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中国武将列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接下来终于正式地进人了宋的时代。在这儿我也希望能够尽量同时述及同时代的辽和金两个国家。
说起宋这个时代,是在五代十国之后统一了天下而建立的,然而要是从领土这一点来看的话,则大约只有唐代的一半,大抵上,只占有如今中国大陆的万里长城以南地带,也就是中国本土的部份而已。
这时,在北方最强大的势力是所谓的契丹族。
关于中国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拉锯战,当中国衰弱而分裂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便会南下,是一种很单纯的关系。而在五代十国的混乱期间,契丹在北方的势力便一直坐大。之前在隋末的乱世之际,突厥的势力也是一样的情形,一直到唐最盛时期将之击溃为止,而如今也只是类似地情况再现而已。惟一不同的是,宋的军事力量并不若唐一般强大,因此在领土方面就一直无法收复,关系也就这样一直僵持下去。
在此,第六十五位的曹彬登场。建立宋的乃是——太祖赵匡胤——所谓的太祖,也是死后的谥号——赵匡胤原先是出仕于五代最后的王朝后周,在三十岁的时候当上了全军的总司令官,是一名优秀的武将。总之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即已意气风发,而由于他是一位能够济弱扶贫的人,在民众眼中确实是具有成为英雄的条件,因此以这个人为主角的小说就有飞龙传传世。不管是另称的飞龙记或是飞龙全传,称呼的方式虽有不同,但在飞龙这一点上倒是一致的——要和日本作比较的话,大概也只有像太阁记(译注:太阁指的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名武将丰臣秀吉)这样的故事足堪比拟了。
曹彬这个人,就是在与赵匡胤同样仕于后周的时期与之相识的。本来,曹彬这个人只不过是个小小官吏而已,与赵匡胤的相识,正是在其担任酒品的管理官时。基本上也不过就是在宴会之上负责出酒的小官罢了。不过,这在宫中的宴会上仍然算是相当重要的一部份。
当时,赵匡胤正巧想要饮酒,于是就跑到曹彬那儿去,要他分一些酒来。而曹彬却说即使是区区的酒,亦仍属国家之物,不是自己一个人可以任意给予的。他更从自己的口袋掏出钱来告诉赵匡胤说,你就用这些钱去买酒来喝好了。从此,赵匡胤发现即使是向他这样一个小官,也有伟大的节操,因此便想,日后如果自己当道的话,就让他跟着自己吧!而后,曹彬果然当上了大将军。
在中国史上,确实是有这样的事情,本来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最后却因被发掘而大为活跃。只是这样的遭遇以文官来说还比较容易理解,如果是武将的身份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赵匡胤当上皇帝的故事也是十分有名的。后周的世祖皇帝在三十九岁英年早逝,能够继承他王位的儿子自然还是小孩,由于当时乱世尚未完全结束,国家当然不能交给这样的一个幼主,因此这时王朝发生叛变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而最具声望与实力的赵匡胤也就因此为军队所推举,并成了新的皇帝,而幕后推手就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像这样子在为兄弟命名时使用共同的文字,对中国人来说是十分常见的。有时也会使用文字的一部份,也就是偏旁的部份。
或许有些赘述,不过还是来谈谈中国人取名字的方法。在日本,德川家康的儿子名为德川信康、织田信长的儿子名为织田信忠、丰臣秀吉的儿子名为丰臣秀赖,以父亲的名字中的一个字来替儿子取名乃是十分普遍的情形,当然这在日本并无可议之处,但是在中国,就不太可能发生父亲的名字和儿子的名字有共同的文字出现的情形。我所知道的惟一例外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名家王羲之,他的儿子名叫王献之,两人的尾字相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本来应该是不会发生的才对,这大概只能够从“之”这个文字本身来加以考量,可惜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虽然认为其中应该有些道理,但实在是不太了解。
赵匡义本人编了这出戏,并命兵士们拿黄袍前来——黄色的衣服基本上是只有身为皇帝的人才能够穿的——趁着赵匡胤因喝醉而熟睡的时候突然将黄袍披盖在其身上。这么一来,赵匡胤自然也就只有登上帝位了,这是个十分有意思的故事。
当然,这些事情毋须尽信,赵匡胤这个人本来就不是个会做没有准备之事的人,因此自然不可能慌慌张张,应该早就有所认知跟想法了。在形式上,赵匡胤还是由幼主让位之后才登基,因此他也十分地尊重皇室遗族,并以贵族的身份地位待之。这就是赵匡胤他伟大的地方,这要是发生在南北朝时代的话,不把之前皇帝的一家子都给杀了才奇怪呢!
在赵匡胤为取得天下而前往攻打强敌南唐之时,其总司令正是曹彬。而其副将,则是一个名叫潘美的人。
当赵匡胤送这两人出征的时候,曾经问过两人对此行的意见,此时曹彬回答说这对他而言是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然而潘美却很自以为是地说这不过是小事一件。于是赵匡胤便看着曹彬说道:将大言不惭的副将除去也是大将的工作之一啊。这是另一个了不起的逸话。
就这样,曹彬在成功地渡过长江之后,便将南唐灭亡了。而单就能够成功地渡过长江这件事来说,本身就算是一件壮举了。
关于曹彬这个人——从前面,以我们后来加人的成为名将之条件d来说,他的确是个不害于民的人。在之前蜀为宋军所占领时,其余的将军都曾做过不少放火以及掠夺的事情,惟独曹彬不做这此事。太祖赵匡胤就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才命其担任南唐征伐军的总司令官的。而在灭亡南唐的时候,曹彬也依然没有做任何的掠夺。
只不过,征战归来的时候,曹彬却带了不少的行李回来,于是便有人以为这是他所掠夺而来的东西,还因此而批评他,这点让太祖相当地生气,经过调查之后,才发现那些行李里面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财物,全都是一些古书,而留下了这样的一段逸话。
当然,曹彬也有子嗣,而且各有不同的发展,不过最有趣的是其中居然有一个人成了仙人的故事。
在八仙这几位中国有名的仙人之中,有一位名叫曹国舅的人,传说正是曹彬之子。由于这只不过是民间故事而已,自然无从考据其真实性。
曹彬于后来元朝忽必烈灭宋之时还传出了一则相当有名的故事,原来忽必烈曾对部下提出他要向曹彬学习一事,原来他征服江南的军事行动不但可说是完全地成功,而且也没有对当地进行任何的掠夺行动,因此才说是向曹彬学习。
在灭了南唐之后,宋的天下统一大业可说是差不多要实现了剩下的就只有北汉这一个国家而已。
那是位在现今山西省境内一个不算很大的国家,但由于它的后台是契丹,接受他们的援助,因此并不容易轻取。
在好不容易将北汉灭亡,成功地统一天下之后,赵匡胤却突然过世,由其弟赵匡义继位,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秘事件。当赵匡胤卧席在床之际,弟弟赵匡义前来探病,本以为要其他人等回避是因为要密谈要事之类的,没想到赵匡胤却突然举起手边的斧头大叫道:这就是你的意图吧。之后,就在斧头落地而发出声响惊动大家前来察看时,赵匡胤就已经死了。
因此当时也有着是不是弟弟把哥哥给杀了的说法,只不过由于实在是太奇怪了,一点证据也没有。因此自古就有这样的说法:“斧声烛影千古疑”
所谓的斧声乃是指斧头的声音,而烛影指的则是灯火摇曳的样子。千古疑也就是经过了千年依旧无法解开的谜团。
总之,赵匡义就顺理成章地接任了皇位,成了宋太宗。因为是第二位,所以叫做太宗,天下就在这个人的手上完全地统一了。因为经过后周的世宗、宋的太祖、宋的太宗共三代以至天下统一的事业,宫崎市定博士就拿来和日本的信长、秀吉、家康等三代统一天下的事情比拟。
最后被攻陷的北汉,最初还想要与宋进行对抗,然而实在没有办法获胜,因此最后就降服了。此际北汉的将军中,有着第六十六位的杨业,就是这个人劝说君主向宋投降是较为明智的。
中国卖得最好的小说之一的杨家将演义,也就是从这个叫做杨业的人开始的。这本杨家将演义也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因此要说哪一个才是正确的称呼其实也非常地困难。
这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与北方的契丹——其国号为辽——进行作战。从其归顺于宋来看,他历经了不少次的战争,而在最后一次出征时,于潘美——之前曾经提及,就是那个在征伐南唐之时大言不惭而被太祖叱骂的人——之下,以副将的身份远征北方。将潘美派到北方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他对北方的事物几乎完全不了解,却要勉强出征。杨业的反对不但无效,还被硬派出去。抱着一死的决心下出击的杨业终究为敌人所包围,于打倒十数人之后因中枪落马而遭俘。契丹虽然劝其归降,惟其抵死不从,在伤口尚未处理、连饭都没得吃的情况之下,数日后气愤而死。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潘美这个角色在杨家将演义中就成了彻底的大恶人。
