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骑马与砍杀大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入侵的北完部军队对峙的前线,焉耆汉军的统帅张公瑾和焉耆大部分文武官员都在鹰娑川大营中。
李铮越接近鹰娑川大营,就越是回忆起从这具身体承继过来的,还有听自己见多识广,曾经周游安西各镇的司马姜恪讲述的关于焉耆镇和焉耆汉军的情报。
因为这个时空苏伊士运河天然存在,还有高加索水道的出现,让欧洲的基督教势力,得以更容易,更凶猛的对东方展开侵略,在李铮原来的那个时空,天主教组织的十字军最多就是打到东地中海沿岸,连两河流域都是没有深入。
而现在这个拥有沟通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还有沟通黑海和里海的高加索水道后,能够乘船发动侵略的欧洲基督徒们,侵略的范围更大更广,能到达里海东岸,与汉帝国争夺中亚了。
地理上的那些许改变,大大了方便欧洲人,但对华夏文明来说却是没有任何增益的,华夏文明要占据中亚地区,还是必须像原本李铮那个时空一样,走陆路穿过近两千里的河西走廊,无论是军队还是物资的输送,肯定是比不上走海路的西方殖民侵略者们的。
所以这个时空华夏文明想掌控中亚更是困难数倍,但幸运的是,或许是因为国防的威胁需要御敌于外,又或许是因为丝绸之路所获利益远胜另一个时空,所以这个时空的华夏文明决策层们,对中亚的征伐并没有遭遇小挫就半途而废。
不像李铮原本那个时空的唐帝国那样在中亚恒罗斯一战失利后,就全面紧缩,汉家军队此后千年再未大举征伐中亚,这个时空的汉帝国经营河西走廊和中亚地区是当作千年不移国策的。
大汉帝国比欧亚大陆上的其它帝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所以汉帝国占据掌控中亚的方式,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占领,又或是像基督徒那样殖民侵略,而是移民,将那些新占下来的土地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变成华夏领土。
大汉帝国在立国千年间,前前后后一共向河西走廊和中亚之地累计迁徙移民两千余万,其后即便这些汉家移民遭受异族屠杀,饥荒,疾病还有被迫改姓换宗等等原因,但在河西走廊和中亚之地,仍然生活着几百万汉民,是中亚第一大族。
现在生活在安西之地的汉民,大部分是上一次昭武中兴,击败占据中亚的突厥汗国后,新迁徙来的汉民,当初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汉帝国迁徙汉民来中亚时,竟然是按地域分配的。
安西六镇中,当初最先收复的是靠近东方的焉耆和龟兹,所以焉耆的移民都是来自中原,而龟兹的移民都是关中人,因为汉帝国实行两都制度,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自然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和洛阳所在的中原之地,也就成为汉帝国人口最稠密之地,为缓解人口压力,当时汉帝国只好是将关中人和中原人中的无地无财贫户,迁徙往新收复的安西之地。
紧接着疏勒被收复,迁徙过去河北之地的燕赵人,碎叶被收复后,迁徙过去南方的江淮人和小部分吴越之民和楚人,最后双河和于阗被收复后,分别迁徙过去朔州人和巴蜀之民。
这样按地域迁徙之后,因为同乡之谊,各镇之民会更加团结,在抵御外敌时更为卖力顽强,但同样的各镇之间也是会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隔阂,比如焉耆那些自认为是正统华夏苗裔的中原人,就会时常嫌弃双河的那些拥有胡族血统的朔州人粗俗无礼,而疏勒的燕赵男儿又时常会嘲讽碎叶的那些南方人软弱。
在大汉帝国强盛时,还保持河西走廊的畅通,能将汉庭的威严传播到安西之地时,各镇之间的这道间隙还不是很大,但一旦汉帝国中央自身难保时,河西走廊被截断,无法掌控安西时,这道间隙就会变成裂痕,让安西各镇都有独立倾向。
现在安西这幅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局面,固然是有当初苏家发动兵变,滥杀无辜,致使人心涣散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各镇之民其实内心中也是有分离之意的。
按照地域迁徙移民坏处明显,但好处也是有的,那就是保留了各区域军队的独特特性,比如焉耆汉军是由中原移民的后裔组成,所以这支军队保持了中原军队的特点,擅长摆设弓弩之阵和重甲步兵作战。
在大汉帝国未成立的列国纷争时代,中原之地有韩国和魏国这两个国家,韩国擅造弓弩,而魏国则有一支当时称雄华夏的重甲步兵魏武卒,虽然两国已灭近千年,但中原人却是很好的保存着祖先的战斗技能,擅长使用弓弩歼敌,也擅长重装步兵的推进作战。(未完待续)
