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明朝那些事儿(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朱棣都绝对算不上一个好人,这个人冷酷、残忍、权欲熏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绝对不想和这样的一个人做朋友。但他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皇帝。
一个皇帝从不需要用个人的良好品格来证明自己的英明,恰恰相反,在历史上干皇帝这行的人基本都不是什么好人,因为好人干不了皇帝,朱允炆就是铁证。
一个人从登上皇位成为皇帝的那一天起,他所得到的就绝不仅仅是权位而已,还有许许多多的敌人,他不但要和天斗和地斗,还要和自己身边的几乎每一个人斗,大臣、太监、老婆(很多)、老婆的亲戚(也很多)、兄弟姐妹,甚至还有父母(如果都还活着的话),他成为了所有人的目标。如果不拿出点手段,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很容易被人找到空子踢下皇位。而历史证明,被踢下皇位的皇帝生存率是很低的。
为了皇位,为了性命,必须学会权谋诡计,必须六亲不认,他要比最强横的恶霸更强横,比最无赖的流氓更无赖,他不能相信任何人。所以我认为,孤家寡人实在是对皇帝最好的称呼。
朱棣就是这样的一个恶霸无赖,同时也是一个好皇帝。
他精力充沛,以劳模朱元璋同志为榜样,每天干到很晚,不停地处理政务。他爱护百姓,关心民间疾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在他的统治下,明朝变得越来越强大。荒地被开垦,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仓库堆满了粮食和钱币。经济科技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打造出了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他制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也很好地执行了这些政策,使得明朝更为强大,如果要具体说明,还可以列出一大堆经济数字,这些都是套话,具体内容可参考历代历史教科书。我不愿意多写,相信大家也不愿意多看,但值得思考的是,这些举措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做过,也取得过不错的效果,为什么朱棣却可以超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公认的伟大皇帝呢?
这是因为他做到了别的皇帝没有能够做到的事情。
下面,我们将介绍这位伟大皇帝的功绩,就如同我们之前说过的那样,他绝对不是一个好人,却绝对是一个好皇帝。他用惊人的天赋和能力成就了巨大的功业,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遗产,并在六百多年后依然影响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当之无愧。
修书
说起修书这件事,应该是很多人向往的吧,把自己的努力化为书籍确实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而对于某些没有能力写书的人而言,要出版一本书还是有办法的。比如我原先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的一些教务人员(不教书的)眼红教研室的人出书,想写书却没本事,也不知是谁出的主意,到四处抄来一些名人名言,居然搞出了一本书出版。当然,其销量也是可以预料的。
说来很难让人相信,早在几百年前的朱棣时代,也有人做过一件类似的事情,做这件事情的就是朱棣。
我们之前说过,朱棣文化修养有限,他自己应该是写不出什么传世名著的,所以他只能指示手下的人修书,其目的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哪个皇帝不想青史留名呢?以往的很多皇帝修了很多书,修书其实是一件并不稀罕的事情,但朱棣确实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他要修的是一部前无古人的书,他要做的是一件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我要修一部古往今来最齐备,最完美、最优秀的书,要让千年之后的人们知道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辉和荣耀!”
他做到了,他修成了一部光耀史册、流芳千古的伟大书籍——《永乐大典》。
但就如我们前面说过的那样,他只是一个决策者,无论决策多么英明,没有人执行也是不行的,按照朱棣的构想,他要修一部包含有史以来所有科目、所有类别的大典,毫无疑问,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担任总编官,这个人必须有广博的学问、清晰的辨别能力、无比的耐心、兼容并包的思想。
符合以上条件的人实在是很难找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朱棣也确实找到了一个这样的人。
而这个人的一生也和《永乐大典》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他的命运如同《永乐大典》这部书一样,跌宕起伏,却又充满传奇。
所以,在我们介绍《永乐大典》之前,必须先介绍这位伟大的总编官。
命运
永乐十三年(1415),锦衣卫指挥纪纲下达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要请自己牢里的一个犯人吃饭。这可是一条大新闻,纪纲是朱棣的红人,锦衣卫的最高统帅,居然会屈尊请一个囚犯吃饭,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这位囚犯欣然接受了邀请,但饭局开张的时候,纪纲并没有来,只是让人拿了很多酒给这位囚犯饮用,这位心事重重的囚犯一饮便停不住,他回想起了那梦幻般的往事,不一会便酩酊大醉。
看他已经喝醉,早已接到指示的锦衣卫打开了大门,把他拖了出去。
外面下着很大的雪,此时正是正月。
这位囚犯被丢在了雪地里,在漫天大雪之时,在这纯洁的银白色世界里,在对往事的追忆和酒精的麻醉作用中,他迎来了死亡。
这个囚犯就是被称为明代第一才子的解缙,《永乐大典》的主编者。这一年,他四十七岁。
起点
解缙,洪武二年(1369)出生,江西吉安府人,自幼聪明好学,被同乡之人称为才子,大家都认为他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洪武二十一年(1388),他一举考中了进士,由于在家乡时他的名声已经很大,甚至传到了京城,所以朱元璋对他也十分重视,百忙之中还抽空接见了他。朱元璋的这一举动让所有的人都认为,一颗政治新星即将升起。
