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窃国大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京畿地区的老百姓显然很多年没见过这种大规模的行军了,这里倒也没有引发什么恐惧,当汉军确立起政权之后所有的老百姓都有了战争的觉悟,眼下大汉连鞑子皇帝都砍了那么这场战争当然就是不死不休,这一点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去搞宣传教育。
实际上当汉军在进军的过程中百姓表现得更多的是惊奇,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就目前汉军的军服样式来看,在东方人的眼中的确有点新奇,但从审美的观点来看还是很漂亮,而且这么几千上万人整整齐齐的的走的确极具观赏性,所以在一路上许多老百姓都跑到官道两边围观。
出现了这种情况林风显然有理由自豪,因为自明、清以来军队在广大人民的心目中一直是一种穷凶极恶的匪帮,而此时此刻他们能有胆子站在路旁边阅兵当然因为汉军拥有极好的形象,由此可见林风对于军队的军事建设和政治建设还是做的相当成功的。
这种军队正式林风所梦寐以求的军队,为此他可谓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实际上当初组建这支军队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思索,到底要怎么样才能组建出一支能征善战纪律严明的军队呢?——当然这里最难的一点是纪律严明,对于这一点很多中国文人都在有意无意的误导群众,许多文章在形容优秀军队的表述中总是在“能征善战”后面习惯性的添上“纪律严明”,仿佛只要能打仗就一定纪律好一样,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根本搭不上边,能打仗和不骚扰老百姓根本是两回事,而且就历史实事来看这个观点恰恰相反,一般能打仗的军队大多纪律很烂,所谓“两头冒尖”的部队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风可谓是煞费脑筋,首先他必须解决的是军队的阶级成分问题,就历史经验和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林风选择的是依然是平稳的路子,也就是说允许自耕农参军,或者说把士兵都变成自耕农,从这个时代的社会现状来看,也就仅仅有这个阶级是最为稳定、也最容易控制,而且从各个角度来看,他么比起所谓的“贫雇农”更适合当职业军人——当然这里并不是说那些流民或者无产者打仗不勇敢,这里的意思是说这批人不容易控制,反抗精神太过强烈、暴力倾向太过严重,而且还普遍存在着报复社会的心理,若要以他们为主体组建一支军队的话,可能很容易提升战斗力,但却无法短时间落实纪律。所以说这是一种长线投资,很不经济。
但自耕农不同,这批人的生活比较稳定,一般情况下都有稳定的家庭,而且社会地位也还过得去,所以当把这些人征入军队之后很容易用纪律约束——简单来说,目前的汉军的军事惩罚条例是株连制度,也就是说这些士兵在军队中犯罪的话,除了自己倒霉之外,他在家乡的房产、田地也会被没收,而更可怕的是,他们的父母妻儿也会因此被受到残酷的刑罚,他的家族就会因为他一个人的原因从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堕落成无家可归者,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侮辱祖坟、从族谱中除名以及从宗族祠堂中扯下灵位等精神惩罚——这种惩罚无疑是相当的惨无人道,不过也是相当有效,因为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那么这一家人基本上除了自杀没有别的路可走,而且这种倒霉事也很难在地方上获取同情,在中国的传统理念中,后代因为自己的罪孽祸及祖宗那真的是比寡妇偷人更严重的罪行,所以估计讨饭也难得讨。
而这样的条例对流民来说作用就比较有限,因为这些流民基本上都没什么牵挂可言,基本上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谓既然敢造反了那就无所谓祖坟了,一般这种士兵非常容易跑出去打家劫舍,然后大碗酒大块肉的享受人生,总之能快活一天是一天,同时他们也不怕军法制裁,横下心来要死卵朝天,而且更可怕的是这种人也没什么归属感,谁给奶吃谁就是妈,若真要从严治军难度很大,说不定今天整得狠了明天老子就投敌——这点基本上属于实践经验,当年明朝末期募集的军队就是这个样子,军官们根本无法整顿军纪,不是没有军法,而是根本不敢行使军法。
