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归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面目都几乎难以辨认了。
骏马落蹄,来人已翻身下马。从神情气度大致判断此人应是官府中人,而且品秩应该不低。
双脚刚一落地,此人便向衙内高声疾呼:“县宰何在?胡颖县宰何在?”[笔者交代:秦汉时期,一县之主为县令或县长,万户之大县称县令,不足万户之小县称县长。王莽受禅登基后,将县令(长)统一改成了县宰。]
呼号几声过后,衙内颤颤巍巍走出一个约莫六旬老者,哑着嗓子回答道:“县尊不日前告假归家了,有事请直接对老朽言语,待县尊折返我再行转达。”
“你是何人?”来人闻言面露不悦之色道。
“老朽元晔,忝居本县主簿一职。”老者答道。
“你县县丞、县尉何在?怎可留你一垂垂老者在此值守?”来人更加不悦,言辞间有了一丝怒意。
“县丞李大人前夜巡堤,恰至决口之处,连同随从五人瞬时被滔天黄水吞没,至今下落不明,八成业已殉职。县尉郭大人带着全班衙役抢救灾民,查点物资,此刻应该还在闾里勘验灾情。”老者双手抱拳,身躯前躬,继续答道:“事发突然,灾情紧急,县署内便只留了小老儿一人接转誊录文书,再无其他闲人。上差有何指教,小老儿现在就去闾里寻来暂时的主事人郭县尉。”
在县署混迹了一辈子,很显然这个老主簿已经看出来人绝非等闲之辈,暗中观瞧了好几眼却未认出,便以上差称之,而且他把自己的称呼也从老朽改成了小老儿。
“去闾里!”来人回头对其中的一个随人命令道,“前方带路!”
元主簿这才认出那个被喝令带路的人正是前日派往郡里上报灾情的皂吏头子赵三。
此刻的赵三一副被泥浆糊过的样子,加之一直站在来人的身后,元晔竟然未能认出。此时,干了一辈子公门小吏的元晔也猜出来人是谁了,那便是新任的大尹范眭范原直。(笔者交代:秦汉时将一郡之长官称之为太守或郡守,新莽朝改称为大尹。)
今年入夏以来,雨水数月连绵不止,河水暴涨,决堤风险持续加大。新天子怕河水一旦决开,下游百姓将流离失所,哀鸿遍野,便派了素有清名且熟知水利的范眭到最有可能决口的魏都郡担任大尹。
范大尹上任伊始,就带人自上而下巡查各个堤坝,尚未巡到元城段,便接到了元城段大河堤坝决口的坏消息。
今天是范眭就任魏都郡大尹的第九天,在他接到消息的那一刻,他觉得这个世界都开始变得不真实。
同样的感觉元晔也感同身受,甚至是有过而无不及。
自前日半夜子时大河决堤之后,元老头就未曾合眼,各种案牍文书接转誊抄就不曾歇笔。县宰胡颖在半月前言说回常安省亲,带着家眷卷了细软早已离开了元城,县署上下除了县尉郭大用,他元晔居然成了最大的官。
这两日郭大用带着全部衙役,甚至连县牢里的囚徒都用上了,没日没夜的抢救伤员。多亏县署建在高处,成了全县为数不多未被洪水肆虐的地方。
范大尹这么突然一出现,元老头就像有了主心骨一样,浑身瘫软了下来。全身紧绷的神经开始有了一丝松动,接着胸口有了一丝暖意,如同冬日里头顶出现了一轮暖阳。
他知道,元城有救了,活着的灾民有救了。
在元老头一愣神的工夫,范眭已翻身上马,欲向闾里而去。
正在此时,一红面大汉迎面疾奔而来,冲到衙门口,抄起门口的鼓槌,咚咚咚地鼓点如同惊雷炸响四周。
看围观人群聚集了八九人之众,红脸大汉大声疾呼:“快随我前去救人,快随我前去救人!”此红面大汉不是别人,正是元城县县尉郭大用,字恒堪。
元主簿立时向范眭的去向高声喊道:“大人暂且留步,本县县尉郭大用熟知情况,大人一问便知。”
方才郭大用如迅雷疾风一般,自然是钩住了范眭一行的脚步,他们虽骑在马上,但未立时离开。听到元晔这么一喊,便立刻向郭大用招手道,“我乃魏都郡新任大尹范眭,郭县尉前来答话。”
郭大用一听是大尹驾临,心里自是一凛,向前紧赶几步,纳首施礼道:“元城县县尉郭大用听候调遣!”