当时正是政治形势错综复杂之时,胡惟庸已经案发,法司各级官员不断逮捕大臣,很多今天同朝为臣的人第二天就不见了踪影,真可谓腥风血雨,变化莫测,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大臣成了逍遥派,遇事睁只眼闭只眼,只求能活到退休。
但解缙注定是个出人意料的人,在这种朝不保夕的恶劣政治环境中,他没有退却,畏缩,而是表现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骨气和勇敢。
他勇敢地向朱元璋本人上书,针砭时弊,斥责不必要的杀戮,并呈上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太平十策》,在此文中,他详细概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为朱元璋勾画了一幅太平天下的图画,并对目前的一些政治制度提出了意见和批评。
朱元璋的性格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你不去惹他,他都会来找你麻烦,可是这位解大胆居然敢摸老虎屁股,这实在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解缙疯了,因为只有疯子才敢去惹疯子。
解缙疯没疯不好考证,但至少他没死。朱元璋一反常态,居然接受了他的批评,也没有找他的麻烦,当时的人们被惊呆了,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解缙还能活下来,于是这位敢说真话的解缙开始名满天下。
出了名后,烦恼也就来了。固然有人赞赏他的这种勇敢行为,但也有人说他在搞政治投机,是看准机会才上书的。但解缙用他的行为粉碎了所谓投机的说法。他又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杀掉了李善长,这件事情有着很深的政治背景,当时的大臣们都很清楚,断然不敢多说一句话。可是永不畏惧的解缙又开始行动了,他代自己的好友上书朱元璋,为李善长申辩。
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政治事件,朱元璋十分恼火,他知道文章是解缙写的,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仍然没有对解缙怎么样,这件事情给了解缙一个错误的信号,他认为,朱元璋是不会把自己怎么样的。
解缙继续他的这种极为危险的游戏,他胸怀壮志,不畏权威,敢于说真话,然而他根本不明白,这种举动注定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不久,他就得到了处罚。
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把解缙赶回了家,并丢给他一句话“十年之后再用。”
于是,解缙沿着三年前他进京赶考的路回到了自己的家,荣华富贵只是美梦一场,沿路的景色并没有什么变化,然而解缙的心却变了。
他始终不明白,自己只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就受到了这样的处罚,读书人做官不就是为了天下苍生吗,不就是为国家效力吗?这是什么道理!
那些整天不干正事,遇到难题就让,遇到障碍就倒的无耻之徒牢牢地把握着权位,自己这样全心为国效力的人却得到这样的待遇,这不公平。
罢官的日子是苦闷的,人类的最大痛苦并不在于一无所有,而是拥有一切后再失去。京城的繁华,众人的仰慕,皇帝的器重,这些以往的场景时刻缠绕在解缙的心头。
在故乡的日子,他一直思索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为什么会失败?才学?度量?
不,不是这些,终于有一天,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幼稚,幼稚得一塌糊涂,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官场是个什么地方。信仰和正直在朝堂之上是没有市场的,要想获得成功,只能迎合皇帝,要使用权谋手段,把握每一个机会,不断地升迁,提高自己的地位!
解缙终于找到了他自认为正确的道路,他的一生就此开始转变。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去世了,此时距解缙回家已经过去了七年,虽然还没有到十年的约定之期,但解缙还是开始行动了,他很明白,就算到了十年之期,也不会有官做的,要想当官,只能靠自己!
他依靠先前的关系网,不断向高官和皇帝上书,要求获得官职,然而命运又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建文帝虽然知道他很有才能,却不愿用他,只给了他一个小官。把他远远地打发到遥远的西部。幸好他反应快,马上找人疏通关系,终于留在了京城,在翰林院当了一名小官。
此时的解缙已经完全没有了青年时期的雄心壮志,他终于明白了政治的黑暗和丑恶,要想往上爬,就不能有原则,不能有尊严,要会溜须拍马,要会逢迎奉承,什么都要,就是不能要脸!
黑暗的世界啊,我把灵魂卖给你,我只要荣华富贵!
收下了他的灵魂,黑暗的世界给了他一次机会。
转折
靖难开始了,建文帝眼看就要失败,朱棣已经胜利在望,在这关键时刻,解缙和他的两位好友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谈话,就在这次谈话中,三个年轻人确定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这里,我们要先介绍解缙的两位好友,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胡广、王艮。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和解缙这样的才子交朋友的,自然也不是寻常之辈,实际上,这两个人的来头并不比解缙小。
说来也巧,他们三个人都是江西吉安府人,是老乡关系,也算是个老乡会吧,解缙是出名的才子,我们前面说过,他是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高考成绩至少是全国前几十名,可和另两个人比起来,他就差得远了。
为什么呢?因为此二人分别是建文二年(1400)高考的状元、榜眼。另外还要说一下,第三名叫李贯,也是江西吉安府人,他也是此三人的好友。但由于他没有参加这次的谈话,所以并没有提到他。确实厉害,头三名居然被江西吉安府包揽,让人惊叹此地的教育之发达,足以媲美今日之黄冈中学。
大家都是同乡,又是饱学之士,自然有很多共同话题,眼下建文帝这个老板就要完蛋了,他们要坐下来商量一下自己的前途,这三个人都是邻居,而他们谈话的地点选在了另一个邻居吴溥的家里。
在他们说出自己的志向前,我们有必要先提一下,解缙、胡广、王艮、李贯都是建文帝的近侍,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皇帝身边的人,深受皇帝的信任,他们对时局的态度很能反映当时朝臣的看法。但四人中王艮比较特殊,他最有理由对皇帝不满,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建文二年(1400)的那次科举考试中,他才是真正的状元!
