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锦衣夜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33章 一万年太久
夏浔听说建文帝要见他,心中颇为奇怪,这位建文帝刚刚坐上龙椅,日理万机,怎么有空想起他这个小人物来?当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偏偏树小了点,风又大了些,夏浔不敢怠慢,急忙回到内宅,在几个女子七手八脚地帮忙下穿戴整齐,着人牵出马来,随刘玉玦出了府门。
一路上问起,刘玉玦却也不知其中详情,只是觉得能到皇帝召见,那是一件极荣耀的事情,对夏浔既是羡慕,又为他欢喜。夏浔闷葫芦一般赶到金陵城里,刘玉玦还有旁的事做,夏浔便直趋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衙门。
罗克敌一身正式官服,潇洒之中透着英武之气,见他来了,微微笑道:“知道你创伤未愈,不过皇上召见,可是一桩大事,怠慢不得,走吧,这就随我进宫去。”
想了想,他又不放心地嘱咐道:“见了皇上,有问便答,诚恳恭训一些也就就是了,无需太过惶恐,皇上这是要用你做事,这也是我锦衣卫崛起之始,你只管好好做。”
夏浔仍然不明所以,却又不好向佥事大人问起,只得答应一声,随着他步行往皇宫行去。
要说夏浔引起建文帝的兴趣,这还是李景隆那份奏疏引起的。
夏浔告假的头一天,帝师黄子澄邀户部侍郎卓敬过府一叙,品茶聊天。
卓敬是洪武二十一年中的进士,殿试第二名,榜眼,博学多才,有名的才子,而黄子澄是洪武十八年的进试,殿试第三,探花,同样是博学多才之士,两人交情一向深厚。
叙谈之间,黄子澄便对卓敬道:“诸藩大权在握,实为朝廷腹心之患,如今皇上虽削了他们的兵权,可他们统兵多年,军中许多将领都是他们带久了的兵,这可是大大不妥。”
卓敬与他是好友,平时交流对朝政的看法,早已达成诸藩强大,必成祸乱之源的共识,一听这话,便道:“以行兄所言甚是,诸藩之中,若论带兵日久者,唯有燕藩,而且懿文太子和秦王、晋王已相继过世,燕王如今已成已成诸藩之首,更具威胁,依我看,莫如将燕藩调离北平,釜底抽薪,可弥祸端。”
黄子澄欣然道:“惟恭言之有理,今上仁孝,明知朝廷腹心之患,碍于骨肉至亲,却难狠下心来,我等做臣子的,自该为君分忧才是。为兄早有心向皇上建言,奈何为兄是帝师,若为兄出面,难免叫人误会是皇上授意,惟恭可愿直言上疏?”
黄子澄是当今皇帝的老师,他这一说,卓敬心领神会,立即一口答应。
次日一早,也就是夏浔告假回家的当天,通政使衙门便收到了户部侍郎卓敬的奏疏,通政使司一见这份奏疏所议之事十分重大,不敢怠慢,急忙做个登记,以加急件立呈大内,大内文书房的太监见了此疏也知事情重大,赶紧登记在册,誊抄副本,然后把这份奏疏和皇帝还无暇处理的几份重要奏章一并呈送御前。
因为建文刚刚登基,为了操办丧事,建立新政,各种事情太多,许多奏章都未来得及批阅,内侍小付子捧着厚厚的一摞奏疏,半道儿跌了一跤,赶紧爬起来整理好奏疏,这原本放在最上面的建言削藩疏就变成了搁在中间,结果朱允炆最先看到的,就不是这份奏疏。
朱允炆批阅着奏疏,看到表兄李景隆的奏捷战报时,特意打开仔细看了看,见里边提到了杨旭,只觉此人十分耳熟,仔细一想,才记起当初杨氏宗族的家事闹上朝廷的时候,还是自己在皇祖父面前为这个杨旭说了句好话,才为他解了围。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师傅是站在杨氏宗族一面的,当时还颇有些懊悔失言,如今看来,这人倒是个公忠体国的,自己予他恩惠,却也不算冤枉。如今先帝驾崩,不宜大肆褒奖,可是杨旭人已经死了,朝廷若没甚么表示,不免叫人觉得皇帝寡恩,想了一想,便提笔在奏表上批示,擢杨旭为世袭锦衣百户,赏钞百贯,绫罗十匹。
放下这份奏疏,再批几份,他便看到了户部侍郎卓敬的削藩策:“……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徊,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又系金、元兴起之地。今宜徙封燕王于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夫将萌而未动者几也,量时而右为者势也,势非至刚莫能断,几非至明莫能察……”
一看这份奏疏,朱允炆就有些坐不住了,他刚刚登基,虽然日夜盼望除去这肉中刺、眼中钉,却怕自己急不可待地提起此事,让臣子们觉得皇上生性凉薄,如今有臣子先行建言,这就好了,喜悦之余,忽又想到卓敬这份奏疏是循正规渠道递进的,通政司、文书房,也不知有多少人看过了,万一其中有他人耳目……
朱允炆踌躇半晌,吩咐传见户部侍郎卓敬,一见卓敬,朱允炆便拍案斥道:“燕王,乃朕骨肉至亲,你怎能做此建言,离间皇亲,伤朕叔侄感情?”
