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清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永乐八年七月,明朝在辽东,宣府,宁夏一线陈兵十万,备战瓦剌。
朱棣命定国公沈瑄督中军,兴宁伯孟清和、安远伯柳升为副。以兴宁伯孟清和领神机营,并督大宁火器营。
宁远侯何福督左军,武安侯郑亨督右军,同安侯火真督后军。
宁阳侯陈懋督左掖,都督曹德、都指挥胡元为副。广恩伯刘才督右掖,都督马容、都指挥陈纪为副。
八月丁卯,朱棣以亲征胡虏軷于承天门,遣太岁旗纛等神。
祭祀之后,永乐帝登点将台,号令三军,锋指向北。
“出塞!”
“吼!”
战鼓声起,号角声响彻天际。
永乐帝着赤色十二缝武弁,袍裳中缀五彩玉。环佩,革带,重底赤舄。腰佩宝剑,手持玉圭,上刻篆文“讨罪安民”。
车架发北京,永乐帝遣指挥使完颜帖木耳,宦官亦失哈等赍敕鞑靼及哈密诸部,并赐彩币宝钞,言今大军讨逆,道经其地,不必惊慌。
“朕讨瓦剌,与尔等无干。”
换句话说,识相点,当避则避,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识相,在私底下搞些小动作,给瓦剌传递消息,甚至和马哈木联手对抗大明,后果自负。等朕收拾过瓦剌,回头就烧你帐篷!
朱棣的诏书,或许该称之为“恐-吓-书”,十分有效。
鞑靼太保马儿哈咱和枢密知院脱火赤热情接待了明朝使者,拍着胸脯表示,一定遵照大明皇帝的指示,绝对不给瓦剌透露半点消息,也不听过任何支援。
“天使放心,鞑靼同瓦剌向不两立。马哈木派遣使者前来,必定五花大绑,送到大明天子面前。”
鞑靼纯粹是被明军打怕了。
任谁被按到地上揍几个来回,鼻青脸肿之余,再补一顿群踹,都会吓破胆子,再起不了半点反抗念头。
哈密忠顺王脱脱俨然是大明铁杆,二话不说接下敕令,并进一步表示,愿意派遣骑兵配合大明的军事行动,狠狠给瓦剌背后-插-两刀。
“王爷如此忠心,咱家必定如实禀报天子。”
脱脱顿时喜上眉头,“若不是陛下洪恩,小王何能登上王位,早成羊圈中的奴隶!如此大恩,不能不报。请天使转告大明皇帝陛下,瓦剌敢同天子作对,上天不容,哈密五千勇士尽听大明调遣。小王愿为天子马前卒,为大军开路!”
脱脱红着脸膛,砰砰捶着胸口,一副赤胆忠心。
亦失哈表面感动,离开帐篷,撇撇嘴,比起阿鲁台和马哈木,这个险些被亲-娘-赶下王位的脱脱,明显更加狡猾。
“瞧见没有?”亦失哈用马鞭敲着小宦官的肩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借势而起,落井下石,这位忠顺王才是真的聪明人。”
不过,到底是年轻了些,也急了些,轻易就会露出痕迹。
想借机取代鞑靼和瓦剌在草原上的地位?
“嘿!”
亦失哈冷笑数声,莫要聪明反被聪明误。陛下能让他登上王位,照样能让他跌落尘埃。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
鞑靼和哈密的反应在朱棣预料之中。
使者送回消息,大军已至泥沙河,次龙虎台,过居庸关。
出关次日,大军驻永安甸。
傍晚扎营时,天空突降大雨,雨中砸落冰雹,落在铠甲兵器之上,砰然作响。有拇指大冰雹落下,数名巡营官兵受伤。
雨势渐大,相隔两臂竟不得见人面。
隐有雷声轰鸣,闪电穿过云层,一座营帐突被闪电击中,瞬间起火。
官军骇然,纷纷走避。
中军之内,朱棣升帐,正与诸将布置进攻计划。忽闻帐外急报,立刻起身,走至帐前,“何事惊慌?”