入侵的北完部军队对峙的前线,焉耆汉军的统帅张公瑾和焉耆大部分文武官员都在鹰娑川大营中。
李铮越接近鹰娑川大营,就越是回忆起从这具身体承继过来的,还有听自己见多识广,曾经周游安西各镇的司马姜恪讲述的关于焉耆镇和焉耆汉军的情报。
因为这个时空苏伊士运河天然存在,还有高加索水道的出现,让欧洲的基督教势力,得以更容易,更凶猛的对东方展开侵略,在李铮原来的那个时空,天主教组织的十字军最多就是打到东地中海沿岸,连两河流域都是没有深入。
而现在这个拥有沟通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还有沟通黑海和里海的高加索水道后,能够乘船发动侵略的欧洲基督徒们,侵略的范围更大更广,能到达里海东岸,与汉帝国争夺中亚了。
地理上的那些许改变,大大了方便欧洲人,但对华夏文明来说却是没有任何增益的,华夏文明要占据中亚地区,还是必须像原本李铮那个时空一样,走陆路穿过近两千里的河西走廊,无论是军队还是物资的输送,肯定是比不上走海路的西方殖民侵略者们的。
所以这个时空华夏文明想掌控中亚更是困难数倍,但幸运的是,或许是因为国防的威胁需要御敌于外,又或许是因为丝绸之路所获利益远胜另一个时空,所以这个时空的华夏文明决策层们,对中亚的征伐并没有遭遇小挫就半途而废。
不像李铮原本那个时空的唐帝国那样在中亚恒罗斯一战失利后,就全面紧缩,汉家军队此后千年再未大举征伐中亚,这个时空的汉帝国经营河西走廊和中亚地区是当作千年不移国策的。
大汉帝国比欧亚大陆上的其它帝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所以汉帝国占据掌控中亚的方式,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占领,又或是像基督徒那样殖民侵略,而是移民,将那些新占下来的土地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变成华夏领土。
大汉帝国在立国千年间,前前后后一共向河西走廊和中亚之地累计迁徙移民两千余万,其后即便这些汉家移民遭受异族屠杀,饥荒,疾病还有被迫改姓换宗等等原因,但在河西走廊和中亚之地,仍然生活着几百万汉民,是中亚第一大族。
现在生活在安西之地的汉民,大部分是上一次昭武中兴,击败占据中亚的突厥汗国后,新迁徙来的汉民,当初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汉帝国迁徙汉民来中亚时,竟然是按地域分配的。
安西六镇中,当初最先收复的是靠近东方的焉耆和龟兹,所以焉耆的移民都是来自中原,而龟兹的移民都是关中人,因为汉帝国实行两都制度,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自然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和洛阳所在的中原之地,也就成为汉帝国人口最稠密之地,为缓解人口压力,当时汉帝国只好是将关中人和中原人中的无地无财贫户,迁徙往新收复的安西之地。
紧接着疏勒被收复,迁徙过去河北之地的燕赵人,碎叶被收复后,迁徙过去南方的江淮人和小部分吴越之民和楚人,最后双河和于阗被收复后,分别迁徙过去朔州人和巴蜀之民。
这样按地域迁徙之后,因为同乡之谊,各镇之民会更加团结,在抵御外敌时更为卖力顽强,但同样的各镇之间也是会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隔阂,比如焉耆那些自认为是正统华夏苗裔的中原人,就会时常嫌弃双河的那些拥有胡族血统的朔州人粗俗无礼,而疏勒的燕赵男儿又时常会嘲讽碎叶的那些南方人软弱。
在大汉帝国强盛时,还保持河西走廊的畅通,能将汉庭的威严传播到安西之地时,各镇之间的这道间隙还不是很大,但一旦汉帝国中央自身难保时,河西走廊被截断,无法掌控安西时,这道间隙就会变成裂痕,让安西各镇都有独立倾向。
现在安西这幅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局面,固然是有当初苏家发动兵变,滥杀无辜,致使人心涣散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各镇之民其实内心中也是有分离之意的。
按照地域迁徙移民坏处明显,但好处也是有的,那就是保留了各区域军队的独特特性,比如焉耆汉军是由中原移民的后裔组成,所以这支军队保持了中原军队的特点,擅长摆设弓弩之阵和重甲步兵作战。
在大汉帝国未成立的列国纷争时代,中原之地有韩国和魏国这两个国家,韩国擅造弓弩,而魏国则有一支当时称雄华夏的重甲步兵魏武卒,虽然两国已灭近千年,但中原人却是很好的保存着祖先的战斗技能,擅长使用弓弩歼敌,也擅长重装步兵的推进作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