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三九回 梦想路上进行时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民间春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梦想路上困难多,竭尽全力始办学;水稻北方种植开,董妞儿成了“绣花”匠。)
大龄学生的学习是需要很大毅力的,加之他们已经到了婚嫁年龄或者已经结婚成家,想要做到安心学习是比较难的,因此,耿老爹亲自带的夜校班坚持办了一年多以后,这些学生们尽管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一些文化知识,但不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却慢慢地减少了。将剩下来的二十多名学生坚持教到三年结业之后,耿老爹就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种植水稻上了。只是在学堂里实在抽调不开,比如,在耿英、耿兰和耿直的媳妇生孩子期间,才来学堂里接替她们教上一段时间,这是后话。
在这里必须重点一提的是董二壮,这个斯斯文文的小伙子特别珍惜上夜校班这求之不得的学习机会。在为期三年的学习期间,他从来没有耽误过一次,而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仅如此,在以优异的成绩结业后,他还总是一有闲暇,就书不离手;有了问题,就找嫂子耿英请教。耿英呢,对这个刻苦好学的小叔子也很是器重,总是想方设法帮助他不断地提高学业水平。后来,“耿家小学堂”师资缺乏,耿正就聘用二壮教授一年级小学童。这二壮果然不负厚望,把所带班级的小学童们教得满好。再后来,在他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嫂子耿英的持续培养下,二壮最终成了“耿家小学堂”的一名非常合格的教书先生,这也是后话。
由于试种水稻取得了很大成功,耿老爹希望能够尽快扩大种植面积。然而事实上,想要使思维保守的乡民们很快就接受这种新作物,并不像想像中那么容易。但终归还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以后,在耿老爹的不懈宣传和热情指导下,“三六九镇”南面那一大片几百亩水田里,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了。这个美丽的乡镇也由此而增加了又一个让周围村庄里乡民们羡慕不已的理由。之后,深受北方人们喜爱的水稻又慢慢地开始在适合种植这种作物的周围村庄里种植开来。
从次年正月十六招收第二批学童开始,“耿家小学堂”开始了有了一年级和二年级两种班级。师资力量抽调不开了,耿正只好把原先的甲、乙、丙三个一年级班合并成甲、乙两个二年级班,分别由自己和耿英带;耿直则带新入学的一年级班。从此之后,“耿家小学堂”只招收年满7岁的男女学童,每年基本上都可以招满一个大班。如果某一年报名的学生人数太多,就分成甲、乙两个班。
由于“耿家小学堂”不但教学内容新颖实用,而且学杂费用相当低廉,致使本镇上和附近村子里原有的几个大小私塾纷纷办不下去了。而当时,“耿家小学堂”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耿正就将几名有声望的私塾先生聘来自家的小学堂任教。附近村子里一些有接送条件的人家,也把自家的小娃娃送来“耿家小学堂”学习。
耿正和秀儿成婚后,青山和青海这一对双胞胎兄弟也于次年夏天,与各自心仪已久的本镇王氏女子和董氏女子于同一日热热闹闹地举办了婚礼。此后,娘家粉坊里帮忙干活儿的人多了,秀儿就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放在帮助耿正操持学堂的日常事务上。其他不说,随时备足了师生们喝的开水,就是秀儿每天必须做的一件大事情。
在耿英和大壮成婚次年的秋后,二壮也与姥娘家隔壁花儿的妹妹小花儿结婚了。虽然花儿当年想嫁给大壮的希望没有能够实现,但妹妹小花儿与二壮成婚,也总算是了却了其爹娘想与董家结亲,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三六九镇”这天赐福地镇上人的美好心愿了。
二壮与小花儿决定成婚之前,耿英耐心地说服公爹和婆婆,让这一对新人去新盖的宅院去住,自己愿意就在老宅院里和公婆长期一块儿生活。她最主要的理由是:“俺教书呢,就想吃娘给做的现成饭!”