当然除了士兵成分和残酷的军事纪律之外,需要干的事情很多,因为人到底是一种有智慧有思想的东西,不是一种机器,有了制度还需要润滑剂来运作协调。在军队建设的别后,汉军政府针对人作了大量的工作,除了开展洗脑运动、拼命提高军人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以及优待军属之外,还在很多细节上下功夫。比如说军服。
汉军的军服改革确实还有一些奇妙的小故事。从建军到现在,汉军所配发的军服可谓风波不断,因为林大帅的一意孤行,汉军的军服最终从传统的样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现在汉军的军服在林风看来有点独特,整个样式是西洋的制式军装与传统戎装的一个结合体,领口保持了中山装的顶颈齐领的样子,但衣襟却来了个土洋结合,变成了地道的偏衽汉式,之前林风提出的扣子概念被保持了下来,不过这里却非常古怪的根据偏衽走了一条斜线,从脖子上斜斜的延伸到肋下钉肋一排扣子,真是古怪非常,不过古怪归古怪,从外观上来看,倒也是还是很漂亮。
军服改革引发了一些小小的争议,不过这次的守旧派不是那些儒生,而是汉军的将军们,在将军们的眼里这些花里胡哨东西整个很可笑,所以有不少人在背后说大帅这种搞法有点“玩物丧志”,不过早有准备的林风很快就引经据典的辩倒了他们,实际上这个时代因为满清冲击的关系,许多传统被破坏殆尽,若真要搞什么改革其实是阻力很小——试试想看,当年大清要求你们剃脑袋换服装、趴下来自称奴才都没问题,难道现在本帅改个什么军服都不行么?而且这里还有一条脍炙人口的古典依据:司马太史公不是说了么?“胡服骑射”那是地地道道的强军之路,其历史价值那真是经典得没边了,所以当这套理论抛出来之后许多读书人也纷纷表示赞同,因为当年在大明时代汉族武装力量的惨败实在是刻骨铭心,这时代绝大多数汉族人都认为自己的军队肯定是出了大问题,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自然要进行大改革,从这个角度来说,“胡服骑射”当然是既符祖宗家法又符合实际要求的选择。
于是在舆论上胜利之后的林大帅趁热打铁,在军服投资上大大追加了军费,这里除了布料、做工上极上档次之外,在钮扣上面更是上升到艺术水准——这种钮扣除了要求全金属制作之外,还要求工匠们打磨得象艺术品,每一颗都必须晶莹璀璨闪闪发光,然后再镀上防锈清漆,所以当军服大批量制作出来之后,连政府的高级文官都羡慕非常,可以想象,当那些普通军官和士兵接到军服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可以说汉军里百分之九十九的军人这辈子都从来还没有穿过这么拽的衣服,而其后的授衔和授予军服的仪式都办得非常隆重... -->>
京畿地区的老百姓显然很多年没见过这种大规模的行军了,这里倒也没有引发什么恐惧,当汉军确立起政权之后所有的老百姓都有了战争的觉悟,眼下大汉连鞑子皇帝都砍了那么这场战争当然就是不死不休,这一点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去搞宣传教育。
实际上当汉军在进军的过程中百姓表现得更多的是惊奇,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就目前汉军的军服样式来看,在东方人的眼中的确有点新奇,但从审美的观点来看还是很漂亮,而且这么几千上万人整整齐齐的的走的确极具观赏性,所以在一路上许多老百姓都跑到官道两边围观。
出现了这种情况林风显然有理由自豪,因为自明、清以来军队在广大人民的心目中一直是一种穷凶极恶的匪帮,而此时此刻他们能有胆子站在路旁边阅兵当然因为汉军拥有极好的形象,由此可见林风对于军队的军事建设和政治建设还是做的相当成功的。
这种军队正式林风所梦寐以求的军队,为此他可谓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实际上当初组建这支军队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思索,到底要怎么样才能组建出一支能征善战纪律严明的军队呢?——当然这里最难的一点是纪律严明,对于这一点很多中国文人都在有意无意的误导群众,许多文章在形容优秀军队的表述中总是在“能征善战”后面习惯性的添上“纪律严明”,仿佛只要能打仗就一定纪律好一样,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根本搭不上边,能打仗和不骚扰老百姓根本是两回事,而且就历史实事来看这个观点恰恰相反,一般能打仗的军队大多纪律很烂,所谓“两头冒尖”的部队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风可谓是煞费脑筋,首先他必须解决的是军队的阶级成分问题,就历史经验和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林风选择的是依然是平稳的路子,也就是说允许自耕农参军,或者说把士兵都变成自耕农,从这个时代的社会现状来看,也就仅仅有这个阶级是最为稳定、也最容易控制,而且从各个角度来看,他么比起所谓的“贫雇农”更适合当职业军人——当然这里并不是说那些流民或者无产者打仗不勇敢,这里的意思是说这批人不容易控制,反抗精神太过强烈、暴力倾向太过严重,而且还普遍存在着报复社会的心理,若要以他们为主体组建一支军队的话,可能很容易提升战斗力,但却无法短时间落实纪律。所以说这是一种长线投资,很不经济。