“俗礼概免,实况报来,不得隐瞒!”范眭知道情况紧急,来不及废话。
“诺!”郭大用抬手抱拳,脱口而出道:“元城县境破堤之处有二:东门五里一处,宽约三四十丈;东门一十五里一处,决口数里,自此处往东,洪水如猛兽横冲乡里,所到之处田园尽毁,寸草不生!”
“伤亡几何?”范睢急问。
“禀大人,县城位高,破堤洪水已无裹挟之势,仅将城北低洼处淹没,造成三闾民众房屋倒塌,砸伤砸死数百人;东门十五里之外,则十不存一了。”郭大用红着眼睛答道。
“伤者如何医治?”范太守又问。
“将县学暂辟为医馆,由我县医工进行诊疗。”
“死者如何安置?”
“尚未顾及亡人。”
“衣食足否?”
“城内尚有余粮,百姓亦有裳衣御寒。但城外皆夷为平地,幸存者缺衣少食,苦不堪言。”
“方才你高呼救人,所救何人?”范眭追问道。
“城外三十里地,有一山丘名曰卧虎丘,尚未被水湮没,上幸存灾民百数人。”郭大用答道:“前有乡民来报,山丘下方土石遭洪水冲刷,山丘有垮落危险,在下闻言便来此处召集壮力前去搭救。”
“可有船只前往?”范眭脸色顿变,急问。
“这...”郭大用一时结舌。元城县地处大河南岸,船只自是常备之物,县署亦有数条大船。可惜洪水来临之前,县宰胡颖驱使船工,带着家眷仆从,驾船驶离了元城尚未归来。整个县署,估计能渡水的就剩衙门口的那两扇大门板了。
“我家有舟!”“我家也有!”围观民众越聚越多,见此情形,便纷纷踊跃做出了献舟的义举。
“郭大用听命!”范大尹大声道:“我命你代元城县宰,授你便宜行事之权。自你之下官吏你自行任命,县府粮仓钱库你自行开启,日后补交文书即可,你可听清了?”
“啊?”郭大用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以为是这几日连日劳累出现幻听了。
“郭大用,可听清否?”范眭见郭大用愣神,便大声喝道。
郭大用顾不得膝下烂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于胸前,声如洪钟应道:“敢不辱命!”
“好!”范眭暗喝一声,翻身上马,打马就走。
元城县宰胡颖虽临阵脱逃,但郭大用挺身而出足堪大用。此地虽是决堤之处,但绝非受灾最重之地。一想那巨浪滔天倾泄而下的河水,范眭心如悬钟。
陛下此次差他来坐镇魏都,就是为了防止河堤有变。他为了收集近年的筑堤简籍,晚到了半个月,偏偏就赶上了这大堤溃塌。作为多年的巡河御史,他深知这下游恐已成了人间炼狱。
还有一点是范眭不敢想象的,当今天子出生地便是这元城县,陛下祖陵儒王坟就在元城县郊。那里要是被夷为平地,他范眭有多少脑袋也是不够被砍的。
当接到元城县呈上的公文,他暗叫一声坏了。立即带了两个随人让前来送信的赵三带路,快马驰骋到了元城。通过和郭大用的对答他确信了元城县灾情虽然严重,但这个县尉郭大用和他的名字一样,足堪大用。对他来说,现在要紧的事便成了如何护好陛下的祖陵。
郭大用、元晔、赵三等人目送范眭等人策马远去,远远飘来一句话:“不可饿到一个灾民,不可寒了我郡民百姓...”