因此,二壮是把小花儿直接娶到新宅院里的。
“耿家小学堂”开学之初,耿兰和董妞儿虽然已经属于大龄学童了,但她俩还是被划拨到了适龄学童班里,一同进了耿正带的一年级甲班学习。在耿正的严格教授和指导下,一年半后,董妞儿虽然斗大的字已经认了几百担,并且也学会了打简单的加减珠算,但她总是觉得学习读书写字打算盘不及绣花鞋垫那样有趣儿。加之大嫂耿英生了一对儿龙凤胎,娘在欣喜之余又劳累不堪,就擅自作主不再继续学习,回家帮着娘照看可爱的侄儿侄女去了。最终,这个已经不是睁眼儿瞎的小半个文化人嫁给了二狗子的弟弟三狗子,日子过得倒还挺美满。这对儿非常和睦的夫妻一共养育了两双儿女。当娃儿们刚刚到了入学年龄时,董妞儿就无一例外地把他们送进“耿家小学堂”里学习。这大概是在弥补自己当年没有像好朋友耿兰那样,坚持刻苦学习的遗憾吧!
白小青当年用七年多的时间为耿英精心积攒的那188张特别好看的绣花图样,耿英后来只挑拣着绣了很少的几幅。耿兰虽说也很喜欢这些非常好看的图样,但无奈读书求学心切,几乎挤不出来闲暇的时间,所以,她只绣了更少的几幅。不过,这些图样后来倒是成了董妞儿的宝贝了,她居然把那188张图样几乎绣了个遍。
尽管董妞儿的绣艺有些个不敢恭维,但其认真刺绣的热情和态度却实在是值得称赞的!不但自家爹娘、公婆和两边兄弟姊妹们的家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她的杰作,就是在两耿婶子家里和其他所有兄嫂们的家里,出自董妞儿之手的那些个花花绿绿的绣品,也大大方方地展现在了他们的几乎各个屋子里!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您喜欢本章,请加入书架书签!也请您投推荐票、投评价票、+关注、做评论,多谢多谢!您的支持,将是我继续努力写下去的最大动力!
(梦想路上困难多,竭尽全力始办学;水稻北方种植开,董妞儿成了“绣花”匠。)
大龄学生的学习是需要很大毅力的,加之他们已经到了婚嫁年龄或者已经结婚成家,想要做到安心学习是比较难的,因此,耿老爹亲自带的夜校班坚持办了一年多以后,这些学生们尽管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一些文化知识,但不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却慢慢地减少了。将剩下来的二十多名学生坚持教到三年结业之后,耿老爹就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种植水稻上了。只是在学堂里实在抽调不开,比如,在耿英、耿兰和耿直的媳妇生孩子期间,才来学堂里接替她们教上一段时间,这是后话。
在这里必须重点一提的是董二壮,这个斯斯文文的小伙子特别珍惜上夜校班这求之不得的学习机会。在为期三年的学习期间,他从来没有耽误过一次,而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仅如此,在以优异的成绩结业后,他还总是一有闲暇,就书不离手;有了问题,就找嫂子耿英请教。耿英呢,对这个刻苦好学的小叔子也很是器重,总是想方设法帮助他不断地提高学业水平。后来,“耿家小学堂”师资缺乏,耿正就聘用二壮教授一年级小学童。这二壮果然不负厚望,把所带班级的小学童们教得满好。再后来,在他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嫂子耿英的持续培养下,二壮最终成了“耿家小学堂”的一名非常合格的教书先生,这也是后话。
由于试种水稻取得了很大成功,耿老爹希望能够尽快扩大种植面积。然而事实上,想要使思维保守的乡民们很快就接受这种新作物,并不像想像中那么容易。但终归还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以后,在耿老爹的不懈宣传和热情指导下,“三六九镇”南面那一大片几百亩水田里,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了。这个美丽的乡镇也由此而增加了又一个让周围村庄里乡民们羡慕不已的理由。之后,深受北方人们喜爱的水稻又慢慢地开始在适合种植这种作物的周围村庄里种植开来。
