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天水赵氏(3000) (1/2)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64章 天水赵氏(3000)
当桓熙在陇右攻城略地之时,杀胡的东风,也吹到了关中。
桓熙来自后世,又魂穿于南方高门子弟,对于这一时期的胡汉矛盾,没有切身的感受。
他只盯着自己治下的人口数据,关注有多少纳税户口、兵役户口,因而,在关中劳动力匮乏的大背景下,桓熙主张缓和胡汉矛盾,而不是激化它。
但胡汉彼此间,积累数十年的仇怨,又岂是是一朝一夕所能化解。
桓温的参军孙盛所著《晋阳秋》,就曾记载,羯人作战,会随军携带汉族女子作为双脚羊来饲养,供他们发泄兽欲之余,也作为行军打仗时的军粮。
当石闵在邺城杀胡的消息传至关中,汉人复仇情绪高涨,而胡人则惊恐不安。
留守长安的权翼努力安抚胡汉百姓,终于等到了王猛从雍县发来的指示,只有短短一句话:
无论胡汉,严禁私斗,伤人者罪,杀人者死。
桓熙没有经历过苦难,但王猛出身贫寒,少年时在北方颠沛流离,也曾无数次的目睹胡人对汉人的欺凌。
可作为统治者,他必须放下仇恨,关中拢共就十一万户的人口,哪经得起自相残杀。
即使桓熙全取陇右,且不说包括仇池国在内,陇右也仅有三万六千余户。
真要在关中放任汉人复仇,大肆屠戮胡人,事情传到关东,再想东出,必将激起胡人的拼死抵抗。
王猛、权翼以强权弹压下民族矛盾,也暂时化解了杀胡令所带来的危机。
只是王猛依旧难得清闲,桓熙虽然给胡人分了田地,但部分胡人压根就不知道该怎么耕种,眼见春耕将至,王猛只得亲自过问此事,安排农官前往各地,教授胡人耕种技术。
与此同时,桓熙在略阳大败王擢、杨初联军的消息传扬开来,秦州各郡无不震恐。
天水郡城与略阳郡城相距不过五百余里,仅仅两天时间,王擢的首级就被送入天水城中。
摆在留守之人面前的选择倒也简单,陇西总共也才三万六千余户,略阳之战,王、杨联军共计三万四千人,几乎是倾其所有。
如今桓熙在略阳释放降兵,但这些降兵即使回到家乡,也在等着晋军上门分田,又怎会出力抵抗王师。
甚至不少降兵虽然领了遣散的粮食,却不愿离去,非得要为晋军带路。
王擢败于略阳,可以说是葬送了秦州的军事力量,面对王师西征,汉人士族焉能为羯赵尽忠死节。
晋军还在半道,天水豪强已经来到郡界,喜迎王师。
天水士人,以赵氏为代表。
战国末年,代王赵嘉在赵国灭亡之后,在代地抗秦六年,兵败被俘,举族迁于咸阳,其子赵公辅在秦汉之际,定居天水,为天水赵氏始族。
当然,天水赵氏中最知名的人物,还得是汉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西汉名将赵充国。
而在这一时期,赵氏最杰出的人物,则是桓熙在接见天水士人后,又单独唤来帅帐的赵俱。
与原时空不同,赵俱此时并未东出投奔苻洪,而是见桓熙北伐,夺取关中,知其必然西进,故而留在陇右,静候明主。
桓熙当然知晓此人的经历,否则也不会单独将他唤来。
原时空中,赵俱官至前秦尚书令,其人之才,不必赘述。
又因羞愧于同族兄弟赵韶、赵诲阿谀君上,戕害忠良,最终忧愤而死。
桓熙最喜爱的,就是这种有才能的忠义之士。
一想到王猛在雍县为自己当牛做马,桓熙唯恐他积劳成疾,总得给王猛找些政务上的帮手。
毕竟王猛要是英年早逝,桓熙哪还能过这样的清闲日子。
只怕就算是在行军打仗,也得抽出时间料理军国大事。
赵俱初见桓熙,虽然没有感受到满面英雄气,但也为他的姿仪而惊叹。
桓熙时年十九岁,一米八的个头,体长而面貌俊朗,称赞一声美姿仪,绝不过分。
赵俱恭敬一礼,拱手问道:
“不知桓公唤我前来,所为何事?”