此人经过会试后,参加了殿试,在殿试中,他的策论考了第一名,本来状元应该是他的。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建文帝嫌他长得不好看,把第一名的位置给了胡广(貌寝,易以胡靖,即胡广也)。就这样,到手的状元飞了,按说他应该对建文帝十分不满才对,可这个世界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和真诚。
建文帝就要倒台了,大家的话题自然不会扯到诗词书画上,老板下台自己该怎么办,何去何从?三个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当然这个选择是在心底作出的。
三人表现如下:
解缙陈说大义,胡广也愤激慷慨,表示与朱棣不共戴天,以身殉国。王艮不说话,只是默默流泪。
谈话结束后的表现:
解缙结束谈话后,连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而且他跑得很快,历史上也留下了相关证据——“缙驰谒”。胡广第二天投降,十分听话——“召至,叩头谢”。看看,多么有效率,召至,召至,一召就至。第三名李贯也不落人后——“贯亦迎附”。
而沉默不语的王艮回家后,对自己的妻子说:“我是领国家俸禄的大臣,到了这个地步,只能以身殉国了。”
然后他从容自杀。
国家以貌取人,他却未以势取国。
那一夜,有两个说话的人,一个不说话的人,说话者说出了自己的诺言,最终变成了谎言。不说话的人沉默,却用行动实现了自己心中的诺言。
其实早在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时,已经有一个人看出了他们各自的结局,这个人就是冷眼旁观的吴溥。
就在胡广慷慨激昂的发表完殉国演讲,并一脸正气地告辞归家之后(他家就在吴溥家旁边),吴溥的儿子深有感叹地说道:“胡叔(指胡广)有如此气概,能够以身殉国,实在是一件好事啊。”
吴溥却微微一笑,说道:“这个人是不会殉国的,此三个人中唯一会以身殉国的只有王艮。”
吴溥的儿子到底年轻,对此不以为然,准备反驳他的父亲,谁知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胡广的声音:
“现在外面很乱,你们要把家里的东西看好!”
两人相对苦笑。
话说回来,我们似乎也不能过多责怪这几个投降者,特别是解缙,他受了很多苦,历经了很多坎坷,他太想成功了,而这个机会,是他绝对不能放过的。
对于这四个人的行为,人心自有公论。
于是,解缙就此成为了朱棣的宠臣,无论他用了什么手段,他毕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此他开始了自己传奇性的一生,但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投降三人组中其余两个成员的下落。
李贯:朱棣在掌握政权后,拿到了很多朝臣给建文帝的奏章,里面也有很多要求讨伐他的文字。他以开玩笑似的口吻对朝堂上的大臣们说:“这些奏章你们都有份儿吧。”下面的大臣个个心惊胆战,其实朱棣不过是想开个玩笑而已,他并不会去追究这些人的责任,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惹事的正是这个李贯,他从容不迫地说道:“我没有,从来也没有。”然后摆出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他是一个精明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了避祸,他从未上过类似的奏章。
现在他的聪明才智终于得到了回报,不过,是以他绝对预料不到的方式。
朱棣走到李贯面前,突然把奏章扔到了他的脸上,厉声说道:
“你还引以为荣吗?你领国家的俸禄,当国家的官员,危急时刻,你作为近侍竟然一句话都不说,我最厌恶的就是你这种人!”
全身发抖的李贯缩成一团,他没有想到,无耻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这之后,他因为犯法被关进监狱,最后死于狱中,在他临死时,终于悔悟了自己的行为,失声泣道:“王敬止(王艮字敬止),我没脸去见你啊。”
胡广:之后一直官运亨通,因为文章写得好,有一定处理政务的能力,与解缙一起被任命为明朝首任内阁七名成员之一,后被封为文渊阁大学士。此人死后被追封为礼部尚书,他还创造了一个纪录,那就是他是明朝第一个获得谥号的文臣,他的谥号叫做“文穆”。
综观他的一生,此人没有吃过什么亏,似乎还过得很不错,不过一个人的品行终归是会暴露出来的。
当年胡广和解缙投奔朱棣后,朱棣看到他们是同乡,关系还很好,便有意让他们成为亲家,但当时解缙虽然已经有了儿子,胡广的老婆却是刚刚怀孕,不知是男是女。此时妇产科专家朱棣在未经B超探查的情况下,断言:“一定是女的。”
结果胡广的老婆确实生了个女孩,所以说领导就是有水平,居然在政务活动之余对妇产科这种副业有如此深的造诣。事后证明,这个女孩也确实不简单,可惜我在史料中没有找到她的名字,只知道她肯定姓胡。
这个女孩如约与解缙之子完婚,两家都财大气粗,是众人羡慕的佳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解缙后来被关进监狱,他的儿子也被流放到辽东,此时胡广又露出了他两面三刀的本性,亲家一倒霉掉进井里,他就立刻四处找石头,勒令自己的女儿与对方离婚。
在那个时代,父母之命就是一切,然而这位被朱棣赐婚的女孩很有几分朱棣的霸气,她干出了足以让自己的父亲羞愧汗颜的行为。胡广几次逼迫劝说,毫无效果,最后他看到了自己女儿的最终态度,不是分离的文书,而是一只耳朵。
她的女儿为表明绝不分离的决心,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以明志,还怒斥父亲:“我的亲事虽然不幸,但也是皇上做主,你答应过的,怎么能够这样做呢,宁死不分!”