卓敬叩头说:“天子无家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莫不关乎天下。臣所陈奏建言,系天下至计,愿陛下明察而行。”
朱允炆怒气冲冲地道:“胡言乱语!若是皇祖父在时,见你离间皇亲,做此大逆不得之语,必斩你首,朕念你也算是一心为朝廷打算,忠心可嘉,此次不予追究,退下吧!这份奏疏,留中不发!”
喝退了卓敬,朱允炆却袖起那份奏折,转身去找黄子澄、齐泰两个心腹去了。
※※※※※※※※※※※※※※※※※※※※※※※※
徙燕王到南昌?然后呢?
那也太慢了!这么一步步下来,什么时候才能把叔叔们都削完?
朱允炆那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主儿,哪里忍得住按部就班层层抽梯的把戏,他要的是一步到位,永除后患。如今卓敬既然上疏了,他就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与心腹大臣提起此事,商讨对策了。
见了太傅黄子澄和兵部尚书齐泰两个亲信,朱允炆便取出卓敬的奏疏,说道:“两位先生,现有户部侍郎卓敬,建言削藩,并提出了对策,朕心下颇为踌蹰,不知两位先生以为如何?”
两人看过这份奏疏,黄子澄便道:“皇上,臣以为,削藩势在必行,然则卓敬这番徙藩的策略,却是书生之见,不可用之。臣以为,为我大明江山社稷万载千秋考虑,当一劳永逸,永除后患。”
朱允炆欣然道:“先生有何见教,还请细细道来。”
黄子澄胸有成竹地道:“如今诸藩已乖乖交出兵权,可他们坐镇藩国,仍然势大,如今朝廷强盛,自然无虞,如果有朝一日朝廷虚弱,焉知诸藩不起异心?由东调到西,由南调到北,不过是权宜之计,要想一劳永逸,对诸藩便当一削到底,没了王爵之身,便没了造反的本钱。”
朱允炆大喜,不料一问起具体的削藩之策,两个心腹却是各执己见,并不相同。
齐泰认为,阻止诸藩进京奔丧,收缴诸藩兵权一事,虽然诸藩都遵旨行事了,但是对皇帝这两道举措,诸藩王心中都难免有些猜疑不定,杯弓蛇影,此时朝廷只要稍有动作,就会让诸藩明白了皇帝的真正用意所在,难免就会有人狗急跳墙。
诸藩之中,燕王朱棣年纪最长、威望最隆,久居北平,如今虽剥夺了他的军权,可军中还有他的许多旧部,一旦他因皇帝削藩而暴起反抗,必定酿成极大祸端,所以既要削藩,就该先从燕王下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先解决这个最大的威胁。燕王只要被削,其余诸藩便难成气候。
黄子澄则认为,正因为燕王久居北平,军中有许多部属,如果轻率拿他动手,风险便更大,不如对燕王先作安抚,同时剪除他的羽翼,从其他诸王下手,待诸王都被削掉,最后只剩下燕王一个光杆儿,他孤掌难鸣,朝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他擒获。
齐泰虽也是个文人,毕竟是掌过军的,略略懂些军事,听了老友这番愚腐之见,便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燕王为诸王之长,且实力最为雄厚,除掉燕藩,其余诸王必然丧胆,岂敢再生不臣之心?此乃一锤定音之举!”
