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七十二沽风情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官窑的精料,就能烧出同样的精品,就是成化斗彩也能烧出来。”
安岐听了不由心动,举起手中杯向着老人道:
“老人家请干了此杯,我有句话要与您老商量。”
老人手颤抖着举起杯,
“东家有话不妨明讲,小老儿虽年老体衰,可心里不糊涂。”
二人干了一杯,安岐放下杯道:
“我有意请您老助我将这窑厂开办起来,这窑头就由您老担任。”
只见老人脸色一沉,沉思了一会儿,用袖子抹了把脸,取过酒杯斟满举起,看着安岐道:
“东家如此看得起小老儿,我是义不容辞的。只是小老儿年老体衰,干不动重活,会让东家失望的。”
安岐连连摆手,
“老人家莫要如此说,您只管动动脑筋,那些粗活、用体力的活都让手下人干,并不要您亲自动手。”
转身吩咐杨宗,在窑厂给老人收拾出一间屋子,又指着身边一位年轻人对老人道:
“就由他出头做窑厂的掌柜,他叫马士弘,与老人家同姓。窑上的繁杂事务交给他办,烧窑的事务一切委托老人家了。”
老人看了看马士弘,原来是这么年轻的一位后生,身材高高的,略显消瘦,一双大眼神采奕奕,正拱手向老人施礼,
“老人家,我就是您的帮手,一切繁杂事务您就尽管吩咐,由我替您办,您就拿我当您的子侄一般看待吧。”
老人看马士弘话语礼节周到心中也很高兴。这时候安岐又吩咐先拿出五十两以作老人家的安家之资,又转向老人问道:
“不知老人家在哪里居住?家中还有何人?”
老人回答道:
“家中只有久病的老妻和女儿,现在借住在老乡的一处宅院里,我在窑上看门不常回去。”
安岐听了问道:
“老人家带我到那儿看看可否?”
老人道:
“只有一间破屋,家中脏乱不堪,无下脚之处,没什么可看的。”
安岐执意要去,老人推辞不过只得领着安岐一众去看自己的家。果然正如老人所言,一间破屋,家中只有老伴和女儿阿云,老伴也是疾病缠身,只有女儿阿云正值芳龄,虽衣着破旧,却也看得出是个身材姣好,眉清目秀的女孩儿。
屋内狭小,站没站处,坐没坐处,看一众进来,阿云拘束的向安岐等人施过礼,站过一边。老人道:
“小女阿云,现在窑上帮着画坯,以贴补些家用。”
看了这情景,安岐心中不忍,吩咐杨宗道:
“明天你去寻一所宅院,先将老人一家安顿好再说。”
转天,杨宗在附近寻了一所宅院。一个小小的院落,三间正房,东西各两间厢房围成的天井中还有一眼井,很是洁净。安岐又安排请了医生来为老人俩口儿诊病。与老人讲明,聘资是一年五百两银子,倒比御窑的烧窑师傅高出几倍。在老人的推荐下,陆续聘请了烧窑、制坯、画坯、上釉、淘泥等各工序人手。安家不怕花钱重新扩大整修了窑炉,重金购置上好的瓷土和釉料,连烧柴都选用最好的柴草和好煤炭。
老人经医生多方诊治、服药后,身体大见好转,看人手齐备,物料精美,心中高兴,指导着将瓷土淘成瓷泥,经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等工序制好坯,又由画工在坯上作画,之后,老人又亲自配置釉料、上釉,选定了黄道吉日准备点火烧窑。老人仔细查看无误,吩咐点火,直烧了二十四个时辰,才停火准备开窑。头一窑烧的是盘、碗、酒圆之类的圆器,约有六成成器。老人仔细查看出窑的成品,看釉色,听声音,辨色彩,之后第二窑又在火候上稍作调整,果然又有进步,只有三成废品,无论是釉色还是色彩都已不逊官窑。依着安岐与老人事前商定,第三窑的瓷器上都仿官窑,添上“大明成化年制”的款。连烧了五窑,果然件件都是精品,真的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老人掌握着制瓷七十二道工序,绝不含糊,特别是配置釉料和烧窑看火候更是亲自上阵。马士弘年轻好学,心灵手巧,没多久就将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掌握在手。一方面亲自出面购置上等的物料,另一方面又认真学习各工序的手艺。马士弘的聪明好学,让老人看在眼里,深得其赞许。马士弘趁此向老人提出拜师学艺,老人也是喜欢他的聪明伶俐,勤奋好学,欣然收徒,不时加以指点。
