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明末总兵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杨林有些惊讶的看着萧文远,暗道这个秀才不简单啊,仅凭他说的十六字平叛方针就可以看出他是个人才。在这个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他竟然有这样的见识,真是难能可贵呀。
“先生可否将十六字破敌之策详解?”杨林现在对萧文远的破敌方针很感兴趣,他想知道如何实施这些办法。也要进一步考验他的才能。
“大人抬爱,学生就当仁不让,献丑了!”萧文远将束腰布带紧了紧道:“自古以来,不论是倾国而战还是剿除叛逆,均需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三点,尤其是人和极为重要。安邦彦本为水西宣慰司土同知,是原宣慰使安尧臣的侄儿,安尧臣死后利用手中兵权趁机上位,名义上宣慰使一职仍由安尧臣儿子安位承袭,可惜其年少不能掌大事。其母奢社辉又与安邦彦关系不清不白,所以安位必心怀怨恨。大人可在这点上大做文章!仅此一点,我们在人和上先占了一丝先机。也就是利用他们的矛盾挑拨离间,互相猜疑。因安邦彦是首逆之徒,所以其必死!只要他死,其他人不足虑也!这就是‘打击首逆’之意。再谈‘分化附从’,协助安邦彦起兵的大小土司头人,除安效良尚有勇谋外,其他诸人皆是匹夫之徒,毫无远见和持久行事方略。大人可根据实际情况,或是以利诱之;或是以害趋之;或是以武除之,事必成!这在人和上我们再占一丝先机。三谈‘拉拢豪强’,川滇黔三地各族土司头人多如牛毛,纷杂繁乱互不统属,其中不乏心向朝廷之人。大人可晓明厉害,许以重利或是便宜,联合他们围剿安逆,即使他们仅是摇旗呐喊观敌瞭阵,安逆也无法在他们所属之地立足。这在人和上我们又占一丝先机。四谈‘惠利于民’,此点极为重要。安邦彦起事之兵多为山野村民,无外乎被其许以重利蛊惑煽动作乱,大人可将斩获的叛逆财产和宅地分与他们,并以朝廷之名赦免其作乱之罪。再鼓励其尽行农耕商织之业,温饱俱足之下,何人还愿作乱?这在人和上我们又占一丝先机。四步下来,我们尽夺人和之利。即使地利和天时不足也不足虑也!”
杨林听罢一惊,这个萧文远很有见识嘛。虽然说的不够全面和具体,但是平叛的大体方略已经出来了。他这些话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解决人的问题!世上不论做任何事,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和谋划。他的十六字平叛方略就是应对现今局势的,若是巧妙实施,安邦彦必败!由此可见其还是很有战略眼光和头脑的。可惜前世史书上并无他的名字和事迹,真是遗憾!不过自古民间多才俊,何止是他萧文远,比他有才能的人多的是。只不过没有碰到机遇而被埋没了。
“听先生一席话令鄙人茅塞顿开。鄙人身侧尚缺一名师爷,先生若是不嫌弃,可否屈尊而就?”杨林已经决定把萧文远收入麾下了,以这个人的才能不当谋士真是浪费了。
“大人厚爱,学生惶恐不已!但闻大人不仅能统军作战,而且还能吟词作赋。学生冒昧,恳请大人赐墨宝留念!”萧文远几年前从同乡学子口中曾听过杨林那首《吾辈从军行》,甚是佩服。所以他想看看杨林是不是有真才实学,值不值得自己尽心效力。其实这都是因为傅宗龙的缘故。他是云南大儒,自遇见杨林后便以书信形式将《吾辈从军行》寄给家中子弟和学生,让他们以此为榜样奋发读书。结果这首词赋便在黔滇两地的学子中流传开来。
杨林见萧文远没有正面回应邀请,知他还想看自己有没有才能,赐墨宝留念不过是借口。好,那我就显露显露,一定把你这个自负的秀才折服了!他道:“先生之请莫敢不从,鄙人新近作了一首词赋,还请先生赐教!来人,我和先生要讨论诗词歌赋,需要雅静。尔等退后三十步以外,不得靠近!”
“是,大人!”一众官兵闻言齐声应诺,包括王信、老黑等人迅速散开三十步之外。
萧文远不明白杨林为何要让随从官兵退到三十步之外,但接下来的事情就让他明白了。只见杨林以一截树枝代笔,在脚下的地面上迅速写了起来。
“沁园春.雪?”萧文远凝眉望着杨林笔下的词牌名,心中不免讶异。但随着其中内容逐渐显现,他的眼睛睁得是越来越大,惊骇之情密布脸上。暗道好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词!怪不得杨大人要让随从官兵退后三十步,此诗词只有天子之志的人才可以写出来。历朝历代的帝王岂是普通人可以随意评价的?尤其是最后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者的心态已是昭然若揭!这在官府眼中绝对是大不敬的悖逆之诗!
萧文远看着地上那首《沁园春.雪》,感觉浑身发冷,额头上刹那间已是布满了细密汗珠。这位守备大人年纪轻轻竟有如此鸿鹄之志,实在出人意料。看诗词中的意思有取而代之当今天子的意图。自己若是投靠他,究竟是祸还是福?