黄子澄振振有词地道:“燕王素来恭谨,并无不法之事,要寻他的岔子,何其难也;况且燕王两次出塞,均有战功,如今无罪而削,如何服众?朝廷赏惩俱应有道,无过而罚,岂是圣天子所为?燕王实力虽强,目前未见反迹,贸然削之,难挡天下悠悠之口啊。”
齐泰道:“若逼反了他,奈何?”
黄子澄诡谲地一笑,说道:“先将燕王左右羽翼削去,到那时,他左右尽是朝廷兵马,你道他还能翻起甚么风浪来?如果那时他真反了,岂不正好授人口实?大义在朝廷一边,我们出师有名,可不正好名正言顺地除掉了他!”
齐泰只想直截了当削藩成功,而黄子澄考虑的却多,他是既想削藩,又想削得理直气壮,不损皇上清誉,往好里说,这叫十全十美,鱼与熊掌兼得,往坏里说,这就是当了***还要立牌坊了。
两个人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朱允炆是个没准主意的,只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他的心中也是左右摇摆,难以决定。就这么争了好几天,两位书生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一副秀才造反的模样,大有争论三年也难做定论的德性,谁也说服不了谁,朱允炆夹在中间,就像个受气的小媳妇儿,终究是拿不出个准主意来。
这时候,一位颇受朱允炆欣赏倾慕的大儒来了,此人就是方孝孺。
※※※※※※※※※※※※※※※※※※※※※※※※※※※※※
方孝孺师从“大明开国文臣之首”的翰林学士宋濂,此后一直在陕西汉中府学当教授,一个九品小官儿,但是道德学问却名扬天下,建文称帝后,立即下旨召他进京,此刻他刚刚赶到京城。
方孝孺四十出头,形容清瞿,一身的书卷气。朱允炆见之大喜,立即将他连升三级,任命为翰林侍讲,有了出入宫闱,朝觐皇帝的资格,进宫有座,礼称希直先生而不名,方孝孺感激不尽,顿生知遇之感。
朱允炆对方孝孺这位大儒倒是极信任的,一见他来,立即便把自己与齐泰、黄子澄计议之事合盘托出,征询他的意见,方孝孺虽是有名的大儒,却毕竟官职太小,这还是头一次在君前密议,不免有些紧张惶恐,他定了定心神,仔细考虑了齐泰、黄子澄的话,说道:“皇上敦儒修文,大兴文治。气象与先帝时大不相同,天下莫不称颂。若说这文治之道,不外乎一个‘礼’字。燕藩之强,却无把柄,若贸然削除燕王,必定为人诟病,有损陛下美誉。”
他顿了顿,见建文帝凝神倾听,微微点头,显然很赞同出师有名之言,心中大定,便循着这个思路继续说道:“削藩之事,稳妥至要。先除诸王,便是循序渐进、先易后难。一旦诸藩俯首,燕王再强,不也是孤掌难鸣么!到那时,皇上只稍作示意,燕王怕就要主动要求削藩了,若他真敢造反,也正如黄大人所言,徒遗把柄于朝廷,能搅起什么风浪呢?”
三套马车,两匹向左,一匹向左,朱允炆民主的很,马上站到了人多的一边,连连点头道:“孝直先生所言甚是,那么依爱卿之见,削藩大计应从谁开始呢?”