这马士弘又善丹青,在画坯上还可一显身手。开始时不习惯在泥坯上作画,还是经阿云的指点,才逐渐顺手起来,二人走的密切,让老人看在眼里,背后问马士弘是否成家,马士弘才将自己的身世告诉老人。原来马士弘是个孤儿,七八岁时被安家收养,在安家长大,在安家做书童、伴读,因此不但曾在诗书上用过功,而且喜欢绘画,深受安岐喜欢,常将其带在身边做个亲随。经几年的历练,已经成为安岐身边精明干练,办事能力极强的得力助手。如今刚满二十岁,尚未成家,也是第一次被安岐安排在此独当一面。马原听后暗喜,也知道自己的女儿阿云与其关系日渐密切,自知自己年老,一心要为女儿的终身大事安排好。回去与老妻商议,且喜老伴也看中马士弘年轻有为,聪明能干,正是女儿的佳偶。于是央了杨宗做媒,召了马士弘做女婿,成就了一番好姻缘。
安家瓷窑烧好的瓷器都由水路运到扬州安家巷,然后再由安岐亲自挑选出精品,装船运进京城揆叙府中。这些瓷器精品用于送礼,有些甚至流入宫中,自然瞒不过皇上。
这一次就是皇上密令内务府总管、淮安关监督年希尧到江西景德镇访查安家瓷窑的过失。这年希尧是工部侍郎年遐龄之长子、年羹尧的兄长,因为年希尧、年羹尧的妹妹成了当今皇上的敦肃皇贵妃,所以年家还是皇亲国戚。只是年羹尧红极至反,被皇上查办赐死,致年遐龄父子被波及革了职,一年多后,年家父子才复职。复职后年希尧被授予工部侍郎衔,后又授内务府总管,管理淮安板闸关税务,兼管景德镇官窑厂务。
这一次派他在到任后,顺便查访安家在景德镇的窑厂事宜也是皇上特地交代的。到南昌会见了督抚,又传见了浮梁县知县,详细询问了安家在景德镇的窑厂经营情况。然后又到景德镇,亲自到安家窑厂查看。马士弘等见年希尧奉旨前来,心中知道皇上又要找安家的麻烦,尽管明知自己并无过错,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年希尧见查不出其他违法纪的事,就紧抓住安家烧制的瓷器都是题的大明年款这事儿不放,马士弘虽知道官窑的瓷器也都是署的大明年款,但事儿摊到安家瓷窑头上也是没法辩解,只能磕头谢罪。
年希尧查访后给皇上的奏折称:
“臣自本年正月初七日由臣淮安关署启行前赴江西,业经俱折奏明。臣抵景德镇之后,随将窑务事宜斟酌料理,再者,马士弘烧造酒圆俱书写成化年号,臣遵谕旨,传唤马士弘严行申饬。据马士弘口称,原系愚昧无知,惟有惶惧叩头,自行认罪。其景德镇烧造瓷器俱不许书写明朝宣德、成化年号字款。臣去岁到淮之后,即遵将旨意行知江南总督,江西巡抚各衙门,钦遵奉行。臣到江西,知该督抚俱经转行严示饬禁。兹臣于二月十五日由景德镇起行赴淮,三月初五日已抵臣署。所有微臣赴鎭回署日期理合恭折奏闻。谨具折奏。”
皇上在折子上朱批,
“马士弘等不曾归并一事,磨坯房等事,伊等先前窑房不足用否,当合为一事,有用者留用,无用者令伊等完结他们所办之事,令其北上回京。安尚仁效力处可以不必了,他们所办未完事物可著赵元接办,一切图样、从前所办的数目皆留与赵元,以免重复,可明白知会伊等奉行。”
安岐接过杨宗递过来的年希尧奏折抄本,细细品味和探究着朱批的深层意思,心中不由掠过一丝寒意。杨宗继续说道:
“现在窑厂已经停工,马总管正在与官窑总管赵元办交接,让我赶回来向少爷禀报事情的来龙去脉,让您好有个准备,免得乱了阵脚。”
安岐定定神,对杨宗道:
“先不要将此事告诉老太爷,老太爷年老多病,不便听这些不好的消息。”