这位壮烈女子的行为引起了轰动,众人也借此看清了胡广的面目,而解缙的儿子最终也获得了赦免,回到了那位女子的身边。
胡广,羞愧吧,你虽饱读诗书,官运亨通,气节却不如一个普通女子!
还是那句话,人心自有公论。
飞腾
朱棣之所以器重解缙,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准确地判断出,解缙就是那个能胜任大典主编工作的人。于是,在永乐元年(1403),朱棣郑重地将这个可以光耀史册也可以累死人的工作交给了解缙。他的要求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直言,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成一书,毋厌浩繁”。
多么豪壮的话语和愿望!请大家不要小看修书这件事,在信息并不发达的当时,书籍即使出版后也是很容易失传的,因为当年也没有出版后送一本给图书馆的习惯,小说之类的书很多人看,但某些经史子集之类的学术书籍就很少有人问津(这点和现在差不多),极易失传。而某些不传世的书籍就更像武侠小说中的秘籍一样,隐藏于深山密林之中,不为人知。要采集这些书籍,必须要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物力。所以虽然每个朝代都修书,却大有不同。比较穷的朝代官方修书数量有限,只求修好必须修的那一本——前朝的史书。
而朱棣要修的不是一本,也不是一部书,他要修的是涵盖古今,包容万象,蕴含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
这不仅仅是文化,这是包括经济在内的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自信和强大的象征!
大典之外,再无他书!
我们可以想到,当朱棣将这项工作交给解缙时,他是把希望和重担一起赋予了这个年仅三十四岁的年轻人,可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朱棣看来无比重要的事情,在解缙那里却成了一项“一般任务”。
解缙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表现出政治敏锐性,他天真地以为,这不过是皇帝一时的兴趣,想编本书玩儿一玩儿。于是在永乐二年(1404)十一月,他就向皇帝呈送了初稿,名《文献大成》。应该说这套初稿也是花费了解缙很多心血的,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番心血换来的是朱棣的一顿痛骂。
解缙如此之快地完成任务,倒是让朱棣十分高兴,可当他看到解缙送上来的书时,才明白这位书呆子根本就没有领会领导的意图。于是他狠狠地斥责了解缙一顿,然后摆出了大阵势。
这个阵势实在是大,完全体现了明朝当时的综合国力,首先,朱棣派了五个翰林学士担任总裁(不是今天我们说的总裁),此五人以王景为首,都是饱学之士。并另派二十名翰林院官员为副总裁,这二十个人也都是著名的学者。此外,朱棣还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总动员令,召集所有学识渊博的人,不管你是老是少,是贫是富,瘸子跛子也没关系,脑袋能转得动,脚能走得动就行了,全部召集来做编撰,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编辑。
这还没完,朱棣拿出了拼命的架势,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他还在全国各个州县寻找有某种特定能力的人,但这种能力并不是学问,那么他到底找的是什么人呢?
答案是:字写得好的人。
由于当时是修一部全书,所以要采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这些资料找来之后需要找人抄写,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当时并没有电脑排版技术,在编撰过程中只有找人用手来写。
既然是大明帝国编的书,自然要体面,书籍的字迹必须要漂亮清晰,如果要找一个类似我这样字迹潦草,每天只会在电脑面前打字的人去抄书,别说朱棣看不惯,我自己都会觉得丢人啊。那年头啊,你要是写得一手烂字,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这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总动员,可以说朱棣是集中了全国的精英知识分子来做这件事情。之前我们曾经提到过,修书也能充分体现国家的经济实力,这是因为你要召集这么多的知识分子来为你修书,你就得在招聘广告上写明:包食宿,按月发工资。千万不要以为知识分子读书人就会心甘情愿地干义务劳动,人家也有老婆孩子。
朱棣是一个做事干脆的人,他雷厉风行地解决了问题。他将编撰的总部设在了文渊阁,并给这些编书的人安排了住处,要吃饭时自然有光禄寺的人来送饭,编书的人啥也不用管,编好你的书就行了。
看了我们以上的介绍,大家应该清楚了,没有钱,没有很多的钱,这书能修成吗?