“陛下,天雷……”
兵卒话未说完,又一道闪电劈下,距离朱棣不过十几米。
朱棣也是骇然。
忽来一阵大风,吹得人睁不开眼。
风停后,雨渐歇,天空中云层乍裂,一道道阳光自云层中漫射开来。
站在朱棣身后,孟清和扯一下沈瑄的斗篷,在沈瑄回头时,做出一个嘴型。
沈瑄却摇头,反手握住孟清和的手腕,“别动。”
孟清和兀自不解,忽然见两名文官出列,以极为饱满的情感,大声说道:“陛下,此为吉兆!征讨瓦剌,天军必胜!”
孟伯爷眼睛瞪圆。
一口气噎在喉咙里,上不来,下不去,除了磨牙,只能磨牙。学他的手段,话都一字不差,交专利费了没有?!
北京工部尚书吴忠,翰林侍诏郑礼,好,本官记住你们了!
吉兆降下,朱棣自然大喜,借机发表一场精彩演讲,题目即为“论我军必胜及瓦剌必败”。
众将官听得热血沸腾,举臂高呼,恨不能立刻-抽-刀子上阵和瓦剌壮汉们互砍,为天子的论点提供更充分论据。
演讲结束,火头军已备好馒头热汤。孟清和不用自己动手,自有亲兵送到帐中。
心中仍有些憋气,孟伯爷呲出一口白牙,扯馒头的动作相当凶狠。
国公爷气定神闲,几个馒头下肚,喝完热汤,示意亲兵退下,捏了一下孟清和的耳垂。
“十二郎,可记得出发前,瑄说过的话?”
“……记得。”
“十二郎上交铁券,又是为何?”
“……”
“事已至此,十二郎还有不舍?”
垂下眼眸,孟清和没说话。顺势靠在沈瑄肩上,没有熟悉的冷香,而是一股皮革和铠甲混杂的味道,并不算好,却让他渐渐沉静下来。
是他相差了。
明明已经做出决定,何必又想着出头?
大手覆上孟清和脑后,指尖顺过黑发,低沉的声音,缓缓流淌过耳畔,安抚着他。
“既已下定决心,十二郎理应晓得,以你我今日,战功可有,大功却无必要。甚者,无功即是无过。”
“恩。”
“此次出征之后,我-欲-向天子奏请,交还官印,辞去北京镇守一职。”
“国公爷?”
“天子决意迁都,此事宜早不宜晚。”
“那我也……”
“十二郎不必。”沈瑄轻笑,托起孟清和的下颌,啄了一下他的鼻尖,“说不得,待到将来,国公府和伯府的家计都要落在十二郎肩上。
“……”意思是,他养家?
“然。”
愣了两秒,孟清和忽然笑了。
“好!”
养着国公爷?
想想就很是美好。
脑海中闪过某些不能为外人道的画面,孟清和突然觉得,辞官交权,只留爵位,躺在金山上做个“合格”的勋贵,没什么不好。
知道孟清和想通了,沈瑄收紧手臂。
有些话,他没有明言。
天子不升他,并非不再用他。
相反,朝中靖难功臣,魏国公等洪武时期留下的武将,都已近暮年。天子属意汉王,必为其留下可用文武,正如当年洪武帝一般。
沉下眸子,一下下拍着孟清和的背。
汉王志大,征战之意不弱于今上。为社稷计,便是他不上辞表,天子也会压一压。而立之年,国公爵,一品武将。再封,便是逼继任者弃他不用,甚者,成为新皇登基的磨刀石。
“国公爷?”