这杨业一门的所谓杨家将,其后历经五代,一直都在北方与契丹进行作战。而在这延续了好几个世代的故事之中,最有名的要属女英雄穆桂英,她除了是杨业孙子的妻子之外,也是我们要介绍的第六十八位武将。
在那之前,我们要先来看看第六十七位的耶律休哥。从名字上来看,耶律休哥乃是契丹族,也就是辽国的人。他有着“电帅”的绰号,也就是电击将军的意思(thundergeneral)。除了他本身非常地勇敢之外,也表示出他在用兵的速度上也是相当地快速。
这时宋太宗自行领军进行北方的远征,这是发生在西元九七九年的事情。在世界史的教科书上大概都会出现一个叫做燕云十六州的地名,这个地方在中国境内北方的领土,大致位于今日的北京稍微北方的一带。
在五代十国的乱世时,契丹自北方南下,而后就一直占据着此地。对于统一天下的未来说,如果不能够收复此地的话,就很难以身为中国正统王朝的身份立足。毕竟这儿还是位于万里长城以南的固有领土,因此不收复不行。
在率领五十万的大军出击之后,宋军竟遭到耶律休哥的正面迎击,而且还被打得惨败。就在即将全军覆没之时,太宗乘着由驴马所拉曳的车子,好不容易才逃出去,保住了一条小命。太宗实在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在经过了数年之后又再度率军前来,只是结果依然相同,最后还是落得个大败的下场。
总之,耶律休哥这个人好似契丹(辽国)的南国方面军司令官兼宰相一样,只要有这个家伙在的一天,宋就没有办法,收复其北方领土。他不只是军事能力强而已,他对南方国境地带的统治也非常地用心,使得宋即使想使出引发民众叛乱的手段都不成。而也就是如此,在契丹族,也就是辽的历史上,耶律休哥可说是声望最高的名将,甚至和杨大眼一样,有着只要听到耶律休哥的名字,连哭泣的小孩都会止住的说法。
就这样,宋关于北方的攻略即使出大军都依然败退,而仅能成为防战的一方。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努力的,就是杨氏的一族。
穆桂英这个人本来是山贼首领的女儿。杨业的孙子,也就是一个叫做杨宗保的美少年,他在战场之上与穆桂英相会。结果穆桂英便说:好!那我就把他拿下了!而在出击之中将之俘虏带回自己的山寨中。接下来就逼迫杨宗保:怎样?你就和我结婚吧!于是两人就这样结婚,而使得穆桂英也成为杨家将的一员,日后亦大为活跃。除了是历史上的人物同时,她也是虚构世界中的超级女英雄。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女将军,首先就一定会提到穆桂英的名字,她就是这样的有名人物。其后,穆桂英还曾有抱着婴儿突破敌阵的事迹,不光是武力高强,同时还能够指挥军事,相当地努力。
对了,第六十六位杨业的太太佘赛花也是一位有名的女将军。不好意思,故事又要倒回去了。话说在杨业为契丹所俘,壮烈牺牲之后,带领杨氏一族的就是这个人,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即使年过百岁,还是能够带着其子孙征战沙场,关于这个部份,在历史上也较难以考证,而多是些稗官野史。
总之,杨氏一族依序出现了几位了不起的女性,以英语来说,就是“yangladygenerals”的标题最为人所知,说到“ladygenerals”的话,那可是非常响亮而了不起的说法。在故事的最后,还有着女将军们齐结出阵的场面。当然,这也成为中国和香港电视连续剧的题材,众多女主角——就如同日本赤穗浪士四十七人的女性版一般——同时登场的华丽场面,确实是让人想目睹。
而在这之中也有着许多的故事,大多都成了京剧的题材。前一阵子,在东京天王洲剧场上演的京剧中,也将杨家将演义内的一则故事搬上舞台。其戏码就是“四郎探母”此外,其它有名的故事亦不胜枚举。
在宋这样的一个时代,经济和文化方面可说是极度地繁荣,不过就像之前提过的,在领土方面实在是狭小了许多。惟就算如此,依然是日本的十倍以上。此时期在中国的周边各民族也都非常地活跃,北边为契丹族的辽,西边则是党项族的西夏。这也是井上靖所写的敦煌的时代。
杨氏一族就在北抗契丹、西抵西夏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不少偏离史实的奇幻故事。总而言之,这些都是民众对于他们的赞赏。而其中的穆桂英更成了中国历史上女将军的首位代表,因而被我选人九十九人的名单之中。
接着是第六十九位的狄青。这个人在正史之中被称为宋朝武功最高强的名将。那是在仁宗皇帝的时代。像这样才能出众的人,自然会是小说中的主角,狄青也正是万花楼演义的主角。他本是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庶民,但在小说之中则说他出生贵族,不过,我想这毕竟还是虚构的。
虽然他是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小兵一路到将军而出仕的人,但当其居于下位之时,也曾和其他人一样为了防止逃兵而在额上被刺青。据说这个刺青一直到他成为将军时都还一直留在身上。通常,他都只穿着锁甲而不戴头盔,散乱着头发立于阵头向敌阵突击,非常地勇敢。不过,光是勇敢并不见得能够当上大将军,还是必须要能够有优秀的用兵方式才行。他在四年之间曾参加过二十五次的大型战役,留下了曾受敌人八次箭矢所伤的记录。
他在各地建立了许多的功勋之后,当上了这个时代称之为枢密使的职位。一般来说,中国的国防大臣以前叫做兵部尚书,而这个枢密使的职位却是比兵部尚书更高,也就是担当军事宰相般的极高地位。狄青这个人乃是从小兵一直升到枢密使的,这在宋这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中,枢密使一职由武将来出任可是建国当初怎么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像这种大部份都是文官才能达到的地位,却由一个从基层升上的人担任,真的是非常了不起。只不过他本人似乎对于在朝延之中担任这样的一个军事宰相非常地不能适应,总是想着要上战场。此外,这个人对待部下也十分地公正,能够和部下同甘共苦,让官兵愿意舍命为其战斗。
再来看看他的上司:韩琦和范仲淹这两位当时的重臣。他们虽然身为文官,但也通于军事,是相当有名的人物,而狄青也就是被这两人所提拔的。
狄青这个人物在杨家将演义之中也有出场,但却是个不好的角色,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杨家将等人数年皆为国尽忠,但却一直没有获得朝廷善意的回应,而狄青在此是以朝廷的代理人之身份出现,理所当然不会是个好角色。
不过,从杨家将演义和万花楼演义两本书来看,宋朝最盛时期的两大英雄大致还是勾勒得出来,如果光是偏重一方的话,我想还是会失之偏颇的。说到万花楼演义,其实万花楼乃是欺虐狄青的都城高官所建的一座非常雄伟的建筑物,此书就是以此为舞台,由狄青与恶党所共同演出的故事。
狄青可说是仁宗皇帝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武将,而此时文官的代表则为包拯。这个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的超级英雄,虽然和名将传并没有关系,但我想还是有一提的必要。
仁宗皇帝本身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一位相当受到欢迎的皇帝,这个人在身世上有个相当大的秘密,不过真要说起来可就有些长了。
而为了要帮助这位仁宗皇帝,从天升降下了两位神仙,一位是文曲星的包拯,而另一位就是武曲星的狄青。在万花楼演义有着关于狄青的描写,而包拯方面则有所谓的七侠五义。这本又叫做包公案,其中的主角正是包拯。所谓的公案,指的就是案件的仲裁记录,而包拯这个人正是一位名留历史的判案专家,绰号包青天。会被称为青天,也就是青天白日的青天,就是表示其光明正大的人格。在香港、台湾也都曾做过以包青天为题的电视连续剧。要和日本做比较的话,大概就是像大同越前、或是水户黄门之类代表体制正义的英雄。关于他的小说,在日本倒是可以阅读井上祐美子小姐的桃花源奇谭,这并不是井上小姐的随意创作,而是真有其传闻的。同样地,关于狄青,在日本也有一篇短篇的小说,作者同样是井上小姐。这方面可说是井上祐美子的专门,除了前面提到的作品外,连七侠五义都是由她所翻译的。由于包公案一书乃是由数个短篇所集结而成的,我倒是还没有全部看完。此外,我也在期待有一天她能够把万花楼演义也给翻译出来。
以前曾有一部中港合作的电影秦俑战士在日本上映。大意是说,一位仕奉秦始皇的剑士,一直被深埋在地下二千年之久,而到了一九三年代的西安——也就是以前的长安,突然复活以惩戒恶人的故事。虽然蛮有趣的,不过当这名剑士复活的时候,一九三年代的女主角曾经问过他:既然你睡了二千年,那你知不知道这期间历史上的人物呢?其中提到的,就包括了包拯和岳飞等人。
在我与陈老师的对谈之中也曾经提过,我认为乱世的超级英雄如果要说是岳飞的话,那么和平时代的超级英雄,应该就非包拯莫属了!也许有些日本人会感到愤慨,为什么不是三国志里头的英雄呢?
