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朕在红楼搞事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祖宗方好——
天啦,咱家也终于出了阁老了!
贾珠这厢再次成了京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上门道贺的不知凡几。贾政欣喜过后,突然想起一事——
陛下光顾着起复他儿子,好像把他给忘了!
想到贾珩、贾蔷、贾环都官复原职,惟自己被闪在空中,政老爹惆怅了几日,难得想明白了其中关键——
有个作阁臣的儿子,给五品官的父亲提供方便,那是再容易不过。定是长子高升,自己才被舍弃了!
一旦想通此节,贾政也不纠结了。谋求起复之事,更被彻底抛下。
他心中暗道:“就算今后不做官,珠儿当了阁臣,也算替我圆了梦了。五品员外郎而已,舍就舍了吧!”
于是政老爹自此含饴弄孙,成日里清谈做诗,日子别提多自在了。
而贾兰磨了三年,也终于下场,在父亲起复的这一年,考中秀才试的第二名。
表兄冯阳则考了倒数第六,口中嚷着好险,脸上却压抑不住笑容。哥俩在外头勾肩搭背的,心中好不快活。
二人仍在族学读书,师从翰林杨毅。与他们一道准备八月举人试的,还有李忻之子李清和杨翰林的儿子、侄儿们。
这几位都是秀才早中,秋闱落第三四次,心气都磨没了。还好有杨毅这种四十岁中榜眼、李忻这种三十多岁中举人的前辈们鼓励,大家方能在举业上勉力支撑。
如今瞧着竟沦落到与大执事的儿子、外甥一道考举人,都不由心生感叹——还真是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既受了刺激,这几个近来颇是用功,杨、李两位夫子极为欣慰。贾珠眼下日理万机,完全顾不上儿子秋闱,一门心思只在说服陛下设立军事学堂上。
永嘉帝倒有些心动,毕竟贾珠有一点说到他心坎上,那就是良将难得,终有老去之日,到时青黄不接,遇着打仗怎么办?
此亦是永嘉帝的心病,毕竟“常胜将军”长公主年纪不小了,也不知还能戍守边关几年。王子腾之类的将领,自己又不敢用,行动颇受掣肘。
若能设立专业学堂培养将领,想来日后也有得用的吧?
于是这日大朝会,贾珠提起此事,汪相几个尚未表态,永嘉帝就先表示赞成了。
这的确是件好事,倒未受什么刁难,永嘉帝拍板通过,又令贾珠总揽全局,兵部协理。
此事在京中掀起轩然大波,不少武勋子弟都摩拳擦掌。想他们祖先何等荣光,自己从不了文,又舍不得去边关吃苦。如今既有军事学堂,倒不如进去学习,在军中升官发财呢!
可贾珠岂好相与,哪能让他们进来混日子!他略施计策,便定下三招:
一是组织报名之人统一考两场试,第一场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主,加之《孙子兵法》,以此查验是不是白丁,有没有读过兵书;
第二场以武艺为主,看是否通晓至少一种兵器,并以擂台形式两两对战。
二是将通过之人统一进行身体查验,身体不好的绌落。
三是规定学堂制度,学制五年,通学《孙子兵法》等一众兵书,由东、西大营将领训练武艺、教导本领。
此外,邀请各驻边将领短期授课,介绍各处边防情况,熟悉不同的用兵技巧。每季度一次测试,成绩不能达标五次以上,则被驱逐出去。
上述几项一经公布,京中顿时哗然,贾珠不得不解释了一回,言及军事学堂是培养将领,不是训练普通兵士,所以要求更为严格,让各家子弟想好了再报。
没想到这些人背后议论纷纷,骂他的不少,可报名那天,依旧乌泱乌泱的,倒叫贾珠很是意外。
直到第一批学生,共四十人入学,贾珠一拍脑袋,方想起忘记何事——
应该给各地千户及以下的低级军官开个口子,直接允许他们来上学的!这些人许多都有战功,缺的正是学习的机会。
若具备相应知识,日后比起这些新丁,更容易成为领军作战的可靠将领!
