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镇委书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国民党老兵造桥搞剪彩
共产党书记筑路结怨愤
马冲村的支部书记齐长德的点子就是多一些,他这个村里有一个台湾的老兵回来了,他硬是动员这个老汉拿出八万元,给村里修了一座便民桥。为了庆祝这座小桥的落成,他写了大红请帖,请我去给这个小桥剪彩。一般说来,建一座便民小桥算不得什么大事。但是,在乡镇也算是一件大事,更何况是一个台湾老兵捐建的?从统战角度讲,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作为乡镇党委书记,除了一些娶妇嫁女的私事可以择人而参加以外,应当参加一些公益的庆典活动。如东关回族群众过开斋节,就要到场,与远从甘肃省请来的阿訇拉拉话,吃一顿斋饭,体现民族关系的融洽,体现民族间的友谊与团结。到了以后,年轻的阿訇非常盛情,村干部和回族群众也十分盛情,筵席就因书记参加而搞得比较丰盛。谁知到吃开斋饭时,他们才发现我不吃羊肉,也真难为了那些回族老表,想方设法让党委书记能吃东西,结果没有一种食品不膻,坐在首席上受第一等的罪。说没有吃的也不准确,终于发现他们用香油炸的焦叶子不膻,于是,一个中午下来,吃了一嘴血泡。
齐长德的小桥落成典礼搞得有模有样,把镇里第一小学的鼓号队、腰鼓队也请去了,就那么“咚咚”地敲着“呜啦呜啦”地吹着,我们在和煦的春风里春风满面地剪了彩。这台湾老汉与他的哥哥,虽然没有奉行独身主义,也都没有讨到老婆,拿出这么多钱修一座便民小桥,真是难能可贵,他们不愧为马冲村的英雄。两个老汉见到镇里最大的官来给他们剪彩,自是十分荣光,只可惜口才木讷,说不出什么道道,只是连连道谢。
据说,这个姓刘的国民党老兵第一次回来,下了火车,由于人不出众,接他的人不认得他。他呢,也因为“刘”字已经简化,不认得接他的人老远举起来的牌子。于是,见到一个穿军装的解放军战士,拉着人家点头哈腰地连声问:“共匪先生,请问你见没见到一个接姓刘的牌子?”那个小“共匪先生”觉得可笑,把他带到马冲村接他的人身边。他见到亲人后,放声大哭,说四十八年了,想死人了!一圈子人围住他掉泪。
出了车站,他要请来接他的哥哥、乡亲们吃饭。到了一个炸油条的跟前,一张口就让人家“炸八十块钱的油条”炸油条的说,炸不及呀,老先生。原来,这些钱在台湾只够买一二十根油条,在大陆,却能够买百十斤。他一看,大陆的物价这么低,于是打定主意,要回来定居。
在家里住了一段,亲戚们原以为他衣锦还乡,肯定美元大大地有,钞票大大地给,谁知他在台湾依然是“君子固穷”就慢慢地不恭敬他了。只有齐长德对他一直很好,使他非常感激。
齐长德说:“二表伯呀,你回来定居吧,给你找个老伴。”
老汉说:“不行了,我在战场上让枪子打飞了一个蛋子,剩下的这个也不管用了。要不是一直想家,这把老骨头早就成灰了。”
他第一次回台湾时,给他老哥留了七八千块钱,他哥有了这笔巨款,倒是张罗着给自己娶了个老伴,上了年纪身上的本钱肯定不济,那个较他年轻的老婆整天和他生气,只知道向他伸手要钱,就是不给他一点疼热。于是,一生中才有的青光很快消散,没有多久,劳燕分飞。等他弟弟第二次回来探家时,兄弟俩还是“一双筷子,光棍两条”再后来,国民党给这些荣民发了一笔可观的养老金,老刘思乡情结更浓,每年回来一次就不想再走。可是,尽管他的腰包鼓了起来,心里却对那些亲戚已经凉了。所以,在齐长德的动员下,他情愿把钱拿出来修桥补路积阴功,也不给那些虎狼亲戚。
齐长德在村部开了几桌酒席,我们说话间就要入席了,刘春亭镇长派人骑摩托来叫我,说县交通局屈应先局长带一班子人来了,有要事相商。这屈局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心里已经把修路放上了位置,正好比“瞌睡时送上来枕头”我非常高兴这么一个客人来访,自己必须回去热情接待。于是,弄得齐长德好没面子,只好由我走了。
回到镇里,已经将近下午两点。坐在酒桌上,这老兄说什么也不让我们先喝酒,坚持要把事情敲定再吃饭。他的来意是,县城南边的三个乡镇的县乡道路,还没有一处是硬化路面,县委、县政府责成交通局研究一下,拿出办法,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于是,他们首先想到了灌河。