“知道了,如果老太爷要问我自会小心。”
官窑的精料,就能烧出同样的精品,就是成化斗彩也能烧出来。”
安岐听了不由心动,举起手中杯向着老人道:
“老人家请干了此杯,我有句话要与您老商量。”
老人手颤抖着举起杯,
“东家有话不妨明讲,小老儿虽年老体衰,可心里不糊涂。”
二人干了一杯,安岐放下杯道:
“我有意请您老助我将这窑厂开办起来,这窑头就由您老担任。”
只见老人脸色一沉,沉思了一会儿,用袖子抹了把脸,取过酒杯斟满举起,看着安岐道:
“东家如此看得起小老儿,我是义不容辞的。只是小老儿年老体衰,干不动重活,会让东家失望的。”
安岐连连摆手,
“老人家莫要如此说,您只管动动脑筋,那些粗活、用体力的活都让手下人干,并不要您亲自动手。”
转身吩咐杨宗,在窑厂给老人收拾出一间屋子,又指着身边一位年轻人对老人道:
“就由他出头做窑厂的掌柜,他叫马士弘,与老人家同姓。窑上的繁杂事务交给他办,烧窑的事务一切委托老人家了。”
老人看了看马士弘,原来是这么年轻的一位后生,身材高高的,略显消瘦,一双大眼神采奕奕,正拱手向老人施礼,
“老人家,我就是您的帮手,一切繁杂事务您就尽管吩咐,由我替您办,您就拿我当您的子侄一般看待吧。”
老人看马士弘话语礼节周到心中也很高兴。这时候安岐又吩咐先拿出五十两以作老人家的安家之资,又转向老人问道:
“不知老人家在哪里居住?家中还有何人?”
老人回答道:
“家中只有久病的老妻和女儿,现在借住在老乡的一处宅院里,我在窑上看门不常回去。”
安岐听了问道:
“老人家带我到那儿看看可否?”
老人道:
“只有一间破屋,家中脏乱不堪,无下脚之处,没什么可看的。”
安岐执意要去,老人推辞不过只得领着安岐一众去看自己的家。果然正如老人所言,一间破屋,家中只有老伴和女儿阿云,老伴也是疾病缠身,只有女儿阿云正值芳龄,虽衣着破旧,却也看得出是个身材姣好,眉清目秀的女孩儿。
屋内狭小,站没站处,坐没坐处,看一众进来,阿云拘束的向安岐等人施过礼,站过一边。老人道:
“小女阿云,现在窑上帮着画坯,以贴补些家用。”
看了这情景,安岐心中不忍,吩咐杨宗道:
“明天你去寻一所宅院,先将老人一家安顿好再说。”
转天,杨宗在附近寻了一所宅院。一个小小的院落,三间正房,东西各两间厢房围成的天井中还有一眼井,很是洁净。安岐又安排请了医生来为老人俩口儿诊病。与老人讲明,聘资是一年五百两银子,倒比御窑的烧窑师傅高出几倍。在老人的推荐下,陆续聘请了烧窑、制坯、画坯、上釉、淘泥等各工序人手。安家不怕花钱重新扩大整修了窑炉,重金购置上好的瓷土和釉料,连烧柴都选用最好的柴草和好煤炭。
老人经医生多方诊治、服药后,身体大见好转,看人手齐备,物料精美,心中高兴,指导着将瓷土淘成瓷泥,经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等工序制好坯,又由画工在坯上作画,之后,老人又亲自配置釉料、上釉,选定了黄道吉日准备点火烧窑。老人仔细查看无误,吩咐点火,直烧了二十四个时辰,才停火准备开窑。头一窑烧的是盘、碗、酒圆之类的圆器,约有六成成器。老人仔细查看出窑的成品,看釉色,听声音,辨色彩,之后第二窑又在火候上稍作调整,果然又有进步,只有三成废品,无论是釉色还是色彩都已不逊官窑。依着安岐与老人事前商定,第三窑的瓷器上都仿官窑,添上“大明成化年制”的款。连烧了五窑,果然件件都是精品,真的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老人掌握着制瓷七十二道工序,绝不含糊,特别是配置釉料和烧窑看火候更是亲自上阵。马士弘年轻好学,心灵手巧,没多久就将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掌握在手。一方面亲自出面购置上等的物料,另一方面又认真学习各工序的手艺。马士弘的聪明好学,让老人看在眼里,深得其赞许。马士弘趁此向老人提出拜师学艺,老人也是喜欢他的聪明伶俐,勤奋好学,欣然收徒,不时加以指点。
