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高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夫妻俩出了户部, 二话不说领着人直奔周老尚书家。
周老尚书其人也是个传奇,他历经三朝都是个尚书,既有被波及, 也有被提拔, 杵在户部这么要紧的位置上压根不挪窝。
中间废太后也曾想把他挪走, 安排自人顶上, 顶了不到两个月, 国库的钱就跟不上了, 有人学得会周老尚书的“虽然国库什么钱了但是拆拆东墙补补西墙还勉强够用”的神奇技。
眼下周老尚书已经七十三岁, 去年开泰帝登基时他上表请辞, 仍是带着户部的小年轻们重建户部籍册。
到今年年底看干得差不多了,周老尚书才是上表乞骸骨还乡。
对这位扎根户部三十余年、勉力维持朝廷财政平衡的老臣,开泰帝是十分优待的。
自从知晓周老尚书去意已决, 开泰帝考虑到他家乡麟州有边患, 专门派了一支兵马去屯田,想以此保护这位老臣不受贼寇所害。
一路上, 姜若皎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换着对周老尚书的了解, 最后觉得放周老尚书回他老家麟州太惜了, 得想个办把周老尚书留下。
“麟州太远了,要不让他们去清平县和外祖父他们玩儿, 到时我们去看外祖父外祖母的时候也以顺便去请教周老尚书。”太子殿下说出自的想。
姜若皎道:“要是留下自然是极好的。”
两人说话间已经到周府门前,他们得及,身边也带多少人, 更有准备什么拜帖,只得让人进去向周老尚书说一声。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周老尚书家的门房眼力劲也不差,一瞧姜若皎两人的衣着便知晓他们的身份。
门房赶忙把他们往里领, 顺便打身边的小子前去报个信。
周老尚书府邸不大,园子一眼就看个遍,姜若皎两人随着门房往里走了一段路,就见一位身穿道袍的老者迈步走了出,虽已须皆,身姿却依然笔挺,瞧着精神矍铄,灼亮的双眼更是一点都不像是个将就木的老人。
这便是周老尚书了。
“不知殿下与娘娘驾临,未相迎,还望殿下和娘娘恕罪。”周老尚书说话不疾不徐,虽说着告罪的话,身板却一点都弯下。
太子殿下上前拉着周老尚书就往回走,跟回了自家似的,嘴里还说道:“这么冷的天,您在屋里等着就是了,要是受了寒怎么是好。也是我们得急,有提前让人说一声!”
周老尚书看了眼太子殿下抓上的手,顿了顿,终是挣脱。
三人围炉坐定,太子殿下左看右看,好奇地问道:“您儿女都不在京城吗?”
周老尚书笑道:“都不在,两个儿子在外地任职,两个女儿嫁人了,老妻又卧病在床,不出见客,家里便比较冷清,殿下莫要见怪。”
太子殿下道:“不见怪不见怪。”他眼珠子一转,立刻计上心,“既然您夫人生病了,何不在京城多留些时日,让太医上门好好把您夫人治好再说。”
周老尚书道:“都是老毛病了,雨雪一就下不了床,想治好怕是挺难。”
太子殿下道:“不总想着什么老毛病,病了就得让太医瞧瞧,我听人说看病这事儿得‘病向浅中医’。要是每次都想着只是老毛病忍忍就去了,错了治好的机会怎么办?”他说着也不等周老尚书反对,立刻命随的内侍跑太医院一趟,把擅长给老人看病的太医都请给周老夫人会诊。
周老尚书本想推拒,一琢磨又觉得太子殿下的话不无道理。他说道:“就多谢殿下了。我活了这么大的年纪,竟有殿下想得周全。”
太子殿下被这么一位看起极睿智的老臣夸了,尾巴立刻就翘了起。
他自觉已经和周老尚书拉近了关系,开门见山地向周老尚书说起他们的意,说是想了解了解往年大雪成灾是怎么个况。
周老尚书想到小夫妻俩急匆匆跑竟是为了这事儿。
见太子殿下和姜若皎都齐齐看着自,周老尚书便细细给他们讲了起。
他记性好,去三十几年里哪一年雪下得大、哪一年雪下得早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哪一年压塌了多少房子、冻了了多少人,他都随口说出,仿佛把每年的受灾况都刻进脑子里去了。
太子殿下一开始还只是好奇地旁听,到后面简直听得瞠目结舌,恨不得把周老尚书的脑子换到自脑袋里。
等周老尚书讲得口干了,他麻溜地帮周老尚书把茶满上,转头对姜若皎说道:“以前我觉得你记性最好,现在一看,你比周尚书差远了!”
姜若皎横他一眼,好气道:“我如何跟周尚书比?”
周老尚书早就听闻太子与太子妃好,见他们这般相处也不觉稀奇。他笑着说道:“我平日里也就忙手头点事,自然就记得清楚些,哪里谈得上记性好。
太子殿下不这么觉得。
本他们就准备想办留下周老尚书的,见识周老尚书的博闻强记后更是不乐意放人。
这会儿太医随着内侍了,太子殿下立刻道:“别的事先不提,我们先让太医去给老夫人看诊吧!”