应先说,从县城到红庙乡七公里,这应当由红庙乡修,红庙乡书记、乡长对此没有异议。出红庙的十七公里山沟,虽然属于红庙乡的地界,但他们基本上没有多少村庄,路实际上是你们红庙、灌河和孟坪三个乡镇的公共道路,到时候你们三个乡镇共同修。到了分水岭向东南方向这九公里是你们灌河的。过分水岭后,再从小桐河村岔出的道路是通向孟坪乡的,虽然在你们境内也有两公里,实际上应该由孟坪乡来修,你们应当承担点民工建勤任务。
应先又说,咱们是老同学,我知道你干事情干脆,这路迟早要修,早修早主动,也是你到灌河为人民办的一件大好事。老哥我就是想让你早出政绩嘛。我打算给你最大幅度的优惠政策,让你开这头一炮,你这里一行动,一下子就能把他们那两个乡轰起来。至于资金,按现在的最低造价,每公里需要投入十五万元,交通局给灌河拿四万元,其余由镇里自己筹备。
我边听边算,也就是说,镇里需要筹资九十九万元,这怎么行?应当向他多要一点。于是,就开腔说,应先哥,多谢你对兄弟工作的支持。可惜,我干不了。因为,我们刚刚搞了教育集资,再拿这么多钱说什么也办不到了。
屈应先原以为我会很爽快地答应的,听我这么一说,一下子显出着急相来。我猜他的本意是要我带头,好去将红庙乡和孟坪乡的军。春亭也知道我心里有修路的打算,见我竟然这么表态,也摸不着头脑,只盯着我看。
屈局长说,你不要卖关子,我知道你想修这路,你要是嫌给你的钱少,还可以再商量。不过,按国家规定标准,一公里只给补贴三万元,我可是已经大大破例了。
我说,你要是真想让我干,咱们对半出资。就这样搞来搞去,最后,应先说,交通局每公里只能出六万,镇上投入九万,再不干可别说我对老同学不够意思,算我们今天没有来,你这酒我也不喝啦。我说,事办不办,酒得喝!于是,我和春亭相视一笑,我说:“刘镇长,这押你得画,你说吧,干,还是不干?”春亭说:“听书记的。”就这样,算是拍了板。
我从党政办公室调来全镇的经济报表,上面写着社会存款余额八千多万元。这一个数字表明,在这一百九十八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这六万多口人中,存在着这样的资金规模,拿出一小部分,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应该不成问题。在办学集资时,全镇群众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我感到,修一条致富路,仍然是一件群众满意、高兴的大好事,也许这份热情不低于那份热情。至于如何运作,我想开一个扩大党委会,让大家认真酝酿一番。
扩大党委会上,我讲,我们修这条黑色路面,意义非常重大而深远。这是灌河镇人民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灌河镇应该从我们这一届党委、政府开始,彻底结束没有硬化路面的历史。县委、县政府关注我们,主管部门支援我们,灌河镇的群众看着我们。只要我们打响了这头一炮,不要说孟坪乡会起来仿效,至少把北边紧挨县城的红庙乡能够轰起来。从灌河到县城这三十三公里,我们九公里,红庙乡七公里,一下子就可以解决十六公里,我们进城的交通条件就会大大改善,请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一开始,同志们的情绪十分活跃,大家本来就正在为办学集资成功而兴奋着,说起修路,更显得特别高兴。人都是想多干点事情的,过去曲广远书记只抓乡镇企业,只有主要领导整天奔忙,许多机关干部却没有用武之地。大家有时就闲得发慌。今年赶上这集资办学和修路两项大动作,都需要全体动员,全体动作,人人都使得上劲儿,所以大家就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兴奋感。
可是,到了研究集资的办法时,大家就有些沉闷,发言不再热烈。副镇长华秋实说:“你猜,贺书记,我不是打摆这件事情,实在是老百姓太穷,一年集一次资还差不多,一口气整两回,叫大母你也受不了哇!”