关于这一点嘛,之后才会正式介绍的岳飞乃是排在第七十一位出场。当时宋朝对中国的百姓来说,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因此光是从能够成为小说题材的故事看来,就有飞龙传、杨家将演义、万花楼演义、包公案及七侠五义,以至于之后的水浒传等,而这些小说也都一一成为京剧的题材。也因此,若以京剧的基本论点来看,宋代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趣的时代。这当然也是一种极端的看法,不过,要比较出那一个朝代才是最有趣的这件事,本身就不具有什么意义。
在第六十九位的狄青和第七位的宗泽之间,时间相差约有百年之久,而这正是水浒传的时代。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上的繁荣、百姓生活水准的提升,这些都在宋朝全部实现。举例来说,像是料理用的石炭,就是在这时候开始普及的。石炭的火力大,能够提供高热,因此也使得中华料理的种类和味道在此时跃升。另外,在城内,也能有一定限度的夜间通行自由。虽然仍有一些矛盾和缺陷,但从整体看来确实可说是个和平与繁荣的时代。也因为这样,后世的民众也对于这时代出现的超级英雄乐观其成。
同时,还有另一个天才般的人物,这个人叫做沈括,他以当官的身份在财政、外交,以及治水等各方面都有着良好的政绩。而在科学家的身份上,他则研究化石和地层,是世界上首位发现时代不同地质及气象亦会有所发化的人,较李奥纳多达文西早了四百年。
只是,这样的繁荣后来突然被硬生生地打断,原因其实要从随着契丹族的辽国开始衰败,新兴的金国出现谈起。
刚才也曾经说过,宋虽致力于北方领土的收复,惟均为辽所败,因此便不得不放弃。在表面上虽然是与辽维持着良好的关系,但仍却心有不甘,所以当金在远的更北方出现的时候,宋便与金达同盟,提出了共同夹击辽的策略。这就是在水浒传中担任恶官的童贯等人所提的。童贯虽是一名宦官,但是身材高大,胡须虽不浓密,却依稀可见,他就是这样一名看来很有活力的人。
在这样的策略下,如果配合得当,当然可以用夹击作战的方式一举灭辽,然而事实上,宋军却为辽所败,而金军则几乎靠一己之力大败辽国。
于是,这下在宋与金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很诡异了。本来与金结盟,对宋来说应该是有益的,实则不然。基本上,宋与金结盟,为的就是要收复为辽所夺的北方领土,然而事实上,金在将辽灭亡了之后,是以实力取得这块土地的,因此宋实在是没有立场要求金国归还。而且若是要论武力的话,宋实在无法获胜,于是就策划阴谋,鼓动辽的余党在金叛乱。这件事为金所察知,对他们来说,这当然是该死的背信行为,因此就对宋发动了攻击。
在这之间当然会有着各式各样的政治工作以及外交交涉、调停等行动,然而由于宋朝用了太多的小手段,因此金这方面就决定不再继续交涉,而准备以实力加以降服,开始大举进军,一举破坏了宋的和平与繁荣。结果,宋的首都开封被占领,刚刚才即位的钦宗皇帝、以及其父亲,也就是刚刚才退位的徽宗,两人就一同被俘虏到遥远的北方荒野。
这么一来,朝廷就不再存在,官兵们也不能做些什么,而开始有了义勇军的编成。在黄河流域渐为金军所占领的状态下,慌张逃亡的人大抵上依着八百年前西晋灭亡时同样的路线开始往南方逃,一一渡过了长江。其中,好不容易渡过长江的钦宗之弟便即位成为高宗皇帝,总算保住了宋王朝的命脉。在历史上,此一时期叫做南宋,首都置于杭州。
就这样,在黄河与长江之间成了无政府状态,而在其中努力的,就是第七位的宗泽。
这个名叫宗泽的人是个通过科举考试的文官,一直在各地担任知事一职。虽然他在各地均因善政而深受民众仰慕,但却一直未能受中央政府重用,尽管年岁增长却一直未能出仕。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他担任了开封留守一职。其重点就在于高宗即位后,朝廷已经南迁,们又不能说就这样放弃北方,因此就把所有的责任交给宗泽,把他给推上了前线。
金军在俘虏了徽宗和钦宗、离开开封之后,宗泽便趁机进入并加以守备。金军虽回头意图再度攻陷开封,却被宗泽挡了下来。他不光是守护开封而已,还召集全国的义勇军加以整编,意图渡过黄河收复北方的失土。这个人的所作所为虽然不为中央政府所接受,但在百姓之间却极受欢迎,同时亦深受义勇军将士们的敬爱,因此义勇军不断集结,甚至达到数十万之众。宋泽将之整编完成,正待渡过黄河之际,由于不能任意行动,因此他便派使者往南向朝廷请求出兵的许可。然而这时逃到南方去的高宗却派人将使者暗杀掉,没有给予任何的回应。
为什么如此呢?从高宗的立场来看,宗泽的势力太大,集结了数十万的义勇军,如果他拥兵自立的话怎么办?结果,宗泽提出了十数次的出兵许可却都遭到漠视。其实,如果宗泽真的是朝廷所怀疑的那种野心分子的话,那他根本就不需要得到什么朝廷的许可,靠自己的实力就可以任意行动了。只不过他确实是一个十分认真而正直的人,这种事他是绝对做不出来的。在数次派出使者均被漠视之后,宗泽已经老去,随着事态的绝望而卧病在床。
这是西元一一二八年七月的事情,他在病床上意识不清地大喊着:“渡过黄河。”之后就过世了,享年七十岁。这在中国的历史上乃是与诸葛孔明死于五丈原并称的著名场面,只不过日本人不太知道罢了。
这时在宗泽所集结的义勇军之中,有着第七十一位的岳飞,也有第七十二位的韩世忠;只是在宗泽过世之后,他们也无可奈何,惟有领军回朝。而也就因为如此,宋就永远失去了收复黄河以北领土的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七十一位的岳飞、中国历史上最高强、伟大的民族英雄出现了。岳飞当然也有当过小说中的主角,这本书就叫做岳飞传,不过,这本书原先的标题乃是说岳全传,完整的说法则是说岳全传通俗演义。在此,就依俗叫它岳飞传吧!
以前我也曾经写过,当我在中国大陆、番港、台湾等地旅行之际,都一定会向当地人询问:对你们而言,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应该是谁呢?关于这个问题,大概百分之百都会提到岳飞。其次再根据各地的民情,像是台湾会回答郑成功。而诸葛孔明的名字,如果我这边不提的话,也许就根本不会提到也说不定。
有副中国大陆所出的“中国历代名将扑克”将中国历史上的名将一一列在扑克牌的花样之上,其中最强的一张,也就是鬼牌,上面的图案就是岳飞。诸葛孔明则是方块七,我本来以为是红心七的,在其它的地方可能有写错过,实际上应该是方块七才对。总之至少数字是对了,就请大家原谅我这小小的错误吧!
接下来,不好意思要顺便作个宣传,这本岳飞传即将由我田中芳树来进行编译,大概明年会出书,如果到时大家能读到的话,那我就很庆幸了。
岳飞这个人物出生于贫穷的家庭之中——也有人说本来并不贫困,只是后来家道中落,总之不是个有钱人就是了。他自少年时期开始习武,并且参加了武举也就是武官的考试,而后在一面讨伐山贼,一面呼应宗泽的过程中成为义勇军的一员,在大混乱之际来到开封。当时的岳飞只有二十五岁左右,在与宗泽相遇时几乎可说是一个无名小卒,而宗泽在见到岳飞之后,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直觉就想教给他许多兵法上的知识,然而岳飞却加以拒绝,他认为与其学了许多理论上的东西,还不如能够临机应变来得重要。一般来说,碰到这样的人应该都会觉得这小子很自大才是,但是宗泽却认为他有他的道理,还任命他为士官,当宗泽死后离开开封之际,岳飞就以前线武将的身份继续和持续南下的金兵抗衡。
是以从中国所出关于历代名将的评价来看,常会有称其为抗金名将的情形,其重点就在于岳飞是持续抵抗金兵侵略的名将,自然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了。包括第七十一位的岳飞、第七十二位的韩世忠、以及吴玠、吴璘、刘錡等这些人在内,在历史的虚实之间还是有着落差存在,但光是与侵略中国的北方民族作战这一点上来看,就足以称为英雄了。毕竟他们抵抗了如怒涛一般南下的金军,进而守住中国人的疆土、自尊的。
接着再谈到第七十二位的韩世忠。这个人一开始也是位无名小卒。当动摇宋朝的方腊之乱开始时,韩世忠便加人了讨伐军,并建立了将叛乱之首方腊俘虏的大功。然而这分功劳却为其上官所霸占,所以韩世忠并未因此事而受到任何的赏赐。
这场方腊之乱在水浒传之中也有记载。说到这方腊之乱的叛乱军到底有多强呢?在水浒传中登场的梁山泊义贼一百零八人在此亦加入了讨伐军,而其中的三分之二皆尽于此战中丧生,强度可见一斑。至于在水浒传中最后捕得方腊的乃是花和尚鲁智深,韩世忠无论在史实、还是在虚构的小说中,功劳皆为他人所抢,应该算是蛮不幸的吧!
韩世忠本为西北边境出身,在方腊之乱时来到长江的下游,也就是所谓的江南一带,在当地与梁红玉相遇。在列表上所见的括弧,注解的就是他的妻子梁红玉。
梁红玉当时在某个城镇之中是个有名的艺伎,不但生得好看,而且气度风格均佳,表演可说是样样在行,韩世忠对她一见钟情。不过,倒并不是在相遇之后两人就在一起的,当时的韩世忠不过是一名地位卑下的士兵,因此他也在等着自己日后的出仕。总之,他们两人后来结婚了。结婚之后,这位文武兼备的奇女子梁红玉从此就在战场上帮助韩世忠而有着非凡的表现。当然,这些故事后来也被改编为京剧,此外,在岳飞传中亦有出场。
在当时,所谓的军队,有许多都不再只是由政府所组成,而是由许多的义勇军出身、由义勇军之间所推举的首领来带领其部下所形成的一种佣兵集团。也因此,初期的南宋军队可视为是这种佣兵集团的综合体。
而也因为这样的关系,不管是岳飞还是韩世忠,他们都不只要指挥军队,同时还必须要负责养这二万、三万的兵才行。在这种时候,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进行掠夺,大部分的将军就是利用这样的手段来养活他们的部下,不过这些被称为抗金名将的人物却不这么做。岳飞、韩世忠,他们都没有进行掠夺,最多只是接收从敌人手中所夺得的东西。就这样,在岳飞及韩世忠的手下就集结了许多极具个性的将军,后来,岳飞的军团被称为岳家军,而韩世忠这一方则被称为韩家军。
好了,既然有所谓的抗金名将,那么在金国的这一方又是如何呢?采取攻势的金国当然也有不少的名将,其代表则为第七十三位的宗弼。这是他的汉名,本来的名字是兀术,也被称为四太子,意即为金太祖的第四个王子。
这个人还有一位兄长宗望,被称为二太子,虽然也是位以用兵神速而闻名的勇将,可惜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过世了。宗望是位热心的佛教信徒,行事也有不少温和之处,还曾一度想要让徽宗和钦宗回国,不过在此事尚未实现之前他就死了。
宗弼曾数度率军出征,而南宋方面只好迎击,这样的情形持续了数年之久。这个宗弼虽然身为名将,但倒不是因为他常胜的缘故,他也吃过败仗,不只曾败给岳飞,也一样曾为韩世忠和吴玠所败。
光从表面上来看,宗弼当然是败得很惨,但是他只有一个人,而南宋这一方面却是同时有多位将军与之对抗。也因此,在这段时间里,留下了不少历史上有名的战役。
举例来说,像是韩世忠与宗弼之间最有名的战役就被称为黄天荡之战。当时宗弼率领了十万大军南下,越过了长江,准备一举将高宗俘虏,使南宋灭亡。听到消息的高宗便乘船逃往海上。本来宗弼是想要继续追捕的,可是后来却因为补给的问题而不得不放弃,而造成这样结果的,就是因为韩世忠的出击截断了金军的后勤补给之故。
当时韩世忠掌军八千,相对于宗弼的十万大军,竟能够争取四十日以上的缓冲优势。在经过了数度的战斗之后,把宗弼逼回了长江的岸边。正当宗弼想要乘船渡河的时候,长江上又有韩世忠的船队杀到,形成了水面上的激战。这时,梁红玉便乘上船,咚咚地敲着大鼓,以其鼓声指挥全军,算是此战役中最有名的场面。这一段故事不但被改编成为京剧,连电影中都曾经登场过。
这场战役的结果使得宗弼的军队着实吃了败仗,也使得金军不得不在无法渡过长江的情况下退兵。
在此有个重点,那就是当时宋的船只,如渡长江的轮船,就是先进的外轮船(在船体的两侧有着两个外轮,而连结到船的内部,以机械来加以动作)。根据当时的记录,这已经是用人力来转动辘轱,使船能够在水土产生如在平原之上策马前进速度的船只了。至于其大小,则已有四层到五层的构造,可说是数百吨级的巨船。
宗弼就有这样的船只。当然,这不是由他所作的,而是将宋朝之内的所有船只集结而成。
另一方面,在韩世忠这边,由于外轮船几乎全都落入了宗弼的手中,因此就只剩下帆船,只得走走停停地对宗弼进行追击。某一天,江上平静无风,韩世忠的帆船完全无法动弹,宗弼看准了这一点,便乘着外轮船想要强行突破。韩世忠由于船无法行动,只能待其靠近。对金来说,拥有能够自由行动的外轮船自然是压倒性地有利,因此方能成功地突围。
而在吴玠和吴璘——两人乃是兄弟——这方面,其大破宗弼之役称做和尚原之战。由于此地地形之故,宋军将金兵引入了山间,使其进入惟一的山径之后,再从四周的崖上加以攻击,并且将其切断,一路追赶到谷底,大致的经过就是如此。宗弼在吃了败仗后也只能逃,当差点被追兵追上时,听说他还切除髭须改变容貌以便脱逃。这故事在三国演义之中也被引用,而写成了曹操被马超追杀时切除髭须逃走的故事。
在这之间,岳飞也建立了不少的武功,一度还差点夺回首都开封,只可惜后来失败。不过,由于他的功勋较韩世忠、吴氏兄弟来得更大,因此高宗还曾赐给他亲笔所写“精忠岳飞”的军旗。
岳飞这个人在背上有着刺青,刺着“精忠报国”四个字。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似乎是偏向右翼的,不过这毕竟是八百年前的事情。根据岳飞传上的记述,这个精忠报国的刺青,乃是由其老母亲手所刺。当时,像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们,也有不少人身上有着刺青,因此可推论当时刺青应该是一件蛮流行的事情。
在这些抗金英雄们的努力下,金国一直没有办法征服中国,就在对立呈现胶着状态之际,出现了一个叫做秦桧的人物。
这个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恶人。当然,在岳飞传中也是个恶人角色——宗弼在岳飞传中当然也是敌人的角色,但就算身为敌人且有多次的失败的经历,不过在书中仍有其扶养敌将遗孤的故事。而在秦桧这方面,则是个完全无可救药的恶人角色。在某种意味上,与一开始就是敌人的人物比起来,背叛者还是来得更令人憎恶吧?
