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去大明扶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退朝后,他又把太子和这次到辽东实地考察的三名钦差叫到西宫,专门详细询问此次考察情形,讨论辽王的方略。
他也相信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他首先问道:“魏国公,你对辽王的方略到底是怎么想的?”
魏国公徐允恭答道:
“陛下,臣去辽东实地考察了屯垦情况。辽东水稻长势不亚于内地,确实可以屯田。”
“但臣建议量力而行,先设立十三屯卫,辽西由辽王自行选址设立五屯卫,辽南还是以辽阳为中心,设立五个屯卫,沈阳以北也可以尝试设立三个屯卫。”
他此次到辽东,体会还是比较深刻的。
他的观点是屯田大有可为,规模适可而止。
至于辽王所提在西辽河设三个屯卫,在长春设立五个屯卫,搞什么蛙跳战术,完全超出了他的想像。他也不可能赞成。
他的意见其实是在辽王提出的十八屯卫和老朱最初提出的十屯卫两种意见之间耍了个滑头,作了个折中处理,同时兼顾了辽王的面子。
老朱不置可否,把目光瞅向驸马。
梅殷连忙报告道:“陛下,臣以为,可以按辽王意见,在盖州、金州、辽阳等地先行设置州县,民政上暂归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待辽东人口过百万时,再建行省不迟。”
他这次负责考察的是设置州县、管理民政事宜。经过广宁之行,他还是被那里大量涌入的民户和欣欣向荣的景象所震憾。
他的意见是支持归支持,但要徐进缓图,表面上看倒不失稳重。
而且辽东移民大部分是从山东去的,说白了,如果支持辽东的力度大了,他所在的山东就要被辽东吸空了。作为山东要员,他的脸面也不大好看。
至于广宁城周边,那是辽王的直接辖区,虽然最适合设置州县,但他也耍了个滑头,根本没有提及。
尽管他是驸马,算是皇室,那也是站到五环以外去了,边缘得不能再边缘了。
在官场上混了几年,他也知道其中的政治风险,知道自保,亲王的利益尽量少触碰。
何况,按照资历,如果不出大错,皇帝最近就会把他从正三品的学政提拔到从二品的布政使上去的,全面主政一省,俗称藩台,那可是正二八经的封疆大吏。
老朱同样不置可否,把目光瞅向兵部职方司郎中齐泰。
郎中只是正五品,相当于千户,在此次考察钦差中,品级最低。但是由于经常要帮朝廷参谋军事,一旦意见被皇帝采纳,往往会被高看一眼,青云直上,一夜之间连升三级变成侍郎或外放为布政使等封疆大吏,都有可能。
齐泰尽管心情很激动,还是好好整理了一下语言,争取好好把握这次机会,说道:
“臣以为,辽王所提在北平和广宁之间以及在沈阳以北增设都司确为必要,可另派亲王镇守。”
“但是,沈阳处于女真环伺之下,一日三惊,不适合作辽东防务中心。而且,辽阳作为辽东腹地,守备兵力不过千人,力量过于薄弱,必须要加强,最好让辽东都司半年驻广宁,半年驻辽阳,形成惯例。”
他负责考察的是辽东城防事宜,他的意见是增设都司,厚实辽东。
他之所以这样提,是因为他昨天回京后,已经连夜把考察情形及辽王方略都向太子详细汇报了。
太子觉得辽王方略虽过大胆,却有可行之处。但问题关键不在辽王的方略本身是否可行,而在于辽王的态度值得支持。
谁也没想到,这个才十来岁的小辽王在外面历练两年,好像什么好人好事都让他碰上似的,仅仅到辽东大半年,就混得风生水起,或者说是风头太盛。
齐泰等人着急上火,太子也有隐忧。
好在通过这次考察,太子知道辽王还是比较识趣的,不主动修建城墙,反而主动请求设置州县以分民政之权,另设都司,以分军权,而且还把武功最盛的燕王给设计进去了,同时也符合皇帝的亲王御边方略。
所以,太子让齐泰既要原则上赞同辽王的构想,又在细节上不留痕迹地提些小问题。
“太子,你的意见呢?”
