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三国求生手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既然来到了西柏陂视察工作,离开房山也就不远了,正好一并巡视下工作进展。
自从胡其担任铁官丞之后,把过往在东平陵铁官的经验技术尽数运用在房山铁官之上,让房山铁官的效率大为提升。
加之颜良颁布赏格,鼓励有经验的匠师教导学徒,并支持各项新技术的研究发展,使得铁官诸吏员极富干劲。
新任铁官令赵叡的来到并没有影响到铁官的正常运作,因为赵叡被颜佑请去元氏之后,那几个商贾把他招待得极为妥帖,不但承诺从铁官处采购农具会给他额外的好处,还送房送车送仆厮美婢,把他像大爷一样供着。
赵叡以前不过一个没多少权势的军司马,哪里经受过这种VVIP的待遇,当下便在元氏住了下来,每日里饮宴不缀,每逢有足球赛就必然报到,更成为福利彩票足彩大客户。
至于铁官事务嘛,很识分寸的赵叡一应交付给胡其来管理,他只消能捞到好处便成。
胡其担当大任后十分用心,动用了不少旧日交情,拉来了昔日齐鲁各铁官中的一些得力工匠,更增添了房山铁官的人才积累。
且因为井陉煤矿的顺利开采,颜良下令首先修好井陉到房山的道路、码头,把煤矿先行运送到房山,尝试用煤炼铁。
不过颜良根据后世的了解,知道煤中含有大量的硫,会对铁料造成不良影响,故而让胡其谨慎使用,与之前采用的燃料木炭做对比,待验证性能之后再大规模应用。
当颜良来到常山铁官时,铁官丞胡其正在房山北侧滋水边上兴建的熔炉附近观察炼铁。
只见一座熔炉下燃着熊熊烈火,正在炼铁的关键当口,随着烈火的淬炼,有铁水从炉底的开口处缓缓流出发红的铁水。
胡其正根据漏壶上的刻度,计算下出铁水的时间,根据多寡计算速度,神情极为专注,连颜良走到近旁亦未能察觉。
颜良也不去打搅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静静观看。
眼前的熔炉很高,大约有两丈,也就是四米多的高度,已经初具后世高炉的雏形。
他曾请教过胡其熔炉高度的问题,胡其告诉他是本朝中期开始才渐渐加高熔炉高度,原本并没有那么高,至多也就是一丈三四尺样子。
至于原因,胡其告诉他早先的工匠也曾尝试加高炉身,但鼓风速度跟不上,导致炉内燃烧不够充分,反而限制了熔炉效率。
而本朝初时故南阳太守杜君公制水排,利用水力牵引鼓风,改变了原本靠人力拉动鼓风的方式,让冶炼的效率大为提升。
也因为鼓风设备的改进,铸冶匠们才重新开始加高炉身,以期获得更高的冶铁效率。
颜良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啊,以自己这点微末知识,竟然连装逼的机会都没有。
在其余人的提醒下,胡其才发现颜良来到,上前来打招呼。
颜良笑道:“搅扰了大匠师工作了,不误事吧?”
胡其道:“不误事,下吏正在根据明府的吩咐,记录比较木炭与煤作为燃料炼铁时的差异。”
颜良问道:“如今有什么发现么?”