这马士弘又善丹青,在画坯上还可一显身手。开始时不习惯在泥坯上作画,还是经阿云的指点,才逐渐顺手起来,二人走的密切,让老人看在眼里,背后问马士弘是否成家,马士弘才将自己的身世告诉老人。原来马士弘是个孤儿,七八岁时被安家收养,在安家长大,在安家做书童、伴读,因此不但曾在诗书上用过功,而且喜欢绘画,深受安岐喜欢,常将其带在身边做个亲随。经几年的历练,已经成为安岐身边精明干练,办事能力极强的得力助手。如今刚满二十岁,尚未成家,也是第一次被安岐安排在此独当一面。马原听后暗喜,也知道自己的女儿阿云与其关系日渐密切,自知自己年老,一心要为女儿的终身大事安排好。回去与老妻商议,且喜老伴也看中马士弘年轻有为,聪明能干,正是女儿的佳偶。于是央了杨宗做媒,召了马士弘做女婿,成就了一番好姻缘。
安家瓷窑烧好的瓷器都由水路运到扬州安家巷,然后再由安岐亲自挑选出精品,装船运进京城揆叙府中。这些瓷器精品用于送礼,有些甚至流入宫中,自然瞒不过皇上。
这一次就是皇上密令内务府总管、淮安关监督年希尧到江西景德镇访查安家瓷窑的过失。这年希尧是工部侍郎年遐龄之长子、年羹尧的兄长,因为年希尧、年羹尧的妹妹成了当今皇上的敦肃皇贵妃,所以年家还是皇亲国戚。只是年羹尧红极至反,被皇上查办赐死,致年遐龄父子被波及革了职,一年多后,年家父子才复职。复职后年希尧被授予工部侍郎衔,后又授内务府总管,管理淮安板闸关税务,兼管景德镇官窑厂务。
这一次派他在到任后,顺便查访安家在景德镇的窑厂事宜也是皇上特地交代的。到南昌会见了督抚,又传见了浮梁县知县,详细询问了安家在景德镇的窑厂经营情况。然后又到景德镇,亲自到安家窑厂查看。马士弘等见年希尧奉旨前来,心中知道皇上又要找安家的麻烦,尽管明知自己并无过错,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年希尧见查不出其他违法纪的事,就紧抓住安家烧制的瓷器都是题的大明年款这事儿不放,马士弘虽知道官窑的瓷器也都是署的大明年款,但事儿摊到安家瓷窑头上也是没法辩解,只能磕头谢罪。
年希尧查访后给皇上的奏折称:
“臣自本年正月初七日由臣淮安关署启行前赴江西,业经俱折奏明。臣抵景德镇之后,随将窑务事宜斟酌料理,再者,马士弘烧造酒圆俱书写成化年号,臣遵谕旨,传唤马士弘严行申饬。据马士弘口称,原系愚昧无知,惟有惶惧叩头,自行认罪。其景德镇烧造瓷器俱不许书写明朝宣德、成化年号字款。臣去岁到淮之后,即遵将旨意行知江南总督,江西巡抚各衙门,钦遵奉行。臣到江西,知该督抚俱经转行严示饬禁。兹臣于二月十五日由景德镇起行赴淮,三月初五日已抵臣署。所有微臣赴鎭回署日期理合恭折奏闻。谨具折奏。”
皇上在折子上朱批,
“马士弘等不曾归并一事,磨坯房等事,伊等先前窑房不足用否,当合为一事,有用者留用,无用者令伊等完结他们所办之事,令其北上回京。安尚仁效力处可以不必了,他们所办未完事物可著赵元接办,一切图样、从前所办的数目皆留与赵元,以免重复,可明白知会伊等奉行。”
安岐接过杨宗递过来的年希尧奏折抄本,细细品味和探究着朱批的深层意思,心中不由掠过一丝寒意。杨宗继续说道:
“现在窑厂已经停工,马总管正在与官窑总管赵元办交接,让我赶回来向少爷禀报事情的来龙去脉,让您好有个准备,免得乱了阵脚。”
安岐定定神,对杨宗道:
“先不要将此事告诉老太爷,老太爷年老多病,不便听这些不好的消息。”
“知道了,如果老太爷要问我自会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