这个叫做秦桧的,一开始是以俘虏的身份被扣留在金国,不久之后,其族人都被放了回来,并佯称是在被俘虏的时候将看守的金兵杀死才逃回来的。然而却连下人都能够一起带回,这件事本身就很令人起疑,因此一开始便有秦桧是金国间谍的说法。
不过,由于他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个人,因此他很快又再受到高宗重用,并开始高唱和平论。其主张也就是说,当金不断地攻击而来时,就算再努力抵抗,终究是没有办法长久下去,同时又不可能一举北上收复全国的失土,因此就只有和平一途。而实际上,由于南宋在财政的状况上也非常地吃紧,因此和平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在秦桧握得了朝廷的实权之后,就开始推动他的和平策略。当然,这时的另一方就成了反对派,而岳飞就是这反对派的急先锋。
秦桧为了要和金能够进行和平交涉,就一定要对这个持反对意见的岳飞有所行动才行,于是他就将岳飞以谋反的罪名打入狱中,在拷问之后便将他杀死。当岳飞在受拷问时,由于这是天大的冤罪,因此他怎么样都不肯认罪,于是秦桧就让岳飞拿着笔、押着他的手命其写下自白书,因而留下了岳飞在墙上写下“天日昭昭”的故事。意思就是说自己乃是无辜遭陷,老天爷会明白他所受的冤屈。
最后,秦桧命令部下在狱中将岳飞杀死。除了绞杀的说法外,也有下毒一说。不管如何,在岳飞死后,岳飞的军队也遭到解散,甚至连岳飞的养子及其心腹等人也都一同为其所杀害。
此时的秦桧,其权力之大,再也无人敢违抗,只有韩世忠例外,他生气地跑到秦桧的面前,质问他有关岳飞谋反的证据何在。
秦桧本来还想辩解,但在其一一追问之下实在是答不出来,最后就只说出三个字“莫须有”倒不是说完全没有,而是也许可能会有的意思。
这一点让韩世忠更为光火,大叫道:竟然连个证据都没有,而只是“也许可能会有”这样的一句话就将岳飞杀死是吗?然而,除此之外也没有办法再为岳飞做些什么了。至于这时的高宗皇帝则是装做不知情,让韩世忠也感到非常地厌恶,因此便自朝中引退了。
引退之后的韩世忠在杭州的近郊,西湖的湖边建了一间小屋,然后就在那儿度过了他的晚年。他总是让随侍拿着酒壶,自己带着根钓竿,然后就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在湖边钓鱼。就算有客人来访,他也绝不谈到有关军事的话题。他在西湖边的小屋叫做翠微亭,听说是因为以前岳飞曾说过翠微一地的风景十分优美,因此便以此为名。光从这一点来看,就知道韩世忠的心情了。
就这样子,杀了岳飞的秦桧与金国之间达成了停战的协议。至于和平的条件,就是宋必须对金称臣,每年还必须奉上为数庞大的银两,说明白一点就是讲和的代价,此外还要割让边境地带的领土等等。
刚才也曾经提到过的和尚原这个地名,此乃宋军确保战力的据地之一,然而像这样的地方也被割让给了金军。因为这件事,在朝中也有所非议,只是在岳飞被杀,而其他的反对派也一一遭到放逐或被打入牢中之后,就再也没有反对声浪了。之后,秦桧就因促成和平的功劳而居于高位,并握有实权。
从整体上看来,秦桧乃是利用和平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从这个所谓的和平之中,秦桧可说是没有任何的损失。即使是被金俘虏而被带到北方去的钦宗就这样在被幽闭之下死于异地,即使像岳飞这种在不久之后,岳飞恢复了名声,百姓们更在岳飞的庙前立超了秦桧的塑像。他的形象以锁缚住,并遭到任由参拜岳飞的人吐口水的下场。
不论如何,宋终究是得到了和平,于是便致力于经济的开发。也曾有高宗皇帝自行下诏繁盛海上贸易的说法。在商业和农业的发展下,成为一个丰饶国家。从这一点看来,秦桧的和平策略从政策上来看是没有错的。只是在实行之前,把无辜的人以谋反的污名加以处死则不应该的。然而就算有这样的看法,以当时的秦桧来说,大概也很明白自己会被人怎么说吧!他除了压迫、暗杀反对派之外,还篡改历史书,这正是想要隐瞒自己所做所为的举动。在谈和成立之后,来到南宋的金国使者,还曾经以贵国为了国家竟然愿意杀死重要的将军一事拿来消遣,表示连从金国的立场来看,也都不是一件寻常的事。
岳飞在被杀的时候不过三十多岁,十分悲壮地走向他的末日,而成就了现实上的和平。所有人都感觉到这所谓的和平乃是由岳飞的血所换来的,因此不久之后,岳飞便成了民族英雄的象征。从名将的条件看来,他在爱护部下以及不为害民众等方面皆合格,再加上他也是个调兵遣将的高手,要拿日本史来比较的话,他大概可以跟源义经和真田幸村所综合起来的悲剧英雄相提并论吧!
