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三国之铁骑南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陷阵营’未到来之前,在黄县的周围,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处战场。
袁绍军大阵中,率领青龙军冲阵的韩浩部分算是一处;
黄县西城门处,率领玄武军拼命防守的潘凤部分算是一处;
黄县西城墙上,率领士兵坚守的赵云部分也算是一处。
随着战争时间的加长,双方势力的优劣越来越大,这三处战场中,定然会有一处率先战败。
一处落败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另外两处战场也会发生战局上的变化,然后落败,从而导致整个黄县战争的失败。
而五千‘陷阵营’的到来,就给了奋武军这一线生机,也可以说是反败为胜的胜机。
......
两军对战,在刚一开始的时候,靠的是士气和勇气;
士气如虹方,勇气冠全军,获胜的几率十分大。
然而在作战一天之后,士气和勇气就没什么用了。
这两个东西,是消耗品,效果很短暂,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
故而,两军作战一天之后,需要的就不是士气和勇气了,而是持久力。
男人需要持久力,越持久,就越厉害!
同样,军队也是一样。
持久者,恒定胜之。
然而持久力这个东西,不是你想要,就会拥有的。
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决定持久力的上限;但每个人的后天锻炼,却能决定持久力的下限。
单论持久力,‘陷阵营’绝对是首屈一指的那一批人。
他们的信心,来自于平常日。
从高顺按照韩成的命令成立‘陷阵营’以来,在‘陷阵营’中,平日里,最多的训练项目就是长跑。
一天八十里,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战争的时候除外。
跑不下来的,淘汰;跑下来不能训练的,淘汰;跑下来训练不合格的,淘汰。
在三大‘淘汰’的环境之下,每个‘陷阵营’的士兵,都足够持久!
从曲城县到黄县,大概有五十里的距离。
这距离,一般的士兵跑下来之后,大概都会是疲惫至极的样子。
但对于天天奔跑的‘陷阵营’来说,这距离,刚刚好。
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
高顺看着袁谭,指着袁绍军大旗所在之处,对着手下的‘陷阵营’士兵们喊道:“陷阵之志,有死无生!兄弟们,冲锋!”
对!就是这么没有一点花里胡哨的,直截了当的冲锋!
因为此时,只有冲锋,才能解决黄县的困境。
五千‘陷阵营’,无论进入三处战场中的哪一处?都不能立即结束战斗。
并不是他们不够强,而是因为袁谭也会派遣身边的三千人马支援‘陷阵营’进攻的那处。
那时,黄县的战争又会进入到胶着状态。
谁都知道,拖的时间越长,对奋武军就越不利。
......
袁谭,之所以能被袁绍委以重任,出任一州之刺史。
除了他本身是袁绍的大儿子的这个身份的原因之外,他的能力,也给他加了大大的分数。
看着突然杀出的‘陷阵营’,袁谭毫不犹豫地让身边的三千人马前去迎敌。
此战已成定局,自己方胜利的机会很大。
而刚刚出现的这支军队,
就是唯一的变数。
既然有变数,那么便在‘变数’出现,尚未产生影响之前,解决掉这个变数。
防患于未然,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之路。
对此,袁谭是信心十足的。
我方士兵,逸以待劳,精力充足;对方士兵,长途跋涉,精力疲惫。
我方士兵,虽然人数少了一些,但在三千人马中,还有一千精锐的骑兵,而对方则全是步兵。
这么看,无论怎么算,我方都是稳操胜券的。
至于这支军队的到来,是否意味着曲城县外的袁绍军队的灭亡,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拿下黄县,进而收复整个青州,当下这些,对袁谭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袁谭看着将要碰撞的两军士兵,自信心满满。
输,这种情况,暂时是不可能的!
故而自己只需要看着自己的士兵,是如何的勇猛,将对方的这支军队打的落荒而逃,然后黄县战争崩溃,自己拿下黄县,收服青州......