但自耕农不同,这批人的生活比较稳定,一般情况下都有稳定的家庭,而且社会地位也还过得去,所以当把这些人征入军队之后很容易用纪律约束——简单来说,目前的汉军的军事惩罚条例是株连制度,也就是说这些士兵在军队中犯罪的话,除了自己倒霉之外,他在家乡的房产、田地也会被没收,而更可怕的是,他们的父母妻儿也会因此被受到残酷的刑罚,他的家族就会因为他一个人的原因从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堕落成无家可归者,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侮辱祖坟、从族谱中除名以及从宗族祠堂中扯下灵位等精神惩罚——这种惩罚无疑是相当的惨无人道,不过也是相当有效,因为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那么这一家人基本上除了自杀没有别的路可走,而且这种倒霉事也很难在地方上获取同情,在中国的传统理念中,后代因为自己的罪孽祸及祖宗那真的是比寡妇偷人更严重的罪行,所以估计讨饭也难得讨。
而这样的条例对流民来说作用就比较有限,因为这些流民基本上都没什么牵挂可言,基本上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谓既然敢造反了那就无所谓祖坟了,一般这种士兵非常容易跑出去打家劫舍,然后大碗酒大块肉的享受人生,总之能快活一天是一天,同时他们也不怕军法制裁,横下心来要死卵朝天,而且更可怕的是这种人也没什么归属感,谁给奶吃谁就是妈,若真要从严治军难度很大,说不定今天整得狠了明天老子就投敌——这点基本上属于实践经验,当年明朝末期募集的军队就是这个样子,军官们根本无法整顿军纪,不是没有军法,而是根本不敢行使军法。
当然除了士兵成分和残酷的军事纪律之外,需要干的事情很多,因为人到底是一种有智慧有思想的东西,不是一种机器,有了制度还需要润滑剂来运作协调。在军队建设的别后,汉军政府针对人作了大量的工作,除了开展洗脑运动、拼命提高军人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以及优待军属之外,还在很多细节上下功夫。比如说军服。
汉军的军服改革确实还有一些奇妙的小故事。从建军到现在,汉军所配发的军服可谓风波不断,因为林大帅的一意孤行,汉军的军服最终从传统的样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现在汉军的军服在林风看来有点独特,整个样式是西洋的制式军装与传统戎装的一个结合体,领口保持了中山装的顶颈齐领的样子,但衣襟却来了个土洋结合,变成了地道的偏衽汉式,之前林风提出的扣子概念被保持了下来,不过这里却非常古怪的根据偏衽走了一条斜线,从脖子上斜斜的延伸到肋下钉肋一排扣子,真是古怪非常,不过古怪归古怪,从外观上来看,倒也是还是很漂亮。
军服改革引发了一些小小的争议,不过这次的守旧派不是那些儒生,而是汉军的将军们,在将军们的眼里这些花里胡哨东西整个很可笑,所以有不少人在背后说大帅这种搞法有点“玩物丧志”,不过早有准备的林风很快就引经据典的辩倒了他们,实际上这个时代因为满清冲击的关系,许多传统被破坏殆尽,若真要搞什么改革其实是阻力很小——试试想看,当年大清要求你们剃脑袋换服装、趴下来自称奴才都没问题,难道现在本帅改个什么军服都不行么?而且这里还有一条脍炙人口的古典依据:司马太史公不是说了么?“胡服骑射”那是地地道道的强军之路,其历史价值那真是经典得没边了,所以当这套理论抛出来之后许多读书人也纷纷表示赞同,因为当年在大明时代汉族武装力量的惨败实在是刻骨铭心,这时代绝大多数汉族人都认为自己的军队肯定是出了大问题,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自然要进行大改革,从这个角度来说,“胡服骑射”当然是既符祖宗家法又符合实际要求的选择。
于是在舆论上胜利之后的林大帅趁热打铁,在军服投资上大大追加了军费,这里除了布料、做工上极上档次之外,在钮扣上面更是上升到艺术水准——这种钮扣除了要求全金属制作之外,还要求工匠们打磨得象艺术品,每一颗都必须晶莹璀璨闪闪发光,然后再镀上防锈清漆,所以当军服大批量制作出来之后,连政府的高级文官都羡慕非常,可以想象,当那些普通军官和士兵接到军服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可以说汉军里百分之九十九的军人这辈子都从来还没有穿过这么拽的衣服,而其后的授衔和授予军服的仪式都办得非常隆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