“先生认为鄙人拙作如何?嗯,先生很热吗?先生……”杨林可没想那么多,他就是想卖弄卖弄。他见萧文远站在那发愣,还以为被自己剽窃来的诗词折服了,心中不免有些得意。
“啊?大人高才。学生远不及也!”萧文远嘴上应着,心中却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暗道现今若是... -->>
杨林有些惊讶的看着萧文远,暗道这个秀才不简单啊,仅凭他说的十六字平叛方针就可以看出他是个人才。在这个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他竟然有这样的见识,真是难能可贵呀。
“先生可否将十六字破敌之策详解?”杨林现在对萧文远的破敌方针很感兴趣,他想知道如何实施这些办法。也要进一步考验他的才能。
“大人抬爱,学生就当仁不让,献丑了!”萧文远将束腰布带紧了紧道:“自古以来,不论是倾国而战还是剿除叛逆,均需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三点,尤其是人和极为重要。安邦彦本为水西宣慰司土同知,是原宣慰使安尧臣的侄儿,安尧臣死后利用手中兵权趁机上位,名义上宣慰使一职仍由安尧臣儿子安位承袭,可惜其年少不能掌大事。其母奢社辉又与安邦彦关系不清不白,所以安位必心怀怨恨。大人可在这点上大做文章!仅此一点,我们在人和上先占了一丝先机。也就是利用他们的矛盾挑拨离间,互相猜疑。因安邦彦是首逆之徒,所以其必死!只要他死,其他人不足虑也!这就是‘打击首逆’之意。再谈‘分化附从’,协助安邦彦起兵的大小土司头人,除安效良尚有勇谋外,其他诸人皆是匹夫之徒,毫无远见和持久行事方略。大人可根据实际情况,或是以利诱之;或是以害趋之;或是以武除之,事必成!这在人和上我们再占一丝先机。三谈‘拉拢豪强’,川滇黔三地各族土司头人多如牛毛,纷杂繁乱互不统属,其中不乏心向朝廷之人。大人可晓明厉害,许以重利或是便宜,联合他们围剿安逆,即使他们仅是摇旗呐喊观敌瞭阵,安逆也无法在他们所属之地立足。这在人和上我们又占一丝先机。四谈‘惠利于民’,此点极为重要。安邦彦起事之兵多为山野村民,无外乎被其许以重利蛊惑煽动作乱,大人可将斩获的叛逆财产和宅地分与他们,并以朝廷之名赦免其作乱之罪。再鼓励其尽行农耕商织之业,温饱俱足之下,何人还愿作乱?这在人和上我们又占一丝先机。四步下来,我们尽夺人和之利。即使地利和天时不足也不足虑也!”
杨林听罢一惊,这个萧文远很有见识嘛。虽然说的不够全面和具体,但是平叛的大体方略已经出来了。他这些话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解决人的问题!世上不论做任何事,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和谋划。他的十六字平叛方略就是应对现今局势的,若是巧妙实施,安邦彦必败!由此可见其还是很有战略眼光和头脑的。可惜前世史书上并无他的名字和事迹,真是遗憾!不过自古民间多才俊,何止是他萧文远,比他有才能的人多的是。只不过没有碰到机遇而被埋没了。
“听先生一席话令鄙人茅塞顿开。鄙人身侧尚缺一名师爷,先生若是不嫌弃,可否屈尊而就?”杨林已经决定把萧文远收入麾下了,以这个人的才能不当谋士真是浪费了。
“大人厚爱,学生惶恐不已!但闻大人不仅能统军作战,而且还能吟词作赋。学生冒昧,恳请大人赐墨宝留念!”萧文远几年前从同乡学子口中曾听过杨林那首《吾辈从军行》,甚是佩服。所以他想看看杨林是不是有真才实学,值不值得自己尽心效力。其实这都是因为傅宗龙的缘故。他是云南大儒,自遇见杨林后便以书信形式将《吾辈从军行》寄给家中子弟和学生,让他们以此为榜样奋发读书。结果这首词赋便在黔滇两地的学子中流传开来。
杨林见萧文远没有正面回应邀请,知他还想看自己有没有才能,赐墨宝留念不过是借口。好,那我就显露显露,一定把你这个自负的秀才折服了!他道:“先生之请莫敢不从,鄙人新近作了一首词赋,还请先生赐教!来人,我和先生要讨论诗词歌赋,需要雅静。尔等退后三十步以外,不得靠近!”
“是,大人!”一众官兵闻言齐声应诺,包括王信、老黑等人迅速散开三十步之外。
萧文远不明白杨林为何要让随从官兵退到三十步之外,但接下来的事情就让他明白了。只见杨林以一截树枝代笔,在脚下的地面上迅速写了起来。
“沁园春.雪?”萧文远凝眉望着杨林笔下的词牌名,心中不免讶异。但随着其中内容逐渐显现,他的眼睛睁得是越来越大,惊骇之情密布脸上。暗道好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词!怪不得杨大人要让随从官兵退后三十步,此诗词只有天子之志的人才可以写出来。历朝历代的帝王岂是普通人可以随意评价的?尤其是最后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者的心态已是昭然若揭!这在官府眼中绝对是大不敬的悖逆之诗!
萧文远看着地上那首《沁园春.雪》,感觉浑身发冷,额头上刹那间已是布满了细密汗珠。这位守备大人年纪轻轻竟有如此鸿鹄之志,实在出人意料。看诗词中的意思有取而代之当今天子的意图。自己若是投靠他,究竟是祸还是福?
“先生认为鄙人拙作如何?嗯,先生很热吗?先生……”杨林可没想那么多,他就是想卖弄卖弄。他见萧文远站在那发愣,还以为被自己剽窃来的诗词折服了,心中不免有些得意。
“啊?大人高才。学生远不及也!”萧文远嘴上应着,心中却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暗道现今若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