“无事。”
沈瑄垂首,蹭一下孟清和的脸颊,黑眸深邃。
孟清和莫名有些脸红。拍拍脸颊,论理,都... -->>
永乐八年七月,明朝在辽东,宣府,宁夏一线陈兵十万,备战瓦剌。
朱棣命定国公沈瑄督中军,兴宁伯孟清和、安远伯柳升为副。以兴宁伯孟清和领神机营,并督大宁火器营。
宁远侯何福督左军,武安侯郑亨督右军,同安侯火真督后军。
宁阳侯陈懋督左掖,都督曹德、都指挥胡元为副。广恩伯刘才督右掖,都督马容、都指挥陈纪为副。
八月丁卯,朱棣以亲征胡虏軷于承天门,遣太岁旗纛等神。
祭祀之后,永乐帝登点将台,号令三军,锋指向北。
“出塞!”
“吼!”
战鼓声起,号角声响彻天际。
永乐帝着赤色十二缝武弁,袍裳中缀五彩玉。环佩,革带,重底赤舄。腰佩宝剑,手持玉圭,上刻篆文“讨罪安民”。
车架发北京,永乐帝遣指挥使完颜帖木耳,宦官亦失哈等赍敕鞑靼及哈密诸部,并赐彩币宝钞,言今大军讨逆,道经其地,不必惊慌。
“朕讨瓦剌,与尔等无干。”
换句话说,识相点,当避则避,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识相,在私底下搞些小动作,给瓦剌传递消息,甚至和马哈木联手对抗大明,后果自负。等朕收拾过瓦剌,回头就烧你帐篷!
朱棣的诏书,或许该称之为“恐-吓-书”,十分有效。
鞑靼太保马儿哈咱和枢密知院脱火赤热情接待了明朝使者,拍着胸脯表示,一定遵照大明皇帝的指示,绝对不给瓦剌透露半点消息,也不听过任何支援。
“天使放心,鞑靼同瓦剌向不两立。马哈木派遣使者前来,必定五花大绑,送到大明天子面前。”
鞑靼纯粹是被明军打怕了。
任谁被按到地上揍几个来回,鼻青脸肿之余,再补一顿群踹,都会吓破胆子,再起不了半点反抗念头。
哈密忠顺王脱脱俨然是大明铁杆,二话不说接下敕令,并进一步表示,愿意派遣骑兵配合大明的军事行动,狠狠给瓦剌背后-插-两刀。
“王爷如此忠心,咱家必定如实禀报天子。”
脱脱顿时喜上眉头,“若不是陛下洪恩,小王何能登上王位,早成羊圈中的奴隶!如此大恩,不能不报。请天使转告大明皇帝陛下,瓦剌敢同天子作对,上天不容,哈密五千勇士尽听大明调遣。小王愿为天子马前卒,为大军开路!”
脱脱红着脸膛,砰砰捶着胸口,一副赤胆忠心。
亦失哈表面感动,离开帐篷,撇撇嘴,比起阿鲁台和马哈木,这个险些被亲-娘-赶下王位的脱脱,明显更加狡猾。
“瞧见没有?”亦失哈用马鞭敲着小宦官的肩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借势而起,落井下石,这位忠顺王才是真的聪明人。”
不过,到底是年轻了些,也急了些,轻易就会露出痕迹。
想借机取代鞑靼和瓦剌在草原上的地位?
“嘿!”
亦失哈冷笑数声,莫要聪明反被聪明误。陛下能让他登上王位,照样能让他跌落尘埃。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
鞑靼和哈密的反应在朱棣预料之中。
使者送回消息,大军已至泥沙河,次龙虎台,过居庸关。
出关次日,大军驻永安甸。
傍晚扎营时,天空突降大雨,雨中砸落冰雹,落在铠甲兵器之上,砰然作响。有拇指大冰雹落下,数名巡营官兵受伤。
雨势渐大,相隔两臂竟不得见人面。
隐有雷声轰鸣,闪电穿过云层,一座营帐突被闪电击中,瞬间起火。
官军骇然,纷纷走避。
中军之内,朱棣升帐,正与诸将布置进攻计划。忽闻帐外急报,立刻起身,走至帐前,“何事惊慌?”
