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吴淡如散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你疯狂”(addiciedtolove),是一部描写爱情报复狂的电影。男人不相信,故乡的女友一进了大都会就把他的痴情忘得一干二净;女人不甘把男人从法国带来美国,在有了小成就之后,就想抛弃自己这个“糟糠”未婚妻。偏巧这两个变心的人爱上了彼此,如胶似漆。于是糟糠男和糟糠女各展神通,在变心的情人们对面找了一栋大楼,偷听他们的动静。
接下来的报复行动可就疯狂了,像在搭云霄飞车一样,报复狂全程录影、录音在所不疲。女人使尽诡计破坏法国人所开的餐厅,在美食家光顾该餐厅时放出蟑螂,终于使如日中天的餐厅被迫歇业;又深知该法国男子有草莓过敏症,潜入他的房子,把草莓放在他的枕套里,让他全身红肿见不了人;又让新欢怀疑法国人有外遇,两人一时分道扬镳。
可是,这两个报复狂捡回原有的爱人没有?好莱坞的编剧虽然洒狗血,但也不至于为了要让观众看得皆大欢喜而使人家混身鸡皮疙瘩。法国人对自己负心的解释,至少值得那些“你非爱我到死”或坚持“你现在不要我,过去就是在利用我”的人去深省。他说:“没错,是她给我这个机会,带我来这里,使我从一个小厨师变成餐厅老板那时我以为,只要我让自己爱上她,一切就可以原谅,可是”
“但是我不爱她,我还是得尊重自己的爱情直觉啊!”他确实认为自己该“爱”上她,后来发现两人的感觉只能停留在“喜欢”而已。可是,他还是没办法真正爱上她。爱不能勉强。负心就负心吧!
过去被利用的人傻住了。这个理由深入爱情的精髓,你还能怪他吗?责怪以别人“负心”“利用”又怎么样呢?爱真的不能勉强。
即使有爱,爱消失了,也不能勉强。负心的人难免有罪恶感,但怪自己也没有用。这样为负心辩解,似乎是在“挑战社会善良风俗”但却是事实。
爱是非常奇妙的东西,它只能由你感受。当爱老去,你创造新鲜感或可维持爱,或者不能。
片中非常让人捧腹大笑的一段,是男主角听到前女友与法国人做ài发出“狂嗥”时,不可置信的眼神。因为她和他做ài时总是一声不响、文文静静。这男人直觉地认为,坏男人在欺负她,并没有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能力”有问题。
有个老笑话是这样的:某人雇了私家侦探,对他老婆的外遇做全程录影,看了录影带后,他呆住了。“不,我老婆不可能这样!”
“可是,画面上的人明明是你老婆!”侦探说。
“不!我是说她跟我做同样的事的时候,从不会发出声音,也不可能那么开心。她不是我老婆!”
爱在心里口难开
爱情小说之所以畅销,
都是一定的公式:
快乐的结局,
温暖的相拥,
不断的热力输送。
用忍耐、体谅与勇气呵雪成冰。
“我为什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现在这个样子,真的是我希望变成的样子吗?”
我们多半比较希望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心里是什么样子,常常忘了,或几乎没有问过自己上述的问题。
“爱在心里口难开”的电影中,杰克尼柯逊所扮演的后中年期作家,就是一个“实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的人。他很敏感很专注于他的工作,也渴望被爱,因为太敏感了,所以他知道自己实在很惹人讨厌;因为他真的很专注于他的工作,所以他闭门谢客,变得很自闭、很有洁癖,而且发展出一套近乎“强迫性精神宫能症”的行为:比如,香皂只洗一次就丢垃圾桶,锁门一定要锁五次,走红砖道也有既定的模式,到同样的餐厅,非要同一个侍者点菜。他用各种规则与仪式把自己保护起来,但当城廊太高,而渴望爱的人也等不到爱,因为他用冷漠当防空罩密封了自己,杜绝了爱的往来。
多么讽刺啊!他是一位畅销的爱情小说家,爱情小说之所以畅销,都有一定的公式:快乐的结局,温暖的相拥,不断的热力输送,用忍耐、体谅与勇气呵雪成冰。
可是他都没有,现实生活中,他一点温暖都没有,他让自己变成一个机器人,按模式活在自己孤独世界的机器人。
完全合乎苏格拉底的嘲笑,专家都是训练有素的狗。这只狗像作家彼得梅尔所写的,在法国普罗旺斯被训练去寻找名贵松露的狗一样,它们有嗅觉,可以很灵敏地为人找寻到他们要的“黑金”但却无缘品尝松露真正的清新滋味。
就好像纪伯伦在沙与泡沫中说的,许多理论都像一扇窗户,我们通过它看到真理,但是它也把我们与真理隔开。
我的观察、我的理论是否也把我和生活的真实感觉隔开了呢?一边看着杰克尼柯逊生动的演出(其实早在看过他的鬼店被吓得魂飞魄散时,我就发誓他的电影演得再好我都不要看,便还是来看了啊!)我一边思索的这个问题。
是的,如果我一直忘记提高自身生命的热度,我确实也会和他一样,变成一个冷静而失温的旁观者;如果自绝与真实世界的情感交流,我会变得自私自闭而死气沉沉,变得渴望爱而口难开。
人生时光稍纵即逝,这种分裂,最好适可而止。
为什么你要旅行
旅行中的基本快乐,来自于行动。
人生不能只有一直做计划。沉思、
论电、挣扎和拖延。
旅行,让脑袋停一停。
我们为什么要旅行?