在日本,以前一说到岳飞也都称其为忠臣,全身充满忠义之名将,只是在中日战争开打之后,由于岳飞乃是抵抗外国侵略的象征,以日本的情况来说实在不宜,因此才开始说岳飞的坏话。当时外务省(译注:日本的外交部)的职员就提出了“支那(指中国)应向秦桧学习”的论文。其重点就在于要与日本缔结和平。然而其根本上的错误,就在于秦桧乃是一个滥杀无辜而出卖国家,并独享乐华富贵的极恶之人,因此就算当时中国方面想与日本缔结和平盟约,也绝不愿将自己比做秦桧,更不用说学习了!也因此,日本政府打错了如意算盘,倒不是说大家不愿和平。
之后,南宋在确保了丰饶的江南之后,一取得和平,在经济上便开始急速地发展。
至于宗弼,则以其金国最有力的皇族身份,在日后仍领导着金国的政治与军事,直到他安然度过晚年——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奇怪,但大致上就是这样的感觉。
其后,两个国家之间维持了约二十年左右的和平,著名的白蛇传就是以这个时代背景为舞台的神话故社。也就是在和平成立之后,杭州日益繁荣的时代。
在经过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之后,和平被打破了。在金国方面发生了许多的内部抗争,皇帝遭到杀害,而新皇帝又是一名暴君,历史上被称为海陵王。才能出众却不自律,由于他景仰南方的文化,因此自己就率了六十万的大军,南下意图灭亡宋朝。在突破了长江之后,于长江的南岸再度遭遇到宋集结的二十万兵力,其兵力相差非常悬殊。
这时,指挥军队击退金兵而救了国家的,正是第七十四位的虞允文。
这个虞允文本是文官,在他接任之时,宋军的前卫部队已经吃了败仗,正准备从长江之北收兵退回。当时援军尚未抵达,而虞允文便接任指挥,首先在金兵第一波准备渡过长江之时加以击退。而后,当金的水军以盛大的船队南下而来时,他则在海上迎击,用火攻予以击破。
就在数次的战斗防止了金军南下之后,金国的暴君海陵王——他是那种在财政上极尽奢侈,把看不顺眼的人杀掉,而后再把其妻纳入自己后宫的那种人——由于是自己领军南下的关系,北方遂引发叛乱,新的皇帝即位。知道了这件事的海陵王本来还想继续远征,结果在部下之间却发生了政变,而将海陵王杀死。之后,金国退兵,宋国危机方才解除。
这场由虞允文指挥击退金兵的战役称为采石矶之战,也是历史上的“南北大战”之中最为有名的战争之一。
虞允文这个人后来也有过不少经历,一直到最后当上了左丞相兼枢密使,也就是宋国家战略的最高负责人。在这个人手下也有不少人活跃着——韩世忠的儿子亦在其中。韩世忠的儿子本来是个... -->>
接下来终于正式地进人了宋的时代。在这儿我也希望能够尽量同时述及同时代的辽和金两个国家。
说起宋这个时代,是在五代十国之后统一了天下而建立的,然而要是从领土这一点来看的话,则大约只有唐代的一半,大抵上,只占有如今中国大陆的万里长城以南地带,也就是中国本土的部份而已。
这时,在北方最强大的势力是所谓的契丹族。
关于中国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拉锯战,当中国衰弱而分裂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便会南下,是一种很单纯的关系。而在五代十国的混乱期间,契丹在北方的势力便一直坐大。之前在隋末的乱世之际,突厥的势力也是一样的情形,一直到唐最盛时期将之击溃为止,而如今也只是类似地情况再现而已。惟一不同的是,宋的军事力量并不若唐一般强大,因此在领土方面就一直无法收复,关系也就这样一直僵持下去。
在此,第六十五位的曹彬登场。建立宋的乃是——太祖赵匡胤——所谓的太祖,也是死后的谥号——赵匡胤原先是出仕于五代最后的王朝后周,在三十岁的时候当上了全军的总司令官,是一名优秀的武将。总之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即已意气风发,而由于他是一位能够济弱扶贫的人,在民众眼中确实是具有成为英雄的条件,因此以这个人为主角的小说就有飞龙传传世。不管是另称的飞龙记或是飞龙全传,称呼的方式虽有不同,但在飞龙这一点上倒是一致的——要和日本作比较的话,大概也只有像太阁记(译注:太阁指的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名武将丰臣秀吉)这样的故事足堪比拟了。
曹彬这个人,就是在与赵匡胤同样仕于后周的时期与之相识的。本来,曹彬这个人只不过是个小小官吏而已,与赵匡胤的相识,正是在其担任酒品的管理官时。基本上也不过就是在宴会之上负责出酒的小官罢了。不过,这在宫中的宴会上仍然算是相当重要的一部份。
当时,赵匡胤正巧想要饮酒,于是就跑到曹彬那儿去,要他分一些酒来。而曹彬却说即使是区区的酒,亦仍属国家之物,不是自己一个人可以任意给予的。他更从自己的口袋掏出钱来告诉赵匡胤说,你就用这些钱去买酒来喝好了。从此,赵匡胤发现即使是向他这样一个小官,也有伟大的节操,因此便想,日后如果自己当道的话,就让他跟着自己吧!而后,曹彬果然当上了大将军。
在中国史上,确实是有这样的事情,本来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最后却因被发掘而大为活跃。只是这样的遭遇以文官来说还比较容易理解,如果是武将的身份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赵匡胤当上皇帝的故事也是十分有名的。后周的世祖皇帝在三十九岁英年早逝,能够继承他王位的儿子自然还是小孩,由于当时乱世尚未完全结束,国家当然不能交给这样的一个幼主,因此这时王朝发生叛变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而最具声望与实力的赵匡胤也就因此为军队所推举,并成了新的皇帝,而幕后推手就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像这样子在为兄弟命名时使用共同的文字,对中国人来说是十分常见的。有时也会使用文字的一部份,也就是偏旁的部份。
或许有些赘述,不过还是来谈谈中国人取名字的方法。在日本,德川家康的儿子名为德川信康、织田信长的儿子名为织田信忠、丰臣秀吉的儿子名为丰臣秀赖,以父亲的名字中的一个字来替儿子取名乃是十分普遍的情形,当然这在日本并无可议之处,但是在中国,就不太可能发生父亲的名字和儿子的名字有共同的文字出现的情形。我所知道的惟一例外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名家王羲之,他的儿子名叫王献之,两人的尾字相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本来应该是不会发生的才对,这大概只能够从“之”这个文字本身来加以考量,可惜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虽然认为其中应该有些道理,但实在是不太了解。
赵匡义本人编了这出戏,并命兵士们拿黄袍前来——黄色的衣服基本上是只有身为皇帝的人才能够穿的——趁着赵匡胤因喝醉而熟睡的时候突然将黄袍披盖在其身上。这么一来,赵匡胤自然也就只有登上帝位了,这是个十分有意思的故事。
当然,这些事情毋须尽信,赵匡胤这个人本来就不是个会做没有准备之事的人,因此自然不可能慌慌张张,应该早就有所认知跟想法了。在形式上,赵匡胤还是由幼主让位之后才登基,因此他也十分地尊重皇室遗族,并以贵族的身份地位待之。这就是赵匡胤他伟大的地方,这要是发生在南北朝时代的话,不把之前皇帝的一家子都给杀了才奇怪呢!
在赵匡胤为取得天下而前往攻打强敌南唐之时,其总司令正是曹彬。而其副将,则是一个名叫潘美的人。
当赵匡胤送这两人出征的时候,曾经问过两人对此行的意见,此时曹彬回答说这对他而言是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然而潘美却很自以为是地说这不过是小事一件。于是赵匡胤便看着曹彬说道:将大言不惭的副将除去也是大将的工作之一啊。这是另一个了不起的逸话。
就这样,曹彬在成功地渡过长江之后,便将南唐灭亡了。而单就能够成功地渡过长江这件事来说,本身就算是一件壮举了。
关于曹彬这个人——从前面,以我们后来加人的成为名将之条件d来说,他的确是个不害于民的人。在之前蜀为宋军所占领时,其余的将军都曾做过不少放火以及掠夺的事情,惟独曹彬不做这此事。太祖赵匡胤就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才命其担任南唐征伐军的总司令官的。而在灭亡南唐的时候,曹彬也依然没有做任何的掠夺。
只不过,征战归来的时候,曹彬却带了不少的行李回来,于是便有人以为这是他所掠夺而来的东西,还因此而批评他,这点让太祖相当地生气,经过调查之后,才发现那些行李里面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财物,全都是一些古书,而留下了这样的一段逸话。
当然,曹彬也有子嗣,而且各有不同的发展,不过最有趣的是其中居然有一个人成了仙人的故事。
在八仙这几位中国有名的仙人之中,有一位名叫曹国舅的人,传说正是曹彬之子。由于这只不过是民间故事而已,自然无从考据其真实性。
曹彬于后来元朝忽必烈灭宋之时还传出了一则相当有名的故事,原来忽必烈曾对部下提出他要向曹彬学习一事,原来他征服江南的军事行动不但可说是完全地成功,而且也没有对当地进行任何的掠夺行动,因此才说是向曹彬学习。
在灭了南唐之后,宋的天下统一大业可说是差不多要实现了剩下的就只有北汉这一个国家而已。
那是位在现今山西省境内一个不算很大的国家,但由于它的后台是契丹,接受他们的援助,因此并不容易轻取。
在好不容易将北汉灭亡,成功地统一天下之后,赵匡胤却突然过世,由其弟赵匡义继位,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秘事件。当赵匡胤卧席在床之际,弟弟赵匡义前来探病,本以为要其他人等回避是因为要密谈要事之类的,没想到赵匡胤却突然举起手边的斧头大叫道:这就是你的意图吧。之后,就在斧头落地而发出声响惊动大家前来察看时,赵匡胤就已经死了。
因此当时也有着是不是弟弟把哥哥给杀了的说法,只不过由于实在是太奇怪了,一点证据也没有。因此自古就有这样的说法:“斧声烛影千古疑”
所谓的斧声乃是指斧头的声音,而烛影指的则是灯火摇曳的样子。千古疑也就是经过了千年依旧无法解开的谜团。
总之,赵匡义就顺理成章地接任了皇位,成了宋太宗。因为是第二位,所以叫做太宗,天下就在这个人的手上完全地统一了。因为经过后周的世宗、宋的太祖、宋的太宗共三代以至天下统一的事业,宫崎市定博士就拿来和日本的信长、秀吉、家康等三代统一天下的事情比拟。