胡其道:“经明府提醒,下吏的确发现煤在燃烧的过程中有较大的石硫气味,至于具体会对铁料有何影响还未可知。”
颜良点头道:“万物多试验试验总是无错,若能让煤取代木炭炼铁,其中花费可省却不少。”
胡其也赞许道:“的确,石涅易得,而木材难长。下吏又发现,煤烧起来比之木炭好似更热,出铁水的速度也稍快一些,若能大量应用,或效率又能增加一些。”
颜良知道用未经过处理的煤冶铁肯定有问题,但毕竟是个门外汉,只能道:“且先看看再说,莫要急切。”
胡其见颜良说得郑重,也认真答应下来。
颜良又问起铁器打制之事,胡其就引着颜良往锻造工坊处去,一边走一边介绍道:“本铁官产铁渐渐步入正轨,下吏也更为关注锻造之事,如今官中富有经验的老匠已经达到了三十六人,新匠也有六十余人,更招募了百余学徒。”
“其中老匠专门锻打工艺更考究的铁槊、甲胄等物,新匠负责制作些环刀、箭簇等器物,学徒们则主要锻打铁料,也在匠人的指引下锻造农具。”
“若铁料充足,下吏预计每月约可产铁槊锋八百具,铁札甲五百副,环刀一千柄,箭簇万枚,农具不等。”
锻造农具之事其实早就在颜良的计划之内,毕竟从其他地方采购农具不便,且质量也无法保证,屯田乃是军粮获取的主要来源,他怎会不尽心支持。
不过当时在赵叡面前却并不透露,只是让商人们去怂恿他来游说自己,让赵叡以为得计,有利可图之下,对其他事情就不太关注。
颜良说道:“胡丞辛苦了,房山铁官有此成果,皆是胡丞之功。还望铁官众人再接再厉,不但保证量足,还要保证质优。”
胡其答道:“下吏等自然不敢怠慢。”
锻造室内的工匠干得热火朝天,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虽然此刻仍有些春寒料峭,但工匠们全数赤膊上阵,身上流淌着辛勤的汗水。
为了不影响工匠们工作,颜良只是在门外粗略看过,然后吩咐道:“匠师们辛苦了,注意给匠师们补充营养和盐分,肉食菜蔬都要跟上,若是有何不足尽管与我说。对了,匠师们在工作时的饮水可加入适量食盐和蜂蜜,助其迅速补充盐分和水分,莫要累倒了人才。”
听颜良对工匠如此关心,包括胡其在内的几个铁官官吏都心中激动不已。
他们步伐继续往前行去,待转过一处山脚后看到眼前一片平地上起着十余座土窑,其中有几个密闭的土窑正在散发着热量,显然正在烧炭,而另外几个土窑有的还在散热,有的已经打开,正有工人从里边往外取炭。
古代就是这... -->>
既然来到了西柏陂视察工作,离开房山也就不远了,正好一并巡视下工作进展。
自从胡其担任铁官丞之后,把过往在东平陵铁官的经验技术尽数运用在房山铁官之上,让房山铁官的效率大为提升。
加之颜良颁布赏格,鼓励有经验的匠师教导学徒,并支持各项新技术的研究发展,使得铁官诸吏员极富干劲。
新任铁官令赵叡的来到并没有影响到铁官的正常运作,因为赵叡被颜佑请去元氏之后,那几个商贾把他招待得极为妥帖,不但承诺从铁官处采购农具会给他额外的好处,还送房送车送仆厮美婢,把他像大爷一样供着。
赵叡以前不过一个没多少权势的军司马,哪里经受过这种VVIP的待遇,当下便在元氏住了下来,每日里饮宴不缀,每逢有足球赛就必然报到,更成为福利彩票足彩大客户。
至于铁官事务嘛,很识分寸的赵叡一应交付给胡其来管理,他只消能捞到好处便成。
胡其担当大任后十分用心,动用了不少旧日交情,拉来了昔日齐鲁各铁官中的一些得力工匠,更增添了房山铁官的人才积累。
且因为井陉煤矿的顺利开采,颜良下令首先修好井陉到房山的道路、码头,把煤矿先行运送到房山,尝试用煤炼铁。
不过颜良根据后世的了解,知道煤中含有大量的硫,会对铁料造成不良影响,故而让胡其谨慎使用,与之前采用的燃料木炭做对比,待验证性能之后再大规模应用。
当颜良来到常山铁官时,铁官丞胡其正在房山北侧滋水边上兴建的熔炉附近观察炼铁。
只见一座熔炉下燃着熊熊烈火,正在炼铁的关键当口,随着烈火的淬炼,有铁水从炉底的开口处缓缓流出发红的铁水。
胡其正根据漏壶上的刻度,计算下出铁水的时间,根据多寡计算速度,神情极为专注,连颜良走到近旁亦未能察觉。
颜良也不去打搅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静静观看。
眼前的熔炉很高,大约有两丈,也就是四米多的高度,已经初具后世高炉的雏形。
他曾请教过胡其熔炉高度的问题,胡其告诉他是本朝中期开始才渐渐加高熔炉高度,原本并没有那么高,至多也就是一丈三四尺样子。
至于原因,胡其告诉他早先的工匠也曾尝试加高炉身,但鼓风速度跟不上,导致炉内燃烧不够充分,反而限制了熔炉效率。
而本朝初时故南阳太守杜君公制水排,利用水力牵引鼓风,改变了原本靠人力拉动鼓风的方式,让冶炼的效率大为提升。
也因为鼓风设备的改进,铸冶匠们才重新开始加高炉身,以期获得更高的冶铁效率。
颜良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啊,以自己这点微末知识,竟然连装逼的机会都没有。
在其余人的提醒下,胡其才发现颜良来到,上前来打招呼。
颜良笑道:“搅扰了大匠师工作了,不误事吧?”
