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大汉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年轻的贾谊并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站起身朝刘恒深深一拜说道:“臣愿领变法之责,可如今国内北有匈奴,南有夷越,内有藩王,战乱一触即发,现在开展变法极有可能会激化国家矛盾,臣个人性命是小,变法大业刚刚步入正轨便要面临夭折,实乃得不偿失。”
正说之间,中行说立于殿外说道:“陛下,天色已见晚了,该用膳了。”
终得如此大才,此刻的刘恒一心只在强国之上,根本不觉肚中饥饿,他看向贾谊说道:“卿腹中饥否?”
“臣不饥。”
刘恒抬头看向殿外说道:“晚膳就先不必准备了,快去点上灯盏来!”
中行说忙走进殿中点上烛灯后慢慢退了出去,刘恒看向贾谊说道:“卿所说这些正是朕日夜不得安睡之因,卿且说如何下手?”
“匈奴势强,难以短时间内将其制服。”贾谊看向刘恒说道:“对待匈奴还是当以和亲为上,但陛下应向边境再迁兵力,匈奴向来反复无常,要当心他们趁汉国变法之时发动突袭。”
刘恒缓缓点了点头。
贾谊继续说道:“至于南越,那赵佗凭借岭南天险不肯臣服,多次出兵骚扰我南方边境,虽酿不成大患,但这肌肤之痛也必须早日解决。臣建议同时筹备战和两手,可命吴王刘濞,淮南王刘长,长沙王吴臣共同出兵列阵于岭南威慑赵佗,而后再派使臣入越劝服赵佗来降。”
“至于藩王问题......”贾谊沉吟着说道:“难,这用药猛了,臣担心牵一发而动全身,藩王们会群起而反。可先用汤药蚕食之。”
刘恒看向贾谊问道:“如何蚕食?”
贾谊抬起头看向刘恒道:“诸吕伏诛,朝廷收回了燕赵梁三国国土,那刘兴居前日在朝堂之上不是要向陛下询问如何分封这三国领土之事么?依臣来看,赵梁两国邻近函谷关,陛下决不能将其封给刘章刘兴居兄弟,可将赵国封给前赵王刘友之子刘遂,把梁国封给陛下的庶出长子刘揖。而后改封琅琊王刘泽为燕王,刘泽年纪大了,在刘氏宗族之中威望极高,让他去当燕王,国土比琅琊国要大上数倍,他必然会在同姓藩王之中尽言陛下的好话。”
刘恒开口说道:“可琅琊国原属齐国领土,当年吕后封刘泽为琅琊王时,用意之一便是削弱齐王势力,如今若是改封他为燕王,那琅琊国自然便要国除,到时琅琊国重新并入齐境,岂不是助长了刘襄的势力?”
“非也。”贾谊继续说道:“可从齐国境内再划出城阳与济北两国,分别封赏给刘章和刘兴居,他二人虽从侯爵晋封为王爵,可分的却是自家兄长的国土,他二人即便不满,也无法说出,如此,齐国便被一分为三,其势自弱。”
果然是个高明的蚕食之法,刘章刘兴居二人不是一直以没有得到该有的封赏而对自己怀恨在心么,就按贾谊的意思,将他们二人都拜封为王,可分封的领土不是赵梁两国,而是让他们去分自家兄长刘襄的土地,他们即便心有怨恨,也终是无法说出口来,好计策,好计策啊。
刘恒缓缓点头之时,贾谊看向他道:“陛下,待平息了南越,稳定了国内藩王之后,臣即可开展变法,若不能使汉国强盛,贾谊愿挥剑自刎,以谢陛下知遇之恩!”说罢,贾谊站起身来面向刘恒重重跪倒,刘恒慌忙上前扶起贾谊说道:“朕早欲强国,今幸而得卿,国之大幸,朕之大幸也。”
“陛下。”贾谊开口说道:“变法之事事关重大,臣独自一人恐难胜任,臣有一名同乡,现也在受诏博士之列,此人姓晁名错,与臣同龄,师从申商法家之学。”
刘恒微微点了点头道:“这个晁错的才能,比卿如何?”
贾谊说道:“胜我十倍。”
刘恒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长叹了一口气道:“天降大才于朕啊,强国之事有望矣。”说罢,刘恒上前拉住贾谊的手道:“贾卿,变法之事事无巨细,你我君臣还当仔细谋划!”