最后被攻陷的北汉,最初还想要与宋进行对抗,然而实在没有办法获胜,因此最后就降服了。此际北汉的将军中,有着第六十六位的杨业,就是这个人劝说君主向宋投降是较为明智的。
中国卖得最好的小说之一的杨家将演义,也就是从这个叫做杨业的人开始的。这本杨家将演义也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因此要说哪一个才是正确的称呼其实也非常地困难。
这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与北方的契丹——其国号为辽——进行作战。从其归顺于宋来看,他历经了不少次的战争,而在最后一次出征时,于潘美——之前曾经提及,就是那个在征伐南唐之时大言不惭而被太祖叱骂的人——之下,以副将的身份远征北方。将潘美派到北方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他对北方的事物几乎完全不了解,却要勉强出征。杨业的反对不但无效,还被硬派出去。抱着一死的决心下出击的杨业终究为敌人所包围,于打倒十数人之后因中枪落马而遭俘。契丹虽然劝其归降,惟其抵死不从,在伤口尚未处理、连饭都没得吃的情况之下,数日后气愤而死。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潘美这个角色在杨家将演义中就成了彻底的大恶人。
这杨业一门的所谓杨家将,其后历经五代,一直都在北方与契丹进行作战。而在这延续了好几个世代的故事之中,最有名的要属女英雄穆桂英,她除了是杨业孙子的妻子之外,也是我们要介绍的第六十八位武将。
在那之前,我们要先来看看第六十七位的耶律休哥。从名字上来看,耶律休哥乃是契丹族,也就是辽国的人。他有着“电帅”的绰号,也就是电击将军的意思(thundergeneral)。除了他本身非常地勇敢之外,也表示出他在用兵的速度上也是相当地快速。
这时宋太宗自行领军进行北方的远征,这是发生在西元九七九年的事情。在世界史的教科书上大概都会出现一个叫做燕云十六州的地名,这个地方在中国境内北方的领土,大致位于今日的北京稍微北方的一带。
在五代十国的乱世时,契丹自北方南下,而后就一直占据着此地。对于统一天下的未来说,如果不能够收复此地的话,就很难以身为中国正统王朝的身份立足。毕竟这儿还是位于万里长城以南的固有领土,因此不收复不行。
在率领五十万的大军出击之后,宋军竟遭到耶律休哥的正面迎击,而且还被打得惨败。就在即将全军覆没之时,太宗乘着由驴马所拉曳的车子,好不容易才逃出去,保住了一条小命。太宗实在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在经过了数年之后又再度率军前来,只是结果依然相同,最后还是落得个大败的下场。
总之,耶律休哥这个人好似契丹(辽国)的南国方面军司令官兼宰相一样,只要有这个家伙在的一天,宋就没有办法,收复其北方领土。他不只是军事能力强而已,他对南方国境地带的统治也非常地用心,使得宋即使想使出引发民众叛乱的手段都不成。而也就是如此,在契丹族,也就是辽的历史上,耶律休哥可说是声望最高的名将,甚至和杨大眼一样,有着只要听到耶律休哥的名字,连哭泣的小孩都会止住的说法。
就这样,宋关于北方的攻略即使出大军都依然败退,而仅能成为防战的一方。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努力的,就是杨氏的一族。
穆桂英这个人本来是山贼首领的女儿。杨业的孙子,也就是一个叫做杨宗保的美少年,他在战场之上与穆桂英相会。结果穆桂英便说:好!那我就把他拿下了!而在出击之中将之俘虏带回自己的山寨中。接下来就逼迫杨宗保:怎样?你就和我结婚吧!于是两人就这样结婚,而使得穆桂英也成为杨家将的一员,日后亦大为活跃。除了是历史上的人物同时,她也是虚构世界中的超级女英雄。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女将军,首先就一定会提到穆桂英的名字,她就是这样的有名人物。其后,穆桂英还曾有抱着婴儿突破敌阵的事迹,不光是武力高强,同时还能够指挥军事,相当地努力。
对了,第六十六位杨业的太太佘赛花也是一位有名的女将军。不好意思,故事又要倒回去了。话说在杨业为契丹所俘,壮烈牺牲之后,带领杨氏一族的就是这个人,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即使年过百岁,还是能够带着其子孙征战沙场,关于这个部份,在历史上也较难以考证,而多是些稗官野史。
总之,杨氏一族依序出现了几位了不起的女性,以英语来说,就是“yangladygenerals”的标题最为人所知,说到“ladygenerals”的话,那可是非常响亮而了不起的说法。在故事的最后,还有着女将军们齐结出阵的场面。当然,这也成为中国和香港电视连续剧的题材,众多女主角——就如同日本赤穗浪士四十七人的女性版一般——同时登场的华丽场面,确实是让人想目睹。
而在这之中也有着许多的故事,大多都成了京剧的题材。前一阵子,在东京天王洲剧场上演的京剧中,也将杨家将演义内的一则故事搬上舞台。其戏码就是“四郎探母”此外,其它有名的故事亦不胜枚举。
在宋这样的一个时代,经济和文化方面可说是极度地繁荣,不过就像之前提过的,在领土方面实在是狭小了许多。惟就算如此,依然是日本的十倍以上。此时期在中国的周边各民族也都非常地活跃,北边为契丹族的辽,西边则是党项族的西夏。这也是井上靖所写的敦煌的时代。
杨氏一族就在北抗契丹、西抵西夏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不少偏离史实的奇幻故事。总而言之,这些都是民众对于他们的赞赏。而其中的穆桂英更成了中国历史上女将军的首位代表,因而被我选人九十九人的名单之中。
接着是第六十九位的狄青。这个人在正史之中被称为宋朝武功最高强的名将。那是在仁宗皇帝的时代。像这样才能出众的人,自然会是小说中的主角,狄青也正是万花楼演义的主角。他本是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庶民,但在小说之中则说他出生贵族,不过,我想这毕竟还是虚构的。
虽然他是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小兵一路到将军而出仕的人,但当其居于下位之时,也曾和其他人一样为了防止逃兵而在额上被刺青。据说这个刺青一直到他成为将军时都还一直留在身上。通常,他都只穿着锁甲而不戴头盔,散乱着头发立于阵头向敌阵突击,非常地勇敢。不过,光是勇敢并不见得能够当上大将军,还是必须要能够有优秀的用兵方式才行。他在四年之间曾参加过二十五次的大型战役,留下了曾受敌人八次箭矢所伤的记录。
他在各地建立了许多的功勋之后,当上了这个时代称之为枢密使的职位。一般来说,中国的国防大臣以前叫做兵部尚书,而这个枢密使的职位却是比兵部尚书更高,也就是担当军事宰相般的极高地位。狄青这个人乃是从小兵一直升到枢密使的,这在宋这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中,枢密使一职由武将来出任可是建国当初怎么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像这种大部份都是文官才能达到的地位,却由一个从基层升上的人担任,真的是非常了不起。只不过他本人似乎对于在朝延之中担任这样的一个军事宰相非常地不能适应,总是想着要上战场。此外,这个人对待部下也十分地公正,能够和部下同甘共苦,让官兵愿意舍命为其战斗。
再来看看他的上司:韩琦和范仲淹这两位当时的重臣。他们虽然身为文官,但也通于军事,是相当有名的人物,而狄青也就是被这两人所提拔的。
狄青这个人物在杨家将演义之中也有出场,但却是个不好的角色,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杨家将等人数年皆为国尽忠,但却一直没有获得朝廷善意的回应,而狄青在此是以朝廷的代理人之身份出现,理所当然不会是个好角色。
不过,从杨家将演义和万花楼演义两本书来看,宋朝最盛时期的两大英雄大致还是勾勒得出来,如果光是偏重一方的话,我想还是会失之偏颇的。说到万花楼演义,其实万花楼乃是欺虐狄青的都城高官所建的一座非常雄伟的建筑物,此书就是以此为舞台,由狄青与恶党所共同演出的故事。
狄青可说是仁宗皇帝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武将,而此时文官的代表则为包拯。这个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的超级英雄,虽然和名将传并没有关系,但我想还是有一提的必要。
仁宗皇帝本身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一位相当受到欢迎的皇帝,这个人在身世上有个相当大的秘密,不过真要说起来可就有些长了。
而为了要帮助这位仁宗皇帝,从天升降下了两位神仙,一位是文曲星的包拯,而另一位就是武曲星的狄青。在万花楼演义有着关于狄青的描写,而包拯方面则有所谓的七侠五义。这本又叫做包公案,其中的主角正是包拯。所谓的公案,指的就是案件的仲裁记录,而包拯这个人正是一位名留历史的判案专家,绰号包青天。会被称为青天,也就是青天白日的青天,就是表示其光明正大的人格。在香港、台湾也都曾做过以包青天为题的电视连续剧。要和日本做比较的话,大概就是像大同越前、或是水户黄门之类代表体制正义的英雄。关于他的小说,在日本倒是可以阅读井上祐美子小姐的桃花源奇谭,这并不是井上小姐的随意创作,而是真有其传闻的。同样地,关于狄青,在日本也有一篇短篇的小说,作者同样是井上小姐。这方面可说是井上祐美子的专门,除了前面提到的作品外,连七侠五义都是由她所翻译的。由于包公案一书乃是由数个短篇所集结而成的,我倒是还没有全部看完。此外,我也在期待有一天她能够把万花楼演义也给翻译出来。
以前曾有一部中港合作的电影秦俑战士在日本上映。大意是说,一位仕奉秦始皇的剑士,一直被深埋在地下二千年之久,而到了一九三年代的西安——也就是以前的长安,突然复活以惩戒恶人的故事。虽然蛮有趣的,不过当这名剑士复活的时候,一九三年代的女主角曾经问过他:既然你睡了二千年,那你知不知道这期间历史上的人物呢?其中提到的,就包括了包拯和岳飞等人。
在我与陈老师的对谈之中也曾经提过,我认为乱世的超级英雄如果要说是岳飞的话,那么和平时代的超级英雄,应该就非包拯莫属了!也许有些日本人会感到愤慨,为什么不是三国志里头的英雄呢?