胡其道:“不误事,下吏正在根据明府的吩咐,记录比较木炭与煤作为燃料炼铁时的差异。”
颜良问道:“如今有什么发现么?”
胡其道:“经明府提醒,下吏的确发现煤在燃烧的过程中有较大的石硫气味,至于具体会对铁料有何影响还未可知。”
颜良点头道:“万物多试验试验总是无错,若能让煤取代木炭炼铁,其中花费可省却不少。”
胡其也赞许道:“的确,石涅易得,而木材难长。下吏又发现,煤烧起来比之木炭好似更热,出铁水的速度也稍快一些,若能大量应用,或效率又能增加一些。”
颜良知道用未经过处理的煤冶铁肯定有问题,但毕竟是个门外汉,只能道:“且先看看再说,莫要急切。”
胡其见颜良说得郑重,也认真答应下来。
颜良又问起铁器打制之事,胡其就引着颜良往锻造工坊处去,一边走一边介绍道:“本铁官产铁渐渐步入正轨,下吏也更为关注锻造之事,如今官中富有经验的老匠已经达到了三十六人,新匠也有六十余人,更招募了百余学徒。”
“其中老匠专门锻打工艺更考究的铁槊、甲胄等物,新匠负责制作些环刀、箭簇等器物,学徒们则主要锻打铁料,也在匠人的指引下锻造农具。”
“若铁料充足,下吏预计每月约可产铁槊锋八百具,铁札甲五百副,环刀一千柄,箭簇万枚,农具不等。”
锻造农具之事其实早就在颜良的计划之内,毕竟从其他地方采购农具不便,且质量也无法保证,屯田乃是军粮获取的主要来源,他怎会不尽心支持。
不过当时在赵叡面前却并不透露,只是让商人们去怂恿他来游说自己,让赵叡以为得计,有利可图之下,对其他事情就不太关注。
颜良说道:“胡丞辛苦了,房山铁官有此成果,皆是胡丞之功。还望铁官众人再接再厉,不但保证量足,还要保证质优。”
胡其答道:“下吏等自然不敢怠慢。”
锻造室内的工匠干得热火朝天,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虽然此刻仍有些春寒料峭,但工匠们全数赤膊上阵,身上流淌着辛勤的汗水。
为了不影响工匠们工作,颜良只是在门外粗略看过,然后吩咐道:“匠师们辛苦了,注意给匠师们补充营养和盐分,肉食菜蔬都要跟上,若是有何不足尽管与我说。对了,匠师们在工作时的饮水可加入适量食盐和蜂蜜,助其迅速补充盐分和水分,莫要累倒了人才。”
听颜良对工匠如此关心,包括胡其在内的几个铁官官吏都心中激动不已。
他们步伐继续往前行去,待转过一处山脚后看到眼前一片平地上起着十余座土窑,其中有几个密闭的土窑正在散发着热量,显然正在烧炭,而另外几个土窑有的还在散热,有的已经打开,正有工人从里边往外取炭。
古代就是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