大家哄地笑了,因为他说的是个小典故:解放前当地有一个小财主娶了两个老婆,一开始一轮一个月睡觉,两个女人都嫌时间长,于是改成半个月,仍然嫌时间长,后来改来改去,怎么都不如意,一直改到与一个女人睡了前半夜,与另一个女人就在后半夜睡。一天晚上,这小财主与小老婆睡到三更天,被大老婆从这个热被窝叫到另一个热被窝,没有多久,就大哭大闹起来,直吵得左邻右舍都睡不成觉。邻居大娘来劝他们,这大老婆哭诉说:“他和那个小妖精干了半夜,也不留点劲给我,那玩意儿成了小软虫,干抿也抿不里边,叫人都快急死了,大母啊,叫你你也不愿意呀!”那大娘扭头就走,再也不来劝架。
我哪里有心情听什么笑话,有点不高兴地说:“不要闹了,你说说集资的困难在哪里?”
华秋实有点尴尬地说:“贺书记,我说的是这个意思,咱灌河镇是山区,群众的底子很薄,集一次资时,大家还能承受,不出一个春上,摊派两次钱,恐怕群众不会接受。”几个老同志纷纷表示赞同。
我说,我已经查了社会存款余额,全镇八千多万元,拿出七八十万元,只不过是其中的1%,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几个当地的同志说:“贺书记,那个数字不能反映问题,灌河镇的人贫富差距很大,你看这些钱其实都是在少数人手里,广大群众手里真的没有那么多的闲钱。”
我想想,大家说的确实有道理,又让春亭说说用些什么办法。春亭说:“我和郑富贵秘书商量了一下,我们这里矿山多,全镇大车就有八十多辆,你看,是不是可以从这上面做一些文章?”
我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当场估算了全镇大小车辆数目,做出决定:每辆大车出两千元,每辆小车出一千元,每辆拖拉机出五百元,每辆自行车出二十元。也就是说,凡是带轱辘的都拿钱来,只有走路的不用拿钱,因为从用脚走路的人的角度看来,修不修柏油路面没有关系,两只脚不仅可以走路,还能够上树呢。
大家对这种方法没有太大的异议,我就让两个办公室以党委、政府的文件起草下来,准备动员会议的材料。
事后,心情总觉得有些郁闷,原来心里想的办实事、办好事,一定会得到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谁知道真正干起来,并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
国民党老兵造桥搞剪彩
共产党书记筑路结怨愤
马冲村的支部书记齐长德的点子就是多一些,他这个村里有一个台湾的老兵回来了,他硬是动员这个老汉拿出八万元,给村里修了一座便民桥。为了庆祝这座小桥的落成,他写了大红请帖,请我去给这个小桥剪彩。一般说来,建一座便民小桥算不得什么大事。但是,在乡镇也算是一件大事,更何况是一个台湾老兵捐建的?从统战角度讲,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作为乡镇党委书记,除了一些娶妇嫁女的私事可以择人而参加以外,应当参加一些公益的庆典活动。如东关回族群众过开斋节,就要到场,与远从甘肃省请来的阿訇拉拉话,吃一顿斋饭,体现民族关系的融洽,体现民族间的友谊与团结。到了以后,年轻的阿訇非常盛情,村干部和回族群众也十分盛情,筵席就因书记参加而搞得比较丰盛。谁知到吃开斋饭时,他们才发现我不吃羊肉,也真难为了那些回族老表,想方设法让党委书记能吃东西,结果没有一种食品不膻,坐在首席上受第一等的罪。说没有吃的也不准确,终于发现他们用香油炸的焦叶子不膻,于是,一个中午下来,吃了一嘴血泡。
齐长德的小桥落成典礼搞得有模有样,把镇里第一小学的鼓号队、腰鼓队也请去了,就那么“咚咚”地敲着“呜啦呜啦”地吹着,我们在和煦的春风里春风满面地剪了彩。这台湾老汉与他的哥哥,虽然没有奉行独身主义,也都没有讨到老婆,拿出这么多钱修一座便民小桥,真是难能可贵,他们不愧为马冲村的英雄。两个老汉见到镇里最大的官来给他们剪彩,自是十分荣光,只可惜口才木讷,说不出什么道道,只是连连道谢。
据说,这个姓刘的国民党老兵第一次回来,下了火车,由于人不出众,接他的人不认得他。他呢,也因为“刘”字已经简化,不认得接他的人老远举起来的牌子。于是,见到一个穿军装的解放军战士,拉着人家点头哈腰地连声问:“共匪先生,请问你见没见到一个接姓刘的牌子?”那个小“共匪先生”觉得可笑,把他带到马冲村接他的人身边。他见到亲人后,放声大哭,说四十八年了,想死人了!一圈子人围住他掉泪。