至于别的情况,袁谭根本就没去考虑。
多此一举,何必呢。
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的。
然而,现实总是这么的出人意料。
袁谭想象中的势如破竹的局面,出现了。
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不是袁绍军在‘势如破竹’,而是袁绍军被‘势如破竹’。
‘陷阵营’的士兵,发起冲锋之时,就犹如一只只红了眼的野兽一样,朝着袁绍军疯狂的攻击。
两军一照面,袁绍军就显出明显不敌的样子。
其实... -->>
‘陷阵营’未到来之前,在黄县的周围,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处战场。
袁绍军大阵中,率领青龙军冲阵的韩浩部分算是一处;
黄县西城门处,率领玄武军拼命防守的潘凤部分算是一处;
黄县西城墙上,率领士兵坚守的赵云部分也算是一处。
随着战争时间的加长,双方势力的优劣越来越大,这三处战场中,定然会有一处率先战败。
一处落败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另外两处战场也会发生战局上的变化,然后落败,从而导致整个黄县战争的失败。
而五千‘陷阵营’的到来,就给了奋武军这一线生机,也可以说是反败为胜的胜机。
......
两军对战,在刚一开始的时候,靠的是士气和勇气;
士气如虹方,勇气冠全军,获胜的几率十分大。
然而在作战一天之后,士气和勇气就没什么用了。
这两个东西,是消耗品,效果很短暂,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
故而,两军作战一天之后,需要的就不是士气和勇气了,而是持久力。
男人需要持久力,越持久,就越厉害!
同样,军队也是一样。
持久者,恒定胜之。
然而持久力这个东西,不是你想要,就会拥有的。
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决定持久力的上限;但每个人的后天锻炼,却能决定持久力的下限。
单论持久力,‘陷阵营’绝对是首屈一指的那一批人。
他们的信心,来自于平常日。
从高顺按照韩成的命令成立‘陷阵营’以来,在‘陷阵营’中,平日里,最多的训练项目就是长跑。
一天八十里,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战争的时候除外。
跑不下来的,淘汰;跑下来不能训练的,淘汰;跑下来训练不合格的,淘汰。
在三大‘淘汰’的环境之下,每个‘陷阵营’的士兵,都足够持久!
从曲城县到黄县,大概有五十里的距离。
这距离,一般的士兵跑下来之后,大概都会是疲惫至极的样子。
但对于天天奔跑的‘陷阵营’来说,这距离,刚刚好。
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
高顺看着袁谭,指着袁绍军大旗所在之处,对着手下的‘陷阵营’士兵们喊道:“陷阵之志,有死无生!兄弟们,冲锋!”
对!就是这么没有一点花里胡哨的,直截了当的冲锋!
因为此时,只有冲锋,才能解决黄县的困境。
五千‘陷阵营’,无论进入三处战场中的哪一处?都不能立即结束战斗。
并不是他们不够强,而是因为袁谭也会派遣身边的三千人马支援‘陷阵营’进攻的那处。
那时,黄县的战争又会进入到胶着状态。
谁都知道,拖的时间越长,对奋武军就越不利。
......
袁谭,之所以能被袁绍委以重任,出任一州之刺史。
除了他本身是袁绍的大儿子的这个身份的原因之外,他的能力,也给他加了大大的分数。
看着突然杀出的‘陷阵营’,袁谭毫不犹豫地让身边的三千人马前去迎敌。
此战已成定局,自己方胜利的机会很大。
而刚刚出现的这支军队,
就是唯一的变数。
既然有变数,那么便在‘变数’出现,尚未产生影响之前,解决掉这个变数。
防患于未然,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之路。
对此,袁谭是信心十足的。
我方士兵,逸以待劳,精力充足;对方士兵,长途跋涉,精力疲惫。
我方士兵,虽然人数少了一些,但在三千人马中,还有一千精锐的骑兵,而对方则全是步兵。
这么看,无论怎么算,我方都是稳操胜券的。
至于这支军队的到来,是否意味着曲城县外的袁绍军队的灭亡,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拿下黄县,进而收复整个青州,当下这些,对袁谭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袁谭看着将要碰撞的两军士兵,自信心满满。
输,这种情况,暂时是不可能的!
故而自己只需要看着自己的士兵,是如何的勇猛,将对方的这支军队打的落荒而逃,然后黄县战争崩溃,自己拿下黄县,收服青州......
至于别的情况,袁谭根本就没去考虑。
多此一举,何必呢。
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的。
然而,现实总是这么的出人意料。
袁谭想象中的势如破竹的局面,出现了。
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不是袁绍军在‘势如破竹’,而是袁绍军被‘势如破竹’。
‘陷阵营’的士兵,发起冲锋之时,就犹如一只只红了眼的野兽一样,朝着袁绍军疯狂的攻击。
两军一照面,袁绍军就显出明显不敌的样子。
其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