既这么想,贾珠便与陛下分说了一回,算是敲定此事。未料这却带来了一次难得的重逢——
冯唐给儿子写信,让他回来军事学堂上学。冯紫英喜之不尽,终于拖家带口进了京,还连着柳湘莲一家子。二人都往学堂报名,轻松入了学。
冯紫英自与贾珠一别,已逾八九年,此番相见,都将不惑,俱落下泪来。叙过寒温,冯紫英介绍柳湘莲给贾珠认识。望向这位年轻的阁老,柳湘莲恭恭敬敬就是一礼。
贾珠扶他起来,看着这位满脸络腮胡的大汉,不由哽住——剧情里说这位美姿容,怎么成这样了?
好在他的惊诧一闪而过,二人并未察觉。短暂的生疏消失,冯紫英又恢复以往的样子:“我今儿专门修了须,不像二郎,如今邋遢的紧,他闺女时常嫌弃。
对了,我如今仍是千户,二郎却是百户了。”
贾珠笑了笑,勉励了两人几句,又邀请他们往家中吃酒。二人皆应了,冯紫英笑道:“我媳妇今儿去见岳父岳母了,听说你们搬到德义坊,那处倒与忠顺王挺近。”
贾珠见他多年不曾回京,却对京中事物如数家珍,不由打趣了几句。
冯紫英叹道:“我自幼京中长大,边塞多年,不知梦到多少次回京。思乡思多了,脑子里清晰的很,下辈子怕也忘不了!”
三人这厢说着话,贾政、王夫人也见着了元春和未曾谋面的外孙女、小外孙。
贾政还罢了,王夫人拉着女儿哭的不能自已,一旁的李纨几个少见王夫人这般动情,不由陪着滴泪。
晚间府里设宴,直到二更才送了元春母子三个回去,王夫人叹道:“今儿方知,什么功名利禄,哪比得上一家团圆重要!”
贾政抚须而笑:“净说痴话。”想到什么,语带几分轻快:“前儿听冯亲家说,似有意让女婿留京。
祖宗方好——
天啦,咱家也终于出了阁老了!
贾珠这厢再次成了京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上门道贺的不知凡几。贾政欣喜过后,突然想起一事——
陛下光顾着起复他儿子,好像把他给忘了!
想到贾珩、贾蔷、贾环都官复原职,惟自己被闪在空中,政老爹惆怅了几日,难得想明白了其中关键——
有个作阁臣的儿子,给五品官的父亲提供方便,那是再容易不过。定是长子高升,自己才被舍弃了!
一旦想通此节,贾政也不纠结了。谋求起复之事,更被彻底抛下。
他心中暗道:“就算今后不做官,珠儿当了阁臣,也算替我圆了梦了。五品员外郎而已,舍就舍了吧!”
于是政老爹自此含饴弄孙,成日里清谈做诗,日子别提多自在了。
而贾兰磨了三年,也终于下场,在父亲起复的这一年,考中秀才试的第二名。
表兄冯阳则考了倒数第六,口中嚷着好险,脸上却压抑不住笑容。哥俩在外头勾肩搭背的,心中好不快活。
二人仍在族学读书,师从翰林杨毅。与他们一道准备八月举人试的,还有李忻之子李清和杨翰林的儿子、侄儿们。
这几位都是秀才早中,秋闱落第三四次,心气都磨没了。还好有杨毅这种四十岁中榜眼、李忻这种三十多岁中举人的前辈们鼓励,大家方能在举业上勉力支撑。
如今瞧着竟沦落到与大执事的儿子、外甥一道考举人,都不由心生感叹——还真是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既受了刺激,这几个近来颇是用功,杨、李两位夫子极为欣慰。贾珠眼下日理万机,完全顾不上儿子秋闱,一门心思只在说服陛下设立军事学堂上。
永嘉帝倒有些心动,毕竟贾珠有一点说到他心坎上,那就是良将难得,终有老去之日,到时青黄不接,遇着打仗怎么办?