出了车站,他要请来接他的哥哥、乡亲们吃饭。到了一个炸油条的跟前,一张口就让人家“炸八十块钱的油条”炸油条的说,炸不及呀,老先生。原来,这些钱在台湾只够买一二十根油条,在大陆,却能够买百十斤。他一看,大陆的物价这么低,于是打定主意,要回来定居。
在家里住了一段,亲戚们原以为他衣锦还乡,肯定美元大大地有,钞票大大地给,谁知他在台湾依然是“君子固穷”就慢慢地不恭敬他了。只有齐长德对他一直很好,使他非常感激。
齐长德说:“二表伯呀,你回来定居吧,给你找个老伴。”
老汉说:“不行了,我在战场上让枪子打飞了一个蛋子,剩下的这个也不管用了。要不是一直想家,这把老骨头早就成灰了。”
他第一次回台湾时,给他老哥留了七八千块钱,他哥有了这笔巨款,倒是张罗着给自己娶了个老伴,上了年纪身上的本钱肯定不济,那个较他年轻的老婆整天和他生气,只知道向他伸手要钱,就是不给他一点疼热。于是,一生中才有的青光很快消散,没有多久,劳燕分飞。等他弟弟第二次回来探家时,兄弟俩还是“一双筷子,光棍两条”再后来,国民党给这些荣民发了一笔可观的养老金,老刘思乡情结更浓,每年回来一次就不想再走。可是,尽管他的腰包鼓了起来,心里却对那些亲戚已经凉了。所以,在齐长德的动员下,他情愿把钱拿出来修桥补路积阴功,也不给那些虎狼亲戚。
齐长德在村部开了几桌酒席,我们说话间就要入席了,刘春亭镇长派人骑摩托来叫我,说县交通局屈应先局长带一班子人来了,有要事相商。这屈局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心里已经把修路放上了位置,正好比“瞌睡时送上来枕头”我非常高兴这么一个客人来访,自己必须回去热情接待。于是,弄得齐长德好没面子,只好由我走了。
回到镇里,已经将近下午两点。坐在酒桌上,这老兄说什么也不让我们先喝酒,坚持要把事情敲定再吃饭。他的来意是,县城南边的三个乡镇的县乡道路,还没有一处是硬化路面,县委、县政府责成交通局研究一下,拿出办法,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于是,他们首先想到了灌河。
应先说,从县城到红庙乡七公里,这应当由红庙乡修,红庙乡书记、乡长对此没有异议。出红庙的十七公里山沟,虽然属于红庙乡的地界,但他们基本上没有多少村庄,路实际上是你们红庙、灌河和孟坪三个乡镇的公共道路,到时候你们三个乡镇共同修。到了分水岭向东南方向这九公里是你们灌河的。过分水岭后,再从小桐河村岔出的道路是通向孟坪乡的,虽然在你们境内也有两公里,实际上应该由孟坪乡来修,你们应当承担点民工建勤任务。
应先又说,咱们是老同学,我知道你干事情干脆,这路迟早要修,早修早主动,也是你到灌河为人民办的一件大好事。老哥我就是想让你早出政绩嘛。我打算给你最大幅度的优惠政策,让你开这头一炮,你这里一行动,一下子就能把他们那两个乡轰起来。至于资金,按现在的最低造价,每公里需要投入十五万元,交通局给灌河拿四万元,其余由镇里自己筹备。
我边听边算,也就是说,镇里需要筹资九十九万元,这怎么行?应当向他多要一点。于是,就开腔说,应先哥,多谢你对兄弟工作的支持。可惜,我干不了。因为,我们刚刚搞了教育集资,再拿这么多钱说什么也办不到了。
屈应先原以为我会很爽快地答应的,听我这么一说,一下子显出着急相来。我猜他的本意是要我带头,好去将红庙乡和孟坪乡的军。春亭也知道我心里有修路的打算,见我竟然这么表态,也摸不着头脑,只盯着我看。
屈局长说,你不要卖关子,我知道你想修这路,你要是嫌给你的钱少,还可以再商量。不过,按国家规定标准,一公里只给补贴三万元,我可是已经大大破例了。
我说,你要是真想让我干,咱们对半出资。就这样搞来搞去,最后,应先说,交通局每公里只能出六万,镇上投入九万,再不干可别说我对老同学不够意思,算我们今天没有来,你这酒我也不喝啦。我说,事办不办,酒得喝!于是,我和春亭相视一笑,我说:“刘镇长,这押你得画,你说吧,干,还是不干?”春亭说:“听书记的。”就这样,算是拍了板。