宣室中的烛台换了一盏又一盏,自刘邦立国至今日,汉国已在汹海浮舟的边缘上度过了二十三年,二十三年来刘邦忙于剪除异姓诸侯,吕后忙于巩固家族的权势,已至政治,军事,农业等各种方面都已显露出了种种弊端。看似诸吕之乱被平定,汉国跨过了汹海浮舟的危亡边缘,可实则平静的国家如今正处在一堆干柴之上,危亡与否只差一把烈火而已。
星夜当空,在未央宫的这间宣室内,刘恒与贾谊这对年青的君臣就国政之事谈论了整整一夜,以至东方发白,二人仍没有感受到半分的困倦与饥饿。
宣室外面中行说也在门前守了整整一夜,往常刘恒虽也批阅奏章直至深夜,可却从没有见过他竟和一个小小的博士官谈论了整整一夜。天色微亮,一名内侍前来送餐食,中行说忙迈步走进宣室内道:“陛下,该进膳了。”
当中行说走进宣室之时,他一眼便看到室内一张长案之前,皇帝竟与博士官同案对坐,不由愣在那里。刘恒看向中行说道:“怎么又要吃饭了?”
中行说忙道:“陛下,天都亮了,从昨晚到现在您还没有吃东西呢。”
刘恒这才发现果然窗外天已大亮,他看向中行说一挥手道:“去再拿一份餐食来,朕要与贾卿一同进食。”
未央宫前殿。
众臣迈步入朝之后,只见大殿正中央还加设了一席空位,众臣不由互相低声议论起来,这张空位到底是为谁而设?正低声议论间,只见端坐于殿上的刘恒开口说道:“众卿,入春以来,天下郡国皆有奏报百姓们背本趋末的现象,大好的田土就这样白白的荒废在了那里,朕得知这些情况以后十分痛心啊。可是这追名逐利乃是人的本性,朕不能强行逼迫百姓们都安安分分的种地,但朕身为人君,当为天下百姓做一个表率。宗正,治粟内史。”
... -->>
年轻的贾谊并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站起身朝刘恒深深一拜说道:“臣愿领变法之责,可如今国内北有匈奴,南有夷越,内有藩王,战乱一触即发,现在开展变法极有可能会激化国家矛盾,臣个人性命是小,变法大业刚刚步入正轨便要面临夭折,实乃得不偿失。”
正说之间,中行说立于殿外说道:“陛下,天色已见晚了,该用膳了。”
终得如此大才,此刻的刘恒一心只在强国之上,根本不觉肚中饥饿,他看向贾谊说道:“卿腹中饥否?”
“臣不饥。”
刘恒抬头看向殿外说道:“晚膳就先不必准备了,快去点上灯盏来!”
中行说忙走进殿中点上烛灯后慢慢退了出去,刘恒看向贾谊说道:“卿所说这些正是朕日夜不得安睡之因,卿且说如何下手?”
“匈奴势强,难以短时间内将其制服。”贾谊看向刘恒说道:“对待匈奴还是当以和亲为上,但陛下应向边境再迁兵力,匈奴向来反复无常,要当心他们趁汉国变法之时发动突袭。”
刘恒缓缓点了点头。
贾谊继续说道:“至于南越,那赵佗凭借岭南天险不肯臣服,多次出兵骚扰我南方边境,虽酿不成大患,但这肌肤之痛也必须早日解决。臣建议同时筹备战和两手,可命吴王刘濞,淮南王刘长,长沙王吴臣共同出兵列阵于岭南威慑赵佗,而后再派使臣入越劝服赵佗来降。”
“至于藩王问题......”贾谊沉吟着说道:“难,这用药猛了,臣担心牵一发而动全身,藩王们会群起而反。可先用汤药蚕食之。”
刘恒看向贾谊问道:“如何蚕食?”