周老尚书与妻子颇好,一生只有这么一个... -->>
小夫妻俩出了户部, 二话不说领着人直奔周老尚书家。
周老尚书其人也是个传奇,他历经三朝都是个尚书,既有被波及, 也有被提拔, 杵在户部这么要紧的位置上压根不挪窝。
中间废太后也曾想把他挪走, 安排自人顶上, 顶了不到两个月, 国库的钱就跟不上了, 有人学得会周老尚书的“虽然国库什么钱了但是拆拆东墙补补西墙还勉强够用”的神奇技。
眼下周老尚书已经七十三岁, 去年开泰帝登基时他上表请辞, 仍是带着户部的小年轻们重建户部籍册。
到今年年底看干得差不多了,周老尚书才是上表乞骸骨还乡。
对这位扎根户部三十余年、勉力维持朝廷财政平衡的老臣,开泰帝是十分优待的。
自从知晓周老尚书去意已决, 开泰帝考虑到他家乡麟州有边患, 专门派了一支兵马去屯田,想以此保护这位老臣不受贼寇所害。
一路上, 姜若皎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换着对周老尚书的了解, 最后觉得放周老尚书回他老家麟州太惜了, 得想个办把周老尚书留下。
“麟州太远了,要不让他们去清平县和外祖父他们玩儿, 到时我们去看外祖父外祖母的时候也以顺便去请教周老尚书。”太子殿下说出自的想。
姜若皎道:“要是留下自然是极好的。”
两人说话间已经到周府门前,他们得及,身边也带多少人, 更有准备什么拜帖,只得让人进去向周老尚书说一声。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周老尚书家的门房眼力劲也不差,一瞧姜若皎两人的衣着便知晓他们的身份。
门房赶忙把他们往里领, 顺便打身边的小子前去报个信。
周老尚书府邸不大,园子一眼就看个遍,姜若皎两人随着门房往里走了一段路,就见一位身穿道袍的老者迈步走了出,虽已须皆,身姿却依然笔挺,瞧着精神矍铄,灼亮的双眼更是一点都不像是个将就木的老人。
这便是周老尚书了。
“不知殿下与娘娘驾临,未相迎,还望殿下和娘娘恕罪。”周老尚书说话不疾不徐,虽说着告罪的话,身板却一点都弯下。
太子殿下上前拉着周老尚书就往回走,跟回了自家似的,嘴里还说道:“这么冷的天,您在屋里等着就是了,要是受了寒怎么是好。也是我们得急,有提前让人说一声!”
周老尚书看了眼太子殿下抓上的手,顿了顿,终是挣脱。
三人围炉坐定,太子殿下左看右看,好奇地问道:“您儿女都不在京城吗?”
周老尚书笑道:“都不在,两个儿子在外地任职,两个女儿嫁人了,老妻又卧病在床,不出见客,家里便比较冷清,殿下莫要见怪。”
太子殿下道:“不见怪不见怪。”他眼珠子一转,立刻计上心,“既然您夫人生病了,何不在京城多留些时日,让太医上门好好把您夫人治好再说。”
周老尚书道:“都是老毛病了,雨雪一就下不了床,想治好怕是挺难。”
太子殿下道:“不总想着什么老毛病,病了就得让太医瞧瞧,我听人说看病这事儿得‘病向浅中医’。要是每次都想着只是老毛病忍忍就去了,错了治好的机会怎么办?”他说着也不等周老尚书反对,立刻命随的内侍跑太医院一趟,把擅长给老人看病的太医都请给周老夫人会诊。
周老尚书本想推拒,一琢磨又觉得太子殿下的话不无道理。他说道:“就多谢殿下了。我活了这么大的年纪,竟有殿下想得周全。”
太子殿下被这么一位看起极睿智的老臣夸了,尾巴立刻就翘了起。
他自觉已经和周老尚书拉近了关系,开门见山地向周老尚书说起他们的意,说是想了解了解往年大雪成灾是怎么个况。
周老尚书想到小夫妻俩急匆匆跑竟是为了这事儿。
见太子殿下和姜若皎都齐齐看着自,周老尚书便细细给他们讲了起。
他记性好,去三十几年里哪一年雪下得大、哪一年雪下得早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哪一年压塌了多少房子、冻了了多少人,他都随口说出,仿佛把每年的受灾况都刻进脑子里去了。
太子殿下一开始还只是好奇地旁听,到后面简直听得瞠目结舌,恨不得把周老尚书的脑子换到自脑袋里。
等周老尚书讲得口干了,他麻溜地帮周老尚书把茶满上,转头对姜若皎说道:“以前我觉得你记性最好,现在一看,你比周尚书差远了!”
姜若皎横他一眼,好气道:“我如何跟周尚书比?”
周老尚书早就听闻太子与太子妃好,见他们这般相处也不觉稀奇。他笑着说道:“我平日里也就忙手头点事,自然就记得清楚些,哪里谈得上记性好。
太子殿下不这么觉得。
本他们就准备想办留下周老尚书的,见识周老尚书的博闻强记后更是不乐意放人。
这会儿太医随着内侍了,太子殿下立刻道:“别的事先不提,我们先让太医去给老夫人看诊吧!”
周老尚书与妻子颇好,一生只有这么一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