从次年正月十六招收第二批学童开始,“耿家小学堂”开始了有了一年级和二年级两种班级。师资力量抽调不开了,耿正只好把原先的甲、乙、丙三个一年级班合并成甲、乙两个二年级班,分别由自己和耿英带;耿直则带新入学的一年级班。从此之后,“耿家小学堂”只招收年满7岁的男女学童,每年基本上都可以招满一个大班。如果某一年报名的学生人数太多,就分成甲、乙两个班。
由于“耿家小学堂”不但教学内容新颖实用,而且学杂费用相当低廉,致使本镇上和附近村子里原有的几个大小私塾纷纷办不下去了。而当时,“耿家小学堂”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耿正就将几名有声望的私塾先生聘来自家的小学堂任教。附近村子里一些有接送条件的人家,也把自家的小娃娃送来“耿家小学堂”学习。
耿正和秀儿成婚后,青山和青海这一对双胞胎兄弟也于次年夏天,与各自心仪已久的本镇王氏女子和董氏女子于同一日热热闹闹地举办了婚礼。此后,娘家粉坊里帮忙干活儿的人多了,秀儿就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放在帮助耿正操持学堂的日常事务上。其他不说,随时备足了师生们喝的开水,就是秀儿每天必须做的一件大事情。
在耿英和大壮成婚次年的秋后,二壮也与姥娘家隔壁花儿的妹妹小花儿结婚了。虽然花儿当年想嫁给大壮的希望没有能够实现,但妹妹小花儿与二壮成婚,也总算是了却了其爹娘想与董家结亲,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三六九镇”这天赐福地镇上人的美好心愿了。
二壮与小花儿决定成婚之前,耿英耐心地说服公爹和婆婆,让这一对新人去新盖的宅院去住,自己愿意就在老宅院里和公婆长期一块儿生活。她最主要的理由是:“俺教书呢,就想吃娘给做的现成饭!”
因此,二壮是把小花儿直接娶到新宅院里的。
“耿家小学堂”开学之初,耿兰和董妞儿虽然已经属于大龄学童了,但她俩还是被划拨到了适龄学童班里,一同进了耿正带的一年级甲班学习。在耿正的严格教授和指导下,一年半后,董妞儿虽然斗大的字已经认了几百担,并且也学会了打简单的加减珠算,但她总是觉得学习读书写字打算盘不及绣花鞋垫那样有趣儿。加之大嫂耿英生了一对儿龙凤胎,娘在欣喜之余又劳累不堪,就擅自作主不再继续学习,回家帮着娘照看可爱的侄儿侄女去了。最终,这个已经不是睁眼儿瞎的小半个文化人嫁给了二狗子的弟弟三狗子,日子过得倒还挺美满。这对儿非常和睦的夫妻一共养育了两双儿女。当娃儿们刚刚到了入学年龄时,董妞儿就无一例外地把他们送进“耿家小学堂”里学习。这大概是在弥补自己当年没有像好朋友耿兰那样,坚持刻苦学习的遗憾吧!
白小青当年用七年多的时间为耿英精心积攒的那188张特别好看的绣花图样,耿英后来只挑拣着绣了很少的几幅。耿兰虽说也很喜欢这些非常好看的图样,但无奈读书求学心切,几乎挤不出来闲暇的时间,所以,她只绣了更少的几幅。不过,这些图样后来倒是成了董妞儿的宝贝了,她居然把那188张图样几乎绣了个遍。
尽管董妞儿的绣艺有些个不敢恭维,但其认真刺绣的热情和态度却实在是值得称赞的!不但自家爹娘、公婆和两边兄弟姊妹们的家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她的杰作,就是在两耿婶子家里和其他所有兄嫂们的家里,出自董妞儿之手的那些个花花绿绿的绣品,也大大方方地展现在了他们的几乎各个屋子里!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您喜欢本章,请加入书架书签!也请您投推荐票、投评价票、+关注、做评论,多谢多谢!您的支持,将是我继续努力写下去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