方孝孺久不在中枢,一门心思在陕西研究书本,哪里提得出什么建议,不由迟疑了一下,把眼看向黄子澄,黄子澄见他与自己意见相同,甚是喜悦,连忙出来解围道:“皇上,臣以为,可以先削周藩,周藩为内地诸藩之首,封国位居中原,乃逐鹿天下之地。把这里掌握在朝廷手中,正好北遏燕山,阻住燕王南下之路。再者,周王是燕王一母同胞的兄弟,两王关系最为亲密,如果除掉周藩,燕王便被斩去一臂,势力将更形削弱。”
朱允炆听得龙颜大悦,连忙问道:“妙计,妙计,朕有孝直先生、以行先生、尚礼先生之助,何愁大事不成。”
计议已定,便是着手对付周王了,可是周王做事虽不及燕王谨慎,要找些削其... -->>
第233章 一万年太久
夏浔听说建文帝要见他,心中颇为奇怪,这位建文帝刚刚坐上龙椅,日理万机,怎么有空想起他这个小人物来?当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偏偏树小了点,风又大了些,夏浔不敢怠慢,急忙回到内宅,在几个女子七手八脚地帮忙下穿戴整齐,着人牵出马来,随刘玉玦出了府门。
一路上问起,刘玉玦却也不知其中详情,只是觉得能到皇帝召见,那是一件极荣耀的事情,对夏浔既是羡慕,又为他欢喜。夏浔闷葫芦一般赶到金陵城里,刘玉玦还有旁的事做,夏浔便直趋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衙门。
罗克敌一身正式官服,潇洒之中透着英武之气,见他来了,微微笑道:“知道你创伤未愈,不过皇上召见,可是一桩大事,怠慢不得,走吧,这就随我进宫去。”
想了想,他又不放心地嘱咐道:“见了皇上,有问便答,诚恳恭训一些也就就是了,无需太过惶恐,皇上这是要用你做事,这也是我锦衣卫崛起之始,你只管好好做。”
夏浔仍然不明所以,却又不好向佥事大人问起,只得答应一声,随着他步行往皇宫行去。
要说夏浔引起建文帝的兴趣,这还是李景隆那份奏疏引起的。
夏浔告假的头一天,帝师黄子澄邀户部侍郎卓敬过府一叙,品茶聊天。
卓敬是洪武二十一年中的进士,殿试第二名,榜眼,博学多才,有名的才子,而黄子澄是洪武十八年的进试,殿试第三,探花,同样是博学多才之士,两人交情一向深厚。
叙谈之间,黄子澄便对卓敬道:“诸藩大权在握,实为朝廷腹心之患,如今皇上虽削了他们的兵权,可他们统兵多年,军中许多将领都是他们带久了的兵,这可是大大不妥。”
卓敬与他是好友,平时交流对朝政的看法,早已达成诸藩强大,必成祸乱之源的共识,一听这话,便道:“以行兄所言甚是,诸藩之中,若论带兵日久者,唯有燕藩,而且懿文太子和秦王、晋王已相继过世,燕王如今已成已成诸藩之首,更具威胁,依我看,莫如将燕藩调离北平,釜底抽薪,可弥祸端。”
黄子澄欣然道:“惟恭言之有理,今上仁孝,明知朝廷腹心之患,碍于骨肉至亲,却难狠下心来,我等做臣子的,自该为君分忧才是。为兄早有心向皇上建言,奈何为兄是帝师,若为兄出面,难免叫人误会是皇上授意,惟恭可愿直言上疏?”
黄子澄是当今皇帝的老师,他这一说,卓敬心领神会,立即一口答应。
次日一早,也就是夏浔告假回家的当天,通政使衙门便收到了户部侍郎卓敬的奏疏,通政使司一见这份奏疏所议之事十分重大,不敢怠慢,急忙做个登记,以加急件立呈大内,大内文书房的太监见了此疏也知事情重大,赶紧登记在册,誊抄副本,然后把这份奏疏和皇帝还无暇处理的几份重要奏章一并呈送御前。
因为建文刚刚登基,为了操办丧事,建立新政,各种事情太多,许多奏章都未来得及批阅,内侍小付子捧着厚厚的一摞奏疏,半道儿跌了一跤,赶紧爬起来整理好奏疏,这原本放在最上面的建言削藩疏就变成了搁在中间,结果朱允炆最先看到的,就不是这份奏疏。
朱允炆批阅着奏疏,看到表兄李景隆的奏捷战报时,特意打开仔细看了看,见里边提到了杨旭,只觉此人十分耳熟,仔细一想,才记起当初杨氏宗族的家事闹上朝廷的时候,还是自己在皇祖父面前为这个杨旭说了句好话,才为他解了围。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师傅是站在杨氏宗族一面的,当时还颇有些懊悔失言,如今看来,这人倒是个公忠体国的,自己予他恩惠,却也不算冤枉。如今先帝驾崩,不宜大肆褒奖,可是杨旭人已经死了,朝廷若没甚么表示,不免叫人觉得皇帝寡恩,想了一想,便提笔在奏表上批示,擢杨旭为世袭锦衣百户,赏钞百贯,绫罗十匹。
放下这份奏疏,再批几份,他便看到了户部侍郎卓敬的削藩策:“……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徊,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又系金、元兴起之地。今宜徙封燕王于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夫将萌而未动者几也,量时而右为者势也,势非至刚莫能断,几非至明莫能察……”
一看这份奏疏,朱允炆就有些坐不住了,他刚刚登基,虽然日夜盼望除去这肉中刺、眼中钉,却怕自己急不可待地提起此事,让臣子们觉得皇上生性凉薄,如今有臣子先行建言,这就好了,喜悦之余,忽又想到卓敬这份奏疏是循正规渠道递进的,通政司、文书房,也不知有多少人看过了,万一其中有他人耳目……
朱允炆踌躇半晌,吩咐传见户部侍郎卓敬,一见卓敬,朱允炆便拍案斥道:“燕王,乃朕骨肉至亲,你怎能做此建言,离间皇亲,伤朕叔侄感情?”