贫穷的王朝整日只能疲于奔命,一点国库收入拿来吃饭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闲钱去修... -->>
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朱棣都绝对算不上一个好人,这个人冷酷、残忍、权欲熏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绝对不想和这样的一个人做朋友。但他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皇帝。
一个皇帝从不需要用个人的良好品格来证明自己的英明,恰恰相反,在历史上干皇帝这行的人基本都不是什么好人,因为好人干不了皇帝,朱允炆就是铁证。
一个人从登上皇位成为皇帝的那一天起,他所得到的就绝不仅仅是权位而已,还有许许多多的敌人,他不但要和天斗和地斗,还要和自己身边的几乎每一个人斗,大臣、太监、老婆(很多)、老婆的亲戚(也很多)、兄弟姐妹,甚至还有父母(如果都还活着的话),他成为了所有人的目标。如果不拿出点手段,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很容易被人找到空子踢下皇位。而历史证明,被踢下皇位的皇帝生存率是很低的。
为了皇位,为了性命,必须学会权谋诡计,必须六亲不认,他要比最强横的恶霸更强横,比最无赖的流氓更无赖,他不能相信任何人。所以我认为,孤家寡人实在是对皇帝最好的称呼。
朱棣就是这样的一个恶霸无赖,同时也是一个好皇帝。
他精力充沛,以劳模朱元璋同志为榜样,每天干到很晚,不停地处理政务。他爱护百姓,关心民间疾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在他的统治下,明朝变得越来越强大。荒地被开垦,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仓库堆满了粮食和钱币。经济科技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打造出了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他制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也很好地执行了这些政策,使得明朝更为强大,如果要具体说明,还可以列出一大堆经济数字,这些都是套话,具体内容可参考历代历史教科书。我不愿意多写,相信大家也不愿意多看,但值得思考的是,这些举措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做过,也取得过不错的效果,为什么朱棣却可以超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公认的伟大皇帝呢?
这是因为他做到了别的皇帝没有能够做到的事情。
下面,我们将介绍这位伟大皇帝的功绩,就如同我们之前说过的那样,他绝对不是一个好人,却绝对是一个好皇帝。他用惊人的天赋和能力成就了巨大的功业,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遗产,并在六百多年后依然影响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当之无愧。
修书
说起修书这件事,应该是很多人向往的吧,把自己的努力化为书籍确实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而对于某些没有能力写书的人而言,要出版一本书还是有办法的。比如我原先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的一些教务人员(不教书的)眼红教研室的人出书,想写书却没本事,也不知是谁出的主意,到四处抄来一些名人名言,居然搞出了一本书出版。当然,其销量也是可以预料的。
说来很难让人相信,早在几百年前的朱棣时代,也有人做过一件类似的事情,做这件事情的就是朱棣。
我们之前说过,朱棣文化修养有限,他自己应该是写不出什么传世名著的,所以他只能指示手下的人修书,其目的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哪个皇帝不想青史留名呢?以往的很多皇帝修了很多书,修书其实是一件并不稀罕的事情,但朱棣确实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他要修的是一部前无古人的书,他要做的是一件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我要修一部古往今来最齐备,最完美、最优秀的书,要让千年之后的人们知道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辉和荣耀!”
他做到了,他修成了一部光耀史册、流芳千古的伟大书籍——《永乐大典》。
但就如我们前面说过的那样,他只是一个决策者,无论决策多么英明,没有人执行也是不行的,按照朱棣的构想,他要修一部包含有史以来所有科目、所有类别的大典,毫无疑问,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担任总编官,这个人必须有广博的学问、清晰的辨别能力、无比的耐心、兼容并包的思想。
符合以上条件的人实在是很难找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朱棣也确实找到了一个这样的人。
而这个人的一生也和《永乐大典》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他的命运如同《永乐大典》这部书一样,跌宕起伏,却又充满传奇。
所以,在我们介绍《永乐大典》之前,必须先介绍这位伟大的总编官。
命运
永乐十三年(1415),锦衣卫指挥纪纲下达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要请自己牢里的一个犯人吃饭。这可是一条大新闻,纪纲是朱棣的红人,锦衣卫的最高统帅,居然会屈尊请一个囚犯吃饭,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这位囚犯欣然接受了邀请,但饭局开张的时候,纪纲并没有来,只是让人拿了很多酒给这位囚犯饮用,这位心事重重的囚犯一饮便停不住,他回想起了那梦幻般的往事,不一会便酩酊大醉。
看他已经喝醉,早已接到指示的锦衣卫打开了大门,把他拖了出去。
外面下着很大的雪,此时正是正月。
这位囚犯被丢在了雪地里,在漫天大雪之时,在这纯洁的银白色世界里,在对往事的追忆和酒精的麻醉作用中,他迎来了死亡。
这个囚犯就是被称为明代第一才子的解缙,《永乐大典》的主编者。这一年,他四十七岁。
起点
解缙,洪武二年(1369)出生,江西吉安府人,自幼聪明好学,被同乡之人称为才子,大家都认为他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洪武二十一年(1388),他一举考中了进士,由于在家乡时他的名声已经很大,甚至传到了京城,所以朱元璋对他也十分重视,百忙之中还抽空接见了他。朱元璋的这一举动让所有的人都认为,一颗政治新星即将升起。