“父皇,儿臣建议,犁庭扫穴,继续北伐。”
当老朱问到太子的时候,太子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 -->>
退朝后,他又把太子和这次到辽东实地考察的三名钦差叫到西宫,专门详细询问此次考察情形,讨论辽王的方略。
他也相信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他首先问道:“魏国公,你对辽王的方略到底是怎么想的?”
魏国公徐允恭答道:
“陛下,臣去辽东实地考察了屯垦情况。辽东水稻长势不亚于内地,确实可以屯田。”
“但臣建议量力而行,先设立十三屯卫,辽西由辽王自行选址设立五屯卫,辽南还是以辽阳为中心,设立五个屯卫,沈阳以北也可以尝试设立三个屯卫。”
他此次到辽东,体会还是比较深刻的。
他的观点是屯田大有可为,规模适可而止。
至于辽王所提在西辽河设三个屯卫,在长春设立五个屯卫,搞什么蛙跳战术,完全超出了他的想像。他也不可能赞成。
他的意见其实是在辽王提出的十八屯卫和老朱最初提出的十屯卫两种意见之间耍了个滑头,作了个折中处理,同时兼顾了辽王的面子。
老朱不置可否,把目光瞅向驸马。
梅殷连忙报告道:“陛下,臣以为,可以按辽王意见,在盖州、金州、辽阳等地先行设置州县,民政上暂归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待辽东人口过百万时,再建行省不迟。”
他这次负责考察的是设置州县、管理民政事宜。经过广宁之行,他还是被那里大量涌入的民户和欣欣向荣的景象所震憾。
他的意见是支持归支持,但要徐进缓图,表面上看倒不失稳重。
而且辽东移民大部分是从山东去的,说白了,如果支持辽东的力度大了,他所在的山东就要被辽东吸空了。作为山东要员,他的脸面也不大好看。
至于广宁城周边,那是辽王的直接辖区,虽然最适合设置州县,但他也耍了个滑头,根本没有提及。
尽管他是驸马,算是皇室,那也是站到五环以外去了,边缘得不能再边缘了。
在官场上混了几年,他也知道其中的政治风险,知道自保,亲王的利益尽量少触碰。
何况,按照资历,如果不出大错,皇帝最近就会把他从正三品的学政提拔到从二品的布政使上去的,全面主政一省,俗称藩台,那可是正二八经的封疆大吏。
老朱同样不置可否,把目光瞅向兵部职方司郎中齐泰。
郎中只是正五品,相当于千户,在此次考察钦差中,品级最低。但是由于经常要帮朝廷参谋军事,一旦意见被皇帝采纳,往往会被高看一眼,青云直上,一夜之间连升三级变成侍郎或外放为布政使等封疆大吏,都有可能。
齐泰尽管心情很激动,还是好好整理了一下语言,争取好好把握这次机会,说道:
“臣以为,辽王所提在北平和广宁之间以及在沈阳以北增设都司确为必要,可另派亲王镇守。”
“但是,沈阳处于女真环伺之下,一日三惊,不适合作辽东防务中心。而且,辽阳作为辽东腹地,守备兵力不过千人,力量过于薄弱,必须要加强,最好让辽东都司半年驻广宁,半年驻辽阳,形成惯例。”
他负责考察的是辽东城防事宜,他的意见是增设都司,厚实辽东。
他之所以这样提,是因为他昨天回京后,已经连夜把考察情形及辽王方略都向太子详细汇报了。
太子觉得辽王方略虽过大胆,却有可行之处。但问题关键不在辽王的方略本身是否可行,而在于辽王的态度值得支持。
谁也没想到,这个才十来岁的小辽王在外面历练两年,好像什么好人好事都让他碰上似的,仅仅到辽东大半年,就混得风生水起,或者说是风头太盛。
齐泰等人着急上火,太子也有隐忧。
好在通过这次考察,太子知道辽王还是比较识趣的,不主动修建城墙,反而主动请求设置州县以分民政之权,另设都司,以分军权,而且还把武功最盛的燕王给设计进去了,同时也符合皇帝的亲王御边方略。
所以,太子让齐泰既要原则上赞同辽王的构想,又在细节上不留痕迹地提些小问题。
“太子,你的意见呢?”
“父皇,儿臣建议,犁庭扫穴,继续北伐。”
当老朱问到太子的时候,太子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