为什么要过“不一样”的生活?
为什么我不能只回答,是的,我旅行是因为我爱旅行。正如,我写作是因为我爱写作。没有“为什么”我的脑袋,有时太爱管闲事。
现代人“追根究底”的科学精神常把自己搞得崩溃了。在我们小小的脑袋里每天所川流的情绪与问题,动不动就会洪水泛滥。是我的问题,也可能是你的问题。
这是在巴黎情人、纽约沙发(这是本地绝色影展的译名,原名应为纽约公寓)中,斯廉赫特所饰演的精神医生,所面临的“职业病”问题,也是每个现代人可能遇见的问题。
我们聪明的脑袋长于分析、观察和思索,竟日复一日压抑自己的情绪,甚至忘了自己的不快乐;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建立许多法则,却忽略天然的性情。所以他想要逃掉(你的旅行也是一种脱逃吗?),到巴黎,和朱丽叶许诺玩“交换公寓”的游戏,闯进了别人的生活空间,和自己完全不同个性的人的生活模式里。毕诺许演的巴黎女舞者也一样,她无意间假扮起精神分析师,走人一个不灭的定律里:越懂得分析别人的时候,越不能看清自己。
我们“为什么”要旅行?黑暗中,画面、声音,影像流动着,我问自己这个问题。喘口气?看看自己在不同的空间中是什么样子?还是换一换生活方式?
其实,还是想看清自己。回复成一个人,一个暂时没有那么多“为什么”的人。
但也常常只是逃避一下,出走一下,回来又坐在同样的笼子里。
旅行中基本的快乐,来自于行动。人生不能只是一直做计划、沉思、论辩、挣扎和拖延。
虽然我们总又像回到精神医师长沙发上原来的位置,叨叨不休地分析自己的问题,但好歹享受过离开长沙发、舒展筋骨的时光。
旅行,让脑袋停一停。
我喜欢旅行,不管去哪里,暂时离开我的长沙发。黑暗中,我对自己微笑。旅行就像看电影,暂时离开一下轨道,只是时间短长而已。
离开一下吧!也许会把自己看得清楚一些。
离开,也是为了回来走更长远的路。
你疯狂”(addiciedtolove),是一部描写爱情报复狂的电影。男人不相信,故乡的女友一进了大都会就把他的痴情忘得一干二净;女人不甘把男人从法国带来美国,在有了小成就之后,就想抛弃自己这个“糟糠”未婚妻。偏巧这两个变心的人爱上了彼此,如胶似漆。于是糟糠男和糟糠女各展神通,在变心的情人们对面找了一栋大楼,偷听他们的动静。
接下来的报复行动可就疯狂了,像在搭云霄飞车一样,报复狂全程录影、录音在所不疲。女人使尽诡计破坏法国人所开的餐厅,在美食家光顾该餐厅时放出蟑螂,终于使如日中天的餐厅被迫歇业;又深知该法国男子有草莓过敏症,潜入他的房子,把草莓放在他的枕套里,让他全身红肿见不了人;又让新欢怀疑法国人有外遇,两人一时分道扬镳。
可是,这两个报复狂捡回原有的爱人没有?好莱坞的编剧虽然洒狗血,但也不至于为了要让观众看得皆大欢喜而使人家混身鸡皮疙瘩。法国人对自己负心的解释,至少值得那些“你非爱我到死”或坚持“你现在不要我,过去就是在利用我”的人去深省。他说:“没错,是她给我这个机会,带我来这里,使我从一个小厨师变成餐厅老板那时我以为,只要我让自己爱上她,一切就可以原谅,可是”
“但是我不爱她,我还是得尊重自己的爱情直觉啊!”他确实认为自己该“爱”上她,后来发现两人的感觉只能停留在“喜欢”而已。可是,他还是没办法真正爱上她。爱不能勉强。负心就负心吧!
过去被利用的人傻住了。这个理由深入爱情的精髓,你还能怪他吗?责怪以别人“负心”“利用”又怎么样呢?爱真的不能勉强。
即使有爱,爱消失了,也不能勉强。负心的人难免有罪恶感,但怪自己也没有用。这样为负心辩解,似乎是在“挑战社会善良风俗”但却是事实。
爱是非常奇妙的东西,它只能由你感受。当爱老去,你创造新鲜感或可维持爱,或者不能。
片中非常让人捧腹大笑的一段,是男主角听到前女友与法国人做ài发出“狂嗥”时,不可置信的眼神。因为她和他做ài时总是一声不响、文文静静。这男人直觉地认为,坏男人在欺负她,并没有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能力”有问题。
有个老笑话是这样的:某人雇了私家侦探,对他老婆的外遇做全程录影,看了录影带后,他呆住了。“不,我老婆不可能这样!”
