来看第一则,从合理的逻辑来看,惠帝的回答当然是愚蠢可笑的,百姓既然连饭都吃不上,又怎么会有肉粥吃?但是这一生活常识对于长于深宫的王室成员而言,可能根本就算不上常识,甚至是极其陌生的内容。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晋简文帝司马昱是个聪明的皇帝,还是太子时就出任丞相处理政务,其清谈玄理的水平更是受到东晋名士们推崇。他有一次外出,看见一片绿油油的植物,于是问左右随从,"这是什么草?"随从回答说:"陛下,这不是草,而是稻谷。"以司马昱的聪慧尚且不认识稻谷,可见在晋代王室成员之中五谷不分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既然连庄稼都不认识,当然也不知道老百姓吃什么,那么惠帝的回答也就不奇怪了。
还有一个例子也能说明这个问题,清代李元伯《南亭笔记》记载,光绪帝喜欢吃鸡蛋,每日必吃四个,当时的鸡蛋大约—5文钱一个,但是内务府却告诉他四只鸡蛋要4两白银。按照光绪朝的汇率标准,一两银子相当于约一千文铜钱,按照一个鸡蛋价值5文来计算,一两银子可以购买鸡蛋00枚,4两白银购买鸡蛋8400枚。按照袁腾飞的说法,把这些鸡蛋全都打碎,光绪都能洗澡了。但是当时光绪居然相信了内务府的鸡蛋报价,可见皇帝们的生活常识缺乏到了什么程度。
由上可见,类似于"何不食肉粥"这样的神奇语录,并不是由于惠帝智商所致,乃实在是因为常识的缺乏,而这种缺乏又是普遍和平常的。皇宫和民间本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除非皇帝特别喜欢微服私访,否则皇帝和百姓基本上是老死不相往来,皇帝对百姓的饮食起居根本不了解。
王室不了解百姓,百姓也不了解王室。难免闹出笑话,《列子·杨朱》中记载了两个有趣的故事:一个是献芹,一个是献曝。
"献芹"说的是有个农夫发现自家种的芹菜特别好吃,以为发现了绝世美味,于是满怀激动地推荐给乡绅,结果乡绅吃下去以后发现一点也不好吃。献曝则是宋代一个乡野农夫常年劳作,很是辛苦,有一天偶尔发现躺在野外晒太阳实在是一种享受啊,他为自己的这一重大发现兴奋不已,其激动程度不亚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于是突发奇想:如果把这一重大发现介绍给国君一定可以获得丰厚的奖赏,申请专利也不一定。于是就急匆匆地向君王出发了。
其实这位农夫发现的就是现代人所推崇的日光浴,如果农夫认为在繁琐世事之余,晒晒太阳,对于日理万机,在过惯高门大院深宫生活的皇帝来说是最需要的。那么这个农夫就是个聪明的农夫,但事实上他当时根本不是这么想的,他之所以认为晒太阳舒服,不是因为他卓越的小资情调,而是因为他实在没有见过更好的生活,根本不知道君王有锦衣玉食,美女如云,广厦万间。所以这位农夫的行为在常人眼中就显得很可笑了。那位献芹的农夫大哥也一样,他献给富绅芹菜,不是让富绅清清肠胃,换换口味,而是因为他实在没吃过比芹菜更好的美味,更不知道富人家里吃的是什么。
惠帝也一样,这一位傻得可爱的皇帝,其实根本不知道农民家里吃什么,只是天真地把自己认为好吃的东西说出来而已。可见他只是幼稚,并不是医学意义上的那种绝对的傻。如果非要说他傻,也只是童心未泯憨态可掬的傻。
下面来看看另一则语录,这一故事看起来就更为蹊跷。蛤蟆叫是为公还是为私?这个问题正常人不会问出来,但是傻子也不会问出来,真正的傻子是不会问这样的问题的,因为傻子不会知道公、私的概念,更不会把它们和一群蛤蟆联系在一起,这确实是一种奇葩逻辑,雷人逻辑,但不是傻子的逻辑。我们之所以认为这个问题很可笑,是因为我们知道它出自惠帝之口,如果你预先不知道它出自谁之口,你并不会认为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甚至会觉得它的风格与东晋名士们语言习惯相暗合。因为在魏晋一大推奇葩语录中,这种疯疯癫癫的话实在太平常,随时都有可能被一个刚刚吃过药喝过酒,手执麈尾,清谈玄理的名士说出。现在我把它混杂在《世说新语》名士诸言之下,试着ps几个,诸位看看如何。
先把它放在阮咸名下。
"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忽闻,蛙鸣呱呱,咸顾谓诸士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众皆笑。
再把它放在刘伶名下。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何为入我衣裤中?"
时忽闻窗外蛙鸣,唧唧不已,伶曰,怪哉,此鸣者为官乎,私乎?"
可见同样是这句话,如果被阮咸或者刘伶说出,丝毫不显得没头没脑,愚蠢可笑,反倒玄远深奥,大有名士风格。
由上可见大部分的读者之所以认为惠帝傻,是因为提前被告知,而不是出于自己对于惠帝的了解和判断。事实上,仅从这两个故事来看,无法得出惠帝是个傻皇帝的推论。惠帝到底智商多少,情商几何还要详观史料。
客观地说,在晋代帝王之中惠帝的智商排名是比较靠后的,和父亲晋元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