贾谊抬起头看向刘恒道:“诸吕伏诛,朝廷收回了燕赵梁三国国土,那刘兴居前日在朝堂之上不是要向陛下询问如何分封这三国领土之事么?依臣来看,赵梁两国邻近函谷关,陛下决不能将其封给刘章刘兴居兄弟,可将赵国封给前赵王刘友之子刘遂,把梁国封给陛下的庶出长子刘揖。而后改封琅琊王刘泽为燕王,刘泽年纪大了,在刘氏宗族之中威望极高,让他去当燕王,国土比琅琊国要大上数倍,他必然会在同姓藩王之中尽言陛下的好话。”
刘恒开口说道:“可琅琊国原属齐国领土,当年吕后封刘泽为琅琊王时,用意之一便是削弱齐王势力,如今若是改封他为燕王,那琅琊国自然便要国除,到时琅琊国重新并入齐境,岂不是助长了刘襄的势力?”
“非也。”贾谊继续说道:“可从齐国境内再划出城阳与济北两国,分别封赏给刘章和刘兴居,他二人虽从侯爵晋封为王爵,可分的却是自家兄长的国土,他二人即便不满,也无法说出,如此,齐国便被一分为三,其势自弱。”
果然是个高明的蚕食之法,刘章刘兴居二人不是一直以没有得到该有的封赏而对自己怀恨在心么,就按贾谊的意思,将他们二人都拜封为王,可分封的领土不是赵梁两国,而是让他们去分自家兄长刘襄的土地,他们即便心有怨恨,也终是无法说出口来,好计策,好计策啊。
刘恒缓缓点头之时,贾谊看向他道:“陛下,待平息了南越,稳定了国内藩王之后,臣即可开展变法,若不能使汉国强盛,贾谊愿挥剑自刎,以谢陛下知遇之恩!”说罢,贾谊站起身来面向刘恒重重跪倒,刘恒慌忙上前扶起贾谊说道:“朕早欲强国,今幸而得卿,国之大幸,朕之大幸也。”
“陛下。”贾谊开口说道:“变法之事事关重大,臣独自一人恐难胜任,臣有一名同乡,现也在受诏博士之列,此人姓晁名错,与臣同龄,师从申商法家之学。”
刘恒微微点了点头道:“这个晁错的才能,比卿如何?”
贾谊说道:“胜我十倍。”
刘恒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长叹了一口气道:“天降大才于朕啊,强国之事有望矣。”说罢,刘恒上前拉住贾谊的手道:“贾卿,变法之事事无巨细,你我君臣还当仔细谋划!”
宣室中的烛台换了一盏又一盏,自刘邦立国至今日,汉国已在汹海浮舟的边缘上度过了二十三年,二十三年来刘邦忙于剪除异姓诸侯,吕后忙于巩固家族的权势,已至政治,军事,农业等各种方面都已显露出了种种弊端。看似诸吕之乱被平定,汉国跨过了汹海浮舟的危亡边缘,可实则平静的国家如今正处在一堆干柴之上,危亡与否只差一把烈火而已。
星夜当空,在未央宫的这间宣室内,刘恒与贾谊这对年青的君臣就国政之事谈论了整整一夜,以至东方发白,二人仍没有感受到半分的困倦与饥饿。
宣室外面中行说也在门前守了整整一夜,往常刘恒虽也批阅奏章直至深夜,可却从没有见过他竟和一个小小的博士官谈论了整整一夜。天色微亮,一名内侍前来送餐食,中行说忙迈步走进宣室内道:“陛下,该进膳了。”
当中行说走进宣室之时,他一眼便看到室内一张长案之前,皇帝竟与博士官同案对坐,不由愣在那里。刘恒看向中行说道:“怎么又要吃饭了?”
中行说忙道:“陛下,天都亮了,从昨晚到现在您还没有吃东西呢。”
刘恒这才发现果然窗外天已大亮,他看向中行说一挥手道:“去再拿一份餐食来,朕要与贾卿一同进食。”
未央宫前殿。
众臣迈步入朝之后,只见大殿正中央还加设了一席空位,众臣不由互相低声议论起来,这张空位到底是为谁而设?正低声议论间,只见端坐于殿上的刘恒开口说道:“众卿,入春以来,天下郡国皆有奏报百姓们背本趋末的现象,大好的田土就这样白白的荒废在了那里,朕得知这些情况以后十分痛心啊。可是这追名逐利乃是人的本性,朕不能强行逼迫百姓们都安安分分的种地,但朕身为人君,当为天下百姓做一个表率。宗正,治粟内史。”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