“众人且随我去虎丘救人!”郭大用扬臂高呼道。
从吏及围观人中迅速集结了几十个青壮,扛起大小不一的船只,冲向了岸边。
面目都几乎难以辨认了。
骏马落蹄,来人已翻身下马。从神情气度大致判断此人应是官府中人,而且品秩应该不低。
双脚刚一落地,此人便向衙内高声疾呼:“县宰何在?胡颖县宰何在?”[笔者交代:秦汉时期,一县之主为县令或县长,万户之大县称县令,不足万户之小县称县长。王莽受禅登基后,将县令(长)统一改成了县宰。]
呼号几声过后,衙内颤颤巍巍走出一个约莫六旬老者,哑着嗓子回答道:“县尊不日前告假归家了,有事请直接对老朽言语,待县尊折返我再行转达。”
“你是何人?”来人闻言面露不悦之色道。
“老朽元晔,忝居本县主簿一职。”老者答道。
“你县县丞、县尉何在?怎可留你一垂垂老者在此值守?”来人更加不悦,言辞间有了一丝怒意。
“县丞李大人前夜巡堤,恰至决口之处,连同随从五人瞬时被滔天黄水吞没,至今下落不明,八成业已殉职。县尉郭大人带着全班衙役抢救灾民,查点物资,此刻应该还在闾里勘验灾情。”老者双手抱拳,身躯前躬,继续答道:“事发突然,灾情紧急,县署内便只留了小老儿一人接转誊录文书,再无其他闲人。上差有何指教,小老儿现在就去闾里寻来暂时的主事人郭县尉。”
在县署混迹了一辈子,很显然这个老主簿已经看出来人绝非等闲之辈,暗中观瞧了好几眼却未认出,便以上差称之,而且他把自己的称呼也从老朽改成了小老儿。
“去闾里!”来人回头对其中的一个随人命令道,“前方带路!”
元主簿这才认出那个被喝令带路的人正是前日派往郡里上报灾情的皂吏头子赵三。
此刻的赵三一副被泥浆糊过的样子,加之一直站在来人的身后,元晔竟然未能认出。此时,干了一辈子公门小吏的元晔也猜出来人是谁了,那便是新任的大尹范眭范原直。(笔者交代:秦汉时将一郡之长官称之为太守或郡守,新莽朝改称为大尹。)
今年入夏以来,雨水数月连绵不止,河水暴涨,决堤风险持续加大。新天子怕河水一旦决开,下游百姓将流离失所,哀鸿遍野,便派了素有清名且熟知水利的范眭到最有可能决口的魏都郡担任大尹。
范大尹上任伊始,就带人自上而下巡查各个堤坝,尚未巡到元城段,便接到了元城段大河堤坝决口的坏消息。
今天是范眭就任魏都郡大尹的第九天,在他接到消息的那一刻,他觉得这个世界都开始变得不真实。
同样的感觉元晔也感同身受,甚至是有过而无不及。
自前日半夜子时大河决堤之后,元老头就未曾合眼,各种案牍文书接转誊抄就不曾歇笔。县宰胡颖在半月前言说回常安省亲,带着家眷卷了细软早已离开了元城,县署上下除了县尉郭大用,他元晔居然成了最大的官。
这两日郭大用带着全部衙役,甚至连县牢里的囚徒都用上了,没日没夜的抢救伤员。多亏县署建在高处,成了全县为数不多未被洪水肆虐的地方。
范大尹这么突然一出现,元老头就像有了主心骨一样,浑身瘫软了下来。全身紧绷的神经开始有了一丝松动,接着胸口有了一丝暖意,如同冬日里头顶出现了一轮暖阳。
他知道,元城有救了,活着的灾民有救了。
在元老头一愣神的工夫,范眭已翻身上马,欲向闾里而去。
正在此时,一红面大汉迎面疾奔而来,冲到衙门口,抄起门口的鼓槌,咚咚咚地鼓点如同惊雷炸响四周。
看围观人群聚集了八九人之众,红脸大汉大声疾呼:“快随我前去救人,快随我前去救人!”此红面大汉不是别人,正是元城县县尉郭大用,字恒堪。
元主簿立时向范眭的去向高声喊道:“大人暂且留步,本县县尉郭大用熟知情况,大人一问便知。”
方才郭大用如迅雷疾风一般,自然是钩住了范眭一行的脚步,他们虽骑在马上,但未立时离开。听到元晔这么一喊,便立刻向郭大用招手道,“我乃魏都郡新任大尹范眭,郭县尉前来答话。”
郭大用一听是大尹驾临,心里自是一凛,向前紧赶几步,纳首施礼道:“元城县县尉郭大用听候调遣!”
