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31章 国富论的魅力
《旬报》的定位是一份面向市民阶级的报纸,要的就是通俗易懂。
吴山社的文人虽然文才高,但是他们许多都出生名门,品位格调和普通百姓并不相同,而且这些吟风颂月的才子,也难得有能力去做那笔案之间的编辑苦活。
反而是席浪仙这样的文人历经过世间苦楚,又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更有可能胜任报刊的编辑一职。
王文龙打算把席浪仙带回去好好培养,如果能力可以,说不定可以塞给邓志谟做副手,一个负责内容选定,一个负责编辑排版等掌总工作。
……
在东园文会结束之后,袁宏道就又要启程,他的老家在湖北公安,回去的路程并不算麻烦,只需要从镇江坐长江江船过南京,然后一路溯江而上就可回去。
在东园文会的这几天,袁宏道一边于东园中跟文人才子们唱和,而袁宏道手下的仆人则在苏州镇江一带采购大量土产。
这些东西全部会跟着袁宏道的船只一起沿长江而上,因为袁宏道现在还是礼部官员,一路上打着官方排驾几乎没有钞关敢拦。
走这一趟,袁宏道至少能获得上百两利润。
袁家是湖北豪富,有大量的产业,常年都要在湖北和南京之间跑江船,袁宏道和他哥哥袁宗道当官以来已经庇佑了不知多少江船,为家族产业省下好多费用。
甚至袁宏道在江南采购商品都不需要付钱,直接打成白条,等过一阵子他家里面从湖北来的商船再将湖北货物运到江南时拿货物充抵即可,相当于零成本进货。
这年代的世家大户就是这么豪横,货运和税收成本直接比起其他要从江南运货到湖北公安的商人低了好几成,袁家怎么可能不发达?
其实各地瞬间太监能够招到爪牙,以后阉党能够崛起,也和这些世家大族的垄断不无关系。
普通的小商人、小文人根本不可能和袁家这样的豪门竞争,攀附上太监中官才能给他们一些和世家大族竞争的机会。
但是这种斗争没有把蛋糕做大,从世家大族手上抢来的权利转移到了太监和新晋崛起的攀附文人手中,只是加剧大明内耗而已。
对于最底层的百姓来说,太监和世家大族两方为了积攒实力都对下压榨,然后把压榨所得用于互相对抗。不但没有缓解底层百姓的困苦,反而多出一批人来压榨他们,只让他们的生活更加苦不堪言。
……
王文龙参加吴山文会已经收集到了一大批诗词散文,足够填充《旬报》很长时间的版面了。
这时叶成学从南京而来,邀请他过一阵子去东林讲学。
王文龙对此已经无可无不可,他现在已经有了一定名气,思想体系也已经通过大量论述在世人面前显现,不会再轻易被贴上东林书院的标签。
去往东林讲学,只会更提升他的名声。
王文龙的名气已经不小,又是第一次去往东林书院,这次讲座东林党的几个大佬都要来参加,众人回来还需要一定时间,所以王文龙索性留在苏州继续自己的《国富论》创作。
《国富论》一开头王文龙就论述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的... -->>
第131章 国富论的魅力
《旬报》的定位是一份面向市民阶级的报纸,要的就是通俗易懂。
吴山社的文人虽然文才高,但是他们许多都出生名门,品位格调和普通百姓并不相同,而且这些吟风颂月的才子,也难得有能力去做那笔案之间的编辑苦活。
反而是席浪仙这样的文人历经过世间苦楚,又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更有可能胜任报刊的编辑一职。
王文龙打算把席浪仙带回去好好培养,如果能力可以,说不定可以塞给邓志谟做副手,一个负责内容选定,一个负责编辑排版等掌总工作。
……
在东园文会结束之后,袁宏道就又要启程,他的老家在湖北公安,回去的路程并不算麻烦,只需要从镇江坐长江江船过南京,然后一路溯江而上就可回去。
在东园文会的这几天,袁宏道一边于东园中跟文人才子们唱和,而袁宏道手下的仆人则在苏州镇江一带采购大量土产。
这些东西全部会跟着袁宏道的船只一起沿长江而上,因为袁宏道现在还是礼部官员,一路上打着官方排驾几乎没有钞关敢拦。
走这一趟,袁宏道至少能获得上百两利润。
袁家是湖北豪富,有大量的产业,常年都要在湖北和南京之间跑江船,袁宏道和他哥哥袁宗道当官以来已经庇佑了不知多少江船,为家族产业省下好多费用。
甚至袁宏道在江南采购商品都不需要付钱,直接打成白条,等过一阵子他家里面从湖北来的商船再将湖北货物运到江南时拿货物充抵即可,相当于零成本进货。
这年代的世家大户就是这么豪横,货运和税收成本直接比起其他要从江南运货到湖北公安的商人低了好几成,袁家怎么可能不发达?
其实各地瞬间太监能够招到爪牙,以后阉党能够崛起,也和这些世家大族的垄断不无关系。
普通的小商人、小文人根本不可能和袁家这样的豪门竞争,攀附上太监中官才能给他们一些和世家大族竞争的机会。
但是这种斗争没有把蛋糕做大,从世家大族手上抢来的权利转移到了太监和新晋崛起的攀附文人手中,只是加剧大明内耗而已。
对于最底层的百姓来说,太监和世家大族两方为了积攒实力都对下压榨,然后把压榨所得用于互相对抗。不但没有缓解底层百姓的困苦,反而多出一批人来压榨他们,只让他们的生活更加苦不堪言。
……
王文龙参加吴山文会已经收集到了一大批诗词散文,足够填充《旬报》很长时间的版面了。
这时叶成学从南京而来,邀请他过一阵子去东林讲学。
王文龙对此已经无可无不可,他现在已经有了一定名气,思想体系也已经通过大量论述在世人面前显现,不会再轻易被贴上东林书院的标签。
去往东林讲学,只会更提升他的名声。
王文龙的名气已经不小,又是第一次去往东林书院,这次讲座东林党的几个大佬都要来参加,众人回来还需要一定时间,所以王文龙索性留在苏州继续自己的《国富论》创作。
《国富论》一开头王文龙就论述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