此亦是永嘉帝的心病,毕竟“常胜将军”长公主年纪不小了,也不知还能戍守边关几年。王子腾之类的将领,自己又不敢用,行动颇受掣肘。
若能设立专业学堂培养将领,想来日后也有得用的吧?
于是这日大朝会,贾珠提起此事,汪相几个尚未表态,永嘉帝就先表示赞成了。
这的确是件好事,倒未受什么刁难,永嘉帝拍板通过,又令贾珠总揽全局,兵部协理。
此事在京中掀起轩然大波,不少武勋子弟都摩拳擦掌。想他们祖先何等荣光,自己从不了文,又舍不得去边关吃苦。如今既有军事学堂,倒不如进去学习,在军中升官发财呢!
可贾珠岂好相与,哪能让他们进来混日子!他略施计策,便定下三招:
一是组织报名之人统一考两场试,第一场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主,加之《孙子兵法》,以此查验是不是白丁,有没有读过兵书;
第二场以武艺为主,看是否通晓至少一种兵器,并以擂台形式两两对战。
二是将通过之人统一进行身体查验,身体不好的绌落。
三是规定学堂制度,学制五年,通学《孙子兵法》等一众兵书,由东、西大营将领训练武艺、教导本领。
此外,邀请各驻边将领短期授课,介绍各处边防情况,熟悉不同的用兵技巧。每季度一次测试,成绩不能达标五次以上,则被驱逐出去。
上述几项一经公布,京中顿时哗然,贾珠不得不解释了一回,言及军事学堂是培养将领,不是训练普通兵士,所以要求更为严格,让各家子弟想好了再报。
没想到这些人背后议论纷纷,骂他的不少,可报名那天,依旧乌泱乌泱的,倒叫贾珠很是意外。
直到第一批学生,共四十人入学,贾珠一拍脑袋,方想起忘记何事——
应该给各地千户及以下的低级军官开个口子,直接允许他们来上学的!这些人许多都有战功,缺的正是学习的机会。
若具备相应知识,日后比起这些新丁,更容易成为领军作战的可靠将领!
既这么想,贾珠便与陛下分说了一回,算是敲定此事。未料这却带来了一次难得的重逢——
冯唐给儿子写信,让他回来军事学堂上学。冯紫英喜之不尽,终于拖家带口进了京,还连着柳湘莲一家子。二人都往学堂报名,轻松入了学。
冯紫英自与贾珠一别,已逾八九年,此番相见,都将不惑,俱落下泪来。叙过寒温,冯紫英介绍柳湘莲给贾珠认识。望向这位年轻的阁老,柳湘莲恭恭敬敬就是一礼。
贾珠扶他起来,看着这位满脸络腮胡的大汉,不由哽住——剧情里说这位美姿容,怎么成这样了?
好在他的惊诧一闪而过,二人并未察觉。短暂的生疏消失,冯紫英又恢复以往的样子:“我今儿专门修了须,不像二郎,如今邋遢的紧,他闺女时常嫌弃。
对了,我如今仍是千户,二郎却是百户了。”
贾珠笑了笑,勉励了两人几句,又邀请他们往家中吃酒。二人皆应了,冯紫英笑道:“我媳妇今儿去见岳父岳母了,听说你们搬到德义坊,那处倒与忠顺王挺近。”
贾珠见他多年不曾回京,却对京中事物如数家珍,不由打趣了几句。
冯紫英叹道:“我自幼京中长大,边塞多年,不知梦到多少次回京。思乡思多了,脑子里清晰的很,下辈子怕也忘不了!”
三人这厢说着话,贾政、王夫人也见着了元春和未曾谋面的外孙女、小外孙。
贾政还罢了,王夫人拉着女儿哭的不能自已,一旁的李纨几个少见王夫人这般动情,不由陪着滴泪。
晚间府里设宴,直到二更才送了元春母子三个回去,王夫人叹道:“今儿方知,什么功名利禄,哪比得上一家团圆重要!”
贾政抚须而笑:“净说痴话。”想到什么,语带几分轻快:“前儿听冯亲家说,似有意让女婿留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