我从党政办公室调来全镇的经济报表,上面写着社会存款余额八千多万元。这一个数字表明,在这一百九十八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这六万多口人中,存在着这样的资金规模,拿出一小部分,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应该不成问题。在办学集资时,全镇群众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我感到,修一条致富路,仍然是一件群众满意、高兴的大好事,也许这份热情不低于那份热情。至于如何运作,我想开一个扩大党委会,让大家认真酝酿一番。
扩大党委会上,我讲,我们修这条黑色路面,意义非常重大而深远。这是灌河镇人民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灌河镇应该从我们这一届党委、政府开始,彻底结束没有硬化路面的历史。县委、县政府关注我们,主管部门支援我们,灌河镇的群众看着我们。只要我们打响了这头一炮,不要说孟坪乡会起来仿效,至少把北边紧挨县城的红庙乡能够轰起来。从灌河到县城这三十三公里,我们九公里,红庙乡七公里,一下子就可以解决十六公里,我们进城的交通条件就会大大改善,请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一开始,同志们的情绪十分活跃,大家本来就正在为办学集资成功而兴奋着,说起修路,更显得特别高兴。人都是想多干点事情的,过去曲广远书记只抓乡镇企业,只有主要领导整天奔忙,许多机关干部却没有用武之地。大家有时就闲得发慌。今年赶上这集资办学和修路两项大动作,都需要全体动员,全体动作,人人都使得上劲儿,所以大家就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兴奋感。
可是,到了研究集资的办法时,大家就有些沉闷,发言不再热烈。副镇长华秋实说:“你猜,贺书记,我不是打摆这件事情,实在是老百姓太穷,一年集一次资还差不多,一口气整两回,叫大母你也受不了哇!”
大家哄地笑了,因为他说的是个小典故:解放前当地有一个小财主娶了两个老婆,一开始一轮一个月睡觉,两个女人都嫌时间长,于是改成半个月,仍然嫌时间长,后来改来改去,怎么都不如意,一直改到与一个女人睡了前半夜,与另一个女人就在后半夜睡。一天晚上,这小财主与小老婆睡到三更天,被大老婆从这个热被窝叫到另一个热被窝,没有多久,就大哭大闹起来,直吵得左邻右舍都睡不成觉。邻居大娘来劝他们,这大老婆哭诉说:“他和那个小妖精干了半夜,也不留点劲给我,那玩意儿成了小软虫,干抿也抿不里边,叫人都快急死了,大母啊,叫你你也不愿意呀!”那大娘扭头就走,再也不来劝架。
我哪里有心情听什么笑话,有点不高兴地说:“不要闹了,你说说集资的困难在哪里?”
华秋实有点尴尬地说:“贺书记,我说的是这个意思,咱灌河镇是山区,群众的底子很薄,集一次资时,大家还能承受,不出一个春上,摊派两次钱,恐怕群众不会接受。”几个老同志纷纷表示赞同。
我说,我已经查了社会存款余额,全镇八千多万元,拿出七八十万元,只不过是其中的1%,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几个当地的同志说:“贺书记,那个数字不能反映问题,灌河镇的人贫富差距很大,你看这些钱其实都是在少数人手里,广大群众手里真的没有那么多的闲钱。”
我想想,大家说的确实有道理,又让春亭说说用些什么办法。春亭说:“我和郑富贵秘书商量了一下,我们这里矿山多,全镇大车就有八十多辆,你看,是不是可以从这上面做一些文章?”
我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当场估算了全镇大小车辆数目,做出决定:每辆大车出两千元,每辆小车出一千元,每辆拖拉机出五百元,每辆自行车出二十元。也就是说,凡是带轱辘的都拿钱来,只有走路的不用拿钱,因为从用脚走路的人的角度看来,修不修柏油路面没有关系,两只脚不仅可以走路,还能够上树呢。
大家对这种方法没有太大的异议,我就让两个办公室以党委、政府的文件起草下来,准备动员会议的材料。
事后,心情总觉得有些郁闷,原来心里想的办实事、办好事,一定会得到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谁知道真正干起来,并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