卓敬叩头说:“天子无家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莫不关乎天下。臣所陈奏建言,系天下至计,愿陛下明察而行。”
朱允炆怒气冲冲地道:“胡言乱语!若是皇祖父在时,见你离间皇亲,做此大逆不得之语,必斩你首,朕念你也算是一心为朝廷打算,忠心可嘉,此次不予追究,退下吧!这份奏疏,留中不发!”
喝退了卓敬,朱允炆却袖起那份奏折,转身去找黄子澄、齐泰两个心腹去了。
※※※※※※※※※※※※※※※※※※※※※※※※
徙燕王到南昌?然后呢?
那也太慢了!这么一步步下来,什么时候才能把叔叔们都削完?
朱允炆那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主儿,哪里忍得住按部就班层层抽梯的把戏,他要的是一步到位,永除后患。如今卓敬既然上疏了,他就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与心腹大臣提起此事,商讨对策了。
见了太傅黄子澄和兵部尚书齐泰两个亲信,朱允炆便取出卓敬的奏疏,说道:“两位先生,现有户部侍郎卓敬,建言削藩,并提出了对策,朕心下颇为踌蹰,不知两位先生以为如何?”
两人看过这份奏疏,黄子澄便道:“皇上,臣以为,削藩势在必行,然则卓敬这番徙藩的策略,却是书生之见,不可用之。臣以为,为我大明江山社稷万载千秋考虑,当一劳永逸,永除后患。”
朱允炆欣然道:“先生有何见教,还请细细道来。”
黄子澄胸有成竹地道:“如今诸藩已乖乖交出兵权,可他们坐镇藩国,仍然势大,如今朝廷强盛,自然无虞,如果有朝一日朝廷虚弱,焉知诸藩不起异心?由东调到西,由南调到北,不过是权宜之计,要想一劳永逸,对诸藩便当一削到底,没了王爵之身,便没了造反的本钱。”
朱允炆大喜,不料一问起具体的削藩之策,两个心腹却是各执己见,并不相同。
齐泰认为,阻止诸藩进京奔丧,收缴诸藩兵权一事,虽然诸藩都遵旨行事了,但是对皇帝这两道举措,诸藩王心中都难免有些猜疑不定,杯弓蛇影,此时朝廷只要稍有动作,就会让诸藩明白了皇帝的真正用意所在,难免就会有人狗急跳墙。
诸藩之中,燕王朱棣年纪最长、威望最隆,久居北平,如今虽剥夺了他的军权,可军中还有他的许多旧部,一旦他因皇帝削藩而暴起反抗,必定酿成极大祸端,所以既要削藩,就该先从燕王下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先解决这个最大的威胁。燕王只要被削,其余诸藩便难成气候。
黄子澄则认为,正因为燕王久居北平,军中有许多部属,如果轻率拿他动手,风险便更大,不如对燕王先作安抚,同时剪除他的羽翼,从其他诸王下手,待诸王都被削掉,最后只剩下燕王一个光杆儿,他孤掌难鸣,朝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他擒获。
齐泰虽也是个文人,毕竟是掌过军的,略略懂些军事,听了老友这番愚腐之见,便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燕王为诸王之长,且实力最为雄厚,除掉燕藩,其余诸王必然丧胆,岂敢再生不臣之心?此乃一锤定音之举!”