当时正是政治形势错综复杂之时,胡惟庸已经案发,法司各级官员不断逮捕大臣,很多今天同朝为臣的人第二天就不见了踪影,真可谓腥风血雨,变化莫测,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大臣成了逍遥派,遇事睁只眼闭只眼,只求能活到退休。
但解缙注定是个出人意料的人,在这种朝不保夕的恶劣政治环境中,他没有退却,畏缩,而是表现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骨气和勇敢。
他勇敢地向朱元璋本人上书,针砭时弊,斥责不必要的杀戮,并呈上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太平十策》,在此文中,他详细概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为朱元璋勾画了一幅太平天下的图画,并对目前的一些政治制度提出了意见和批评。
朱元璋的性格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你不去惹他,他都会来找你麻烦,可是这位解大胆居然敢摸老虎屁股,这实在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解缙疯了,因为只有疯子才敢去惹疯子。
解缙疯没疯不好考证,但至少他没死。朱元璋一反常态,居然接受了他的批评,也没有找他的麻烦,当时的人们被惊呆了,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解缙还能活下来,于是这位敢说真话的解缙开始名满天下。
出了名后,烦恼也就来了。固然有人赞赏他的这种勇敢行为,但也有人说他在搞政治投机,是看准机会才上书的。但解缙用他的行为粉碎了所谓投机的说法。他又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杀掉了李善长,这件事情有着很深的政治背景,当时的大臣们都很清楚,断然不敢多说一句话。可是永不畏惧的解缙又开始行动了,他代自己的好友上书朱元璋,为李善长申辩。
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政治事件,朱元璋十分恼火,他知道文章是解缙写的,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仍然没有对解缙怎么样,这件事情给了解缙一个错误的信号,他认为,朱元璋是不会把自己怎么样的。
解缙继续他的这种极为危险的游戏,他胸怀壮志,不畏权威,敢于说真话,然而他根本不明白,这种举动注定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不久,他就得到了处罚。
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把解缙赶回了家,并丢给他一句话“十年之后再用。”
于是,解缙沿着三年前他进京赶考的路回到了自己的家,荣华富贵只是美梦一场,沿路的景色并没有什么变化,然而解缙的心却变了。
他始终不明白,自己只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就受到了这样的处罚,读书人做官不就是为了天下苍生吗,不就是为国家效力吗?这是什么道理!
那些整天不干正事,遇到难题就让,遇到障碍就倒的无耻之徒牢牢地把握着权位,自己这样全心为国效力的人却得到这样的待遇,这不公平。
罢官的日子是苦闷的,人类的最大痛苦并不在于一无所有,而是拥有一切后再失去。京城的繁华,众人的仰慕,皇帝的器重,这些以往的场景时刻缠绕在解缙的心头。
在故乡的日子,他一直思索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为什么会失败?才学?度量?
不,不是这些,终于有一天,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幼稚,幼稚得一塌糊涂,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官场是个什么地方。信仰和正直在朝堂之上是没有市场的,要想获得成功,只能迎合皇帝,要使用权谋手段,把握每一个机会,不断地升迁,提高自己的地位!
解缙终于找到了他自认为正确的道路,他的一生就此开始转变。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去世了,此时距解缙回家已经过去了七年,虽然还没有到十年的约定之期,但解缙还是开始行动了,他很明白,就算到了十年之期,也不会有官做的,要想当官,只能靠自己!
他依靠先前的关系网,不断向高官和皇帝上书,要求获得官职,然而命运又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建文帝虽然知道他很有才能,却不愿用他,只给了他一个小官。把他远远地打发到遥远的西部。幸好他反应快,马上找人疏通关系,终于留在了京城,在翰林院当了一名小官。
此时的解缙已经完全没有了青年时期的雄心壮志,他终于明白了政治的黑暗和丑恶,要想往上爬,就不能有原则,不能有尊严,要会溜须拍马,要会逢迎奉承,什么都要,就是不能要脸!
黑暗的世界啊,我把灵魂卖给你,我只要荣华富贵!
收下了他的灵魂,黑暗的世界给了他一次机会。
转折
靖难开始了,建文帝眼看就要失败,朱棣已经胜利在望,在这关键时刻,解缙和他的两位好友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谈话,就在这次谈话中,三个年轻人确定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这里,我们要先介绍解缙的两位好友,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胡广、王艮。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和解缙这样的才子交朋友的,自然也不是寻常之辈,实际上,这两个人的来头并不比解缙小。
说来也巧,他们三个人都是江西吉安府人,是老乡关系,也算是个老乡会吧,解缙是出名的才子,我们前面说过,他是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高考成绩至少是全国前几十名,可和另两个人比起来,他就差得远了。
为什么呢?因为此二人分别是建文二年(1400)高考的状元、榜眼。另外还要说一下,第三名叫李贯,也是江西吉安府人,他也是此三人的好友。但由于他没有参加这次的谈话,所以并没有提到他。确实厉害,头三名居然被江西吉安府包揽,让人惊叹此地的教育之发达,足以媲美今日之黄冈中学。
大家都是同乡,又是饱学之士,自然有很多共同话题,眼下建文帝这个老板就要完蛋了,他们要坐下来商量一下自己的前途,这三个人都是邻居,而他们谈话的地点选在了另一个邻居吴溥的家里。
在他们说出自己的志向前,我们有必要先提一下,解缙、胡广、王艮、李贯都是建文帝的近侍,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皇帝身边的人,深受皇帝的信任,他们对时局的态度很能反映当时朝臣的看法。但四人中王艮比较特殊,他最有理由对皇帝不满,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建文二年(1400)的那次科举考试中,他才是真正的状元!
