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从万历到永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花猫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要想操控老虎,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杨涟等人为了阻止被边缘化的趋势,重新夺回天启,发动了对魏忠贤的攻击。
他们奋三朝之余烈,发扬移宫精神,倾力一搏。
结局我们前面己经说过,杨涟等人付出生命代价,东林党也遭到毁灭性打击。
东林党人对“三案”做出的结论,也必将推倒重来。
天启五年之后,反对东林党的官员开始重新定义“三案”,掀起了一股翻案风。
天启五年二月,御史杨维垣首先上疏为梃击案翻案,他认为张差是真的疯癫,攻击王之寀在此案中“不但无功,而且有罪”,认为他的脑袋都不足以赎回他的罪过。时任刑部侍郎的王之寀应疏落马,被革职为民。
四月八日,给事中霍维华上疏系统评论“三案”。
对于梃击案,霍维华认为万历虽然在册立太子这个问题上有些迟缓,但是对泰昌始终关爱,如果想废太子的话,可以在深宫中采用多种密秘手段,用不着使用疯癫的张差。
对于红丸案,霍维华认为孙慎行借题发挥,编造泰昌被毒死,诬告方从哲弑逆,实属罪大恶极。
对于移宫案,霍维华认为移宫本不难,而王安和杨涟等人故意把这件事搞得很难,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就是加重李选侍的过错,以放大自己拥戴皇帝的功劳。
天启看了霍维华的奏疏,给予四个字的评价:“一字不差”。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天启六年正月,天启颁旨命史臣编辑《三朝要典》,对三案进行翻案。六月分正式完成定稿,全书共二十四卷,首辅顾秉谦代天启帝撰写了序言,以表明此书为皇上“钦定”。
《三朝要典》对三案的盖棺定论为:
关于梃击案,定性为“王之寀开衅骨肉,为诬皇祖(指万历),负先帝(指泰昌)。”
关于红丸案,定性为“孙慎行创不尝药之说,妄疑先帝不得正其终,更附不讨贼之论,轻诋皇上(指天启)不得正其始,为罔上不道”。
关于移宫案,定性为“杨涟内结王安,故重选侍之罪,以张翊戴之功。”
《三朝要典》颁布以后,又对《光宗实录》进行修改,凡是关于三案的内容,都按照《三朝要典》的结论进行改正。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三案当事人的命运也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天启五年(1625年)四月,因进献红丸被发配充军的李可灼免戍。
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掌管御药的太监崔文昇被任命提督漕运、河道。
王之寀被革职后,又被人弹劾下狱,于天启七年(1627年)四月死于狱中。
孙慎行也被人弹劾,被判到宁夏充军,不过他命还算好,还没来得及出发,就赶上天启死去,崇祯上台,他因此得以赦免,逃过一劫。
至此,关于“三案”的若干历史问题似乎可以划上句号了,但事情并非如此,用不了多久,一切都将“试看天翻地覆”。(未完待续)
小花猫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要想操控老虎,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杨涟等人为了阻止被边缘化的趋势,重新夺回天启,发动了对魏忠贤的攻击。
他们奋三朝之余烈,发扬移宫精神,倾力一搏。
结局我们前面己经说过,杨涟等人付出生命代价,东林党也遭到毁灭性打击。
东林党人对“三案”做出的结论,也必将推倒重来。
天启五年之后,反对东林党的官员开始重新定义“三案”,掀起了一股翻案风。
天启五年二月,御史杨维垣首先上疏为梃击案翻案,他认为张差是真的疯癫,攻击王之寀在此案中“不但无功,而且有罪”,认为他的脑袋都不足以赎回他的罪过。时任刑部侍郎的王之寀应疏落马,被革职为民。
四月八日,给事中霍维华上疏系统评论“三案”。
对于梃击案,霍维华认为万历虽然在册立太子这个问题上有些迟缓,但是对泰昌始终关爱,如果想废太子的话,可以在深宫中采用多种密秘手段,用不着使用疯癫的张差。
对于红丸案,霍维华认为孙慎行借题发挥,编造泰昌被毒死,诬告方从哲弑逆,实属罪大恶极。
对于移宫案,霍维华认为移宫本不难,而王安和杨涟等人故意把这件事搞得很难,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就是加重李选侍的过错,以放大自己拥戴皇帝的功劳。
天启看了霍维华的奏疏,给予四个字的评价:“一字不差”。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天启六年正月,天启颁旨命史臣编辑《三朝要典》,对三案进行翻案。六月分正式完成定稿,全书共二十四卷,首辅顾秉谦代天启帝撰写了序言,以表明此书为皇上“钦定”。
《三朝要典》对三案的盖棺定论为:
关于梃击案,定性为“王之寀开衅骨肉,为诬皇祖(指万历),负先帝(指泰昌)。”
关于红丸案,定性为“孙慎行创不尝药之说,妄疑先帝不得正其终,更附不讨贼之论,轻诋皇上(指天启)不得正其始,为罔上不道”。
关于移宫案,定性为“杨涟内结王安,故重选侍之罪,以张翊戴之功。”
《三朝要典》颁布以后,又对《光宗实录》进行修改,凡是关于三案的内容,都按照《三朝要典》的结论进行改正。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三案当事人的命运也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天启五年(1625年)四月,因进献红丸被发配充军的李可灼免戍。
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掌管御药的太监崔文昇被任命提督漕运、河道。
王之寀被革职后,又被人弹劾下狱,于天启七年(1627年)四月死于狱中。
孙慎行也被人弹劾,被判到宁夏充军,不过他命还算好,还没来得及出发,就赶上天启死去,崇祯上台,他因此得以赦免,逃过一劫。
至此,关于“三案”的若干历史问题似乎可以划上句号了,但事情并非如此,用不了多久,一切都将“试看天翻地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