“俗礼概免,实况报来,不得隐瞒!”范眭知道情况紧急,来不及废话。
“诺!”郭大用抬手抱拳,脱口而出道:“元城县境破堤之处有二:东门五里一处,宽约三四十丈;东门一十五里一处,决口数里,自此处往东,洪水如猛兽横冲乡里,所到之处田园尽毁,寸草不生!”
“伤亡几何?”范睢急问。
“禀大人,县城位高,破堤洪水已无裹挟之势,仅将城北低洼处淹没,造成三闾民众房屋倒塌,砸伤砸死数百人;东门十五里之外,则十不存一了。”郭大用红着眼睛答道。
“伤者如何医治?”范太守又问。
“将县学暂辟为医馆,由我县医工进行诊疗。”
“死者如何安置?”
“尚未顾及亡人。”
“衣食足否?”
“城内尚有余粮,百姓亦有裳衣御寒。但城外皆夷为平地,幸存者缺衣少食,苦不堪言。”
“方才你高呼救人,所救何人?”范眭追问道。
“城外三十里地,有一山丘名曰卧虎丘,尚未被水湮没,上幸存灾民百数人。”郭大用答道:“前有乡民来报,山丘下方土石遭洪水冲刷,山丘有垮落危险,在下闻言便来此处召集壮力前去搭救。”
“可有船只前往?”范眭脸色顿变,急问。
“这...”郭大用一时结舌。元城县地处大河南岸,船只自是常备之物,县署亦有数条大船。可惜洪水来临之前,县宰胡颖驱使船工,带着家眷仆从,驾船驶离了元城尚未归来。整个县署,估计能渡水的就剩衙门口的那两扇大门板了。
“我家有舟!”“我家也有!”围观民众越聚越多,见此情形,便纷纷踊跃做出了献舟的义举。
“郭大用听命!”范大尹大声道:“我命你代元城县宰,授你便宜行事之权。自你之下官吏你自行任命,县府粮仓钱库你自行开启,日后补交文书即可,你可听清了?”
“啊?”郭大用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以为是这几日连日劳累出现幻听了。
“郭大用,可听清否?”范眭见郭大用愣神,便大声喝道。
郭大用顾不得膝下烂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于胸前,声如洪钟应道:“敢不辱命!”
“好!”范眭暗喝一声,翻身上马,打马就走。
元城县宰胡颖虽临阵脱逃,但郭大用挺身而出足堪大用。此地虽是决堤之处,但绝非受灾最重之地。一想那巨浪滔天倾泄而下的河水,范眭心如悬钟。
陛下此次差他来坐镇魏都,就是为了防止河堤有变。他为了收集近年的筑堤简籍,晚到了半个月,偏偏就赶上了这大堤溃塌。作为多年的巡河御史,他深知这下游恐已成了人间炼狱。
还有一点是范眭不敢想象的,当今天子出生地便是这元城县,陛下祖陵儒王坟就在元城县郊。那里要是被夷为平地,他范眭有多少脑袋也是不够被砍的。
当接到元城县呈上的公文,他暗叫一声坏了。立即带了两个随人让前来送信的赵三带路,快马驰骋到了元城。通过和郭大用的对答他确信了元城县灾情虽然严重,但这个县尉郭大用和他的名字一样,足堪大用。对他来说,现在要紧的事便成了如何护好陛下的祖陵。
郭大用、元晔、赵三等人目送范眭等人策马远去,远远飘来一句话:“不可饿到一个灾民,不可寒了我郡民百姓...”
“众人且随我去虎丘救人!”郭大用扬臂高呼道。
从吏及围观人中迅速集结了几十个青壮,扛起大小不一的船只,冲向了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