关于这一点嘛,之后才会正式介绍的岳飞乃是排在第七十一位出场。当时宋朝对中国的百姓来说,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因此光是从能够成为小说题材的故事看来,就有飞龙传、杨家将演义、万花楼演义、包公案及七侠五义,以至于之后的水浒传等,而这些小说也都一一成为京剧的题材。也因此,若以京剧的基本论点来看,宋代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趣的时代。这当然也是一种极端的看法,不过,要比较出那一个朝代才是最有趣的这件事,本身就不具有什么意义。
在第六十九位的狄青和第七位的宗泽之间,时间相差约有百年之久,而这正是水浒传的时代。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上的繁荣、百姓生活水准的提升,这些都在宋朝全部实现。举例来说,像是料理用的石炭,就是在这时候开始普及的。石炭的火力大,能够提供高热,因此也使得中华料理的种类和味道在此时跃升。另外,在城内,也能有一定限度的夜间通行自由。虽然仍有一些矛盾和缺陷,但从整体看来确实可说是个和平与繁荣的时代。也因为这样,后世的民众也对于这时代出现的超级英雄乐观其成。
同时,还有另一个天才般的人物,这个人叫做沈括,他以当官的身份在财政、外交,以及治水等各方面都有着良好的政绩。而在科学家的身份上,他则研究化石和地层,是世界上首位发现时代不同地质及气象亦会有所发化的人,较李奥纳多达文西早了四百年。
只是,这样的繁荣后来突然被硬生生地打断,原因其实要从随着契丹族的辽国开始衰败,新兴的金国出现谈起。
刚才也曾经说过,宋虽致力于北方领土的收复,惟均为辽所败,因此便不得不放弃。在表面上虽然是与辽维持着良好的关系,但仍却心有不甘,所以当金在远的更北方出现的时候,宋便与金达同盟,提出了共同夹击辽的策略。这就是在水浒传中担任恶官的童贯等人所提的。童贯虽是一名宦官,但是身材高大,胡须虽不浓密,却依稀可见,他就是这样一名看来很有活力的人。
在这样的策略下,如果配合得当,当然可以用夹击作战的方式一举灭辽,然而事实上,宋军却为辽所败,而金军则几乎靠一己之力大败辽国。
于是,这下在宋与金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很诡异了。本来与金结盟,对宋来说应该是有益的,实则不然。基本上,宋与金结盟,为的就是要收复为辽所夺的北方领土,然而事实上,金在将辽灭亡了之后,是以实力取得这块土地的,因此宋实在是没有立场要求金国归还。而且若是要论武力的话,宋实在无法获胜,于是就策划阴谋,鼓动辽的余党在金叛乱。这件事为金所察知,对他们来说,这当然是该死的背信行为,因此就对宋发动了攻击。
在这之间当然会有着各式各样的政治工作以及外交交涉、调停等行动,然而由于宋朝用了太多的小手段,因此金这方面就决定不再继续交涉,而准备以实力加以降服,开始大举进军,一举破坏了宋的和平与繁荣。结果,宋的首都开封被占领,刚刚才即位的钦宗皇帝、以及其父亲,也就是刚刚才退位的徽宗,两人就一同被俘虏到遥远的北方荒野。
这么一来,朝廷就不再存在,官兵们也不能做些什么,而开始有了义勇军的编成。在黄河流域渐为金军所占领的状态下,慌张逃亡的人大抵上依着八百年前西晋灭亡时同样的路线开始往南方逃,一一渡过了长江。其中,好不容易渡过长江的钦宗之弟便即位成为高宗皇帝,总算保住了宋王朝的命脉。在历史上,此一时期叫做南宋,首都置于杭州。
就这样,在黄河与长江之间成了无政府状态,而在其中努力的,就是第七位的宗泽。
这个名叫宗泽的人是个通过科举考试的文官,一直在各地担任知事一职。虽然他在各地均因善政而深受民众仰慕,但却一直未能受中央政府重用,尽管年岁增长却一直未能出仕。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他担任了开封留守一职。其重点就在于高宗即位后,朝廷已经南迁,们又不能说就这样放弃北方,因此就把所有的责任交给宗泽,把他给推上了前线。
金军在俘虏了徽宗和钦宗、离开开封之后,宗泽便趁机进入并加以守备。金军虽回头意图再度攻陷开封,却被宗泽挡了下来。他不光是守护开封而已,还召集全国的义勇军加以整编,意图渡过黄河收复北方的失土。这个人的所作所为虽然不为中央政府所接受,但在百姓之间却极受欢迎,同时亦深受义勇军将士们的敬爱,因此义勇军不断集结,甚至达到数十万之众。宋泽将之整编完成,正待渡过黄河之际,由于不能任意行动,因此他便派使者往南向朝廷请求出兵的许可。然而这时逃到南方去的高宗却派人将使者暗杀掉,没有给予任何的回应。
为什么如此呢?从高宗的立场来看,宗泽的势力太大,集结了数十万的义勇军,如果他拥兵自立的话怎么办?结果,宗泽提出了十数次的出兵许可却都遭到漠视。其实,如果宗泽真的是朝廷所怀疑的那种野心分子的话,那他根本就不需要得到什么朝廷的许可,靠自己的实力就可以任意行动了。只不过他确实是一个十分认真而正直的人,这种事他是绝对做不出来的。在数次派出使者均被漠视之后,宗泽已经老去,随着事态的绝望而卧病在床。
这是西元一一二八年七月的事情,他在病床上意识不清地大喊着:“渡过黄河。”之后就过世了,享年七十岁。这在中国的历史上乃是与诸葛孔明死于五丈原并称的著名场面,只不过日本人不太知道罢了。
这时在宗泽所集结的义勇军之中,有着第七十一位的岳飞,也有第七十二位的韩世忠;只是在宗泽过世之后,他们也无可奈何,惟有领军回朝。而也就因为如此,宋就永远失去了收复黄河以北领土的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七十一位的岳飞、中国历史上最高强、伟大的民族英雄出现了。岳飞当然也有当过小说中的主角,这本书就叫做岳飞传,不过,这本书原先的标题乃是说岳全传,完整的说法则是说岳全传通俗演义。在此,就依俗叫它岳飞传吧!
以前我也曾经写过,当我在中国大陆、番港、台湾等地旅行之际,都一定会向当地人询问:对你们而言,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应该是谁呢?关于这个问题,大概百分之百都会提到岳飞。其次再根据各地的民情,像是台湾会回答郑成功。而诸葛孔明的名字,如果我这边不提的话,也许就根本不会提到也说不定。
有副中国大陆所出的“中国历代名将扑克”将中国历史上的名将一一列在扑克牌的花样之上,其中最强的一张,也就是鬼牌,上面的图案就是岳飞。诸葛孔明则是方块七,我本来以为是红心七的,在其它的地方可能有写错过,实际上应该是方块七才对。总之至少数字是对了,就请大家原谅我这小小的错误吧!
接下来,不好意思要顺便作个宣传,这本岳飞传即将由我田中芳树来进行编译,大概明年会出书,如果到时大家能读到的话,那我就很庆幸了。
岳飞这个人物出生于贫穷的家庭之中——也有人说本来并不贫困,只是后来家道中落,总之不是个有钱人就是了。他自少年时期开始习武,并且参加了武举也就是武官的考试,而后在一面讨伐山贼,一面呼应宗泽的过程中成为义勇军的一员,在大混乱之际来到开封。当时的岳飞只有二十五岁左右,在与宗泽相遇时几乎可说是一个无名小卒,而宗泽在见到岳飞之后,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直觉就想教给他许多兵法上的知识,然而岳飞却加以拒绝,他认为与其学了许多理论上的东西,还不如能够临机应变来得重要。一般来说,碰到这样的人应该都会觉得这小子很自大才是,但是宗泽却认为他有他的道理,还任命他为士官,当宗泽死后离开开封之际,岳飞就以前线武将的身份继续和持续南下的金兵抗衡。
是以从中国所出关于历代名将的评价来看,常会有称其为抗金名将的情形,其重点就在于岳飞是持续抵抗金兵侵略的名将,自然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了。包括第七十一位的岳飞、第七十二位的韩世忠、以及吴玠、吴璘、刘錡等这些人在内,在历史的虚实之间还是有着落差存在,但光是与侵略中国的北方民族作战这一点上来看,就足以称为英雄了。毕竟他们抵抗了如怒涛一般南下的金军,进而守住中国人的疆土、自尊的。
接着再谈到第七十二位的韩世忠。这个人一开始也是位无名小卒。当动摇宋朝的方腊之乱开始时,韩世忠便加人了讨伐军,并建立了将叛乱之首方腊俘虏的大功。然而这分功劳却为其上官所霸占,所以韩世忠并未因此事而受到任何的赏赐。
这场方腊之乱在水浒传之中也有记载。说到这方腊之乱的叛乱军到底有多强呢?在水浒传中登场的梁山泊义贼一百零八人在此亦加入了讨伐军,而其中的三分之二皆尽于此战中丧生,强度可见一斑。至于在水浒传中最后捕得方腊的乃是花和尚鲁智深,韩世忠无论在史实、还是在虚构的小说中,功劳皆为他人所抢,应该算是蛮不幸的吧!
韩世忠本为西北边境出身,在方腊之乱时来到长江的下游,也就是所谓的江南一带,在当地与梁红玉相遇。在列表上所见的括弧,注解的就是他的妻子梁红玉。
梁红玉当时在某个城镇之中是个有名的艺伎,不但生得好看,而且气度风格均佳,表演可说是样样在行,韩世忠对她一见钟情。不过,倒并不是在相遇之后两人就在一起的,当时的韩世忠不过是一名地位卑下的士兵,因此他也在等着自己日后的出仕。总之,他们两人后来结婚了。结婚之后,这位文武兼备的奇女子梁红玉从此就在战场上帮助韩世忠而有着非凡的表现。当然,这些故事后来也被改编为京剧,此外,在岳飞传中亦有出场。
在当时,所谓的军队,有许多都不再只是由政府所组成,而是由许多的义勇军出身、由义勇军之间所推举的首领来带领其部下所形成的一种佣兵集团。也因此,初期的南宋军队可视为是这种佣兵集团的综合体。
而也因为这样的关系,不管是岳飞还是韩世忠,他们都不只要指挥军队,同时还必须要负责养这二万、三万的兵才行。在这种时候,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进行掠夺,大部分的将军就是利用这样的手段来养活他们的部下,不过这些被称为抗金名将的人物却不这么做。岳飞、韩世忠,他们都没有进行掠夺,最多只是接收从敌人手中所夺得的东西。就这样,在岳飞及韩世忠的手下就集结了许多极具个性的将军,后来,岳飞的军团被称为岳家军,而韩世忠这一方则被称为韩家军。
好了,既然有所谓的抗金名将,那么在金国的这一方又是如何呢?采取攻势的金国当然也有不少的名将,其代表则为第七十三位的宗弼。这是他的汉名,本来的名字是兀术,也被称为四太子,意即为金太祖的第四个王子。
这个人还有一位兄长宗望,被称为二太子,虽然也是位以用兵神速而闻名的勇将,可惜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过世了。宗望是位热心的佛教信徒,行事也有不少温和之处,还曾一度想要让徽宗和钦宗回国,不过在此事尚未实现之前他就死了。
宗弼曾数度率军出征,而南宋方面只好迎击,这样的情形持续了数年之久。这个宗弼虽然身为名将,但倒不是因为他常胜的缘故,他也吃过败仗,不只曾败给岳飞,也一样曾为韩世忠和吴玠所败。
光从表面上来看,宗弼当然是败得很惨,但是他只有一个人,而南宋这一方面却是同时有多位将军与之对抗。也因此,在这段时间里,留下了不少历史上有名的战役。
举例来说,像是韩世忠与宗弼之间最有名的战役就被称为黄天荡之战。当时宗弼率领了十万大军南下,越过了长江,准备一举将高宗俘虏,使南宋灭亡。听到消息的高宗便乘船逃往海上。本来宗弼是想要继续追捕的,可是后来却因为补给的问题而不得不放弃,而造成这样结果的,就是因为韩世忠的出击截断了金军的后勤补给之故。
当时韩世忠掌军八千,相对于宗弼的十万大军,竟能够争取四十日以上的缓冲优势。在经过了数度的战斗之后,把宗弼逼回了长江的岸边。正当宗弼想要乘船渡河的时候,长江上又有韩世忠的船队杀到,形成了水面上的激战。这时,梁红玉便乘上船,咚咚地敲着大鼓,以其鼓声指挥全军,算是此战役中最有名的场面。这一段故事不但被改编成为京剧,连电影中都曾经登场过。
这场战役的结果使得宗弼的军队着实吃了败仗,也使得金军不得不在无法渡过长江的情况下退兵。
在此有个重点,那就是当时宋的船只,如渡长江的轮船,就是先进的外轮船(在船体的两侧有着两个外轮,而连结到船的内部,以机械来加以动作)。根据当时的记录,这已经是用人力来转动辘轱,使船能够在水土产生如在平原之上策马前进速度的船只了。至于其大小,则已有四层到五层的构造,可说是数百吨级的巨船。
宗弼就有这样的船只。当然,这不是由他所作的,而是将宋朝之内的所有船只集结而成。
另一方面,在韩世忠这边,由于外轮船几乎全都落入了宗弼的手中,因此就只剩下帆船,只得走走停停地对宗弼进行追击。某一天,江上平静无风,韩世忠的帆船完全无法动弹,宗弼看准了这一点,便乘着外轮船想要强行突破。韩世忠由于船无法行动,只能待其靠近。对金来说,拥有能够自由行动的外轮船自然是压倒性地有利,因此方能成功地突围。
而在吴玠和吴璘——两人乃是兄弟——这方面,其大破宗弼之役称做和尚原之战。由于此地地形之故,宋军将金兵引入了山间,使其进入惟一的山径之后,再从四周的崖上加以攻击,并且将其切断,一路追赶到谷底,大致的经过就是如此。宗弼在吃了败仗后也只能逃,当差点被追兵追上时,听说他还切除髭须改变容貌以便脱逃。这故事在三国演义之中也被引用,而写成了曹操被马超追杀时切除髭须逃走的故事。
在这之间,岳飞也建立了不少的武功,一度还差点夺回首都开封,只可惜后来失败。不过,由于他的功勋较韩世忠、吴氏兄弟来得更大,因此高宗还曾赐给他亲笔所写“精忠岳飞”的军旗。
岳飞这个人在背上有着刺青,刺着“精忠报国”四个字。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似乎是偏向右翼的,不过这毕竟是八百年前的事情。根据岳飞传上的记述,这个精忠报国的刺青,乃是由其老母亲手所刺。当时,像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们,也有不少人身上有着刺青,因此可推论当时刺青应该是一件蛮流行的事情。
在这些抗金英雄们的努力下,金国一直没有办法征服中国,就在对立呈现胶着状态之际,出现了一个叫做秦桧的人物。
这个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恶人。当然,在岳飞传中也是个恶人角色——宗弼在岳飞传中当然也是敌人的角色,但就算身为敌人且有多次的失败的经历,不过在书中仍有其扶养敌将遗孤的故事。而在秦桧这方面,则是个完全无可救药的恶人角色。在某种意味上,与一开始就是敌人的人物比起来,背叛者还是来得更令人憎恶吧?