黄子澄振振有词地道:“燕王素来恭谨,并无不法之事,要寻他的岔子,何其难也;况且燕王两次出塞,均有战功,如今无罪而削,如何服众?朝廷赏惩俱应有道,无过而罚,岂是圣天子所为?燕王实力虽强,目前未见反迹,贸然削之,难挡天下悠悠之口啊。”
齐泰道:“若逼反了他,奈何?”
黄子澄诡谲地一笑,说道:“先将燕王左右羽翼削去,到那时,他左右尽是朝廷兵马,你道他还能翻起甚么风浪来?如果那时他真反了,岂不正好授人口实?大义在朝廷一边,我们出师有名,可不正好名正言顺地除掉了他!”
齐泰只想直截了当削藩成功,而黄子澄考虑的却多,他是既想削藩,又想削得理直气壮,不损皇上清誉,往好里说,这叫十全十美,鱼与熊掌兼得,往坏里说,这就是当了***还要立牌坊了。
两个人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朱允炆是个没准主意的,只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他的心中也是左右摇摆,难以决定。就这么争了好几天,两位书生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一副秀才造反的模样,大有争论三年也难做定论的德性,谁也说服不了谁,朱允炆夹在中间,就像个受气的小媳妇儿,终究是拿不出个准主意来。
这时候,一位颇受朱允炆欣赏倾慕的大儒来了,此人就是方孝孺。
※※※※※※※※※※※※※※※※※※※※※※※※※※※※※
方孝孺师从“大明开国文臣之首”的翰林学士宋濂,此后一直在陕西汉中府学当教授,一个九品小官儿,但是道德学问却名扬天下,建文称帝后,立即下旨召他进京,此刻他刚刚赶到京城。
方孝孺四十出头,形容清瞿,一身的书卷气。朱允炆见之大喜,立即将他连升三级,任命为翰林侍讲,有了出入宫闱,朝觐皇帝的资格,进宫有座,礼称希直先生而不名,方孝孺感激不尽,顿生知遇之感。
朱允炆对方孝孺这位大儒倒是极信任的,一见他来,立即便把自己与齐泰、黄子澄计议之事合盘托出,征询他的意见,方孝孺虽是有名的大儒,却毕竟官职太小,这还是头一次在君前密议,不免有些紧张惶恐,他定了定心神,仔细考虑了齐泰、黄子澄的话,说道:“皇上敦儒修文,大兴文治。气象与先帝时大不相同,天下莫不称颂。若说这文治之道,不外乎一个‘礼’字。燕藩之强,却无把柄,若贸然削除燕王,必定为人诟病,有损陛下美誉。”
他顿了顿,见建文帝凝神倾听,微微点头,显然很赞同出师有名之言,心中大定,便循着这个思路继续说道:“削藩之事,稳妥至要。先除诸王,便是循序渐进、先易后难。一旦诸藩俯首,燕王再强,不也是孤掌难鸣么!到那时,皇上只稍作示意,燕王怕就要主动要求削藩了,若他真敢造反,也正如黄大人所言,徒遗把柄于朝廷,能搅起什么风浪呢?”
三套马车,两匹向左,一匹向左,朱允炆民主的很,马上站到了人多的一边,连连点头道:“孝直先生所言甚是,那么依爱卿之见,削藩大计应从谁开始呢?”
方孝孺久不在中枢,一门心思在陕西研究书本,哪里提得出什么建议,不由迟疑了一下,把眼看向黄子澄,黄子澄见他与自己意见相同,甚是喜悦,连忙出来解围道:“皇上,臣以为,可以先削周藩,周藩为内地诸藩之首,封国位居中原,乃逐鹿天下之地。把这里掌握在朝廷手中,正好北遏燕山,阻住燕王南下之路。再者,周王是燕王一母同胞的兄弟,两王关系最为亲密,如果除掉周藩,燕王便被斩去一臂,势力将更形削弱。”
朱允炆听得龙颜大悦,连忙问道:“妙计,妙计,朕有孝直先生、以行先生、尚礼先生之助,何愁大事不成。”
计议已定,便是着手对付周王了,可是周王做事虽不及燕王谨慎,要找些削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