“陛下,天雷……”
兵卒话未说完,又一道闪电劈下,距离朱棣不过十几米。
朱棣也是骇然。
忽来一阵大风,吹得人睁不开眼。
风停后,雨渐歇,天空中云层乍裂,一道道阳光自云层中漫射开来。
站在朱棣身后,孟清和扯一下沈瑄的斗篷,在沈瑄回头时,做出一个嘴型。
沈瑄却摇头,反手握住孟清和的手腕,“别动。”
孟清和兀自不解,忽然见两名文官出列,以极为饱满的情感,大声说道:“陛下,此为吉兆!征讨瓦剌,天军必胜!”
孟伯爷眼睛瞪圆。
一口气噎在喉咙里,上不来,下不去,除了磨牙,只能磨牙。学他的手段,话都一字不差,交专利费了没有?!
北京工部尚书吴忠,翰林侍诏郑礼,好,本官记住你们了!
吉兆降下,朱棣自然大喜,借机发表一场精彩演讲,题目即为“论我军必胜及瓦剌必败”。
众将官听得热血沸腾,举臂高呼,恨不能立刻-抽-刀子上阵和瓦剌壮汉们互砍,为天子的论点提供更充分论据。
演讲结束,火头军已备好馒头热汤。孟清和不用自己动手,自有亲兵送到帐中。
心中仍有些憋气,孟伯爷呲出一口白牙,扯馒头的动作相当凶狠。
国公爷气定神闲,几个馒头下肚,喝完热汤,示意亲兵退下,捏了一下孟清和的耳垂。
“十二郎,可记得出发前,瑄说过的话?”
“……记得。”
“十二郎上交铁券,又是为何?”
“……”
“事已至此,十二郎还有不舍?”
垂下眼眸,孟清和没说话。顺势靠在沈瑄肩上,没有熟悉的冷香,而是一股皮革和铠甲混杂的味道,并不算好,却让他渐渐沉静下来。
是他相差了。
明明已经做出决定,何必又想着出头?
大手覆上孟清和脑后,指尖顺过黑发,低沉的声音,缓缓流淌过耳畔,安抚着他。
“既已下定决心,十二郎理应晓得,以你我今日,战功可有,大功却无必要。甚者,无功即是无过。”
“恩。”
“此次出征之后,我-欲-向天子奏请,交还官印,辞去北京镇守一职。”
“国公爷?”
“天子决意迁都,此事宜早不宜晚。”
“那我也……”
“十二郎不必。”沈瑄轻笑,托起孟清和的下颌,啄了一下他的鼻尖,“说不得,待到将来,国公府和伯府的家计都要落在十二郎肩上。
“……”意思是,他养家?
“然。”
愣了两秒,孟清和忽然笑了。
“好!”
养着国公爷?
想想就很是美好。
脑海中闪过某些不能为外人道的画面,孟清和突然觉得,辞官交权,只留爵位,躺在金山上做个“合格”的勋贵,没什么不好。
知道孟清和想通了,沈瑄收紧手臂。
有些话,他没有明言。
天子不升他,并非不再用他。
相反,朝中靖难功臣,魏国公等洪武时期留下的武将,都已近暮年。天子属意汉王,必为其留下可用文武,正如当年洪武帝一般。
沉下眸子,一下下拍着孟清和的背。
汉王志大,征战之意不弱于今上。为社稷计,便是他不上辞表,天子也会压一压。而立之年,国公爵,一品武将。再封,便是逼继任者弃他不用,甚者,成为新皇登基的磨刀石。
“国公爷?”
“无事。”
沈瑄垂首,蹭一下孟清和的脸颊,黑眸深邃。
孟清和莫名有些脸红。拍拍脸颊,论理,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