这个叫做秦桧的,一开始是以俘虏的身份被扣留在金国,不久之后,其族人都被放了回来,并佯称是在被俘虏的时候将看守的金兵杀死才逃回来的。然而却连下人都能够一起带回,这件事本身就很令人起疑,因此一开始便有秦桧是金国间谍的说法。
不过,由于他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个人,因此他很快又再受到高宗重用,并开始高唱和平论。其主张也就是说,当金不断地攻击而来时,就算再努力抵抗,终究是没有办法长久下去,同时又不可能一举北上收复全国的失土,因此就只有和平一途。而实际上,由于南宋在财政的状况上也非常地吃紧,因此和平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在秦桧握得了朝廷的实权之后,就开始推动他的和平策略。当然,这时的另一方就成了反对派,而岳飞就是这反对派的急先锋。
秦桧为了要和金能够进行和平交涉,就一定要对这个持反对意见的岳飞有所行动才行,于是他就将岳飞以谋反的罪名打入狱中,在拷问之后便将他杀死。当岳飞在受拷问时,由于这是天大的冤罪,因此他怎么样都不肯认罪,于是秦桧就让岳飞拿着笔、押着他的手命其写下自白书,因而留下了岳飞在墙上写下“天日昭昭”的故事。意思就是说自己乃是无辜遭陷,老天爷会明白他所受的冤屈。
最后,秦桧命令部下在狱中将岳飞杀死。除了绞杀的说法外,也有下毒一说。不管如何,在岳飞死后,岳飞的军队也遭到解散,甚至连岳飞的养子及其心腹等人也都一同为其所杀害。
此时的秦桧,其权力之大,再也无人敢违抗,只有韩世忠例外,他生气地跑到秦桧的面前,质问他有关岳飞谋反的证据何在。
秦桧本来还想辩解,但在其一一追问之下实在是答不出来,最后就只说出三个字“莫须有”倒不是说完全没有,而是也许可能会有的意思。
这一点让韩世忠更为光火,大叫道:竟然连个证据都没有,而只是“也许可能会有”这样的一句话就将岳飞杀死是吗?然而,除此之外也没有办法再为岳飞做些什么了。至于这时的高宗皇帝则是装做不知情,让韩世忠也感到非常地厌恶,因此便自朝中引退了。
引退之后的韩世忠在杭州的近郊,西湖的湖边建了一间小屋,然后就在那儿度过了他的晚年。他总是让随侍拿着酒壶,自己带着根钓竿,然后就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在湖边钓鱼。就算有客人来访,他也绝不谈到有关军事的话题。他在西湖边的小屋叫做翠微亭,听说是因为以前岳飞曾说过翠微一地的风景十分优美,因此便以此为名。光从这一点来看,就知道韩世忠的心情了。
就这样子,杀了岳飞的秦桧与金国之间达成了停战的协议。至于和平的条件,就是宋必须对金称臣,每年还必须奉上为数庞大的银两,说明白一点就是讲和的代价,此外还要割让边境地带的领土等等。
刚才也曾经提到过的和尚原这个地名,此乃宋军确保战力的据地之一,然而像这样的地方也被割让给了金军。因为这件事,在朝中也有所非议,只是在岳飞被杀,而其他的反对派也一一遭到放逐或被打入牢中之后,就再也没有反对声浪了。之后,秦桧就因促成和平的功劳而居于高位,并握有实权。
从整体上看来,秦桧乃是利用和平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从这个所谓的和平之中,秦桧可说是没有任何的损失。即使是被金俘虏而被带到北方去的钦宗就这样在被幽闭之下死于异地,即使像岳飞这种在不久之后,岳飞恢复了名声,百姓们更在岳飞的庙前立超了秦桧的塑像。他的形象以锁缚住,并遭到任由参拜岳飞的人吐口水的下场。
不论如何,宋终究是得到了和平,于是便致力于经济的开发。也曾有高宗皇帝自行下诏繁盛海上贸易的说法。在商业和农业的发展下,成为一个丰饶国家。从这一点看来,秦桧的和平策略从政策上来看是没有错的。只是在实行之前,把无辜的人以谋反的污名加以处死则不应该的。然而就算有这样的看法,以当时的秦桧来说,大概也很明白自己会被人怎么说吧!他除了压迫、暗杀反对派之外,还篡改历史书,这正是想要隐瞒自己所做所为的举动。在谈和成立之后,来到南宋的金国使者,还曾经以贵国为了国家竟然愿意杀死重要的将军一事拿来消遣,表示连从金国的立场来看,也都不是一件寻常的事。
岳飞在被杀的时候不过三十多岁,十分悲壮地走向他的末日,而成就了现实上的和平。所有人都感觉到这所谓的和平乃是由岳飞的血所换来的,因此不久之后,岳飞便成了民族英雄的象征。从名将的条件看来,他在爱护部下以及不为害民众等方面皆合格,再加上他也是个调兵遣将的高手,要拿日本史来比较的话,他大概可以跟源义经和真田幸村所综合起来的悲剧英雄相提并论吧!
在日本,以前一说到岳飞也都称其为忠臣,全身充满忠义之名将,只是在中日战争开打之后,由于岳飞乃是抵抗外国侵略的象征,以日本的情况来说实在不宜,因此才开始说岳飞的坏话。当时外务省(译注:日本的外交部)的职员就提出了“支那(指中国)应向秦桧学习”的论文。其重点就在于要与日本缔结和平。然而其根本上的错误,就在于秦桧乃是一个滥杀无辜而出卖国家,并独享乐华富贵的极恶之人,因此就算当时中国方面想与日本缔结和平盟约,也绝不愿将自己比做秦桧,更不用说学习了!也因此,日本政府打错了如意算盘,倒不是说大家不愿和平。
之后,南宋在确保了丰饶的江南之后,一取得和平,在经济上便开始急速地发展。
至于宗弼,则以其金国最有力的皇族身份,在日后仍领导着金国的政治与军事,直到他安然度过晚年——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奇怪,但大致上就是这样的感觉。
其后,两个国家之间维持了约二十年左右的和平,著名的白蛇传就是以这个时代背景为舞台的神话故社。也就是在和平成立之后,杭州日益繁荣的时代。
在经过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之后,和平被打破了。在金国方面发生了许多的内部抗争,皇帝遭到杀害,而新皇帝又是一名暴君,历史上被称为海陵王。才能出众却不自律,由于他景仰南方的文化,因此自己就率了六十万的大军,南下意图灭亡宋朝。在突破了长江之后,于长江的南岸再度遭遇到宋集结的二十万兵力,其兵力相差非常悬殊。
这时,指挥军队击退金兵而救了国家的,正是第七十四位的虞允文。
这个虞允文本是文官,在他接任之时,宋军的前卫部队已经吃了败仗,正准备从长江之北收兵退回。当时援军尚未抵达,而虞允文便接任指挥,首先在金兵第一波准备渡过长江之时加以击退。而后,当金的水军以盛大的船队南下而来时,他则在海上迎击,用火攻予以击破。
就在数次的战斗防止了金军南下之后,金国的暴君海陵王——他是那种在财政上极尽奢侈,把看不顺眼的人杀掉,而后再把其妻纳入自己后宫的那种人——由于是自己领军南下的关系,北方遂引发叛乱,新的皇帝即位。知道了这件事的海陵王本来还想继续远征,结果在部下之间却发生了政变,而将海陵王杀死。之后,金国退兵,宋国危机方才解除。
这场由虞允文指挥击退金兵的战役称为采石矶之战,也是历史上的“南北大战”之中最为有名的战争之一。
虞允文这个人后来也有过不少经历,一直到最后当上了左丞相兼枢密使,也就是宋国家战略的最高负责人。在这个人手下也有不少人活跃着——韩世忠的儿子亦在其中。韩世忠的儿子本来是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