此人经过会试后,参加了殿试,在殿试中,他的策论考了第一名,本来状元应该是他的。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建文帝嫌他长得不好看,把第一名的位置给了胡广(貌寝,易以胡靖,即胡广也)。就这样,到手的状元飞了,按说他应该对建文帝十分不满才对,可这个世界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和真诚。
建文帝就要倒台了,大家的话题自然不会扯到诗词书画上,老板下台自己该怎么办,何去何从?三个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当然这个选择是在心底作出的。
三人表现如下:
解缙陈说大义,胡广也愤激慷慨,表示与朱棣不共戴天,以身殉国。王艮不说话,只是默默流泪。
谈话结束后的表现:
解缙结束谈话后,连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而且他跑得很快,历史上也留下了相关证据——“缙驰谒”。胡广第二天投降,十分听话——“召至,叩头谢”。看看,多么有效率,召至,召至,一召就至。第三名李贯也不落人后——“贯亦迎附”。
而沉默不语的王艮回家后,对自己的妻子说:“我是领国家俸禄的大臣,到了这个地步,只能以身殉国了。”
然后他从容自杀。
国家以貌取人,他却未以势取国。
那一夜,有两个说话的人,一个不说话的人,说话者说出了自己的诺言,最终变成了谎言。不说话的人沉默,却用行动实现了自己心中的诺言。
其实早在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时,已经有一个人看出了他们各自的结局,这个人就是冷眼旁观的吴溥。
就在胡广慷慨激昂的发表完殉国演讲,并一脸正气地告辞归家之后(他家就在吴溥家旁边),吴溥的儿子深有感叹地说道:“胡叔(指胡广)有如此气概,能够以身殉国,实在是一件好事啊。”
吴溥却微微一笑,说道:“这个人是不会殉国的,此三个人中唯一会以身殉国的只有王艮。”
吴溥的儿子到底年轻,对此不以为然,准备反驳他的父亲,谁知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胡广的声音:
“现在外面很乱,你们要把家里的东西看好!”
两人相对苦笑。
话说回来,我们似乎也不能过多责怪这几个投降者,特别是解缙,他受了很多苦,历经了很多坎坷,他太想成功了,而这个机会,是他绝对不能放过的。
对于这四个人的行为,人心自有公论。
于是,解缙就此成为了朱棣的宠臣,无论他用了什么手段,他毕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此他开始了自己传奇性的一生,但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投降三人组中其余两个成员的下落。
李贯:朱棣在掌握政权后,拿到了很多朝臣给建文帝的奏章,里面也有很多要求讨伐他的文字。他以开玩笑似的口吻对朝堂上的大臣们说:“这些奏章你们都有份儿吧。”下面的大臣个个心惊胆战,其实朱棣不过是想开个玩笑而已,他并不会去追究这些人的责任,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惹事的正是这个李贯,他从容不迫地说道:“我没有,从来也没有。”然后摆出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他是一个精明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了避祸,他从未上过类似的奏章。
现在他的聪明才智终于得到了回报,不过,是以他绝对预料不到的方式。
朱棣走到李贯面前,突然把奏章扔到了他的脸上,厉声说道:
“你还引以为荣吗?你领国家的俸禄,当国家的官员,危急时刻,你作为近侍竟然一句话都不说,我最厌恶的就是你这种人!”
全身发抖的李贯缩成一团,他没有想到,无耻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这之后,他因为犯法被关进监狱,最后死于狱中,在他临死时,终于悔悟了自己的行为,失声泣道:“王敬止(王艮字敬止),我没脸去见你啊。”
胡广:之后一直官运亨通,因为文章写得好,有一定处理政务的能力,与解缙一起被任命为明朝首任内阁七名成员之一,后被封为文渊阁大学士。此人死后被追封为礼部尚书,他还创造了一个纪录,那就是他是明朝第一个获得谥号的文臣,他的谥号叫做“文穆”。
综观他的一生,此人没有吃过什么亏,似乎还过得很不错,不过一个人的品行终归是会暴露出来的。
当年胡广和解缙投奔朱棣后,朱棣看到他们是同乡,关系还很好,便有意让他们成为亲家,但当时解缙虽然已经有了儿子,胡广的老婆却是刚刚怀孕,不知是男是女。此时妇产科专家朱棣在未经B超探查的情况下,断言:“一定是女的。”
结果胡广的老婆确实生了个女孩,所以说领导就是有水平,居然在政务活动之余对妇产科这种副业有如此深的造诣。事后证明,这个女孩也确实不简单,可惜我在史料中没有找到她的名字,只知道她肯定姓胡。
这个女孩如约与解缙之子完婚,两家都财大气粗,是众人羡慕的佳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解缙后来被关进监狱,他的儿子也被流放到辽东,此时胡广又露出了他两面三刀的本性,亲家一倒霉掉进井里,他就立刻四处找石头,勒令自己的女儿与对方离婚。
在那个时代,父母之命就是一切,然而这位被朱棣赐婚的女孩很有几分朱棣的霸气,她干出了足以让自己的父亲羞愧汗颜的行为。胡广几次逼迫劝说,毫无效果,最后他看到了自己女儿的最终态度,不是分离的文书,而是一只耳朵。
她的女儿为表明绝不分离的决心,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以明志,还怒斥父亲:“我的亲事虽然不幸,但也是皇上做主,你答应过的,怎么能够这样做呢,宁死不分!”