此事天色一黑,晋军早已安营,桓熙指着榻沿道:
“赵公请坐。”
赵俱依言,正襟危坐。
桓熙这才道:
“夜间叨扰赵公,是为征询治国安邦之道,还请赵公不吝赐教。”
赵俱闻言,精神一振,他正想要找机会在桓熙面前一展所学,因而侃侃而谈。
帅帐中,时不时传来桓熙抚掌叫好之声。
晋军大营一角,天水赵氏的帐落被安置于此。
天色已晚,赵韶始终不见赵俱回来,不由羡慕道:
“堂兄至今未归,看来桓公将有大用。”
赵诲同样羡慕不已,同族兄弟之中,赵俱早早才名远扬,受到各方势力关... -->>
第64章 天水赵氏(3000)
当桓熙在陇右攻城略地之时,杀胡的东风,也吹到了关中。
桓熙来自后世,又魂穿于南方高门子弟,对于这一时期的胡汉矛盾,没有切身的感受。
他只盯着自己治下的人口数据,关注有多少纳税户口、兵役户口,因而,在关中劳动力匮乏的大背景下,桓熙主张缓和胡汉矛盾,而不是激化它。
但胡汉彼此间,积累数十年的仇怨,又岂是是一朝一夕所能化解。
桓温的参军孙盛所著《晋阳秋》,就曾记载,羯人作战,会随军携带汉族女子作为双脚羊来饲养,供他们发泄兽欲之余,也作为行军打仗时的军粮。
当石闵在邺城杀胡的消息传至关中,汉人复仇情绪高涨,而胡人则惊恐不安。
留守长安的权翼努力安抚胡汉百姓,终于等到了王猛从雍县发来的指示,只有短短一句话:
无论胡汉,严禁私斗,伤人者罪,杀人者死。
桓熙没有经历过苦难,但王猛出身贫寒,少年时在北方颠沛流离,也曾无数次的目睹胡人对汉人的欺凌。
可作为统治者,他必须放下仇恨,关中拢共就十一万户的人口,哪经得起自相残杀。
即使桓熙全取陇右,且不说包括仇池国在内,陇右也仅有三万六千余户。
真要在关中放任汉人复仇,大肆屠戮胡人,事情传到关东,再想东出,必将激起胡人的拼死抵抗。
王猛、权翼以强权弹压下民族矛盾,也暂时化解了杀胡令所带来的危机。
只是王猛依旧难得清闲,桓熙虽然给胡人分了田地,但部分胡人压根就不知道该怎么耕种,眼见春耕将至,王猛只得亲自过问此事,安排农官前往各地,教授胡人耕种技术。
与此同时,桓熙在略阳大败王擢、杨初联军的消息传扬开来,秦州各郡无不震恐。
天水郡城与略阳郡城相距不过五百余里,仅仅两天时间,王擢的首级就被送入天水城中。
摆在留守之人面前的选择倒也简单,陇西总共也才三万六千余户,略阳之战,王、杨联军共计三万四千人,几乎是倾其所有。
如今桓熙在略阳释放降兵,但这些降兵即使回到家乡,也在等着晋军上门分田,又怎会出力抵抗王师。
甚至不少降兵虽然领了遣散的粮食,却不愿离去,非得要为晋军带路。
王擢败于略阳,可以说是葬送了秦州的军事力量,面对王师西征,汉人士族焉能为羯赵尽忠死节。
晋军还在半道,天水豪强已经来到郡界,喜迎王师。
天水士人,以赵氏为代表。
战国末年,代王赵嘉在赵国灭亡之后,在代地抗秦六年,兵败被俘,举族迁于咸阳,其子赵公辅在秦汉之际,定居天水,为天水赵氏始族。
当然,天水赵氏中最知名的人物,还得是汉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西汉名将赵充国。
而在这一时期,赵氏最杰出的人物,则是桓熙在接见天水士人后,又单独唤来帅帐的赵俱。
与原时空不同,赵俱此时并未东出投奔苻洪,而是见桓熙北伐,夺取关中,知其必然西进,故而留在陇右,静候明主。
桓熙当然知晓此人的经历,否则也不会单独将他唤来。
原时空中,赵俱官至前秦尚书令,其人之才,不必赘述。
又因羞愧于同族兄弟赵韶、赵诲阿谀君上,戕害忠良,最终忧愤而死。
桓熙最喜爱的,就是这种有才能的忠义之士。
一想到王猛在雍县为自己当牛做马,桓熙唯恐他积劳成疾,总得给王猛找些政务上的帮手。
毕竟王猛要是英年早逝,桓熙哪还能过这样的清闲日子。
只怕就算是在行军打仗,也得抽出时间料理军国大事。
赵俱初见桓熙,虽然没有感受到满面英雄气,但也为他的姿仪而惊叹。
桓熙时年十九岁,一米八的个头,体长而面貌俊朗,称赞一声美姿仪,绝不过分。
赵俱恭敬一礼,拱手问道:
“不知桓公唤我前来,所为何事?”
此事天色一黑,晋军早已安营,桓熙指着榻沿道:
“赵公请坐。”
赵俱依言,正襟危坐。
桓熙这才道:
“夜间叨扰赵公,是为征询治国安邦之道,还请赵公不吝赐教。”
赵俱闻言,精神一振,他正想要找机会在桓熙面前一展所学,因而侃侃而谈。
帅帐中,时不时传来桓熙抚掌叫好之声。
晋军大营一角,天水赵氏的帐落被安置于此。
天色已晚,赵韶始终不见赵俱回来,不由羡慕道:
“堂兄至今未归,看来桓公将有大用。”
赵诲同样羡慕不已,同族兄弟之中,赵俱早早才名远扬,受到各方势力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