“可是,画面上的人明明是你老婆!”侦探说。
“不!我是说她跟我做同样的事的时候,从不会发出声音,也不可能那么开心。她不是我老婆!”
爱在心里口难开
爱情小说之所以畅销,
都是一定的公式:
快乐的结局,
温暖的相拥,
不断的热力输送。
用忍耐、体谅与勇气呵雪成冰。
“我为什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现在这个样子,真的是我希望变成的样子吗?”
我们多半比较希望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心里是什么样子,常常忘了,或几乎没有问过自己上述的问题。
“爱在心里口难开”的电影中,杰克尼柯逊所扮演的后中年期作家,就是一个“实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的人。他很敏感很专注于他的工作,也渴望被爱,因为太敏感了,所以他知道自己实在很惹人讨厌;因为他真的很专注于他的工作,所以他闭门谢客,变得很自闭、很有洁癖,而且发展出一套近乎“强迫性精神宫能症”的行为:比如,香皂只洗一次就丢垃圾桶,锁门一定要锁五次,走红砖道也有既定的模式,到同样的餐厅,非要同一个侍者点菜。他用各种规则与仪式把自己保护起来,但当城廊太高,而渴望爱的人也等不到爱,因为他用冷漠当防空罩密封了自己,杜绝了爱的往来。
多么讽刺啊!他是一位畅销的爱情小说家,爱情小说之所以畅销,都有一定的公式:快乐的结局,温暖的相拥,不断的热力输送,用忍耐、体谅与勇气呵雪成冰。
可是他都没有,现实生活中,他一点温暖都没有,他让自己变成一个机器人,按模式活在自己孤独世界的机器人。
完全合乎苏格拉底的嘲笑,专家都是训练有素的狗。这只狗像作家彼得梅尔所写的,在法国普罗旺斯被训练去寻找名贵松露的狗一样,它们有嗅觉,可以很灵敏地为人找寻到他们要的“黑金”但却无缘品尝松露真正的清新滋味。
就好像纪伯伦在沙与泡沫中说的,许多理论都像一扇窗户,我们通过它看到真理,但是它也把我们与真理隔开。
我的观察、我的理论是否也把我和生活的真实感觉隔开了呢?一边看着杰克尼柯逊生动的演出(其实早在看过他的鬼店被吓得魂飞魄散时,我就发誓他的电影演得再好我都不要看,便还是来看了啊!)我一边思索的这个问题。
是的,如果我一直忘记提高自身生命的热度,我确实也会和他一样,变成一个冷静而失温的旁观者;如果自绝与真实世界的情感交流,我会变得自私自闭而死气沉沉,变得渴望爱而口难开。
人生时光稍纵即逝,这种分裂,最好适可而止。
为什么你要旅行
旅行中的基本快乐,来自于行动。
人生不能只有一直做计划。沉思、
论电、挣扎和拖延。
旅行,让脑袋停一停。
我们为什么要旅行?
为什么要过“不一样”的生活?
为什么我不能只回答,是的,我旅行是因为我爱旅行。正如,我写作是因为我爱写作。没有“为什么”我的脑袋,有时太爱管闲事。
现代人“追根究底”的科学精神常把自己搞得崩溃了。在我们小小的脑袋里每天所川流的情绪与问题,动不动就会洪水泛滥。是我的问题,也可能是你的问题。
这是在巴黎情人、纽约沙发(这是本地绝色影展的译名,原名应为纽约公寓)中,斯廉赫特所饰演的精神医生,所面临的“职业病”问题,也是每个现代人可能遇见的问题。
我们聪明的脑袋长于分析、观察和思索,竟日复一日压抑自己的情绪,甚至忘了自己的不快乐;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建立许多法则,却忽略天然的性情。所以他想要逃掉(你的旅行也是一种脱逃吗?),到巴黎,和朱丽叶许诺玩“交换公寓”的游戏,闯进了别人的生活空间,和自己完全不同个性的人的生活模式里。毕诺许演的巴黎女舞者也一样,她无意间假扮起精神分析师,走人一个不灭的定律里:越懂得分析别人的时候,越不能看清自己。
我们“为什么”要旅行?黑暗中,画面、声音,影像流动着,我问自己这个问题。喘口气?看看自己在不同的空间中是什么样子?还是换一换生活方式?
其实,还是想看清自己。回复成一个人,一个暂时没有那么多“为什么”的人。
但也常常只是逃避一下,出走一下,回来又坐在同样的笼子里。
旅行中基本的快乐,来自于行动。人生不能只是一直做计划、沉思、论辩、挣扎和拖延。
虽然我们总又像回到精神医师长沙发上原来的位置,叨叨不休地分析自己的问题,但好歹享受过离开长沙发、舒展筋骨的时光。
旅行,让脑袋停一停。
我喜欢旅行,不管去哪里,暂时离开我的长沙发。黑暗中,我对自己微笑。旅行就像看电影,暂时离开一下轨道,只是时间短长而已。
离开一下吧!也许会把自己看得清楚一些。
离开,也是为了回来走更长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