这位壮烈女子的行为引起了轰动,众人也借此看清了胡广的面目,而解缙的儿子最终也获得了赦免,回到了那位女子的身边。
胡广,羞愧吧,你虽饱读诗书,官运亨通,气节却不如一个普通女子!
还是那句话,人心自有公论。
飞腾
朱棣之所以器重解缙,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准确地判断出,解缙就是那个能胜任大典主编工作的人。于是,在永乐元年(1403),朱棣郑重地将这个可以光耀史册也可以累死人的工作交给了解缙。他的要求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直言,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成一书,毋厌浩繁”。
多么豪壮的话语和愿望!请大家不要小看修书这件事,在信息并不发达的当时,书籍即使出版后也是很容易失传的,因为当年也没有出版后送一本给图书馆的习惯,小说之类的书很多人看,但某些经史子集之类的学术书籍就很少有人问津(这点和现在差不多),极易失传。而某些不传世的书籍就更像武侠小说中的秘籍一样,隐藏于深山密林之中,不为人知。要采集这些书籍,必须要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物力。所以虽然每个朝代都修书,却大有不同。比较穷的朝代官方修书数量有限,只求修好必须修的那一本——前朝的史书。
而朱棣要修的不是一本,也不是一部书,他要修的是涵盖古今,包容万象,蕴含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
这不仅仅是文化,这是包括经济在内的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自信和强大的象征!
大典之外,再无他书!
我们可以想到,当朱棣将这项工作交给解缙时,他是把希望和重担一起赋予了这个年仅三十四岁的年轻人,可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朱棣看来无比重要的事情,在解缙那里却成了一项“一般任务”。
解缙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表现出政治敏锐性,他天真地以为,这不过是皇帝一时的兴趣,想编本书玩儿一玩儿。于是在永乐二年(1404)十一月,他就向皇帝呈送了初稿,名《文献大成》。应该说这套初稿也是花费了解缙很多心血的,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番心血换来的是朱棣的一顿痛骂。
解缙如此之快地完成任务,倒是让朱棣十分高兴,可当他看到解缙送上来的书时,才明白这位书呆子根本就没有领会领导的意图。于是他狠狠地斥责了解缙一顿,然后摆出了大阵势。
这个阵势实在是大,完全体现了明朝当时的综合国力,首先,朱棣派了五个翰林学士担任总裁(不是今天我们说的总裁),此五人以王景为首,都是饱学之士。并另派二十名翰林院官员为副总裁,这二十个人也都是著名的学者。此外,朱棣还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总动员令,召集所有学识渊博的人,不管你是老是少,是贫是富,瘸子跛子也没关系,脑袋能转得动,脚能走得动就行了,全部召集来做编撰,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编辑。
这还没完,朱棣拿出了拼命的架势,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他还在全国各个州县寻找有某种特定能力的人,但这种能力并不是学问,那么他到底找的是什么人呢?
答案是:字写得好的人。
由于当时是修一部全书,所以要采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这些资料找来之后需要找人抄写,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当时并没有电脑排版技术,在编撰过程中只有找人用手来写。
既然是大明帝国编的书,自然要体面,书籍的字迹必须要漂亮清晰,如果要找一个类似我这样字迹潦草,每天只会在电脑面前打字的人去抄书,别说朱棣看不惯,我自己都会觉得丢人啊。那年头啊,你要是写得一手烂字,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这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总动员,可以说朱棣是集中了全国的精英知识分子来做这件事情。之前我们曾经提到过,修书也能充分体现国家的经济实力,这是因为你要召集这么多的知识分子来为你修书,你就得在招聘广告上写明:包食宿,按月发工资。千万不要以为知识分子读书人就会心甘情愿地干义务劳动,人家也有老婆孩子。
朱棣是一个做事干脆的人,他雷厉风行地解决了问题。他将编撰的总部设在了文渊阁,并给这些编书的人安排了住处,要吃饭时自然有光禄寺的人来送饭,编书的人啥也不用管,编好你的书就行了。
看了我们以上的介绍,大家应该清楚了,没有钱,没有很多的钱,这书能修成吗?
贫穷的王朝整日只能疲于奔命,一点国库收入拿来吃饭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闲钱去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